一种能够减少后期维护的防护网用减压缓冲装置论文和设计-于泳

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能够减少后期维护的防护网用减压缓冲装置,涉及边坡防护领域。该装置包括由一条形钢板卷曲若干圈制成的减震弹簧,于减震弹簧的两端均设有穿孔,还包括极限强度介于减震弹簧启动荷载与极限荷载之间的阈值锁,阈值锁包括一根穿过两穿孔的钢丝绳,钢丝绳的两端借助铝合金压制接头固定形成环形结构,该环形结构上具有预应力。通过刚性的阈值锁,限制了减震弹簧受力启动,当遇到较小碰撞时减震弹簧不会变形,从而提高了减震弹簧初始启动荷载力值,只有一定冲击力的作用下,先将阈值锁破坏掉才会启动减震弹簧,不影响系统的极限防护能力,并减少了后期对减压缓冲装置维护工作。

主设计要求

1.一种能够减少后期维护的防护网用减压缓冲装置,包括由一条形钢板卷曲若干圈制成的减震弹簧(10),于减震弹簧(10)的两端均设有穿孔(1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极限强度介于减震弹簧(10)启动荷载与极限荷载之间的阈值锁(1),所述阈值锁(1)包括一根穿过两穿孔(11)的钢丝绳,所述钢丝绳的两端借助铝合金压制接头固定形成环形结构,该环形结构上具有预应力。

设计方案

1.一种能够减少后期维护的防护网用减压缓冲装置,包括由一条形钢板卷曲若干圈制成的减震弹簧(10),于减震弹簧(10)的两端均设有穿孔(1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极限强度介于减震弹簧(10)启动荷载与极限荷载之间的阈值锁(1),所述阈值锁(1)包括一根穿过两穿孔(11)的钢丝绳,所述钢丝绳的两端借助铝合金压制接头固定形成环形结构,该环形结构上具有预应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能够减少后期维护的防护网用减压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报警机构(2),所述报警机构(2)包括一串联电路,所述串联电路包括电源(21)、指示灯(22)和插接开关(23),且该串联电路的电线穿过两穿孔(11)、并具有预应力。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能够减少后期维护的防护网用减压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串联电路上于指示灯(22)和插接开关(23)的两端并联有一电流传感器(24),所述电流传感器(24)与远端的监控设备信号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能够减少后期维护的防护网用减压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21)和电流传感器(24)均位于减震弹簧(10)内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能够减少后期维护的防护网用减压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条形钢板的宽度为20mm-100mm,所述条形钢板的厚度为6mm-30mm,所述条形钢板的卷曲半径为80mm-300mm,所述条形钢板卷曲的圈数为1.5-10,所述钢丝绳的直径为0.5-12.0mm。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边坡防护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能够减少后期维护的防护网用减压缓冲装置。

背景技术

边坡被动防护系统中的减压缓冲装置启动荷载都有一定的范围,例如常规的减压环启动荷载按规格不同分别介于17-57.5KN、30-95KN或47-142KN。研究表明轻微撞击不需要减压缓冲装置的介入就可以被系统其它部件吸收,如网片、预埋螺栓、锚杆等,但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减压缓冲装置可能会受到较小的外力时就启动开始吸收能量,因此在被动防护系统后期维护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半破坏的减压缓冲装置。

现有减压缓冲装置的初始启动荷载力值较小,一些轻微撞击即会导致启动,如果替换会增加维护成本,如果不替换会影响系统的极限承受能力,导致无法提供理论上的防护需求。被破坏后的减压缓冲装置需要人工检查才能确定是否需要替换,如检查不及时导致不能及时更换容易导致系统抗冲击能力下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提高减压缓冲装置的初始启动荷载力值,避免减压缓冲装置不必要的启动和损坏的一种能够减少后期维护的防护网用减压缓冲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能够减少后期维护的防护网用减压缓冲装置,包括由一条形钢板卷曲若干圈制成的减震弹簧,于减震弹簧的两端均设有穿孔,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极限强度介于减震弹簧启动荷载与极限荷载之间的阈值锁,所述阈值锁包括一根穿过两穿孔的钢丝绳,所述钢丝绳的两端借助铝合金压制接头固定形成环形结构,该环形结构上具有预应力。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还包括报警机构,所述报警机构包括一串联电路,所述串联电路包括电源、指示灯和插接开关,且该串联电路的电线穿过两穿孔、并具有预应力。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串联电路上于指示灯和插接开关的两端并联有一电流传感器,所述电流传感器与远端的监控设备信号连接。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电源和电流传感器均位于减震弹簧内部。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条形钢板的宽度为20mm-100mm,所述条形钢板的厚度为6mm-30mm,所述条形钢板的卷曲半径为80mm-300mm,所述条形钢板卷曲的圈数为1.5-10,所述钢丝绳的直径为0.5-12.0mm。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

该装置在减震弹簧上增加了刚性的阈值锁,限制了减震弹簧受力启动,当遇到较小碰撞时减震弹簧不会变形,从而提高了减震弹簧初始启动荷载力值,只有一定冲击力的作用下,先将阈值锁破坏掉才会启动减震弹簧,不影响系统的极限防护能力,并减少了后期对减压缓冲装置维护工作。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报警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能够减少后期维护的防护网用减压缓冲装置,包括由一条形钢板卷曲若干圈制成的减震弹簧10,于减震弹簧10的两端均设有穿孔11,穿孔11可用来将减震弹簧10与防护网连接。当发生落石时,冲击力达到减震弹簧10的启动值后,减震弹簧10的两端受反向拉力变形,减震弹簧10产生拉伸变形以消解冲击能量,减小防护网自身的受力,避免防护系统因冲击而崩溃。减震弹簧10受冲击后,使其延展开无法复位,则需要更换。

为了避免减震弹簧10在遇到较小碰撞时即防护网自身能够承受的冲击范围内减震弹簧10不必要的启动,以减少对减震弹簧10后期维护成本,所以该装置还包括极限强度介于减震弹簧10启动荷载与极限荷载之间的阈值锁1。阈值锁1包括一根穿过两穿孔11的钢丝绳,所述钢丝绳的两端借助铝合金压制接头固定形成环形结构,该环形结构上具有预应力,即钢丝绳处于绷紧状态,这样在钢丝绳断裂前,减震弹簧10不会变形启动。

该装置在减震弹簧10上增加了刚性的阈值锁1,限制了减震弹簧10受力启动,当遇到较小碰撞时减震弹簧10不会变形,从而提高了减震弹簧10初始启动荷载力值,只有一定冲击力的作用下,先将阈值锁1破坏掉才会启动减震弹簧10,不影响系统的极限防护能力,并减少了后期对减压缓冲装置维护工作。

由于阈值锁1损坏后,减震弹簧10启动发生变形,被破坏后的减压缓冲装置需要人工检查才能确定是否需要替换。为了保证检查及时,能够及时更换损坏的减震弹簧10和阈值锁1,以保证系统有效的抗冲击能力,因此该装置还包括报警机构2。报警机构2包括一串联电路,所述串联电路包括电源21、指示灯22和插接开关23,且该串联电路的电线穿过两穿孔11、并具有预应力。在减压缓冲装置正常使用的情况下,指示灯22常亮,一旦阈值锁1损坏,减震弹簧10拉伸变形,插接开关23就会受拉力断开,则串联电路断开,指示灯22熄灭,这样巡检的工作人员就会很容易判断出哪个减压缓冲装置的减震弹簧10可能拉伸变形需要更换,以及哪个减压缓冲装置的阈值锁1和报警机构2断开,需要重新安装。

进一步的,为了提高该减压缓冲装置的报警功能,使工作人员能够在远端得知减压缓冲装置的状态,所以在串联电路上于指示灯22和插接开关23的两端并联有一电流传感器24,所述电流传感器24与远端的监控设备信号连接。由于插接开关23使串联电路中最薄弱的地方,一旦串联电路断裂必然是从此处,所以在指示灯22和插接开关23的两端并联有一电流传感器24,串联电路断开后,指示灯22熄灭,有利于现场巡检人员的观测。而且,电路断开后,电流传感器24检测的电流发生变化,并将该信号传输给远端的监控设备,以便工作人员得知减压缓冲装置损坏的信息。为了确定每一减压缓冲装置的位置,在电流传感器24上设有位置传感器,位置信息与电流信息成组传输给监控设备。

为了避免电源21和电流传感器24裸露在外,受落石冲击或雨水侵蚀,所以将电源21和电流传感器24均置于减震弹簧10内部,使减震弹簧10对其进行保护。

该装置中的条形钢板的宽度为20mm-100mm,优选值为50mm,所述条形钢板的厚度为6mm-30mm,优选值为15mm,所述条形钢板的卷曲半径为80mm-300mm,优选值为160mm,所述条形钢板卷曲的圈数为1.5-10,优选值为5mm,所述钢丝绳的直径为0.5-12.0mm,优选值为4-8mm,从而满足该减压缓冲装置的使用效果。

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任何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对本实用新型作出的些许的简单修改、变形及等同替换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设计图

一种能够减少后期维护的防护网用减压缓冲装置论文和设计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013187.7

申请日:2019-01-04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13(河北)

授权编号:CN209323543U

授权时间:20190830

主分类号:E02D 17/20

专利分类号:E02D17/20;E02D33/00

范畴分类:36C;36E;

申请人:衡水力能新材料工程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衡水力能新材料工程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053000 河北省衡水市滨湖新区彭杜乡南王庄村

发明人:于泳;王庆杰

第一发明人:于泳

当前权利人:衡水力能新材料工程有限公司

代理人:赵俊娇

代理机构:13127

代理机构编号:石家庄开言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  

一种能够减少后期维护的防护网用减压缓冲装置论文和设计-于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