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明心学与现代日本企业经营理念
陈 佳
(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浙江 绍兴 312000)
摘 要: 阳明心学在明代中叶之后逐渐成为了中国哲学的重要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之一,在日本及东亚地区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本文通过分析阳明心学与日本企业经营理念的内在联系,领会中国传统文化在日本企业经营中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阳明心学;致良知;知行合一;经营理念
阳明心学作为东方哲学思想的重要代表,早在17世纪初就通过海上丝绸之路传到了日本,成为中国文化向周边区域输出最成功的范例之一。在日本,阳明心学极大地影响了明治维新,成为了明治维新的重要学派,并为日本维新变法做出了重大贡献。其实阳明心学不仅在近代,现在王阳明的思想模式仍然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日本人的世界观。特别是在日本企业家的经营理念中可以寻觅到阳明心学的影子,甚至可以说阳明心学对具有全球影响的当代日本经济管理哲学的形成和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一、致良知与敬天爱人
日本明治维新的第一功臣西乡隆盛在流放坐牢期间,苦读阳明心学,深得其要领,以至在后来的明治维新中大显身手。西乡隆盛是日本“经营之圣”稻盛和夫心目中的大英雄,他把西乡隆盛的人生信条“敬天爱人”作为京瓷公司的社训。王阳明所倡导的“致良知”是阳明心学的灵魂。让每个人都意识到自己是一个人,并且行动起来,用良知战胜欲望,这就叫“致良知”。“敬天爱人”中的“敬天”就是把天理良知作为判断事物的基准。因此可以认为,阳明、西乡、稻盛在精神上可以说是一脉相承的。
稻盛和夫把王阳明的“良知”称为“真我”,把“心”分为本能心、感觉心、感情心、理性心和灵性心,灵性心即“真我”。“真我”知道“何谓正确”。所以“所为人,何谓正确?”这一判断基准,就是用“真我”即“良知”作为判断基准,从这一点出发来应对和解决一切问题。换句话说,也就是“致良知”。
二、心即理也与管理哲学
王阳明的龙场悟道主要解决“圣人之道”从哪里找的问题。圣人之道或者说天道、天理,就在“悟性”之中,就是说,“悟性”中的良知就是天理,“心即理也,无私欲之蔽,即是天理,不须外面添一分”。就是说,人心中的良知即是天理,“只要在此心去人欲,存天理上用功便是”。也就是说,只要抑制私欲,保持心灵纯粹,用功努力,就能按照事物本来的面目来观察和认识事物。
像王阳明一样,稻盛和夫也具有思想家的禀赋,他一定会思考这是为什么,科学灵感是从哪里来,而且一定会执着地追求问题的答案。答案从哪里找?就从灵感产生时自己的心灵状态中去找,也就是从“悟性”中找。稻盛和夫感觉到,为了看出现象中包含的真理,那么“反映这种真理的自己的心灵这面镜子必须纯粹透明”,“如果心怀杂念,或者具有某种先入观念,就不能如实接受现象想要告诉自己的真理”。只要保持心灵的纯粹状态,灵感就会源源不断地产生。不仅产品和技术的灵感,包括“京瓷哲学”78条都是稻盛和夫心灵纯粹的产物。
王阳明认为立志即为培根之学。他在写给其弟弟王守文的《示弟立志说》中这样写道:“志之不立,犹不种其根而徒事培拥灌溉,劳苦无成矣。世之所以因循苟且,随俗习非,而卒归于污下者,凡以志之弗立也”。要是不立志,就如同种树时不深埋树根而浇水一样是徒劳无用的。世上所有碌碌无为,敷衍应付,最终成为道德低下的人,都是因为没有立下志向而造成的。
日本另一位优秀的企业家松下幸之助在被记者问及“你为什么成功?”时,曾将贫穷、没有知识、体弱多病作为自己成功的三要素。在面对困境时,让松下唯一可以依靠的只有“素直”。在晚年创立松下政经塾时,他把“素直”作为最核心的理念。所谓的素直之心,是一颗做人做事没有被私利、功名污染的纯粹之心。一般情况下,事物的真相往往容易被强烈的财富、功名所遮挡,这就需要保持心灵的纯净,用心去感知体会事物的本来面目。
王阳明在回忆自己的龙场岁月时,这样说道:“往年区区谪官贵州,横逆之加,无月无有。迄今思之,最是动心忍性,砥砺切磋之地。”人就是这样,无论处于多么恶劣的环境,一旦摆脱荣辱得失乃至生死等等一切私欲的束缚,精神获得解放,心灵处于纯粹状态时,事物的真相就会呈现。而正如王阳明在《传习录·答顾东桥书》中感叹的“盖至于今,功利之毒,沦浃于人之心髓,而习以成性也,几千年矣。”私欲之蔽、功力之毒会把本来单纯明白的事情变得扑朔迷离,流毒几千年。相似的人生经历,让松下幸之助和王阳明有了同样的人生感悟。
在这个时段我们进行了20次实验。其中一次实验的质点分布快照如图4所示。图5给出了这20次实验的参数估计结果(实线表示)和日本气象厅统一地震目录中公布的官方结果(虚线表示),其中,标准差用误差棒表示,x轴表示时间(秒)。根据实验结果,第一个质点滤波开始于P波初至,15s以后形成另一个质点滤波。这个方法成功地监测到了两个独立地震事件。另外,所有的估计参数在初始化后10s内收敛。平均来说,这个方法能够确定20km内的震中并可产生相对于日本气象厅统一地震目录误差为±1的震级估计值。
为了保证二期厂房及停车场的正常修建,在勘察的基础上进行有针对性地开展边坡治理工作十分必要且非常紧迫,并根据业主一致讨论,把整个边坡范围作为本次治理范围。
三、立志与企业培根
稻盛和夫认为:“心纯见真,清澈纯粹的心灵可以看见真相,充满利己的心目中,只看到复杂的事相。”“我们应该努力保持一颗纯洁的心,才能按照事物本来的面目来观察和认识事物。被私利私欲弄混浊的心目里,再简单的问题看起来也非常复杂。这与王阳明主张的“心即理也”的观点一模一样。稻盛和夫把科学灵感的闪现同自己心灵的状态相联系,这就是哲学的灵感,他在追究灵感发生的过程中,进入了摒除私欲的利他哲学的境界。
松下幸之助认为要成为未来领袖须具有“志、德、运”三要素。他将立志作为最为重要的事。一个人要获得成功首先必须确定自己的目标,要知道自己的心之向往。只有确定目标后才能让自由奔放的心宁静下来,安稳不乱周详得思考问题,达到“至善”的状态。创办企业也一样,立志确定了企业未来的道路和其可持续发展性。日本的许多企业是经历了风风雨雨存活下来的百年企业,他们无一例外地确立了企业的发展志向,就是做独一无二的产品。这种日式的极致产品,就是我们常说的工匠精神。当一个企业把工匠精神立志为企业之本时,工匠精神才会油然而生。立志是阳明心学的核心之一,松下幸之助等日本企业家同样把立志作为经营企业的培根,可以说是阳明心学在日本的传承。
四、知行合一与唯物论
分析和诊断数学学习疑难的类型是突破数学学习疑难的关键,而突破数学学习疑难是促进数学理解,提升学生数学学习水平的根本.因此,分析和诊断数学学习疑难的类型对于提升学生数学学习水平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由于产生数学学习疑难的心理过程是一个内隐性的过程,这为师生诊断数学学习疑难产生带来了难处.教师诊断学生数学学习疑难类型的办法只能与学生直接接触或通过媒介间接关注,采取与“望”、“闻”、“问”、“切”[18]等一些类似的外显化手段来进行,然后针对疑难问题“对症下药”来突破疑难.而要做到这些,就有必要先弄清数学疑难的类型.
在王阳明之前,人们往往把“知”和“行”看成两个独立的事物。在王阳明之后,又有人争论是“知难行易”还是“知易行难”。但是,王阳明认为,知行本来就是合一的:“知”的水准和“行”的水准始终都是同一水准,知行从来都是齐头并进的;知到位——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到位——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换句话说,在行
动中感知良知便是“知”,把良知付诸实行便是“行”,两者不断循环便是“知行合一”。认知未达“明觉精察”时是感性认识。认识达到“明觉精察”时就是理性认识,这就是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所讲的认识的第一次飞跃。“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有了对事物本质、全体和内部联系的认知,理所当然就会付诸行动。这就是认识论的第二次飞跃,就是所谓“从理性认识到革命实践的飞跃”。用对于事物本质、全体和内部联系的认知去指导实践,同时在实践之后,也要进一步修正这种认识。
稻盛和夫既是科学家也是企业家,科学技术和企业经营要求高度的现实主义,它必须既唯物又辩证。稻盛和夫认为:“依据原理原则追求事物的本质,同时,要以做人最基本的道德、良知为基础,进行判断,采取行动。”同时,他也强调:“要每天反省”,就是要对实践进行修正和完善。由此可见,王阳明和稻盛和夫的主张虽然语言表达不同,但实质内容是一致的。所谓的“知行合一”就是认识到实践,实践到认识的循环统一,是唯物辩证论的表现。
阳明心学中的“致良知”“知行合一”等圣人志向的思想,带来了一种向着梦想与理想努力的人生观,这种人生观也深深地影响了日本的企业家。稻盛和夫、松下幸之助等日本优秀的企业家创造性地将阳明心学运用在企业的管理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管理哲学。近年来,蕴含阳明心学的日式经营理念在中国大受欢迎,越来越受到中国企业家的推崇,这也可以看作是阳明心学在日本传承、发展后重新输入到中国的一个过程,阳明心学的这一逆向输入过程也将是今后的研究方向之一。
中国从自身制度和理想信念出发,始终把减贫当做发展的目标和重要内容。1986年以来,政府通过连续7个五年国家发展规划,对扶贫开发保持专注的不懈努力,使各项扶贫目标和方式得以延续与不断完善,最终达到了基本消除现行标准下的绝对贫困人口的目标。
[ 参 考 文 献 ]
[1]度阴山.知行合一王阳明套装大合集[M].北京时代华文书局,2016.
[2]孟琳.征服日本的圣人王阳明[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
[3]冈田武彦.日本人与阳明学[M].台海出版社,2018.
[4]王阳明,著,张靖杰,译,张靖杰,注.传习录[M].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2015.
[5]曹岫云.稻盛哲学与阳明心学[M].东方出版社,2018.
中图分类号: K313.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0049-(2019)23-0258-02
标签:阳明心学论文; 致良知论文; 知行合一论文; 经营理念论文; 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