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东巴经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语言人类学,东巴文,东巴经,文化意义
东巴经论文文献综述
周净[1](2019)在《语言人类学视域下纳西东巴文在东巴经中的文化意义阐释》一文中研究指出语言人类学认为文字能帮助人类克服时空局限进行文化交流,利用书写符号中的"隐喻"、"组合"等形式进行深层次的文化解读。以语言人类学为视角,结合克洛德·列维—斯特劳斯(Claude Levi-Strauss)的"横组合"和"纵聚合"为研究路径,围绕东巴经的书写形式、释读方式探究东巴文在东巴经中的文化意义阐释。(本文来源于《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学报》期刊2019年03期)
刘文垚[2](2019)在《东巴经“人类迁徙记”两种版本比较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纳西族是聚居于我国西南地区的一个少数民族,他们创造并保存了灿烂丰富的纳西文化。而纳西文化能世代传承的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他们不仅有自己的语言,而且还有自己的文字——东巴文,这是一种世界上唯一还在使用的象形文字。东巴文凝结了纳西族人的智慧,可以记录经书、账本、医书、歌词、书信等。对东巴文的研究能够为纳西族社会历史研究的提供重要的材料,对于研究和丰富语言文字学、民族历史和人类文化都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以纳西族重要经典“人类迁徙记”的两个版本进行对比分析。第一个版本是导师曾小鹏在俄亚翻译整理的《崇搬图》,另一个版本是由和才先生抄写、发音,李霖灿先生翻译整理的《么些族的洪水故事》。本文将以这两本经书为材料,比较两本经书的语音,了解两个地区的语音发展差异。以文字学理论为指导,对两本经书进行对比研究。首先为《么些族的洪水故事》中的东巴文作注释,说明本义和所借之义。按《纳西象形文字简谱》的分类,把《崇搬图》和《么些族的洪水故事》中的东巴文分类制作字表。在字表基础之上再运用文字学理论,对文字进行归类研究。比较研究经书中东巴文文字单位与语言单位的对应关系。掌握两个地域经书的文字使用差异,以期发现东巴文的发展轨迹。(本文来源于《西南科技大学》期刊2019-05-01)
张春凤[3](2018)在《汉语东巴经《五方五帝经》的发现及其价值》一文中研究指出经本文考证,《纳西东巴古籍译注全集》第15卷《延寿仪式·送龙》前半本经书正是李霖灿所说的《五方五帝经》。经书的内容与汉族道教文献《太上洞玄灵宝五符序·灵宝五帝官将号》比较接近。经书记录的语言是纳西汉语,与普通的汉语相比,纳西汉语在语音、语法上发生了变异,深受纳西语的影响。该经书的语言文字关系密切,行款布局规整,为了更加精确记录汉语还产生了一些特殊字。这本经书在文献、语言文字和宗教研究上都存在重要价值。(本文来源于《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8年06期)
王娟,许姗姗,张积家[4](2018)在《故事材料的图画特征对儿童故事复述的影响——基于东巴经和图画的比较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比较的叙事分析法考察东巴经和图画的特征对儿童故事复述的影响。分别以东巴经和图画为故事讲述的材料,向两组儿童讲述《创世纪》故事片段,要求儿童结合故事材料复述故事内容,记录并分析两种条件下儿童产生的叙事。结果表明:(1)采用东巴经叙事时,儿童对叙事结构的把握、与标准篇的一致性及叙事的逻辑思维均表现出显着优势;(2)采用图画叙事时,儿童的叙事创造性表现出显着优势。儿童在东巴经条件下的表现与东巴经的外形特征、区别性特征和新异性有关,也与加工深度有关。研究结果为东巴经成为儿童叙事的辅助材料提供了实证依据。(本文来源于《大理大学学报》期刊2018年03期)
吕敏[5](2018)在《东巴经植物字写词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从《纳西东巴古籍译注全集》来看,植物字在东巴经典中出现频率较高且字形变化丰富。运用写词法的理论对其进行整理研究,概括出植物字的形象写词法、象声写词法、形声写词法。各写词法之下细分造字法,形象写词法包含象物字、象意字、象事字;象声写词法包含全象声字、半象声字;形声写词法包含加形符字、加声符字、加形符与声符字、形符替换部分声符字。进而总结出东巴经植物字写词法的特点。(本文来源于《龙岩学院学报》期刊2018年01期)
张春凤[6](2017)在《哈佛燕京学社藏东巴经跋语中带有“嘎”的经书考》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以哈佛燕京学社藏东巴经为研究对象,通过经书的跋语、编号、封面纹饰特征以及字形特征等证据分析了该套经书地名中带有"噶"及相关经书的关系,最后得出C4、C12、C72为同一人所写,C37、C38、C82为同一人所写,六本经书之间的风格相对较为接近;C23、C42属于同一人所写,所在地域为今天丽江古城区中济村附近。(本文来源于《中国文字研究》期刊2017年02期)
邓章应[7](2017)在《东巴文研究需要对东巴经分域断代》一文中研究指出东巴文是人类文字的活化石,是文字史上的宝贵资料。东巴文研究已经成为比较文字学及纳西学研究中的热点,但目前处于瓶颈期,难以深入推进。这缘于过去研究中未充分注意东巴文的历史层次,导致如东巴文发展脉络的细致描述、文字符号与语言单位对应关系的演变等研究不能有效开(本文来源于《中国社会科学报》期刊2017-11-01)
喻遂生[8](2016)在《甲骨文的“二牝牡”和东巴经的“四脚手”》一文中研究指出甲骨文的"二牝牡",前人认为是"文字排列不合语序"的例子。本文试图通过与汉语方言"两AB"式和纳西东巴经"四脚手"的比较,证明"二牝牡"是语言中表示成对事物数量的一种方式,文字和语词是对应的,不存在"文字排列不合语序"的问题。(本文来源于《中国文字学报》期刊2016年00期)
张正霞[9](2017)在《纳西东巴经法器字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川滇藏交界地区居住着一个信奉东巴教的民族——纳西族。纳西族人凡婚丧嫁娶、生老病死、生产劳作、起屋出行、逢年过节等都要请祭司东巴举行仪式。法器作为东巴举行祭祀仪式中必不可少的器物,在东巴教中有其独特的作用。我们以《纳西东巴古籍译注全集》为材料,结合东巴文字典,收集纳西东巴教法器在原典中的字形及读音,从形音义对应的角度对东巴经中的法器字进行较为全面的收集与研究。本文东巴经法器的字词研究主要分为法器概述、法器词语研究和法器词语用字研究叁个方面,共分为五章。第一章为“绪论”。首先对东巴文及东巴经法器研究的历史和现状进行较为全方位的综述,其次说明本文的选题缘由以及研究意义,最后介绍本文研究的材料和关于本文的的几点说明。第二章为“东巴教法器概述”。本章首先介绍东巴教中的常见法器,并对东巴教所使用的法器进行了界定。接着介绍东巴法器的形制并展示图例。最后将所收集到的法器结合藏传佛教法器的分类标准,并根据纳西族法器在东巴教仪式中的用途进行分类。第叁章为“东巴经法器词语研究”。本章首先介绍东巴经法器词语的语言概貌,接着分析法器词语前后的修饰语。第四章为“东巴经法器词语的用字研究”。本章作为本文研究的重点主要分为四节。第一节介绍东巴经法器词语在经书中的记录方式。第二节分析东巴经法器词语的异体字及其形成,并将异体字中较特殊的语境异体字单独分析。第叁节分析东巴经法器字的异读现象并讨论其发展演变规律。第四节介绍东巴经法器词语的其他用字现象,主要包括法器类词语用字的羡余、法器类词语的字符共用现象以及法器词语的字形混用现象。第五章为“结语”。本章主要是总结前几章的研究成果,总结全文,得出东巴经法器词语研究的相关结论。(本文来源于《西南大学》期刊2017-04-28)
苟开青[10](2017)在《纳西东巴经熟语“叁族善算”用字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纳西东巴文作为目前世界上为数不多的活着的象形文字,其文字形态原始,书写质朴古拙,保留了较多早期文字的性质特征,被学者们誉为文字研究的“活化石”。学者们对其的研究涉猎方方面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本文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以《纳西东巴古籍译注全集》为研究材料,全面搜集之中熟语“叁族善算”的各版本为研究对象,从记录语言单位、表达语言方式以及异写字等角度对其进行多方位考察,以期探寻东巴文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使用特征,进而加深对东巴文性质的认识。全文共分为六章:第一章是绪论。本章首先对东巴文的研究现状,尤其是对用字及版本比较的相关研究作了概述,其次分析了选题的研究意义、研究特色与方法,最后对纳西东巴经中的“熟语”与“用字”概念以及研究材料的选择作了相关界定与说明。第二章是“叁族善算”字释举例。本章包括两个部分:一是介绍本文字释的相关体例要求;二是在宝鸣大地区、丽江地区及鲁甸地区各选取了熟语“叁族善算”的一个版本进行字释举例。第叁章是“叁族善算”记录语言单位研究。本章以“叁族善算”中文字符号与语言单位的对应关系为宏观考察对象,分文字符号与语言单位一一对应与不对应两个角度全面展开讨论。其中不对应的情况又细分为有词无字、有字无词。本章着重考察了此二者产生的原因,指出了重复书写、误写等较为特殊的文字现象。第四章是“叁族善算”表达语言方式研究。本章首先对“叁族善算”79个版本中被记录语词所使用的表达语言方式作了整体概貌描写,分表音式、表意式及意音结合式叁大表达方式具体展开。然后侧重分析了此叁种表达方式在本研究材料的实际运用中所体现出的某些特点。第五章是“叁族善算”异写字研究。本章以“叁族善算”的44组异写字为探究对象,从异写字的变化方式、书写特点及形成原因叁方面对其进行微观剖析。其中异写字的变化方式主要包括繁化、简化、符号化及其它。第六章是“叁族善算”译释中需改进的问题。本章主要概述了“叁族善算”79个版本中存在的部分问题,具体表现在文字、读音以及翻译叁个方面。同时也初步探讨了这些问题的形成原因,以期为之后东巴古籍文献的整理研究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西南大学》期刊2017-04-26)
东巴经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纳西族是聚居于我国西南地区的一个少数民族,他们创造并保存了灿烂丰富的纳西文化。而纳西文化能世代传承的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他们不仅有自己的语言,而且还有自己的文字——东巴文,这是一种世界上唯一还在使用的象形文字。东巴文凝结了纳西族人的智慧,可以记录经书、账本、医书、歌词、书信等。对东巴文的研究能够为纳西族社会历史研究的提供重要的材料,对于研究和丰富语言文字学、民族历史和人类文化都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以纳西族重要经典“人类迁徙记”的两个版本进行对比分析。第一个版本是导师曾小鹏在俄亚翻译整理的《崇搬图》,另一个版本是由和才先生抄写、发音,李霖灿先生翻译整理的《么些族的洪水故事》。本文将以这两本经书为材料,比较两本经书的语音,了解两个地区的语音发展差异。以文字学理论为指导,对两本经书进行对比研究。首先为《么些族的洪水故事》中的东巴文作注释,说明本义和所借之义。按《纳西象形文字简谱》的分类,把《崇搬图》和《么些族的洪水故事》中的东巴文分类制作字表。在字表基础之上再运用文字学理论,对文字进行归类研究。比较研究经书中东巴文文字单位与语言单位的对应关系。掌握两个地域经书的文字使用差异,以期发现东巴文的发展轨迹。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东巴经论文参考文献
[1].周净.语言人类学视域下纳西东巴文在东巴经中的文化意义阐释[J].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9
[2].刘文垚.东巴经“人类迁徙记”两种版本比较研究[D].西南科技大学.2019
[3].张春凤.汉语东巴经《五方五帝经》的发现及其价值[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
[4].王娟,许姗姗,张积家.故事材料的图画特征对儿童故事复述的影响——基于东巴经和图画的比较研究[J].大理大学学报.2018
[5].吕敏.东巴经植物字写词法研究[J].龙岩学院学报.2018
[6].张春凤.哈佛燕京学社藏东巴经跋语中带有“嘎”的经书考[J].中国文字研究.2017
[7].邓章应.东巴文研究需要对东巴经分域断代[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7
[8].喻遂生.甲骨文的“二牝牡”和东巴经的“四脚手”[J].中国文字学报.2016
[9].张正霞.纳西东巴经法器字词研究[D].西南大学.2017
[10].苟开青.纳西东巴经熟语“叁族善算”用字研究[D].西南大学.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