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太子论文_阚红柳

导读:本文包含了皇太子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皇太子,俄国,面命耳提,宋史,汉口,乾隆,茶商。

皇太子论文文献综述

阚红柳[1](2019)在《皇太子读书无逸斋》一文中研究指出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位于京城北京西郊的皇家园林畅春园建成后正式投入使用。这是清王朝在西郊建设的第一座皇家园林,山环水绕,林木自成嘉荫,恬淡宜人的自然环境赢得了康熙帝的青睐,畅春园既是适宜避喧听政的政治空间,同时也是皇帝一家避暑赏玩、日常生活的理(本文来源于《中国经营报》期刊2019-06-17)

[2](2017)在《辽代太宗朝并无皇太子》一文中研究指出辽代自建国伊始虽然就已接受了汉族的立嫡长子为皇太子制度,但由于世选制度的传统在契丹族中根深蒂固,致使皇太子为皇储的制度形同虚设。终辽一代,真正以皇太子的身份继帝位者只有辽兴宗一人而已,而以天下兵马大元帅继帝位者则有太宗、道宗、天祚帝叁人之多。由此看来,在辽代,天下兵马大元帅与皇太子同样具有皇位继承的权力。不仅如此,在辽代凡被封为皇太弟或皇太叔者,一律加封天下兵马大元帅,亦即有皇位继承权。辽太祖耶律阿保机死后,其妻淳钦皇后述律平摄政将近一年半。在此期间,她利用(本文来源于《辽金历史与考古》期刊2017年01期)

王化雨[3](2017)在《《宋史·王旦传》“立皇太子”事辨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宋史》记载了一则王旦在澶渊之役时请真宗"立皇太子"的故事。这条故事本身存在不少漏洞,但又可以为我们提示一些以往不为人知的历史线索。通过这则故事,我们可以对古代史料的特点、价值形成更多的认识。(本文来源于《中华文化论坛》期刊2017年10期)

陈开科[4](2017)在《1891年俄国皇太子东游旅华述论》一文中研究指出1890-1891年间,基于俄国皇室培育皇太子的教育传统,俄国皇室派遣皇太子尼古拉东游历练,历经意大利、埃及、印度、锡兰、暹罗、新加坡、荷属东印度群岛的爪哇、中国、日本等国家和地区。其中,皇太子于1891年4月4-22日游览了中国的广州、汉口、金陵(未登岸)和九江(仅会晤了俄商)。由于当时正值俄国东方外交战略关注远东的时机,以致并不负有正式外交使命的皇太子东游成为俄国东方外交战略变化的表征;又恰逢东北亚中日冲突愈趋激烈,以致俄国皇太子的旅华又成为清政府努力建构和加强"联俄制日"外交战略的契机。俄国皇太子的旅华经历,以及旅华过程中所建构起来的中俄高层友谊于俄国对华政策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影响,并直接影响到晚清中俄茶叶贸易的发展。(本文来源于《社会科学研究》期刊2017年05期)

郭琪[5](2016)在《大清最后一位皇太子的立废风波》一文中研究指出康熙帝的嫡长子允礽从小被立为皇太子,前途可谓是一片光明,然而,其性格的缺陷及对皇位的过度渴望,使得其行为屡次失格,做出许多越轨之事,以致被康熙帝两度立废。而继位康熙的雍正帝在继承人的选择方式上,以秘密立储制取代了嫡长子立储制,从此,清朝再无“太子”,允礽(本文来源于《中国档案报》期刊2016-12-16)

赵斌,张睿丽[6](2015)在《唐代皇太子冕服考》一文中研究指出皇太子服饰是唐代舆服制度的重要内容。在以往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利用相关历史文献和文物考古资料,对唐代皇太子冕服及其形制做了较为全面深入的分析和探讨,认为唐代皇太子以皇帝服饰为标准而减等,其不仅汲取和继承前代皇太子服饰的制度内容,同时也根据时代特点又加以改进发展,成为唐代政治文明和社会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本文来源于《叁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期刊2015年04期)

史世冬[7](2015)在《建文帝踪迹新田、皇太子落籍史家考探》一文中研究指出洪武叁十一年(1398),明太祖朱元璋驾崩,1399年,其孙朱允炆登基,国号建文。建文帝即位后,开始推行削藩政策。由于削藩政策直接影响了藩王们的利益,引起了建文帝四叔燕王朱棣的强烈不满。于是,坐镇北平的燕王朱棣打着"靖难、清君侧"的口号,以"予欲法周公辅成王耳"~①为由,发起了长达四年之久的"靖难之役"。1402年6月13日,谷王朱橞、曹国公李景隆发动"京川之变"~②迎接燕军进入南京时,皇宫一片火海,建文帝朱允炆与他7岁的皇太子朱文奎下落不明~③。近年来,笔者经过潜心研究和艰苦考证,得出了(本文来源于《第十六届明史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建文帝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期刊2015-08-21)

张雨[8](2015)在《南朝宋皇太子监国有司仪注的文书学与制度史考察》一文中研究指出南朝宋皇太子监国有司仪注,反映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公文形态。但是,现有中华书局点校本《宋书》、《通典》的仪注文本及标点,均有不完善之处,需要重新校録文本和标点。在对仪注进行了文书学与制度史考察之后可知,尽管尚书台(省)自西晋以后就已取得了作为宰相机构的职权,尚书令、仆射也已被视为宰相,但是迟至南朝宋时,尚书台仍然未成为一个层级分化、结构规整、分工明确、各有权限的外朝宰相职司。在两汉至隋唐间叁公制—叁省制的体制转轨还没有基本完成之前,尚书台所得的宰相职权,并没有及时反映到律令常典和公文形态中。尚书台作为文书传递机构的性质,仍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内体现在南北朝公文书式中。就现有研究而言,尚书省及令、仆射所获得的宰相职权在律令和公文制度中得到反映,恐怕要到南北朝后期,甚至是隋初才实现。(本文来源于《中华文史论丛》期刊2015年02期)

金卫娟[9](2015)在《西汉“欲废皇太子而不能”现象探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储君制度是皇帝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源于商周的嫡长子继承制度具有稳定统治、消弭皇位之争的优势,故而西汉立储沿袭了这一制度。西汉一朝,高帝、景帝、武帝、宣帝、元帝都欲废黜太子,但除景帝外,大部分皇帝的废黜计划都遭到破产,诸帝欲废太子而不能现象在西汉一朝较普遍。早期皇权对君王个人素质的要求有所提高,而嫡长子继承制度下立嫡以贵原则又不一定能保证高质量的皇储。西汉诸帝面临太子“不类己”、欲废太子的难题正是这一问题的集中体现。适合嫡长子继承制度存在的宗法制和礼制等在西汉已遭到破坏,其权威性受到挑战。嫡长子继承制度在西周社会有其存在和延续的土壤,起到了稳定内部集团的作用,得到了周天子和贵族的严格遵守。然而,皇帝大权在握,诸侯势力、分权制、礼制、嫡子力量对皇权的制约弱化,嫡长子继承制度的弊端越来越明显,因此,加剧了西汉诸帝欲废太子的普遍性。与此同时,早期皇权依靠外戚辅政的现象很明显。由于确立皇储呈过于早期化的趋向为外戚势力的壮大衍生了土壤,而为了自身利益外戚势力又得捍卫太子地位,成为皇帝废黜太子的巨大阻力,因此,加剧了西汉诸帝欲废太子而不能现象的普遍性。(本文来源于《西北师范大学》期刊2015-05-01)

张传彩,李菁[10](2015)在《“皇太子”袁克定的残烛之年》一文中研究指出1916年6月6日,袁世凯在举国一片讨伐声中黯然离去,皇帝美梦只做了83天;在其背后极力鼓吹复辟帝制的袁克定,也从此被打上"欺父误国"的标签。此后,这位袁家大公子似乎一下子从历史大视野中销声遁迹。晚年的袁克定与其表弟张伯驹生活在一起。张伯驹的女儿张传彩口述的关于袁克定的记忆碎片,成了关于这位曾醉心于帝制的"皇太子"的宝贵记录。本文就是根据张传彩的口述整理。(本文来源于《百姓生活》期刊2015年04期)

皇太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辽代自建国伊始虽然就已接受了汉族的立嫡长子为皇太子制度,但由于世选制度的传统在契丹族中根深蒂固,致使皇太子为皇储的制度形同虚设。终辽一代,真正以皇太子的身份继帝位者只有辽兴宗一人而已,而以天下兵马大元帅继帝位者则有太宗、道宗、天祚帝叁人之多。由此看来,在辽代,天下兵马大元帅与皇太子同样具有皇位继承的权力。不仅如此,在辽代凡被封为皇太弟或皇太叔者,一律加封天下兵马大元帅,亦即有皇位继承权。辽太祖耶律阿保机死后,其妻淳钦皇后述律平摄政将近一年半。在此期间,她利用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皇太子论文参考文献

[1].阚红柳.皇太子读书无逸斋[N].中国经营报.2019

[2]..辽代太宗朝并无皇太子[J].辽金历史与考古.2017

[3].王化雨.《宋史·王旦传》“立皇太子”事辨析[J].中华文化论坛.2017

[4].陈开科.1891年俄国皇太子东游旅华述论[J].社会科学研究.2017

[5].郭琪.大清最后一位皇太子的立废风波[N].中国档案报.2016

[6].赵斌,张睿丽.唐代皇太子冕服考[J].叁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

[7].史世冬.建文帝踪迹新田、皇太子落籍史家考探[C].第十六届明史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建文帝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15

[8].张雨.南朝宋皇太子监国有司仪注的文书学与制度史考察[J].中华文史论丛.2015

[9].金卫娟.西汉“欲废皇太子而不能”现象探析[D].西北师范大学.2015

[10].张传彩,李菁.“皇太子”袁克定的残烛之年[J].百姓生活.2015

论文知识图

11 殿值官-高174厘米,宽248厘米赵眘-[南宋]赵眘 草书赤壁赋(局部)(宝蓝纸...成宗孛儿只斤铁穆耳唐代的服饰制度-唐代金冠杨士奇-[明] 杨士奇 与南云侍书札清“皇太子宝”

标签:;  ;  ;  ;  ;  ;  ;  

皇太子论文_阚红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