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庄制度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

村庄制度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

导读:本文包含了村庄制度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农村,垃圾,制度,村庄,党支部,村务,网箱。

村庄制度论文文献综述写法

蓝佳有,汪成刚,章倩滢[1](2019)在《村庄规划发展思路——基于社会治理与自然资源管理及土地管理制度改革的背景》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对村庄规划可实施性的探讨逐步成为重要议题。文章认为村庄规划失效是因为村庄地区既难以利用成熟的城乡规划体系的制度便利,也难以依靠自身发展基于利益协调的规划服务。为此,文章结合社会治理理念、自然资源管理体制和土地管理制度改革契机,分析如何引导村庄规划合理化发展,强化村庄规划可实施性,推动村庄地区可持续发展。(本文来源于《住宅与房地产》期刊2019年18期)

朱海洋[2](2019)在《聚会拉家常,把事说出来》一文中研究指出茅洋乡李家弄村的“村务会商”,泗洲头镇墩岙村的“民事村办”,定塘镇叶口山村的“村事民评”……浙江省象山县西周镇党委书记史建立哪会想到,“村民说事”这个当初乡镇解决农村矛盾的应急之策,十年后竟成了乡村治理的重要法宝,不仅在县里全面开花,还引发了全国关注。$(本文来源于《农民日报》期刊2019-06-15)

余礼信,刘冉冉[3](2019)在《制度、环境与行动积极性:村官不作为因素分析——基于江西、湖北等农业型村庄的调研》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当前中国的多数农业型村庄治理与建设中,普遍存在着村官不积极主动作为的现象。通过对当前江西和湖北一些村庄、村官的调查和比较发现,制度因素(包括村官人事制度、工薪制度、行政压力和国家政策倾斜)和非制度因素(村庄地理位置、自然资源与村官年龄及其投资行为)的多重作用,共同制约和激励村官在村庄治理与建设中的不积极行动行为。面对制度环境的复杂变化,作为行动者的村官会作出不同的应对策略及选择性行为。(本文来源于《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3期)

唐伟成,彭震伟,朱介鸣[4](2019)在《诱致性制度变迁下的村庄要素配置机制研究——基于长叁角的案例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认为中国大量快速成长的村庄遵循了诱致性制度变迁为主的发展形式,建立了逻辑自洽的村庄要素配置机制。基于诱致性制度变迁理论推演,选取长江叁角洲的两个典型案例进行实证。结论是村庄制度具有双重属性,外生属性决定了村庄制度在不同时期会受到宏观制度的影响,内生属性使得外部影响在微观层面衍生出内部激励结构。激励结构带动了村庄经济要素的活跃:经济主体依托并分享附着在村集体组织上的可信承诺,完成经济要素在村庄的内化交易;村集体组织甄别增长领域,协调外部问题,经济要素在村庄实现优化配置;为了推动村庄制度的变革,克服村庄制度相对于宏观制度的"粘滞",村庄建立了多样的补偿方式,缓解了制度收益与成本在村庄内部的不均。多项村庄制度的创新与组合使用推动了要素配置机制的成型与完善。即便是遵循同一逻辑获得快速成长的村庄,因历史单项制度设定不同而导致长久的要素特征差异,形成多元化的发展路径。诱致性制度变迁理论推演为中国村庄内生发展提供了一个理论框架。(本文来源于《城市规划》期刊2019年06期)

任学光[5](2019)在《全市90%以上村庄建立日常保洁制度》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讯(记者任学光)从石家庄市住建局获悉,该市大力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目前,全市90%以上的村庄建立了日常保洁制度,今后该市将逐步优化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管理模式,每个乡镇建一座垃圾转运站。截至目前,全市17个县(市、区)中,除井陉县外,其他(本文来源于《河北日报》期刊2019-06-04)

李小云,吴一凡,董强,宋海燕[6](2019)在《发展性贫困的生产:制度与文化的田野对话——一个Y族村庄生活的发展叙事》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将Y村的贫困定义为发展性贫困。与生存性贫困不同的是,发展性贫困的致贫原因一方面深深地嵌入在发展的制度中,另一方面又与群体是否具有适合发展的现代性的伦理相互联系。认为现代意义的贫困生产是在不利于贫困群体的发展制度和贫困群体现代性伦理缺失的相互作用下发生的政治、经济和社会过程。(本文来源于《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3期)

董江爱,梁俊山[7](2019)在《基层党建引领农民发展的制度创新研究——基于一个村庄村民自治实践的考察》一文中研究指出我国农村村民自治已经历了40年的发展历程,其中农村基层党建贯穿始终。在村民自治的实践中,农村基层党组织积极回应农民诉求,创造了"两票制"农村党支部选人机制,推动了党内民主与党外民主的有机结合。"两票制"在县乡两级党委的推动下不断深化发展,逐步探索出"两推一选""一肩挑""跨村选人"等新机制,使农村党组织选人用人制度得到不断优化。农村基层党建在增强农民民主意识、提升农民民主能力、促进农民全面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并对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提升执政能力、推进乡村治理现代化产生重要意义。(本文来源于《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3期)

王恒尚[8](2019)在《IAD框架下村务监督委员会抑制村庄腐败的制度运行现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近些年,国家逐步加大农村的支持力度,大量的转移支付和项目入村,涉农惠农扶贫资金逐年增多,部分村干部借助其双重代理身份贪污腐败,侵害国家和农民利益,制约农村经济发展和加剧社会矛盾。在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要求下,如何在积极反腐倡廉的基础上实施适合村庄发展的治理措施,彻底铲除村庄腐败所寄生的腐败土壤,重塑政府的公信力和形象,确保村庄健康发展是当下急需解决的问题。村民自治作为农村基层治理的重要手段,其中选举是自治的基础,决策是自治的关键,管理是自治的根本,监督是自治的保证。民主监督作为村民自治的闭环部分,在抑制村庄腐败上拥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村务监督委员会是基层民主建设发展完善的又一个成果,村务监督委员会作为基层自治组织,核心职能是监督村务工作,村务监督委员会由村民选举产生,全体村民赋予其监督权,需要对全体村民负责。通过村务监督委员会制度,逐步提高村民民主意识、规范村庄权力,解决危害农民切身利益的村庄腐败问题,加快和推进基层民主建设,实现乡村治理现代化,是当下中国一个既重要又现实的问题。文章通过分析甘青宁叁个省份的村庄腐败特征,寻找村庄腐败的内在运行逻辑。深入甘青宁地区13个村庄进行调研和资料收集,借助IAD分析框架分析村务监督委员会运行现状。研究发现,村务监督委员会制度在现实中能够主动发挥民主监督作用,从源头上抑制村庄腐败,能够作用于村庄腐败的各个环节,实现真正的抑制村庄腐败,促进村庄和谐稳定发展。村务监督委员会能够打破村庄“想腐败”“敢腐败”“能腐败”的腐败链条,构建“愿监督”“敢监督”“能监督”的抑制村庄腐败的防御城墙。村务监督委员会制度能够激活村庄的民主监督意识,让村民主动参与到村级治理中,带动村民主动参与监督。作为民主监督的载体,村务监督委员会整合村庄监督资源和信息,保证村庄各主体之间的合作,实现监督的“联结”,为民主监督提供制度保障,建立抑制村庄腐败的民主监督“城墙”。但是目前村务监督委员会仍然存在“监督不充分,难以合作”“监督力度弱,难以联结”“保障制度缺失、不完善”和“制度走偏,难以抑制腐败”的问题,这些问题成为限制村务监督委员会发展的障碍。未来村务监督委员会的发展需要进一步对制度进行规范和优化,完善运行保障体系,优化成员素质的同时加强针对性的培训。村务监督委员会作为保障村民监督权力的有效制度设置,提供给村民一个表达利益诉求的有力渠道,同时加强了村两委之间的合作和权力平衡,形成一种相互制约的“权力叁角”,不仅能够在抑制村庄腐败中发挥巨大的作用,也是实现乡村治理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对实现村庄健康、良性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来源于《兰州大学》期刊2019-05-01)

杨明[9](2019)在《制度与实践:农村民主监督的新进展——基于全国263个村庄3844户农户的跟踪调查》一文中研究指出依据全国25省(自治区、直辖市)263个村庄所获得的2844份问卷资料,并借助"百村观察"项目历年跟踪调查数据,对农村民主监督组织发展、制度运行及实践绩效进行研究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近年来我国农村民主监督建设有了重大发展,民主监督组织逐渐健全,民主监督运行常态化,农民民主监督意识明显提升,民主监督在农村治理中的作用得以有效凸显;但仍存在民主监督组织建设不规范,农民参与民主监督意愿与实践发展滞后,农民对民主监督整体效用评价较低等问题;农村民主监督制度建设与实践运行存在明显张力。(本文来源于《中共成都市委党校学报》期刊2019年01期)

付来友[10](2019)在《表征、制度与观念的“叁重奏”——一个山东村庄宗族文化变迁的考察》一文中研究指出1980年之后,中国乡村的宗族组织又活跃起来,许多学者根据编纂族谱、修建祠堂等外在活动得出了宗族组织复兴的结论。一个山东村庄的田野资料表明,宗族外在表征复兴的表象下,其内在制度和深层观念却发生了变化。财产开始出现双系继承的迹象,人们的生活意义由绵延的宗族生活收缩到了个体家庭。外在表征、内在制度和深层观念构成了宗族文化变迁的叁个层面。叁个层面的变化虽各有特点,但共同表明作为宗族组织内核的父系继嗣原则正在发生深刻变革。(本文来源于《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1期)

村庄制度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茅洋乡李家弄村的“村务会商”,泗洲头镇墩岙村的“民事村办”,定塘镇叶口山村的“村事民评”……浙江省象山县西周镇党委书记史建立哪会想到,“村民说事”这个当初乡镇解决农村矛盾的应急之策,十年后竟成了乡村治理的重要法宝,不仅在县里全面开花,还引发了全国关注。$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村庄制度论文参考文献

[1].蓝佳有,汪成刚,章倩滢.村庄规划发展思路——基于社会治理与自然资源管理及土地管理制度改革的背景[J].住宅与房地产.2019

[2].朱海洋.聚会拉家常,把事说出来[N].农民日报.2019

[3].余礼信,刘冉冉.制度、环境与行动积极性:村官不作为因素分析——基于江西、湖北等农业型村庄的调研[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

[4].唐伟成,彭震伟,朱介鸣.诱致性制度变迁下的村庄要素配置机制研究——基于长叁角的案例分析[J].城市规划.2019

[5].任学光.全市90%以上村庄建立日常保洁制度[N].河北日报.2019

[6].李小云,吴一凡,董强,宋海燕.发展性贫困的生产:制度与文化的田野对话——一个Y族村庄生活的发展叙事[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

[7].董江爱,梁俊山.基层党建引领农民发展的制度创新研究——基于一个村庄村民自治实践的考察[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

[8].王恒尚.IAD框架下村务监督委员会抑制村庄腐败的制度运行现状研究[D].兰州大学.2019

[9].杨明.制度与实践:农村民主监督的新进展——基于全国263个村庄3844户农户的跟踪调查[J].中共成都市委党校学报.2019

[10].付来友.表征、制度与观念的“叁重奏”——一个山东村庄宗族文化变迁的考察[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

标签:;  ;  ;  ;  ;  ;  ;  

村庄制度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