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映章:加快创新型人才培养是地方新型智库建设的根本保障论文

胡映章:加快创新型人才培养是地方新型智库建设的根本保障论文

[摘 要]创新型人才培养是提高智库建设质量的关键。在地方新型智库建设中要实现人才效用的最大化,必须采取全覆盖、多方位的保障措施,包括:做好创新型人才培养和引进的科学规划,为智库建设提供前提保障;建立健全创新型人才的激励机制,为智库建设提供制度保障;建立健全创新型人才的培训机制,为智库建设提供基础保障;优化创新型人才的成长环境,为智库建设提供外部保障

[关键词]创新型人才;智库建设;保障;人才培养

创新型人才是新型智库的主要组成部分。地方智库参与咨政议政的核心问题是千方百计汇聚大批创新型人才,和能够站在国内外科技前沿、产业高端,具有先进创业理念和较强创新意识的创新型团队,使之成为推动地方经济社会创新发展和跨越发展的着力点和新引擎。

一、做好创新型人才培养和引进的科学规划是建设地方新型智库的前提保障

科学的规划是高效行动的先导。地方政府必须做好人才培养和引进的科学规划,实现人才结构与当地产业结构的互融共通、相互促进,打造人才集聚载体。

苦瓜主要病害有枯萎病、炭疽病等。枯萎病可用10%双效灵水剂250倍液或40%多流悬浮剂灌根防治;炭疽病可用多菌灵或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喷雾防治。苦瓜主要害虫有蚜虫、蓟马等。蚜虫可用20%灭扫利乳油2000倍液防治;蓟马可用50%巴丹原粉2000倍液防治。

(一)切实树立科学的人才观

对于国家来说,树立人才意识具有重大战略意义,对于地方而言,亦是如此。在科学的人才观指引下,注重实际创新能力的培养,不唯学历;尊重人才的成长周期,不急于求成。倡导人人都可以创新成才,加快推动新型智库建设,提升城市软实力,推动我国由人才大国向人才强国转变。

(二)人才结构与地方产业结构发展相互促进、相互制约

按照区域经济发展理论的观点来看,一个区域的产业结构只有同该区域的人才结构匹配,才能在发展中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人才结构与城市产业结构的关系表现在相互促进、相互制约上面:第一,合理利用人力资源要素,进而引发各种投入要素的合理流动,技术、物质和资本才能高效使用,这都离不开合理的人才结构。因此,人才结构的发展要与城市产业结构相适应。第二,产业的发展离不开人才结构的服务,产业结构的形态制约着人才结构的调整,因此人才结构的发展必须适应于产业结构的变动。

健全完备的培训机制是保障智库能够自我更新、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这就需要政府制定完备的人才培养规划和建立健全优质的人才培养结构。

(三)坚持多措并举,打造人才集聚载体

“家有梧桐树,引得凤凰来。”不拘一格、创新有效的人才激励机制是智库人才源源不断的保障。这就要求地方政府必须建立健全合理公平的人才评估机制和强力有效的收入激励机制。

二、建立健全创新型人才的激励机制是建设新型智库的制度保障

一是项目集聚。克服“就人才引人才”倾向,把人才与资金、项目综合引进,做到引进一位人才带来一批资金、一个项目。通过所引项目与资金引进急需紧缺人才,做到招商与招才双管齐下。 二是产业集聚。如果没有产业依托,就不可能引来高层次人才,即便引来亦很难留得下、用得好。积极发展城市自身各具特色的优势产业,依托产业集聚人才,将产业优势真正转化为人才优势,使其成为吸纳各类优秀急需紧缺人才的“蓄水池”,让急需紧缺型人才引得来、留得住。 三是“以才聚才”。依据人才生态学的“种核效应”,对于城市而言,急需紧缺人才集聚应选择引进在学术界、管理界有深厚学识素养和经验的精英人物,然后依托诸如合作、师承等关系建立急需紧缺型人才种群聚集核,把其他急需紧缺型人才通过发挥种群聚集核之种核效应吸引过来。

(一)建立健全人才评估机制

梁怡教授和韩强教授都任职于北京联合大学海外中国学研究中心,长期致力于国外中国学研究成果的追踪和评析。梁怡教授的相关研究成果包括:《国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评析》(2012)、《海外中国学研究中的理论和方法》(2013)、《国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情况评析》(2014)等,韩强教授的相关研究成果有《海外中共党建研究的几个问题》(2013)、《国内学者如何认识海外开展的中国共产党研究述评》(2016)等。关于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研究,是新汉学的重要内容,因此追踪与评介新汉学中的相关研究成果,也成为国内政治学界对新汉学进行梳理评介最主要的切入口。

(二)完善人才收入激励机制

一是拟定培养规划。根据城市长远发展的人才需求,制定人才培养规划,培养受教育者的创新意识,着重培育创新型人才及高级应用型人才,努力培养和打造一批职业化、现代化急需紧缺人才。尤其要加强对民营企业家的培养,对其进行与国际化接轨的系统培训,使其掌握国际经济、现代企业管理等知识,培养企业家精神,切实提高他们在经济新常态下,做大做强中小企业的能力和信心。二是保障各类培训经费的正常使用。城市决策者要为智库建设设立“人才培训基金”,并确保培训资金到位和正常使用,做到专款专用、专户存储。

以现代心理学和行为科学为依据,建立以绩效为核心,由品德、知识、能力等组成的人才评估与考核评价体系。通过心理测试、面试等人才测评技术进行专项人才测试,对其个性特点、素质状况以及发展潜力等整体工作能力做出科学评价,将该人才评估及考核结果写入其业绩档案,以激励其不断完善和提高自身工作能力。

三、建立健全创新型人才的培训机制是建设新型智库的基础保障

易地移民扶贫,是中国改善贫困人口生产生活环境与条件所采取的一种特殊形式。通过将生产生活条件差或者生态环境脆弱地区的贫困人口,迁移到城镇或其他条件更好的农村。一方面通过易地建设的方式改善受益人群和地区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同时也相应降低了政府在这些方面投入的建设成本;另一方面通过改变生存环境和提供配套的就业、创收服务,增强了搬迁贫困人口的持续生计能力。

(一)制定人才培养规划

一是完善薪酬制度。在薪级划分制度设定中,要充分体现岗位绩效和分级分类管理,根据各类单位特点建立符合各行业实际的薪酬制度。为使人才价值得以充分体现,可以参照行业情况及市场工资价位,实行协议工资制;在分配方式上,实行多元化分配机制,结合行业特性、岗位特点以及行业贡献率大小,探索多种要素参与分配的方式,包括技术、管理、资本等要素的充分运用,可以探索给予股份、按创税比例提成等做法。二是完善奖励制度。建立健全以政府奖励为引导、用人单位奖励为主体的人才奖励体系,促进各类表彰奖励机制不断完善。在实践中,部分地方政府已经参照年度经济增长幅度,同比递增人才奖励专项经费,基本达到了“奖励一个,激励一群,涌现一批”的激励目标,为当地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和优秀人才储备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优化人才培养结构

政府应为创新型人才的进步发展提供优质的成长环境,这包括开放、有活力的智库生态环境,也包括安居乐业的生活环境。

委托管理服务模式下,学校是酒店对外经营的法律主体,酒店日常经营过程中的所有收入并入学校核算,所有支出由学校承担,酒店日常经营过程中所形成的经营收益归学校所有;管理公司向学校提供专业的酒店管理服务,学校向管理公司按照协议支付委托管理费。委托管理服务模式的主要特点及存在的问题:

四、优化创新型人才的成长环境是建设新型智库的外部保障

一是整合城市人才培训机构和市场,建立分类培训制度,加强对人才的任职培训、专业培训、知识更新与提高培训,提高培训质量和效益,推动人才在职培训向职业化、制度化、专业化和市场化方向发展。充分利用普通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及其他教育资源,建立针对现有急需紧缺人才的专门培训机构和学校,有针对性地培养各类技能型人才。二是鼓励企业利用各类职业技术学院、技师学院等培训资源,采取广播电视、远程教育等教学手段,开展定期培训;或委托国内知名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进行定向培养,也可以设立海外培训基金,选送优秀急需紧缺人才出国进修深造。

(一)构建开放、有活力的智库生态环境

要鼓励开展学术研究、交流学术成果、发表创新观点,构建多样、有活力的新型智库生态体系。“切实保护各类创新成果,使创新型人才按照创新贡献享受创新收益,鼓励创新型人才脱颖而出”[1]。在全社会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氛围,倡导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创新文化,为创新型人才成长提供宽松的社会环境。

一是营造有利于人才资源开发的社会环境。充分利用各类新闻媒体等有效载体,宣传创新型人才工作的方针政策,宣传政府为人才创业营造良好环境的经验和做法,充分发挥各类专家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智力优势和参政议政作用,为深入实施人才战略提供良好舆论引导。探索推行灵活的人才流动机制,选拔青年才俊、复合型人才,优化人才结构。

二是营造有利于各类人才干事创业的工作环境。首先,要为人才创业提供硬件支持,完善人才创业环境。加快城市重点园区和重点企业创新载体建设,以及高水平产业示范基地建设,引导和鼓励企业与各类高等院校共同建立实验室、研发机构等高科技研发平台,为创新型人才开展创造性工作提供良好的硬件支持[2],把各类科技园区建设成为“高新技术产业集聚的示范基地、高水平研发机构集聚的技术创新基地、高素质人才聚集的科技创业基地”[3]。 其次,搭建融资平台,为创业打造全方位资金扶持体系。建立创新创业信贷投资平台和服务体系。由政府牵头,联合商业银行、风险投资等专业金融机构,借助民间金融资本,成立专门信贷资金,通过提供种子资金、科技风险金投入、贷款贴息等形式[4],为各类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给予资金援助。逐步形成能满足各种急需紧缺人才开发项目的人才资金体系,确保并逐步提高发展性投入中用于创新型人才资源开发的比例。

设计导入期的目的,一是稳定基线,二是洗脱药物。14项研究中有6项(42.86%)设计了导入期,时长1~4周。其中1周1项,2周2项,4周3项。随访目的为观察腹痛的复发率。14项研究中10项设计了4周~6个月随访。其中,4周5项(35.71%),8周3项(21.43%),12周及6月各1项(各占7.14%)。

(二)营造安居乐业的生活环境

不断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建设,多渠道、多方式筹措资金,着力改善住房条件和人居环境,建立人才公寓或小区;推广人才津贴政策,及时解决住房安家补贴、科研启动经费和特殊津贴等;推广年度体检和疗养等医疗保健制度,不断完善子女就学、配偶安置等诸项服务制度及社会保障措施。

参考文献

[1]中共上海市委组织部.关于印发《上海市“十一五”人才发展规划纲要》的通知[Z].2006-04-24.

[2]王云龙.山西省海外人才引进的实践与思考[J].理论探索,2012(7).

[3]刘圆圆.连云港市人才资源开发的对策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2010.

[4]郭世田.当代中国创新型人才发展问题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12.

Accelerating the Cultivation of Innovative Talents is the Fundamental Guarantee for the Local New Think Tank Construction

Hu Yingzhang
(Party School of Rizhao Municipal Party Committee of CPC,Rizhao,Shandong 276800)

Abstract:Innovative talent training is the key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hink Tank construction.In order to maximize the effectiveness of talents in the construction of local new Think Tanks,it is necessary to adopt full coverage and multifaceted guarantees,which include training innovative talents and introducing scientific planning,providing preconditions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Think Tanks;establish and improve the incentive mechanism for innovative talents,providing institutional guarantee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Think Tanks;establish and improve the training mechanism for innovative talents,providing basic guarantee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Think Tanks;optimize the growth environment for innovative talents,providing external guarantee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Think Tanks.

Key Words:innovative talents;Think Tank construction;talent training

[中图分类号]C9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7416(2019)05-0107-03

收稿日期:2019-08-10

作者简介:胡映章(1970—),女,山东日照人,大学学历,中共日照市委党校副教授。

(责任编辑:王友才)

标签:;  ;  ;  ;  ;  ;  ;  ;  ;  ;  

胡映章:加快创新型人才培养是地方新型智库建设的根本保障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