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纬电离层论文_吴坤

导读:本文包含了低纬电离层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电离层,等离子体,赤道,不规则,密度,地磁,东亚。

低纬电离层论文文献综述

吴坤[1](2019)在《基于地基气辉成像仪及卫星观测的低纬电离层不规则体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电离层F层中含有多种等离子体不规则结构,它们是重要的空间天气现象。这些不规则体的出现,通常能够影响星地卫星的通信,导航及定位等。因此研究这些不规则体的结构特征及其详细的演化过程具有非常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应用价值。本论文,使用子午工程被动光学探测结果和我们团队建立的全天空气辉成像仪(All-sky imager)探测网的观测数据、C/NOFS(Communication/Navigation Outage Forecasting System)卫星的观测数据、中国环境监测网GNSS(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的TEC(Total Electron Content)观测数据以及子午工程海南台站数字测高仪的监测数据,并结合再分析资料,对在我国上空观测到的特殊赤道等离子体泡(Equatorial Plasma Bubbles,EPBs)事件及边缘等离子体增强(Edge Plasma Enhancements of Equatorial Plasma Depletion,EPEEPDs)进行了详细研究。在特殊等离子体泡事件的研究中,发现观测到的类波结构的等离子体泡很可能是由底层台风引起的大气重力波诱发所致,预示了某些特殊电离层不规则体的形成与低层大气活动存在重要的耦合关系。此外,在对EPEEPDs的研究中,我们探讨了其可能的形成机制。该机制揭示了等离子体泡演化过程中,等离子体的再分配机制在其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该结果有利于我们进一步认识电离层不规则体的形成及演化过程。主要研究结果归结如下:1.利用富克(109.1°E,19.5°N)台站以及桂平(110.7°E,23.8°N)台站全天空气辉成像仪的观测数据研究了我国上空2013年10月04日(事件1)及2013年9月29日(事件2)夜晚观测到的赤道等离子体泡,对其结构特征以及演化过程做了详细的研究。研究中发现,事件1中的等离子体泡午夜前呈现出明显的类波结构特征,且相邻等离子体泡相互平行。结合再分析资料及台风观测数据,研究发现底层台风引起的大气重力波很可能是这些类波结构等离子体泡形成的重要诱因。此外,这些等离子体泡沿着西北-东南向分布,与磁子午方向有一个大约30°的夹角。其中一个等离子体泡的高纬度部分突然向东旋转,最后形成一个类似“C”形结构的等离子体泡,这样的演化过程首次被全天空气辉成像仪观测到。午夜之后,一个等离子体泡融合进入另一个等离子体泡,石化的等离子体泡的融合过程首次被观测到。事件2中的观测结果呈现了“I”,“S”以及“Y”叁种不同形状的等离子体泡。此外,研究结果证实等离子体泡的特殊形态以及与磁子午方向形成的夹角可能和不同纬度夜晚电离层的背景中性风及电导率有关。在“Y”形结构的等离子体泡发展过程中,其东向分支的速度大于西向分支的速度。2.利用曲靖(103.8°E,25.5°N)台站的全天空气辉成像仪以及C/NOFS卫星观测数据详细研究了伴随着赤道等离子体泡出现的边缘性等离子体增强(EPEEPDs)。我们发现EPEEPDs伴随着等离子体泡而产生,其形成机制可能和等离子体泡演化过程中的极化电场相关。同时,该机制也揭示了等离子体泡演化过程中,等离子体的再分配机制在其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多年来等离子体泡有较为广泛的研究,然而出现在等离子体泡边缘的等离子体增强却很少被研究。使用曲靖台站气辉成像仪及C/NOFS卫星四年(2012-2015)的观测数据对EPEEPDs进行了详细研究。发现EPEEPDs仅仅出现在等离子体泡的东西边缘,在其极向边缘并没有出现。在等离子体泡的演化过程中,这是一个高发的现象,四年的平均发生率达到约82%。EPEEPDs随经度及当地时间的发生变化相似于等离子体泡的发生,在当地时间20:00-22:00有明显的发生峰值。其纬向尺度随着高度具有明显的变化特征。3.利用曲靖台站的全天空气辉成像仪观测数据以及中国环境监测网络GNSS的TEC数据对2015年11月08日出现在我国上空的一个特殊赤道等离子体泡的演化过程做了详细研究。在过去的研究中,大量赤道等离子体泡都出现在日落后的短暂时间,并且通常是自西向东运动。而在我们的观测数据中显示,当天捕捉到的等离子体泡,出现在接近日出附近,并且在日出之后保持着继续生长,一直到日出后大约1小时才消失。这样一个特殊的等离子体泡的演化过程被全天空气辉成像仪及GNSS观测网络首次捕捉到。同时,在气辉观测结果及GNSS的TEC观测结果中显示这些等离子体泡是西向漂移的,和早期观测到的东向漂移的日落附近等离子体泡的运动方向相反。此外,在观测结果中,等离子体泡的断裂及复合过程也首次被全天空气辉成像仪观测到。这些等离子体泡出现在一个磁暴的恢复相期间,磁暴引起的电离层反馈很可能是诱发这些特殊赤道等离子体泡产生的重要因素。(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期刊2019-06-01)

尚社平,史建魁,王铮,王国军,程征伟[2](2018)在《基于多种观测手段的东亚低纬电离层不规则体事件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海南台站(19.5°N,109.1°E, dip:13.6°N)和磁赤道区的多种地基和天基观测数据,对2011年11月20日观测到的电离层不规则体事件进行了分析.海南台站VHF雷达、电离层闪烁和数字测高仪的综合观测结果表明,当天日落附近发生了强的电离层不规则体事件,主要表现为雷达羽和强闪烁的形态.结合磁赤道区GPS和C/NOFS卫星观测结果进行分析可知,海南台站日落附近出现的雷达羽和强闪烁与南海磁赤道区产生的主等离子体泡存在明显联系.(本文来源于《空间科学学报》期刊2018年06期)

孙志强,方涵先,汪四成,马杰[3](2018)在《赤道低纬电离层瑞利-泰勒不稳定性初始扰动波数的临界值》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文献[1]推导的基础上将不稳定判据扩展到±30°磁纬之间的低纬地区.为研究初始扰动波数对等离子体泡的影响,分析了λ_(min)随初始扰动波数的变化规律,选择二分法计算λ_(min)=1时的临界波数α_c,并分析α_c随经纬度、太阳活动、季节、地方时以及水平东向电场强度的变化.主要结论如下:α_c随经纬度、季节、太阳活动以及地方时的变化规律和等离子体泡及闪烁活动的规律基本一致,α_c越小,等离子体泡越容易产生;水平东向电场增强有利于等离子体泡形成.α_c的值对人工影响电离层时选择最优扰动条件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本文来源于《空间科学学报》期刊2018年06期)

何康[4](2018)在《基于观测和模型的低纬电离层等离子体层电子含量特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电离层和等离子体层中存在着大量带电粒子,无线电波在经过电离层和等离子体层时,会发生反射、折射、吸收等现象,任何依赖于无线电波的技术设备都会受到一定的影响。随着我国航天事业的快速发展,深入研究电离层和等离子体层的相关特性并建立完善成熟的模型显得尤为重要。基于数字测高仪和GPS卫星观测,本文对我国叁亚地区电离层和等离子体层的日变化、季变化特征作了相应的分析;利用观测数据和IRI模型计算得到的数据,对IRI模型预测电离层和等离子体层TEC的能力作了相应分析。首先,本文详细的介绍了电离层和等离子体层的相关特性,描述了研究电离层的总电子含量和等离子层的总电子含量的基本方法,详细阐述了本文中所使用的研究方法。然后,基于数字测高仪和GPS卫星观测资料,得到了电离层TEC和等离子体层TEC。利用数字测高仪的观测资料解算出的电子含量(ITEC)可以认为是电离层的总电子含量,通过GPS观测资料可以提取从地面至约20200km高度范围内的总电子含量(GTEC),两者的差值可近似看成等离子体层的电子含量(PTEC)。本文选取2012年海南叁亚台站(18.34°N,109.62°E)观测资料研究电离层的总电子含量和等离子体层的总电子含量(PTEC)的变化特征。结果显示,GTEC与ITEC的变化特征一致,电离层半年异常较为明显,PTEC和PTEC占GTEC的百分比变化具有明显的日变化特征。PTEC数值在3-22TECU(1TECU=10~(16)el/m~2)范围内变化,PTEC的极大值大约出现在地方时日落时分(1700-1900LT),PTEC极小值大约出现在地方时日出时分(0700-1000LT)。PTEC占GTEC百分比在夜间一般能达到40%左右,甚至能达到80%,白天一般在20%以下。最后,利用IRI模型计算了电离层和等离子体层TEC。对电离层TEC的IRI预测值与实测值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显示,电离层TEC的预测值与实测值相关性很高(相关系数平方为0.88),两者的日变化趋势具有良好的一致性,IRI模型计算得到的电离层TEC相对于实测值的误差较小,利用IRI模型进行短期电离层的总电子含量预报是有效的。在平静时期IRI模型能有效消除电离层的总电子含量的影响。本文还对等离子体层的IRI预测值与实测值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显示,两者在极值点的相对误差可达到90%,利用IRI模型预测等离子体层的总电子含量会造成较大的误差。本文结果可应用于等离子体层模型的构建、电离层-磁层耦合的深入研究,具有一定的科学意义和应用价值。(本文来源于《中南民族大学》期刊2018-03-15)

程洁,徐继生,蔡磊[5](2018)在《我国低纬电离层闪烁和周跳的统计特征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利用位于我国中南部电离层闪烁监测台网2012年至2015年的观测数据,比较分析了GPS(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信号闪烁与周跳的统计特征以及太阳活动和地磁扰动对闪烁与周跳的影响.结果表明,闪烁活动与周跳出现随地方时、月份、太阳活动和地磁扰动变化的统计特征类似,且周跳出现的可能性随S4指数增高显着增大,说明闪烁与周跳存在密切的关联,是引起周跳的一种重要因素.一天之中,闪烁和周跳主要出现在日落后至黎明前,午夜前出现最频繁,白天仅偶尔出现.在赤道异常峰及其邻近区域,一年之中,闪烁和周跳主要出现在春秋季,春季闪烁活动和周跳出现明显比秋季频繁,呈现春秋不对称性,冬夏季节闪烁和周跳都很少出现.闪烁活动与周跳出现的逐年变化显着依赖太阳活动水平,随太阳活动水平升高而增强,而地磁扰动与闪烁活动与周跳出现呈负相关,地磁扰动对闪烁活动与周跳出现整体上起抑制作用.平均而言,越靠近磁赤道的台站闪烁活动越频繁,随纬度升高,闪烁活动频次逐渐降低,且闪烁活动的开始时间随纬度升高而滞后,暗示引起GPS信号闪烁的电离层不规则结构主要起源于磁赤道区.此外,分析还发现,闪烁活动与周跳出现的空域有相当好的一致性,主要分布在观测点上空仰角55°以下、方位角150°~240°的空域内.(本文来源于《地球物理学报》期刊2018年01期)

刘代志,李义红,卢世坤,侯维君,徐步云[6](2017)在《中低纬电离层闪烁与地磁场相关性分析及闪烁形态预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电离层闪烁与地磁场的相关性问题是电离层物理和空间天气领域广受关注的一个科学问题。大量统计和物理机理研究表明,二者之间的依赖关系复杂,尤其是在磁暴期间。但是,如何定性定量地描述这种相关性,目前并没有得到好的方法,这个问题也制约了电离层闪烁的预测。此外,电离层闪烁还存在复杂的逐日变化,也是造成闪烁形态短时预测困难的一个重要因素。从数据挖掘的角度研究闪烁与地磁之间的相关性,在对电离层闪烁和地磁场进行联合观测的基础上,对获取的数据进行深度挖掘,结合物理机理,提取特征参量,建立各种特征量之间的相关性模式,可综合描述闪烁与地磁的相关性。以此为基础,用采人二智能方法深入学习闪烁形态时空变化,建立我国中低纬地区的电离层闪烁形态预测模型,不仅可为战区尺度空间环境监测与保障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持,还为深入理解电离层闪烁和不规则体演化机制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国家安全地球物理丛书(十叁)——军民融合与地球物理》期刊2017-10-23)

尚社平,史建魁,王铮,王国军,燕春晓[7](2017)在《基于多种观测手段的低纬电离层不规则体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发生于日落后赤道电离层中的电子密度密度不规则体通常称为赤道扩展F(ESF)/等离子体泡(EPB),经常以ESF块(patches)或EPB簇(clusters)的形式出现。ESF/EPB中包含了各种不同尺度的不规则体,不同尺度的不规则体所对应的物理过程/形态也不尽相同。在该现象发现以来的几十年间,已发展了各种地/天基探测手段对ESF/EPB进行探测,如测高仪、电离层闪烁、相干散射雷(本文来源于《2017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论文集(四十四)——专题86:中高层大气-电离层、磁层及相互耦合过程、专题87:行星物理学、专题88:行星科学》期刊2017-10-15)

孙龙昌[8](2017)在《基于地基和卫星观测的中低纬电离层不规则体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这篇论文里面,我们利用大量的全天空气辉成像仪(all-sky airglow imagers,ASAIs)台网图片数据,结合国家子午工程地基台站的两个数字测高仪(Digisonde),一个甚高频(Very High Frequency,VHF)雷达,一个GPS-TEC监测仪,以及C/NOFS(Communication/Navigation Outage Forecasting System)卫星对发生在我国低纬赤道等离子体泡(Equatorial Plasma Bubbles,EPBs)和中纬中尺度行进电离层扰动结构(Mesoscale Traveling Ionospheric Disturbance Structures,MSTIDs)进行了研究。该研究包括叁个部分:在第一部分,我们对发生在2013年11月04/05夜晚云南曲靖和广西大兴的两个ASAIAs同时观测到的一起EPB事件的演化过程进行分析。海南富克的Digisonde以及VHF雷达,和C/NOFS卫星也被用来研究该事件。该EPB事件发生在当地的地磁赤道区域并在日落后朝极向延伸。在几乎相同的时间和地理经度范围内,C/NOFS在EPB气辉结构的地磁共轭区域观测到了与EPB气辉衰减结构有相同经度延伸的等离子体密度结构。它们的波长为450 km,纬向延伸达到大约2250 km。在该事件里面,一个朝西南向运动的极强气辉区域(SMEBAR)被首次观测到。这种结构是寄居在赤道电离异常(equatorial ionization anomaly,EIA)峰的等离子体密度增强或EIA峰本身。然而,该SMEBAR的特征完全地不同于之前预报的等离子体液滴(blobs)。SMEBAR中的平均的电子密度只比背景增加了0.5倍。SMEBAR的西南向传播特征与之前东向传播的blobs不一致。EIA峰和SMEBAR可能已经腐蚀了该EPB气辉衰减结构。EAI峰和SMEBAR中的高密度等离子体可能被输送给EPB气辉衰减结构。EPB衰减结构最终变为明亮的气辉结构或消失。当周期性的EPB气辉衰减结构通过Digisonde上空时,周期性的卫星回迹(Satellite Traces,ST)被观测到。ST的发生暗示着该EPB事件很可能由电离层底部的LSWS发展起来。C/NOFS观测表明PSSR并不是做种EPBs的决定因素。这是第一次同时的ASAIs,Digisonde,VHF雷达,和C/NOFS被用来观测从底部的LSWS演化过来的大尺度的EPB群事件。在第二部分,我们利用海南富克,广西大兴和桂平,云南曲靖的四个ASAI观测到的发生在2012-2014年间的EPB气辉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研究。统计研究主要包括:EPB发生率的日变化和季节变化,EPB的东向漂移速度,EPB的极向地磁纬度延伸,EPB衰减结构的间距和纬向延伸,及EPB的倾斜特征。结果表明:我国赤道地区的EPBs最主要发生在两分点的21:00-00:00 LT。EPB发生率在春秋分和冬夏至存在明显地季节不对称性。EPBs通常以2到6个衰减成群出现。毗邻的EPB衰减间隔在100-700 km之间。平均的EPB衰减间隔为200-300km。一个EPB群的纬向延伸通常低于1500 km,但可以达到3000 km。大约21:00-22:00 LT,EPBs在9.5°±0.5°地磁纬度范围内有一个大约100 m/s的最大纬向漂移速度。之后,EPB漂移速度朝着日出时间减小到50-70 m/s。绝大多数EPBs的平均西向倾斜角在20:00-03:00 LT从5°-10°增加到23°-30°,然后朝着日出减小到10°-20°。EPBs的发生模式和纬向漂移速度与远离我们台站西边20°-32°的印度Kolhapur存在显着的差异。该研究的意义在于:这是我们首次在亚洲地区利用ASAI气辉网络图片数据对EPB的形态特征进行系统的统计分析。该研究有利于我们对EPB的形成演化过程有一个很好的了解。在第叁部分,我们利用河北兴隆站的ASAI和法布里-波罗干涉仪,北京十叁陵的Digisonde,北京南蒙(BJNM)的GPS-TEC监测仪对发生在2012年02月17/18夜晚的一起伴随有中尺度场向不规则体结构(field-aligned irregularity structure,FAIs)(~150 km)的MSTID事件进行了研究。该中尺度FAI气辉结构产生在朝西南向运动的MSTIDs的一个衰减相平面里。该衰减相平面发生在一个电离层的抬升区域,并产生在周期为2.0 h的GPS-TEC衰减区域。中尺度FAIs导致了周期为15 min的GPS-TEC高频振荡。二维自相关分析表明该中尺度FAIs有一个平行于MSTIDs衰减相平面的相对速度。中尺度FAIs与MSTIDs的这种关系与电波观测的千米尺度的FAIs与MSTIDs的关系是一致的。值得指出的是,这是首次在国际上利用图片分析技术的方法从气辉图片中直接识别出150 km尺度的FAIs。该研究有利于加深对中纬度电离层不规则体形成机制的认识。(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期刊2017-06-01)

王宁,郭立新,赵振维,丁宗华,林乐科[9](2017)在《中低纬电离层F层峰高和厚度的变化特征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电离层F层参数对电离层空间天气研究与电波传播应用具有重要意义,以往工作主要针对电离层f_0F_2、TEC等参数.本文利用我国中纬地区的兰州、中低纬过渡区的昆明、低纬地区的海口叁个观测站的电离层垂直探测数据,分析了电离层峰高h_mF_2、F层虚高h’F和定性表征的厚度h_mF_2—h’F的周日、季节、太阳活动变化特征.研究表明:(1)兰州h_mF_2在太阳活动高年和低年的数值接近,海口在太阳活动高年白天的h_mF_2比低年白天高20~30 km.(2)在海口和昆明,h_mF_2最大值多出现在中午时段,兰州站的最大值出现在夜间.(3)海口的h_mF_2在01-3LT期间出现很强的"午夜衰落"现象,此后迅速增大.(4)利用h_mF_2-h'F来表征电离层的厚度时,其季节和周日变化特征与常用的B_0存在相似之处,但未出现清晨与午后凹陷等现象.这些结果对于提高我国电离层变化特性的认识和模式化研究水平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本文来源于《地球物理学报》期刊2017年04期)

王力[10](2017)在《中低纬电离层—热层中非迁移潮汐对太阳活动的依赖性》一文中研究指出电离层-热层系统是地球空间环境的重要区域,是空间天气研究的重要对象。电离层-热层系统变化显着,且具有不同的时空尺度,这种变化受到多方面的影响,其中太阳辐射、起源于太阳风的能量输入、大气中各种波动等是引起电离层-热层变化的重要因素。电离层电子密度和热层中性大气密度是表征电离层-热层系统特征的重要参数,研究它们的变化对于理解电离层-热层系统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由于受热和波-波相互作用等影响,地球大气中产生潮汐现象,通过直接传播或E层发电机机制传播,电离层-热层系统中各参数产生随经度变化的波状结构。本文利用CHAMP卫星和GRACE卫星观测的电子密度和大气密度数据,在了解背景电子密度与大气密度与太阳活动性的关系后,分析研究了中低纬地区电子密度和大气密度随经度变化特征,利用傅里叶拟合的方法,提取中低纬度地区电子密度和大气密度中的潮汐信号,着重分析了电离层-热层系统中的非迁移潮汐对太阳活动的依赖性。论文的主要结果如下:1.电离层F区电子密度经度平均值和热层中大气质量密度的日均值与太阳活动紧密相关。太阳活动高年,电子密度经度平均值和大气质量密度日均值较高;太阳活动低年,电子密度和大气质量密度较低。2.电离层F区电子密度经度平均值呈现明显的赤道电离异常(EIA)现象。峰区通常位于磁纬±8-20°,在太阳活动低年,峰区位置向赤道方向移动。电离层电子密度经度平均值呈现明显的季节特征,二分季节电子密度最大,夏季电子密度最低。3.在23/24太阳活动周,秋季低纬地区F层电子密度在白天具有明显的随经度分布的四波结构,夜间低纬地区四波结构消失。随着太阳活动的降低,四波结构的幅度降低。4.在中纬当地夏季,电离层F区电子密度在南半球具有一波结构,在北半球呈现二波结构;且上述波状结构没有地方时的差异。中纬热层大气质量密度随经度分布也具有一波结构。5.秋季低纬地区,F层电子密度中的DE3分量的绝对幅度,以及夏季中纬区域电子密度中的DE1、DO、DW2分量的绝对幅度都与太阳活动密切相关。在太阳活动高年,这些潮汐分量具有较大的绝对幅度,而它们的相对幅度对太阳活动的依赖性不强。中纬热层大气质量密度中的D0、DW2、SPW1分量的绝对幅度有与太阳活动密切相关,在太阳活动高年,这些潮汐分量具有较大的绝对幅度,它们的相对幅度与太阳活动没有清晰的相关性。6.秋季低纬区,电子密度中的DE3分量的相对幅度具有明显的QBO调制效应,这与之前报道的E层中的QBO效应类似。该现象表明低纬E区和F区中非迁移潮汐存在耦合现象。然而,在中纬地区的非迁移潮汐分量DE1、D0、DW2中则没有发现QBO效应,这意味着这些潮汐分量在F层产生。(本文来源于《武汉大学》期刊2017-04-01)

低纬电离层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利用海南台站(19.5°N,109.1°E, dip:13.6°N)和磁赤道区的多种地基和天基观测数据,对2011年11月20日观测到的电离层不规则体事件进行了分析.海南台站VHF雷达、电离层闪烁和数字测高仪的综合观测结果表明,当天日落附近发生了强的电离层不规则体事件,主要表现为雷达羽和强闪烁的形态.结合磁赤道区GPS和C/NOFS卫星观测结果进行分析可知,海南台站日落附近出现的雷达羽和强闪烁与南海磁赤道区产生的主等离子体泡存在明显联系.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低纬电离层论文参考文献

[1].吴坤.基于地基气辉成像仪及卫星观测的低纬电离层不规则体研究[D].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2019

[2].尚社平,史建魁,王铮,王国军,程征伟.基于多种观测手段的东亚低纬电离层不规则体事件分析[J].空间科学学报.2018

[3].孙志强,方涵先,汪四成,马杰.赤道低纬电离层瑞利-泰勒不稳定性初始扰动波数的临界值[J].空间科学学报.2018

[4].何康.基于观测和模型的低纬电离层等离子体层电子含量特征研究[D].中南民族大学.2018

[5].程洁,徐继生,蔡磊.我国低纬电离层闪烁和周跳的统计特征比较[J].地球物理学报.2018

[6].刘代志,李义红,卢世坤,侯维君,徐步云.中低纬电离层闪烁与地磁场相关性分析及闪烁形态预测研究[C].国家安全地球物理丛书(十叁)——军民融合与地球物理.2017

[7].尚社平,史建魁,王铮,王国军,燕春晓.基于多种观测手段的低纬电离层不规则体特性研究[C].2017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论文集(四十四)——专题86:中高层大气-电离层、磁层及相互耦合过程、专题87:行星物理学、专题88:行星科学.2017

[8].孙龙昌.基于地基和卫星观测的中低纬电离层不规则体研究[D].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2017

[9].王宁,郭立新,赵振维,丁宗华,林乐科.中低纬电离层F层峰高和厚度的变化特征分析[J].地球物理学报.2017

[10].王力.中低纬电离层—热层中非迁移潮汐对太阳活动的依赖性[D].武汉大学.2017

论文知识图

中可以看到,中性风场对电离层电动力...电离层CT重建得到的低纬电离层行...(1986)的低纬电离层暴...午夜前扇区行星际晨昏电场(虚线)年11月06-08日地磁活动随时间变化...冷等离子体扩散平衡模型(对电子密度取1...

标签:;  ;  ;  ;  ;  ;  ;  

低纬电离层论文_吴坤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