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避脏浇筑包,包括浇筑包,所述浇筑包为三层筒体结构,所述浇筑包包括外包层、中包层和内包层,所述外包层与中包层之间设有保温腔,所述中包层与内包层之间设有纤维毡层,所述外包层与内包层之间设有连接保温腔和纤维毡层的加固环,所述浇筑包的底部设有底座,所述底座内设有加热管,所述浇筑包的一侧设有进料管,所述进料管的长度高于浇筑包的高度,所述进料管伸出浇筑包的一端设有进料口,另一端伸入浇筑包的底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优点在于:提供一种更容易清理物料中的杂质,可以防止污垢、安全性能高增加了使用寿命更换方便的避脏浇筑包。
主设计要求
1.一种避脏浇筑包,包括浇筑包(1),其特征在于:所述浇筑包(1)为三层筒体结构,所述浇筑包(1)包括外包层(5)、中包层(13)和内包层(14),所述外包层(5)与中包层(13)之间设有保温腔(3),所述中包层(13)与内包层(14)之间设有纤维毡层(6),所述外包层(5)与内包层(14)之间设有连接保温腔(3)和纤维毡层(6)的加固环(12),所述浇筑包(1)的底部设有底座(11),所述底座(11)内设有加热管(10),所述浇筑包(1)的一侧设有进料管(4),所述进料管(4)的长度高于浇筑包(1)的高度,所述进料管(4)伸出浇筑包(1)的一端设有进料口(2),另一端伸入浇筑包(1)的底部,所述进料管(4)伸进浇筑包(1)的一端设有出料口(8),所述浇筑包(1)的底部设有导流坝(9),所述导流坝(9)与出料口(8)相对应设置,所述浇筑包(1)上远离进料管(4)的一侧顶部设有溢料嘴(16),所述浇筑包(1)上靠近溢料嘴(16)的一侧设有溢料槽(15),所述溢料槽(15)的槽口与溢料嘴(16)对应设置。
设计方案
1.一种避脏浇筑包,包括浇筑包(1),其特征在于:所述浇筑包(1)为三层筒体结构,所述浇筑包(1)包括外包层(5)、中包层(13)和内包层(14),所述外包层(5)与中包层(13)之间设有保温腔(3),所述中包层(13)与内包层(14)之间设有纤维毡层(6),所述外包层(5)与内包层(14)之间设有连接保温腔(3)和纤维毡层(6)的加固环(12),所述浇筑包(1)的底部设有底座(11),所述底座(11)内设有加热管(10),所述浇筑包(1)的一侧设有进料管(4),所述进料管(4)的长度高于浇筑包(1)的高度,所述进料管(4)伸出浇筑包(1)的一端设有进料口(2),另一端伸入浇筑包(1)的底部,所述进料管(4)伸进浇筑包(1)的一端设有出料口(8),所述浇筑包(1)的底部设有导流坝(9),所述导流坝(9)与出料口(8)相对应设置,所述浇筑包(1)上远离进料管(4)的一侧顶部设有溢料嘴(16),所述浇筑包(1)上靠近溢料嘴(16)的一侧设有溢料槽(15),所述溢料槽(15)的槽口与溢料嘴(16)对应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避脏浇筑包,其特征在于:所述溢料嘴(16)为靠近浇筑包(1)中心的一侧底,另一侧高的中空圆弧腔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避脏浇筑包,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1)内的加热管(10)数量设置5-10个,所述加固环(12)对称设置在浇筑包(1)的两侧,每侧加固环(12)的数量设置3-5个。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避脏浇筑包,其特征在于:所述浇筑包(1)的侧壁上设有出料孔(7),所述出料孔(7)设有开关门,开关门与浇筑包(1)之间设有密封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避脏浇筑包,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包层(14)的材质为高铝质,所述保温腔(3)中设有隔热填料。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避脏浇筑包,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口(2)为漏斗状。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浇筑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避脏浇筑包。
背景技术
中间包是短流程炼钢中用到的一个耐火材料容器,首先接受从钢包浇下来的钢水,然后再由中间包水口分配到各个结晶器中去。中间包是炼钢生产流程的中间环节,而且是由间歇操作转向连续操作的衔接点。中间包作为冶金反应器是提高钢产量和质量的重要一环。随着转炉出钢温度提高,各种钢包精炼技术的应用,以及中包连浇炉数和连浇时间的不断提高,中包内衬受到的压力不断增大,工作环境变得更加恶劣,越来越需要改进浇筑包的结构适应现如今的生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更容易清理物料中的杂质,可以防止污垢、安全性能高增加了使用寿命更换方便的避脏浇筑包。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避脏浇筑包,包括浇筑包,所述浇筑包为三层筒体结构,所述浇筑包包括外包层、中包层和内包层,所述外包层与中包层之间设有保温腔,所述中包层与内包层之间设有纤维毡层,所述外包层与内包层之间设有连接保温腔和纤维毡层的加固环,所述浇筑包的底部设有底座,所述底座内设有加热管,所述浇筑包的一侧设有进料管,所述进料管的长度高于浇筑包的高度,所述进料管伸出浇筑包的一端设有进料口,另一端伸入浇筑包的底部,所述进料管伸进浇筑包的一端设有出料口,所述浇筑包的底部设有导流坝,所述导流坝与出料口相对应设置,所述浇筑包上远离进料管的一侧顶部设有溢料嘴,所述浇筑包上靠近溢料嘴的一侧设有溢料槽,所述溢料槽的槽口与溢料嘴对应设置。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在使用时将熔融的物料通过进料口进入进料管,所述熔融物料通过进料管底部的出料口进入浇筑包,通过出料口的熔融物料通过导流坝的冲击产生更大的向上流场,熔融物料中的杂质更容易上浮,这样更容易清理熔融物料中的杂质,底座中的加热管对浇筑包中的熔融物料进行加热,防止在浇筑的过程物料就出现凝结现象,当物料过多时通过溢料嘴进入溢料槽中,溢料槽的底部设有出料通道,可以在发现溢料后将溢料槽中的溢料取出再利用,加固环将保温腔和纤维毡层紧固连接在一起,防止物料浇筑过程中对浇筑包产生一定的冲力时使保温腔和纤维毡层分离,此装置熔融物料不会乱流、安全性能高。增加了使用寿命,更换方便,操作便捷,提升了生产效率。节约成本,降低重量,降低维修难度,节约了维修成本,结构简单,安装牢固,密封性能好,耐热性耐火性强,成本低廉,更容易清理物料中的杂质,可以防止污垢。
所述溢料嘴为靠近浇筑包中心的一侧底,另一侧高的中空圆弧腔体。
所述底座内的加热管数量设置5-10个,所述加固环对称设置在浇筑包的两侧,每侧加固环的数量设置3-5个。
所述浇筑包的侧壁上设有出料孔,所述出料孔设有开关门,开关门与浇筑包之间设有密封圈。
所述内包层的材质为高铝质,所述保温腔中设有隔热填料。
所述进料口为漏斗状。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避脏浇筑包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所示:1、浇筑包,2、进料口,3、保温腔,4、进料管,5、外包层,6、纤维毡层,7、出料孔,8、出料口,9、导流坝,10、加热管,11、底座,12、加固环,13、中包层,14、内包层,15、溢料槽,16、溢料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结合附图1,一种避脏浇筑包,包括浇筑包1,所述浇筑包1为三层筒体结构,所述浇筑包1包括外包层5、中包层13和内包层14,所述外包层5与中包层13之间设有保温腔3,所述中包层13与内包层14之间设有纤维毡层6,所述外包层5与内包层14之间设有连接保温腔3和纤维毡层6的加固环12,所述浇筑包1的底部设有底座11,所述底座11内设有加热管10,所述浇筑包1的一侧设有进料管4,所述进料管4的长度高于浇筑包1的高度,所述进料管4伸出浇筑包1的一端设有进料口2,另一端伸入浇筑包1的底部,所述进料管4伸进浇筑包1的一端设有出料口8,所述浇筑包1的底部设有导流坝9,所述导流坝9与出料口8相对应设置,所述浇筑包1上远离进料管4的一侧顶部设有溢料嘴16,所述浇筑包1上靠近溢料嘴16的一侧设有溢料槽15,所述溢料槽15的槽口与溢料嘴16对应设置。
所述溢料嘴16为靠近浇筑包1中心的一侧底,另一侧高的中空圆弧腔体。
所述底座11内的加热管10数量设置5-10个,所述加固环12对称设置在浇筑包1的两侧,每侧加固环12的数量设置3-5个。
所述浇筑包1的侧壁上设有出料孔7,所述出料孔7设有开关门,开关门与浇筑包1之间设有密封圈。
所述内包层14的材质为高铝质,所述保温腔3中设有隔热填料。
所述进料口2为漏斗状。
本实用新型在具体实施时,在使用时将熔融的物料通过进料口2进入进料管4,所述熔融物料通过进料管4底部的出料口8进入浇筑包1,通过出料口8的熔融物料通过导流坝9的冲击产生更大的向上流场,熔融物料中的杂质更容易上浮,这样更容易清理熔融物料中的杂质,底座11中的加热管10对浇筑包1中的熔融物料进行加热,防止在浇筑的过程物料就出现凝结现象,当物料过多时通过溢料嘴16进入溢料槽15中,溢料槽15的底部设有出料通道,可以在发现溢料后将溢料槽15中的溢料取出再利用,加固环12将保温腔3和纤维毡层6紧固连接在一起,防止物料浇筑过程中对浇筑包1产生一定的冲力时使保温腔3和纤维毡层6分离,此装置熔融物料不会乱流、安全性能高。中间包的基础上,增加了使用寿命,更换方便,操作便捷,提升了生产效率。节约成本,降低重量,降低维修难度,节约了维修成本,结构简单,安装牢固,密封性能好,耐热性耐火性强,成本低廉。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这种描述没有限制性,附图中所示的也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之一,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总而言之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设计图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009656.8
申请日:2019-01-04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91(大连)
授权编号:CN209532084U
授权时间:20191025
主分类号:B22D 41/00
专利分类号:B22D41/00;B22D41/02
范畴分类:25D;
申请人:新院(大连)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新院(大连)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116600 辽宁省大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43#小区
发明人:董晓光
第一发明人:董晓光
当前权利人:新院(大连)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代理人:王东煜
代理机构:21209
代理机构编号:沈阳利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董晓光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