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云南紫溪山风景名胜区风景资源开发及保护(论文文献综述)
岳佩[1](2021)在《中国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旅游经济效益的区域差异研究 ——基于2000~2017年的面板数据》文中提出
唐婷[2](2021)在《云南旅游地质资源开发的知识传播效应与调适研究》文中认为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大众旅游新时代到来,单纯的观光旅游已经不能满足游客追求新奇、好奇、知识和乐趣的旅游需求,因此在旅游过程中传播知识,对提升旅游目的地吸引力、提高公众文化素养,具有一定现实意义。旅游地质资源蕴含深厚的科普文化价值,在旅游地质资源开发中对科学知识进行传播既是新时代旅游发展的创新需要,也是文化振兴的要求。本研究基于云南省旅游地质资源的开发现状,对云南省旅游地质资源开发中的科学知识展示情况进行梳理,在利用网络文本分析方法获知游客对展示地所展示科学知识的认知程度后,总结出科学知识传播效应状况。为有效传播知识,就云南旅游地质资源开发中科学知识传播的症结提出相应的调适建议。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云南省以旅游地质资源为主体的景区在已开发及正在开发的旅游景区中占38.23%,开发力度较大。从旅游地质资源的开发情况及其现状看,现阶段云南旅游地质资源的开发存在着开发类型不全、知识传播关注不够、旅游体验感不强等问题。(2)云南省现阶段主要有21处旅游地质景观在开发中对科学知识进行了展示,其中以古生物地质景观和岩溶景观为主的展示地较多;展示内容主要围绕典型景观概况和基本特征、形成原因、演变过程等;展示方式主要以博物馆、解说牌、导游讲解、语音导览等为主。(3)基于云南省旅游地质资源开发中的科学知识展示情况,选取具有较多网络文本样本量的16个科学知识展示地进行网络文本分析,总结出游客对各展示地科学知识的认知情况。综合各展示地科学知识展示情况与游客认知情况后,从资源类型来看,古生物地质景观、古人类文化地质景观、近代火山活动景观、侵蚀/蚀余地貌景观等类型的景观的开发中,相应展示地呈现出不同程度的知识传播效应;地质构造地貌景观、盆地谷地景观、河流景观等类型的景观在开发中未有明显的科学知识展示,暂无明显知识传播;地质构造、地层序列、地质事物三类景观较少作为重点进行开发,知识传播效应难以评估;地震遗迹、泥石流、矿产开发遗迹等景观相比于其他景观未作重点开发,无明显知识传播。就知识传播的效应情况认为云南旅游地质资源开发中的科学知识传播存在着无顶层设计和策划、知识挖掘不足、展示类型不全、展示载体不足等症结。(4)为更有效、更好的传播科学知识,从旅游地质资源的遴选划分、旅游地质资源科学知识的挖掘、旅游地质资源科学知识的展示、旅游地质资源科学知识的传播、旅游地质资源科学知识传播的强化5个方面对云南旅游地质资源开发中的科学知识传播进行调适。对已进行知识传播的地质景观,应基于自身实际情况从完善改进和提升的角度选择性的考虑调适;对未进行知识传播的地质景观,应从科学知识的系统挖掘、展示和传播角度重视科学知识传播。
张茂莎[3](2021)在《西南喀斯特风景名胜区资源保护管理与可持续利用策略研究 ——以长顺县杜鹃湖风景名胜区为例》文中指出风景名胜区有着五千余年的中华历史渊源,是不可再生的自然文化遗产,也是中国最具特色的保护地类型,它在促进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和帮助当地群众脱贫致富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我国喀斯特地貌拥有分布范围广、区域面积大的特点,主要以西南地区为主,其中贵州、云南、广西三省占据最大面积,就贵州省而言,喀斯特地貌所占面积高达73%。贵州喀斯特风景名胜区拥有丰富的植被与自然景观资源,具有独树一帜的地区特色和先天具备的发展优势。但是,风景名胜区存在管理体制不畅等诸多问题,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风景名胜区的规划建设,同时阻碍着风景名胜区的可持续发展。本文以贵州省长顺县杜鹃湖风景名胜区为研究对象,发现其在管理和开发利用中存在以下问题:(1)规划待更新,保护趋于被动;(2)管理机构设置不完善;(3)生态环境脆弱;(4)资源保护与居民经济发展相矛盾;(5)基础设施不完善、交通不便,景源利用方式单一。本文通过文献查阅、资料收集、访谈、SWOT分析、案例分析等研究方法,以可持续发展利用,生态旅游,生态文明,全域旅游,环城游憩带等为理论基础,总结归纳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探讨了:(1)我国风景名胜区与国家公园的区别与联系;(2)九寨沟风景名胜区和考艾国家公园的发展方式。最后,在资源保护管理方面提出以下策略:(1)协调各级各类规划,促进城景和谐发展;(2)完善杜鹃湖风景名胜区管理机构的设置;(3)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在可持续利用方面提出以下策略:(1)倡导社区居民参与管理和旅游发展,协调景区与居民的发展;(2)完善杜鹃湖景区生态旅游规划设计;(3)形成景源优势,完善全域旅游的策略。结合当前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生态建设保护等国家战略,形成资源保护与经济发展共赢的局面。为贵州喀斯特风景名胜区以及全国风景名胜区进一步发展提供理论参考和实践基础。
唐钟毓[4](2021)在《景城协调下的温州市仙岩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旅游业的迅猛发展,城市型风景名胜区正面临外部城市侵占以及内部建设混乱等多方面的问题,景城关系逐渐失控,亟待协调。论文以紧邻温州、景城矛盾显着的仙岩风景名胜区为例展开研究,旨在总结其规划策略,在总体规划层面引导仙岩风景名胜区与温州市协调发展。论文主要取得以下成果:(1)明确了城市型风景名胜区及景城协调的概念,分析了城市型风胜景名区的发展历程及其典型特征。梳理总结了仙岩风景名胜区的基础概况以及其现存与城市紧密相关的保护、游赏、设施、发展与管理等四方面问题。(2)借鉴国内外相关理论、案例研究,针对仙岩现存问题,提出了以景城协调为导向的总体规划策略即:(1)调控“三线”,分级保护。调整风景名胜区范围,理顺景城用地重叠关系;衔接城市需求,建立分级保护体系。(2)特色彰显,风貌协调。明确风景名胜区特色定位,发挥资源优势,满足市民日常休闲需求;协调其景观风貌,与城市相融合。(3)设施完善,道路畅通。依托城市布局景区服务设施,完善旅游服务功能;畅通景城交通体系,加强景城联动。(4)协调发展,加强管理。合理调控景区内人口及产业结构,保障可持续发展;优化景城管理体系,维持长效管控。(3)应用规划策略完成仙岩风景名胜区总体布局及专项规划,并在规划实践过程中,对规划策略进一步拓展与完善。以保护培育规划、游赏规划、设施规划以及发展与管理规划,分别对仙岩风景名胜区现存问题作出回应,提出具体规划方案。以景城协调为导向进行仙岩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研究,为仙岩风景名胜区与城市协调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导,对其保护、利用与管理提出了具体实施建议,同时也为其他城市型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提供借鉴参考。
张维莉[5](2020)在《崆峒山风景名胜区与太统 ——崆峒山自然保护区交叉重叠问题消减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对旅游产品、市场的需求越来越多,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和自然资源的保护矛盾与日俱增。为了理开发利用旅游资源和加强对自然资源的保护,我国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建立了形式多样的自然保护地,如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地质公园等。由此产生了在同一空间范围内多种自然保护地交叉重叠的现象,因各保护规划的规划期限、规划范围、保护目标和保护分区等方面存在差异导致在开发和保护方面存在诸多冲突。本文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研究、现场查看、风景名胜区和自然保护区重叠情况的定性分析,以及建立生态适宜性评价体系并通过Arc GIS软件进行分析等方法,分析自然保护区和风景名胜区冲突的根本原因、冲突表征并提出相应解决方案,并以崆峒山风景名胜区和太统——崆峒山自然保护区为研究对象,分别从规划的期限、范围、目标和保护分区等方面,对存在的问题具体分析,在分析的基础上,提出统一规划期限、范围、统筹规划目标、协调保护分区的技术路线,并从管理、法律法规等层面构建协调实施机制。主要结论有以下几点:(1)通过对风景名胜区和自然保护区法规体系的差异和行政体系的差异进行对比分析,认为导致崆峒山风景名胜区和太统——崆峒山自然保护区产生的根本原因是资源配置不均衡和管理事权不明晰,表现为各自规划划定的保护区范围、保护措施交叉,以及对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的方向不清晰等。(2)崆峒山风景名胜区和太统——崆峒山自然保护区保护规划冲突主要体现在:1)规划期限:主要为规划起始年和规划目标年的不同。2)规划目标:主要由保护对象和功能定位的差异而导致的。3)规划范围:由设立的级别、时间和目标等因素的不同而产生的。4)保护分区:由规划依据的条例、规范的管制要求不同而造成的。(3)基于规划的期限、范围、目标和保护分区的冲突分析,提出规划协调技术路线,并利用Arc GIS软件平台,提出基于生态适宜性评价的保护分区协调规划方法。并从实现管理对接、健全法规体系和加强监督执法力度等四个方面构建了崆峒山风景名胜区和太统——崆峒山自然保护区的协调实施机制。
王维康[6](2020)在《基于世界自然遗产影响力下的衢州江郎山乡村文旅空间营造研究》文中指出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由高速发展转为高质量发展,旅游经济稳定增长,旅游业成为我国战略性支柱产业。2010年,浙江省衢州市江郎山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世界自然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中国丹霞”系列之一,此后在世界自然遗产的影响力下打开知名度,发展旅游。世界自然遗产资源是不可再生、不可逆转、脆弱的,随世界遗产地旅游热朝的发展,吸引着数以十万记的游客,旅游的发展和开发,对包含江郎山在内的世界自然遗产地生态环境造成极大破坏,必须要加强保护管理。因此,探索自然遗产地保护与旅游发展成为了研究自然遗产地可持续发展的重点。自然遗产地大多存在乡村环境中,根据乡村振兴、文旅融合的政策导向,通过发展乡村旅游保护自然遗产是遗产地乡村发展的契机,发展乡村文化旅游可能是乡村振兴的有效途径,协调自然遗产保护与遗产地乡村文化旅游,对实现自然遗产资源可持续、遗产地乡村振兴具有重大意义。本文研究以浙江省衢州市江郎山世界自然遗产地为案例地,在乡村振兴与文旅融合背景下,通过本学科及结合地理学、旅游学、文化学等多学科交叉来研究理论,运用实地调研、文献研究、跨学科研究等方法研究从世界自然遗产影响力以及保护的视角出发,通过相关理论指导,为江郎山保护和自然遗产地旅游,即江郎山乡村文化旅游空间营造研究增加理论依据。展开自然遗产保护与周边乡村旅游发展关系的思考,找寻世界自然遗产保护与乡村旅游发展科学合理的平衡点,形成自然资源保护与村庄旅游发展的良性互促机制,最终达到自然遗产地保护与乡村文化旅游发展,两者共荣共生。第一章笔者首先提出本课题的研究背景、研究对象与内容,论文的研究目的及意义,说明研究所应用的方法,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第二章通过对世界自然遗产相关概念、价值、保护原则、相关理论等研究,寻求对江郎山自然遗产保护有益指导。对文化旅游融合理念进行概述,以及运用相关理论以乡村文旅空间形态为解析对象,阐明世界自然遗产保护与乡村旅游的关系,世界自然遗产对乡村文化旅游的价值影响。第三章通过结合地格理论对江郎山和所在江山市地格进行分析,运用文化生态学理论对乡村文化进行整合,依据文化旅游空间理论,从物质维度—时间维度—区域维度三方面的演化路径,分析江郎山乡村文化旅游空间和现状SWOT、现存问题。第四章详细阐述江郎山整体保护策略、对江郎山乡村文化旅游空间营造理念和措施、目标定位与设计原则以及案例设计实践。第五章对全文提出总结。本文具有一定针对性研究,提出一个具有长期性和紧迫性的问题。通过研究得出了江郎山的保护措施和江郎山乡村文化旅游的设计实践,并在一定的程度论证了这些方法的适应性。
吴小同[7](2020)在《云南省玉龙雪山旅游区山地旅游产品开发适宜性评价研究》文中认为国际山地旅游联盟成立和首届国际山地旅游大会召开,为我国山地旅游发展带来了新机遇、新角度和新动能。本文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山地旅游目的地人地关系地域系统变化及其机制研究”为依托,以玉龙雪山旅游区(包括玉龙雪山景区及周边景点)为研究对象,通过梳理和总结国内外产品适宜性开发相关文献,发现研究重点主要集中在对山地环境、旅游资源、用地规划方面的适宜性评价研究,对山地旅游产品是否适宜开发和开发程度如何等方面的理论与实践讨论相对较少。因此,本研究以玉龙雪山旅游区为案例,对山地旅游产品开发适宜程度的研究具有较强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通过对山地旅游产品、产品开发适宜性等概念界定,选取RMP理论、生态位适宜度理论和山地垂直地带性理论作为本研究的基础理论支撑,运用德尔菲法、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法、GIS软件分析等研究方法,分析影响玉龙雪山旅游区山地旅游产品适宜性开发的主要因素,明确各个影响因子权重系数。在此基础上结合玉龙雪山旅游区实际发展情况和游客对玉龙雪山的感知,分析玉龙雪山旅游区是否适宜开发山地旅游产品。为进一步明确适宜开发的产品类型,在玉龙雪山旅游区山地旅游产品开发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构建能区分产品类型评分标准的指标体系,研究玉龙雪山旅游区最适宜的山地旅游产品开发类型,并提出玉龙雪山旅游区山地旅游产品开发的对策建议与发展路径。本文研究主要结论如下:(1)找出了影响玉龙雪山山地旅游产品开发的主要因素。从山地资源、山地环境、旅游市场、旅游开发条件四个方面探讨了玉龙雪山旅游区山地旅游产品开发适宜性。结果显示:山地资源适宜性权重最高(0.4670),山地环境和旅游市场次之且权重相同(0.1977),旅游开发条件权重最低(0.1376)。表明山地资源是山地旅游产品开发的基础和首要条件,产品开发依托资源,又依存环境,同时也离不开旅游市场产生效益,从而实现山地旅游产品开发价值。而旅游开发条件是山地旅游产品开发的保障性因素,交通、食宿等基础性设施建设不再成为旅游产品开发的主要限制性因素。(2)计算出玉龙雪山旅游区山地旅游产品开发适宜性评价分值为7.5089,属于“较适宜”类,为适宜开发区域。综合加权后,旅游市场评分最高(8.0929),山地环境(7.7009)、旅游开发条件(7.6159)次之,山地资源评分最低(7.1489)。比较综合加权后的评分与权重得分可知,旅游市场适宜性评分在“最适宜”这一区间,说明玉龙雪山旅游区现已形成一定的市场规模和良好的市场环境,具备适宜山地产品开发的市场环境。山地资源、旅游开发条件和山地环境评分均在“较适宜”一类,山地环境与旅游市场权重得分相同,说明对山地旅游产品开发的重要程度相同。但综合评分相较低于旅游市场,说明山地环境因素对不同类型产品开发的影响较大,环境因素会不同程度的限制产品类型开发的选择性,而实际开发情况中山地旅游产品开发确实会受到海拔、地形等自然环境的影响,导致山地旅游产品开发受限。旅游开发条件综合评分相对较高而权重得分最低,说明玉龙雪山旅游区具备了山地旅游产品开发所需的基础设施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能够为旅游产品开发提供保障。山地资源综合评分最低而权重得分最高,权重得分高反映出旅游资源对旅游产品开发的重要性,而综合得分最低说明实际开发中旅游资源未能得到充分有效利用,“资源-产品”转化率不高,旅游资源利用空间可进一步提高。(3)在玉龙雪山旅游区适宜开发山地旅游产品这一结论前提下,研究玉龙雪山旅游区不同类型山地旅游产品开发适宜程度。研究结果显示:各类产品综合得分排名依次为观光游憩类山地旅游产品、文化艺术类山地旅游产品、运动康体类山地旅游产品、科研科考类山地旅游产品、娱乐体验类山地旅游产品、休闲度假类山地旅游产品。其中观光游憩类、文化艺术类、运动康体类、科研科考类和娱乐体验类山地旅游产品分值均在3-4分之间,属于较适宜开发类型产品,表明这五类产品开发相对成熟,受喜爱程度相对较高,适宜深度开发。休闲度假类山地旅游产品得分在2-3分区间,属于一般适宜开发类型,但在政策导向和旅游亟需转型发展背景下,休闲度假类山地旅游产品开发前景是值得期待的。(4)针对玉龙雪山旅游区山地旅游产品发展现状,提出:打造以观光、休闲、度假、养生为主多元发展的山地“慢”旅游路径;构建山地研旅结合的地质科普、多元文化研学旅游基地;引入实景演艺创意理念,延长文旅产业链条,打造山地活力运动聚集地等路径。同时提出了要建立健全各项政策,优化景区管理体系,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建设智慧旅游园区,提升景区安全保障体系,保证旅游安全运营等策略。
刘方馨[8](2020)在《20世纪80年代社会文化思潮视角下的中国风景园林理论与实践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中国历史发展的长河中,20世纪80年代具有特殊的时代意义。作为前承“毛时代”革命叙事,后启90年代商品叙事的过渡阶段,80年代不仅是社会发展的重要转折时期,同时也是各类社会文化思潮空前活跃、学术理论启蒙的时期,大量意识形态在此过程中博弈。而正是这种特殊的时代环境,造就了风景园林学科发展由单一模式走向多元互渗的新阶段。基于此背景,本文研究聚焦80年代,在历史文献与实践案例构筑的语境下对该时期风景园林理论与实践内容及其转变特点进行梳理分析。有异于之前时期政治体制、方针政策对于园林发展的决定性影响。进入80年代之后,改革的思想成为主流,围绕国家的改革发展大思路,文化地位空前提高、民族主义回归、全民科技浪潮等共同构成了影响各学科发展的重要社会背景。而社会文化思潮在这种变革、转型时期集中爆发,各类新思想、观念相互碰撞,反映客观现实的要求和人们的生活需要。换言之,该时期诸多行业和学科的发展是伴随着社会文化思潮产生和推进的。因此,从社会文化思潮视角解读风景园林学术理论及实践的发展内容可谓契合时代特点。具体而言,选取80年代与风景园林学科发展关联密切的典型社会文化思潮:“美学热”“文化热”“旅游热”“生态观”,结合当时学科较为瞩目4个领域:园林美与园林艺术理论研究、传统园林理论研究与现代实践、风景名胜区理论与实践、城市绿地建设理论与实践分别进行具体分析。首先,文章简要概述了上述社会文化思潮产生的原因,并对其如何影响风景园林相应领域进行具体阐释。其次,文章主体结构分为4大内容并行:1、对“美学热”影响下的园林美与园林艺术相关理论研究内容进行详细梳理与分析。其中包括“园林美”与“园林艺术”概念的厘清、传统园林艺术审美观念的认识、现代园林艺术创作理论体系构建、山水美学及景观美学的初步探索等内容的具体分析;2、对“文化热”浪潮的冲击下,学界掀起对于传统园林的复归与反思内容详细论述。其中理论层面,分别从研究视角、研究方法、研究对象3个维度对传统园林理论的研究及传统园林如何“古为今用”的思考进行全面考察。实践层面,选取松江方塔园、宾馆庭园、境外中国园、古园修复与重建4类典型园林营建现象为代表,结合实际案例具体分析传统园林的现代转译途径;3、对“旅游热”背景下,业内围绕的关于风景名胜区“保护与开发”问题的理论与实践探索进行主要论述。其中包括美国国家公园理论的引入、风景资源评价方法的探索、保护规划的特点、结构体系的产生及其在具体实践的运用、风景设计理念的特点等内容分别展开;4、对“生态观”引领下我国城市绿地分类的调整、城市绿地定额及计算方法的更新、绿地系统布局的优化及人工植物群落与多元绿化形式的探索等内容分别论述,以揭示“生态观”是如何影响到城市绿地各相关理论发展与实践建设。最后,综合上述视角,系统性地对80年代改革开放浪潮下我国风景园林理论及实践呈现的变革特点作出凝练总结。在“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国家方针大政下,“现代化”成为引领整个社会发展的主流,而对于科学的崇尚与弘扬也成为启迪风景园林学科“现代化”实现的主要途径。在学术理论方面,呈现出由“政治意志”主导转变为“科学话语”引领的新趋势。随着旧有思维模式的革新、现代学科的交叉融合,先进科学技术的引入等,使得之前已有的学术理论面临着科学解释,同时也衍生出诸多新的理论体系;在实践建设方面,呈现出由“中西之争”转向“古今之争”的新趋势。挣扎于摆脱“因袭的重担”仍是实践变革的主流,在面临西方设计思潮的冲击下,回归于本土民族文化的学习及对社会生活需要的重新审视是该时期实践的典型特点。总体而言,虽说该时期风景园林学术理论及实践内容在现今看来尚不成熟与完善,有着新旧杂陈的时代局限性,存在实践先行、理论滞后、理论与实践脱节的现象,但其中不乏对于学科发展思考的真知灼见,摆脱之前照搬苏联的单一模式,并能够立足更为宽宏的全球视野,展现出多领域交融、自主性探索、科学性引领等诸多时代特征,取得了划时代意义的进步,是我国现代风景园林学科发展的重要基石。
高誉珈[9](2020)在《基于人类影响指数(HII)模型的广东丹霞山风景名胜区人类活动强度评估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人类活动强度的定量评估是分析人类活动对风景区环境影响的基础。丹霞山风景名胜区是我国重点风景名胜区,也是世界自然遗产资源。景区内拥有丰富的地质资源和森林资源,悠久的文化资源和历史资源,因此拥有巨大的开发潜力,所以其保护和发展的平衡显得尤为重要。在景区的开发建设中,存在不同程度和范围的人类活动,对景区的生态环境产生潜在的扰动和威胁。目前对丹霞山风景名胜区人类活动强度时空分布及变化趋势的研究相对较少,而对景区的人类活动状况进行定性、定量评价研究对其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了评估景区内人类活动强度,本文以“人类影响指数(Human Influence Index,HII)”模型为基础,结合广东丹霞山风景名胜区的特点,构建适地化的人类活动强度评价体系。利用相关规划、统计以及公开数据资料在Arc GIS软件中进行空间分析,得到308)×308)尺度下2009年、2018年和2025年的人类影响指数并绘制人类影响地图。然后,从尺度、时空、权重三个维度,对评价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并根据评价结果提出相应的保护和开发利用建议。具体结论如下:1)基于尺度维度:验证了利用308)×308)尺度资料的评估结果能够从空间上指导风景区的管理与优化。对于丹霞山风景区来说,16)8)×16)8)尺度下丹霞山景区的人类影响指数均值较大,景区内受影响区域面积大,受影响区域的影响程度高,景区内“自然程度”低。而308)×308)尺度的研究提供了更准确的计算结果和更丰富的空间信息,能够协助景区的优化。2)基于时空维度:2009-2025年研究区的人类活动强度均值范围在3-9之间,人类活动强度整体处于“低”等级水平。但是随着景区不断开发利用,人类影响指数均值持续升高,由2009年的3.12升高到2025年的8.53,增长速度先慢后快。不受人类活动影响的区域逐年递减,递减速度先慢后快。此外,各次级景区研究时段内的人类活动强度均值:丹霞山景区>锦江风光带>浈江风光带>巴寨景区>飞花水景区>仙人迹景区>韶石山景区。具有开发时间越长,人类影响指数越大的特点。3)基于权重维度:本文根据丹霞山的特点,利用专家打分法确定了10个评价指标的权重,以得到适地化的评价体系。在使用权重前后人类影响指数存在显着差异,且基于权重对评价指标叠加后人类影响指数均值增加。整体来说,本文重点在于利用人类影响指数模型,结合景区的特点,构建丹霞山风景区人类活动强度评价体系。特色在于利用社交媒体资料做补充,实现游客影响的空间量化评估,完善风景区尺度人类活动强度的评估体系。通过空间量化人类活动强度的影响程度和影响范围,为风景区的规划、管理提供了新思路。
高宏[10](2020)在《省级旅游志编纂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旅游志广泛编纂,积累了丰富的编纂理论和经验,本文以省级旅游志为研究对象,从编纂的角度考察了旅游志编修源流、背景和体例,对旅游志的内容、特点、价值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在对旅游志内容梳理的基础上回顾了当代旅游的发展变迁。当代中国旅游业的发展,历经四个阶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当代旅游业白手起家,在“文化大革命”中遭遇挫折但徘徊前行,拨乱反正之后,在改革开放之初,旅游业开始崭露头角,随着旅游业的发展,被国家确定为支柱产业。为适应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国家不断调整管理体制,扩大对外开放,扩大旅游的空间和地域。随着改革开放的进行,居民收入增加,旅游出行人数和旅游消费大幅度增长,旅游在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中的影响越来越大。因此,对新中国成立以来旅游业资料的收集和汇编,总结旅游发展的经验和教训,反映旅游发展的历史进程已经成为共识。在这样的背景下,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在党中央和国务院的领导和部署下,各级政府开始编修旅游志。旅游类志书的编纂在中国有悠久的历史。地方志在起源和发展的过程中,旅游元素就是志书记述的一个重要方面。到魏晋南北朝时期,旅游类专志开始产生,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志书也愈来愈丰富,出现了包括山志、水志、寺庙志、湖泊志、名胜志等诸多的旅游类志书,民国时期,名胜、古迹被纳入志书定例,逐步奠定了当代旅游志的基础。当代志书编纂过程中,旅游起初是作为部分区域志的篇章之一,随着旅游发展,逐步单独成志,并成为省级志书中一个重要的分志。首轮省级旅游志各地启动时间不一,发展极不平衡,纂修部门多,既有旅游部门,也有外事部门,还有外事部门和旅游部门联动修志。20世纪90年代后期,第二轮地方志编纂工作开始部署,省级旅游志的续修也开始启动,但由于首轮志书进展不一,故仅有7个省份完成第二轮省级旅游志的编纂。两轮省级旅游志编纂过程中呈现出工作体制的一致性、机构人员的趋同性、工作程序的相似性、志书编纂和旅游业发展不对称等特点。省级旅游志编纂中,根据各省旅游的实际情况和资料情况,按照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拟定的相关规定,对志书结构进行设计和规划。篇目主要采用篇(编)、章、节三级,涉及旅游资源、旅游者、旅游设施、旅游服务、经营与管理等篇章。两轮志书基本都采用了述、记、志、传、图、表、录等体裁,以志为主,设序言、凡例、概述、卷目等,为全书之纲。省级旅游志的文体,在遵循传统和相关规定的基础上,根据旅游志记述内容的情况,尤其景区景点景色的记述,略微有些创新和变通。两轮志书相比较,体例结构既有继承,也有变革和发展。篇章数量有所损益;篇目分类由“静”到“动”,与时俱进,更加科学;体裁运用更加丰富和合理;文风更加精炼、简洁和实用。省级旅游志主要记述了旅游资源与开发、旅游线路与规划、旅游类型、旅游市场、旅游服务施设、旅游管理等事象。在这些记述的内容中,展现了当代旅游业的发展和变迁:旅游活动类型更加丰富、国内旅游和出境旅游后起勃发、消遣性旅游幅度增大、自费旅游和自助旅游增加;旅游的时空极大拓展,客源地和目的地全球化,旅游时间更加灵活;旅游业的属性从外事接待逐步向经营接待型转变,最终形成旅游产业;旅游管理更加规范化和制度化,机构进一步健全,法律法规逐步完善;旅游的硬件设施和软件设施都得到极大的改善;旅游功能也更加多元。省级旅游志在多方面都具有价值,不仅是记录区域旅游发展的载体,也是经济和文化史料的重要来源;在旅游开发中,是旅游宣传的重要工具和信息来源,旅游规划与开发的重要参考,旅游商品开发的重要借鉴。对于旅游文化研究、旅游史研究、区域经济史研究意义重大。省级旅游志编纂成果丰硕,但是也存在一些不足。在编纂组织时,存在组织机构的临设与调整、修志人员的不稳定性、内容不断调整和变化、编纂工作持续周期长等问题;在体例编排方面,篇目分类不够科学、篇目设置存在太“全”和太“简”等现象;在内容记述方面,存在遗漏、失真、地图运用不足、关联性不够等问题;在理论运用方面,对方志学理论和旅游学理论有待进一步融汇贯通。针对省级旅游志编纂中存在的问题,有待从资料收集、篇目设置、内容建构和理论创新四个方面进行着手,提高志书的编纂质量。在资料收集方面,加强微观资料、口述史料、网络资料和旧方志资料收集;在篇目的设置时,注意行业分工实际和发展、篇目标题客观简洁、篇目设置注意整体性和逻辑性;在内容建构上,凸显地域特色、彰显时代变化、突出专业性;在理论方面加强创新,尤其是加强对省级旅游志的续修理论的研究、正确处理旅游志和其他志之间的关系,力争早日构建形成旅游方志学。
二、云南紫溪山风景名胜区风景资源开发及保护(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云南紫溪山风景名胜区风景资源开发及保护(论文提纲范文)
(2)云南旅游地质资源开发的知识传播效应与调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1 旅游地质资源研究进展 |
1.3.2 知识传播相关研究进展 |
1.4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技术路线 |
第2章 旅游地质资源开发的知识传播探讨 |
2.1 相关概念探讨 |
2.1.1 旅游地质资源 |
2.1.2 科学知识 |
2.1.3 知识传播 |
2.2 知识传播的目标 |
2.2.1 提升公众科学素养 |
2.2.2 提高公众旅游审美能力 |
2.2.3 强化旅游地质景观的保护意识 |
2.2.4 推动地质旅游产品创新开发 |
2.3 知识传播的过程 |
2.3.1 知识的挖掘 |
2.3.2 知识的展示 |
2.3.3 知识的传播 |
第3章 云南旅游地质资源的开发及其知识展示 |
3.1 云南旅游地质资源类型、分布、特征 |
3.1.1 云南旅游地质资源的类型 |
3.1.2 云南旅游地质资源的分布 |
3.1.3 云南旅游地质资源的特征 |
3.2 云南旅游地质资源开发现状 |
3.2.1 旅游地质资源的开发利用 |
3.2.2 旅游地质资源的开发方向 |
3.2.3 旅游地质资源开发的空间格局 |
3.3 云南旅游地质资源开发中的知识展示内容与方式 |
3.3.1 旅游地质资源开发中的知识展示内容 |
3.3.2 旅游地质资源开发中的知识展示方式 |
3.4 云南旅游地质资源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
3.4.1 开发类型不全 |
3.4.2 知识传播关注不够 |
3.4.3 旅游体验感不强 |
3.4.4 地质景观受损 |
第4章 云南旅游地质资源开发中的知识传播效应分析 |
4.1 云南旅游地质资源开发中的知识传播效应 |
4.1.1 数据来源与采集 |
4.1.2 高频特征词分析 |
4.1.3 高频特征词的提取与维度划分 |
4.1.4 展示地游客科学知识认知 |
4.1.5 云南旅游地质资源开发中的知识传播效应 |
4.2 云南旅游地质资源开发中知识传播的症结分析 |
4.2.1 无顶层设计和策划 |
4.2.2 知识挖掘不足 |
4.2.3 展示类型不全 |
4.2.4 展示载体不足 |
4.2.5 展示手段与方式原始 |
4.2.6 传播目标不明 |
4.2.7 传播力度不够 |
第5章 基于知识传播的云南旅游地质资源开发调适 |
5.1 云南旅游地质资源开发中知识传播调适的目标、思路 |
5.1.1 云南旅游地质资源开发中知识传播调适的目标 |
5.1.2 云南旅游地质资源开发中知识传播调适的思路 |
5.2 云南旅游地质资源开发中知识传播的调适 |
5.2.1 旅游地质资源的遴选划分 |
5.2.2 旅游地质资源科学知识的挖掘 |
5.2.3 旅游地质资源科学知识的展示 |
5.2.4 旅游地质资源科学知识的传播 |
5.2.5 旅游地质资源科学知识传播的强化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研究生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3)西南喀斯特风景名胜区资源保护管理与可持续利用策略研究 ——以长顺县杜鹃湖风景名胜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喀斯特地貌 |
1.2.1 喀斯特地貌的定义与分布 |
1.2.2 喀斯特地貌特征 |
1.3 相关理论介绍 |
1.3.1 可持续发展理论 |
1.3.2 环城游憩带 |
1.4 相关概念介绍 |
1.4.1 生态旅游 |
1.4.2 生态文明 |
1.4.3 全域旅游 |
1.4.4 国土空间规划 |
1.4.5 中国风景名胜区与国外国家公园的渊源 |
1.4.6 我国风景名胜区与国家公园的区别与联系 |
1.5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5.1 国内风景名胜区研究现状 |
1.5.2 国外典型国家公园现状 |
1.6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6.1 研究对象 |
1.6.2 研究目标 |
1.6.3 研究内容 |
1.6.4 拟解决关键问题 |
1.6.5 研究方法 |
1.6.6 技术路线 |
1.6.7 本研究的创新点 |
2 国内外典型案例分析 |
2.1 九寨沟风景名胜区 |
2.1.1 九寨沟概况 |
2.1.2 资源保护管理的策略 |
2.1.3 开发利用策略 |
2.2 泰国考艾国家公园 |
2.2.1 泰国考艾国家公园概况 |
2.2.2 资源保护管理策略 |
2.2.3 开发利用策略 |
2.3 总结分析 |
3 长顺杜鹃湖风景名胜区现状分析 |
3.1 长顺杜鹃湖风景名胜区概况 |
3.1.1 地理位置 |
3.1.2 长顺杜鹃湖风景名胜区保护管理与利用现状 |
3.1.3 长顺杜鹃湖风景名胜区SWOT分析 |
4 长顺杜鹃湖风景名胜区资源保护管理和可持续利用策略 |
4.1 加强风景名胜区资源保护管理 |
4.1.1 协调各级各类规划,促进城景和谐发展 |
4.1.2 完善杜鹃湖风景名胜区的管理机构 |
4.1.3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
4.2 景区的可持续利用 |
4.2.1 倡导社区居民参与管理和旅游发展,协调景区与居民的发展 |
4.2.2 完善杜鹃湖景区生态旅游规划设计策略 |
4.2.3 形成景源优势,推动全域旅游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1.1 景区的资源保护管理策略 |
5.1.2 景区的可持续利用策略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研究成果 |
(4)景城协调下的温州市仙岩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相关概念辨析 |
1.2.1 风景名胜区 |
1.2.2 城市型风景名胜区 |
1.2.3 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 |
1.2.4 景城协调 |
1.3 国内外研究概况 |
1.3.1 国内相关研究概况 |
1.3.2 国外相关研究概况 |
1.3.3 研究评述 |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意义 |
1.5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方法 |
1.6 研究框架 |
2 城市型风景区发展历程与特征 |
2.1 城市型风景区的发展历程 |
2.1.1 景城相对独立发展阶段 |
2.1.2 景城协调促进阶段 |
2.1.3 景城失调矛盾对立阶段 |
2.1.4 景城再协调一体化发展阶段 |
2.2 城市型风景区特征分析 |
2.2.1 自然基底,生态保障 |
2.2.2 临近城镇,交通发达 |
2.2.3 城市公园,服务大众 |
2.2.4 文化深厚,传承历史 |
2.2.5 景城一体,联动发展 |
2.3 城市型风景区价值研判 |
2.3.1 生态“绿肺”价值 |
2.3.2 社会“精神”价值 |
2.3.3 经济“反哺”价值 |
3 景城协调相关理论与案例研究 |
3.1 相关理论研究 |
3.1.1 可持续发展理论 |
3.1.2 景观生态学理论 |
3.1.3 山水城市理论 |
3.1.4 协同学理论 |
3.2 国内外相关案例分析 |
3.2.1 美国黄石国家公园 |
3.2.2 广东省惠州西湖风景区 |
3.2.3 四川省青城山—都江堰风景区 |
3.3 对城市型风景区总体规划的启示 |
4 仙岩风景区基础概况与现状分析 |
4.1 仙岩风景区基础概况 |
4.1.1 仙岩风景区所在区域概况 |
4.1.2 仙岩风景区概况 |
4.2 相关规划研究 |
4.2.1 《温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3-2020 年) (2016 年修订)》 |
4.2.2 《温州生态园总体规划(2014-2030)修编》 |
4.3 .仙岩风景区风景资源评价 |
4.3.1 风景资源分级分类评价 |
4.3.2 风景资源特色评价 |
4.4 仙岩风景区景城关系历史演变 |
4.5 仙岩风景区现存问题分析 |
4.5.1 仙岩风景区景城关系现状 |
4.5.2 风景区保护问题 |
4.5.3 风景区游赏问题 |
4.5.4 风景区设施问题 |
4.5.5 风景区发展与管理问题 |
5 景城协调下的仙岩风景区总体规划策略探究 |
5.1 规划指导思想 |
5.2 规划原则 |
5.2.1 保护优先,保护与利用统一原则 |
5.2.2 整体视角,资源与环境共生原则 |
5.2.3 发展导向,定位与特色凸显原则 |
5.2.4 高瞻远瞩,管理与发展持续原则 |
5.3 规划目标与定位 |
5.3.1 规划目标 |
5.3.2 总体定位 |
5.4 规划策略 |
5.4.1 调控“三线”,分级保护——保护培育规划策略 |
5.4.2 特色彰显,风貌协调——游赏规划策略 |
5.4.3 设施完善,道路畅通——设施规划策略 |
5.4.4 协调发展,加强管理——发展与管理规划策略 |
6 景城协调下的仙岩风景区总体布局与专项规划 |
6.1 规划范围划定 |
6.1.1 风景区范围划定思路 |
6.1.2 风景区范围及调整情况 |
6.2 规划总体布局 |
6.2.1 总体布局 |
6.2.2 布局结构 |
6.2.3 分区规划 |
6.3 保护培育规划 |
6.3.1 建立分级保护体系 |
6.3.2 外围保护地带的设置与管控 |
6.4 游赏规划 |
6.4.1 风景游赏特色提升 |
6.4.2 典型景观风貌控制 |
6.5 设施规划 |
6.5.1 旅游服务设施规划 |
6.5.2 道路交通规划 |
6.6 发展与管理规划 |
6.6.1 社会调控与经济引导 |
6.6.2 风景区管理的措施建议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图表索引 |
附录 |
附表 |
附图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致谢 |
(5)崆峒山风景名胜区与太统 ——崆峒山自然保护区交叉重叠问题消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 相关概念与保护分区界定 |
1.4.1 自然保护地 |
1.4.2 风景名胜区 |
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2.1 国外研究综述 |
2.2 国内研究综述 |
3 风景名胜区与自然保护区交叉重叠概况 |
3.1 风景名胜区与自然保护区交叉重叠现状 |
3.2 风景名胜区与自然保护区差异对比 |
3.2.1 法律法规体系差异 |
3.2.2 行政管理体系差异 |
3.3 本章小结 |
4 崆峒区风景名胜区与太统—崆峒山自然保护区概况 |
4.1 地理位置 |
4.2 自然保护区自然资源概况 |
4.3 风景名胜区游览资源概况 |
4.4 基础设施建设概况 |
4.4.1 道路交通设施 |
4.4.2 游览设施 |
4.5 本章小结 |
5 崆峒区风景名胜区与太统——崆峒山自然保护区交叉重叠分析 |
5.1 交叉重叠概况 |
5.2 空间规划冲突分析 |
5.2.1 规划期限冲突 |
5.2.2 规划目标冲突 |
5.2.3 保护范围冲突 |
5.2.4 保护分区冲突 |
5.3 管理体制冲突 |
5.4 法律法规冲突 |
5.5 本章小结 |
6 崆峒区风景名胜区与太统—崆峒山自然保护区空间重叠协调策略研究 |
6.1 统筹规划 |
6.1.1 统筹规划期限 |
6.1.2 统筹规划范围 |
6.1.3 统筹规划目标 |
6.2 协调保护分区 |
6.2.1 生态适宜性评价 |
6.2.2 确定保护分区等级划分及控制要求 |
6.2.3 冲突图斑保护分区协调结果 |
6.3 构建完善的实施机制 |
6.4 本章小结 |
7 结论和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6)基于世界自然遗产影响力下的衢州江郎山乡村文旅空间营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时代背景 |
1.1.2 学科背景 |
1.2 研究对象与内容 |
1.2.1 概念解析 |
1.2.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4.1 世界自然遗产相关研究 |
1.4.2 文化旅游相关研究 |
1.4.3 文化旅游空间相关研究 |
1.4.4 世遗江郎山相关研究 |
1.5 研究方法与框架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世界自然遗产保护与乡村文旅发展相关理论 |
2.1 世界自然遗产与保护理论概述 |
2.1.1 世界自然遗产概述 |
2.1.2 地格理论概述 |
2.2 文旅融合理念与相关理论概述 |
2.2.1 定义 |
2.2.2 特征 |
2.2.3 构成要素 |
2.2.4 文化生态学理论概述 |
2.3 文化旅游空间理论概述 |
2.3.1 文化旅游空间系统 |
2.3.2 文化旅游空间演化机制 |
2.3.3 文化旅游空间形态解析 |
2.3.4 文化旅游空间理论在乡村文旅空间的运用 |
2.4 世界自然遗产与乡村文化旅游发展研究 |
2.4.1 世界自然遗产与乡村的关系 |
2.4.2 世界自然遗产对乡村文化旅游价值影响 |
2.4.3 乡村文化旅游与文化生态学的关系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江郎山与乡村文化旅游空间分析 |
3.1 衢州市江山文脉资源禀赋 |
3.1.1 历史文化沿革 |
3.1.2 物质文化空间 |
3.1.3 非物质文化空间 |
3.2 江郎山地格分析 |
3.2.1 地脉分析 |
3.2.2 文脉分析 |
3.2.3 价值分析 |
3.2.4 景区现状 |
3.3 乡村文化旅游分析 |
3.3.1 文化现状与整合 |
3.3.2 文化旅游空间分析 |
3.3.3 文化旅游空间形态发展 |
3.4 现状与问题分析 |
3.4.1 现状SWOT分析 |
3.4.2 现存问题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江郎山乡村文旅空间营造案例实践设计 |
4.1 江郎山乡村文旅空间营造目标与原则 |
4.1.1 目标定位 |
4.1.2 设计原则 |
4.2 江郎山乡村文旅空间营造理念与措施 |
4.2.1 营造理念 |
4.2.2 营造措施 |
4.3 江郎山整体保护策略 |
4.3.1 保护为首 |
4.3.2 培养意识 |
4.3.3 科学管理 |
4.3.4 产业重组 |
4.3.5 空间重组 |
4.4 江郎山乡村文旅空间营造设计实践 |
4.4.1 整体规划布局 |
4.4.2 建筑街巷更新 |
4.4.3 标识标牌提升 |
4.5 江郎山乡村民宿案例实践设计 |
4.5.1 现状与定位 |
4.5.2 整体功能布局 |
4.5.3 建筑风貌提升 |
4.5.4 室内庭院设计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A |
附录B |
附录C |
致谢 |
作者简介 |
1 作者简历 |
2 攻读博士/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3 参与的科研项目及获奖情况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7)云南省玉龙雪山旅游区山地旅游产品开发适宜性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一、政府和相关部门对山地旅游发展的重视 |
二、山地旅游产品是山地旅游发展的核心 |
三、山地旅游产品适宜性研究有待深入 |
第二节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一、山地旅游产品 |
二、旅游产品开发适宜性评价 |
三、玉龙雪山旅游相关研究 |
四、研究评述 |
第三节 研究目的、思路与内容 |
一、研究目的与意义 |
二、研究思路与内容 |
第四节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一、研究方法 |
二、技术路线 |
第五节 研究可能的创新点 |
一、研究视角创新 |
二、研究方法创新 |
第二章 基本概念与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一节 基本概念 |
一、旅游产品 |
二、山地旅游产品 |
三、山地旅游产品开发适宜性 |
第二节 研究的理论基础 |
一、RMP模式理论 |
二、生态位适宜度理论 |
三、山地垂直地带理论 |
第三章 玉龙雪山旅游区山地旅游开发现状分析 |
第一节 发展概况 |
一、旅游区概况 |
二、发展历程 |
第二节 山地旅游产品开发条件 |
一、旅游资源(R性分析) |
二、旅游市场(M性分析) |
三、区域经济 |
四、交通条件 |
五、山地环境 |
六、政策支持 |
第三节 山地旅游产品开发现状(P性分析) |
一、山地旅游产品开发现状 |
二、山地旅游产品开发空间格局 |
三、山地旅游产品开发经验 |
四、山地旅游产品开发问题分析 |
第四章 玉龙雪山旅游区山地旅游产品开发适宜性评价 |
第一节 适宜性评价原则和内容 |
一、适宜性评价原则 |
二、适宜性评价内容 |
第二节 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一、适宜性影响因子分析 |
二、指标体系的筛选与构建 |
三、权重确定和一致性检验 |
四、评价模型构建 |
第三节 山地旅游产品开发适宜性评价 |
一、评价数据采集与分析 |
二、模糊数学综合评价计算结果 |
三、山地旅游产品开发适宜性评价 |
第五章 玉龙雪山旅游区山地旅游产品类型适宜性分析 |
第一节 现有山地旅游产品分析 |
第二节 不同类型山地旅游产品开发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一、体系构建缘由 |
二、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三、评价指标权重确定和一致性检验 |
四、指标权重分析 |
第三节 山地旅游产品类型评价 |
一、研究方法 |
二、数据处理 |
三、研究结果分析 |
第四节 山地旅游产品谱系 |
第六章 玉龙雪山旅游区山地旅游产品适宜性开发策略与路径 |
第一节 山地旅游产品开发思路与策略 |
一、山地旅游产品开发的主要问题 |
二、山地旅游产品开发原则 |
三、山地旅游产品开发思路 |
四、山地旅游产品开发的主要方向和内容 |
五、山地旅游产品开发策略 |
第二节 山地旅游产品开发路径 |
一、山地“慢”旅游路径:观光、休闲、度假、养生多元发展 |
二、山地研旅结合路径:打造地质科普、多元文化研学旅游基地 |
三、山地文创旅游路径:引入实景演艺创意理念,延长文旅产业链条 |
四、山地运动旅游路径:山地活力运动聚集地 |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第一节 主要研究结论 |
第二节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在读期间研究成果 |
(8)20世纪80年代社会文化思潮视角下的中国风景园林理论与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内容及资料来源 |
1.3 研究意义 |
1.4 已有研究及评述 |
1.5 研究方法 |
1.6 技术路线 |
2 社会文化思潮视角下的20世纪80年代风景园林 |
2.1 “美学热”的发展及园林美学与艺术研究热潮 |
2.2 “文化热”的兴起及传统园林重新探讨的动因 |
2.3 “旅游热”的产生及风景名胜区事业的起步 |
2.4 “生态观”的确立及城市绿地建设思路的转型 |
3 美学与艺术的求索:“美学热”浪潮下的园林美与园林艺术理论研究 |
3.1 园林美与园林艺术内涵的阐释 |
3.2 中国传统园林艺术审美观念的认识 |
3.3 现代园林艺术创作理论体系的建构 |
3.4 山水美学与景观美学的初步探索 |
3.5 小结 |
4 传统的复归与反思:“文化热”兴起下的传统园林理论研究与现代实践 |
4.1 传统园林理论及方法研究的拓新 |
4.2 现代公园中的传统转译:以松江方塔园为例 |
4.3 宾馆庭园中的园林传统与现代建筑理念的交织 |
4.4 境外“中国园”中的传统园林文化输出与再现 |
4.5 遗产保护视野下古园修复与重建中的物质及精神传承 |
4.6 小结 |
5 保护与开发的博弈:“旅游热”背景下的风景名胜区规划理论与实践 |
5.1 美国国家公园理论的引入 |
5.2 风景资源评价方法的阶段性求索 |
5.3 分级保护思想与结构体系的建立 |
5.4 融人工于自然,融文脉于场所:风景设计理念求新 |
5.5 小结 |
6 整体与系统的理念:“生态观”引领下的城市绿地建设理论与实践 |
6.1 城市绿地分类的调整 |
6.2 城市绿地定额及计算方法的更新 |
6.3 生态平衡主导下绿地系统布局优化 |
6.4 人工植物群落及立体绿化形式探索 |
6.5 小结 |
7 结论与不足 |
7.1 论文创新点 |
7.2 研究结论:改革开放浪潮下中国风景园林理论与实践的转型 |
7.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图表来源 |
附录1 风景园林专家口述史访谈录 |
附录2 20世纪80年代风景园林大事记表 |
附录3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主要论文 |
(9)基于人类影响指数(HII)模型的广东丹霞山风景名胜区人类活动强度评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的背景 |
1.1.2 研究的意义 |
1.2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
1.2.1 研究目标 |
1.2.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对象与资料来源 |
1.3.1 研究对象 |
1.3.2 资料来源 |
1.4 研究方法及研究框架 |
1.4.1 研究的方法 |
1.4.2 研究的框架 |
第二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基本概念的界定 |
2.1.1 风景名胜区与自然保护地 |
2.1.2 人类活动、人类活动强度、人类影响指数 |
2.2 相关理论基础 |
2.2.1 干扰理论 |
2.2.2 人地关系理论 |
2.2.3 游憩生态学理论 |
2.3 相关研究进展 |
2.3.1 广东丹霞山风景名胜区相关研究 |
2.3.2 人类活动强度定量化评价体系研究 |
2.3.3 人类影响指数模型的相关研究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广东丹霞山风景名胜区人类活动强度评价体系的构建 |
3.1 评价指标的选取原则 |
3.2 评价指标的筛选及评分原则 |
3.2.1 人口密度 |
3.2.2 土地利用状况 |
3.2.3 交通可达性 |
3.2.4 电力基础设施 |
3.2.5 干扰时间 |
3.3 运用层次分析法(AHP)确定指标权重 |
3.3.1 建立层次分析模型 |
3.3.2 建立判断矩阵 |
3.3.3 一致性检验 |
3.3.4 计算结果 |
3.4 人类活动强度分级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广东丹霞山风景名胜区人类活动强度评估研究 |
4.1 广东丹霞山风景名胜区人类活动强度评估的流程 |
4.2 广东丹霞山风景名胜区的基本概况 |
4.2.1 自然环境 |
4.2.2 保护体制 |
4.2.3 开发建设历程 |
4.2.4 社会经济状况 |
4.3 资料详情 |
4.4 2009年广东丹霞山风景名胜区人类活动强度评估研究 |
4.4.1 人口密度 |
4.4.2 土地利用状况 |
4.4.3 交通可达性 |
4.4.4 电力基础设施 |
4.4.5 干扰时间 |
4.4.6 2009年人类活动强度评价结果 |
4.5 2018年广东丹霞山风景名胜区人类活动强度评估研究 |
4.5.1 人口密度 |
4.5.2 土地利用状况 |
4.5.3 交通可达性 |
4.5.4 电力基础设施 |
4.5.5 干扰时间 |
4.5.6 2018年人类活动强度评价结果 |
4.6 2025年广东丹霞山风景名胜区潜在人类活动强度评估研究 |
4.6.1 人口密度 |
4.6.2 土地利用状况 |
4.6.3 交通可达性 |
4.6.4 电力基础设施 |
4.6.5 干扰时间 |
4.6.6 2025潜在人类活动强度评价结果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广东丹霞山风景名胜区人类活动强度评价结果分析及保护开发建议 |
5.1 基于尺度维度的评价结果分析 |
5.1.1 不同研究尺度下人类影响地图对比研究 |
5.1.2 不同研究尺度下人类影响指数对比研究 |
5.2 基于时空维度的评价结果分析 |
5.2.1 景区整体人类活动强度时空对比研究 |
5.2.2 景区分区人类活动强度时空对比研究 |
5.3 基于权重维度的评价结果分析 |
5.3.1 使用权重前后人类影响地图对比研究 |
5.3.2 使用权重前后人类影响指数对比研究 |
5.4 景区保护和开发利用建议 |
5.4.1 景区重点区域保护建议 |
5.4.2 景区分区详细保护建议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人类活动对风景名胜区的影响因素权重问卷调查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10)省级旅游志编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选题的意义 |
三、文献综述 |
四、概念界定 |
五、研究架构 |
第一章 省级旅游志编纂背景 |
第一节 当代旅游业快速发展 |
第二节 旅游管理体制改革逐步深化 |
第三节 居民收入与旅游消费增长 |
小结 |
第二章 省级旅游志编纂概要 |
第一节 旅游志编纂溯源 |
第二节 首轮省级旅游志编纂 |
第三节 第二轮省级旅游志编纂 |
第四节 两轮省级旅游志编纂特点 |
小结 |
第三章 省级旅游志体例安排 |
第一节 省级旅游志结构设计 |
第二节 省级旅游志的体裁 |
第三节 省级旅游志的文体 |
第四节 两轮省级旅游志体例比较 |
小结 |
第四章 省级旅游志记述的事象 |
第一节 旅游资源与开发 |
第二节 旅游线路与规划 |
第三节 旅游类型 |
第四节 旅游市场 |
第五节 旅游服务设施 |
第六节 旅游管理 |
小结 |
第五章 旅游志中旅游业的发展变迁 |
第一节 旅游活动类型的变化 |
第二节 旅游时空的拓展 |
第三节 旅游业属性的变迁 |
第四节 旅游管理规范化和法制化 |
第五节 旅游设施的发展 |
第六节 旅游功能多元化 |
小结 |
第六章 省级旅游志的价值 |
第一节 资料价值 |
第二节 应用价值 |
第三节 研究价值 |
小结 |
第七章 省级旅游志编纂存在的问题 |
第一节 组织工作问题 |
第二节 体例编排问题 |
第三节 内容记述问题 |
第四节 理论应用问题 |
小结 |
第八章 省级旅游志编纂优化建议 |
第一节 资料收集 |
第二节 篇目设置 |
第三节 内容建构 |
第四节 理论创新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一、古籍 |
二、地方志 |
三、资料汇编 |
四、着述 |
五、期刊论文 |
六、硕博论文 |
后记 |
在学期间学术成果 |
四、云南紫溪山风景名胜区风景资源开发及保护(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旅游经济效益的区域差异研究 ——基于2000~2017年的面板数据[D]. 岳佩. 南京林业大学, 2021
- [2]云南旅游地质资源开发的知识传播效应与调适研究[D]. 唐婷.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8)
- [3]西南喀斯特风景名胜区资源保护管理与可持续利用策略研究 ——以长顺县杜鹃湖风景名胜区为例[D]. 张茂莎. 贵州师范大学, 2021(08)
- [4]景城协调下的温州市仙岩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研究[D]. 唐钟毓. 浙江农林大学, 2021(08)
- [5]崆峒山风景名胜区与太统 ——崆峒山自然保护区交叉重叠问题消减研究[D]. 张维莉. 兰州交通大学, 2020(02)
- [6]基于世界自然遗产影响力下的衢州江郎山乡村文旅空间营造研究[D]. 王维康. 浙江工业大学, 2020(03)
- [7]云南省玉龙雪山旅游区山地旅游产品开发适宜性评价研究[D]. 吴小同. 云南财经大学, 2020(07)
- [8]20世纪80年代社会文化思潮视角下的中国风景园林理论与实践研究[D]. 刘方馨. 华中科技大学, 2020
- [9]基于人类影响指数(HII)模型的广东丹霞山风景名胜区人类活动强度评估研究[D]. 高誉珈.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10]省级旅游志编纂研究[D]. 高宏.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