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淑华(新疆石河子市143团医院新疆石河子832000)
【摘要】目的总结腹部外科老年病例围手术期护理的经验。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1月-2011年12月我收治老年病例72例,其中男性35例,女性37例;年龄60-87岁,平均73岁。结果72例均接受腹部外科手术,其中急诊手术29例,择斯手术43例。结论围手术期予液体治疗,预防性或治疗性应用抗生素,全麻术后选择性短期应用呼吸机支持。经过术后经心护理全部痊愈。
【关键词】高龄腹部手术护理探讨
如何使老年患者安全的渡过手术前准备阶段,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减少和避免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使患者尽快康复,痊愈出院是衡量护理质量的标准之一。因此,术前全面了解病情和术后的精心护理治疗,加强护理措施,对保证手术成功起积极作用。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09年1月-2011年12月我收治老年病例72例,其中男性35例,女性37例;年龄60-87岁,平均73岁。
1.2结果72例均接受腹部外科手术,其中急诊手术29例,择斯手术43例。经过术后经心护理全部痊愈。
2高龄患者腹部手术整体护理分析
分析72例围手术期心理,可以发现由于应激源不同,手术前后的心理需要与心理反应也不同,手术前的应激源,主要为手术所引起的精神压力,属于心理性应激源,由此而产生的心理需要与心理反应如下:
2.1焦虑:本调查结果为90%,是术前最常见的一种心理反应。与焦虑的相关的因素有:对手术缺乏了解,有60%的病人善于从医护人员的表情及言谈举止中去猜测疾病的严重程度,有54%的病人因环境改变而失眠,失眠与焦虑互为因果。
2.2恐惧:是术前另一种心理反应,占50%。主要原因为:对手术缺乏了解,感到手术构成死亡的威胁,既往手术失败的影响;“同室效应”,即同室病友手术后病情加重、死亡或再次手术,使未接受手术的病人产生心理上的共鸣。
2.3紧张:占80%,常见于第一次接受手术的病人。因对手术一无所知产生种种猜测而引起,如手术是否成功,术前对手术是否有把握,术中是否会出现意外等。
2.4担忧:占50%,他们常常担优:手术效果、手术后的日常生活能力、手术后能否保持在家庭中的地位。
2.5失助感:占30%,多见于55岁以上的老人。此年龄阶段的特点:大多已退休,子女忙于工作,无暇顾及他们,因此他们有很强的失落感和无能力感,希望医护人员能常帮助他们。
手术后的应激源主要有三类:即外部环境应激源,如噪音、环境、床单潮湿、引流液污染等;个体内部应激源:生物性应激源,如刀口疼痛;物理性应激源,如发热、活动受限等;社会性应激源,如家庭、单位缺乏支持。不同的应激源共同刺激大脑,通过下丘脑调节,产生过度依赖、愤怒、焦急等心理需要,应根据其不同的心理需要与心理反应采取相应的护理对策。
3高龄患者腹部手术整体护理对策
3.1术前护理
3.1.1老年患者对手术的恐惧心理较普遍,因此详细深入恰当的心理护理是术前所必需的。根据患者的文化程度、心理素质、心理疑虑向患者阐述手术治疗的意义,耐心细致地与患者分析病情,使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并配合治疗护理,特别是对必须行腹造口的患者术前需耐心地向患者讲明其必需性,使患者心情平静地接受这一现实,从而调动患者的主观能动性,使造瘘口可能带来的生活上的不便及心理障碍减少到最低程度,同时也做好家属的思想工作,以取得多方面的配合。
3.1.2全面了解患者的情况,认真阅读病历,各项检查单、化验单,有针对性地开展健康教育,有肺部疾病者,术前教会患者练习有效咳嗽,深呼吸运动,掌握排痰技巧,吸烟者指导患者戒烟。
3.2加强术后护理,防治并发症
3.2.1密切观察生命体征:由于老年人抵抗力低,对手术的耐受性和术后反应差,在应激情况下变化更快,容易发生意外,因此,应密切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给予持续心电监护,随时观察患者心率、血压、呼吸。血氧饱和度值,检测心电图的波形变化,如有意外情况发生,立即采取急救措施。
3.2.2呼吸道护理:老年人喉黏膜常有不同程度的萎缩而变薄,气管直至终未支气管的纤维柱状上皮细胞发生萎缩,纤毛运动减弱,基底细胞易鳞状上皮化,支气管分泌物增多而黏稠,加之术后患者伤口疼痛不敢咳嗽,使分泌物停留在支气管内,易致呼吸道感染,甚至呼吸衰竭而死亡,应给予持续低流量吸氧,氧流量2~3L/min,对术前合并有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的患者应加大氧流量4~6L/min,当血氧饱和度升至95%以上时,则予持续低流量吸氧,定时协助患者翻身叩背,促进痰液排出,对痰液黏稠不易排出者,给予雾化吸入每日2次,必要时吸痰,如出现呼吸衰竭时,应立即进行呼吸机辅助呼吸。
3.2.3疼痛的护理:手术后疼痛是患者最痛苦的事情,疼痛可影响患者术后心血管功能和肺功能,可致心排血量增加和血压增高,排痰障碍,使肺叶或肺段发生不张,适当镇痛能减少疼痛对患者所致的心理创伤,及减少肺部并发症和肠麻痹的发生,术后疼痛的原因很多,有头痛,咽喉痛(插入胃管所致)、刀口痛,导尿管所致的下腹痛,静脉输液处的血管痛,插入引流管部位的疼痛、腰痛、背痛,应仔细询问及观察患者全身,清楚致痛的原因后,要及时有效地止痛。
3.2.4各种引流管的护理:向患者解释术后的各种导管在诊断和治疗中的重要性,留置胃管者,保持有效胃肠减压,及时抽吸胃内液体和气体,如有阻塞,可用注射器抽少量生理盐水进行冲洗使通畅,每天记录吸出的胃液量,并注意其性质、量、颜色,腹腔引流管应定时挤压,防止被血凝块堵塞,一般术后1~2d引流液为暗红色,2~3d后转为血清样。如术后引流量较多,且颜色较深,应警惕有无术后出血,或引流物混浊有臭味,应考虑发生感染,应及时向医生汇报,各种引流管应妥善固定,防止扭曲受压,保持引流通畅。如有肠造口或人工肛门,则应对造口进行保护和清洁。及时更换敷料,用氧化锌软膏涂抹造口周围。防止皮肤糜烂,并应指导患者或家属正确护理。
3.2.5腹胀的护理:老年人腹部手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比较慢,术后腹胀较为突出,有时可出现恶心、呕吐,如术后3d尚未有肠蠕动,在排除因腹腔感染或低血钾所致的肠麻痹后,可予腹部涂擦松节油,肛管排气,热敷,针炙等。鼓励患者下床活动,以促使胃肠功能恢复。
3.2.6尿管护理:一般导尿管留置2~4d不等,直肠癌根治术后的患者留置时间较长。持续性导尿也可避免尿液对会阴部切口的污染,这一点在女性患者更显重要,应做好会阴护理,每日会阴冲洗,男性患者每日行尿道口擦洗,防止逆行感染。拔管前应定时开放做膀胱充盈锻炼2~3d,留置超过一周者应在无菌条件下更换尿管(每周一次)。
3.2.7输液问题:合理安排输液顺序,老年人心肺功能减退,应避免过量和过快速度输液,正确记录出入量,防止发生肺水肿和心力衰竭。
3.2.8加强基础护理:保证患者舒适安全,加强皮肤护理,使之干燥、清洁,特别要注意骶尾部的皮肤护理,多翻身,活动双下肢,防止发生压力性溃疡及下肢静脉栓塞。
4结论
通过72例老年腹部围手术期的护理分析,老年患者手术前后的护理,要结合其生理和心理特点,进行全身心的整体护理,使术前护理为手术及术后护理打下良好基础,并通过术后护理,使老年患者身心健康的出院。因此,术前全面了解病情和术后的精心护理治疗,加强护理措施,对保证手术成功起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