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斯奇康注射液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的疗效观察(论文文献综述)
叶晓滨,陈玉梅[1](2021)在《玉屏风散的现代药理研究及临床应用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说明玉屏风散是临床上常用的中药经典方剂,具有扶正祛邪作用,来源于朱丹溪所着的《丹溪心法》。玉屏风散主要成分为多糖、皂苷、黄酮类、挥发油、色原酮类化合物等,药理作用有调节机体免疫功能、抗菌和抗病毒、对肾炎的病理修复作用、抗变态反应、抗衰老、抗肿瘤细胞等,临床上广泛应用于内科、外科、妇科、儿科等各科疾病系统。文章对玉屏风散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进行综述,为玉屏风散的临床应用与实验研究提供了依据。
周琳悦[2](2016)在《揿针配合加味三仁汤治疗复发性阿弗他溃疡(湿热蕴脾证)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提出目的:通过对揿针配合加味三仁汤治疗复发性阿弗他溃疡(湿热蕴脾证)的临床观察,初步探讨揿针治疗RAU的增效作用及安全性。方法:60例复发性阿弗他溃疡患者全部来自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口腔科门诊,所有人均符合复发性阿弗他溃疡的中医、西医诊断标准,同时符合中医湿热蕴脾的辨证标准。根据随机分组原理把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予以口服加味三仁汤,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揿针,设定7天为一个疗程。疗程结束后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西医局部病损临床疗效(包括愈合时间、溃疡VAS评分、溃疡面积、溃疡个数)、总有效率、及两组使用揿针的不良反应,并在此次治疗结束后进行3个月随访,观察两组患者口腔溃疡的复发情况。最后统计收集到的资料与数据,并采用SPSS17.0作相应分析。结果:(1)治疗前后组内局部症状比较:两组在愈合时间、治疗后第3天、第7天的局部症状(包括溃疡VAS评分、溃疡个数)均比治疗前明显好转(P<0.05);而溃疡面积方面,治疗组在治疗后第3天、第7天均比治疗前明显好转(P<0.05)对照组仅在治疗后第7天比治疗前明显好转(P<0.05)。(2)治疗后组间局部症状比较:仅在治疗后第7天溃疡VAS评分方面,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其他局部症状改善无明显差异(P>0.05)。(3)治疗后局部症状改善总有效率比较,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4)治疗组和对照组均未见不良反应。(5)3个月复发率比较,治疗组低于对照组。结论:揿针配合加味三仁汤能明显改善复发性阿弗他溃疡(湿热蕴脾证)患者的口腔局部症状,特别是在治疗后第7天对溃疡疼痛的减轻上具有较大优势,并且具有延长复发时间的效果,证明了揿针针刺体穴治疗复发性阿弗他溃疡的确有一定的增效作用,是治疗该病有效的辅助手段。
彭于治,康剑勇,叶韵瑶[3](2014)在《卡介苗多糖核酸联合多维元素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疗效观察》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卡介苗多糖核酸注射液联合多维元素片在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RAU)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平行对照试验方法 ,将69例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5例,对照组34例。治疗组肌注卡介苗多糖核酸,隔日1次,4周为1个疗程,同时予多维元素29口服,1片/d。对照组仅口服多维元素,1片/d。集中使用药物3个月后停止使用。患者初诊后3个月及6个月复诊。结果治疗3个月后复诊,治疗组取得显着疗效,总有效率94.28%,对照组也取得一定疗效,总有效率58.82%,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个月后复诊,两组患者均有一定数量复发,治疗组总有效率71.43%,对照组总有效率38.23%,其中以对照组复发率较高。结论卡介苗多糖核酸(斯奇康)与多维元素结合治疗RAU有一定疗效。
程慧琳,黄卓珊,宇文婷,陈绛媛,庾尧炜[4](2013)在《卡介苗多糖核酸联合欧柏宁凝胶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的疗效评价》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卡介菌多糖核酸联合欧柏宁凝胶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120例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随机分为A、B、C三组,每组各40例,A组采用肌注卡介苗多糖核酸联合欧柏宁凝胶局部治疗;B组仅局部使用欧柏宁凝胶局部治疗,C组局部使用西瓜霜喷剂加口服复合维生素B片、维生素C片,治疗开始后1周、8周及半年复诊,记录疼痛消失时间、创面愈合天数及半年内复发次数,评定临床疗效。结果:A、B、C三组8周总有效率分别为A组95%、B组87.5%、C组52.5%,半年后总有效率分别为97.5%、87.5%、5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疼痛消失天数和创面愈合时间,A、B、C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半年内复发次数比较,A组与B、C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C两组之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卡介苗多糖核酸联合欧柏宁凝胶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能明显减轻疼痛,缩短病程,并能有效减少ROU的复发,安全性好,值得临床应用。
陈小英[5](2013)在《功劳口疡清的药效学与毒理学研究》文中认为目的:通过对功劳口疡清(Gong Lao Kou Yang Qing,简称GLKYQ)进行药效学实验及毒理学实验,观察检测其毒性反应及药效结果。方法:通过石炭酸复制大鼠实验性口腔溃疡模型,给予功劳口疡清进行干预,观察其能否改善大鼠实验性口腔溃疡;采用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模型、醋酸致小鼠毛细血管通透性改变模型、角叉菜胶致大鼠足肿胀模型研究观察功劳口疡清的抗炎作用;小鼠扭体法和热板法镇痛实验来研究功劳口疡清的镇痛作用;体内和体外抗菌实验观察功劳口疡清的抗菌作用。应用急性毒性试验、长期毒性试验、研究其毒性作用。结果:功劳口疡清抗炎作用的实验研究观察表明:功劳口疡清对二甲苯所致的小鼠耳廓肿胀,醋酸所致的小鼠毛细血管通透性,角叉菜胶所致的大鼠足肿胀有一定的抑制作用(P<0.05)。功劳口疡清也能对大鼠实验性口腔溃疡模型有不同程度的改善(P<0.05)。但功劳口疡清镇痛实验中对物理刺激(热板法)和化学刺激(醋酸法)所引起的疼痛均无明显的镇痛作用。体外抗菌试验观察表明:功劳口疡清对革兰阳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有一定的抗菌效果,但对革兰阴性大肠艾希菌无明显的抗菌作用。体内抗菌实验结果显示功劳口疡清能降低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及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小鼠的死亡率。研究GLKYQ经口服途径给药的急性毒性。每组小鼠均未出现任何明显的急性毒性反应,无法测出半数致死量LD50,因此进行最大耐受量(MTD)测定,小鼠最大耐受量为220g生药/kg,小鼠最大耐受倍数为210。功劳口疡清(53.04g生药/kg,21.35g生药/kg,13.26g生药/kg)对大鼠灌胃给药91d、停药21d恢复期后的长期毒性试验观察所见:各组受试大鼠的一般生理活动状况,即:自主性行为、摄食量、体重增长、脏器系数、各项血液学检测指标及血液生化学指标,脏器系数中未见有明显异常改变(P》0.05).在给药期病理切片结果显示,空白对照组,功劳口疡清高剂量组及功劳口疡清中剂量组出现肺间质炎及肝细胞轻度颗粒变性。恢复期末,空白对照组和高剂量组仍各有2例轻型肺间质炎。其余各脏器未见病理改变。结论:功劳口疡清有明显的抗炎作用,但无镇痛作用,并具有一定的抗菌作用;对小鼠急性毒性低,长期给药亦未见由药物引起的病理学改变。
陈辉,林美娇,张翼宇[6](2012)在《中西药治疗口腔溃疡概况》文中研究说明口腔溃疡是一种最常见的发生在口腔黏膜上的病损,患病率高达20%。复发性口腔溃疡(recurrent oral ulcer,ROU)是以疼痛和周期性复发为特点的口腔黏膜自限性溃疡性损害,是口腔黏膜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口腔溃疡病理改变以口腔局部黏膜溃疡性损害为主,发病机制极其复杂,与遗传因素、免疫因素等很多因素有关,具有周期性及烧灼性疼痛特点,一旦形成溃疡后可继续感染,造成溃疡局部组织炎症和坏[]
许琼芬[7](2012)在《以温病“伏气”学说论治复发性口腔溃疡》文中研究说明复发性口腔溃疡(recurrent oral ulcer, ROU)是最常见的口腔黏膜疾病,不同年龄阶段、不同种族、不同地域的人都可能患病,一般人群的患病率可高达20%。目前,口腔溃疡的病因及致病机制仍不明确。口腔溃疡的诱因可能是局部创伤、精神紧张、食物、药物、激素水平改变及维生素或微量元素缺乏。系统性疾病、遗传、免疫及微生物在口腔溃疡的发生、发展中可能起重要作用。由于病因不明,口腔溃疡的诊断完全是基于病史及临床表现,缺少可作为确诊依据的实验室指标。口腔溃疡预示着机体可能有潜在系统性疾病,如胃肠、血液和内分泌系统的疾病,但临床上大部分患者身体健康,无系统性疾病。治疗上,现代医学多选用激素、维生素B等药物治疗,可获得一定疗效,但疗程较长,易反复发作。口腔溃疡属中医“口腔上火”或“口疮”的范畴。其病因常为过食肥甘辛辣、煎炒及嗜酒等,损伤脾胃,内蕴化热;或思虑过度、郁怒忧伤化火,致脏腑功能失调而发病。课题提出口腔溃疡的发病符合温病“伏气”理论,并与中医体质学密切相关。因此,本研究以探讨中医证型与口腔溃疡的相关性着手,运用温病“伏气”理论指导治疗口腔溃疡,为更好地运用中医药治疗口腔溃疡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一文献研究本文综述了祖国医学对复发性口腔溃疡病名、病因病机、治疗方法的认识,以及现代中医学家在临床上对复发性口腔溃疡治疗的研究成果,并总结国内外西医学者对复发性口腔溃疡的流行病学、病因病理、发病机制、诊断及治疗的研究进展,以及国内外目前对复发性口腔溃疡研究的趋势及方向。综述表明现代医学对复发性口疮的病因与治疗研究已经取得较大进展,但目前病因尚未完全明了,可能与精神紧张、疲劳、内分泌功能紊乱导致自身免疫功能一时降低或长期低下有关,在临床上尚无系统确切的治疗方法与根治药物。祖国医学认为复发性口腔溃疡的病变部位虽在口腔,但脾开窍于口,其华在唇,两颊与齿龈属胃与大肠,其发病与脾胃功能的紊乱有着密切的关系。过食肥甘厚味,或嗜食烟酒辛辣等,致脾胃受损,热郁中焦,火热上炎,致口腔黏膜糜烂,以成溃疡。故火热、脾虚为本病的两大致病因素,脾虚为本,热邪上灼于口是本病发病的关键。二、临床研究1.研究目的:以探讨中医证型与口腔溃疡的相关性着手,运用温病“伏气”理论指导治疗口腔溃疡,为更好地运用中医药治疗口腔溃疡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2.研究方法:台湾地区合作研究门诊符合口腔溃疡诊断标准和分型标准以及口腔溃疡中医诊断标准的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46例,按中医辨证分为热灼胸膈证、热郁少阳证、阴虚火炽证和湿热蕴毒证。4组分别采用温病方凉膈散、黄芩汤加豆豉玄参方、黄连阿胶汤和甘露消毒丹进行治疗。3.研究结果:3.1、本研究共收集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病例46例,其中男性27例,女性19例;最小年龄22岁,最大年龄68岁,平均年龄41.28±13.84岁。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病例46例,其中口腔溃疡的平均发作频率为4.66±1.84月;口腔溃疡的平均数量为3.24±1.58个;口腔溃疡的平均面积为2.71±0.73mm。3.2、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中医证型分析,湿热蕴毒证最为多见,占全部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总数41.3%;其次热灼胸膈证,占全部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总数32.6%,而最少的证型为热郁少阳证。3.3、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的症状分析,在所观察的主要症状中,出现咽干口燥的症状最多,占63%;其次的症状为口苦而干、纳食呆滞、脘痞胸闷占40%左右,心烦易怒、小便短赤、大便硬结等症状占30%以下。3.4、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舌象分析,46例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中,舌红为主要舌质,占76.1%,而舌淡红或正常舌质占23.9%;苔黄腻、苔黄燥均占34.8%,而苔白腻占10.8%,黄苔为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主要舌苔,占69.6%,兼有腻苔者为45.6%,苔少者为19.6%。3.5、复发性口腔溃疡中医证候与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的病程相关性分析发现,阴虚火炽证口腔溃疡患者的病程最长,平均为5.3±2.1年,其与湿热蕴毒证、热灼胸膈证、热郁少阳证比较,病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次湿热蕴毒证的平均病程为3.1±1.4年,与热灼胸膈证比较,病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6、复发性口腔溃疡中医证候与口腔溃疡患者的发作频率分析,阴虚火炽证、湿热蕴毒证患者口腔溃疡的发作频率分别是5.6±2.84次/年和4.31±+2.41次/年,两组与热灼胸膈证、热郁少阳证比较,口腔溃疡发作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口腔溃疡患者的发作频率最少的为热郁少阳证组2.5±1.64次/年。3.7、复发性口腔溃疡不同证型的疗效比较,热灼胸膈证的疗效最佳达100%,湿热蕴毒证的疗效为94.8%,而阴虚火炽证、热郁少阳证的疗效则分别为87.5%和75%,但四组比较无显着性差异(P>0.05)。46例复发性口腔溃疡疗效的总有效为93.5%,其中愈合率达78.3%。3.8、46例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经过温病辨证治疗后,随访6个月。调查结果表明治疗后患者口腔溃疡的发作频率为3.87±1.42年,较治疗前的发作频率有所减少,但统计学上无显着性差异(P>0.05)。4.研究结论:4.1“伏气”温病理论符合口腔溃疡的发病、临床症候表现以及治疗原则:复发性口腔溃疡的遗传或免疫缺陷为病邪的伏藏和反复发作提供了基础;由于感染病原体的致病特点以及个体免疫因素等影响,在部分患者中形成慢性感染或反复感染的状态,导致溃疡的反复发作,这也符合伏气温病“邪气潜藏,伏而后发”的特点;复发性口腔溃疡的临床表现为灼热、烦躁、口渴、尿赤、舌红等症状符合伏邪温病“里热内郁”的表现;伏邪温病容易导致阴精亏耗,而肝肾阴虚,正气不足,为伏邪的发作提供了基础。4.2、复发性口腔溃疡以湿热蕴毒证最为多见,热灼胸膈证次之;复发性口腔溃疡的舌质以舌红为主;舌苔以黄腻苔和黄燥苔为主,说明复发性口腔溃疡的病机是以湿热蕴毒和邪热内伏为主。4.3、以温病方药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的愈合率达78.3%,总有效为93.5%,从而为复发性口腔溃疡的中医治疗提供了可行的方法。
朱丽丽,朱晓寒,江潞,陈谦明,曾昕[8](2012)在《儿童常见口腔黏膜病药物治疗浅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多种类型的口腔黏膜病均可发生于儿童,常见的儿童口腔黏膜病包括:口腔黏膜感染性疾病、口腔黏膜溃疡类疾病及地图舌等。儿童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处在不断的生长发育过程中,许多脏器尚未发育成熟,肝、肾的解毒、排泄功能还不完善,在药物的应用方面与成人有所区别,处于不同年龄段的儿童对药物的反应也不尽相同。本文就儿童常见口腔黏膜病用药及注意事项进行分析和探讨。
王虹[9](2010)在《黄芪建中汤加减治疗脾胃虚寒型复发性口腔溃疡的临床观察》文中研究说明目的:研究黄芪建中汤加减治疗脾胃虚寒型复发性口腔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确诊为复发性口腔溃疡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对照组40例。治疗组予以黄芪建中汤加减治疗;对照组予以口服维生素B2、维生素C片,左旋咪唑治疗。两组疗程均为5天。分别于用药5天复诊,观察患者临床症状、体征,记录不良反应,对两组治疗前后的总有效率、主要症状改善、体征积分、复发情况、安全性等指标进行评价,比较两组药物的疗效及安全性;追踪观察3个月内病损临床痊愈及显效病例溃疡复发情况,比较两组药物的远期疗效。结果:1.中医证候与口腔局部病损临床疗效总有效率治疗组分别为92.50%、87.50%,对照组分别为62.50%、65.00%。两组证候与口腔局部病损总体疗效比较均有差异(p<0.05),提示黄芪建中汤加减治疗虚寒型复发性口腔溃疡总体疗效优于对照组。2.两组治疗后口腔局部病损、全身临床症状及体征较治疗前均有改善(p<0.05),且治疗组在改善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临床症状、体征的整体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3.两组治疗前后证候分级比较均有差异(p<0.05),说明两组药物均能改善患者证候,治疗组优于对照组。4.治疗组复发率为17.65%,对照组复发率为33.33%,两组复发率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5),治疗组在控制口腔溃疡复发方面优于对照组。5.两组药物对血、尿、便常规及心、肝、肾功能均无明显影响。结论:黄芪建中汤加减治疗虚寒型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疗效确切,提示根据健脾益气,甘温助阳法所选用的黄芪建中汤经加减是治疗脾胃虚寒型复发性口腔溃疡的有效方药之一。
李建辰,李蕙伶[10](2009)在《中西医结合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寻找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的最有效方法。方法对100例门诊患者,运用中药,针对病因病机进行辩证施治,并配斯奇康注射液以提高机体免疫力进行综合治疗。结果100例患者通过治疗,有效率达96%,20d内久治不愈的口腔溃疡患者治愈。结论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应及时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疗效显着,不易复发。
二、斯奇康注射液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的疗效观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斯奇康注射液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的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玉屏风散的现代药理研究及临床应用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玉屏风散的主要化学成分研究 |
2 玉屏风散的主要药理作用 |
2.1 抗菌、抗炎、抗病毒 |
2.2 调节机体免疫功能 |
2.3抗疲劳 |
2.4 抗氧化,抗纤维化,减少肝脏受损 |
2.5 减轻肾炎病变,促进肾炎病理修复 |
2.6 抗肿瘤 |
3 玉屏风散加减在临床上的新应用 |
3.1 消化系统疾病与内分泌系统疾病治疗 |
3.2 皮肤科疾病与五官科疾病治疗 |
3.3 肝肾疾病治疗 |
3.4 妇儿科疾病治疗 |
4 结论 |
(2)揿针配合加味三仁汤治疗复发性阿弗他溃疡(湿热蕴脾证)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引言 |
1 临床研究 |
1.1 研究目的 |
1.2 研究对象 |
1.2.1 研究对象的来源 |
1.2.2 诊断标准 |
1.2.3 纳入标准 |
1.2.4 排除标准 |
1.2.5 剔除标准 |
1.2.6 脱落标准 |
1.2.7 终止标准 |
1.2.8 不良事件 |
1.3 研究流程图 |
1.4 研究方法 |
1.4.1 研究设计 |
1.4.2 治疗方法 |
1.5 观察方法 |
1.5.1 一般性资料 |
1.5.2 安全性指标 |
1.5.3 疗效性观察项目 |
1.5.4 临床疗效评价标准 |
1.5.5 安全性评价 |
1.5.6 统计分析方法 |
1.6 研究结果 |
1.6.1 病例的脱落与剔除 |
1.6.2 治疗前临床资料比较 |
1.6.3 治疗后临床疗效比较 |
1.7 安全性评价 |
2 讨论 |
2.1 现代医学对复发性阿弗他溃疡的研究进展 |
2.1.1 病因及发病机制 |
2.1.2 西医对本病的治疗 |
2.1.3 预防 |
2.2 祖国医学对RAU的研究现状 |
2.2.1 古代医家对RAU病因病机的认识 |
2.2.2 古代医家对RAU治疗的认识 |
2.2.3 现代中医学家对RAU病因病机的认识 |
2.2.4 现代中医家对RAU的治疗 |
2.3 本研究的立论依据 |
2.3.1 湿热蕴脾证型的选择 |
2.3.2 复发性阿弗他溃疡的选方及辨证加药依据 |
2.3.3 复发性阿弗他溃疡的选穴依据 |
2.4 揿针的选用依据 |
2.4.1 揿针的治病理论基础 |
2.4.2 揿针的现代临床运用 |
2.4.3 揿针的优势 |
2.5 选用针药结合治疗手段的依据 |
2.6 试验结果与分析 |
结论 |
问题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录二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 |
附录三 随机分组表 |
附录四 病例观察表 |
(3)卡介苗多糖核酸联合多维元素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治疗方法 |
1.3 评价指标 |
1.4 评价标准 |
1.5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
2.2 |
2.3 根据评价标准[4] |
3 讨论 |
(4)卡介苗多糖核酸联合欧柏宁凝胶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的疗效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治疗方法: |
1.3 疗效评价标准: |
1.4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5)功劳口疡清的药效学与毒理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索引 |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功劳口疡清药效学试验 |
1. 实验材料 |
2 试验方法 |
2.1 GLKYQ对实验性大鼠口腔溃疡模型的影响 |
2.2 GLKYQ的抗炎作用 |
2.2.1 GLKYQ对醋酸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实验 |
2.2.2 GLKYQ对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的影响 |
2.2.3 GLKYQ对角叉菜胶性大鼠足关节肿胀的影响 |
2.3 GLKYQ的镇痛试验 |
2.3.1 热板法 |
2.3.2 扭体法 |
2.4 GLKYQ的抗菌试验 |
2.4.1 体外抗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作用(纸片法) |
2.4.2 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小鼠的保护作用 |
2.4.3 统计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第二章 功劳口疡清急性毒性的研究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第三章 功劳口疡清长期毒性试验 |
1. 试验材料 |
2. 试验方法 |
3. 实验结果 |
4. 讨论 |
总结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6)中西药治疗口腔溃疡概况(论文提纲范文)
1 免疫增强剂 |
2 糖皮质激素制剂 |
3 维生素和微量元素 |
4 口腔外用药 |
5 中医中药 |
6 小结 |
(7)以温病“伏气”学说论治复发性口腔溃疡(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引言 |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
现代医学对口腔溃疡的认识 |
1 流行病学 |
2 病因及发病机制 |
2.1 遗传因素 |
2.2 免疫因素 |
2.3 内分泌异常 |
2.4 感染因素 |
2.5 精神心理因素 |
2.6 微量元素缺乏 |
2.7 消化道疾病相关因素 |
2.8 变态反应学说 |
2.9 与吸烟关系相反 |
2.10 超氧自由基和脂质过氧化物作用对细胞的损伤,可能引发口腔溃疡 |
3 诊断及分型 |
3.1 轻型 |
3.2 重型 |
3.3 疱疹样溃疡 |
3.4 口腔溃疡鉴别 |
4、现代医学治疗 |
4.1 局部用药 |
4.2 全身用药 |
4.3 特殊人群治疗 |
5 预防 |
5.1 心理调摄 |
5.2 生活调摄 |
中医对口腔溃疡的认识 |
1 关于病因病机 |
1.1 火热内盛,上攻口舌,是口腔溃疡的主要发病机理 |
1.2 病理属性有虚实之分,多为标实本虚,热盛阴伤,互为因果 |
1.3 热壅血滞,瘀热互结是口疮重要的病理机制 |
2 中医对口腔溃疡治疗的认识 |
2.1 全身给药治疗 |
2.2 局部粘膜给药治疗 |
2.3 其它疗法 |
3 伏气温病理论与口腔溃疡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1 病例选择 |
1.1 研究对象 |
1.2 诊断标准 |
1.3 病例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2 研究方法 |
3 结果 |
第三部分 结语 |
结论与讨论 |
1 结果 |
2 讨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儿童常见口腔黏膜病药物治疗浅析(论文提纲范文)
1急性疱疹性龈口炎 |
1.1全身用药 |
1.2局部用药 |
2手足口病 |
3疱疹性咽峡炎 |
4水痘 |
5雪口病 |
6复发性阿弗他溃疡 |
6.1全身用药 |
6.1.1免疫调节类药物 |
6.1.2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类 |
6.1.3中成药 |
6.2局部用药 |
7自伤性溃疡 |
8地图舌 |
(9)黄芪建中汤加减治疗脾胃虚寒型复发性口腔溃疡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1 引言 |
2 正文 |
2.1 临床研究 |
2.1.1 研究目的 |
2.1.2 选择标准 |
2.1.3 纳入标准 |
2.1.4 排除标准 |
2.1.5 剔除标准 |
2.1.6 脱落标准 |
2.1.7 终止标准 |
2.2 病例来源 |
2.3 观察方法 |
2.3.1 研究设计 |
2.3.2 观察项目 |
2.3.3 评分标准 |
2.3.4 分级标准 |
2.3.5 疗效评定 |
2.3.6 安全评价 |
2.3.7 不良反应 |
2.3.8 治疗方法 |
2.3.9 统计方法 |
2.4 研究结果 |
2.4.1 症状体征积分 |
2.4.2 证候分级比较 |
2.4.3 总有效率比较 |
2.4.4 随访结果比较 |
2.5 安全性的评价 |
2.6 剔除脱落情况 |
3 讨论 |
3.1 现代医学对ROU的认识 |
3.1.1 ROU的病因病机 |
3.1.2 ROU的临床诊断 |
3.1.3 ROU的临床治疗 |
3.2 祖国医学对ROU的认识 |
3.2.1 ROU的病名归属 |
3.2.2 ROU的病因病机 |
3.2.3 治疗的立方依据 |
3.2.4 基础方的处方解 |
3.2.5 黄芪建中汤现代研究 |
4 结论 |
5 问题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录2 在校期间公开发表论文 |
(10)中西医结合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临床治疗 |
1.2.1 实证 |
1.2.2 虚证 |
1.3 疗效标准 |
2 结果 |
3 讨论 |
四、斯奇康注射液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的疗效观察(论文参考文献)
- [1]玉屏风散的现代药理研究及临床应用研究进展[J]. 叶晓滨,陈玉梅. 光明中医, 2021(08)
- [2]揿针配合加味三仁汤治疗复发性阿弗他溃疡(湿热蕴脾证)的临床疗效观察[D]. 周琳悦.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16(05)
- [3]卡介苗多糖核酸联合多维元素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疗效观察[J]. 彭于治,康剑勇,叶韵瑶.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4(11)
- [4]卡介苗多糖核酸联合欧柏宁凝胶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的疗效评价[J]. 程慧琳,黄卓珊,宇文婷,陈绛媛,庾尧炜. 北方药学, 2013(09)
- [5]功劳口疡清的药效学与毒理学研究[D]. 陈小英. 广西医科大学, 2013(S1)
- [6]中西药治疗口腔溃疡概况[J]. 陈辉,林美娇,张翼宇.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12(12)
- [7]以温病“伏气”学说论治复发性口腔溃疡[D]. 许琼芬.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2(10)
- [8]儿童常见口腔黏膜病药物治疗浅析[J]. 朱丽丽,朱晓寒,江潞,陈谦明,曾昕. 临床口腔医学杂志, 2012(02)
- [9]黄芪建中汤加减治疗脾胃虚寒型复发性口腔溃疡的临床观察[D]. 王虹.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10(02)
- [10]中西医结合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J]. 李建辰,李蕙伶. 中国医学工程, 200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