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丛报论文-陈顺意

中国丛报论文-陈顺意

导读:本文包含了中国丛报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中国丛报,中国文化特色词,译介,义译

中国丛报论文文献综述

陈顺意[1](2019)在《《中国丛报》的文化特色词译介》一文中研究指出The Chinese Repository(中国丛报)是西方传教士在华创办的第一份英文报纸。该报全面介绍和报道了中国的政治、经济、军事、社会、文化、地理、宗教等,为西方读者了解中国提供了重要的信息源。该报的中国文化特色词译介对后世产生了重要影响。本文通过从《中国丛报》收集大量的中国文化特色词英译文,探讨其翻译方法及影响,以期对中国文化译介提供一些参考。(本文来源于《中国科技翻译》期刊2019年03期)

王丹[2](2019)在《晚清来华西人的汉字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1807年,马礼逊入华,掀开了晚清来华西人汉语学习的序幕。之后,传教士、外交官、商人等大量涌入中国,他们出于各自不同的目的积极学习汉语。汉字因难写、难记、难学,成为最让来华西人头疼的事情。因此,他们在《中国丛报》(The Chinese Repository,1832-1851)和《教务杂志》(The Chinese Recorder and Missionary Journal,1868-1941)这两份在当时颇具影响力的报刊上发表多篇文章交流汉字研究的方法和经验。这些文章反映了晚清来华西人汉字研究的整体趋势,可以作为对当时西方学者汉字研究专着的补充和证明,具有很高的文献价值和学术意义。然而,目前对这些资料的利用和研究还远远不够。因此,本文拟以这两份在当时颇具影响力的报刊为例,以其中的汉字研究类文章为对象,探究晚清来华西人的汉字研究状况,总结晚清来华西人的汉字研究特点,以为今天的研究提供借鉴。第一章:绪论。介绍本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研究现状和研究计划等。本文主要以《中国丛报》和《教务杂志》为例,探究晚清来华西人的汉字研究状况,并为今天的汉字研究提供借鉴。研究现状包含两方面,一是学界对晚清来华西人汉语研究的考察,二是学界对上述两份报刊的研究现状。研究计划主要阐释本文的研究目标和所运用的方法。第二章:晚清来华西人对汉字的认识。本章主要从汉字的起源、表意性、异体字、形体四方面分析晚清来华西人对汉字的总体认识,从汉字的笔画、部首、字符、六书等方面分析晚清来华西人对汉字内部结构的认识,并简要介绍当时来华西人对中国古代字书和汉字单字的认识。第叁章:晚清来华西人对汉字“学”与“教”的探索。本章主要从对汉字部首的学习、对汉字形音义的学习及选用汉字的顺序叁方面,探究晚清来华西人对汉字“学”的探索及对当今的启示。并从分阶段教学和学校里的汉字教学两方面,分析晚清来华西人对汉字“教”的探索及对当今的启示。第四章:晚清来华西人对汉字应用的拓展,如创制汉字盲文。本章重点分析了我国最早的汉字盲文——“康熙盲字”和随后创制的“大卫·希尔法”盲文,并简要梳理了晚清汉字盲文的发展概况。总之,本文以《中国丛报》和《教务杂志》为例,分析了晚清来华西人对汉字的认识,考察了他们对汉字“学”与“教”的探索以及他们创制的汉字盲文体系,以为今天的汉字研究提供借鉴。(本文来源于《山东师范大学》期刊2019-06-10)

韶红,孔令频[3](2019)在《论《中国丛报》的史料价值与西方传教士辞书研究成就及贡献》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丛报》是美国传教士裨治文在华创办的第一份英文期刊,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其中在华西方传教士的辞书研究成就,对于我们了解19世纪30至50年代中国辞书发展史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本文来源于《贵图学苑》期刊2019年01期)

颜页[4](2019)在《《中国丛报》刊载的中国典籍英译描写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当下典籍英译研究呈现出如火如荼之势,文史哲类等知名译作成为研究的着眼点,而对于散见在学者个人评论、报刊杂志等典籍译文的考察则尚显不足。《中国丛报》(下文简称《丛报》)是19世纪新教传教士在中国创办的第一份英文期刊,除刊发时事报道、专题研究外,还刊载了大量典籍英译。这些典籍体裁丰富,不再局限于早期西方学者热衷的儒家经典。因此,将《丛报》刊载的典籍英译纳入考察范围,有助于改善典籍英译研究不平衡的现状,还可为以期刊为载体的典籍英译研究提供参照。近几年,针对《丛报》刊载的典籍英译研究逐渐走入学术视野,相关论文、专着或站在宏观视角,归纳统计刊载的典籍英译;或聚焦于微观层面,描述译者误读现象。遗憾的是,前者仅止步于篇目罗列,后者则由于考察篇目有限而难以见微知着。由于《丛报》是特定文化背景下的产物,尽管译者的翻译策略千差万别,但在底本选择、翻译动机、文化立场等方面则呈现出某种倾向。然而,传统的规定性翻译理论较为孤立地看待翻译现象,很难对这类翻译活动予以解释说明;相反,将焦点置于特定时代、历史语境、意识形态的翻译描写研究则可以对相关翻译现象进行描述并提供切实可行的解释。论文以《丛报》刊载的全部典籍英译为研究对象,运用翻译描写的观念,集定量统计与定性分析于一体,对相关典籍英译活动做出深入的、历史的、文化的描写研究。首先,通过文献浏览与网络数据检索整理出20卷中刊载的典籍英译及其原文,并结合原着类别、译文出版年、译者、译者国别等参数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其次,在对具体译文进行描述时,广泛检索相关学者的论文、专着、回忆录等重要一手资料,以译文信息、译者背景、引用评论以及社会历史语境等为线索,考察翻译特征、译者文化立场、翻译目的及影响等。研究发现如下:(1)《丛报》刊载了80部典籍英译,译文数目达113篇。译者不再局限于早期耶稣会士热衷的儒家经典或士大夫推崇的正统专着,所译典籍涉及文学、历史、地理等15个类别;(2)就典籍英译数量而言,文学典籍比重最高,各年出版数量与社会格局密切相关,并以美国新教传教士贡献最为斐然;(3)译者或改写或直译中国典籍,对富含实用信息以及反映社会现实的着作尤为青睐。其中,传教士翻译典籍的根本动机是传播福音,但在特定的社会语境下通常衍生出多重目的;(4)部分典籍译文在发表后或编入语言学习教材、或收录于相关学者个人研究,但某些具备实用价值的典籍信息则为列强利益扩张提供便利,这对当下典籍翻译选材与策略抉择起到警示作用。(本文来源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期刊2019-03-01)

李沛琦,王元林[5](2018)在《外国人眼中的清代广州社会救济——以《中国丛报》为中心》一文中研究指出清代广州作为西方了解东方古国的视窗,其方方面面都受到外国人的关注。发表在《中国丛报》上有关广州社会救济的报道不少,有关救济机构的建立与地点报道详细,相关具体案例报道清晰,深入剖析了中国救灾的原因并作出评价。通过研究,证明19世纪中期西方人士对清代救济事业的印象大多偏消极,而造成这种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本文来源于《暨南史学》期刊2018年03期)

李红满[6](2018)在《德国传教士郭实腊对中国古典小说的译介与阐释——以《中国丛报》为考察中心》一文中研究指出19世纪初期德国传教士郭实腊通过《中国丛报》向西方读者先后译介了《叁国演义》、《聊斋志异》、《红楼梦》等多部中国古典小说,成为《中国丛报》译介中国古典小说数量最多的撰稿人。尽管存在诸多的错讹,郭实腊的早期译介和阐释却代表近代西方来华传教士对中国古典小说的独特兴趣和解读,反映中国古典小说英译肇始阶段的典型特征,在一定程度上推动和促进了19世纪中国古典小说的早期海外传播。(本文来源于《外语与翻译》期刊2018年04期)

文青[7](2018)在《《中国丛报》中神话传说(节选)回译报告》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丛报》是在华传教士于1832年至1851年期间在广州出版的百科全书式的英文报刊。该月刊系统介绍了中国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等,令在华传教士和西方读者了解中国当时的社会状况。《中国丛报》是19世纪上半叶中国历时最长和影响最大的英语报刊。作为一种旨在译介中国社会状况和风土人情的英文刊物,它亦能让当今中国读者准确地了解当时的中国历史以及传教士对中国社会的态度和看法。《中国丛报》所连载的神话传说是美国传教士叔未士翻译的《搜神记》选篇。《搜神记》是一部关于中国神仙、鬼怪和其他超能力现象的文章汇编。叔未士、卫叁畏、裨治文等美国传教士通过翻译《搜神记》向世界展示中国人的宗教信仰。不可否认,由于文化的不可译性,有些翻译细节会让中外读者感到疑惑。译者在回译的过程中,尽力还原《搜神记》文本的风格和内容,保留了一些古代神话传说的语用特征,同时,考虑到现代读者的阅读习惯,译者也使用了现代汉语的句式。译者采用了直译、意译、音译、音译和意译的结合、异化、归化等一些翻译策略。《搜神记》的晋朝原版早已失传,后世的流传版本又被多次修改,为了让读者更好地了解原版《搜神记》的内容,译者在回译之前查阅了很多关于中国神话传说、历史、地理等方面的文献。本报告由五部分组成,任务描述简要介绍了《中国丛报》及其作者和神话传说选篇,笔者选择该文本的原因,翻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等。过程描述则说明了笔者翻译之前的准备工作,如翻译工具、平行文本和任务安排。回译部分介绍了回译的定义、研究、意义和分类。案例分析部分先描述了中国神话传说的语用特征,接着具体分析译者如何利用翻译策略回译《中国丛报》之《搜神记》,最后译者对全文进行总结,包括此次翻译实践的意义、翻译策略、困难和不足等。(本文来源于《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期刊2018-05-28)

钟淇[8](2018)在《中国地名的回译原则》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翻译报告是在《中国丛报》广州海上丝绸之路专题报道的翻译实践基础上完成的。而在本翻译报告中,译者选取了上述专题报告中的一篇代表性文章——《中国航海指南》作为报告的源文本。《中国航海指南》刊登在《中国丛报》1843年第12卷第8期401页至433页,是多篇中国沿海航行报告的整合报告,文章中包含很多英译的中国地名。由于该文本写就于一百多年前,很多地名的翻译并未采用如今广泛运用于地名翻译的音译法。而当时原文作者又受到方言、历史和文化差异等因素的限制,除了特意用中文注释的地名之外,其英译的中国地名现在都很难找到对应的中文名称。为解决一难题,译者在关联理论的指导下,通过参考相关中文历史文献,查阅字典和地图,总结了叁条中国地名的回译原则,包括避免提供错误的或是误导人的信息;在找到目的语原文的情况下忠实目的语源文;在未找到目的语原文的情况下进行加注。译者希望此翻译报告及其规律性认知能为其他译者在回译中国地名时提供参考和借鉴。(本文来源于《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期刊2018-05-28)

陈延燕[9](2018)在《《中国丛报》与十九世纪中叶西人汉语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十九世纪中叶,大批传教士、外国商人、外交人员等相继来华展开活动,中西方之间的文化交流在此时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深度。1832年5月,传教士裨治文等人在广州创办了《中国丛报》,该刊旨在向西方人及时有效地传达有关中国的各类信息。该刊于1851年停刊,其出版发行期间,先后登载与汉语研究、汉语学习密切相关的篇章多达51篇,与同期其他同类型期刊相比,无论是文章数量还是文章质量都占据明显优势,无疑是当时来华西人研究汉语、交流汉语学习经验的重要阵地之一。本文将《中国丛报》刊发的汉语本体研究与教学研究文章进行归纳、整理,分析十九世纪汉学家关注汉语的角度,讨论当时西方人在学习与讲授汉语时所运用的方法及其利弊,以期探究十九世纪中叶西方人学习与研究汉语对当下对外汉语教学的意义。(本文来源于《黑龙江大学》期刊2018-05-01)

谢庆立[10](2018)在《看不见的“推手”——《中国丛报》与1834年“律劳卑事件”报道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学界普遍认为,中国报纸过于"政治化"始于近代国人办报。而事实上,近代早期在华英文外报自创始阶段就呈现突出的"政治化"特征。本文以早期在华外报《中国丛报》为例,通过梳理1834年8月-1835年1月有关"律劳卑事件"报道,考察《中国丛报》与该事件之间的互动关系,探析其有关报道所产生的政治影响。本文认为,《中国丛报》在一定程度上是该事件矛盾升级的"推手",在整个事件过程中发挥了引导、组织舆论的作用,使中英双方由潜在矛盾转为对抗性矛盾,为以后英国对华采取强硬政策提供了舆论基础。在"律劳卑事件"这个历史节点上,《中国丛报》推波助澜,扮演了活跃的政治角色。(本文来源于《新闻》期刊2018年02期)

中国丛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1807年,马礼逊入华,掀开了晚清来华西人汉语学习的序幕。之后,传教士、外交官、商人等大量涌入中国,他们出于各自不同的目的积极学习汉语。汉字因难写、难记、难学,成为最让来华西人头疼的事情。因此,他们在《中国丛报》(The Chinese Repository,1832-1851)和《教务杂志》(The Chinese Recorder and Missionary Journal,1868-1941)这两份在当时颇具影响力的报刊上发表多篇文章交流汉字研究的方法和经验。这些文章反映了晚清来华西人汉字研究的整体趋势,可以作为对当时西方学者汉字研究专着的补充和证明,具有很高的文献价值和学术意义。然而,目前对这些资料的利用和研究还远远不够。因此,本文拟以这两份在当时颇具影响力的报刊为例,以其中的汉字研究类文章为对象,探究晚清来华西人的汉字研究状况,总结晚清来华西人的汉字研究特点,以为今天的研究提供借鉴。第一章:绪论。介绍本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研究现状和研究计划等。本文主要以《中国丛报》和《教务杂志》为例,探究晚清来华西人的汉字研究状况,并为今天的汉字研究提供借鉴。研究现状包含两方面,一是学界对晚清来华西人汉语研究的考察,二是学界对上述两份报刊的研究现状。研究计划主要阐释本文的研究目标和所运用的方法。第二章:晚清来华西人对汉字的认识。本章主要从汉字的起源、表意性、异体字、形体四方面分析晚清来华西人对汉字的总体认识,从汉字的笔画、部首、字符、六书等方面分析晚清来华西人对汉字内部结构的认识,并简要介绍当时来华西人对中国古代字书和汉字单字的认识。第叁章:晚清来华西人对汉字“学”与“教”的探索。本章主要从对汉字部首的学习、对汉字形音义的学习及选用汉字的顺序叁方面,探究晚清来华西人对汉字“学”的探索及对当今的启示。并从分阶段教学和学校里的汉字教学两方面,分析晚清来华西人对汉字“教”的探索及对当今的启示。第四章:晚清来华西人对汉字应用的拓展,如创制汉字盲文。本章重点分析了我国最早的汉字盲文——“康熙盲字”和随后创制的“大卫·希尔法”盲文,并简要梳理了晚清汉字盲文的发展概况。总之,本文以《中国丛报》和《教务杂志》为例,分析了晚清来华西人对汉字的认识,考察了他们对汉字“学”与“教”的探索以及他们创制的汉字盲文体系,以为今天的汉字研究提供借鉴。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中国丛报论文参考文献

[1].陈顺意.《中国丛报》的文化特色词译介[J].中国科技翻译.2019

[2].王丹.晚清来华西人的汉字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9

[3].韶红,孔令频.论《中国丛报》的史料价值与西方传教士辞书研究成就及贡献[J].贵图学苑.2019

[4].颜页.《中国丛报》刊载的中国典籍英译描写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9

[5].李沛琦,王元林.外国人眼中的清代广州社会救济——以《中国丛报》为中心[J].暨南史学.2018

[6].李红满.德国传教士郭实腊对中国古典小说的译介与阐释——以《中国丛报》为考察中心[J].外语与翻译.2018

[7].文青.《中国丛报》中神话传说(节选)回译报告[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18

[8].钟淇.中国地名的回译原则[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18

[9].陈延燕.《中国丛报》与十九世纪中叶西人汉语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8

[10].谢庆立.看不见的“推手”——《中国丛报》与1834年“律劳卑事件”报道研究[J].新闻.2018

标签:;  ;  ;  ;  

中国丛报论文-陈顺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