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活性部位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活性,部位,西林,抗氧化,蒲桃,糖苷酶,化学成分。
活性部位论文文献综述
李淑艳,包晓华,李淑红,王玉华[1](2019)在《蒙药巴特日七味丸不同提取部位体外抗菌活性筛选和急性毒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考察蒙成药巴特日七味丸不同提取部位对临床常见7种致病菌的体外抗菌活性,并对筛选出的有效活性部位进行急性毒性评价。方法采用微孔板TTC法和微孔板比浊法测定吸光度(OD)值和最低抑菌浓度(minimum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观察巴特日七味丸不同提取部位的抗菌作用,并初步确定其有效活性部位;以巴特日七味丸水提物为对照,采用小鼠半数致死量(half lethal dose,LD50)和最大耐受量试验对巴特日七味丸有效活性部位进行急性毒性评价。结果巴特日七味丸6种提取部位,包括石油醚、氯仿、乙酸乙酯、正丁醇、乙酸乙酯-正丁醇和水残余等部位均具有一定的抗菌活性,其中乙酸乙酯-正丁醇部位具有较强的抗菌活性,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肠炎沙门氏菌的抑菌作用较强,MIC分别为0.04,0.08 mg·mL?1。巴特日七味丸水提物和有效活性部位均没有出现LD50值;最大耐受量相当于临床成人(体质量70 kg)安全用药剂量的120倍左右,均未出现急性毒性现象。结论巴特日七味丸不同提取部位均具有抗菌活性,其乙酸乙酯-正丁醇部位活性较强,并且急性毒性较低,其作用机制有待于进一步研究。(本文来源于《中国现代应用药学》期刊2019年23期)
蒋变玲,华碧禾,段红,陈琼[2](2019)在《苦荞麦芽不同部位功能活性成分及抗氧化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苦荞麦为原料,研究发芽后的1~7 d内不同部位功能活性成分含量及抗氧化活性变化.结果表明,苦荞麦芽生长期间,叶中的总黄酮含量高于茎和根;蛋白质含量先降低后升高,且叶中含量最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酶活性较高的部位是叶,而茎和根中的抗氧化酶活性与叶中的酶活性无明显差异.(本文来源于《凯里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6期)
温正辉,凌梅娣,余思萍,庄远杯,罗晓东[3](2019)在《蒲桃不同药用部位乙醇提取物对α-葡萄糖苷酶和α-淀粉酶活性的抑制作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比较蒲桃不同药用部位(根、茎、叶、种子、花和果肉)乙醇提取物对α-葡萄糖苷酶、α-淀粉酶活性的抑制作用。方法:以半数抑制浓度(IC50)为评价指标,阿卡波糖为阳性对照,采用体外抑制模型方法评价蒲桃不同药用部位乙醇提取物对α-葡萄糖苷酶(酵母菌源和小鼠小肠源)和α-淀粉酶活性的抑制作用,并采用酶促动力学与Lineweaver-Burk双倒数法分析作用最强的药用部位对α-葡萄糖苷酶和α-淀粉酶活性的抑制类型。结果:蒲桃不同药用部位乙醇提取物对酵母菌源α-葡萄糖苷酶活性抑制作用的强弱顺序为蒲桃种子>蒲桃茎>蒲桃叶>蒲桃根>蒲桃花>蒲桃果肉>阿卡波糖,对小鼠小肠源α-葡萄糖苷酶活性抑制作用的强弱顺序为蒲桃种子>蒲桃茎>蒲桃根>蒲桃叶>蒲桃花>蒲桃果肉>阿卡波糖,对α-淀粉酶活性抑制作用的强弱顺序为阿卡波糖>蒲桃种子>蒲桃茎>蒲桃根>蒲桃叶>蒲桃果肉>蒲桃花。其中,蒲桃种子乙醇提取物对酵母菌源α-葡萄糖苷酶、小鼠小肠源α-葡萄糖苷酶和α-淀粉酶活性的抑制作用[IC50分别为(6.64±0.24)、(32.77±2.46)和(41.18±1.63)μg/m L]显着强于其他药用部位,并且对α-葡萄糖苷酶活性的抑制作用显着强于阿卡波糖[对酵母菌源α-葡萄糖苷酶和小鼠小肠源α-葡萄糖苷酶的IC50分别为(2 833.33±5.48)、(1 304.21±6.45)μg/m L](P<0.05),但其对α-淀粉酶活性的抑制作用不及阿卡波糖[IC50为(27.27±1.24)μg/mL](P<0.05)。酶促动力学研究结果表明,蒲桃种子乙醇提取物对α-葡萄糖苷酶、α-淀粉酶的抑制作用均为可逆竞争性抑制类型。结论:在蒲桃根、茎、叶、种子、花和果肉等不同部位中,以蒲桃种子对α-葡萄糖苷酶、α-淀粉酶活性的抑制作用最强,具有开发成辅助降糖的药品或保健食品的价值。(本文来源于《中国药房》期刊2019年23期)
李慧峰,孟霜,曾桐春,李国艳,裴妙荣[4](2019)在《中华苦荬菜黄酮部位制备工艺及抗氧化活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优选中华苦荬菜黄酮部位的提取及大孔树脂的纯化工艺,考察中华苦荬菜黄酮部位抗氧化活性。方法:以木犀草苷提取率为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及正交实验优选提取工艺。在此基础上,考察不同型号的大孔树脂,优选大孔树脂的纯化工艺。采用清除1,1-二苯基-2-叁硝基苯肼(DPPH)自由基试验对黄酮提取物进行抗氧化活性评价。结果:最佳提取工艺:12倍量的70%乙醇回流提取2次,每次1.5 h。最佳纯化工艺:HPD100型大孔吸附树脂,上样浓度0.48 mg·mL-1,最大上样量5 BV,上样速率2 BV·h-1,洗脱剂70%的乙醇,洗脱速率2 BV·h-1,洗脱剂用量5 BV。中华苦荬菜醇提物经大孔树脂纯化后的出膏率为3.79%,纯化物中木犀草苷含量为7.04%。中华苦荬菜黄酮部位对DPPH自由基有较好的清除作用。结论:该制备工艺操作简便易行,适用于大规模生产。中华苦荬菜总黄酮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活性。(本文来源于《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12期)
刘密,欧阳辉,贾佳,黄文平,郭飒[5](2019)在《UPLC-Q-TOF-MS法分析平卧菊叁七抗补体活性及活性部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运用UPLC-Q-TOF-MS技术分析平卧菊叁七的抗补体活性及其活性部位。方法采用经典的体外抗补体活性测定方法对平卧菊叁七70%醇提物的乙酸乙酯萃取部位和水部位进行抗补体活性测定。平卧菊叁七甲醇提取物的分析采用Welch Ultimate UHPLC XB-C_(18)色谱柱(2.1 mm×100 mm,1.8μm);流动相乙腈-0.1%甲酸水,梯度洗脱;体积流量0.3 mL/min。质谱采用电喷雾(ESI)离子源,在负离子模式下采集数据。结果平卧菊叁七乙酸乙酯萃取部位具有较强的抗补体活性,其CH_(50)为(0.003 5±0.000 3)mg/mL。鉴定了22个化合物,其中包括有机酸类10个、黄酮类7个、其他类5个。结论该方法简单,快速,可为进一步确定平卧菊叁七抗补体活性的作用机制及作用靶点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中成药》期刊2019年11期)
卞振华,胡敏敏,袁晓航,刘顺,费逸明[6](2019)在《基于偏最小二乘回归法分析五味子抑菌活性部位谱效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基于偏最小二乘回归法研究五味子抑菌活性部位谱效关系。方法五味子抗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体外抑菌活性组分甲醇溶液的分析采用色谱柱Acquity UPLC BEH C_(18)(100 mm×2.1 mm,1.7μm);流动相乙腈-0.1%甲酸水,梯度洗脱;柱温45℃;体积流量为0.3 mL/min。采用管碟法测定相应的抑菌活性药效数据,运用偏最小二乘回归分析法进行谱效相关性研究。结果 9批样品特征指纹图谱中有11个共有峰,其中有5个共有峰的回归系数与抑菌活性呈正相关,且变量重要性值均较大,贡献度均较高,综合评价各特征峰的贡献大小排序为峰10>峰9>峰3(苹果酸异构体)>峰2(柠檬酸)>峰11。结论五味子抗MRSA抑菌活性为多个成分协同作用的结果,揭示了五味子抑菌活性药效物质基础。(本文来源于《中成药》期刊2019年11期)
姜雨萌[7](2019)在《薏米籽粒各部位基础代谢物质和活性成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以薏米籽粒为研究对象,将薏米籽粒分为壳,种皮,红薏米,白薏米,胚芽五个部分,分部分检测氨基酸、脂肪酸、糖类、酚类。了解薏米籽粒各部位基础代谢物质和活性成分的含量及分布情况,为构建薏米代谢轮廓提供依据。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和高效液相色谱进行检测,共检测分析出72种物质,包括氨基酸19种、糖类9种、脂肪酸及其甲酯36种、活性成分8种。薏米籽粒不同部分基础代谢物质和活性成分的种类和含量都有所不同,其中基础代谢物质含量胚芽最高,种皮和壳最低,活性成分则是种皮和壳的含量远大于其他部位,带麸皮的红薏米活性成分含量也高于不带麸皮的白薏米。(本文来源于《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第十六届年会暨第十届中美食品业高层论坛论文摘要集》期刊2019-11-13)
胡筱希,刘瑛,黄建猷,黄周锋,陆国寿[8](2019)在《瑶药消瘤藤体外抗肿瘤活性部位筛选》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筛选瑶药消瘤藤中的体外抗肿瘤部位。方法:采用溶剂提取,硅胶柱色谱法对消瘤藤中的总香豆素及总苷类成分进行提取分离,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总香豆素和总苷的含量;CCK8法和克隆形成实验检测对肿瘤细胞的增殖活力的影响、划痕实验及Transwell侵袭小室观察肿瘤细胞迁移、侵袭能力的改变,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Bcl-2、Caspase3和NF-κB的蛋白表达。结果:消瘤藤总香豆素中香豆素含量为65.43%,总苷含量为52.02%。消瘤藤总香豆素部位可呈剂量依赖方式显着提高对人肝癌HepG2细胞、人结肠癌HT-29细胞、人神经胶质瘤U87细胞及人乳腺癌MDA-MB-231细胞增殖的抑制率,显着抑制HT-29细胞的克隆、迁移及侵袭能力,显着下调Bcl-2、NF-κB的蛋白表达,上调Caspase3的蛋白表达。结论:总香豆素部位为消瘤藤抗肿瘤的活性部位,能抑制HT-29细胞的增殖、克隆、迁移及侵袭能力,其机制可能与上调Caspase3蛋白表达,下调Bcl-2和NF-κB蛋白表达有关。(本文来源于《中药药理与临床》期刊2019年05期)
谢晨红,刘俊秋,开国银[9](2019)在《银杏叶正丁醇部位化学成分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银杏叶正丁醇部位的化学成分,并对分离得到的化合物进行1,1-二苯基-2-苦肼基(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DPPH)和2,2-联氮-二(3-乙基-苯并噻唑-6-磺酸)二铵盐(2,2'-azino bis(3-ethylbenzthiazoline-6-sulphonate),ABTS)抗氧化活性评价。[方法]采用聚酰胺、硅胶、反相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octade-cylsilyl,ODS)等色谱柱对银杏叶正丁醇部位进行分离纯化,并根据波谱数据和理化性质对单体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采用DPPH和ABTS自由基清除实验对分离得到的化合物进行抗氧化活性评价。[结果]从银杏叶正丁醇部位共分离鉴定了6个化合物,分别为5-羟甲基糠醛(1)、山奈酚-3-O-β-D-葡萄糖基(1-2)-α-L-鼠李糖苷(2)、山奈酚-3-O-β-D-芸香糖苷(3)、邻苯二甲酸二丁酯(4)、姜糖脂A(5)、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6)。化合物1、2对DPPH自由基的半数清除率(half max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IC50)分别为(1 156.49±45.37)μmol·L~(-1)和(529.85±11.36)μmol·L(-1),化合物1、2、3对ABTS自由基的IC50分别为(843.06±8.94)μmol·L~(-1)、(87.48±2.28)μmol·L~(-1)和(200.86±11.72)μmol·L~(-1)。[结论]化合物1、4~6为首次从银杏叶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2在DPPH和ABTS自由基清除实验中均显示出抗氧化活性,化合物3仅表现出清除ABTS自由基的能力。(本文来源于《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10期)
陈梅玲,陈杰,李果[10](2019)在《广东蛇葡萄石油醚萃取部位体外抗乙肝病毒活性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广东蛇葡萄石油醚萃取部位对乙肝病毒(HBV)的抑制活性。方法将广东蛇葡萄石油醚萃取部位作用于2215细胞(乙肝病毒DNA转染人肝癌细胞),以细胞病变(CPE)为指标,观察药物对2215细胞的毒性,用酶联免疫测定法(ELISA)检测培养液中HBeAg和HBsAg水平。结果广东蛇葡萄石油醚萃取部位对2215细胞HBeAg、HBsAg的分泌有明显抑制作用,其半数毒性浓度(TC50)为99.6 g/mL,最大无毒浓度(TC0)为62.5 g/mL;对培养8d的2215细胞抑制HBeAg(IC50)为26.5 g/mL、抑制HBsAg(IC50)为4.3 g/mL;治疗指数(TI)值分别为4.0、23.7。结论广东蛇葡萄石油醚物质部位能明显抑制2215细胞HBsAg和HBeAg的分泌,具有一定的抗乙肝病毒活性,为蛇葡萄属药物的抗乙肝病毒的研究和开发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本文来源于《湖北中医杂志》期刊2019年10期)
活性部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以苦荞麦为原料,研究发芽后的1~7 d内不同部位功能活性成分含量及抗氧化活性变化.结果表明,苦荞麦芽生长期间,叶中的总黄酮含量高于茎和根;蛋白质含量先降低后升高,且叶中含量最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酶活性较高的部位是叶,而茎和根中的抗氧化酶活性与叶中的酶活性无明显差异.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活性部位论文参考文献
[1].李淑艳,包晓华,李淑红,王玉华.蒙药巴特日七味丸不同提取部位体外抗菌活性筛选和急性毒性研究[J].中国现代应用药学.2019
[2].蒋变玲,华碧禾,段红,陈琼.苦荞麦芽不同部位功能活性成分及抗氧化性研究[J].凯里学院学报.2019
[3].温正辉,凌梅娣,余思萍,庄远杯,罗晓东.蒲桃不同药用部位乙醇提取物对α-葡萄糖苷酶和α-淀粉酶活性的抑制作用研究[J].中国药房.2019
[4].李慧峰,孟霜,曾桐春,李国艳,裴妙荣.中华苦荬菜黄酮部位制备工艺及抗氧化活性研究[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9
[5].刘密,欧阳辉,贾佳,黄文平,郭飒.UPLC-Q-TOF-MS法分析平卧菊叁七抗补体活性及活性部位[J].中成药.2019
[6].卞振华,胡敏敏,袁晓航,刘顺,费逸明.基于偏最小二乘回归法分析五味子抑菌活性部位谱效关系[J].中成药.2019
[7].姜雨萌.薏米籽粒各部位基础代谢物质和活性成分研究[C].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第十六届年会暨第十届中美食品业高层论坛论文摘要集.2019
[8].胡筱希,刘瑛,黄建猷,黄周锋,陆国寿.瑶药消瘤藤体外抗肿瘤活性部位筛选[J].中药药理与临床.2019
[9].谢晨红,刘俊秋,开国银.银杏叶正丁醇部位化学成分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19
[10].陈梅玲,陈杰,李果.广东蛇葡萄石油醚萃取部位体外抗乙肝病毒活性实验研究[J].湖北中医杂志.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