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民族观念论文-徐嘉

传统民族观念论文-徐嘉

导读:本文包含了传统民族观念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中华民族,民族主义,传统伦理

传统民族观念论文文献综述

徐嘉[1](2013)在《“中华民族”:观念形成与传统伦理之转型》一文中研究指出一个民族自我意识的形成既是民族成熟的标志,也是认识和反思民族伦理的前提。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的共同体,近代以来,随着民族意识的觉醒,"中华民族"观念逐步确立,这一民族意识促进了传统伦理的转型,并成为中国近现代民族伦理的重要基础。(本文来源于《第21次中韩伦理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期刊2013-08-17)

陆勇[2](2007)在《传统民族观念与清政府》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以“中国观念”为视角,围绕民族观念与清政府的关系,探讨了中国传统民族观念在清代大一统国家重建、维护和近代转型中的意义,揭示出大一统国家作为一种多民族国家形态,在处理民族与国家问题上不同于民族国家观念的独特经验。文章分成前言、第一章、第二章、第叁章、第四章、结语等六个部分,以历史学的研究方法,参照政治学、民族学等研究成果,通过不同时段的个案分析,以“中国观念”嬗变、调适、困境和重塑为线索,梳理传统民族观念在清王朝入主中原以后的继承与发展,及其在近代以来直至清末,在西方冲击下的调整、变化过程。绪言主要内容包括命题的提出及其意义、基本的学术回顾、相关资料情况、研究方法及文章基本研究思路与结构。文章正文四章。第一章是传统民族观念与清代前期中国观念的嬗变。主要阐述传统“中国观念”与传统民族观念之间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运用个案分析法,探析满人入主中原以后,在重建、维护大一统国家中所体现出的民族观念和清代“中国观念”的嬗变。第二章是清统治危机与传统民族主义:“中国观念”的调适。本章主要分析传统民族主义在大一统国家主权危机与清王朝统治危机中所充当的角色及其自身的演变,并分析大一统国家初步转型期间,清政府“中国观念”的调适。第叁章是中国认同危机与近代民族主义:中国观念的困境。本章主要从大一统国家转型中的挫折对近代中国转型的影响入手,分析传统民族主义式微和民族国家话语霸权形成及其对“中国观念”的影响,探讨传统民族观念与近代民族主义的关系,并分析民族主义对清政府对大一统国家转型路径选择的影响。第四章清末新政与民族主义:中国观念的重塑。本章主要分析清政府在制度变革中,近代大民族主义对新政展开影响和对“中国观念”重塑的意义,探讨汉民族主义压力下清政府在制度变革中的路径依赖及其统治合法性权威的消逝。本文结语部分,在总结上述论述的基础上,系统阐述中国传统民族观念与清政府的关系,以及这种关系的变化与中国观念变迁之间的关联,并从总体上论述传统民族观念对于多民族国家建构的意义。结语还通过对清政府的大一统国家转型与中华民国之间的关系分析,对比中国传统民族观念与民族国家理论在处理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之间的差异,并进而略论中国传统民族观念对于现代多民族国家建设的借鉴意义。(本文来源于《上海师范大学》期刊2007-05-01)

罗福惠[3](1996)在《中国传统民族观念的性格特征及其近现代转变》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是世界上历史悠久的大国之一,她有广的疆土、光辉灿烂的传统文化.境内民族众多.且这些民族绝大多数为原乡人而非外来者,较早就开始了民族融合,因而内部具有长远的民族联系和相同或相近的传统文化,这种源远流长的多样统一性,是中国民族的显着特色,也造就了中国民族(本文来源于《湖北社会科学》期刊1996年04期)

陶绪[4](1994)在《传统民族观念在近代的流变》一文中研究指出传统民族观念的形成和发展是同中国历史的发展,中华民族的形成和中华文化的演变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因而它不仅包含着非常丰富的历史内容,而且还具有典型的文化意义。就其与近代关系密切的民族观念而言,主要有叁个内容:一是华夏中心的地理观念,二是华夏文化优于其他民族的(本文来源于《益阳师专学报》期刊1994年04期)

传统民族观念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以“中国观念”为视角,围绕民族观念与清政府的关系,探讨了中国传统民族观念在清代大一统国家重建、维护和近代转型中的意义,揭示出大一统国家作为一种多民族国家形态,在处理民族与国家问题上不同于民族国家观念的独特经验。文章分成前言、第一章、第二章、第叁章、第四章、结语等六个部分,以历史学的研究方法,参照政治学、民族学等研究成果,通过不同时段的个案分析,以“中国观念”嬗变、调适、困境和重塑为线索,梳理传统民族观念在清王朝入主中原以后的继承与发展,及其在近代以来直至清末,在西方冲击下的调整、变化过程。绪言主要内容包括命题的提出及其意义、基本的学术回顾、相关资料情况、研究方法及文章基本研究思路与结构。文章正文四章。第一章是传统民族观念与清代前期中国观念的嬗变。主要阐述传统“中国观念”与传统民族观念之间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运用个案分析法,探析满人入主中原以后,在重建、维护大一统国家中所体现出的民族观念和清代“中国观念”的嬗变。第二章是清统治危机与传统民族主义:“中国观念”的调适。本章主要分析传统民族主义在大一统国家主权危机与清王朝统治危机中所充当的角色及其自身的演变,并分析大一统国家初步转型期间,清政府“中国观念”的调适。第叁章是中国认同危机与近代民族主义:中国观念的困境。本章主要从大一统国家转型中的挫折对近代中国转型的影响入手,分析传统民族主义式微和民族国家话语霸权形成及其对“中国观念”的影响,探讨传统民族观念与近代民族主义的关系,并分析民族主义对清政府对大一统国家转型路径选择的影响。第四章清末新政与民族主义:中国观念的重塑。本章主要分析清政府在制度变革中,近代大民族主义对新政展开影响和对“中国观念”重塑的意义,探讨汉民族主义压力下清政府在制度变革中的路径依赖及其统治合法性权威的消逝。本文结语部分,在总结上述论述的基础上,系统阐述中国传统民族观念与清政府的关系,以及这种关系的变化与中国观念变迁之间的关联,并从总体上论述传统民族观念对于多民族国家建构的意义。结语还通过对清政府的大一统国家转型与中华民国之间的关系分析,对比中国传统民族观念与民族国家理论在处理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之间的差异,并进而略论中国传统民族观念对于现代多民族国家建设的借鉴意义。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传统民族观念论文参考文献

[1].徐嘉.“中华民族”:观念形成与传统伦理之转型[C].第21次中韩伦理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13

[2].陆勇.传统民族观念与清政府[D].上海师范大学.2007

[3].罗福惠.中国传统民族观念的性格特征及其近现代转变[J].湖北社会科学.1996

[4].陶绪.传统民族观念在近代的流变[J].益阳师专学报.1994

标签:;  ;  ;  

传统民族观念论文-徐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