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精神科护士的职业危险因素及防护对策(论文文献综述)
宋艳辉[1](2021)在《心理一致感在精神科护士社会支持与睡眠质量间的中介作用探究》文中指出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调查精神科护士社会支持、心理一致感及睡眠质量的现状,分析精神科护士社会支持、心理一致感及睡眠质量的相互关系,并在此基础上,验证心理一致感在精神科护士社会支持与睡眠质量间可能的中介作用,探讨精神科护士睡眠质量的影响因素,以期为提高精神科护士睡眠质量制定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1.本研究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于2019年7月至2020年1月选取山东省济宁市两所精神专科医院360名精神科护士作为调查对象;2.调查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心理一致感量表(SOC-13)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收集精神科护士的社会人口学、社会支持、心理一致感和睡眠质量数据资料;3.本研究数据处理采用SPSS22.0和AMOS22.0软件,进行描述性分析、单因素分析、Pearson相关分析、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及中介效应验证。结果1.本研究中精神科护士的社会支持总分为(39.50±8.55)分,该量表三个维度均分由高到低排列依次为:主观支持(5.61±1.26)分、客观支持(3.12±1.24)分、对支持的利用度(2.57±0.64)分。2.精神科护士的心理一致感得分为(58.76±12.09)分,该量表三个维度均分由高到低排列依次为:意义感(4.68±1.03)分、可控制感(4.51±1.20)分、可理解感(4.40±1.04)分。3.精神科护士的睡眠质量指数总分为(8.50±3.46)分,7个维度得分从高到低依次为:日间功能障碍(1.86±0.90)分、入睡时间(1.64±0.83)分、主观睡眠质量(1.57±0.73)分、睡眠时间(1.28±0.68)分、睡眠障碍(1.18±0.67)分、睡眠效率(0.80±0.94)分、催眠药物(0.16±0.47)分;按照PSQI分值7分为划分睡眠质量好坏的临界值,58.70%的精神科护士存在睡眠质量问题。4.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年龄、职称以及是否有夜班在PSQI得分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职称和是否有夜班均对精神科护士的睡眠质量影响显着(P<0.05)。5.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精神科护士PSQI得分与社会支持、心理一致感均呈负相关(r=-0.533、r=-0.416,P<0.01),社会支持与心理一致感呈正相关(r=0.597,P<0.01)。6.结构方程模型分析显示:心理一致感在精神科护士社会支持与睡眠质量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估值为-0.222,占总效应的40.51%。结论1.精神科护士普遍存在睡眠质量问题。不同年龄、职称及是否有夜班是精神科护士睡眠质量的影响因素。因此,护理管理者可采取针对性措施,合理进行人员配置,以提高精神科护士的睡眠质量。2.精神科护士社会支持处于中等水平,心理一致感处于低水平,而社会支持和心理一致感均可影响睡眠质量,且心理一致感在社会支持和睡眠质量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因此,应加强对精神科护士的社会支持度,重视提高其心理一致感水平,进而提高其睡眠质量。
李静[2](2021)在《精神科护士职业倦怠的潜在剖面分析及其风险因素的累积效应》文中认为目的:本研究关注山东省精神科护士的职业倦怠状况,使用潜在剖面分析(Latent Profile Analysis,LPA)识别精神科护士中不同的职业倦怠类型,并进一步探究不同类型的风险因素的累积效应。方法:本研究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于2019年对山东省四家精神病医院进行调查。首先将山东省17个地市级按照经济发展水平分为4层:发达、较发达、一般、欠发达,在每层内将所有城市进行编号,随机抽取一家精神病专科医院,然后根据纳入排除标准对该院的临床护士进行招募。使用研究者自己设计的一般资料情况问卷(包括人口学特征如年龄、受教育程度等和工作相关特征如工作年限、职称等)、马氏职业倦怠量表(Maslach Burnout Inventory-Human Service Survey,MBI-HSS)、归因方式量表、情绪调节量表(Emotion Regulation Questionnaire,ERQ)、心理弹性量表简化版、工作相关生活质量量表第 2 版(Work-related Quality of Life Scale-2,WRQoL-2)、工作要求-工作控制量表(Job Demands and Decision Latitude)和付出-获得不平衡量表(Effort-Reward Imbalance Questionnaire,ERI)。共发放问卷 800 份,回收 781 份,排除主要变量(职业倦怠)缺失的25例,共有756例精神科护士被纳入本研究。数据分析所用到的软件包括SPSS25.0和Mplus7.0。采用LPA、描述性分析、单因素分析和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等统计学方法。结果:1.一般资料情况如下:本研究中精神科护士平均年龄(35.04±8.45)岁;其中,77.8%为女性;78.7%为已婚护士;78.4%为本科及以上学历。2.潜在剖面分析结果显示,精神科护士职业倦怠可分为4类,分别命名为“低倦怠型”(43.7%)、“中倦怠型”(33.1%)、“高倦怠型”(15.1%)和“成就感不足型”(8.2%)。3.不同潜在职业倦怠类型精神科护士的人口学和工作相关特征比较:本研究中单因素比较结果显示,不同潜在职业倦怠类型精神科护士在性别、年龄、职称和工作年限上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职业倦怠类型作为因变量(参照组:“低倦怠型”),将以上变量均纳入多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中,结果显示职业倦怠类型与性别和职称的关系存在统计学意义。4.不同潜在职业倦怠类型精神科护士的累积风险指数的高低排序为:“高倦怠型”(6.78±1.50)>“中倦怠型”(5.92±1.44)>“成就感不足型”(5.06±1.61)>“低倦怠型”(4.42±1.81),(P均<0.05)。5.在控制了一般资料变量后,以“低倦怠型”为参照,随着累积风险指数的增加,精神科护士进入“中倦怠型”、“高倦怠型”和“成就感不足型”各组的风险均是增加的,且进入“高倦怠型”组的风险是最高的,其次是“中倦怠型”、“成就感不足型”,OR值分别为 2.73(2.27,3.29)、1.84(1.61,2.09)和 1.28(1.06,1.54)。结论:1.精神科护士的职业倦怠分类特征较为明显,可分为4个潜在类别,分别命名为“低倦怠型”、“中倦怠型”、“高倦怠型”和“成就感不足型”。2.从个人因素和工作环境因素两个方面来评估精神科护士职业倦怠的累积风险,不同职业倦怠类型组别的累积风险指数存在差异。3.风险因素对精神科护士不同潜在职业倦怠类型的影响存在累积效应。
李亚博[3](2021)在《ICU护士职业危害因素及防护对策分析》文中指出目的分析重症监护室(ICU)护士职业病危害因素,并提出相应的防护对策。方法选取80名2015年6月—2018年6月在天津市海河医院ICU工作的护士,根据是否发生职业接触事件将其分为发生组7名和未发生组73名,对所有护理人员的临床资料、发生接触事件的因素、发生接触事件后的处理方式、对职业病危害因素的认识水平等进行分析和统计。结果本组80名护士中,共发生职业接触事件7名,职业接触事件发生率为8.75%,经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职业暴露、消毒灭菌剂、噪声、辐射、对职业病危害因素的认识水平等均是引发ICU护士发生职业接触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引发ICU护士发生职业接触事件的因素较多,ICU工作过程中均有可能发生职业接触事件,医院及护理人员个人应及时做好针对性的防护措施,减少ICU护士职业接触事件的发生。
冯琳燕,赵燕[4](2020)在《精神科护士遭受患者攻击的危险因素分析与预防措施》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精神科护士遭受患者攻击的危险因素分析与预防措施。方法选择2017年10月至2018年10月于我院住院治疗的80例精神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调查其住院期间攻击护士情况,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精神科护士遭受患者攻击危险因素并制定相应预防策略。结果 80例精神疾病患者中,38例对护士做出过攻击行为,攻击事件共44起,其中殴打29起,咬伤10起,其他5起。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酒精性精神障碍、精神分裂症、男性、有攻击行为史是精神科护士遭受患者攻击的独立危险因素(P <0. 05)。结论精神科护士遭受患者攻击发生率较高,应制订相应预防措施及防范技巧教育培训,规范其日常行为,以降低遭受攻击行为发生率。
吴莹玉[5](2020)在《基于行为目标理论的护士工作场所暴力防范培训体系的构建》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本研究旨在构建一套护士工作场所暴力防范培训体系,提高护士工作场所暴力防范意识,为临床护士工作场所暴力防范能力的培养提供参考依据和实施标准,进一步完善护士继续教育培训项目中的职业防护内容。方法1.以“工作场所暴力”/“workplace violence”、“护士”/“nurse*”、“培训”/“train*”/“education”等为检索词在国内外数据库中进行文献检索,参照检索所得文献,结合临床实际工作,初步形成条目池。2.便利抽取青岛市某3个辖区内的三甲综合医院护士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医院工作场所暴力调查问卷修订版》调查三甲综合医院护士工作场所暴力现状,丰富条目池。3.采用半结构式访谈法对包含临床护士、患者及家属和医院行政人员在内的19名访谈对象进行面对面地深度访谈,访谈资料应用Colaizzi法进行分析和整理,提取护士工作场所暴力防范培训需求,结合文献回顾和现状调查结果,初步构建护士工作场所暴力防范培训体系。4.运用德尔菲法对护士工作场所暴力防范培训体系初稿进行两轮专家咨询,最终确立护士工作场所暴力防范培训体系。5.运用层次分析法对各指标的重要性赋值进行计算,确定各指标的权重。结果1.通过文献回顾,初步形成护士工作场所暴力防范培训体系条目池。2.问卷调查结果显示:(1)31.31%的三甲综合医院护士经历过工作场所暴力事件,发生率由高到低依次为语言辱骂、威胁、性骚扰、躯体攻击。(2)暴力事件多于白班(67.63%)、有其他同事在场(76.98%)、护士办公室(39.57%)和急诊(61.06%)发生;为首施暴人员多为中年(77.70%)、男性(78.42%)和患者家属(73.38%);施暴主要原因为施暴者素质低(71.22%)、其不合理要求被拒绝(60.43%)和等候时间长(46.76%)等;护士的应对方式主要为耐心解释(79.14%)、忍让回避(53.96%)和求助保安(30.94%);遭遇工作场所暴力后,护士受到的即时影响主要为感到委屈(80.58%)、气愤(77.70%)和工作热情下降(52.52%),且常存在持续影响(62.59%)。(3)护士对工作场所暴力的认知水平总体较低,66.67%的护士听说过“工作场所暴力”,76.13%的护士认为“工作场所暴力”在护理工作中不可避免,6.76%的护士不认为“工作场所暴力”不值得大惊小怪,95%以上的护士对预防工作场所暴力防范培训持肯定态度。(4)49.77%的护士所在医院开展过与工作场所暴力预防有关的培训。3.通过半结构式访谈共提取暴力识别、应对策略、自我保护、团队协作、沟通技巧、心理支持和法律法规7个培训需求主题。结合文献回顾和现状调查结果,初步构建的护士工作场所暴力防范培训体系中,培训目标包括6个一级指标和26个二级指标,培训内容包括3个一级指标、8个二级指标和28个三级指标。4.共20名专家参加体系构建咨询,两轮专家咨询的积极性分别为95.24%、95.00%。第二轮培训目标指标的专家权威系数为0.828,专家意见的肯德尔和谐系数为0.333(P<0.001);第二轮培训内容指标的权威系数为0.803,专家意见的肯德尔和谐系数为0.263(P<0.001)。最终确立的护士工作场所暴力防范培训体系中,培训目标包括6个一级指标,25个二级指标,其一级指标分别为:树立防暴意识、具备暴力识别技能、掌握暴力应对技能、掌握自我保护技能、保持健康心理状态和熟知法律法规;培训内容包括3个一级指标,8个二级指标和29个三级指标,其一级指标分别为:护士工作场所暴力概况、护士工作场所暴力特征和护士工作场所暴力应对指导;培训方式包括课堂授课、案例分析、情景模拟及工作坊等。5.层次分析法计算结果显示,护士工作场所暴力防范培训目标中,“树立防暴意识”和“掌握自我保护技能”两项指标所占权重最大(0.262),其次为“具备暴力识别技能”、“掌握暴力应对技能”和“保持健康心理状态”(0.146),最后为“熟知法律法规”(0.038)。护士工作场所暴力防范培训内容中,“护士工作场所暴力应对指导”权重最大(0.547),其次为“护士工作场所暴力特征”(0.345),最后为“护士工作场所暴力概况”(0.109)。结论三甲综合医院护士工作场所暴力防范培训需求高;本研究构建的护士工作场所暴力防范培训体系具有较高的科学性和可靠性,可指导临床开展护士防暴能力培训工作。
张小凤,陈小红[6](2019)在《精神科护士职业危险因素及防护措施》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研究精神科护士职业危险因素及防护措施。方法选取2017年11月~2018年11月本院精神科护理人员42名,统计护理人员发生职业危险事件情况,并分析精神科护士职业危险因素,同时制定相应的防护措施。结果共42名精神科护士,其职业危险发生率为73.81%(31/42),其中针刺伤发生率最高61.29%(19/31),是所有精神科护士的45.23%(19/42),其次为患者攻击,发生率为41.94%(13/31)。高年资、患者无暴力倾向、基础设施配置完善、自我保护意识重视、心理压力较小的精神科护士,其发生职业危险事件的风险,要明显的低于低年资、患者有暴力倾向、基础设施配置不完善、自我保护意识淡薄以及心理压力重的精神科护士发生职业危险事件的风险,P<0.05。结论对精神科护士职业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并制定防护对策,可以降低精神科护士职业危险风险。
郭欣颖[7](2018)在《我国精神科护士职业危害和职业防护现状及发展趋势》文中认为精神科护士的护理对象是精神病患者,他们属于特殊人群,发病时其行为具有盲目性及不可预知性,不仅会对自身造成伤害,也会对护士的身体健康甚至是生命安全构成严重威胁。与其他科室相比,精神科护士需要承担的职业风险更高,因此应积极进行职业防护。基于此,文章就我国精神科护士职业危害和职业防护现状及发展趋势进行总结与分析。
田秀芬[8](2014)在《精神科护士职业危险因素的分析及对策》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分析精神科护士职业的危险因素和防护对策,加强自我保护。方法统计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精神科常见职业危险因素的种类,评价自我防护措施的效果。结果我科18名护士通过组织学习自身防护意识加强,受到物理性、心理压力、暴力伤害减少。结论通过加强职业危害因素的培训学习,护士的职业防护能力提高,领导、社会关心、重视精神科护士的职业风险、危害因素,加大投资力度,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降低职业感染率和心理压力源,有效的提高了护士的工作积极性,促进护患关系和谐。
夏玉莲[9](2011)在《精神科护士职业危险因素分析与对策》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精神科护士职业危险因素和职业防护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以减少精神科护士的职业危害。方法总结和分析了精神科护理工作中存在的职业危险因素和职业防护存在的问题。结果精神科常见职业危险因素包括生物性因素、化学性因素、物理性因素、护理工作和患者的因素;精神科职业防护存在的问题包括职业防护教育滞后、职业防护措施落实不到位、防护用具和评估不到位。结论强化职业安全教育、建立护士健康档案和职业暴露报告制度、提高护士职业保护意识和提高护患关系对减少精神科护士的职业危害具有积极的意义。
豆欣蔓,王世平[10](2009)在《我国精神科护士职业危害和职业防护现状及发展趋势》文中研究指明由于工作环境和服务对象的特殊性,精神科护士往往较其他科室的护士面对更多的职业危害,包括遭遇来自患者及其家属的暴力攻击行为的伤害,承受潜在的传染病及其他职业危害带来的伤害,承受较大的心理社会压力和由于护理人员数量相对不足而导致的工作压力,以及较高的院内感染机率等。但目前的许多调查表明我国的精神科护士在应对职业危害时防护意识较淡薄,自我保护意识不强,这与我国职业防护法规落实不到位,安全防护制度不完善、职业防护教育存在漏洞,职业防护知识欠缺、以及职业防护设施滞后,职业防护用具不到位等现状有关。本文针对上述问题及我国精神科护士职业防护的发展趋势作一综述。
二、精神科护士的职业危险因素及防护对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精神科护士的职业危险因素及防护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心理一致感在精神科护士社会支持与睡眠质量间的中介作用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研究背景 |
2 研究理论依据 |
3 研究目的 |
4 研究意义 |
5 技术路线图 |
研究对象与方法 |
1 研究对象 |
2 研究工具 |
3 资料收集 |
4 统计学方法 |
5 质量控制 |
6 伦理考虑 |
结果 |
1 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 |
2 研究工具的信度检验和问卷得分的正态性检验 |
3 精神科护士社会支持的得分情况 |
4 精神科护士心理一致感的得分情况 |
5 精神科护士睡眠质量的得分情况 |
6 精神科护士睡眠质量得分在人口学资料上的差异分析 |
7 精神科护士社会支持、心理一致感与睡眠质量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
8 精神科护士睡眠质量影响因素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
9 心理一致感在精神科护士社会支持与睡眠质量关系中的中介作用分析 |
讨论 |
1 精神科护士社会支持现状 |
2 精神科护士心理一致感现状 |
3 精神科护士睡眠质量现状 |
4 人口学资料对精神科护士睡眠质量的影响 |
5 精神科护士社会支持、心理一致感与睡眠质量之间的关系 |
6 心理一致感在精神科护士社会支持与睡眠质量之间的中介作用 |
7 对策与建议 |
结论 |
研究的创新性与局限性 |
参考文献 |
综述 精神科护士社会支持、心理一致感和睡眠质量的研究进展 |
综述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缩略词表 |
附录 |
致谢 |
(2)精神科护士职业倦怠的潜在剖面分析及其风险因素的累积效应(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章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精神科护士是发生职业倦怠的高危人群 |
1.1.2 精神科护士的职业倦怠存在群体异质性 |
1.1.3 精神科护士职业倦怠风险因素的累积效应 |
1.2 问题的提出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第二章 综述 |
2.1 精神科护士职业倦怠的界定和测量 |
2.1.1 职业倦怠的定义 |
2.1.2 职业倦怠的评估工具 |
2.2 精神科护士职业倦怠的现状 |
2.3 精神科护士职业倦怠的风险因素 |
2.3.1 个人因素(归因方式、情绪调节、心理弹性) |
2.3.2 工作环境因素(工作压力、工作要求控制、付出回报) |
2.4 精神科护士职业倦怠的累积风险 |
2.4.1 累积风险的概念及测量 |
2.4.2 国内外职业倦怠累积风险的实证研究 |
2.5 小结 |
第三章 研究对象和方法 |
3.1 研究设计 |
3.2 研究对象 |
3.3 样本量 |
3.4 数据收集 |
3.5 研究工具 |
3.5.1 一般资料问卷 |
3.5.2 马氏职业倦怠量表(MBI-HSS) |
3.5.3 归因方式量表 |
3.5.4 情绪调节量表(ERQ) |
3.5.5 心理弹性量表简化版(CD-RISC-10) |
3.5.6 工作相关生活质量量表第2版(WRQoL-2)-工作压力维度 |
3.5.7 工作要求-工作控制量表 |
3.5.8 付出-获得不平衡量表(ERI) |
3.6 质量控制 |
3.7 伦理考虑 |
3.8 统计分析 |
3.8.1 共同方法偏差检验 |
3.8.2 描述性分析 |
3.8.3 潜在剖面分析(Latent Profile Analysis,LPA) |
3.8.4 单因素分析 |
3.8.5 累积风险模型 |
3.8.6 回归分析 |
第四章 研究结果 |
4.1 精神科护士的一般人口学及工作相关特征 |
4.2 精神科护士职业倦怠类型的潜在剖面分析 |
4.2.1 潜在剖面分析结果 |
4.2.2 四个潜在职业倦怠类型的命名 |
4.2.3 四个潜在职业倦怠类型精神科护士的人口学和工作相关特征 |
4.2.4 护士潜在职业倦怠类型的风险因素研究 |
第五章 讨论 |
5.1 精神科护士职业倦怠的类型 |
5.2 不同潜在职业倦怠类型精神科护士的人口学和工作相关特征 |
5.3 不同潜在职业倦怠类型与单个风险因素的关系 |
5.3.1 不同潜在职业倦怠类型与个人因素(归因方式、情绪调节、心理弹性)的关系 |
5.3.2 不同潜在职业倦怠类型与工作环境因素(工作压力、工作要求控制、付出回报)的关系 |
5.4 不同潜在职业倦怠类型的累积风险 |
第六章 结论 |
第七章 本研究的创新性及局限性 |
7.1 本研究的创新性 |
7.2 本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3)ICU护士职业危害因素及防护对策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方法 |
1.3 统计学处理 |
2 结果 |
2.1 引发ICU护士发生职业接触事件的单因素分析 |
2.2 引发ICU护士发生职业危险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
3 讨论 |
3.1 引发因素 |
3.2 防护措施 |
(4)精神科护士遭受患者攻击的危险因素分析与预防措施(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方法 |
1.3 统计学处理 |
2 结果 |
2.1 精神科护士遭受患者攻击的情况 |
2.1 精神科护士遭受患者攻击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
3 讨论 |
(5)基于行为目标理论的护士工作场所暴力防范培训体系的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研究背景 |
2 研究目的 |
3 研究意义 |
4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4.1 行为目标理论 |
4.2 护士工作场所暴力 |
5 技术路线图 |
研究对象与方法 |
1 研究对象 |
1.1 文献回顾研究对象 |
1.2 问卷调查研究对象 |
1.3 半结构式访谈法研究对象 |
1.4 专家遴选标准 |
2 研究方法 |
2.1 文献回顾法 |
2.2 问卷调查法 |
2.3 半结构式访谈法 |
2.4 德尔菲法 |
3 统计学分析 |
3.1 问卷调查法 |
3.2 德尔菲法 |
4 质量控制 |
4.1 团队组建 |
4.2 问卷调查 |
4.3 半结构式访谈 |
4.4 专家咨询 |
结果 |
1 文献回顾结果 |
2 问卷调查结果 |
2.1 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 |
2.2 三甲综合医院护士工作场所暴力发生现状 |
3 半结构式访谈结果 |
3.1 受访者一般资料 |
3.2 培训需求主题 |
4 护士工作场所暴力防范培训体系初稿 |
5 咨询专家结果 |
5.1 咨询专家的基本情况 |
5.2 专家的积极程度 |
5.3 专家的权威程度 |
5.4 专家意见的协调程度 |
5.5 专家意见的集中程度 |
6 指标咨询结果 |
6.1 第一轮专家咨询结果 |
6.2 第二轮专家咨询结果 |
讨论 |
1 护士工作场所暴力防范培训的必要性和需求性高 |
2 护士工作场所暴力防范培训体系的科学性较好 |
3 护士工作场所暴力防范培训体系的可靠性较强 |
4 护士工作场所暴力防范培训体系的内容分析 |
4.1 培训目标 |
4.2 培训内容 |
结论 |
研究的创新性、局限性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综述 |
综述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缩略词表 |
附录 |
致谢 |
(6)精神科护士职业危险因素及防护措施(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研究方法 |
1.3 观察指标 |
1.4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精神科护士职业危险发生情况分析 |
2.2 精神科护士职业危险发生影响因素分析 |
3 讨论 |
(7)我国精神科护士职业危害和职业防护现状及发展趋势(论文提纲范文)
1 精神科护士的职业危害现状 |
1.1 生物性危害 |
1.2 物理性危害 |
1.3 化学性危害 |
1.4 生理和心理性危害 |
2 精神科护士的职业防护现状 |
2.1 职业防护法规落实不到位 |
2.2 护士的职业防护意识薄弱 |
2.3 职业防护教育缺失 |
2.4 职业防护设施不到位 |
3 精神科护士职业安全的发展趋势 |
3.1 强化对护士的培训, 提升其岗位能力 |
3.2 注重细节保护, 防止生物性感染 |
3.3 规范生化检测, 做好相关检查 |
3.4 提升个人应对能力, 增强专业素质 |
3.5 重视护士工作环境的营造 |
(8)精神科护士职业危险因素的分析及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 常见精神科职业危险因素 |
1.1 针刺损伤: |
1.2 暴力伤害: |
1.3 心理压力: |
1.4 环境的因素: |
1.5 自我保护意识淡薄: |
2 防护措施 |
2.1 加强职业安全教育: |
2.2 患者危害因素的防护: |
2.3 病房环境因素: |
2.4 心理减压: |
2.5 人性化护理实施: |
3 结果 |
4 结论 |
(9)精神科护士职业危险因素分析与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 精神科常见职业危险因素 |
1.1 生物性因素 |
1.2 化学性因素 |
1.3 物理性因素 |
1.4 护理工作和患者的因素 |
1.4.1 护理工作因素 |
1.4.2 患者因素 |
2 精神科职业防护存在的问题 |
2.1 职业防护教育滞后 |
2.2 职业防护措施落实不到位 |
2.3 防护用具和评估不到位 |
2.4 防护费用不到位 |
3 对策 |
3.1 强化职业安全教育 |
3.2 建立护士健康档案和职业暴露报告制度 |
3.3 提高护士职业防护意识 |
3.3.1 培养护士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
3.3.2 落实手卫生规范 |
3.3.3 戴手套 |
3.3.4 环境消毒 |
3.3.5 使用防护用品 |
3.4 和谐护患关系 |
4 小结 |
四、精神科护士的职业危险因素及防护对策(论文参考文献)
- [1]心理一致感在精神科护士社会支持与睡眠质量间的中介作用探究[D]. 宋艳辉. 青岛大学, 2021
- [2]精神科护士职业倦怠的潜在剖面分析及其风险因素的累积效应[D]. 李静. 山东大学, 2021(12)
- [3]ICU护士职业危害因素及防护对策分析[J]. 李亚博. 中国城乡企业卫生, 2021(05)
- [4]精神科护士遭受患者攻击的危险因素分析与预防措施[J]. 冯琳燕,赵燕.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20(12)
- [5]基于行为目标理论的护士工作场所暴力防范培训体系的构建[D]. 吴莹玉. 青岛大学, 2020(01)
- [6]精神科护士职业危险因素及防护措施[J]. 张小凤,陈小红. 心理月刊, 2019(06)
- [7]我国精神科护士职业危害和职业防护现状及发展趋势[J]. 郭欣颖. 继续医学教育, 2018(06)
- [8]精神科护士职业危险因素的分析及对策[J]. 田秀芬. 中国医药指南, 2014(33)
- [9]精神科护士职业危险因素分析与对策[J]. 夏玉莲. 现代临床护理, 2011(06)
- [10]我国精神科护士职业危害和职业防护现状及发展趋势[J]. 豆欣蔓,王世平.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09(32)
标签:职业倦怠论文; 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论文; 社会支持论文; 职业危害论文; 精神科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