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心内科护理用流食器具,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适用对象为原本就是流食的食物,对于其他食物流食器不存在对食物的再处理功能,仍然增加了患者进食时的不便问题,包括盛放罐,盛放罐的内部通过第一电机连接有旋转杆,且旋转杆的外壁连接设置有转动架和搅拌杆,搅拌杆交叉设置有固定杆,固定杆固定胶接在盛放罐的内壁,盛放罐一端侧壁开设有螺纹孔,且螺纹孔的内部螺纹连接有连接壳,连接壳的底端壁开设有安装孔,且安装孔的侧壁固定胶接有出料管,利用流食器具对盛放罐内的食物进行再处理,保证了食用食物时的便捷性,保证了患者食用的舒适度,也减轻了护理人员的劳动强度。
主设计要求
1.一种心内科护理用流食器具,包括盛放罐(1)、伸缩杆(2)、罐盖(4)、搅拌杆(7)、连接壳(15)和流通管(11),其特征在于,所述盛放罐(1)的上端连接有罐盖(4),所述盛放罐(1)的内部通过第一电机(10)连接有旋转杆,且旋转杆的外壁连接设置有转动架(9)和搅拌杆(7),所述搅拌杆(7)交叉设置有固定杆(8),所述固定杆(8)固定胶接在所述盛放罐(1)的内壁,所述盛放罐(1)一端侧壁开设有螺纹孔,且螺纹孔的内部螺纹连接有连接壳(15),所述连接壳(15)的底端壁开设有安装孔,且安装孔的侧壁固定胶接有出料管(12),所述出料管(12)的内部连接有流通管(11);所述盛放罐(1)靠近所述罐盖(4)的外壁固定胶接有两个固定块(6),且固定块(6)的上壁均通过螺栓固定有伸缩杆(2),并且伸缩杆(2)的上端均连接有固定扣,所述固定扣之间固定系套有连接带(5)。
设计方案
1.一种心内科护理用流食器具,包括盛放罐(1)、伸缩杆(2)、罐盖(4)、搅拌杆(7)、连接壳(15)和流通管(11),其特征在于,所述盛放罐(1)的上端连接有罐盖(4),所述盛放罐(1)的内部通过第一电机(10)连接有旋转杆,且旋转杆的外壁连接设置有转动架(9)和搅拌杆(7),所述搅拌杆(7)交叉设置有固定杆(8),所述固定杆(8)固定胶接在所述盛放罐(1)的内壁,所述盛放罐(1)一端侧壁开设有螺纹孔,且螺纹孔的内部螺纹连接有连接壳(15),所述连接壳(15)的底端壁开设有安装孔,且安装孔的侧壁固定胶接有出料管(12),所述出料管(12)的内部连接有流通管(11);
所述盛放罐(1)靠近所述罐盖(4)的外壁固定胶接有两个固定块(6),且固定块(6)的上壁均通过螺栓固定有伸缩杆(2),并且伸缩杆(2)的上端均连接有固定扣,所述固定扣之间固定系套有连接带(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心内科护理用流食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盛放罐(1)的上端为开口状,且盛放罐(1)靠近开口位置处设置有外螺纹,并且罐盖(4)内壁设置有螺纹,所述盛放罐(1)与所述罐盖(4)螺纹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心内科护理用流食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盛放罐(1)的底端设置有第一电机(10),且第一电机(10)的输出端连接有旋转杆,旋转杆的外壁设置有第一螺纹部和第二螺纹部,第一螺纹部螺纹连接有转动架(9),第二螺纹部螺纹连接有搅拌杆(7)。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心内科护理用流食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盛放罐(1)的外型呈平躺的“T”形状,且盛放罐(1)与所述连接壳(15)相互垂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心内科护理用流食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壳(15)上固定设置有第二电机(14),且第二电机(14)的输出端连接有转动杆,转动杆的外壁设置有外螺纹,转动杆的外壁螺纹连接有螺旋杆(13)和活动架(16)。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心内科护理用流食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料管(12)内壁设置有外螺纹,且出料管(12)内螺纹连接有流通管(11),流通管(11)的一端转动插接有吸食嘴(17),所述吸食嘴(17)、所述流通管(11)和所述出料管(12)相互贯通。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心内科护理用流食器具。
背景技术
在心内科的护理中,由于心内科疾病发病急、重症患者不能移动等原因,往往需要患者在接受治疗前静卧,症状缓和后再予以施治。在此过程中,医护人员可能需要为其口服液体药物和进食流质食物,但是若全部采用人工喂食,给医护人员增加极大的工作负担,这时候就需要借助医用器具流食器来辅助解决此问题。
目前,流食器的类型主要有人工推拉式、吊挂式和充压式等,根据患者病情的不同选择对应类型的器具进行喂食,但是现有的流食器的适用对象为原本就是流食的食物,对于其他食物流食器不存在对食物的再处理功能,仍然增加了患者进食时的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适用对象为原本就是流食的食物,对于其他食物流食器不存在对食物的再处理功能,仍然增加了患者进食时的不便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心内科护理用流食器具。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心内科护理用流食器具,包括盛放罐、伸缩杆、罐盖、搅拌杆、连接壳和流通管,所述盛放罐的上端连接有罐盖,所述盛放罐的内部通过第一电机连接有旋转杆,且旋转杆的外壁连接设置有转动架和搅拌杆,所述搅拌杆交叉设置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固定胶接在所述盛放罐的内壁,所述盛放罐一端侧壁开设有螺纹孔,且螺纹孔的内部螺纹连接有连接壳,所述连接壳的底端壁开设有安装孔,且安装孔的侧壁固定胶接有出料管,所述出料管的内部连接有流通管;
所述盛放罐靠近所述罐盖的外壁固定胶接有两个固定块,且固定块的上壁均通过螺栓固定有伸缩杆,并且伸缩杆的上端均连接有固定扣,所述固定扣之间固定系套有连接带。
优选的,所述盛放罐的上端为开口状,且盛放罐靠近开口位置处设置有外螺纹,并且罐盖内壁设置有螺纹,所述盛放罐与所述罐盖螺纹连接。
优选的,所述盛放罐的底端设置有第一电机,且第一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旋转杆,旋转杆的外壁设置有第一螺纹部和第二螺纹部,第一螺纹部螺纹连接有转动架,第二螺纹部螺纹连接有搅拌杆。
优选的,所述盛放罐的外型呈平躺的“T”形状,且盛放罐与所述连接壳相互垂直。
优选的,所述连接壳上固定设置有第二电机,且第二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转动杆,转动杆的外壁设置有外螺纹,转动杆的外壁螺纹连接有螺旋杆和活动架。
优选的,所述出料管内壁设置有外螺纹,且出料管内螺纹连接有流通管,流通管的一端转动插接有吸食嘴,所述吸食嘴、所述流通管和所述出料管相互贯通。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盛放罐、伸缩杆、罐盖、搅拌杆、连接壳和流通管等结构的设置,盛放罐与罐盖采用螺纹方式连接,提高了利用器具盛放食物的操作便捷性,并且连接壳与盛放罐采用螺纹连接方式,增加了对器具拆卸清洗的方便性,延长了器具的使用周期。
2、本实用新型,通过盛放罐、伸缩杆、罐盖、搅拌杆、连接壳和流通管等结构的设置,通过盛放罐和连接管的相交处流动,使食物移动至出料管内,通过出料管和流通管的连接,在患者咬住吸食嘴时,可以将食物吸入嘴中,方便了患者利用器具食用流食的操作便捷性。
综上所述,利用流食器具对盛放罐内的食物进行再处理,保证了食用食物时的便捷性,保证了患者食用的舒适度,也减轻了护理人员的劳动强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心内科护理用流食器具的前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心内科护理用流食器具的盛放罐和固定块连接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心内科护理用流食器具的搅拌杆连接结构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心内科护理用流食器具的转动架连接结构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盛放罐、2伸缩杆、3连接扣、4罐盖、5连接带、6固定块、7搅拌杆、8固定杆、9转动架、10第一电机、11流通管、12出料管、13螺旋杆、14第二电机、15连接壳、16活动架、17吸食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实施例:参照图1-4,一种心内科护理用流食器具,盛放罐1的上端连接有罐盖4,盛放罐1的上端为开口状,且盛放罐1靠近开口位置处设置有外螺纹,并且罐盖4内壁设置有螺纹,盛放罐1与罐盖4螺纹连接,盛放罐1一端侧壁开设有螺纹孔,且螺纹孔的内部螺纹连接有连接壳15,盛放罐1的外型呈平躺的“T”形状,且盛放罐1与连接壳15相互垂直,连接壳15的底端壁开设有安装孔,且安装孔的侧壁固定胶接有出料管12,出料管12内壁设置有外螺纹,且出料管12内螺纹连接有流通管11,流通管11的一端转动插接有吸食嘴17,吸食嘴17、流通管11和出料管12相互贯通。
具体的,使用器具用于患者进食流质食物时,此时可以将罐盖4从盛放罐1上旋转下来,然后将食物倒入至盛放罐1内,然后将罐盖4转动盖接在盛放罐1上,食物在盛饭罐内流动至连接壳15内,通过连接壳15底侧连接的出料管12排出,当患者咬住吸食嘴17时,可以使食物通过流通管11的连接,将流食吸入嘴中;
进一步的,盛放罐1与罐盖4采用螺纹方式连接,提高了利用器具盛放食物的操作便捷性,并且连接壳15与盛放罐1采用螺纹连接方式,增加了对器具拆卸清洗的方便性,延长了器具的使用周期。
其中,盛放罐1靠近罐盖4的外壁固定胶接有两个固定块6,且固定块6的上壁均通过螺栓固定有伸缩杆2,并且伸缩杆2的上端均连接有固定扣,固定扣之间固定系套有连接带5。
具体的,在使用器具时,可以利用固定扣与系套的连接带5,带动器具挂在合适的位置,然后可以利用伸缩杆2的伸缩性能,对伸缩杆2的长度进行调整,将盛放罐1挂置于方便患者使用的位置,也增加了对于器具的移动便携性。
其中,盛放罐1的内部通过第一电机10连接有旋转杆,且旋转杆的外壁连接设置有转动架9和搅拌杆7,即盛放罐1的底端设置有第一电机10,且第一电机10的输出端连接有旋转杆,旋转杆的外壁设置有第一螺纹部和第二螺纹部,第一螺纹部螺纹连接有转动架9,第二螺纹部螺纹连接有搅拌杆7,搅拌杆7交叉设置有固定杆8,固定杆8固定胶接在盛放罐1的内壁,连接壳15上固定设置有第二电机14,且第二电机14的输出端连接有转动杆,转动杆的外壁设置有外螺纹,转动杆的外壁螺纹连接有螺旋杆13和活动架16,活动架16置于连接壳15和盛放罐1的相交位置处。
具体的,在食物盛放在盛放罐1内后,可以控制第一电机10的启动,使第一电机10带动搅拌杆7和转动杆的同时转动,对盛放罐1内的食物起到打碎的作用,之后控制第二电机14的启动,使第二电机14带动螺旋杆13和活动架16的转动,使盛放罐1内的食物,通过盛放罐1和连接管的相交处流动,使食物移动至出料管12内,通过出料管12和流通管11的连接,在患者咬住吸食嘴17时,可以将食物吸入嘴中,方便了患者利用器具食用流食的操作便捷性;
进一步的,活动架16的转动可以防止食物在流动过程中发生堵塞,螺旋杆13将对食物的流动起到螺旋导向作用,使食物可以很好的通过后续连接的流通管11进行流动,防止食物在流动过程中发生堵塞现象,保证了患者食用流食的顺畅性,也确保患者在食用流食时的安全性能,利用流食器具对盛放罐1内的食物进行再处理,保证了食用食物时的便捷性,保证了患者食用的舒适度,也减轻了护理人员的劳动强度。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设计图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080103.1
申请日:2019-01-14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32(江苏)
授权编号:CN209734562U
授权时间:20191206
主分类号:A61J15/00
专利分类号:A61J15/00
范畴分类:申请人:夏小丽
第一申请人:夏小丽
申请人地址:226000 江苏省南通市如皋市如城街道紫竹园337幢502室
发明人:夏小丽
第一发明人:夏小丽
当前权利人:夏小丽
代理人:代理机构:代理机构编号: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