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二○○一年第二十卷总目次(论文文献综述)
杜慧月[1](2021)在《“朝天录”文献系年考述》文中研究指明在明代中朝文学交流文献中,"燕行录"种类最多,卷帙最富。所谓"燕行",是指朝鲜使臣出使北京。朝鲜王朝虽然先后成为明、清王朝的藩属国,但朝鲜君臣对明、清的心态大不相同。由此,其使明行纪多称"朝天录",而使清行纪则多称"燕行录"。以"朝天录"命名始于弘治十三年(1500)李荇《朝天录》。本文按照年代顺序,结合《韩国文集丛刊》《燕行录全集》《燕行录续集》等,对朝鲜使臣使明行纪即"朝天录"文献简要考述之。对于中朝文人之诗文酬赠,特为表出,以见明代中朝文学交流之一斑。
陈星羽[2](2021)在《储欣《左传选》评点研究》文中研究表明
黄小菊[3](2021)在《版本视域下《三国志演义》经典化研究》文中指出小说在中国古代历来被视为“小道”,由小说走向经典经历了艰难的过程。明中后期随着思想文化的重大变革,反程朱理学的泰州学派、王阳明心学以及李贽童心说在文化领域掀起一股改革的风潮,小说和戏曲在此风潮的影响下得到蓬勃的发展。文人对小说戏曲开始改观,不再视为“史之余”而是作为独立的文类。《三国志演义》借《三国志》之名进入文人的视野,罗贯中的文人化改编使其天然的具有精英阶层的烙印,而文人以通俗历史看待《三国志演义》,将其视为普及历史教化民众的通俗读物,嘉靖壬午本、周曰校刊本等“演义”系统诸本增加其历史性,而叶逢春刊本、余象斗刊本、朱鼎臣刊本在射利的目的下降低阅读的难度,降低发行的成本使得《三国志演义》不再局限于精英文人而是对文化水平低下的普通识字民众也敞开了阅读大门,极大了推动了《三国志演义》的传播。直到李贽打破文人对小说的成见,叶昼模仿李贽批评《水浒传》评点《三国志演义》,真正的跳出历史,将其当作一部文学作品进行评点,刊刻者也改变传统按卷编排的形式,将二百四十段的《三国志演义》合并为一百二十回,虽然此时的回目还不对偶,不甚精美,两段也只是简单的合并,并没有完全融合,但是按回编目的形制标志着对《三国志演义》文体定位的改变,对《三国志演义》的经典地位的确立有重要的作用。其后毛宗岗父子学习金圣叹评改《水浒传》对《三国志演义》进行了大范围的删改,使得《三国志演义》的语言风格得到统一、人物形象更加典型和思想主旨得到升华,成为了真正的经典文本,取代了之前流传的所有刊本,成为主流文本。本文主要探讨《三国志演义》版本演义过程中不同阶段,不同版本体系所呈现了不同发展趋势,及其原因和特色。认为《三国志演义》版本演化经历了文人化、历史化、通俗化和学术化的过程,这些过程对《三国志演义》经典化文本的确立共同起着推动作用。以书坊主为主要发行者和整理者的《三国志演义》天然的具有商品属性和文学属性,不同的书坊因为面向读者不同侧重也不同,江南刊本在兼顾商品属性时注重其文学性与历史性,因此呈现出文人化、历史化的发展趋势,使得《三国志演义》成为通俗历史读物,提高了它在文人心中的地位。建阳刊本以低廉的价格与江南刊本形成竞争优势,又通过增加图像的形式降低阅读门槛,插入大众耳熟能详的三国人物英雄故事吸引普通民众的兴趣,对《三国志演义》的广泛传播起到推动作用,使得《三国志演义》不再仅限于精英阶层阅读,而是取代《三国志平话》等民间戏曲成为普通大众了解三国历史人物故事的主要渠道。随着明末清初小说评点的兴起,文人对《三国志演义》的认识也在不断深入,由早期视为通俗历史读本到注意演义与历史的区别,不再将《三国志演义》当作“史之余”和教化民众的工具,而是开始重视历史演义本身的文学价值。对历史演义文体全新认识是《三国志演义》摆脱历史的束缚,回归小说评论语境的关键,为《三国志演义》经典化作了理论准备。毛评本《三国志演义》总结了文人化、历史化、通俗化、学术化的经验,形成了雅俗共赏的文体风格,同时对“拥刘反曹”主题思想和强化,使得《三国志演义》与传统儒家观念和统治阶层的利益相符合,被上下阶层共同接受。《三国志演义》版本在经济和思想文化共同作用下不断演化,最终形成了经典文本毛评本,经典文本的确立为进一步扩大《三国志演义》的影响奠定了条件,是《三国志演义》经典地位确立的基础。
朱则杰[4](2020)在《清诗总集丛考——以石钧《同音集》等为中心》文中提出清代诗歌总集研究相对较少,存在的各种问题很多,而读者一般不大注意。现就涉及《霄峥集》《同音集》《牟平遗香集》《番禺潘氏诗略》等总集的若干问题予以考辨,供有关读者参考。
彭杰[5](2018)在《吐鲁番柏孜克里克石窟新发现汉文写本《大藏经》残卷探析》文中研究说明大藏经,又称一切经,契经、藏经或三藏。汉文大藏经,通常定义为:"基本网罗历代汉译佛典并以之为核心的,按照一定的结构范围组织,并具有一定外在标志的汉文佛教典籍及相关文献的丛书。"1概言之,它是大小乘佛教典籍兼收的丛书2。此前,中外学者已对新疆出土文书中的《大藏经》残卷的版本做了卓有成效的甄别,但所涉及者均为印本。31980年10月至1981年7月,吐鲁番地区文管所在柏孜克里克石窟清理出土了一批佛教文书残
侯丽[6](2016)在《大内隆雄与伪满洲国文坛》文中认为大内隆雄1907年出生于日本南部的福冈柳川,14岁以日本移民的身份来到中国东北,39岁时随着日本侵华战争的失败回到本土,在中国整整生活了 25年。作为伪满洲国时期的文学翻译家,他把生命中最为美好的年华留在了"满洲"的土地上,为东北现代文学的译介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他为人低调,工作勤奋刻苦,文学翻译成果长期不为文坛和批评界所瞩目;然而委实又是日本侵华战争时期中日文化交流史上的一个杰出的存在。大内隆雄来华初期,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的派遣,在中国的上海读完了大学,那是1925年至1929年的事情。读书期间,他的文学才华和人生追求,受到中国左翼文学运动的思潮的影响。他先后接触了创造社的成员田汉、郁达夫、和郭沫若等人,在"小荷才露尖尖角"的时代便有了与众不同的经历。他的左翼激进的面貌,同时也引起了日本关东军宪兵队的注意,并且成为他的整个满洲生涯中不幸的根源。回到东北以后,他依旧以一个文人的面目面对动乱的时代。先后做过《满洲评论》的编辑,发表过不少才华横溢的文章,和橘朴一起编撰过《最新满洲辞典》。如果不是时代的过失,他很可能成为伪满文坛上一个不可多得的作家。1932年他在以"满铁"为中心的"左翼调查事件"中被捕,旋即退出了"满铁";1933年从东京返回奉天蛰居,1935年才重新入职新京日日新闻社;那以后还曾混迹于当时满洲最大的电影制片厂"满洲映画株式会社"。复出以后,他基本上不再以一个文人的面貌出现,而是潜心于中日两种文字的置换,在战争结束前的大约十年的时间里,成为着名的东北现代文学的翻译家。半个世纪以后,大内隆雄的东北文学翻译业绩,才被一个叫冈田英树的日本教授找到并发掘出来。这位在日本有"伪满洲国文学研究第一人"之称的教授,对大内隆雄的整体评价是"大内隆雄的汉语能力是极为出色的,他的日语表现能力姑且不论,其翻译几乎是准确的。而且选择作品也很有眼力,如但娣《售血者》、古丁《原野》、关沫南《两船家》、爵青《废墟之书》、山丁《绿色的谷》、王秋萤《矿坑》、小松《人造绢丝》、疑迟《北荒》、袁犀《邻三人》等,都是各作家的代表作"。"我曾编过伪满洲国日译满洲中国作家作品目录,即使据那不完全的资料也可判明翻译者名字的作品有142篇,其中就有大内所译110篇。这个目录当然需要大幅补充,但仍可查明大内’一手承担’的实际情况"。冈田英树给大内隆雄的定位是"中国文学翻译家"。本论文作为后学,既想站在巨人的肩膀之上,又力图有所突破,哪怕是一点点也好。因此将大内隆雄定位为东北现代文学翻译家。这个定位的意图有两点:一是用摄影的术语来表述的话,冈田先生的光圈对得不是太准,大内隆雄的实际情况,显然叫东北文学翻译家更准确些;而且作者本人也缺乏从中国的视角谈及文学翻译的魄力。二是在冈田先生的着作中,大内隆雄的研究是在《伪满洲国文学》第3编中的第3章出现的;虽然立了单独的章节来讨论这位翻译家的业绩,但毕竟是十几年前的想法了;笔者斗胆在这一研究的基础上做出扩展和开拓的努力。
何芳[7](2016)在《《花间集》题跋辑考》文中研究指明四川省图书馆藏《花间集》二十二种,皆为李一氓先生捐赠。其中"明末雪艳亭活字印本"属稀见,《花间类编》(清康熙抄本)亦未查见相关着录。书中所附李一氓、王立中、张尔田、叶恭绰等跋文十数则,各有见解、相互印证,梳理、勾勒出《花间集》传世主要版本清晰的源流图,实为系统研究《花间集》之宝贵资料。其中李一氓跋文有数则为《一氓题跋》未收,湮没于故纸堆中,为工作中的新发现。本文汇辑跋文,并详加整理考释,以彰显其文献与学术价值。
彭杰[8](2016)在《吐鲁番柏孜克里克石窟出土汉文佛教文书相关问题研究 ——以1980-1981年出土文书为中心》文中研究表明吐鲁番盆地是古代东西方经济及文化交流的大动脉——丝绸之路上的重要区域,历史上,一种独特的绿洲文化由多个民族共同在此地创造出来。在当地现存众多的古代遗址中,名闻遐迩的柏孜克里克石窟位于吐鲁番市东北约40余公里的火焰山主峰山腰、木头沟沟谷西岸的陡崖上。不仅保存了大量色彩绚丽的古代壁画,而且还出土了许多珍贵文物。1980年10月至1981年7月,吐鲁番文管所的工作人员在对柏孜克里克石窟崖岸前的土沙堆积进行清理时发现了新的洞窟。经过仔细甄别,在堆积中发现了一批的汉文文书和回鹘文等少数民族文字的写本、印本文书以及其他文物。其大致年代范围,上至西晋,下迄北宋。从目前所知汉文佛教文书的内容看,涉及经、律、论多个领域。本文就以这次出土的汉文佛教典籍为研究对象,结合吐鲁番盆地的历史文化变迁,从多方面开展了研讨。通过研究,可以得出如下结论:(一)柏孜克里克石窟出土的这批汉文佛教文书,就外观的细节而言,与以往当地发现的抄经并无二致。文书的书法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十六国、高昌国及唐西州时期,都呈现出不同的时代特色。多种书体竞相呈现,反映出吐鲁番盆地与外部区域文化交流的频繁,为我们描绘出在丝绸之路这一经济文化交流的大通道上佛教文化旺盛而持久传播的历史画卷。(二)柏孜克里克石窟所出土的《金光明经》及《仁王般若经》等佛教护国类经典尤其为麹氏高昌国王族所青睐。除了麹氏高昌国处于大国之间,其王族无奈只好时常寄望于佛法护佑的外部原因外,实际还有其抄经供养的内在动机,即,不仅可用佛教义理来为其现世王权合法性提供辩护,而且来世还能当转轮王,甚至依据授记还能成佛。(三)包括柏孜克里克石窟所出土的数量多、版本多的《金刚经》残卷文书的发现,表明自北魏至隋唐,《金刚经》汉译本曾在今吐鲁番地区流行一时,尤以鸠摩罗什的译本大行其道。此经的流行,固然与其所宣扬的佛教义理相关,但也与罗什高超的译经水平有关。特有的汉文化传统,为《金刚经》信仰在唐代西州的进一步流传提供了土壤。(四)吐鲁番所见汉文、回鹘文《弥勒上生经》残卷及其他相关艺术品的存在,勾画出弥勒上生信仰自南北朝至唐代在当地由盛而衰,至高昌回鹘时期再度兴盛的轨迹,但其发展演变与中原地区并不同步,从而具有自身的地域特色。(五)在五至九世纪期间,主要受中原汉文化的影响,西方净土思潮曾在高昌和龟兹这些西域重镇流传一时并在不同地域显示出了不同的形态。在唐朝着力在西域建立汉寺的历史文化背景下,由于奉敕前来建寺的长安寺院出身僧人的重要媒介作用,长安样式的西方净土变艺术极可能直接被移植到了西域汉寺中,从中显示出长安佛教文化对西域的影响。(六)《妙法莲华经》在吐鲁番盆地的长期流传并在所有汉译佛典中以最多数量而独占鳌头,其实也是此经在中国流行的一个缩影。其中的原因,除了于此经提倡的“三乘归一”的义理思想有关外,鸠摩罗什高超的译经水平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七)在高昌辑译完成的《贤愚经》被带至河西后不久,在为敦煌莫高窟壁画提供相关新颖内容题材的同时,在北凉时又西进高昌,出现在吐峪沟石窟壁画中。两地这一时期的洞窟,从建筑形制、壁画布局、题材内容、人物造型、绘画技艺以及所反映的佛教信仰等方面都有许多共同之处。这种奇特的文化现象反映出中古时期西域和河西在佛教艺术方面存在着一种双向互动的关系。(八)柏孜克里克石窟出土的密教典籍,属于《大日经》、《金刚顶经》系统的非常少见,而主张讽诵、抄写,并伴以陀罗尼咒语来获取功德的典籍数量占优势。这种现象表明,自魏晋直至唐宋的数百年间,在当时的吐鲁番盆地,相比较于《大日经》、《金刚顶经》等宣扬复杂晦涩密教根本理论的典籍,强调现世及来世利益的陀罗尼类密教典籍更受青睐而易于被广大信众所接受,反映出当地汉传佛教的鲜明特征。(九)《维摩诘经》残卷的大量发现,尤其是鸠摩罗什所译《维摩诘所说经》,表现此经曾在唐代吐鲁番盆地流行一时。高昌回鹘时期,以罗什译本为底本的回鹘文《维摩诘所说经》在当地出土不少,而以此为依据绘制的“维摩诘经变”在伯西哈石窟的密教洞窟第3窟中出现,一方面是此经变画受敦煌佛教艺术影响所致,另一方面,与《维摩诘所说经》所宣扬的以神通教化众生和密教注重神通高度契合不无关系。(十)汉文大藏经在古代吐鲁番的流传,不仅见于历史文献的记载,而且由当地出土的佛经残卷得以确证。藏经的形式既有抄本,也有印本。其中,唐代由中央政府颁赐的依据《大唐内典录·入藏卷》来组织的抄本藏经在当地广为流传直至北宋初年。北宋以后,刻本大藏经的开宝藏、金藏、契丹藏、毗卢藏、崇宁藏及碛砂藏等多个版本均在当地出现,南北中三个大藏经系统汇集,佛教文化之兴盛由此可见一斑。至蒙元时期,高昌回鹘已具备了自行刊印藏经的能力。
官鹏鹏[9](2016)在《张新之《红楼梦》评点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清代《红楼梦》评点大放异彩,以王希廉、姚燮、张新之为代表的三家汇评本在当时流传最为广泛,三家评本中张新之的评点文字刊印得最为完整,本文以张新之的评点为研究对象。文章主要分析了张新之评点的版本流传情况,摘录张新之《红楼梦》评点文字,通过对评点内容的研究来探析张新之评点的特色,及其渗透在评点中的主要思想,并总结张新之评点的艺术成就,进而系统地阐述张新之评点的价值。
李红英[10](2014)在《国家图书馆藏四库采进本经眼録》文中研究指明四库采进本,或称四库进呈本,包括各省采进呈到四库馆的书籍,也包括朝中大臣进献家藏、内府翰林院藏书等。另有翰林院红格抄本,这是因纂修《四库全书》之时,未见书籍传世,四库馆臣从《永乐大典》中辑佚之本。从某种意义上説,翰林院红格钞本亦可称"四库采进本"。国家图书馆藏翰林院红格钞本有近十部①。关於翰林院红格抄本已有文涉及,此处不赘。目前所知,国家图书馆藏四库采进本②,一百八十余部③。其中,书衣钤朱文长方形采进本木记、卷首有"翰林院印"朱文大方印者,约九十部;仅存卷
二、二○○一年第二十卷总目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二○○一年第二十卷总目次(论文提纲范文)
(1)“朝天录”文献系年考述(论文提纲范文)
1.郑梦周纪行诗(洪武五年,1372) |
2.金九容纪行诗(洪武五年至六年,1372—1373) |
3.金九容流放纪行诗(洪武十七年,1384) |
4.郑梦周酬赠诗(洪武十七年,1384) |
5.郑道传《奉使杂录》(洪武十七年,1384) |
6.郑梦周《江南纪行诗稿》(洪武十九年,1386) |
7.李崇仁《奉使录》(洪武十九年至二十年,1386—1387) |
8.朴宜中纪行诗(洪武二十一年,1388) |
9.李崇仁《奉使录》(洪武二十一年至二十二年,1388—1389) |
10.权近《奉使录》(洪武二十二年,1389) |
11.郑道传唱和诗(洪武二十三年,1390) |
12.赵浚纪行诗(洪武二十四年,1391) |
13.李稷纪行诗(洪武二十七年至二十八年,1394—1395) |
14.郑摠纪行诗(洪武二十八年至二十九年,1395—1396) |
15.李詹《观光录》(建文二年至三年,1400—1401) |
16.李稷纪行诗(建文三年,1401) |
17.李詹《观光录》(建文四年至永乐元年,1402—1403) |
18.成石璘纪行诗(永乐元年,1403) |
19.李稷纪行诗(永乐十二年,1414) |
20.张子忠《判书公朝天日记》(永乐十七年,1419) |
21.李稷纪行诗(永乐二十二年,1424) |
22.李石亨纪行诗(天顺三年,1459) |
23.李承召纪行诗(天顺三年,1459) |
24.徐居正《北征录》(天顺四年,1460) |
25.姜希孟唱和诗(天顺七年,1463) |
26.李石亨纪行诗(成化四年,1468) |
27.成伣《观光录》(成化八年,1472) |
28.崔淑精、李琼仝、成伣《观光录》(成化十一年,1475) |
29.李承召纪行诗(成化十六年至十七年,1480—1481) |
30.金纪行诗(成化十六年至十七年,1480—1481) |
31.洪贵达纪行诗(成化十七年,1481) |
32.申从濩《观光行录》(成化十七年,1481) |
33.丁寿岗纪行诗(成化十七年至十八年,1481—1482) |
34.李暹漂海行录(成化十九年,1483) |
35.成伣纪行诗赋(成化二十一年,1485) |
36.李昌臣唱和诗(成化二十二年,1486) |
37.蔡寿唱和诗(弘治元年,1488) |
38.崔溥《漂海录》(弘治元年,1488) |
39.成伣纪行诗(弘治元年,1488) |
40.李胄纪行诗(弘治八年,1495) |
41.申从濩《观光录》(弘治九年至十年,1496—1497) |
42.曹伟《燕行录》(弘治十一年,1498) |
43.洪彦忠纪行诗(弘治十二年,1499) |
44.金世弼纪行诗(弘治十二年至十三年,1499—1500) |
45.金克成纪行诗(弘治十三年,1500) |
46.李荇《朝天录》(弘治十三年,1500) |
47.权柱《燕行录》(弘治十五年至十六年,1502—1503) |
48.申用溉纪行诗(正德二年,1507) |
49.金安国纪行诗(正德十三年,1518) |
50.韩忠《上礼部郎中书》(正德十三年,1518) |
51.金世弼纪行诗(正德十四年至十五年,1519—1520) |
52.苏世让《赴京日记》与纪行诗(嘉靖十二年至十三年,1533—1534) |
53.苏巡《葆真堂燕行日记》(嘉靖十二年至十三年,1533—1534) |
54.崔演《燕京录》(嘉靖十三年,1534) |
55.郑士龙《朝天录》(嘉靖十三年至十四年,1534—1535) |
56.李桢纪行诗(嘉靖十六年,1537) |
57.丁焕《朝天录》(嘉靖十六年,1537) |
58.任权《燕行日记》(嘉靖十八年至十九年,1539—1540) |
59.权橃《朝天录》(嘉靖十八年至十九年,1539—1540) |
60.郑士龙《甲辰朝天录》(嘉靖二十三年至二十四年,1544—1545) |
61.李瀣《朝天录》(嘉靖二十四年,1545) |
62.宋纯纪行诗与《呈礼部文》(嘉靖二十六年,1547) |
63.崔演《西征录》(嘉靖二十七年至二十八年,1548—1549) |
64.金澍题扇(嘉靖三十二年,1553) |
65.宋麒寿纪行诗(嘉靖三十六年,1557) |
66.金贵荣纪行诗(嘉靖三十六年,1557) |
67.柳中郢《燕京行录》(嘉靖四十一年,1562) |
68.郑惟吉纪行诗(隆庆元年,1567) |
69.睦詹、李珥、许晔、柳永吉《朝天唱酬录》(隆庆二年,1568) |
70.李珥朝天唱酬诗(隆庆二年,1568) |
71.朴承任《观光录》与《上礼部主事书》(隆庆三年,1569) |
72.李济臣纪行诗与《上提督王主事书》(隆庆三年,1569) |
73.洪圣民纪行诗(隆庆六年,1572) |
74.朴淳纪行诗(隆庆六年,1572) |
75.许震童《朝天录》与纪行诗(隆庆六年,1572) |
76.许篈《荷谷先生朝天记》与《燕山纪行诗》(万历二年,1574) |
77.赵宪《朝天日记》《东还封事》与纪行诗等(万历二年,1574) |
78.洪圣民纪行诗(万历三年,1575) |
79.崔庆昌纪行诗(万历四年,1576) |
80.金诚一《朝天录》与《朝天日记》(万历五年,1577) |
81.崔岦《丁丑行录》《上礼部郎中书》(万历五年,1577) |
82.尹斗寿纪行诗(万历五年,1577) |
83.梁应鼎纪行诗(万历五年,1577) |
84.崔岦《辛巳行录》《上礼部尚书书》等(万历九年,1581) |
85.高敬命纪行诗与《上礼部尚书书》(万历九年,1581) |
86.韩应寅纪行诗(万历十二年,1584) |
87.成寿益《朝天录》(万历十四年,1586) |
88.裴三益《朝天录》(万历十五年,1587) |
89.黄琎《朝天行录》(万历十五年,1587) |
90.尹根寿《朝天录》(万历十七年,1589) |
91.李睟光纪行诗(万历十八年,1590) |
92.朴而章纪行诗与《请直奏倭情启》(万历十九年,1591) |
93.韩应寅纪行诗(万历十九年至二十年,1591—1592) |
94.吴亿龄《朝天录》(万历十九年至二十年,1591—1592) |
95.柳梦寅《星槎录》(万历十九年至二十年,1591—1592) |
96.郑昆寿《赴京日录》与呈文(万历二十年,1592) |
97.郑澈《郑松江燕行日记》与纪行诗、《请冕服呈文》(万历二十一年,1593) |
98.崔岦《癸巳行录》(万历二十一年,1593) |
99.许筬纪行诗(万历二十二年,1594) |
100.崔岦《甲午行录》与上书、禀帖等(万历二十二年,1594) |
101.申钦《朝天录》(万历二十二年,1594) |
102.闵仁伯《朝天录》与纪行诗(万历二十三年,1595) |
103.韩应寅纪行诗(万历二十三年至二十四年,1595—1596) |
104.柳思瑗《文兴君控于录》(万历二十四年至二十五年,1596—1597) |
105.权悏《石塘公燕行录》(万历二十五年,1597) |
106.许筠《丁酉朝天录》(万历二十五年,1597) |
107.李睟光《朝天录》(万历二十五年,1597) |
108.李尚毅《丁酉朝天录》与呈文及郑昆寿呈文等(万历二十五年至二十六年,1597—1598) |
109.金尚容纪行诗(万历二十六年,1598) |
110.李恒福《朝天录》及《与俞相公书》三篇(万历二十六年至二十七年,1 5 9 8—1 5 99) |
111.李廷龟《戊戌朝天录》《戊戌辩诬录》(万历二十六年至二十七年,1 5 9 8—1 5 99) |
112.黄汝一《银槎录诗》《银槎日录》(万历二十六年至二十七年,1598—1599) |
113.赵翊《朝天录》与《皇华日记》(万历二十七年,1599) |
114.鲁认《锦溪日记》(万历二十七年,1599) |
115.李好闵《燕行录》(万历二十八年,1600) |
116.李安讷《朝天录》(万历二十九年,1601) |
117.李廷馨《朝天录》(万历三十年,1602) |
118.金玏《朝天录》(万历三十年,1602) |
119.李民宬《壬寅朝天录》与纪行诗(万历三十一年,1603) |
120.朴而章纪行诗(万历三十一年至三十二年,1603—1604) |
121.李廷龟《甲辰朝天录》与呈文等(万历三十二年,1604) |
122.闵仁伯《朝天录》等(万历三十二年,1604) |
123.《朝天日录》(万历三十二年,1604) |
124.郑《松浦公癸甲朝天日记》(万历三十二年,1604) |
125.李馨郁《燕行日记》(万历三十三年,1605) |
126.李好闵呈文(万历三十六年,1608) |
127.吴亿龄《朝天录》(万历三十六年,1608) |
128.苏光震《赴燕诗》与《朝天日录》(万历三十六年,1608) |
129.李德馨纪行诗及简牍等(万历三十六年,1608) |
130.崔《朝天日录》与纪行诗、状启(万历三十七年,1609) |
131.柳梦寅《朝天录》与呈文、诗序(万历三十七年,1609) |
132.申钦《奏请使朝天日记》《朝天诗》(万历三十七年至三十八年,1609—1610) |
133.黄是《朝天录》(万历三十八年,1610) |
134.郑士信《梅窗先生朝天录》与《梅窗朝天纪行诗》等(万历三十八年至三十九年,1610—1611) |
135.郑文孚纪行诗(万历三十八年,1610) |
136.赵纬韩《朝天录》(万历三十九年,1611) |
137.李尚毅《辛亥朝天录》(万历三十九年至四十年,1611—1612) |
138.李睟光《续朝天录》(万历三十九年至四十年,1611—1612) |
139.金中清《燕程感发》与《朝天录》(万历四十二年,1614) |
140.郑弘翼《燕行录》(万历四十二年,1614) |
141.许筠《乙丙朝天录》(万历四十三年至四十四年,1615—1616) |
142.睦大钦《丙辰朝天录》(万历四十四年,1616) |
143.李廷龟《丙辰朝天录》及简帖等(万历四十四年至四十五年,1616—1617) |
144.李尚吉《朝天日记》(万历四十五年至四十六年,1617—1618) |
145.金鉴《朝天日记》(万历四十五年至四十六年,1617—1618) |
146.李庆全纪行诗(万历四十六年,1618) |
147.金渫《朝天日录》(万历四十六年,1618) |
148.李弘胄《梨川相公使行日记》(万历四十七年,1619) |
149.吴纪行诗(万历四十七年,1619) |
150.黄中允《西征日录》(万历四十八年,1620) |
151.洪命元纪行诗与呈文(万历四十七年至四十八年,1619—1620) |
152.李廷龟《庚申朝天录》《庚申朝天纪事》《庚申燕行录》及呈文等(泰昌元年,1620) |
153.安璥《驾海朝天录》(天启元年,1621) |
154.吴允谦《海槎朝天日录》与纪行诗(天启二年,1622) |
155.李民宬《燕槎唱酬集》与《癸亥朝天录》(天启三年,1623) |
156.尹暄《白沙公航海路程日记》(天启三年,1623) |
157.赵濈《燕行录》(天启三年,1623) |
158.李德泂《朝天录》(天启四年,1624) |
159.吴纪行诗(天启四年,1624) |
160.洪翼汉《花浦先生朝天航海录》(天启四年,1624) |
161.许穆纪行日记(天启四年,1624) |
162.金德承《天槎大观》(天启五年,1625) |
163.全湜《槎行录》与纪行诗(天启五年,1625) |
164.南以雄《路程记》(天启六年,1626) |
165.金尚宪《朝天录》等(天启七年,1627) |
166.金地粹《朝天录》与呈文等(天启七年,1627) |
167.郑文翼状启与呈文(崇祯元年,1628) |
168.申悦道《朝天时闻见事件启》与纪行诗、呈文等(崇祯二年,1629) |
169.李忔《雪汀先生朝天日记》与纪行诗(崇祯二年至三年,1629—1630) |
170.崔有海《东槎录》等(崇祯二年至三年,1629—1630) |
171.郑斗源《朝天记地图》(崇祯三年至四年,1630—1631) |
172.高用厚《朝天录》(崇祯三年至四年,1630—1631) |
173.李安讷《朝天后录》(崇祯五年,1632) |
174.洪镐纪行诗《朝天日记》(崇祯五年,1632) |
175.金堉《朝京日录》《朝天录》《北征诗》(崇祯十年,1637) |
176.李晚荣《崇祯丙子朝天录》(崇祯十年,1637) |
(3)版本视域下《三国志演义》经典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三国志演义》的经典化 |
二 《三国志演义》版本演变 |
第一章 嘉靖壬午本:《三国志演义》的文人化 |
第一节 “证文辞、通好尚”:嘉靖壬午本的文人化 |
第二节 正文内容的历史化 |
第三节 “羽翼信史”:《三国志通俗演义》文人化的特点及影响 |
小结 |
第二章 周曰校刊本《三国志演义》的历史化 |
第一节 版本形制上的历史化 |
第二节 “按鉴音释”:正文内容的历史化 |
小结 |
第三章 志传本:《三国志演义》的通俗化 |
第一节 “志传”诸本形制特征及通俗化表现 |
第二节 “志传”诸本正文内容的通俗化表现 |
小结 |
第四章 李卓吾评本:《三国志演义》的学术化 |
第一节 李卓吾评本前的《三国志演义》批评 |
第二节 李卓吾评本及其对《三国志演义》的批评 |
第三节 “人各一是非”:《三国志演义》学术化特色及意义 |
小结 |
第五章 毛评本:《三国志演义》经典文本的确立 |
第一节 “雅俗共赏”:毛评本对《三国志演义》文体风格的修订 |
第二节 情节的修订 |
第三节 毛评本的评点思想及意义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一)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 |
(4)清诗总集丛考——以石钧《同音集》等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一、《霄峥集》李滢序辨非 |
二、《同音集》编者、内涵及其他 |
三、《牟平遗香集》卷数及“国朝”作者人数 |
四、《番禺潘氏诗略》潘仪增序与潘飞声跋 |
(6)大内隆雄与伪满洲国文坛(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引言 |
一、研究背景与问题 |
二、先行研究概况 |
(一) 中国国内研究概况 |
(二) 日本方面研究概况 |
三、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一章 中国左翼文艺思潮的最初影响 |
第一节 大内隆雄满洲人生的一个重要背景 |
一、从东亚同文书院说起 |
一、左翼思想与大内隆雄的满洲人生 |
第二节 与中国左翼文人的交往 |
一、剧作家田汉的学养 |
二、小说家郁达夫的才华 |
三、学者郭沫若的内涵 |
第二章 伪满洲国文坛上的大内隆雄 |
第一节 伪满洲国的文坛面貌 |
一、一个畸形的文学产儿 |
二、日本学界的整体定位 |
第二节 大内隆雄的文学宿命 |
一、异乡漂泊的动荡与不安 |
一、文人生涯的声响与色彩 |
第三章 东北现代文学的翻译活动 |
第一节 在时代的机遇面前 |
一、两种文字置换的动因 |
二、潜心工作的执着与乐趣 |
第二节 翻译活动的最大亮点 |
一、《原野》与《蒲公英》的译介价值 |
二、单行本的传世意义 |
第三节 大内隆雄的翻译风格 |
一、殖民统治下的人文追求 |
二、时代印记里的误读和缺憾 |
第四章 大内隆雄的其他文学活动 |
第一节 卖文为生的诸多苦衷 |
一、《满洲文学二十年》的问世 |
二、关于"大东亚文学者大会" |
第二节 文人面目的整体显现 |
一、《满洲评论》的编辑生涯 |
二、在伪满的中日期刊之间 |
第五章 满洲人生的低谷 |
第一节 大内隆雄人生的困顿岁月 |
一、无可规避的灾难 |
二、被捕全过程鸟瞰 |
第二节 日本战败与大内隆雄 |
一、东北现代文学翻译的终结 |
二、大内隆雄的历史定位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大内隆雄年谱 |
附录二: 大内隆雄译作系年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7)《花间集》题跋辑考(论文提纲范文)
花间集十卷 明正德十六年(1521)吴郡陆元大刻本 二册 |
跋一 李一氓跋 |
跋二 李一氓跋 |
跋三 李一氓跋 |
跋四罗振玉跋(李一氓过录) |
跋五 李一氓跋 |
跋六 张尔田跋 |
跋七 叶恭绰识 |
跋八 沈曾植跋(李一氓过录) |
花间集十卷补二卷 明万历八年(1580)茅一桢刻本 四册 |
花间集十卷补二卷 明万历徽州吴勉学师古斋刻本 二册 |
李一氓墨笔跋 |
王立中朱笔跋 |
王立中墨笔跋 |
花间集十卷 明末毛氏汲古阁刻本 二册 |
卷末蕴溪跋 |
唐卫尉少卿赵崇祚选花间集二卷 明末活字印本 二册 |
花间集四卷 明刻本 四册 |
花间集十卷 清乾隆四库全书本 一册(存卷一至卷七) |
李一氓题 |
花间集十卷 清光绪十四年(1888)徐干刻本 一册 |
花间集十卷 清刻本 一册 |
花间集十卷 民国吴氏双照楼刻红印本 二册 |
花间类编不分卷 清康熙抄本 二册 |
李一氓题 |
李一氓跋 |
(8)吐鲁番柏孜克里克石窟出土汉文佛教文书相关问题研究 ——以1980-1981年出土文书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吐鲁番汉文佛教文献的发现、收藏及研究回顾 |
一、吐鲁番汉文佛教文献的发现 |
二、吐鲁番汉文佛教文献的收藏概况 |
三、吐鲁番汉文佛教文献的研究回顾 |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柏孜克里克石窟出土汉文佛教文书的外观研究 |
第一节 文书纸张及抄写、刻印的样式 |
一、文书的纸张 |
二、抄写、刻印样式 |
第二节 写经书法艺术 |
一、十六国时期 |
二、高昌国时期 |
三、唐代 |
第三节 小结 |
第二章 佛教护国经典与麹氏高昌王国的政治 |
第一节 出土文书的概况 |
第二节 新发现旅顺博物馆所藏两件高昌王麹乾固供养写经 |
一、高昌的抄经概况 |
二、旅顺博物馆新发现的高昌王麴乾固的供养写经 |
第三节 麹氏高昌王族抄经供养动机补论 |
一、麹氏王国的政治困局 |
二、麹氏高昌王族抄经供养动机补论 |
第四节 小结 |
第三章 《金刚经》文书及相关信仰在古代吐鲁番的流行 |
第一节 出土文书的概况 |
第二节 《金刚经》概况 |
一、《金刚经》的主要版本 |
二、《金刚经》的主要内容 |
第三节 《金刚经》在高昌(唐西州)的流传 |
第四节 罗什译本流行原因蠡测 |
第五节 小结 |
第四章《弥勒上生经》文书与古代吐鲁番地区“弥勒净土”信仰 |
第一节 出土文书概况 |
第二节 弥勒净土思想的产生 |
第三节 弥勒上生信仰在古代吐鲁番的流传 |
一、早期的弥勒上生信仰 |
二、唐代西州时期的弥勒上生信仰 |
三、高昌回鹘王国的弥勒上生信仰概观 |
第四节 小结 |
第五章《观无量寿佛经》文书与西域“西方净土”思想的流传——以高昌和龟兹为中心 |
第一节 出土文书概况 |
第二节 西方净土信仰的产生及其在西域的流传 |
一、西方净土信仰的产生 |
二、西方净土思想在西域的流传 |
第三节 从西方净土变看唐代长安佛教文化对西域的影响 |
第四节 小结 |
第六章 《妙法莲华经》的盛行与鸠摩罗什的译经技法 |
第一节 出土文书的概况 |
第二节 《妙法莲华经》的内容及其传译 |
第三节 由《妙法莲华经》管窥鸠摩罗什的译经技巧 |
第四节 小结 |
第七章 《贤愚经》文书及吐峪沟石窟相关壁画的解读 |
第一节 出土文书的概况 |
第二节 《贤愚经》概况 |
一、《贤愚经》的产生及其内容 |
二、龟兹石窟中的《贤愚经》故事画 |
三、《贤愚经》在河西早期流传略述 |
第三节 吐峪沟石窟壁画中《贤愚经》故事画的解读 |
第四节 小结 |
第八章 柏孜克里克石窟出土密教典籍文书述论 |
第一节 出土文书概况 |
第二节 出土密教文书的分类及内容述略 |
一、出土密教文书的分类 |
二、出土密教文书内容述略 |
第三节 小结 |
第九章 《维摩诘经》文书与伯西哈石窟《维摩诘经变》壁画 |
第一节 出土文书概况 |
第二节 《维摩诘经》主要内容及其传译概况 |
一、《维摩诘经》的主要内容 |
二、《维摩诘经》的传译概况 |
第三节 吐鲁番伯西哈石窟中的“维摩变”壁画再探 |
第四节 小结 |
第十章 柏孜克里克石窟出土佛教文书与汉文《大藏经》 |
第一节 佛教三藏典籍的汇辑、汉译与汉文写本《大藏经》 |
第二节 汉文刻本《大藏经》概况 |
第三节 汉文《大藏经》在西域的流传 |
一、文献记载和考古发现提供的线索 |
二、佛经目录的发现 |
第四节 出土文书中《大藏经》系统残卷的再发现 |
一、出土抄经残片概况 |
二、《大般若波罗蜜多经》作为抄本藏经的功用探析 |
三、刻本《大藏经》残卷的新发现 |
第五节 小结 |
结论 |
一、总结 |
二、本文研究的局限和不足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9)张新之《红楼梦》评点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绪论 |
一、目前学术界对张新之生平的研究现状 |
二、对张新之评点的研究 |
三、本文选题的意义 |
第一章 张新之《红楼梦》评点活动与评点本的传播 |
第一节 张新之生平 |
一、张新之生平么相关记载 |
二、张新之不是仝卜年 |
三、张新之评点《红楼梦》的过程 |
四、张新之的性格 |
第二节 张新之所处的时代背景、学术氛围 |
一、文字狱依然严酷文人倾向研习经学 |
二、《红楼梦》被视为“淫书”遭禁毁 |
第三节 张新之《红楼梦》评点版本概况 |
一、张新之评点单行本情况介绍 |
二、张新之、姚燮、王希廉三家汇评本版本介绍 |
三、研究所依据的版本 |
四、文本特点 |
五、传播概况 |
第二章 易理化批评——张新之《红楼梦》评点的特色 |
第一节 爻辞卦象多重指向 |
一、起于《坤》卦 |
二、藏于《复》卦——来复之机——北静王、贾兰、巧姐 |
三、经由《泰》卦至《乾》卦——玄机暗藏——四春 |
四、《姤》卦及其他 |
第二节 数字组合生发妙义 |
一、加法:三四得七,为巧 |
二、减法:十去三得七,去巧 |
三、乘法:八九七十二,地数一终 |
第三节 五行生克暗示结局 |
一、主宾关系 |
二、相克关系 |
第三章 张新之《红楼梦》评点的价值 |
第一节 张新之《红楼梦》评点的思想价值 |
一、用儒家思想揭示《红楼梦》主旨 |
二、心性说与三教合一 |
三、对“情”的规训 |
第二节 张新之《红楼梦》评点中的艺术价值 |
一、笔法论 |
二、画论 |
三、人物论 |
四、章法论 |
五、结构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索引 |
个人简历 |
四、二○○一年第二十卷总目次(论文参考文献)
- [1]“朝天录”文献系年考述[J]. 杜慧月. 燕赵文化研究, 2021(02)
- [2]储欣《左传选》评点研究[D]. 陈星羽. 华中师范大学, 2021
- [3]版本视域下《三国志演义》经典化研究[D]. 黄小菊.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8)
- [4]清诗总集丛考——以石钧《同音集》等为中心[J]. 朱则杰.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02)
- [5]吐鲁番柏孜克里克石窟新发现汉文写本《大藏经》残卷探析[J]. 彭杰. 丝绸之路研究集刊, 2018(00)
- [6]大内隆雄与伪满洲国文坛[D]. 侯丽. 东北师范大学, 2016(06)
- [7]《花间集》题跋辑考[J]. 何芳.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 2016(05)
- [8]吐鲁番柏孜克里克石窟出土汉文佛教文书相关问题研究 ——以1980-1981年出土文书为中心[D]. 彭杰. 兰州大学, 2016(11)
- [9]张新之《红楼梦》评点研究[D]. 官鹏鹏. 福建师范大学, 2016(05)
- [10]国家图书馆藏四库采进本经眼録[J]. 李红英. 版本目录学研究, 201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