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数控切割机的切刀结构,包括机座,机座上设置有第一线性导轨,第一线性导轨的上方安装有与大托板传动连接的第一滚珠螺杆,且第一滚珠螺杆的一端传动连接有第一伺服电机,大托板上设置有第二线性导轨、第二伺服电机和第二滚珠螺杆,第二线性导轨上滑动安装有小托板,小托板与第二滚珠螺杆传动连接,第二滚珠螺杆的一端与第二伺服电机传动连接;小托板的顶面安装有角度板,角度板的顶部安装有角度底板、第三滚珠螺杆和第三伺服电机,角度底板的一端通过旋转销与角度板转动连接,另一端通过第三滚珠螺杆与第三伺服电机传动连接。本实用新型可自动驱动切刀进行移动切割,提高切割效率,同时可自动对切刀位置进行调整矫正。
主设计要求
1.一种数控切割机的切刀结构,包括机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座(1)上设置有第一线性导轨(2),所述第一线性导轨(2)上滑动安装有大托板(5),所述第一线性导轨(2)的上方安装有与大托板(5)传动连接的第一滚珠螺杆(3),且所述第一滚珠螺杆(3)的一端传动连接有第一伺服电机(4),所述大托板(5)上设置有第二线性导轨(12)、第二伺服电机(11)和第二滚珠螺杆(6),所述第二线性导轨(12)上滑动安装有小托板(7),所述小托板(7)与第二滚珠螺杆(6)传动连接,所述第二滚珠螺杆(6)的一端与第二伺服电机(11)传动连接;所述小托板(7)的顶面安装有角度板(9),所述角度板(9)的顶部安装有角度底板(10)、第三滚珠螺杆(13)和第三伺服电机(17),所述角度底板(10)的一端通过旋转销(8)与角度板(9)转动连接,另一端通过第三滚珠螺杆(13)与第三伺服电机(17)传动连接,所述角度底板(10)上安装有刀座(14),所述刀座(14)的前侧安装有刀片(15),后侧安装有电机(16),所述电机(16)通过传动轴与刀片(15)传动连接。
设计方案
1.一种数控切割机的切刀结构,包括机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座(1)上设置有第一线性导轨(2),所述第一线性导轨(2)上滑动安装有大托板(5),所述第一线性导轨(2)的上方安装有与大托板(5)传动连接的第一滚珠螺杆(3),且所述第一滚珠螺杆(3)的一端传动连接有第一伺服电机(4),所述大托板(5)上设置有第二线性导轨(12)、第二伺服电机(11)和第二滚珠螺杆(6),所述第二线性导轨(12)上滑动安装有小托板(7),所述小托板(7)与第二滚珠螺杆(6)传动连接,所述第二滚珠螺杆(6)的一端与第二伺服电机(11)传动连接;所述小托板(7)的顶面安装有角度板(9),所述角度板(9)的顶部安装有角度底板(10)、第三滚珠螺杆(13)和第三伺服电机(17),所述角度底板(10)的一端通过旋转销(8)与角度板(9)转动连接,另一端通过第三滚珠螺杆(13)与第三伺服电机(17)传动连接,所述角度底板(10)上安装有刀座(14),所述刀座(14)的前侧安装有刀片(15),后侧安装有电机(16),所述电机(16)通过传动轴与刀片(15)传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数控切割机的切刀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角度板(9)上设置有长槽,且所述角度板(9)通过长槽和螺栓与小托板(7)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数控切割机的切刀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角度底板(10)上相对于旋转销(8)的另一端通过第三线性导轨与角度板(9)滑动连接,且所述第三线性导轨为设置于角度板(9)上的弧形导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数控切割机的切刀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线性导轨(2)和第二线性导轨(12)均由两条相互平行的线性导轨组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数控切割机的切刀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16)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与刀片(15)的传动轴相连接。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切刀结构,特别是涉及一种数控切割机的切刀结构。
背景技术
数控切割机就是用数字程序驱动机床运动,随着机床运动时,随机配带的切割工具对物体进行切割。这种机电一体化的切割机就称之为数控切割机。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数控切割机控制系统已由当初的简单功能、复杂编程和输入方式、自动化程度不高发展到具有功能完善、智能化、图形化、网络化的控制方式;驱动系统也从步进驱动、模拟伺服驱动到全数字式伺服驱动。现在市场的数控切割机需要人工调节切刀,每切割一款材料都非常的麻烦,且切刀调节操作时有一定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数控切割机的切刀结构,可自动对切刀位置进行调节,方便快捷,安全性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数控切割机的切刀结构,包括机座,所述机座上设置有第一线性导轨,所述第一线性导轨上滑动安装有大托板,所述第一线性导轨的上方安装有与大托板传动连接的第一滚珠螺杆,且所述第一滚珠螺杆的一端传动连接有第一伺服电机,所述大托板上设置有第二线性导轨、第二伺服电机和第二滚珠螺杆,所述第二线性导轨上滑动安装有小托板,所述小托板与第二滚珠螺杆传动连接,所述第二滚珠螺杆的一端与第二伺服电机传动连接;所述小托板的顶面安装有角度板,所述角度板的顶部安装有角度底板、第三滚珠螺杆和第三伺服电机,所述角度底板的一端通过旋转销与角度板转动连接,另一端通过第三滚珠螺杆与第三伺服电机传动连接,所述角度底板上安装有刀座,所述刀座的前侧安装有刀片,后侧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通过传动轴与刀片传动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角度板上设置有长槽,且所述角度板通过长槽和螺栓与小托板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角度底板上相对于旋转销的另一端通过第三线性导轨与角度板滑动连接,且所述第三线性导轨为设置于角度板上的弧形导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线性导轨和第二线性导轨均由两条相互平行的线性导轨组成。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电机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与刀片的传动轴相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能达到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机座与大托板之间装有线性导轨,由伺服电机驱动,滚珠螺杆传动,可以驱动大托板左右移动;大托板与小托板之间也装线性导轨,由伺服电机驱动,滚珠螺杆传动,可以驱动小托板前后移动,从而自动化实现刀片的左右前后移动,完成自动切割,无需人工对刀;角度底板与角度板通过旋转销连接,可以带动刀座部分向左或者向右旋转一定的角度,旋转角度通过伺服电机驱动,滚珠螺杆传动,从而实现刀片角度的自动微调矫正,无需人工调整;减少了切刀的手动调节,使切割更加高效、安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机座;2、第一线性导轨;3、第一滚珠螺杆;4、第一伺服电机;5、大托板;6、第二滚珠螺杆;7、小托板;8、旋转销;9、角度板;10、角度底板;11、第二伺服电机;12、第二线性导轨;13、第三滚珠螺杆;14、刀座;15、刀片;16、电机;17、第三伺服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请参照图1所示,一种数控切割机的切刀结构,包括机座1,机座1上设置有第一线性导轨2,第一线性导轨2上滑动安装有大托板5,第一线性导轨2的上方安装有与大托板5传动连接的第一滚珠螺杆3,且第一滚珠螺杆3的一端传动连接有第一伺服电机4,大托板5上设置有第二线性导轨12、第二伺服电机11和第二滚珠螺杆6,第二线性导轨12上滑动安装有小托板7,小托板7与第二滚珠螺杆6传动连接,第二滚珠螺杆6的一端与第二伺服电机11传动连接;小托板7的顶面安装有角度板9,角度板9的顶部安装有角度底板10、第三滚珠螺杆13和第三伺服电机17,角度底板10的一端通过旋转销8与角度板9转动连接,另一端通过第三滚珠螺杆13与第三伺服电机17传动连接,角度底板10上安装有刀座14,刀座14的前侧安装有刀片15,后侧安装有电机16,电机16通过传动轴与刀片15传动连接。
角度板9上设置有长槽,且角度板9通过长槽和螺栓与小托板7固定连接,可以微调角度板的安装位置,从而微调刀片与切割机材料固定轴的距离。角度底板10上相对于旋转销8的另一端通过第三线性导轨与角度板9滑动连接,且第三线性导轨为设置于角度板9上的弧形导轨,方便角度底板绕旋转销旋转。第一线性导轨2和第二线性导轨12均由两条相互平行的线性导轨组成,双导轨能增加移动时的稳定性。电机16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与刀片15的传动轴相连接。
具体的,切割机使用时,第一伺服电机4驱动第一滚珠螺杆3转动,第一滚珠螺杆3转动时带动大托板5沿机座1上的第一线性导轨2左右移动,从而实现大托板5及切刀的左右移动;第二伺服电机11驱动第二滚珠螺杆6转动,第二滚珠螺杆6转动时带动小托板7沿大托板5上的第二线性导轨12前后移动,从而实现小托板7及切刀的前后移动,切刀在前后左右的移动过程中,又由电机16驱动刀片15转动,从而完成自动切割。且小托板7上固定安装有角度板9,角度板9的顶部安装有角度底板10、第三滚珠螺杆13和第三伺服电机17,角度底板10的一端通过旋转销8与角度板9转动连接,另一端通过第三滚珠螺杆13与第三伺服电机17传动连接,第三伺服电机17可通过第三滚珠螺杆13驱动角度底板10的一端移动,从而使角度底板10可绕旋转销8旋转微调,从而对切刀角度进行微调矫正。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按照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内容,利用本领域的常规技术知识和惯用手段,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上述基本技术思想前提下,以上优选实施例还可以做出其它多种形式的修改、替换或组合,所获得的其它实施例均落在本实用新型权利保护范围之内。
设计图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077513.0
申请日:2019-01-17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81(广州)
授权编号:CN209334828U
授权时间:20190903
主分类号:B23D 35/00
专利分类号:B23D35/00
范畴分类:26E;
申请人:黎萍
第一申请人:黎萍
申请人地址: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凤阳街40号701
发明人:黎萍
第一发明人:黎萍
当前权利人:黎萍
代理人:罗智聪
代理机构:44435
代理机构编号:佛山览众深联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