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容量损失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容量,损失,航路,锂离子电池,现值,储能,工程。
容量损失论文文献综述
葛昊,李哲,张剑波[1](2019)在《锂离子电池开路电压曲线形状与多阶段容量损失(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锂离子电池老化过程中的多阶段容量损失,即由大致成线性的容量损失阶段突然变为急速下降的容量损失阶段,引起了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我们发现这种多阶段容量损失特征可以由锂离子电池开路电压曲线的多段斜率形状引起。电池老化过程中的内阻增加,给定放电规程下的放电截止电压落到电池开路电压曲线的不同斜率区间,导致了不同的容量损失速率。为了解释这一现象,我们首先以一个两阶段的示例演示了此过程,然后,建立了一个通用的模型来模拟电池老化过程中的容量多阶段衰减,该模型考虑了电池正负极的开路电压曲线与内阻,可以引入多种材料体系、多种老化机理。本研究为锂离子电池老化行为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可为锂离子电池全生命周期使用提供帮助。(本文来源于《储能科学与技术》期刊2019年06期)
文平[2](2019)在《有界线性指数损失函数下样本容量的确定》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研究线性指数损失函数和有界线性指数损失函数下的样本容量问题。在线性指数损失函数和正态分布假设下,给出了最优样本容量的解析解。对于有界线性指数损失函数,则给出了得到最优样本容量的算法,并且以正态分布与泊松分布为例求出了最优样本容量。由于有界线性指数函数在现实中的广泛应用,本文所给出的算法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本文来源于《统计与决策》期刊2019年14期)
王瑞璇[3](2019)在《基于交叉航段间隔损失的终端区进口点容量计算》一文中研究指出终端区容量的有限性使得终端区空域成为非常宝贵的资源,而终端区交叉航段是影响终端区容量的一个重要因素。明确终端空域中交叉航段的容量,确定终端空域进出口点的容量,对于空域资源的合理利用具有重要意义。建立平面交叉航段容量模型与终端区进口点最大流网络模型,用Ford-Fulkerson算法求解出终端区进口点的容量。以西宁机场11号跑道进场程序为算例,求得终端区各进口点的容量及跑道容量,算例结果与TAAM仿真模型结果相近,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并且可以高效、直观地求解终端区进口点容量。(本文来源于《航空计算技术》期刊2019年01期)
陆荣华[4](2018)在《围(填)海工程对厦门湾水环境容量的价值损失评估》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数值模拟,采用环境经济评价的方法,对厦门湾不同时期围(填)海工程的实施导致海湾水环境容量的价值损失进行估算。结果表明,厦门湾不同时期围(填)海工程实施后导致水环境容量的价值损失为71384.7万元~200007.2万元/a,单位围(填)海面积造成水环境容量的价值损失为12.19~16.25元/(m2·a),远高于厦门湾围(填)海工程造地的海域使用金征收标准。从中可见,围(填)海工程带来较大的环境成本,在实施前,相关部门应慎重考虑。(本文来源于《海峡科学》期刊2018年08期)
巩宇,李娜,刘喜梅,王开让,董建明[5](2017)在《考虑弃光损失的并网光伏电站储能容量配置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并网光伏电站装机迅速发展同时,弃光问题制约着光伏电站的发电经济性。通过配置储能电池,可以缓解光伏电站弃光问题。本文分析了并网光伏电站配置储能后出力特征,提出一种在减少光伏电站弃光应用工况下,以储能系统全寿命周期净现值最大化为优化目标的储能系统容量配置方法,并进行了算例验证。方法可为光伏电站经济运行提供技术参考。(本文来源于《华北电力技术》期刊2017年10期)
王莉莉,张潇潇[6](2017)在《基于容量损失的交叉航路高度层分配》一文中研究指出我国空中交通网络越来越复杂,航路交叉点附近的冲突日益增多,调配冲突时需令航空器改变高度层,这却会导致航路容量损失。计算了航空器改变高度层时对其他高度层造成的容量损失系数,并在此基础上以最小化容量损失为目标建立模型,设计了启发式算法,以航路交叉点附近的4架有冲突的航空器为例进行仿真计算。仿真结果表明,该模型可以根据航路各高度层实时飞行流密集情况,求出使航路总容量损失系数达到最小的航空器避让方案,从而减少航路上的容量损失,提高空域资源利用率。(本文来源于《安全与环境学报》期刊2017年01期)
张岩[7](2016)在《锂离子电池容量损失检测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电池生产过程中,因为材料体系及加工工艺的原因,电池会存在不同程度的容量损失,容量损失较大的电池不仅影响正常使用而且会影响整个电池模块的安全性能。该文研究了一种快速磷酸铁锂电池容量损失检测工艺。通过研究锂电池不同荷电状态与开路电压的对应关系,容量损失与电压降的关系,不同荷电状态下不同时间电压降测试,研究了一种锂电池容量损失检测工艺,可通过简单快速的方法将容量损失较大的电池剔除,确保了电池的安全性。(本文来源于《科技资讯》期刊2016年05期)
吴俊玲,张彦涛,秦晓辉,梁才浩[8](2016)在《减少弃风损失的储能容量和布局优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我国大规模风电接入地区因系统调峰能力不足引起的大量弃风问题,提出采用大容量储能电池提高系统调峰能力、减少弃风损失的储能充放电策略。基于所提出的储能恒功率充放电策略,建立储能电站容量和布点优化的数学模型,并采用遗传算法进行求解。该模型以储能电站的投资和运行成本、网络损耗、调峰不足弃风及风电送出通道阻塞弃风损失之和最小为优化目标,考虑了储能电站的峰谷电价收益、计及了风力发电的碳减排效益,并满足电网的安全运行约束。最后,利用IEEE RTS79系统进行储能布局优化分析,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应用该方法能够为解决大规模风电并网地区的弃风问题提供技术解决方案。(本文来源于《电力建设》期刊2016年06期)
王天鸶[9](2016)在《锂离子电池容量损失预测及健康状态估计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动力电池的梯级利用技术,作为一项重大的前沿应用科学研究,其内涵为通过对电池的机制诊断、寿命预测、状态估计等技术手段将不再满足电动汽车动力性能要求的退役电池,降级应用至能量、功率密度要求较低的通信基站、分布式储能等领域,进而延长动力电池的使用寿命,降低电动汽车的使用成本,同时避免废弃物排放对环境造成的污染。但目前对于动力锂离子电池特性及其老化过程的研究一般仅停留在电池容量损失率小于20%的阶段,相关研究成果并不能被简单推衍至电池的整个寿命周期,因而无法在全寿命周期内保证对电池容量损失机制的可靠诊断与对电池梯级替换时间点的有效预测。此外,作为电池退役时间点的在线判断依据,现有车用电池健康状态(SOH)估计方法也面临着温度适用范围与电动汽车实际工作环境不匹配的问题。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本文从对锂离子电池的容量损失机制诊断研究入手,分别对电池在全寿命周期内的容量损失预测问题及车用阶段的电池SOH在线估计问题进行了有针对性的研究,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首先,针对现有用于容量损失机制诊断的开路电压(OCV)老化模型在电池老化中后期,对OCV曲线拟合逐渐失真,进而导致诊断结论不可靠的问题,提出了基于电极电势曲线非均匀压缩特性的OCV老化改进模型。该模型通过建立电池固有电极坐标系与可用电极坐标系之间的非均匀压缩转换函数,表征了电极材料单一粒子尺寸变化与多粒子尺寸分布情况变化对电极电势曲线上单相区和两相共存区占比情况的影响,从而使得OCV老化模型在整个寿命周期中保持了良好的拟合精度。通过电池在1C电流倍率、常温25℃循环老化条件下的全寿命OCV特性实验表明,相较于现有模型,本模型将整个寿命周期内的OCV拟合RMS误差由11 m V减小至2 mV。其次,针对现有容量损失预测模型仅适用于表征电池老化前期的容量变化规律,进而导致无法对电池在全寿命周期内梯级利用替换时间点进行合理规划的问题,建立了基于扩散应力分布理论的可循环锂损失-活性材料损失(LLILAM)复合容量损失模型。该模型在现有LLI损失模型的基础上,利用球形粒子的扩散应力分布理论,建立了电极粒子脱嵌锂过程中由往复变化应力所引起的材料疲劳断裂效应模型,表征了耦合老化条件(工作温度与电流倍率)与电池LAM损失速率之间的定量关系,进而获得了对电池在全寿命周期下容量损失轨迹的预测能力。通过电池在1C电流倍率、40℃条件下与0.5C电流倍率、25℃老化条件下的验证实验表明,与现有模型相比,本模型在5%的容量损失率预测误差容限内,将容量损失预测模型的适用范围由容量损失率小于20%的阶段扩展至电池的整个寿命周期。此外,针对现有电池健康状态(SOH)估计方法局限于室温工作条件,导致与电动汽车实际工作环境不匹配的问题,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宽温度范围的锂离子电池健康状态在线估计方法。该方法利用固态电解质界面膜生成过程中,可循环锂消耗所引起的欧姆内阻增加量与电池容量损失量之间的函数关系,结合温度变化对电池欧姆内阻各组分阻值的作用规律模型,从原理上突破了现有电池SOH在线估计方法温度适用范围的局限。实验证明本方法在与现有方法具有同等估计精度(误差小于5%)的前提下,将SOH估计的温度适用范围由20℃~30℃拓宽至-10℃~50℃。(本文来源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期刊2016-06-01)
汪新[10](2014)在《基于数值模拟的海湾围填海工程环境容量价值损失评估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海洋不仅为人类提供了丰富的生产、生活资料和广阔的空间资源,而且还提供了许多的生态系统服务,废弃物处理就属于其中的一项,人类生产、生活产生的废水、废气、废渣等通过地表和地下径流、排泄、淋滤、大气沉降等方式直接或间接进入海洋,就某一个特定海域来说,通过对排入其中的污染物进行自然缓冲、净化和同化,使该海域具有一定的承受量或负荷量,这种承受量或负荷量称之为海域环境容量。海洋环境资源长期以来一直被无偿或低偿使用,海域环境容量是一种有限的环境资源,某一海域消纳污染物能力的大小受到本身自然条件的制约,大规模的填海造地工程将会越来越凸显海域环境容量的稀缺性。本文拟从围填海工程对海湾环境容量价值损失评估的角度出发,运用数值模拟的方法,从理论分析、评价方法以及案例研究等几个方面,对围填海工程引起的海湾环境容量价值损失进行评估,具有明显的现实意义和学术价值。本文在归纳总结国内外水环境容量和水环境容量价值(包括海域环境容量和海域环境容量价值)理论和实践研究进展的基础上,基于环境经济学、物理海洋学、环境科学和环境管理学等多学科的理论,采用文献查询、资料收集、理论分析、模型构建和案例研究相结合的手段展开研究。探讨了海域环境容量价值的定义以及基本特征,在相关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构建了海湾围填海工程环境容量价值损失评估模型,并以福建省沙埕港海域围填海工程为例展开了相关研究。论文取得了以下研究成果:第一,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资料的查阅、回顾和总结,界定海域环境容量价值的定义,分析海域环境容量的基本特征,并在此基础上运用效用价值论、劳动价值论和生态环境价值论探讨海域环境容量的价值存在、构成以及影响其价值大小的因素。第二,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归纳总结出影子价格模型、替代市场法模型和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叁种评估海域环境容量价值方法的优缺点,并结合围填海工程的特殊情况(对于一定时期的围填海工程而言,该时期内的经济、社会和科技条件可以视为不变,围填海工程导致的海湾环境容量价值的损失仅与自然因素的改变有关),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围填海工程造成的海湾环境容量价值损失的评估模型。第叁,详细介绍了二维正压深度平均流水动力数值模型及其与污染物扩散的耦合模型。选择福建省沙埕港海域的围填海工程作为研究案例,将构建的模型和方法体系应用于该案例研究中,得出围填海工程造成的海湾环境容量价值的损失值。结果显示,围填海工程造成的海湾环境容量价值的损失是非常巨大的,高达57245.9764万元/a,单位面积损失值60.32元/(m2·a),并与沙埕港海域使用金征收标准进行了比较,得出海域使用金征收标准偏低的结论。本文建议有关的行政主管部门要组织相关的专家学者深刻研讨、调查研究并在广泛的公众参与的基础上科学合理地制定填海造地海域使用金征收标准,并尽快开始征收海洋生态补偿金,真正体现海洋环境容量资源的价值,使围海造地带来的损失降到最低,调控围填海需求、保障海洋环境可持续发展。(本文来源于《厦门大学》期刊2014-04-01)
容量损失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文章研究线性指数损失函数和有界线性指数损失函数下的样本容量问题。在线性指数损失函数和正态分布假设下,给出了最优样本容量的解析解。对于有界线性指数损失函数,则给出了得到最优样本容量的算法,并且以正态分布与泊松分布为例求出了最优样本容量。由于有界线性指数函数在现实中的广泛应用,本文所给出的算法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容量损失论文参考文献
[1].葛昊,李哲,张剑波.锂离子电池开路电压曲线形状与多阶段容量损失(英文)[J].储能科学与技术.2019
[2].文平.有界线性指数损失函数下样本容量的确定[J].统计与决策.2019
[3].王瑞璇.基于交叉航段间隔损失的终端区进口点容量计算[J].航空计算技术.2019
[4].陆荣华.围(填)海工程对厦门湾水环境容量的价值损失评估[J].海峡科学.2018
[5].巩宇,李娜,刘喜梅,王开让,董建明.考虑弃光损失的并网光伏电站储能容量配置方法[J].华北电力技术.2017
[6].王莉莉,张潇潇.基于容量损失的交叉航路高度层分配[J].安全与环境学报.2017
[7].张岩.锂离子电池容量损失检测技术研究[J].科技资讯.2016
[8].吴俊玲,张彦涛,秦晓辉,梁才浩.减少弃风损失的储能容量和布局优化研究[J].电力建设.2016
[9].王天鸶.锂离子电池容量损失预测及健康状态估计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6
[10].汪新.基于数值模拟的海湾围填海工程环境容量价值损失评估研究[D].厦门大学.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