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细胞总数论文_朱秀芳

导读:本文包含了白细胞总数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白细胞,蛋白,总数,血沉,脊柱,结核,脊柱炎。

白细胞总数论文文献综述

朱秀芳[1](2019)在《预稀释模式下末梢血放置时间对白细胞总数及分类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预稀释模式下末梢血放置时间对白细胞(WBC)总数及分类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3月—5月行血常规预稀释模式检测的18岁~35岁男性患者166例,每例标本先后在放置3 min~5 min和12 min~15 min进行检测,统计分析两种放置时间下WBC总数及分类的变化趋势。结果WBC总数随着放置时间的延长整体呈升高趋势(升高+不变的占比为67.5%),但变化幅度较小,两次差在±0.4×109/L以内(含)的例数为158例,占比95.2%;淋巴细胞、中值细胞和中性细胞的比率前后变化较小(<4%)。结论末梢血预稀释模式下,放置时间只要不超过15 min,WBC总数及分类并不会随着时间的延长而产生明显差异。临床工作中,操作人员不必纠结放置时间长短的影响,完全可以严格按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常规》,根据工作节奏有条不紊地开展工作。(本文来源于《基层医学论坛》期刊2019年16期)

杨楠[2](2019)在《c反应蛋白、红细胞沉降率、降钙素原、白细胞总数在脊柱结核诊断及鉴别中的临床价值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炎症指标: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红细胞沉降率(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白细胞总数(Leukocyte,WBC)在脊柱结核诊断及鉴别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自2015年至2018年我院收治的脊柱结核79例(为A组)、化脓性脊柱炎32例(为B组)、脊柱转移性肿瘤20例(为C组)、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41例(为D组)。记录各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程、VAS评分、C反应蛋白、血沉、白细胞总数、降钙素原,结合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各组炎症指标的特点,对比其差异。评估各炎症指标诊断ROC曲线下面积,计算各炎症指标敏感度和特异度;相关性分析各炎症指标与脊柱结核的相关性。随机抽取A、B、C叁组中6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两组,各组30例患者,一组患者有包括炎症指标、病史体征和影像学检查等完整临床资料,另一组只有病史体征和影像学检查等临床资料,由两位高年资主治医生对两组患者进行诊断,记录诊断正确例数,两组诊断正确率用t检验检测。结果各组患者分别平均年龄为:A组54.5±8.3岁、B组53.7±8.7岁、C组45.2±8.5岁、D组73.2±7.5岁;各组间差异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男性37例、女性42例,B组患者男性18例、女性14例,C组患者男性11例,女性9例,D组患者男性15例,女性26例,各组间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四组平均病程时间分别为:A组42.7±21.4天,B组47.6±22.9天,C组32.1±7.1天,D组6.1±3.1天,B组病程最长,D组的病程最短,各组病程时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B、C、D四组的WBC均数分别7.69±4.27(×10~9/L)、9.75±3.29(×10~9/L)、6.74±2.0(×10~9/L)、6.64±1.90(×10~9/L),其中B组最高,D组最低,各组间WB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C、D四的ESR均数分别为64.37±30.69mm/h、84.56±26.45mm/h、43.00±26 mm/h、10.49±6.01mm/h,其中B组最高,D组最低,各组间ESR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B、C、D各组CRP均数分别为49.79±54.93mg/L、79.74±51.38mg/L、6.50±50.38mg/L、D组9.02±12.16mg/L,B组最高,D组最低,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B、C、D各组PCT均数分别为0.20±0.27ng/ml、0.44±0.29 ng/ml、0.035±0.21 ng/ml、0.03±0.02ng/ml,其中B组最高,D组最低,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炎症指标WBC、ESR、CRP、PCT及联合诊断的敏感度分别为0.442、0.671、0.937、0.316(最低)、0.810(最高)。各炎症指标WBC、ESR、CRP、PCT及联合诊断的特异度度分别为0.810、0.712、0.308(最低)、1.000(最高)、0.673。各炎症指标WBC、ESR、CRP、PCT、联合诊断的诊断脊柱结核的ROC曲线下面积均>0.5,因此均具有诊断价值;AUC值分别为0.608、0.702、0.565(最低)、0.648、0.776(最高)。相关性分析显示ESR、CRP及PCT与脊柱结核诊断存在正相关关系。WBC与脊柱结核间无明显相关关系。结论ESR、CRP及PCT可作为早期诊断脊柱结核的炎症指标,联合各指标诊断具有最大诊断价值。临床中ESR、CRP及PCT等炎症指标结果,能为临床医生提供一定参考价值,提高诊断正确率。(本文来源于《西南医科大学》期刊2019-02-01)

张茜,程华,周娜[3](2018)在《全血CRP联合血常规白细胞总数在儿科细菌性感染类疾病中的应用价值》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全血C反应蛋白(CRP)联合血常规白细胞总数在儿科细菌性感染性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10月—2018年9月本院儿科收治的220例感染性疾病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疾病类型,将80例细菌性感染疾病患儿归为A组;将72例病毒性感染患儿归为B组;将68例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归为C组。行全血CRP检查、血常规检查以及全血CRP联合血常规检查,记录叁组全血CRP检查阳性率、血常规白细胞检查阳性率、全血CRP及血常规白细胞水平;记录全血CRP联合血常规检查细菌性感染类疾病的正确例数、误诊例数和漏诊例数,依此计算联合检查在儿科细菌性感染类疾病中的诊断特异度、灵敏度。结果 A组全血CRP阳性率(87.50%)较B组(16.67%)和C组(11.76%)高; A组血常规白细胞检查阳性率(80.00%)较B组(55.56%)和C组(35.00%)高; A组全血CRP、白细胞水平均较B组和C组高。以上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全血CRP联合血常规白细胞检测细菌感染性疾病特异度为94.74%;灵敏度为90.48%。结论全血CRP、血常规白细胞均能鉴别细菌性感染和病毒性感染、肺炎支原体感染,二者联合应用诊断儿科细菌性感染类疾病具有高特异度和灵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本文来源于《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期刊2018年24期)

吴晓醒,张伟,钱昆,闵江,王小林[4](2018)在《外周血白细胞总数及分类与幽门螺杆菌感染之间的关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本研究通过分析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与白细胞总数及分类之间的关系,以期探讨Hp参与炎症的途经。方法:对7 665例研究对象行13C尿素呼气试验测试;根据测试结果将研究对象分为13C阳性组(n=2 737)和13C阴性组(n=4 928),检测两组研究对象的血常规。运用卡方检验、方差分析等比较组间差异、运用限制性立方样条logistic回归分析年龄与13C阳性的非线性关系,运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13C阳性与白细胞总数及分类之间的关系。结果:与13C阴性组相比,13C阳性组的白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绝对值、淋巴细胞绝对值和单核细胞绝对值升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当4≤13C尿素呼气试验超过基准δ值(delta over baseline,DOB值)<20时最高。年龄对13C阳性率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00),女性在40~50岁达到高峰,男性在60岁左右达到高峰,但2组间的性别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年龄也是13C阳性的危险因素(OR=1.012,95%CI=1.008~1.017)。结论:Hp感染可能与白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绝对值、淋巴细胞绝对值和单核细胞绝对值升高相关,不排除Hp通过激活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来参与炎症反应。另外,Hp感染与性别无关,与年龄之间呈抛物线关系。(本文来源于《重庆医科大学学报》期刊2018年03期)

高涛[5](2018)在《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红细胞沉降率、白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总数在化脓性脊柱炎诊断中临床价值的相关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CRP)、红细胞沉降率(ESR)、降钙素原(PCT)、白细胞(WBC)总数及中性粒细胞(NEU)总数血液炎症指标在化脓性脊柱炎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2014年6月~2017年12月确诊为化脓性脊柱炎的36例患者(A组)、脊柱结核49例(B组)、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41例(C组)及同一时间段60例门诊健康体检者(D组)的C反应蛋白(CRP)、红细胞沉降率(ESR)、降钙素原(PCT)、白细胞(WBC)总数及中性粒细胞(NEU)总数,结合临床资料,分析比较四组间各炎症指标水平、诊断阳性率及敏感度、特异度;依据血培养结果将化脓性脊柱炎分为血培养阳性组(A_1组)及血培养阴性组(A_2组),比较两组间CRP、ESR、PCT、WBC、NEU水平是否存在差异;绘制各炎症指标诊断化脓性脊柱炎的ROC曲线,比较各炎症指标ROC曲线下面积,当敏感度和特异度之和最大时的点作为截断点,得出各指标诊断化脓性脊柱炎的最佳截断点,计算出所对应的敏感度及特异度;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比较WBC、NEU、ESR、CRP、PCT与化脓性脊柱炎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A、B、C、D组C反应蛋白平均数分别为74.84±50.38 mg/L、48.69±53.93 mg/L、9.02±12.16 mg/L、6.14±3.00 mg/L,且A组C反应蛋白与其余叁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B、C、D组ESR平均数分别为94.56±26.45 mm/h、65.57±29.65 mm/h、37.49±22.01 mm/h、10.73±4.15 mm/h,且A组ESR与其余叁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B、C、D组PCT平均数分别为0.42±0.21 ng/ml、0.20±0.26ng/ml、0.03±0.02 ng/ml、0.03±0.01 ng/ml,且A组PCT与其余叁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_1、A_2组CRP平均数分别为97.60±46.05mg/L、46.39±41.02 mg/L,且二者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_1、A_2组ESR平均数分别为101.40±22.89 mm/h、86.00±28.77 mm/h,二者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_1、A_2组PCT平均数分别为0.50±0.24 ng/ml、0.33±0.09 ng/ml,二者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RP诊断化脓性脊柱炎、脊柱结核、OVCF的阳性率分别为97.22%、73.47%、26.83%,ESR诊断化脓性脊柱炎、脊柱结核、OVCF的阳性率分别为94.44%、83.67%、36.59%,PCT诊断化脓性脊柱炎、脊柱结核、OVCF的阳性率分别为100%、79.59%、7.32%;PCT在诊断化脓性脊柱炎中敏感度为100%、特异度为72.0%、ROC曲线下面积为0.96,ESR在诊断化脓性脊柱炎中敏感度为94.4%、特异度为55.2%、ROC曲线下面积为0.91,CRP在诊断化脓性脊柱炎中敏感度为97.2%、特异度为67.3%、ROC曲线下面积为0.87,其中PCT的敏感度、特异度及ROC曲线下面积均高于其余炎症标志物,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当PCT取最佳截断点0.20ng/ml时,其诊断化脓性脊柱炎的敏感度及特异度分别为100%及94.7%。当ESR取最佳截断点67.5mm/h时,其诊断化脓性脊柱炎的敏感度及特异度分别为86.1%及86.0%。当CRP取最佳截断点11.12mg/L时,其诊断化脓性脊柱炎的敏感度及特异度分别为97.2%及69.3%;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PCT及ESR与化脓性脊柱炎存在正相关关系,其中PCT OR值为1.853、95%置信区间(CI)1.190~2.886,ESR OR值为1.040、95%置信区间(CI)1.021~1.059。结论:CRP、ESR及PCT对早期诊断化脓性脊柱炎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同时它们对化脓性脊柱炎同脊柱结核、椎体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的鉴别诊断均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其中PCT对化脓性脊柱炎的早期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明显高于ESR及CRP,而传统炎症指标WBC、NEU则对化脓性脊柱炎的诊断及与脊柱结核、OVCF的鉴别诊断无明显价值。在血培养阳性的化脓性脊柱炎患者中,PCT及CRP则具有更大的诊断价值。(本文来源于《西南医科大学》期刊2018-04-01)

秦丽红,王辰,秦丽微,宋友,邹春颖[6](2018)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异常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讨论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血白细胞(WBC)总数及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升高的意义,为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分析182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血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百分比的变化。结果:182例患者中51.3%的患者于脑梗死急性期白细胞总数及/或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升高,25.1%的患者单纯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升高;白细胞总数升高的程度与疾病的轻重或梗死部位相关,其中小脑、脑干梗死或大脑皮质大面积梗死的患者血常规异常的比例高于其他部位的梗死。结论:对于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血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百分比的升高具有重大意义,患者入院后应尽早行血常规检查,如发现其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分类计数的变化,及早采取必要的干预措施。(本文来源于《微量元素与健康研究》期刊2018年03期)

陈英安,景钦隆,杨勤华,张应涛,杨智聪[7](2016)在《血小板计数、白细胞总数与登革热临床类型的相关性》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血小板计数、白细胞总数与登革热临床类型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在2014年广州市白云区确诊的登革热病例中随机抽取典型登革热病例308例、登革出血热或登革休克综合征病例79例。回顾性收集其人口学信息及临床资料,分别应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进行分析。结果相对于血小板计数正常组,血小板计数中度减少组和重度减少组发生登革出血热/登革休克综合征的风险均更大,调整后OR值分别为5.02(95%CI:2.01~12.79)和13.45(95%CI:1.50~304.60);而血小板轻度减少组与正常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调整后OR值为1.23(95%CI:0.61~2.60)。相对于白细胞总数正常组,白细胞总数轻度减少组或重度减少组发生登革出血热/登革休克综合征的风险也更大,调整后OR值分别为4.39(95%CI:1.22~28.13)和7.20(95%CI:1.97~46.65)。结论登革热患者血小板计数和白细胞总数减少程度越大,出现登革出血热/登革休克综合征的风险越高。(本文来源于《热带医学杂志》期刊2016年04期)

练德峰,王勇[8](2015)在《血清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与白细胞总数联合检测在感染疾病中的诊断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总数(WBC)在感染性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全定量的电化学发光法测定58例细菌感染性疾病患者及42例非细菌感染性疾病患者的PCT,应用免疫散射比浊法测定患者的CRP,并同时检测患者白细胞总数及分类。结果 58例细菌感染性疾病患者血清PCT、CRP及WBC均显着升高(P<0.01)。PCT及WBC在两组间的阳性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CR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叁者对细菌感染诊断的敏感性分别为93.1%、72.4%和63.8%;特异性分别为85.7%、59.5%、71.4%。对细菌感染的诊断PCT比CRP及WBC具有更高的敏感性及特异性(P<0.01)。结论血清PCT检测优于血清CRP和WBC检测,可用于感染性疾病细菌感染与病毒感染的鉴别诊断。(本文来源于《湖北中医杂志》期刊2015年11期)

王启福,龚俊飞[9](2015)在《喜炎平肌内注射在治疗白细胞总数增高的小儿疱疹性咽峡炎中的效果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选取2012年3月~2015年3月我院收治的90例疱疹性咽峡炎患儿,外周末梢血白细胞总数为10.0~18.0×109/L,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选患儿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青霉素肌内注射治疗,研究组给予喜炎平肌内注射治疗,综合比较两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退热时间、疱疹消退时间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8%,高于对照组的80.0%(P<0.05);研究组患儿退热时间、疱疹消退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儿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P>0.05)。喜炎平肌内注射治疗白细胞总数增高的小儿疱疹性咽峡炎效果确切,可明显改善临床症状,减少抗生素的应用,无严重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使用。(本文来源于《现代诊断与治疗》期刊2015年21期)

刘兴华[10](2015)在《血清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白细胞总数及血沉水平检测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治疗中的应用价值》一文中研究指出选取我院2013年8月~2014年8月收治的53例AECOPD患者,对其治疗前后的PCT、CRP、WBC、ESR变化水平分析。结果经过对比,发现和治疗前相比,治疗后患者的CRP和PCT治疗出现明显下降,其差异显着(P<0.05);患者治疗前后的WBC和ESR差异不大,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COPD患者炎症发生过程中,CRP和PCT直接参与其中,因此能够对患者的病情发展具有一定显示,因此在临床要对患者的CRP和PCT实时检测,以确保准确把握患者疾病发展,制定有效治疗方案。WBC和ESR在COPD患者疾病发展中作用不是特别明显。(本文来源于《现代诊断与治疗》期刊2015年03期)

白细胞总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探讨炎症指标: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红细胞沉降率(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白细胞总数(Leukocyte,WBC)在脊柱结核诊断及鉴别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自2015年至2018年我院收治的脊柱结核79例(为A组)、化脓性脊柱炎32例(为B组)、脊柱转移性肿瘤20例(为C组)、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41例(为D组)。记录各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程、VAS评分、C反应蛋白、血沉、白细胞总数、降钙素原,结合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各组炎症指标的特点,对比其差异。评估各炎症指标诊断ROC曲线下面积,计算各炎症指标敏感度和特异度;相关性分析各炎症指标与脊柱结核的相关性。随机抽取A、B、C叁组中6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两组,各组30例患者,一组患者有包括炎症指标、病史体征和影像学检查等完整临床资料,另一组只有病史体征和影像学检查等临床资料,由两位高年资主治医生对两组患者进行诊断,记录诊断正确例数,两组诊断正确率用t检验检测。结果各组患者分别平均年龄为:A组54.5±8.3岁、B组53.7±8.7岁、C组45.2±8.5岁、D组73.2±7.5岁;各组间差异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男性37例、女性42例,B组患者男性18例、女性14例,C组患者男性11例,女性9例,D组患者男性15例,女性26例,各组间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四组平均病程时间分别为:A组42.7±21.4天,B组47.6±22.9天,C组32.1±7.1天,D组6.1±3.1天,B组病程最长,D组的病程最短,各组病程时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B、C、D四组的WBC均数分别7.69±4.27(×10~9/L)、9.75±3.29(×10~9/L)、6.74±2.0(×10~9/L)、6.64±1.90(×10~9/L),其中B组最高,D组最低,各组间WB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C、D四的ESR均数分别为64.37±30.69mm/h、84.56±26.45mm/h、43.00±26 mm/h、10.49±6.01mm/h,其中B组最高,D组最低,各组间ESR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B、C、D各组CRP均数分别为49.79±54.93mg/L、79.74±51.38mg/L、6.50±50.38mg/L、D组9.02±12.16mg/L,B组最高,D组最低,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B、C、D各组PCT均数分别为0.20±0.27ng/ml、0.44±0.29 ng/ml、0.035±0.21 ng/ml、0.03±0.02ng/ml,其中B组最高,D组最低,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炎症指标WBC、ESR、CRP、PCT及联合诊断的敏感度分别为0.442、0.671、0.937、0.316(最低)、0.810(最高)。各炎症指标WBC、ESR、CRP、PCT及联合诊断的特异度度分别为0.810、0.712、0.308(最低)、1.000(最高)、0.673。各炎症指标WBC、ESR、CRP、PCT、联合诊断的诊断脊柱结核的ROC曲线下面积均>0.5,因此均具有诊断价值;AUC值分别为0.608、0.702、0.565(最低)、0.648、0.776(最高)。相关性分析显示ESR、CRP及PCT与脊柱结核诊断存在正相关关系。WBC与脊柱结核间无明显相关关系。结论ESR、CRP及PCT可作为早期诊断脊柱结核的炎症指标,联合各指标诊断具有最大诊断价值。临床中ESR、CRP及PCT等炎症指标结果,能为临床医生提供一定参考价值,提高诊断正确率。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白细胞总数论文参考文献

[1].朱秀芳.预稀释模式下末梢血放置时间对白细胞总数及分类的影响[J].基层医学论坛.2019

[2].杨楠.c反应蛋白、红细胞沉降率、降钙素原、白细胞总数在脊柱结核诊断及鉴别中的临床价值分析[D].西南医科大学.2019

[3].张茜,程华,周娜.全血CRP联合血常规白细胞总数在儿科细菌性感染类疾病中的应用价值[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8

[4].吴晓醒,张伟,钱昆,闵江,王小林.外周血白细胞总数及分类与幽门螺杆菌感染之间的关系研究[J].重庆医科大学学报.2018

[5].高涛.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红细胞沉降率、白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总数在化脓性脊柱炎诊断中临床价值的相关研究[D].西南医科大学.2018

[6].秦丽红,王辰,秦丽微,宋友,邹春颖.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异常的研究[J].微量元素与健康研究.2018

[7].陈英安,景钦隆,杨勤华,张应涛,杨智聪.血小板计数、白细胞总数与登革热临床类型的相关性[J].热带医学杂志.2016

[8].练德峰,王勇.血清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与白细胞总数联合检测在感染疾病中的诊断应用[J].湖北中医杂志.2015

[9].王启福,龚俊飞.喜炎平肌内注射在治疗白细胞总数增高的小儿疱疹性咽峡炎中的效果评价[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

[10].刘兴华.血清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白细胞总数及血沉水平检测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治疗中的应用价值[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

论文知识图

白细胞-图1 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RL和BSYR两地鲫鱼的白细胞总数不同含量的新琼寡糖对鲍鱼血液白细胞前后白细胞总数增长率69腔镜组和开腹组术后7天内外周血#~69腔镜组和开腹组术后7天内外周血#~

标签:;  ;  ;  ;  ;  ;  ;  

白细胞总数论文_朱秀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