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斯特林堡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斯特,自然主义,左拉,父亲,人性论,属性,小姐。
斯特林堡论文文献综述
王晓东[1](2019)在《论悲剧的审美形态——以斯特林堡《父亲》、《朱丽小姐》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西方美学中将审美形态分为悲剧与喜剧、崇高与优美、丑、荒诞四类六种,本文将以瑞典剧作家斯特林堡的两部悲剧《父亲》、《朱丽小姐》为例,论述作为审美形态的悲剧的基本涵义、相关理论界定以及和生活实践的关联,以求对于悲剧的审美形态有更深入的理解。(本文来源于《北方文学》期刊2019年14期)
俞建村[2](2019)在《角色设定、角色表演与角色表演的脆弱性——以斯特林堡的《朱莉小姐》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以瑞典剧作家斯特林堡的《朱莉小姐》为研究对象,从社会表演批评入手,探讨《朱莉小姐》的角色设定、角色表演、角色表演的脆弱性及其与表演者的命运关系等。斯特林堡将社会表演的四大要素结合在一起,考虑的不仅是艺术技巧,更在于社会表演与角色命运的直接关系。朱莉小姐的角色表演可说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她既是角色的成功表演者,更是人生悲剧的制造者和接受者。可见,角色表演已不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它与人的命运构成了一种共生共灭的伙伴关系。(本文来源于《戏剧(中央戏剧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2期)
陈军[3](2019)在《论“新自然主义戏剧”的家庭斗争关系——以斯特林堡《父亲》为例兼谈其对中国戏剧的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斯特林堡的"新自然主义戏剧"《父亲》聚焦家庭成员间的意志斗争,它除了展示人的"欲望",更揭示了"个人自由"对现代人的决定性影响。《父亲》的这套人性逻辑,是霍布斯在"自然状态"学说中所奠定的西方"现代人性论"的结果。同时,"现代人性论"也是斯特林堡远离"德育"而专注"审美"的客观原因。随着20世纪的西学东渐,"新自然主义戏剧"给中国当代戏剧甚至整个文化界带来了严峻挑战:如何调和儒家"亲亲"传统与西方现代人性论的关系。(本文来源于《浙江学刊》期刊2019年02期)
宋硕夫[4](2019)在《改良与滞后并存》一文中研究指出相对于十九世纪其他自然主义剧作家的作品而言,斯特林堡的戏剧更具复杂性和丰富性。在他的身上,进步的社会思想和保守的女性思想共存;他的戏剧艺术主张在极具开创性的同时保有来自前人的深刻的影响痕迹。本文从斯特林堡自然主义戏剧的戏剧理论与主题思想出发,结合相关文论,探讨左拉、易卜生等人对斯特林堡自然主义戏剧创作的影响,进而从斯特林堡与他们的对话关系中重新审视斯特林堡自然主义戏剧的复杂性、价值和启示。论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首先介绍了斯特林堡的文学成就与文学地位。其次概述了国内外斯特林堡研究现状,发现以斯特林堡为核心的影响研究存在可挖掘的空间。最后以戏剧理论和主题思想为切入点,提出了本课题的研究思路与研究价值。第二部分为第一章,提出斯特林堡自然主义戏剧的形式是先进的。本章着重探讨斯特林堡与左拉在戏剧理论方面的对话关系。首先论述了左拉自然主义戏剧理论的形成及其存在的问题。之后从对话的角度,论述了左拉对斯特林堡自然主义戏剧理论的影响以及两人之间相互的文学批评。最后论述了斯特林堡对自然主义戏剧理论的完善和创新,得出斯特林堡的自然主义戏剧具有改进的外在形式的结论。第叁部分为第二章,提出斯特林堡自然主义戏剧的主导思想,即女性观念,是落后的。本章着重探讨斯特林堡与易卜生在戏剧主题方面的差异与联系。首先论述了易卜生妇女问题剧对女性与家庭的叁种关系模式的探讨,总结出易卜生的女性观念。之后论述了斯特林堡在妇女问题上对易卜生的挑战,并结合叙事学、心理学、女性主义等理论综合探讨了斯特林堡女性观念落后于时代发展的表现和原因。第四部分为第叁章,在前两章的基础上,通过对比发现斯特林堡的其他社会思想是进步的,也证实了其自然主义戏剧中的象征手法推动了西方戏剧的发展。本章据此重新评估了斯特林堡自然主义戏剧的价值和地位。最后一部分为结论,文章认为斯特林堡的自然主义戏剧同时兼有艺术形式的创新和思想内容的保守。这种现象产生于斯特林堡对前人的思考,是其在戏剧中做出的反应。但从整体上看,斯特林堡的自然主义戏剧瑕不掩瑜。所以对斯特林堡戏剧创作进行历时的、多角度的、更加深入的探讨与研究是极具价值的。(本文来源于《郑州大学》期刊2019-03-01)
杨华丽,邹啸[5](2018)在《斯特林堡在民国时期的译介述评》一文中研究指出奥古斯特·斯特林堡是瑞典着名戏剧家,也是现代戏剧的开拓者。民国时期,随着向西方学习现代戏剧、译介外国优秀着作的潮流而被引进过来。他作品中艺术的高超与思想的深刻最初被当时的人作为一种学习对象,同时许多作家对他产生极大兴趣,出现一种译小说远多于戏剧的奇怪现象。因为他的古怪,常常将憎恶妇女作为写作题材,与易卜生戏剧风格甚至相反,在作品中流露出"厌恶女性"的倾向,所以他又有"女性憎恶者"的名号,不为大多数人所理解。然而,他的戏剧与小说中思考妇女解放运动的深刻与探讨婚姻两性关系的主题,也激起不少作家为他辩护。总体而言,民国时期对斯特林堡的评论呈现出多声部合唱特征,其作品曾直接或间接影响过现代作家。(本文来源于《绵阳师范学院学报》期刊2018年12期)
朱婉仪[6](2018)在《试析斯特林堡的女性观及其创作风格》一文中研究指出相较于现实主义戏剧强调"真实"的创作原则,斯特林堡将创作理念融入于人物心理的描写之中,着眼于人物的内心真实,其创作体现了现代主义的戏剧理念:注重人的主观意识,注重从心理层面表现"人与人、人与社会环境、人与宇宙万物"之间的矛盾与困惑。本文主要从斯特林堡的戏剧来分析他的女性观及其创作的理念、意义与可借鉴之处。(本文来源于《剧作家》期刊2018年06期)
王召露[7](2018)在《斯特林堡“梦剧”中的死亡美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死亡不仅是人生命的终点,也是世界的本质。死亡不是虚无,它是通向生命的幽门~([1])”。死亡美学是一个永恒的哲学主题,它作为生命的一种转归,是人类薪火相传的必然规律。死亡作为一个哲学命题,也是我们在进行美学研究时无法规避的。本文以探讨斯特林堡“梦剧”中的死亡美学为主,希望能为斯特林堡戏剧的死亡美学研究提供一个新的视角。斯特林堡晚年的一系列作品被评论界称为“梦剧”,他在“梦剧”中透露出强烈的死亡意识和悲剧意蕴,注重对死亡意义的挖掘。于他而言,死亡有时候是一种逃避和解脱,有时候是一种净化和救赎。笔者认为悲剧和死亡是一对紧密相连的主题,悲剧就是将有美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而这种毁灭恰恰是死亡的一种体现,死亡则是悲剧的最高形式,斯特林堡在其“梦剧”中呈现的是一种为追求真理、理想而死的悲剧美,所以本文注重挖掘剧中死亡美学中的悲剧之美,并阐述二者之间的辩证关系;本文以存在主义的死亡哲学为理论基础,将克尔凯郭尔的“审美、伦理、宗教”叁种境界与弗洛伊德的“本我、自我、超我”相结合,阐述斯特林堡“梦剧”中的死亡本能、恐惧焦虑以及忏悔与救赎意识的呈现;言死必谈生,生与死是既对立又统一的哲学范畴,尽管斯特林堡的“梦剧”以死亡为底色,但其中仍不乏生命意志、爱情等向生的力量,所以,对生命哲学的研究也是本文的一个侧重点。在原始思维看来,梦是神启的源泉,具有预知生死的神秘作用。叔本华将睡眠喻为死亡的兄弟,从外部特征来看,睡眠是最接近死亡的一种状态,梦是人类在睡眠状态下产生的一种特有的精神活动,在这种状态下产生的精神活动与死亡有着某种联系,笔者认为梦是对死亡的一种隐喻和反映,所以在论文中阐述斯特林堡的戏剧中梦和死亡的辩证关系;在“梦剧”中,“火”具有洗涤罪恶、烧毁一切、带来重生的巨大力量,它是斯特林堡“梦剧”特有的意象,隐喻着死亡和生命,对“火”意象的深度剖析,也是本文研究的重点。(本文来源于《长安大学》期刊2018-04-08)
王猛[8](2018)在《斯特林堡剧作《朱丽小姐》的性别空间解读》一文中研究指出《朱丽小姐》是瑞典戏剧大师斯特林堡的一部重要剧作,作品展现了男权社会对女性的种种禁锢。剧中的性别与空间意识复杂而又充满张力,赋予此剧以全新的现实意义。本文从性别空间的视角出发,阐述了无处不在的男权中心主义对女性生存空间的压制,旨在表明,戏剧场域的铺展和转换不仅是性别空间政治在剧中的集中体现,并且对人物的悲剧命运产生重要影响。(本文来源于《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期刊2018年03期)
刘亭[9](2018)在《你可听见斯特林堡的呼喊 观话剧《父亲》有感》一文中研究指出赵立新执导的2017版《父亲》近日上演,相对于12年前的小剧场版本,导演认为这一版不是"复排",而是"重新排演"一个新戏。他似乎对这戏情有独钟:1995年他在瑞典皇家剧院的小剧场第一次看话剧《父亲》时,饰演上尉的人就躺在他面前,距离很近,血管分明,几乎要爆裂,那种"热腾腾"的感觉深深地震撼了他,回国后第一件事就是自导自演《父亲》。2005年版的小剧场演出也在北京、上海两(本文来源于《上海戏剧》期刊2018年01期)
胡明华[10](2016)在《斯特林堡《鬼魂奏鸣曲》人物形象刍议》一文中研究指出《鬼魂奏鸣曲》中的人物形象呈现出了新旧混杂的特征,既有传统戏剧中对于人物身份、行为动机的写实描绘,又有着现代戏剧对于人物抽象化和符号化的象征与隐喻,其独特性主要表现在叁个方面:一是组合性与叙事性人物形象的出现;二是人物形象的怪诞和异化表现;叁是建立了具有象征意义的人物关系。它们共同印证了斯特林堡关于戏剧人物的新概念,预示并宣告了现代戏剧新型人物形象的出现。(本文来源于《齐鲁艺苑》期刊2016年04期)
斯特林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以瑞典剧作家斯特林堡的《朱莉小姐》为研究对象,从社会表演批评入手,探讨《朱莉小姐》的角色设定、角色表演、角色表演的脆弱性及其与表演者的命运关系等。斯特林堡将社会表演的四大要素结合在一起,考虑的不仅是艺术技巧,更在于社会表演与角色命运的直接关系。朱莉小姐的角色表演可说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她既是角色的成功表演者,更是人生悲剧的制造者和接受者。可见,角色表演已不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它与人的命运构成了一种共生共灭的伙伴关系。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斯特林堡论文参考文献
[1].王晓东.论悲剧的审美形态——以斯特林堡《父亲》、《朱丽小姐》为例[J].北方文学.2019
[2].俞建村.角色设定、角色表演与角色表演的脆弱性——以斯特林堡的《朱莉小姐》为例[J].戏剧(中央戏剧学院学报).2019
[3].陈军.论“新自然主义戏剧”的家庭斗争关系——以斯特林堡《父亲》为例兼谈其对中国戏剧的意义[J].浙江学刊.2019
[4].宋硕夫.改良与滞后并存[D].郑州大学.2019
[5].杨华丽,邹啸.斯特林堡在民国时期的译介述评[J].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18
[6].朱婉仪.试析斯特林堡的女性观及其创作风格[J].剧作家.2018
[7].王召露.斯特林堡“梦剧”中的死亡美学研究[D].长安大学.2018
[8].王猛.斯特林堡剧作《朱丽小姐》的性别空间解读[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8
[9].刘亭.你可听见斯特林堡的呼喊观话剧《父亲》有感[J].上海戏剧.2018
[10].胡明华.斯特林堡《鬼魂奏鸣曲》人物形象刍议[J].齐鲁艺苑.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