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徐清明湖南省邵阳市新宁县金石镇连村小学422700

【摘要】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数学教学效果怎样主要表现在是否培养了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就是部分学生只知解答“计算题”,一遇到“应用题”就束手无策的根本原因。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从生活实际中抽象出数学知识,而且还要培养学生把所学知识和思维方法运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来,形成解决实际问题的策略和能力。

【关键词】数学知识;思维方法;实际问题;策略和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8.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672-2051(2019)09-077-01

一、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抽象出数学知识

数学的研究对象是客观世界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它来源于客观世界的实际事物。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受学生基础及理解能力的限制,很多数学概念学生很难理解和接受。这就要求教师引导学生多从生活实际出发,把教材内容与生活现实有机地结合起来,结合小学生的认识特点因材施教,激发学习兴趣,避免“填鸭式”教学。

例如,在“认识分数”教学时,学生对“分数的意义”,特别是对“单位‘1’”,一时难以接受和理解。因此我的教学设计分三步进行:①分一个饼,借助多媒体把1个圆形的饼平均分成两份,每份就是这个饼的;接着循序渐进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把1个饼平均分成3份、4份……n份,每份是这个饼的几分之一?”②折纸,带领学生自己动手,把一张长方形(或正方形,或圆形)的纸先对折再对折又对折,共对折三次,然后打开这张纸,看清楚折痕。引导学生思考“这张纸被平均分成了几小块?”“每一小块是这张纸的几分之几?”“取其中3小块(或5小块等)是这张纸的几分之几?”③分一盒粉笔(共48支),把这盒粉笔平均分成6份,启发学生思考:“其中一份是这盒粉笔的几之几?每份有多少支?”使学生明白每份的“数量”与“分数”的区别,以及此时是把1盒粉笔看成一个整体(单位1)来写相应分数的。通过以上引导和实践活动,使学生理解“分数的意义”和“单位1”的含义。

二、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力求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

如果在教学中,教师将数学知识、数学问题只一味就事论事,单一施教,就会使学生感到所学知识形如繁星点点,不着边际,难以记住,就会使学生觉得数学问题千变万化、错综复杂,解题方法难以掌握。如果教师在教学中注重把同一类问题进行归纳,找出其共同点并加以比较归纳总结,这样教学将会事半功倍。

例如,在“植树问题”教学中,首先借助线段图使学生明白“点”和“段”的关系,熟练掌握“植树问题”的有关计算,然后将这方面的知识及解题思路迁移到类似问题中去,像“埋电杆”、“摆花盆”、“爬楼梯”、“锯木料”、“敲闹钟”等,教学后发现教学效果极佳。

三、一题多解,引导学生采用灵活多样的方法解决数学问题

在教学中,教师要联系生活实际,调动学生的知识储备和生活经验,积极地开展智力活动,采取灵活多样的方法来解决数学问题。我在五、六年级奥数培训时,经常注重一题多解,大大提高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也大大提高了其解题能力②。

例题:“某工程队修一条120米长的排洪渠,前3天修了这条渠的15%,照这样的进度,修完这条渠还需多少天?”

解法一:(根据“归一法”结合“工程问题”计算)

列式如下:120&pide;(120×15%&pide;3)-3

或:(120-120×15%)&pide;(120×15%&pide;3)

解法二:(根据分数的意义结合“工程”问题计算)

列式如下:1&pide;(15%&pide;3)-3

或:(1-15%)&pide;(15%&pide;3)

或:3&pide;15%-3

解法三:(根据比例求解)

列式如下:3:15%=x:100%(接着算x-3)

或:3:15%=y:(1-15%)

四、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解题能力

数学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也是其他自然学科的基础,那么在小学阶段教学数学就是为学生以后的数学生活打好坚实的基础,因此培养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是非常重要的③。

在数学教学中如果把某些典型数学问题的解题方法编成“顺口溜”,这样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其在快乐中掌握所学知识。

比如“鸡兔同笼问题”,常用“假设法”来解答。我在常规教学过程中将其解题方法和思路概括归纳并编成“顺口溜”:先假设,再算差,算了总差算个差,然后接着算除法,算得商值是另类,要算假设用减法。

又如:“较复杂的分数应用题”是小学数学中一类难题,学生在选择“单位1”及写相应分量的分率时经常出错。我在经过多个例题的教学后也编出“顺口溜”:解答分数应用题,关键找准“单位1”,应拿恒量作标准,对照标准写分率,要算总量用除法,对应数量除分率,要算分量用乘法,拿起标准乘分率。

例题:甲、乙、丙、丁四个数,甲数是其他三个数之和的,乙数是其他三个之和的,丙数是其他三个之和的。已知丁数是260,求四个数的和是多少?甲数是多少?

分析:题中“、、”所对应的“单位1”各不相同,因此应选甲、乙、丙、丁四个数的总数为“单位1”,这样“标准”就统一了,对照标准甲占总数的,乙占,丙占,进而就可求解。

解:

和:甲:

当然,小学生解题能力的培养,并非一朝一夕而成,也绝非几堂课就能解决,也不要认为简单的数学问题(包括生活中的问题)对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毫无帮助。它需要教师长期在适当的时机有意识地加以引导和启发,经历渗透、反复、交叉、循序渐进、不断进取、不断深化的过程。使学生的应用意识逐步由不自觉或无目的状态,逐步发展成为有意识有目的的应用。

在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从生活实际引出数学知识,而且还要引导学生把课本中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形成解决具体实际问题的有效策略和能力。

参考文献

[1]《东方教育》2015年09期《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作者:朗吉拉姆.

[2]《小学数学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作者:鞠海荣.

[3]《关于小学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百度文库.

标签:;  ;  ;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