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居民点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

农村居民点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

导读:本文包含了农村居民点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居民点,农村,多维,密度,乡村,核心区,树冠。

农村居民点论文文献综述写法

曲衍波,魏淑文,刘敏,展凌云,李雅楠[1](2019)在《农村居民点多维形态空间格局与耦合类型》一文中研究指出农村居民点空间形态的系统认识与分类研究是乡村整治和科学实施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础。以北京市平谷区为研究区域,从规模、结构和功能叁个维度构建农村居民点形态识别指标,使用多因素综合评价法得到275个行政村的规模强度、结构合理度和功能协调度,借助ArcGIS和GeoDa依次对叁者进行空间关联分析,进而基于叁维特征划分出8种农村居民点耦合类型。结果表明:(1)平谷区农村居民点规模强度、结构合理度和功能协调度在空间上均存在空间集聚的正相关性,空间分布分别呈现"递进式""圈层式"和"镶嵌式"格局。(2)平谷区农村居民点多维形态的地域差异性显着,全区62.8%的村庄表现为低强度,51.3%的村庄表现为结构不合理,61.4%的村庄表现为功能不协调。(3)平谷区以T1-S1-F2型(高强度—合理—不协调型)和T1-S2-F2型(高强度—不合理—不协调型)的农村居民点为主,两者共占农村居民点总量的60.1%,前者主要分布在距离城区较近的乡镇,后者主要分布在距离城区较远的北部、西南部和东部的山地丘陵区。(4)规模强度高、结构不合理、功能不协调的农村居民点类型是平谷区乡村协同发展的主要障碍,政策制度、技术工程、产业扶持等差别化治理模式是推进农村居民点可持续性利用和乡村振兴的关键。(本文来源于《自然资源学报》期刊2019年12期)

查磊[2](2019)在《寒冷地区农村居民点生活污水处理系统升温保温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我国高海拔农村地区气候寒冷,传统的污水处理技术很难保障稳定的运行效果。本文针对农村地区常规污水处理技术,分析了污水水温对生化处理效果的影响。针对高海拔农村地区气候特点,初步探讨了保障运行效果的升温保温方式,提出了冬季污水处理系统的运行管理措施。(本文来源于《水电站设计》期刊2019年04期)

张英杰,雷国平[3](2019)在《地质灾害易发区农村居民点布局优化研究:以浙江洞头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以浙江洞头为例,开展地质灾害易发区农村居民点布局优化研究,选取森林覆盖率、高程、地质岩组、坡度、降雨量、现状地质灾害点密度、人口密度和公路密度8个因子作为评价指标,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模型和GIS空间分析方法,划分地质灾害易发性等级,得到研究区不同地质灾害易发区分布状况。结果表明,研究区地质灾害易发性等级分区的中易发区和高易发区面积占研究区陆地面积的42.46%,包含了研究区91.36%的历史地质灾害点;居民点位于地质灾害中、高易发区面积占各居民点总面积比例超过50%的有豆岩村、西浪村和潭头村等45个行政村和居民区,占比超过70%的有潭头村、桐岙村和正岙村等27个行政村和居民区。基于研究区各行政村地质灾害易发性情况和居民点空间分布现状,提出相应的布局优化方向,为优化地质灾害威胁下的农村居民点布局、制定防灾减灾规划提供科学依据。(本文来源于《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期刊2019年11期)

刘佳,李彤,贾宝全[4](2019)在《北京市城乡交错区农村居民点林木树冠覆盖动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城乡交错区是城市与乡村的过渡地带,土地类型变化频繁,人地矛盾突出。以北京市城乡交错区为研究对象,通过林木树冠覆盖这一新指标,以覆盖研究区域的分辨率为0.5 m的2002年8—9月真彩色航片和2013年8—9月的WordView-2卫星影像为基础,探讨2002和2013年该区域农村居民点林木树冠覆盖的变化情况,以期为目前乡村振兴大背景下的农村居民点生态环境建设提供一些有益的理论与实践指导。研究结果显示,2002—2013年间,城乡交错区整体的林木树冠覆盖率由19.54%增加到22.15%,农村居民点数量减少428个,居民点平均林木树冠覆盖率由17.78%增加到25.01%。从林木树冠覆盖等级来看,2013年高覆盖度和极高覆盖度农村居民点数量所占比例比2002年分别提高14.27和6.45百分点,极低覆盖度农村居民点数量占比减少0.13百分点。在空间分布上,无论是2002年还是2013年,农村居民点林木树冠覆盖率均呈现随着环路增加而增加的变化趋势。11 a间,一直保留存在的居民点林木树冠覆盖率由19.03%减少至16.39%,对其的土地转移概率矩阵分析发现,该类村庄中,建设用地最稳定,保持自身不变的概率达到84.50%。新增农村居民点林木树冠覆盖率(25.70%)明显高于消失农村居民点林木树冠覆盖率(15.54%)。对不同变化模式农村居民点变化部分的统计分析显示,扩张、新增和边缘新增模式的农村居民点林木树冠覆盖率分别为25.05%、25.70%和27.71%。(本文来源于《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期刊2019年11期)

王胜利,雷中英[5](2019)在《镇域农村居民点空间特征及演变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以五头镇为例,基于2010年和2015年两期的遥感影像,通过目视解译提取农村居民点,运用点模型的最近邻距离法和多距离空间聚类分析Ripley’s函数K值来研究农村居民点的聚集状况。结果表明:2010年和2015年两年的R统计值都小于1,且2015年比2010年的R统计值更小,说明其聚集程度更高,但是并不是很明显;2015年和2010年都五头镇农村居民点的空间分布在0-6km的空间尺度上对周其他居民点的影响力增加。(本文来源于《科技经济导刊》期刊2019年31期)

丘丽清,贺德春,姜珊[6](2019)在《基于GIS的崇义县农村居民点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一文中研究指出综合运用数理统计、GIS空间分析方法,对赣南低山高丘区崇义县农村居民点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在不同自然、社会因素影响下的分布变化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崇义县农村居民点斑块分布细碎,呈现出"北密南疏密度低"的特点,具有显着的聚类空间结构特征;崇义县农村居民点的分布面积随着海拔高度、坡度、离道路缓冲距离的增加而明显减少,随着离河库水系缓冲距离的增大,其减少幅度较小;崇义县部分农村居民点仍分布在较高海拔、坡度较大的山区,其发展建设受到客观条件的制约,宜优先考虑纳入整治优化或易地搬迁。(本文来源于《安徽农学通报》期刊2019年20期)

倪琳,宋安安,郑艳东,张长春[7](2019)在《基于生态约束的山区农村居民点整治分区研究——以河北省涞源县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当前的村庄整治实际工作中,特别对于山区生态较脆弱的区域,在进行农村居民点整治前需考虑区域生态条件,统筹好村庄整治工作和生态之间的关系,促进农村居民点整治工作有序推进,使村庄向着生态友好型发展。[方法]文章选择太行山区的河北省涞源县为研究区域,首先以生态服务性和生态脆弱性为出发点,综合评价县域生态重要性,以此评价结果作为基础来约束未来农村居民点整治的生态安全性,然后以改善农村建设用地利用效率和提高农民生产生活水平为原则,对285个行政村的整治潜能进行评价,最后将整治潜能评价结果落在生态重要性分区图上,运用互斥矩阵模型,将农村居民点合并为重点发展区、积极发展区、转型发展区、限制发展区4种整治区域,并针对不同整治类型区提出不同的整治模式及发展方向。[结果]涞源县农村居民点分布在重点发展区的面积为1 565.52hm~2,积极发展区面积为1 648.92hm~2,转型发展区面积为619.32hm~2,限制发展区面积为550.84hm~2。[结论]这不仅有利于山区农村居民点的资源优化整合,同时在居民点整治活动时空安排及区域生态保护方面也有积极意义。(本文来源于《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期刊2019年10期)

汪海峰,李加林,王中义,高扬,田鹏[8](2019)在《长江叁角洲城市群核心区农村居民点时空演变特征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农村居民点及其时空变化特征研究是合理利用农村土地资源和改善农村居民生活质量的基础工作。为探究长江叁角洲城市群核心区农村居民点的时空演变,以1990、1995、2000、2005、2010和2015年这6期的土地利用数据,通过土地利用动态度、转移矩阵、景观格局指数、最邻近指数和核密度估算等方法进行测算。结果表明:(1)研究期内,农村居民点呈扩张趋势,但各个时段存在波动增长;(2)研究期内农村居民点用地与其他各类用地之间存在双向流转,耕地是其主要流入来源,而城镇用地则是其主要去向;(3)长叁角核心区农村居民点的斑块规模差异变化愈加显着。农村居民点斑块面积(CA)和斑块数(NP)增长速度的差异,导致平均斑块面积(MPS)的波动;(4)农村居民点呈集聚状态分布,核密度集聚主要发生在江苏省的南部,而浙江省以嘉兴、宁波集聚程度较高。(本文来源于《浙江省地理学会2019年学术年会暨乡村振兴高峰论坛论文摘要集》期刊2019-10-25)

李静帧,陈国建[9](2019)在《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居民点空间分布特征——以麻柳镇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四川省达州市达川区麻柳镇为研究对象,采用平均最临近指数、核密度估计和景观格局方法研究农村居民点的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麻柳镇农村居民点是聚集的空间分布模式,整体上呈现"东疏南密"的分布特征,在自然环境因子上农村居民点主要分布在海拔400m范围内,距河流300m范围内,坡度上主要分布在5°~15°范围内,地势起伏度上主要分布在0m~15m范围内,规模大、聚集程度高。居民点稀疏区农村居民点越来越破碎,形状越不规则。(本文来源于《农村经济与科技》期刊2019年19期)

孔敏婕,李同升,杨华,王昭,武鹏[10](2019)在《乡村振兴背景下秦巴山区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与分区研究——以陕西省山阳县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农村居民点作为农户社会经济活动的重要载体,对其进行空间重构与优化是实现乡村振兴的有效途径。以陕西省山阳县238个村为研究单元,从自然资源、土地区位、社会经济叁个维度选取20项评价因子,构建山阳县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评价指标体系,并借助由粒子群优化的BP神经网络模型,对山阳县农村居民点的整理潜力指数进行综合测度,最后运用层次聚类法划分居民点整理分区,进一步探讨相应的整理途径。结果表明:①山阳县居民点整理潜力指数值介于8. 80~57. 29之间,其中高值区大多集中在地势平坦,交通便利,靠近中心城区,并且社会经济发展良好的地区。②基于层次聚类分析结果和农村发展现状,将山阳县划分为城镇发展区、优先整理区、重点整理区、适度整理区和控制调整区等居民点用地整理类型,并按照分区统筹的原则,因地制宜地提出相应的整理策略和优化途径,以期为城乡统筹和乡村振兴提供参考依据。(本文来源于《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5期)

农村居民点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我国高海拔农村地区气候寒冷,传统的污水处理技术很难保障稳定的运行效果。本文针对农村地区常规污水处理技术,分析了污水水温对生化处理效果的影响。针对高海拔农村地区气候特点,初步探讨了保障运行效果的升温保温方式,提出了冬季污水处理系统的运行管理措施。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农村居民点论文参考文献

[1].曲衍波,魏淑文,刘敏,展凌云,李雅楠.农村居民点多维形态空间格局与耦合类型[J].自然资源学报.2019

[2].查磊.寒冷地区农村居民点生活污水处理系统升温保温技术研究[J].水电站设计.2019

[3].张英杰,雷国平.地质灾害易发区农村居民点布局优化研究:以浙江洞头为例[J].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2019

[4].刘佳,李彤,贾宝全.北京市城乡交错区农村居民点林木树冠覆盖动态研究[J].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2019

[5].王胜利,雷中英.镇域农村居民点空间特征及演变分析[J].科技经济导刊.2019

[6].丘丽清,贺德春,姜珊.基于GIS的崇义县农村居民点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J].安徽农学通报.2019

[7].倪琳,宋安安,郑艳东,张长春.基于生态约束的山区农村居民点整治分区研究——以河北省涞源县为例[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9

[8].汪海峰,李加林,王中义,高扬,田鹏.长江叁角洲城市群核心区农村居民点时空演变特征分析[C].浙江省地理学会2019年学术年会暨乡村振兴高峰论坛论文摘要集.2019

[9].李静帧,陈国建.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居民点空间分布特征——以麻柳镇为例[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9

[10].孔敏婕,李同升,杨华,王昭,武鹏.乡村振兴背景下秦巴山区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与分区研究——以陕西省山阳县为例[J].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标签:;  ;  ;  ;  ;  ;  ;  

农村居民点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