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极铝箔论文_刘菲,朱开放,程金科

导读:本文包含了阳极铝箔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铝箔,阳极,电化学,耐水,兴县,镀锌,化学。

阳极铝箔论文文献综述

刘菲,朱开放,程金科[1](2019)在《电沉积微量锌对高压阳极铝箔腐蚀扩面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解决高压阳极铝箔电蚀过程中发孔不均匀和并孔的问题,在铝箔表面电沉积微量Zn后才进行直流电蚀。研究了电沉积Zn的时间对铝箔腐蚀后的表面形貌、截面形貌、减薄率、质量损失率和腐蚀孔密度的影响。电沉积时间为10s时,铝箔的腐蚀孔密度较大,分布均匀,并孔少,腐蚀效果最好。在铝箔腐蚀过程中,Zn能与Al形成电偶腐蚀,在铝箔表面指引点蚀生长,使铝箔的腐蚀电位负移,孔密度增大,并孔减少,比电容增大。(本文来源于《电镀与涂饰》期刊2019年15期)

朱开放[2](2019)在《化学镀锌对铝电解电容器用阳极铝箔腐蚀扩面的影响及其机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电子产业的迅速发展,对电解电容器高容量、小体积、低成本的要求越来越迫切。外接直流电源的直流侵蚀法具有较高腐蚀效率,是目前普遍采用的电化学腐蚀扩面方法之一,但在箔面质量稳定性、隧道孔的开孔率和孔分布均匀性等方面仍不能满足高性能铝电解电容器的要求,有必要进行深入探讨,以制备出能适应小型化和集成化需求的高质量腐蚀铝箔。腐蚀扩面过程中外接电源能耗大、成本高,亟需研发无外接电源的腐蚀工艺,节约生产成本,增强企业竞争力。目前,通过化学镀在铝箔表面沉积特定金属元素形成微电池来促进铝箔的腐蚀扩面尚未见报道。本论文首先对阳极铝箔进行酸碱预处理,改善铝箔的表面状态,调整氧化膜的厚度及结构,增加铝箔表面活性;然后,在铝箔表面均匀地沉积标准电极电位比铝高的微量Zn元素;最后,采用外接直流电源的直流侵蚀法和无外接电源的腐蚀电池法对铝箔进行腐蚀发孔处理。通过扫描电镜(SEM)、能谱分析(EDS)、断面金相图(OM)、减薄率、失重率以及极化曲线表征铝箔的腐蚀情况,研究酸碱预处理、化学镀锌对高纯铝箔直流侵蚀法和腐蚀电池法腐蚀扩面的影响,探寻预处理、电解液体系、腐蚀时间和温度、腐蚀方式等与铝箔腐蚀扩面之间的关系,分析这些因素作用下铝箔的腐蚀过程及机理,寻找腐蚀隧道孔形成和发展的规律,以获得较佳的铝箔腐蚀工艺条件及参数,为工业上制备高比电容腐蚀铝箔奠定理论基础及提供技术支撑。主要研究内容和成果如下:(1)高纯阳极铝箔的直流侵蚀过程及机理研究(1)浓度为0.5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在温度40℃、预处理60s时铝箔直流侵蚀后隧道孔密度与长度增大效果较好;浓度为1.0mol/L盐酸溶液时,在温度70℃、预处理180s时铝箔直流侵蚀后隧道孔密度与长度增大效果较好。(2)化学镀锌在铝箔表面沉积微量的锌元素、与铝箔形成Zn-Al微电池,改善和促进铝箔的腐蚀;施镀溶液pH=4-5时,施镀温度80℃、施镀时间20s为化学镀锌的较佳工艺条件,此条件下镀锌铝箔直流侵蚀后比表面积和比电容均较佳。(3)在3.0mol/L的硫酸和1.0mol/L盐酸的混合电解质溶液中,发孔温度80℃下、发孔时间6min为酸碱预处理后化学镀锌铝箔直流侵蚀发孔的较佳工艺条件,该条件下腐蚀铝箔表面腐蚀孔分布均匀、腐蚀扩面效果较好,隧道孔密度较大、长度较长、比电容较大。(4)铝箔表面沉积的锌元素与铝构成大量微电池单元,产生电偶效应,在一定程度上增大电路中的电流密度、提高混酸体系中铝箔的腐蚀效率;此外,微电池单元的存在还能增加铝箔腐蚀发孔的均匀性。(2)高纯阳极铝箔的腐蚀电池法侵蚀过程及机理研究(1)浓度为0.7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在温度40℃、预处理60s时铝箔腐蚀电池法侵蚀后隧道孔密度与长度增大效果较好;浓度为1.0mol/L的盐酸溶液,在温度70℃、预处理180s时铝箔腐蚀电池法侵蚀后隧道孔密度与长度增大效果较好。与直流侵蚀法相比,碱处理铝箔腐蚀电池法扩面的最佳NaOH浓度略高。(2)施镀溶液pH=4-5时,施镀温度80℃、施镀时间20s为化学镀锌较佳的工艺条件,此条件下镀锌铝箔腐蚀电池法侵蚀后的比表面积和比电容较大。与直流侵蚀法相比,相同施镀时间和施镀温度下铝箔腐蚀电池法的扩面效果略低、但有节能优势。(3)在浓度为3.0mol/L硫酸、1.0mol/L盐酸及0.3mol/L硝酸钠混合电解质溶液中,发孔温度80℃下、发孔时间6.5min为化学镀锌铝箔腐蚀电池法发孔腐蚀的较佳工艺条件。与直流侵蚀法相比,镀锌铝箔在采用腐蚀电池法扩面时需要的发孔时间较长。(4)化学镀锌在铝箔表面沉积微量锌元素形成Zn-Al微电池、电位差为0.9V,腐蚀体系中阴极石墨与阳极铝箔形成C-Al腐蚀电池、电位差为1.794V;Zn-Al微电池与C-Al腐蚀电池产生迭加效应,促进铝箔表面点蚀的萌生,增加隧道孔密度,提高腐蚀铝箔的比表面积和比电容。(本文来源于《贵州大学》期刊2019-06-01)

杨林桑,黄胜权[3](2019)在《中高压阳极铝箔化成工艺研究——热处理温度对化成箔耐水合性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电子行业技术的快速发展,对作为重要的电子元件之一的铝电解电容器的性能要求愈来愈高,促使铝电解电容器朝着高质量、小体积、多用途、长寿命方向发展。而化成箔是制造铝电解电容器的主要材料,化成箔氧化膜的质量关系到电解电容器性能的优劣,直接影响铝电解电容器产品的使用寿命。实验研究了中高压阳极铝箔化工过程,不同热处理温度对化成箔耐水合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热处理温度直接影响化成箔耐水合性,热处理温度在440~540℃间,化成箔耐水合性较佳;经10小时耐水合试验后的化成箔升压时间不超过100秒,即Tr(600)≤100s。(本文来源于《科学技术创新》期刊2019年15期)

姜永军,许刚茜,王亚兰[4](2019)在《电解抛光后铝箔表面粗糙度对阳极氧化铝模板孔间距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不同粗糙度的高纯铝箔在0.3 M草酸中制备阳极氧化铝模板,采用有限元数值分析方法建立二维模型,研究粗糙度对氧化电场的影响。研究表明,随粗糙度由5 nm增大到50 nm,模板孔间距从80 nm减小至70 nm;铝箔表面的显微不平造成了反向电场。粗糙度增大使反向电场增强,膜内的平均电场被削弱,从而使模板孔间距减小。(本文来源于《铸造技术》期刊2019年02期)

朱开放,刘菲,程金科[5](2018)在《化学镀锌对阳极铝箔腐蚀扩面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化学镀法在铝箔表面施镀微量的锌元素,对镀锌后的阳极铝箔腐蚀扩面的过程及机理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化学镀锌后,铝箔在腐蚀过程中其表面形成Zn-Al微电池效应,促进了铝箔的电化学腐蚀,改善了隧道孔形貌,使铝箔的隧道孔分散均匀,孔径减小,且密度明显增大,进而增大了铝箔的比电容。(本文来源于《电镀与精饰》期刊2018年08期)

付永文,刘小宇[6](2018)在《兴县中铝华润一期50万吨合金铝下游产品(产业)招商推介会举行》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讯 (记者 付永文 刘小宇) 根据市委、市政府安排,8月14日,兴县县委、县政府召开中铝华润一期50万吨合金铝下游产品(产业)招商推介会。来自浙江、湖北、河南、山东、河北、甘肃等地20余家铝深加工企业参加会议。铝杆连铸连轧、铝箔、预焙阳极碳素等5个项(本文来源于《吕梁日报》期刊2018-08-15)

王天鹏,赵静,马坤松,朱德秋,张淮浩[7](2018)在《磁致涡流效应对阳极铝箔形貌及比电容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盐酸-硫酸体系,通过耦合外加磁场对铝箔进行直流电化学腐蚀,系统研究磁致涡流效应(MagnetoHydrodynamics,MHD效应)对铝箔电化学行为、界面行为以及质量传递的影响。采用X射线衍射(XRD)、低温氮气吸附、扫描电镜(SEM)等手段对腐蚀箔样品进行表征。同时,通过计时电位法、极化曲线、循环伏安法、电化学阻抗法研究MHD效应对铝箔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MHD效应能够抑制氧化膜的生长,增加铝箔表面Cl-的吸附量,减小扩散层厚度,强化Cl-/Al3+向孔内/孔外的传质,减小电解液中离子传递阻力。通过引入磁场,明显提高了腐蚀箔的蚀孔密度、平均孔径以及平均蚀孔深度的均一性,继而增大了阳极电子铝箔的比电容。(本文来源于《中国表面工程》期刊2018年04期)

孙贤[8](2018)在《基于直流电蚀和自发侵蚀的阳极铝箔腐蚀工艺优化及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阳极铝箔直流电蚀得到的蚀孔孔径较大,经化成后产生的电介膜不容易堵塞隧道孔,故直流电蚀得到的阳极铝箔制成的电容器广泛用于工作电压较高的电路中。随着电容器小型化、集成化的发展,在保证优良性能的前提下,尽量保证其体积小、静电容量大。虽然科技工作者对直流腐蚀工艺进行了大量研究,但仍存在箔面质量不稳定、真实腐蚀系数远小于极限腐蚀系数等问题,不能满足市场对高性能铝电解电容器的需求。高质量和低成本是提升产品竞争力的核心。课题组在前期研究中发现,如果将石墨阴极和铝箔阳极直接通过外接导线短接,通过调整腐蚀体系,不需要外接电源,阳极铝箔也能自发进行侵蚀,产生较大的腐蚀电流。此自发侵蚀无需外接电源,可节约能耗、降低产品成本,具有较大的应用前景,亟需进一步开展深入研究,以期早日实现工业化应用。本文先通过单因素实验对阳极铝箔直流电蚀和自发侵蚀后的失重率、减薄率、比容等性能及断面形貌和表面形貌进行分析表征,研究浸渍丙烯酸树脂、双阴极电解腐蚀、添加微量元素对阳极铝箔直流电蚀及卤素离子、氯化钠、外电场、电泳涂膜对阳极铝箔自发侵蚀的影响,寻找较佳工艺条件并探讨其作用机理;然后,通过正交实验优选出最佳的工艺水平组合。主要研究内容和成果如下:1.从浸渍丙烯酸树脂、双阴极电解腐蚀及添加微量元素叁个方面对阳极铝箔的直流电蚀工艺进行优化,寻找制备体积小、比容大的直流电蚀最佳工艺参数,并探讨其作用机理。得到的主要结论如下:(1)用质量分数为0.6%的丙烯酸树脂浸渍处理后的腐蚀铝箔,产生的隧道孔数量较多、孔长较长、分布较均匀、过蚀情况较少,阳极铝箔比容增加、机械性能相对较好,故较佳的浸渍浓度约为0.6%。对丙烯酸树脂浓度为0.6%浸渍处理后腐蚀铝箔的减薄率和失重率进行分析,获得较佳的腐蚀时间为2min。(2)阳极铝箔在3.5mol/LH_2SO_4和1.0 mol/LHCl混酸中进行双阴极电解腐蚀,当腐蚀温度为80℃、腐蚀电流为0.10 A/cm~2、腐蚀时间为120s时,铝箔减薄率较小而失重率较大,对应的阳极铝箔比表面积最大,比容和弯折度相对较高。因此,确定双阴极电解腐蚀工艺的较佳工艺参数为在3.5mol/LH_2SO_4和1.0mol/LHCl混酸中,腐蚀温度为80℃、腐蚀电流为0.10 A/cm~2、腐蚀时间为120s。(3)在侵蚀过程中添加微量金属离子,由于存在离子占据侵蚀位点效应、微电池效应和离子间竞争效应,随添加浓度增大,铝箔减薄率呈现先减小后增大、再减小趋势,失重率变化较复杂;在Fe~(2+)浓度为120ppm、腐蚀时间为2min时,腐蚀铝箔的机械强度较高,孔隧道密度较大,腐蚀铝箔比表面积增加,比容达0.89×10~(-6)F·cm~(-2)、相对空白样增加约17.1%。(4)在腐蚀温度为80℃、腐蚀时间为2min时,通过正交试验设计优选出最佳的工艺参数为腐蚀电流密度0.15A/cm~2、Fe~(2+)添加浓度120ppm、丙烯酸树脂质量分数0.6%。2.从卤素离子、氯化钠、外电场及电泳涂膜四个方面对阳极铝箔的自发侵蚀工艺进行优化,寻找制备能耗小、成本低的自发侵蚀最佳工艺参数,并探讨其作用机理。得到的主要结论如下:(1)卤素离子的添加,使腐蚀速度变快,腐蚀铝箔隧道孔密度增加,孔长增长;在Cl~-浓度为0.1 mol/L时,减薄率最小、失重率最大,说明形成较多的隧道孔、且铝箔表面坍塌较少,可获得较高的比表面积和比电容。(2)在NaCl浓度为0.4 mol/L时,铝箔减薄率开始出现下降、失重率即将进入较快下降区,腐蚀后的阳极铝箔具有较大的弯折度。因此,确定较佳的NaCl浓度为0.4 mol/L。(3)在外加电场作用下,腐蚀时间为90s、极板间距离为20cm,腐蚀电流值最大、为4.56A。(4)在树脂质量分数为5×10~(-8)时,铝箔减薄率较小而失重率较大,表明铝箔质量损失主要以形成腐蚀隧道而损失;从断面金相和扫描电镜分析,涂层后腐蚀铝箔的表面腐蚀较均匀、坍塌情况较少。因此,较佳的树脂浓度为5×10~(-8)。(5)控制温度为80℃,腐蚀时间为120s,在NaCl替代HCl的电解液中,通过外加电场、添加Cl~-及铝箔电泳涂膜后进行自发侵蚀,通过正交试验设计优选出较佳的腐蚀工艺条件为Cl~-浓度0.1mol/L、NaCl浓度0.5mol/L、电场板间距25cm,电泳溶液溶质质量分数0.55×10~(-7)。(本文来源于《贵州大学》期刊2018-06-01)

王运雷,张杰,龚丽娟[9](2018)在《中间退火及成品退火速率对高压阳极铝箔微观组织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不同中间退火温度及成品退火速率对高压阳极铝箔进行处理,并利用EBSD及XRD技术分析其微观组织结构,尤其是织构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中间退火温度对后续成品退火中形成立方织构起到了关键作用,这可能是由于低温中间退火保留了大量的形变储能,为成品退火时立方织构的形成增加了形核核心。同时,低的中间退火温度造成立方织构较理想位置偏转程度更大。随着成品退火加热速率的增大,铝箔再结晶分数及再结晶晶粒尺寸逐渐减小,这是由于退火加热速率的增大(低于临界加热速率),缩短了晶界迁移的时间,减缓了再结晶的发生。(本文来源于《材料导报》期刊2018年10期)

孙贤,程金科,肖仁贵,朱开放,李晖[10](2018)在《添加微量金属离子及金属氧化物对阳极铝箔侵蚀性能的影响及机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究加微量金属离子对铝箔腐蚀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理,探讨腐蚀液中添加微量金属离子的作用,采用HCl-H_2SO_4直流腐蚀体系,通过对腐蚀铝箔减薄率和失重率进行分析,用金相显微镜(OM)和扫描电镜(SEM)对腐蚀铝箔形貌进行检测。结果表明:由于存在占据侵蚀位点效应、微电池效应、离子间竞争的相互协调过程,随金属离子或金属氧化物添加浓度的增大,铝箔减薄呈先减小、后增大、再减小趋势,铝箔失重率变化较复杂;低浓度的金属离子添加具有缓蚀效应,使得铝箔减薄率和失重率最大下降约59.7%和13.5%;金属离子或金属氧化物添加后,产生的隧道孔较整密,Cl~–的无用腐蚀减少,铝箔比表面积增大,比容最大增加约17.1%。(本文来源于《电子元件与材料》期刊2018年02期)

阳极铝箔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随着电子产业的迅速发展,对电解电容器高容量、小体积、低成本的要求越来越迫切。外接直流电源的直流侵蚀法具有较高腐蚀效率,是目前普遍采用的电化学腐蚀扩面方法之一,但在箔面质量稳定性、隧道孔的开孔率和孔分布均匀性等方面仍不能满足高性能铝电解电容器的要求,有必要进行深入探讨,以制备出能适应小型化和集成化需求的高质量腐蚀铝箔。腐蚀扩面过程中外接电源能耗大、成本高,亟需研发无外接电源的腐蚀工艺,节约生产成本,增强企业竞争力。目前,通过化学镀在铝箔表面沉积特定金属元素形成微电池来促进铝箔的腐蚀扩面尚未见报道。本论文首先对阳极铝箔进行酸碱预处理,改善铝箔的表面状态,调整氧化膜的厚度及结构,增加铝箔表面活性;然后,在铝箔表面均匀地沉积标准电极电位比铝高的微量Zn元素;最后,采用外接直流电源的直流侵蚀法和无外接电源的腐蚀电池法对铝箔进行腐蚀发孔处理。通过扫描电镜(SEM)、能谱分析(EDS)、断面金相图(OM)、减薄率、失重率以及极化曲线表征铝箔的腐蚀情况,研究酸碱预处理、化学镀锌对高纯铝箔直流侵蚀法和腐蚀电池法腐蚀扩面的影响,探寻预处理、电解液体系、腐蚀时间和温度、腐蚀方式等与铝箔腐蚀扩面之间的关系,分析这些因素作用下铝箔的腐蚀过程及机理,寻找腐蚀隧道孔形成和发展的规律,以获得较佳的铝箔腐蚀工艺条件及参数,为工业上制备高比电容腐蚀铝箔奠定理论基础及提供技术支撑。主要研究内容和成果如下:(1)高纯阳极铝箔的直流侵蚀过程及机理研究(1)浓度为0.5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在温度40℃、预处理60s时铝箔直流侵蚀后隧道孔密度与长度增大效果较好;浓度为1.0mol/L盐酸溶液时,在温度70℃、预处理180s时铝箔直流侵蚀后隧道孔密度与长度增大效果较好。(2)化学镀锌在铝箔表面沉积微量的锌元素、与铝箔形成Zn-Al微电池,改善和促进铝箔的腐蚀;施镀溶液pH=4-5时,施镀温度80℃、施镀时间20s为化学镀锌的较佳工艺条件,此条件下镀锌铝箔直流侵蚀后比表面积和比电容均较佳。(3)在3.0mol/L的硫酸和1.0mol/L盐酸的混合电解质溶液中,发孔温度80℃下、发孔时间6min为酸碱预处理后化学镀锌铝箔直流侵蚀发孔的较佳工艺条件,该条件下腐蚀铝箔表面腐蚀孔分布均匀、腐蚀扩面效果较好,隧道孔密度较大、长度较长、比电容较大。(4)铝箔表面沉积的锌元素与铝构成大量微电池单元,产生电偶效应,在一定程度上增大电路中的电流密度、提高混酸体系中铝箔的腐蚀效率;此外,微电池单元的存在还能增加铝箔腐蚀发孔的均匀性。(2)高纯阳极铝箔的腐蚀电池法侵蚀过程及机理研究(1)浓度为0.7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在温度40℃、预处理60s时铝箔腐蚀电池法侵蚀后隧道孔密度与长度增大效果较好;浓度为1.0mol/L的盐酸溶液,在温度70℃、预处理180s时铝箔腐蚀电池法侵蚀后隧道孔密度与长度增大效果较好。与直流侵蚀法相比,碱处理铝箔腐蚀电池法扩面的最佳NaOH浓度略高。(2)施镀溶液pH=4-5时,施镀温度80℃、施镀时间20s为化学镀锌较佳的工艺条件,此条件下镀锌铝箔腐蚀电池法侵蚀后的比表面积和比电容较大。与直流侵蚀法相比,相同施镀时间和施镀温度下铝箔腐蚀电池法的扩面效果略低、但有节能优势。(3)在浓度为3.0mol/L硫酸、1.0mol/L盐酸及0.3mol/L硝酸钠混合电解质溶液中,发孔温度80℃下、发孔时间6.5min为化学镀锌铝箔腐蚀电池法发孔腐蚀的较佳工艺条件。与直流侵蚀法相比,镀锌铝箔在采用腐蚀电池法扩面时需要的发孔时间较长。(4)化学镀锌在铝箔表面沉积微量锌元素形成Zn-Al微电池、电位差为0.9V,腐蚀体系中阴极石墨与阳极铝箔形成C-Al腐蚀电池、电位差为1.794V;Zn-Al微电池与C-Al腐蚀电池产生迭加效应,促进铝箔表面点蚀的萌生,增加隧道孔密度,提高腐蚀铝箔的比表面积和比电容。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阳极铝箔论文参考文献

[1].刘菲,朱开放,程金科.电沉积微量锌对高压阳极铝箔腐蚀扩面的影响[J].电镀与涂饰.2019

[2].朱开放.化学镀锌对铝电解电容器用阳极铝箔腐蚀扩面的影响及其机理研究[D].贵州大学.2019

[3].杨林桑,黄胜权.中高压阳极铝箔化成工艺研究——热处理温度对化成箔耐水合性的影响[J].科学技术创新.2019

[4].姜永军,许刚茜,王亚兰.电解抛光后铝箔表面粗糙度对阳极氧化铝模板孔间距的影响[J].铸造技术.2019

[5].朱开放,刘菲,程金科.化学镀锌对阳极铝箔腐蚀扩面的影响[J].电镀与精饰.2018

[6].付永文,刘小宇.兴县中铝华润一期50万吨合金铝下游产品(产业)招商推介会举行[N].吕梁日报.2018

[7].王天鹏,赵静,马坤松,朱德秋,张淮浩.磁致涡流效应对阳极铝箔形貌及比电容的影响[J].中国表面工程.2018

[8].孙贤.基于直流电蚀和自发侵蚀的阳极铝箔腐蚀工艺优化及性能研究[D].贵州大学.2018

[9].王运雷,张杰,龚丽娟.中间退火及成品退火速率对高压阳极铝箔微观组织的影响[J].材料导报.2018

[10].孙贤,程金科,肖仁贵,朱开放,李晖.添加微量金属离子及金属氧化物对阳极铝箔侵蚀性能的影响及机理研究[J].电子元件与材料.2018

论文知识图

低压阳极铝箔平均晶粒尺寸与比电...两种铝箔的立方织构的ODF图电解电容器高纯阳极铝箔冷轧织...不同浸入次数下电解纸和阳极铝箔大晶粒低压阳极铝箔表面的腐蚀孔...高压阳极铝箔微观形貌(400×)

标签:;  ;  ;  ;  ;  ;  ;  

阳极铝箔论文_刘菲,朱开放,程金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