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不同胚乳类型玉米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玉米,不同胚乳类型,营养品质,食用品质
不同胚乳类型玉米论文文献综述
马秀凤[1](2016)在《不同胚乳类型玉米籽粒超微结构、品质及配合力比较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甜、糯玉米是近年来农民增收、企业增效的新途径之一,玉米产业链的开发以遗传增殖型玉米为基础,因此品种的特性及应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本试验以超甜2000、京科糯2000为试验材料,以普通玉米郑单958为对照材料,利用近红外光谱分析仪、扫描电镜,对籽粒营养品质、食用品质及超微结构进行了比较研究,同时对北方糯玉米骨干自交系配合力及遗传参数进行了分析和估计,通过探究甜、糯玉米淀粉粒、基质蛋白形态,积累规律的变化,揭示甜、糯玉米风味品质差异的内在原因,为甜、糯玉米的加工利用及糯玉米优良自交系的选择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所得结论如下:1.淀粉粒形态、胚乳超微结构与甜、糯玉米风味品质的关系糯玉米为全支链淀粉粒,体积小且均匀,胚乳细胞中淀粉粒充实好,授粉中期淀粉粒呈椭圆状,排列致密,小分子多肽及蛋白质呈链状包被着淀粉粒,形成了糯玉米口感黏软的食味品质;超甜玉米籽粒中淀粉粒含量较少,淀粉粒始终呈圆球状,排列疏松,胚乳中小分子多肽、基质蛋白链及少量淀粉粒悬浮于胶状糖溶液中,是甜玉米风味口感脆甜的主要原因。2.鲜食甜、糯玉米适宜采收期的确定通过不同授粉时期采样品质分析,超甜玉米授粉后15-20天时,可溶性糖含量较高,籽粒含水率72.34-77.50%,果皮厚度58.6-70.1μm,皮渣率11.2%为最适采收期;糯玉米授粉后20-25天时,籽粒淀粉充分积累,蛋白质含量丰富,含水率51.58-58.26%,果皮厚度82.3-94.9μm,皮渣率10.9%时为最佳采收期。结合田间实际观察,此时两类鲜食玉米嫩棒的花丝刚好干缩至苞叶口内1cm,这为企业订单嫩棒生产提供了明显掌握的指标。3.通过NCⅡ遗传设计,找出了适合北方的糯玉米核心种质及各性状主要选择世代自交系西星红糯、290杂,Y90和中玉01单株产量及多数性状的一般配合力较高,综合表现良好,育种中应加以利用。筛选出高产杂交组合290杂×紫23-1和中玉01×西星红糯,作为潜势组合进一步试验。在自交系的选育过程中,穗长、穗粗、穗行数等性状不易受环境条件影响,可进行早代选择。秃尖长、出籽率、百粒重和单株籽粒产量等性状不易进行早代选择。(本文来源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期刊2016-05-01)
马秀凤,郭强,蔺崇明,杨引福[2](2016)在《不同胚乳类型玉米籽粒超微结构及其营养品质的动态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究不同胚乳类型玉米灌浆结实期籽粒的超微结构和品质指标的动态变化,为不同类型玉米的加工利用及品质改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超甜玉米超甜2000、糯玉米京科糯2000及普通玉米郑单958为试验材料,利用近红外光谱分析仪、扫描电镜,对不同胚乳类型玉米籽粒营养品质及超微结构进行观测分析。【结果】授粉后10d时,超甜2000、京科糯2000和郑单958的淀粉粒均呈圆球状,随着灌浆进程,京科糯2000淀粉粒被挤压成多面体状和椭圆状,凹陷的淀粉粒较多,超甜2000淀粉粒为圆球状,表面光滑,郑单958淀粉粒为多面体状,凹陷的淀粉粒较少。授粉后10~20d淀粉粒的体积、数目增加最快。淀粉粒的排列紧密程度表现为超甜2000>郑单958>京科糯2000,超甜2000胚乳细胞中蛋白质和可溶性糖含量较郑单958和京科糯2000丰富,且其淀粉粒与基质蛋白的结合更紧密。灌浆结实期,3种类型玉米籽粒淀粉的积累呈"S"型增长曲线,授粉后10~20d增长速率最快,蛋白质和可溶性糖含量随授粉后时间的增加呈下降趋势,整个灌浆期内,甜玉米淀粉含量始终低于糯玉米和普通玉米。【结论】在灌浆结实期,超甜2000、京科糯2000和普通玉米郑单958淀粉粒的外形、数目及与基质蛋白和可溶性糖结合的紧密程度均存在差异,且随授粉后时间的延长,不同类型玉米籽粒淀粉上升的趋势与可溶性糖下降的趋势相吻合,结合籽粒超微结构观察,可初步鉴别玉米品质的优劣及鲜食玉米的适宜采收期。(本文来源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6年01期)
彭晓剑[3](2015)在《不同类型玉米胚乳转录组及其淀粉代谢相关基因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玉米是重要的粮饲和工业原料作物,玉米胚乳占籽粒重量的80%-85%,胚乳细胞的发育、增殖和充实情况决定了籽粒的重量和品质,深入研究玉米胚乳发育及形成过程对提高玉米的产量和品质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以高直链玉米(T1)、甜玉米(T2)、糯玉米(T3)和普通玉米(T4)四种籽粒胚乳淀粉组成不同的玉米自交系胚乳为材料,采用基于Ilumilla/Solexa测序的RNA-Seq技术构建了不同玉米自交系胚乳的转录组文库,筛选了不同自交系玉米胚乳差异表达基因,并对差异表达基因的COG功能分类、GO显着富集和Pathway显着富集进行了分析,同时对胚乳发育相关的转录因子进行分析筛选及候选基因的克隆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应用Illumina/Solexa测序平台对高直链、甜、糯和普通玉米胚乳进行转录组测序,分别获得21,127,794、18,139,530、18,292,192和20,041,927个clean read,参照B73基因组分析模式,拼接组装共获得43540个基因。通过插入片段检验、比对统计分析、c DNA片段随机性实验检验和基因覆盖度统计等质量评估表明Solexa测序质量满足后续各项数据分析。2.对玉米不同自交系胚乳的基因进行可变剪接事件的分析得出,不同类型玉米胚乳基因主要以外显子跳跃(Exon skipping)和内含子滞留(Intron retention)的方式进行可变剪接。高直链、甜、糯玉米胚乳发生可变剪接的基因数目和事件要明显高于普通玉米胚乳,说明高直链、甜、糯玉米胚乳转录组组分及其相对丰度发生较大差异,这些差异的基因和可变剪接模式可能在胚乳发育过程中影响其基因表达。同时筛选得到9个剪接调控因子(SR),SR基因主要高表达于高直链玉米胚乳和糯玉米胚乳中,表明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的形成过程中相关基因的剪接大多受其调控。在淀粉合成途径中ADPase酶类、分支酶类和去分支酶类大多数基因在不同自交系中均未发生可变剪接,表现出较高的稳定性,部分基因在不同自交系中其剪接及方式表现出差异如Zm BEIIb(ae)只在糯玉米胚乳中以3’端位点的可变剪接(Alternative 3'splice site)方式进行可变剪接、Zm AGPL1(sh2)只在甜玉米中以末位外显子剪接方式进行可变剪接(Alternative last exon),这些剪接差异可能与淀粉合成及其组成差异相关。3.玉米胚乳的形成与灌浆期籽粒细胞内的信号传递、细胞防御、抗氧化平衡、碳代谢、转录调控和蛋白降解等基因功能类群和调控网络途径密切相关。基因表达谱分析发现,以普通玉米为参比,高直链、甜和糯玉米胚乳中极显着差异表达基因(P<0.01)525个,其中上调的有324个,下调的有201个。结合差异基因的相关功能注释,将此525个差异表达基因分为15个功能类别,其中有6个是主要功能类别基因群(信号传递、细胞防御、抗氧化平衡、碳代谢、转录调控和蛋白质降解),说明玉米不同胚乳的形成可能与这些主要功能类别基因群和调控网络途径密切相关。4.构建了差异表达基因淀粉代谢的Pathway,以普通玉米胚乳为对照,高直链、甜和糯玉米胚乳分别筛选得到19个、17个和24个差异表达基因,主要涉及淀粉合成过程中ADP-葡萄糖焦磷酸化酶、淀粉合成酶(直链淀粉合成酶和支链淀粉合成酶)、淀粉分支酶及淀粉去分支酶。高直链胚乳中Zm GBSSIIb的表达量要明显高于普通玉米胚乳,表明高直链玉米胚乳中直链淀粉合成能力要高于普通玉米;此外,可溶性淀粉合成酶Zm SSI、Zm SSIIa、Zm SSIIb、和Zm SSIV高表达于糯玉米胚乳中,表明不同亚型的可溶性淀粉合成酶在支链淀粉合成中发挥的催化作用不同,且共同负责支链淀粉的合成。此外在甜玉米胚乳中ADPG焦磷酸化酶Zm AGPL3和Zm AGPL1(sh2)的表达量明显低于普通玉米胚乳,表明在淀粉合成过程中ADPG焦磷酸化酶活性抑制或丧失,从而阻碍甜玉米胚乳中淀粉的积累,促进可溶性糖的形成。5.通过筛选差异表达基因一共获得100个转录因子涉及19个主要的转录因子家族,进一步构建了这些转录因子与淀粉合成相关基因的共表达调控网络,结合差异表达基因在不同类型玉米胚乳中的表达模式,筛选得到5个重要的转录因子,并从玉米自交系B73中克隆了位于调控网络中心位置的基因Zm NAC116,通过SDS-PAGE分析该蛋白大小与预测大小相近,在上清中的表达量要高于沉淀。表达分析发现Zm NAC116基因只在种子中表达,且在胚乳中的表达量很高。通过基因枪轰击洋葱表皮细胞的瞬时表达分析显示,Zm NAC116-GFP融合表达蛋白定位在细胞核中。过量表达Zm NAC116的转基因水稻在生长表型上与对照植株没有明显差异。综上所述,本文利用RNA-Seq技术构建了不同类型玉米胚乳转录组文库,筛选了差异表达基因,并对差异表达基因的GO和Pathway显着富集进行了分析,获得了与胚乳形成有关的显着富集条目,利用差异表达基因在不同类型玉米胚乳中的表达模式结合转录因子与淀粉合成相关基因的共表达调控网络筛选获得并克隆了Zm NAC116,并对其分子生物学特性进行分析。本研究为玉米胚乳形成和淀粉合成的分子机制奠定了一定理论基础,同时对优良玉米新种质的创建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来源于《安徽农业大学》期刊2015-06-01)
张海艳,高荣岐[4](2013)在《不同类型玉米胚乳细胞淀粉体的发育》一文中研究指出以普通玉米、糯玉米、爆裂玉米和甜玉米为材料,利用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研究了胚乳细胞淀粉体的发育过程。结果表明,授粉后10 d,玉米胚乳细胞开始积累淀粉。爆裂玉米淀粉体充实最早,胚乳细胞排列最紧密,蛋白体数量最多,蛋白体与淀粉体结合最紧密;普通玉米和糯玉米蛋白体数量少,淀粉体充实晚,糯玉米淀粉体充实差;甜玉米淀粉体充实最差,淀粉体呈不裸露状态,胚乳细胞排列疏松。处在胚乳外层两侧的淀粉体充实好,呈多面体形,胚乳形成为角质;处在胚乳中部的淀粉体充实差,呈球形或不规则形,胚乳形成为粉质。除了与淀粉体充实和胚乳细胞排列有关外,蛋白体和糖类物质的存在分别是造成爆裂玉米和甜玉米胚乳质地硬的主要原因。(本文来源于《植物生理学报》期刊2013年10期)
崔丽娜,张红,孟佳佳,石德杨,董树亭[5](2012)在《不同胚乳类型玉米籽粒淀粉粒的粒度分布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以超甜玉米(华威6号)、爆裂玉米(特爆2号)、糯玉米(西星黄糯6号)及普通玉米(郑单958)为材料,利用激光衍射粒度分析仪及投射电镜,分析其籽粒淀粉粒粒度分布特征。结果表明,玉米淀粉粒体积分布均为叁峰曲线。粒径<2μm淀粉粒所占的体积最小;>15μm玉米淀粉粒所占体积较大(超甜2~15μm淀粉粒体积占的比例最大)。淀粉粒平均粒径为糯>爆裂>普通>超甜。单粒重及总淀粉含量与>2μm的淀粉粒体积百分比显着相关;其他籽粒品质与淀粉粒分布相关性不显着。普通及超甜玉米淀粉粒大多呈圆形,淀粉粒折迭的花纹多,普通玉米淀粉粒排布稀疏,脂滴含量较丰富,超甜淀粉粒分布非常松散,脂滴较少;爆裂玉米淀粉粒相互挤压成长条形或方形,淀粉粒折迭的花纹粗大,数量少,淀粉粒排布非常致密,脂滴含量非常丰富;糯玉米淀粉粒呈圆形或椭圆形,淀粉粒折迭成的花纹浅且少,淀粉粒分布致密,脂滴含量丰富。由扫描图片知,普通、超甜及糯玉米淀粉粒呈球形,普通玉米凹陷的淀粉粒数量少;糯玉米淀粉粒大小均匀,具凹陷的淀粉粒数量大;超甜玉米淀粉粒表面分布了许多网状结构,淀粉粒未见凹陷,淀粉粒及淀粉粒之间的填充物未充满整个细胞;爆裂玉米淀粉粒为多面体,有凹陷的淀粉粒极少。(本文来源于《作物学报》期刊2012年09期)
黄智鸿,毛庆文,阎立波,宋胜普,魏东[6](2011)在《冀西北地区不同类型玉米胚乳细胞增殖动态与籽粒充实期的灌浆特性》一文中研究指出以4个玉米品种为试验材料,研究冀西北地区不同类型玉米籽粒胚乳细胞增殖动态与籽粒质量的关系。结果表明,增殖动态可用Richards曲线方程拟合,不同品种间胚乳细胞数有明显差异,第30天时,表现为郑单958>先玉335>张玉117>长城799;第50天时,单籽粒质量表现为郑单958>先玉335>长城799>张玉117。逐步回归分析表明,同一品种籽粒质量主要与胚乳细胞数有关,胚乳细胞数目、单个细胞质量与籽粒质量均存在极显着正相关,胚乳细胞数对籽粒质量影响最大,单个胚乳细胞质量次之;而不同品种籽粒质量除了决定于胚乳细胞数和单个细胞质量外,还决定于物质充实的状况。(本文来源于《西北农业学报》期刊2011年06期)
左振朋,王婧,董鲁浩,马登超,孙庆泉[7](2010)在《不同品质类型玉米籽粒充实期的胚乳细胞增殖与生理活性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以普通玉米、糯玉米和爆裂玉米为试材,比较研究了籽粒胚乳细胞数目、物质积累特点、激素含量变化和淀粉合成相关酶活性等方面的类型间差异。结果表明,3种类型玉米籽粒胚乳细胞增殖进程早于干物质的增加进程,普、糯、爆籽粒胚乳细胞数目分别在授粉后24、18和13d达到最大值,粒重分别在授粉后45、40和30d达最大值;在籽粒淀粉积累全程,糯玉米总淀粉含量高于同时期普通玉米和爆裂玉米,尤其是在授粉后30d内差异最明显,普通玉米与爆裂玉米间差异不大;籽粒淀粉积累速率的类型间差异主要表现在积累速率极值大小及其出现时间的早晚两个方面,糯玉米淀粉积累速率最大值分别是普通玉米和爆裂玉米的1.61倍和1.34倍,糯玉米淀粉积累速率最大值出现在授粉后10d,普通玉米和爆裂玉米则在授粉后20d。普通玉米的胚乳细胞数目与籽粒灌浆速率极显着正相关,糯玉米显着正相关,爆裂玉米相关不显着。在整个籽粒充实期,普通玉米籽粒的玉米素(ZR)含量都高于同时期的糯玉米和爆裂玉米,而糯玉米又高于爆裂玉米;籽粒生长素(IAA)、脱落酸(ABA)和赤霉素(GA3)含量在3个类型间的差异规律则与ZR刚好相反。3个品质类型的籽粒蔗糖合成酶(SS)活性类型间差异不显着,但在籽粒充实后期普通玉米SS活性下降最慢,而爆裂玉米下降最快;糯玉米的可溶性淀粉合成酶(SSS)和ADPG焦磷酸化酶(ADPGPPase)的籽粒充实期平均活性明显高于普通玉米和爆裂玉米;爆裂玉米的束缚态淀粉合成酶(GBSS)的籽粒充实期平均活性高于普通玉米和糯玉米。(本文来源于《作物学报》期刊2010年05期)
谷岩,王振民,何文安,梁烜赫,吴春胜[8](2010)在《不同类型玉米品种籽粒胚乳细胞增殖与籽粒建成的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不同类型玉米品种籽粒胚乳细胞增殖与籽粒充实期相关性状的关系。【方法】以紧凑型玉米品种(先玉335和郑单958)和平展型玉米品种(长城799和农大364)为试验材料,于授粉后3,5,7,10,15,20,25,30,35,40,45,50,55,60 d取果穗中部籽粒,观测胚乳细胞数目、单粒质量、灌浆速率、淀粉含量、籽粒淀粉磷酸化酶和蔗糖转化酶活性等指标的变化动态,并分析不同玉米品种籽粒胚乳细胞增殖动态与籽粒灌浆期相关生理指标的关系。【结果】随着灌浆期的延长,不同玉米品种籽粒胚乳细胞数、单粒质量、淀粉含量均呈"S"型曲线增长,籽粒胚乳细胞数在授粉后20 d基本稳定。胚乳细胞数与单粒质量、淀粉含量和灌浆速率均呈极显着正相关;籽粒充实期的生理状态影响着籽粒灌浆,淀粉磷酸化酶和蔗糖转化酶活性在灌浆期呈现单峰曲线,但峰值出现时间因品种而异,紧凑型玉米酶活性最高点出现时间要晚于平展型玉米;籽粒胚乳细胞数与这两种酶活性均呈显着相关。【结论】玉米籽粒中胚乳细胞数与胚乳细胞的充实状态、籽粒单粒质量、灌浆速率、淀粉含量、淀粉磷酸化酶蔗糖转化酶活性均呈显着正相关;要提高玉米产量,应在灌浆前期提高胚乳细胞增殖速率和灌浆速率,保证光合产物快速充分地运送到籽粒中去,使籽粒淀粉积累达到最佳状态,进而达到高产。(本文来源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0年01期)
刘艳阳[9](2008)在《不同类型玉米自交系胚乳发育关键时期差异表达基因的分离与克隆》一文中研究指出玉米胚乳占籽粒重量的80%以上,胚乳细胞的发育、增殖和充实状况决定着籽粒的重量和品质。前人对玉米籽粒胚乳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籽粒淀粉的特性及其合成过程中关键酶的作用方面,对籽粒胚乳不同时期发育机理,特别是分子机理的认识还十分有限。本研究以粒重差异较大的爆裂玉米自交系N04和马齿型普通玉米自交系丹232为材料,在研究其籽粒灌浆进程的基础上,确定胚乳发育关键时期,采用抑制差减杂交技术,批量克隆了两个自交系胚乳发育关键时期差异表达的EST,并对部分EST进行了差异表达验证、电子定位和比较基因组学分析。另外,还克隆了一个GTP结合蛋白的Arf家族基因的全长cDNA序列,并分析了其在N04胚乳发育过程中的表达情况和组织特异性。研究结果不仅有助于挖掘不同类型玉米胚乳发育相关基因,揭示胚乳发育和籽粒形成的分子机理,更重要的是为粒重候选基因的挖掘、以及利用基因工程方法提高粒重和改良品质提供了新基因贮备、高水平的材料平台和理论依据。主要结果如下:1.采用Richards方程拟合小粒爆裂玉米自交系N04和大粒马齿型普通玉米自交系丹232籽粒灌浆过程,结果表明,自交系N04的起始生长势较大,最大灌浆速度较小,到达最大灌浆速度的时间较早;自交系丹232的起始生长势小,最大灌浆速度较大,到达最大灌浆速度的时间较晚,活跃生长期较长,平均灌浆速率和最大灌浆速率时的百粒重较大,说明两个自交系籽粒灌浆过程中各种代谢活动差异较大。从胚乳、胚、果皮的鲜重和干重的动态变化可以看出,授粉后10 d(10 DAP)至20 d(20 DAP)是胚乳发育的关键时期。两个自交系胚乳发育的显微结构观察发现,N04和丹232在10 DAP处于细胞分裂阶段,之后胚乳细胞内含物快速增长,20 DAP胚乳细胞充满淀粉粒。N04胚乳发育成硬质型,丹232胚乳发育成粉质型,两个自交系的胚乳结构存在较大差异。综合考虑以上研究结果,确定选取两个自交系10 DAP和20 DAP两个关键时期的胚乳进一步研究其差异表达基因。2.利用抑制差减杂交方法,分别构建了自交系N04和丹232 10 DAP和20 DAP胚乳的正反向4个抑制差减杂交库,分别富集了N04胚乳早期、N04胚乳中期、丹232胚乳早期和丹232胚乳中期增强表达的基因。对其进行反向Northern杂交验证后测序,获得902个非重复序列。用BioEdit和ClustalW软件分别进行多序列的重迭分析,共得到344个UniqueESTs,包括204个Contigs和140个Singletons。根据Blastx分析结果,去除4个差减文库之间的重复序列,共得到了160个不同的EST序列,推测其编码的蛋白质与其他物种已知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具有很高的相似性,有20%的差异表达基因为功能未知或新发现的EST。功能已知的EST涉及代谢途径的多个方面,包括20%的基础代谢、5.21%的转录及其调控(包括3.75%的转录因子)、2.6%的信号转导、3%的细胞生长和分裂、26.04%的蛋白加工和5.73%的物质运输等相关基因。3.利用电子定位和比较基因组学的方法将差异表达EST定位到玉米染色体上,并与前人定位的粒重QTL位点进行了比较分析。70条定位上的ESTs分布在玉米十条染色体上,其中第4染色体上定位的ESTs最多,占24.29%,第10染色体上定位的ESTs最少,占2.86%。9条ESTs位于已定位粒重QTL所在的标记区间,占总定位ESTs的12.9%,并分别位于第1、2、3、6、7和8染色体上。两条ESTs PE12C5和PE15C3共同定位到利用与本研究相同的两个自交系定位百粒重QTL的标记区间,推测其分别编码锌指家族蛋白和GTP结合蛋白。4.采用电子克隆结合RT-PCR的方法验证、分离克隆了一个GTP结合蛋白的全长cDNA序列。序列长938 bp,编码区609 bp,5′-非编码区有237 bp,3′-非编码区有89 bp,编码202个氨基酸的蛋白质。该蛋白质分子量为22.77 KD,等电点是6.13,前15个氨基酸为信号肽序列,具有小G蛋白Arf家族基因的结构域,同时还含有ABC转运蛋白的结构域。该基因在自交系N04胚乳发育早期表达量较高,而后逐渐降低,且无组织特异性,在根、茎、叶、胚和果皮中均表达,但存在不同组织间的调控作用差异,茎中表达较强,根中表达较弱。(本文来源于《河南农业大学》期刊2008-06-01)
王晓燕[10](2006)在《不同类型玉米胚乳产量与品质差异形成机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试验选择四种不同类型的玉米,分别测定了籽粒干重、角质率、胚乳细胞数、细胞大小及其中淀粉粒大小,并用光镜及电镜观察了胚乳细胞结构及贮藏营养物质积累情况,同时鉴定了籽粒胚乳中内含物含量的变化,以探讨不同类型玉米胚乳产量及品质差异产生机理,为玉米品质育种、加工、利用和专业化栽培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结果显示如下:1.不同类型玉米胚乳产量差异形成机理玉米胚乳在籽粒中所占比例较高,四种类型依次为普通玉米>爆裂玉米>糯玉米>甜玉米。四种类型玉米中普通玉米胚乳细胞最大,细胞数最多,淀粉含量较高,淀粉粒最大,因此粒重最高;糯玉米虽然细胞数最少,但细胞较大,淀粉含量最高,淀粉粒较大,因而粒重仅次于普通玉米;甜玉米胚乳虽然细胞数较多,但细胞较小,淀粉含量最低,淀粉粒最小,因而粒重较低;爆裂玉米虽然细胞数比糯玉米多,但其细胞最小,淀粉含量居中,淀粉粒较小,因而粒重最小。可见,粒重首先决定于胚乳细胞的体积,其次决定于细胞数目。玉米胚乳细胞大小与粒重呈极显着线性正相关,胚乳细胞越大,粒重越高;胚乳细胞数目与粒重呈显着或极显着正相关,细胞数目越多,则粒重越高,但不同类型玉米间这种关系不明显。另外,粒重还与单个细胞充实状态有关,淀粉含量与粒重呈显着或极显着线性正相关,胚乳细胞中淀粉积累越多,充实度越高,粒重也越高;淀粉粒大小与粒重呈显着或极显性线性正相关,淀粉粒大的粒重也较高。胚乳细胞的发育、增殖和充实状况共同作用直接影响胚乳的产量。2.不同类型玉米胚乳品质差异形成机理四种类型玉米中甜玉米和爆裂玉米角质率高,胚乳几乎全部为角质;普通玉米居中,籽粒中上部外围胚乳为角质,籽粒下部和中上部中央胚乳为粉质;糯玉米角质率最低,胚乳几乎全为粉质。这种差异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首先,内含物含量影响品质形成。整个发育过程中,甜玉米胚乳积累淀粉的能力最弱,无论是总淀粉含量、支链淀粉含量还是直链淀粉含量均最低,成熟时,爆裂玉米直链淀粉含量最高,糯玉米支链淀粉含量最高,(本文来源于《山东农业大学》期刊2006-05-20)
不同胚乳类型玉米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探究不同胚乳类型玉米灌浆结实期籽粒的超微结构和品质指标的动态变化,为不同类型玉米的加工利用及品质改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超甜玉米超甜2000、糯玉米京科糯2000及普通玉米郑单958为试验材料,利用近红外光谱分析仪、扫描电镜,对不同胚乳类型玉米籽粒营养品质及超微结构进行观测分析。【结果】授粉后10d时,超甜2000、京科糯2000和郑单958的淀粉粒均呈圆球状,随着灌浆进程,京科糯2000淀粉粒被挤压成多面体状和椭圆状,凹陷的淀粉粒较多,超甜2000淀粉粒为圆球状,表面光滑,郑单958淀粉粒为多面体状,凹陷的淀粉粒较少。授粉后10~20d淀粉粒的体积、数目增加最快。淀粉粒的排列紧密程度表现为超甜2000>郑单958>京科糯2000,超甜2000胚乳细胞中蛋白质和可溶性糖含量较郑单958和京科糯2000丰富,且其淀粉粒与基质蛋白的结合更紧密。灌浆结实期,3种类型玉米籽粒淀粉的积累呈"S"型增长曲线,授粉后10~20d增长速率最快,蛋白质和可溶性糖含量随授粉后时间的增加呈下降趋势,整个灌浆期内,甜玉米淀粉含量始终低于糯玉米和普通玉米。【结论】在灌浆结实期,超甜2000、京科糯2000和普通玉米郑单958淀粉粒的外形、数目及与基质蛋白和可溶性糖结合的紧密程度均存在差异,且随授粉后时间的延长,不同类型玉米籽粒淀粉上升的趋势与可溶性糖下降的趋势相吻合,结合籽粒超微结构观察,可初步鉴别玉米品质的优劣及鲜食玉米的适宜采收期。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不同胚乳类型玉米论文参考文献
[1].马秀凤.不同胚乳类型玉米籽粒超微结构、品质及配合力比较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6
[2].马秀凤,郭强,蔺崇明,杨引福.不同胚乳类型玉米籽粒超微结构及其营养品质的动态变化[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
[3].彭晓剑.不同类型玉米胚乳转录组及其淀粉代谢相关基因分析[D].安徽农业大学.2015
[4].张海艳,高荣岐.不同类型玉米胚乳细胞淀粉体的发育[J].植物生理学报.2013
[5].崔丽娜,张红,孟佳佳,石德杨,董树亭.不同胚乳类型玉米籽粒淀粉粒的粒度分布特征[J].作物学报.2012
[6].黄智鸿,毛庆文,阎立波,宋胜普,魏东.冀西北地区不同类型玉米胚乳细胞增殖动态与籽粒充实期的灌浆特性[J].西北农业学报.2011
[7].左振朋,王婧,董鲁浩,马登超,孙庆泉.不同品质类型玉米籽粒充实期的胚乳细胞增殖与生理活性比较[J].作物学报.2010
[8].谷岩,王振民,何文安,梁烜赫,吴春胜.不同类型玉米品种籽粒胚乳细胞增殖与籽粒建成的关系[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
[9].刘艳阳.不同类型玉米自交系胚乳发育关键时期差异表达基因的分离与克隆[D].河南农业大学.2008
[10].王晓燕.不同类型玉米胚乳产量与品质差异形成机理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