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太史文和他的中国中古宗教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段鹏[1](2020)在《九-十世纪敦煌社会宗教生活研究 ——以斋会文本为中心的考察》文中提出敦煌文书中保存的集中出现于九、十世纪的斋会文本,是反映当时宗教与社会生活互动的珍贵材料。文本中蕴含着当时敦煌人民看待社会、思索人生的价值体系、文化内涵和精神诉求,透射出当时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诉求与向往。斋会文本叙述背后蕴涵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与特殊意义:一是宗教史意义,体现出当时社会中三教的进一步融合;以及密教“禳灾护国”思想对当时社会的影响日益加深,斋会呈现出密教化特征。二是社会生活史意义,宗教与社会之间的互动更加密切,主要体现在以岁时、农业诉求、灾害应对、疾病救赎等方面均举行相应的斋会。三是文化史意义,当时社会中盛行的正月燃灯、二月八游四门、七月十五追荐宗亲行事,至今在地方社会生活中仍有重要影响。文本中呈现的诸如“出忠于国,入孝于家”的思想,以及面对疫情灾害时“疫疠大行,是众生之共业”的集体责任意识,值得当今社会借鉴。
冯晓敏[2](2019)在《隋至唐前期的长安佛教 ——以《续高僧传》为中心》文中认为隋至唐前期,中国佛教遭受北周灭佛打击之后迅速恢复继而蓬勃发展。而作为帝国首都的长安,在佛教大复兴的势头下,佛教资源从全国各地输入,这种输入是国家宗教政策引导下的有序过程。但因为不同帝王对佛教的态度和政策并不相同,每位皇帝治下长安佛教发展的速度和程度有所区别。总体来说,隋文帝对长安佛教恢复和发展的贡献最大,是隋后期和唐前期诸帝都未能超越的,这从隋文帝时期长安的寺院数量和高僧流入数量中得到了确实的证据。在长安这个巨大的佛教社区中,僧人们通过种种方式联结起来,形成联系紧密的僧人团体。由师承关系连结成的僧团在城内有各自的“本寺”或固定的驻锡寺院,经过数代的传承,师承僧团对寺院的权力把控不可低估。长安城内佛教发展对终南山佛教发展的影响不能忽视,但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佛教社区,终南山佛教有着独特的发展阶段和特点。寺院作为僧人们的主要活动场域,不仅是他们的生活空间,更为僧人和僧团提供了物质条件、身份的归属。长安的高僧们该城市所提供的纷杂社会交往和丰富的物质条件之下,努力保持着不与佛教修行相违背的简约生活方式。长安城内的高僧多按照佛教的方式进行林葬或露葬,并选择终南山作为葬地;某些高僧的葬礼仪式繁复、场面盛大、权贵云集。长安城内各阶层的俗人也广泛参与到寺院的佛教活动中,甚至一些盛大的政治和社会活动也掺杂着佛教的元素。通过私人交往和佛教活动,佛教僧人和寺院与长安城市社会进行着互动。《续高僧传》作为记载隋至唐前期高僧生平不可多得的第一手史料,为研究上述问题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韩红[3](2019)在《佛教信仰与隋唐五代入冥故事研究》文中认为佛教自汉代传入中国,至隋唐五代达到鼎盛发展时期,佛教的因果报应、地狱等观念与中土冥界观念相互碰撞与融合,久而久之演变成流传甚广的中土冥界信仰体系,这在入冥故事中均有体现。通过搜集隋唐五代涌现出来的载有入冥故事的诸多资料,如文史作品、佛教典籍、敦煌文献、碑刻壁画等等,对该历史时期入冥故事文献本身及所见冥界活动进行全面分析。在此基础上进行个案分析,有针对性地探讨隋唐五代入冥故事中的佛教因素,以期理清隋唐五代民众生活及信仰的诸多方面。本文以隋唐五代作为时间主轴,以入冥故事作为研究对象,在充分了解和掌握学界已有研究的基础上,提出本文研究思路,设定相关研究方法,展开如下研究工作:首先,追溯考察佛教传入中国后古代入冥故事的衍生机制和发展演变过程,对原始思维中巫术及先秦诸子生死观、儒道思想交融下的本土生死观以及佛教传入影响下的生死观进行一一梳理,故此了解了隋唐五代入冥故事衍生的社会文化及历史背景,继而分析该历史时期冥界信仰的体系架构,对隋唐五代冥界信仰形成宏观把握。其次,在搜集整理隋唐五代文人叙事作品、佛教典籍以及敦煌文书中所见入冥故事的基础上,考究入冥故事题材来源、勘定故事类型划分、归纳总结入冥叙事模式,从文献学角度对隋唐五代入冥故事进行归纳、整理,为展开入冥故事的全面研究奠定基础。再者,通过对隋唐五代入冥故事中的冥界审判进行观照,逐一分析其中的审判对象、审判官吏、冥界律法、审判流程以及冥审结果等,并选取《冥报记》所载典型冥判故事进行个案分析,具体而微地审视佛教影响下的冥判流程及体系,发掘它与现世官府审判的异曲同工之处,继而探究冥判故事在宣扬佛教理论、维护统治阶级地位、引导规范社会风气、教化民众等诸多方面发挥的积极作用,意义非凡。最后,选取家喻户晓的目连入冥救母故事为案例,分析隋唐五代入冥故事中所见业报轮回思想。在众多文献资料中,以隋唐五代敦煌文献所载此类故事最为详实,故选取S.2614《大目乾连冥间救母变文并图一卷》来进行个案分析,在观照目连救母故事的人物设置、地狱惨烈状貌以及所呈现的佛教业报轮回思想的同时,给予世人警醒、劝人向善,达到教化民众、宣扬佛教思想之功用。
陆晗昱[4](2019)在《唐代长江流域丧葬习俗问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长江流域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之一,长江流域文化史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探讨历史上长江流域的丧葬习俗是研究古代丧葬民俗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通过墓葬等信息勾勒出某一历史时期丧葬活动的面貌,分析各种丧葬现象蕴含的观念和成因,可以更好地理解民俗的传承和发展。唐代是继隋代之后的又一大一统王朝,各种丧葬活动发展充分;唐代社会继承传统、吸收外来各方面的交流因素,形成了特征鲜明的丧葬民俗。长江是中国第一大河,横贯东西,流域面积广。唐代长江流域的地位至关重要,国家经济重心在唐代时移至长江流域,特别是隋唐长江文化的勃兴,使其在诸多方面独领风骚。探索唐代长江流域的丧葬习俗,能更加清晰地勾画唐代长江上、中、下游广大地区丧葬活动丰富多彩的形式面貌,分析各区域间的丧葬习俗个性和共性特征,梳理丧葬观念的发展演变。本文主要通过墓葬分析,探讨唐代长江上游的岷江地区、峡江地区,中游的荆江地区、湘江地区、赣江地区,下游的皖江地区、扬子江地区和钱塘江地区等地域的丧葬习俗。通过对各区域唐代墓葬的形制、随葬品类型和空间放置、墓葬装饰等墓葬信息内容的深入挖掘,总结唐代长江流域地域丧葬特征,并结合传世文献记载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因素分析地域丧葬观念。在此基础上,梳理墓葬功能的演变,分析演变过程中长江流域丧葬习俗呈现出的共性特征。探索佛教、道教等宗教因素融入唐代长江流域丧葬习俗的情况,以及唐代社会丧葬礼俗互动等专题性问题。在长江流域的生态社会环境一章中,依次阐释唐代长江流域自然环境的演变、政区的沿革、社会环境的发展,以及长江流域少数民族丧葬习俗传统,分析丧葬习俗存在的生态社会环境背景。第二、三、四章是以墓葬信息数据为基础展开的地域丧葬习俗研究。将长江流域划分为不同的区域建立唐代长江流域区域墓葬信息数据库,穷尽性地考察各区域唐墓的墓葬形制、随葬品内容和放置情况以及墓葬装饰中的砌式、墓砖纹饰、棺床、龛、窗棂、装饰性结构等墓葬信息,归纳总结各项内容的地域性特征,为避免因墓葬信息有限而产生以偏概全的结论,最大限度地结合相关文献材料,分析地域丧葬习俗特点。第五章探索唐代长江流域丧葬习俗的共性与个性问题。第一部分是在第二至四章研究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墓葬功能的演变及所呈现的丧葬习俗共性特征。将唐代墓葬的丧葬功能置于墓葬的历史发展过程考察,探讨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历史环境与观念同墓葬形制、随葬品内容和墓葬装饰间的关系,阐述墓葬功能演变所呈现的共性特征。第二部分更为深入地探讨唐代长江流域丧葬习俗研究中的个性化问题:佛教、道教因素在丧葬习俗中的反映和唐代丧葬礼俗互动问题。本文致力于以墓葬信息(1)为主要材料分析、考察断代区域性丧葬民俗,弥补了传世文献对唐代民间丧葬活动记载较少的材料缺憾,是对唐代丧葬民俗研究的重要材料支撑。本文不仅分析墓葬形制、随葬品内容,还细致考察随葬品的空间放置特点及其蕴含的丧葬观念。探讨墓葬墓壁、墓底砌式,龛的数量、形状、位置和作用等各项装饰性结构的丧葬功能,阐发墓葬信息的各个细节体现的丧葬文化与观念,联系政治、经济、文化、自然、民族、宗教等社会历史条件分析丧葬习俗的发展和功能的演变。总体而言,本文是基于丰富的考古资料展开的、视角较为独特的唐代长江流域丧葬习俗系统性研究。
徐文杰[5](2018)在《唐宋时期盂兰盆节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盂兰盆节与清明节、寒食节共同构成中国三大传统祭祀节日。每年七月十五日,佛教称之为盂兰盆节,道教称为中元节,民间亦以此日祭祀祖先,故又称之为鬼节。名称的多样性彰显出盂兰盆节儒释道三重文化背景。在多元文化背景下,盂兰盆节盛行于唐宋时期,本文试图对该时期盂兰盆节的宗教源流、流传原因、节日演变及文化内涵进行探讨。通过考察“盂兰盆”语义的来源及《佛说盂兰盆经》真伪,探讨盂兰盆节理念和仪式与印度佛教存在一定的关系,但节日进行的时间及“孝”的文化内涵则源自中国,并且其源头与道教无关。同时,在中国传统文化及佛教语境下探究盂兰盆节盛行于唐宋时期的原因。其中,祖先崇拜是节日传承的心理基础,佛教地狱观念的传播也成为节日传播的助推力,而统治者及社会精英对宗教的取向不但引导民众的价值判断,而且对民众的节日选择产生重要影响。此外,盂兰盆节经历唐宋时期的发展,宗教色彩日益淡化,逐渐演变成为古代岁时节日的一环。包括节日场所、献祭对象及文化内涵等都发生转变。虽然其中有经济的影响因素,但中古民众依照传统祭祀习惯对其进行的改造亦不可忽略。最后,民众作为盂兰盆节参与的主体,其思想信仰及行事反映出节日丰富文化内涵,不分辨佛道的祭祀、对地狱的恐惧、节日的欢愉均构成了盂兰盆节的多元文化色彩。
韩红[6](2017)在《佛教传入后中土冥界观演变研究》文中指出中国本土固有冥界观涉及黄泉、泰山以及酆都等概念,这代表了古人对死后世界的认知。汉代佛教的传入,其地狱及生死轮回思想逐渐与中土原有冥界观相融合,逐步构建成地狱十王信仰体系,使得古人生死观、宇宙观发生了改变,中土冥界观更加丰富且极具系统性。
夏炎[7](2017)在《范式引导与记忆整合:魏晋南北朝日常生活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日常生活史研究理路的引入,对于魏晋南北朝史的重新发现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史料虽少,但不会成为研究的阻碍。同时,日常生活史研究可资借鉴的先验知识十分丰富,一些细致而深入的专题探研颇具范式的引导意义。从研究范式上看,日常生活史应当是一种方法论,而非具体的研究内容。对于魏晋南北朝日常生活研究,"片段记忆整合"与"以人为核心"是较为可行的研究范式。日常生活史研究的目标不应当仅限于还原历史上人的日常生活面相,而是应当有更深一层的理论关怀,更重要的是要触及社会历史发展变迁的宏大问题,探讨人的日常行为在社会发展过程中的意义,即"由物到人而及社会",这才是日常生活史研究的灵魂所在。
任伟[8](2017)在《敦煌傩文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以“驱鬼逐疫”为核心的驱傩活动,在晚唐五代宋初的敦煌地区成为一种“嘉年华”式的娱人娱神的喜乐活动。现有的敦煌文献中存留有不少的傩文化资料,为探讨其时的傩事活动提供了条件。已有对敦煌傩文化的研究基本限于单篇论文的探讨,专题性的研究尚付阙如。对这一课题的研究,有助于进一步认识唐宋时期的地方傩事活动,并对后世傩文化出现的“泛化”现象的探讨有所助益。文章由七章内容组成。第一章探讨了唐前傩制的演变和唐宋傩制的变化,指出秦代是傩礼的成型期,汉代傩礼基本定型,魏晋南北朝隋代时期的傩礼由对前代傩制的继承发展而来,有沿革也有新变。唐代傩礼进一步成熟完善,尤其开元傩制基本上达到极致。宋代开始傩礼发生从“庙堂之高”向“江湖之远”的过渡。这些构成了敦煌傩文化的背景。第二章对现有的敦煌傩文化资料进行分期,结合敦煌墓葬考古资料勾稽分析了魏晋南北朝隋代敦煌傩的发展状况,并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归义军时期的敦煌傩做了分期。第三章结合敦煌傩的表现形态和仪式要素的分析,尝试还原敦煌傩仪式活动。通过分析指出敦煌傩作为古代傩文化体系的一个地方范本,既有对传统傩文化的继承,也体现出对传统傩文化的突破,总结其鲜明的地方性、独特的宗教性和突出的现实性等特征。第四章选择代表性的神灵和鬼怪,结合现有的敦煌文献,勾画了敦煌傩中的傩神谱系和鬼怪内容。敦煌傩神有传统的钟馗、白泽、九尾狐、怪禽异兽、蓬莱七贤,还有佛教的诸佛菩萨、四大天王,道教的泰山府君、五道大神,具有地方特色的三危大圣、金鞍毒龙,以及祆教的神灵,此外,民众还把归义军领袖“神格化”,成为现实的傩神。相应地,敦煌傩中被驱逐的鬼怪有虚拟假想的,也有现实的。敦煌民众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创造了形形色色的各种鬼怪,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同时,也把侵袭敦煌、破坏民众和平安宁、幸福生活的少数部族作为现实的鬼怪加以驱逐。第五章分析探讨了由西域传入敦煌的“踏悉磨遮”活动。指出敦煌地区的“悉磨遮”活动来自于西域而又加以变通,并结合龟兹等地的考古发现,探讨敦煌地区“悉磨遮”活动和佛俗结合、和民俗结合的特点。第六章结合佛教经典中的饿鬼、地狱书写从纵向的角度对敦煌目连故事和后世目连傩戏进行探讨,指出敦煌目连故事成为后世目连傩戏的先声。特别是其中的饿鬼地狱要素和后世傩戏关系密切,并分析指出敦煌目连故事进入后世傩戏的机制,以及和后世傩系在情节化及伦理化发展上的相关联系。第七章以敦煌斋愿文献为例,探讨“傩的泛化”这一课题。后世的傩事活动不可避免地出现了“泛化”现象,由岁末年终的礼仪行为一变而为不限时间、不限空间、范围广大的禳灾祛邪、祈福求吉的民生活动,几乎涵盖了民众生活的各个内容。这种“泛化”表现自然并不是突如其来、一夜促成的,其发生、发展必然有一定的轨迹可寻,而由于古籍文献中相关的记述很少,这一课题遂成难题,学界鲜有对这一问题的探讨。敦煌写卷中为数众多的斋愿文献则提供了探讨这个难题的契机,成为沟通古今的一个中介。文章最后对此作了尝试,以斋愿文献为中心探讨了今日傩活动发生“泛化”的机制。
张贤明[9](2016)在《佛教研究的另一种思路:太史文《<十王经>和中国中世纪佛教地狱观念的形成》评介》文中指出敦煌本《佛说十王经》(以下简称《十王经》)又称《阎罗王授记经》,其发现引起许多学者的关注,杜斗城先生首先进行了录文并进行了初步的分类和研究。他把《十王经》按经文、图、赞齐全的和只有经文,无图无赞的分为甲、乙两类,并对经中表现的地狱观念在中国佛教史上的地位及其演变进行了分析。[1]随后许多学者对《十王经》文本进行进一步研究,在经文的缀补方面,尤其以张总先生和党燕妮女士的成果尤为突出。近年来又有学
荀朋星[10](2016)在《鬼厄与宗教解厄 ——《太平广记》鬼类叙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鬼文化一直是中国整体文化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鬼观念在传统中国的道德、伦理、宗教、社会生活和文学艺术中不断以各种面目出现,其所发生的影响十分重大。即使在科学昌明的今天,鬼观念依旧在民众生活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它作为潜藏在民众生活中的一股暗流和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底色,已经渗入了中国民众的日常生活和思维世界。因而,对鬼文化进行研究,不仅能够促进人们对人间世界与超自然世界关系的进一步理解,而且对了解中国民众的信仰心理、思维逻辑等方面都有着极为重要的价值。《太平广记》是北宋初年成书的第一部大型官方类书,广泛收集了自汉代至宋初包括神仙、鬼、女仙、道术、方士、报应、精怪等共九十二类主题七千多则故事,是中国志怪小说的集大成者,有“小说家之渊海”之美誉。不仅如此,《太平广记》在“以尽万物之情”的关怀下亦保留了基层民众极为丰富的生活资料,对研究中古时期的民俗、宗教、制度等方面有着极为重要的价值。《太平广记》鬼类叙事共有四十卷四百六十七则,在整部书中占有极大的比重,为我们研究中古时期的鬼文化和民众的鬼观念提供了极为宝贵的资料。本文即以《太平广记》鬼类叙事为考察对象,研究了中古时期民众的鬼观念及中古时期鬼与巫、道、佛三者之间的不同关系,以期从宗教解厄的视角对中古时期民众的疾疫观、死亡观以及巫、道、佛三者在民众宗教市场上的互动关系有所认识。本文之正文共分为四部分:第一章:鬼之观念的演变与发展。这一部分主要通过先秦两汉直至魏晋隋唐时期的典籍文献和出土文献来梳理古代民众鬼观念的变化及发展。第二章:《太平广记》鬼类叙事概观。这一部分旨在对《太平广记》鬼类叙事作品构成及叙事特点进行分析,以使我们对《太平广记》鬼类叙事的叙事基调有一总体之把握。第三章:《太平广记》鬼类叙事所见之鬼厄。《太平广记》鬼类叙事中保存了大量民众遭遇鬼厄的故事,依《太平广记》鬼类叙事我们所见之鬼厄主要有:死亡、瘟疫、疾病、魅人、复仇、偷食、恶作剧及其他。通过对这些鬼厄叙事的分析,我们可以窥知汉唐时期民众的鬼厄观念,并可以藉以分析鬼厄叙事背后所反映的民众的文化心态。第四章:《太平广记》鬼类叙事所见之宗教解厄。其中又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太平广记》鬼类叙事所见宗教解厄之巫者。巫者在解除鬼厄时所采用的禳除手段主要有见鬼、占卜、降神、祭祀等,这一部分即从巫者解厄手段入手来考察巫者在处理人鬼纠葛时所持的态度。第二部分《太平广记》鬼类叙事所见宗教解厄之道教。道士在帮助民众解除困厄时所采用的手段主要为见鬼、考鬼召神、符术咒术、上章等,这一部分即从道教禳除鬼厄手段入手分析道教与鬼之间的关系。第三部分《太平广记》鬼类叙事所见宗教解厄之佛教。佛教僧人在为民众解除困厄时所采用的手段不同于巫者与道士,佛教的驱除方式主要有诵经念咒、水陆道场、奉佛持戒等,并以此来彰显佛徒、佛法对鬼厄的无穷震慑力。这一部分即从佛教解厄手段入手分析佛教的解厄特点及其与巫道的不同之处。通过《太平广记》鬼类叙事所呈现的鬼厄以及巫者、道士、僧人三者不同的解厄态度与手段,我们可以窥见汉唐时期民众对待死亡、疾病、瘟疫等困厄的态度,以及巫者、道士、僧人三者在民众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及三者在宗教市场上相互竞争、相互融合的发展趋势。
二、太史文和他的中国中古宗教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太史文和他的中国中古宗教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九-十世纪敦煌社会宗教生活研究 ——以斋会文本为中心的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凡例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与意义 |
二、研究范围与概念界定 |
三、学术史回顾 |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
五、创新点与不足 |
第一章 九、十世纪敦煌斋会盛行的背景及其表现 |
第一节 九、十世纪敦煌斋会盛行的背景 |
一、中国古代社会重视祭祀的传统 |
二、佛、道二教对中国传统祭祀理念的继承与发展 |
三、唐宋时期佛、道交涉与三教汇融 |
四、大乘佛教的影响与功德思想的盛行 |
五、密教兴起与在敦煌的传播 |
第二节 程式化:敦煌斋会盛行的文本表征 |
一、沟通凡圣:早期道教三官手书与敦煌道教斋会文本 |
二、唐代佛教斋文的书写与使用 |
三、九、十世纪敦煌斋会文本中的替代形式 |
四、从写卷到“小册子”:九、十世纪斋文写本物质形态的变化 |
第三节 宗教生活:九、十世纪斋会与敦煌社会生活的互融 |
一、宗教与社会生活 |
二、《斋琬文》所见斋会概况 |
三、“小册子”所见九、十世纪敦煌社会宗教生活 |
四、九、十世纪敦煌斋会与社会生活的互融及其表现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四时顺序、风雨应时:岁时与斋会 |
第一节 福建新春:敦煌正月印沙、燃灯诸行事 |
一、新春正月祈福 |
二、正月印沙佛、塔 |
三、九、十世纪敦煌正月燃灯 |
四、安伞、旋城、赛天王 |
五、燃灯社、三长邑义:正月斋会的组织 |
第二节 游四门、行城:敦煌二月八行事及其宗教史意义 |
一、早期佛教经典中“游四门”叙事 |
二、行城、讲经:九、十世纪敦煌的二月八行事 |
三、幡花隘路:二月八行城中的幡 |
四、行像社、行像司:二月八行城的组织 |
五、文化象征与延续:西南边疆二月八“游四门”文献与行事 |
第三节 敦煌七月十五行事及其思想 |
一、“家家列馔,处处敷筵”:七月十五斋会的盛行 |
二、九、十世纪敦煌七月十五斋会行事 |
三、造幡绘像:敦煌七月十五日行事的多样 |
四、报恩行孝:佛教报恩思想与中国传统孝道的进一步融合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九、十世纪敦煌农事诉求与灾害应对 |
第一节 九、十世纪敦煌的蚕桑祈愿 |
一、唐前河西的蚕桑 |
二、农桑业在九、十世纪敦煌社会中的重要地位 |
三、丝?倍获于常年:蚕农的祈愿 |
四、斋会文本所见九、十世纪敦煌的蚕桑养殖 |
第二节 蝗虫永散、不害于人民:蝗灾的禳除 |
一、古代河西走廊为主要的蝗灾区 |
二、九、十世纪敦煌社会对蝗虫的认识 |
三、九、十世纪敦煌社会的蝗灾 |
四、从祭祀到禳除:九、十世纪佛、道二教于蝗灾的应对 |
第三节 农事斋文中的神只整合 |
一、牛王、马鸣菩萨:《蚕筵愿文》中的佛教诸神 |
二、女仙之宗:西王母于蚕桑业中的象征 |
三、各司其职:九、十世纪农事中神只的组合及其功能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贵生重命:疾病救赎与公共疫情应对 |
第一节 母子平安:难月与庆生祈愿 |
一、难月祈愿与救度 |
二、降生设斋与回谢 |
三、满月与生辰庆诞 |
第二节 设斋忏悔:斋文所见宗教对疾病的救赎 |
一、九、十世纪敦煌斋会文本《患文》 |
二、佛为医王:《患文》所见佛教病因观及其救赎 |
三、《病差文》所见道教病因观及其救赎 |
四、设斋、抄经:病愈后的还愿 |
第三节 社会公共性疾病的应对 |
一、九、十世纪敦煌社会中“疫疠”流行及其祈愿 |
二、“城中灾疫疠”:归义军时期敦煌的几次公共性疾病 |
三、归义军时期对于公共性疾病的认识与应对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禳灾、护国与结坛:九、十世纪敦煌斋会密教化 |
第一节 结坛与《结坛文》 |
一、何谓结坛? |
二、护国禳灾:唐宋时期佛、道二教结坛法之异曲同工 |
三、九、十世纪敦煌斋会文本《结坛文》释录 |
第二节 敷佛像于四门:九、十世纪敦煌密教坛场的构建 |
一、四门即沙州城四门?:敦煌斋会文本中“四门”的再认识 |
二、四门设像:《坛法仪则》与《坛图式稿》的对应 |
三、S.2139《金刚界曼荼罗简图》:九、十世纪敦煌密教坛场的复原 |
四、九、十世纪敦煌密教坛场的主要特征 |
第三节 九、十世纪敦煌斋会的密教化 |
一、九、十世纪密教在河西地区的弘传 |
二、护国、禳灾:九、十世纪敦煌斋会的密教化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2)隋至唐前期的长安佛教 ——以《续高僧传》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续高僧传》所见隋唐佛教中心的形成 |
第一节 北周武帝:毁灭 |
第二节 隋文帝时代:重建、融合与辉煌 |
第三节 隋炀帝时代:调整、隐患及破坏 |
第四节 唐初:重整,回归理性 |
第二章 《续高僧传》所见隋至唐前期长安的高僧群体 |
第一节 《续高僧传》所见隋至唐前期长安高僧群体的量化研究 |
一、各时期高僧人数(终于长安、曾在长安停驻或逗留) |
二、各时期高僧来源、背景(流动情况) |
三、各时期高僧驻锡寺院 |
第二节 城内高僧群体 |
一、师承团体与其对寺院的权力支配 |
二、交往圈 |
第三节 终南山高僧群体 |
第三章 隋至唐前期的长安寺院 |
第一节 长安寺院的分布 |
第二节 长安寺院的内部运作 |
一、长安寺院生活 |
二、长安寺院中的各式人等 |
三、小结 |
第三节 长安寺院与外界的互动 |
一、与亲人的交往 |
二、寺院的宗教活动 |
二、寺院的慈善活动 |
三、小结 |
第四节 丧葬 |
一、临终及丧礼 |
二、葬址和葬式 |
三、小结 |
结语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后记 |
(3)佛教信仰与隋唐五代入冥故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与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及方法 |
第一章 隋唐五代民众生死观念及冥界信仰 |
第一节 佛教传入中土前后的民众生死观念 |
一、原始思维中巫术及先秦诸子生死观 |
二、儒道思想交融下的本土生死观 |
三、佛教传入影响下的生死观 |
第二节 冥界体系及信仰 |
一、以阎罗王为中心的冥府体系 |
二、以地藏王为主宰的地藏十王体系 |
第二章 隋唐五代入冥故事题材及类型分析 |
第一节 入冥故事的文献记载 |
一、文人叙事作品 |
二、佛教典籍 |
三、敦煌文书 |
第二节 入冥故事的类型划分 |
一、宣扬佛教思想类 |
二、寻求冥界救赎类 |
三、折射世俗社会类 |
第三节 入冥故事的叙事模式 |
一、入冥方式 |
二、冥界活动 |
三、返阳途径 |
第三章 隋唐五代入冥故事中的冥界审判 |
第一节 入冥审判对象 |
一、帝王 |
二、官吏 |
三、僧人 |
四、平民 |
第二节 冥界主宰者及官吏构成 |
一、冥界主宰者 |
二、冥界官吏 |
第三节 冥界审判体系——以《冥报记》为例 |
第四章 隋唐五代入冥故事之业报轮回 |
第一节 目连救母故事缘起及其资料 |
第二节 目连救母始末—以S.2614《大目乾连冥间救母变文并图一卷》为例 |
一、人物设置 |
二、目连所见诸地狱 |
第三节 目连救母故事中所见佛教业报轮回思想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4)唐代长江流域丧葬习俗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缘由及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的现状及趋势 |
三、研究内容 |
四、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唐代长江流域的生态社会环境 |
第一节 唐代长江流域自然环境的演变 |
第二节 唐代长江流域政区沿革 |
第三节 唐代长江流域的社会环境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唐代长江上游的丧葬习俗 |
第一节 岷江地区 |
第二节 峡江地区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唐代长江中游的丧葬习俗 |
第一节 荆江地区 |
第二节 湘江地区 |
第三节 赣江地区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唐代长江下游的丧葬习俗 |
第一节 皖江地区 |
第二节 扬子江地区 |
第三节 钱塘江地区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唐代长江流域丧葬习俗共性与个性问题探索 |
第一节 墓葬功能的演变及所呈现的共性特征 |
第二节 丧葬习俗个性化问题探索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表 |
后记 |
(5)唐宋时期盂兰盆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本文选题缘起及意义 |
二、学术界相关研究综述 |
三、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
第一章 盂兰盆节的宗教起源 |
第一节 佛教中的盂兰盆节 |
第二节 道教中的中元节 |
第二章 唐宋时期盂兰盆节流传及其原因探析 |
第一节 祖先崇拜与盂兰盆节 |
第二节 地狱观念与盂兰盆节 |
第三节 官方力量与盂兰盆节 |
第三章 唐宋时期盂兰盆节的世俗化 |
第一节 场所——由寺院到民间 |
第二节 对象——由献僧到祭亡 |
第三节 意涵——由行孝到行善 |
第四章 盂兰盆节的文化意涵 |
第一节 三教圆融 |
第二节 地狱信仰 |
第三节 欢愉特质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6)佛教传入后中土冥界观演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中土固有冥界观念 |
二、佛教传入中国之后的冥界观 |
三、结语 |
(8)敦煌傩文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对象和范围的界定 |
二、国内外学术界的研究状况简析 |
三、选题的意义和研究价值 |
四、研究的方法 |
第一章 唐前傩制的演变与唐宋傩制 |
第一节 唐前傩制的演变 |
一、先秦至秦:傩礼的成型 |
二、两汉傩礼:程式化的定型 |
三、魏晋南北朝傩礼:沿袭和创造 |
第二节 唐宋时期的傩制 |
一、隋代傩礼的复古意识 |
二、唐傩四制:由“礼”而“戏”的松动 |
三、北宋傩礼:从“庙堂之高”到“江湖之远”的转折 |
四、南宋傩礼的阴柔之气 |
第二章 敦煌傩的分期 |
第一节 魏晋南北朝隋朝时期的敦煌傩 |
一、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敦煌傩状况的勾稽 |
二、隋代的敦煌傩 |
第二节 归义军时期敦煌傩的分期 |
一、张氏归义军时期的敦煌傩 |
二、曹氏归义军时期的敦煌傩 |
第三节 后世的敦煌傩 |
第三章 敦煌傩的仪式还原 |
第一节 敦煌傩的表现形态 |
一、宫廷傩 |
二、官府傩 |
三、百姓傩 |
四、坊巷傩 |
第二节 敦煌傩的仪式程序及相关要素 |
一、唐代的诸州县傩规定 |
二、敦煌傩的仪式要素 |
第三节 敦煌驱傩风俗和密教坛场 |
一、唐及五代宋初的密教传播与流布 |
二、敦煌民众的密教信仰 |
三、敦煌驱傩和密教仪轨 |
第四节 敦煌傩仪式的继承和新变 |
一、对传统傩文化的继承 |
二、敦煌傩文化的新变 |
第四章 敦煌傩中的神只和被驱逐的鬼疫 |
第一节 傩神钟馗 |
一、钟馗起源诸观点的简单概述 |
二、敦煌文献中的钟馗资料 |
三、钟馗作为傩神的追溯和辨析 |
四、敦煌傩中的“钟馗舞” |
第二节 傩神白泽和敦煌本《白泽精怪图》 |
一、傩神白泽的起源和形象系统 |
二、敦煌留存的白泽图像考析 |
三、白泽形象在日本的流变 |
四、白泽和“驱鬼逐疫”的驱傩活动 |
五、《白泽图》和敦煌本《白泽精怪图》 |
第三节 敦煌民众心目中的其他傩神 |
一、传统神怪 |
二、宗教神怪 |
三、地方神怪 |
四、现实的傩神:归义军领袖 |
第四节 敦煌驱傩活动中的鬼怪 |
一、虚幻的鬼怪 |
二、现实化的鬼怪 |
第五章 踏悉磨遮:来自西域的假面戏 |
第一节“泼寒胡戏”的起源诸说辨析 |
一、“泼寒胡戏”的来历 |
二、起源诸说辨析 |
第二节“泼寒胡戏”在中原的流变 |
一、“泼寒胡戏”传入中原 |
二、“泼寒胡戏”在唐王朝的扬弃 |
第三节 敦煌地区的“踏悉磨遮”活动 |
一、敦煌地区的“踏悉磨遮”活动 |
二、龟兹地区的“苏幕遮”乐舞 |
三、“苏幕遮”活动在宋代的遗存:《大傩图》 |
第六章 敦煌目连故事:后世目连傩戏的先声 |
第一节 敦煌目连故事的构成体系 |
一、与目连有关的佛教经、疏 |
二、变文、讲经文、缘起、押座文 |
三、斋愿文献 |
四、石窟壁画中的目连故事 |
五、其他文献 |
第二节 敦煌目连故事中的饿鬼及地狱要素 |
一、佛教经典中的饿鬼书写 |
二、佛教经典中的地狱书写 |
三、敦煌目连故事中的饿鬼形象和地狱书写 |
第三节 敦煌目连故事和后世目连傩戏的发展 |
一、目连故事进入后世傩戏的机制 |
二、敦煌目连故事中的“破地狱”情节和后世目连傩戏的演绎 |
三、敦煌目连故事和后世目连傩戏的伦理化 |
第七章 从敦煌斋愿文献看傩活动的“泛化” |
第一节 傩仪与节气 |
第二节 傩仪和蝗灾 |
一、现有的记录蝗灾的敦煌文献 |
二、敦煌民众对蝗灾的认识 |
三、敦煌文献反映出的民众对蝗灾的应对 |
四、后世的“驱蝗傩” |
第三节 傩仪与愿求 |
一、营建斋文 |
二、傩巷斋文 |
三、病患斋文 |
四、其他斋文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敦煌傩文化资料辑录 |
本文所用图版来源说明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后记 |
(10)鬼厄与宗教解厄 ——《太平广记》鬼类叙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 |
二、研究综述 |
三、资料运用及研究方法 |
第一章 鬼之观念的演变与发展 |
一、先秦两汉鬼观念的演变 |
二、魏晋隋唐鬼观念的发展 |
第二章 《太平广记》鬼类叙事概观 |
一、《太平广记》鬼类叙事构成 |
二、《太平广记》鬼类叙事特点 |
第三章 《太平广记》鬼类叙事所见之鬼厄 |
一、鬼致死亡 |
二、鬼致瘟疫 |
三、鬼致疾病 |
四、鬼物魅人 |
五、鬼物复仇 |
六、鬼物偷食、恶作剧及其他 |
第四章 《太平广记》鬼类叙事所见之宗教解厄 |
一、《太平广记》鬼类叙事所见宗教解厄之巫者 |
二、《太平广记》鬼类叙事所见宗教解厄之道教 |
三、《太平广记》鬼类叙事所见宗教解厄之佛教 |
小结 |
结语 |
附录一:《太平广记》鬼类叙事构成 |
附录二:《太平广记》鬼类叙事所见鬼厄与宗教解厄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四、太史文和他的中国中古宗教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九-十世纪敦煌社会宗教生活研究 ——以斋会文本为中心的考察[D]. 段鹏. 兰州大学, 2020(11)
- [2]隋至唐前期的长安佛教 ——以《续高僧传》为中心[D]. 冯晓敏. 暨南大学, 2019(04)
- [3]佛教信仰与隋唐五代入冥故事研究[D]. 韩红. 兰州大学, 2019(02)
- [4]唐代长江流域丧葬习俗问题研究[D]. 陆晗昱. 武汉大学, 2019(08)
- [5]唐宋时期盂兰盆节研究[D]. 徐文杰. 华中科技大学, 2018(06)
- [6]佛教传入后中土冥界观演变研究[J]. 韩红. 敦煌学辑刊, 2017(04)
- [7]范式引导与记忆整合:魏晋南北朝日常生活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 夏炎. 中国社会历史评论, 2017(00)
- [8]敦煌傩文化研究[D]. 任伟. 兰州大学, 2017(01)
- [9]佛教研究的另一种思路:太史文《<十王经>和中国中世纪佛教地狱观念的形成》评介[J]. 张贤明. 牡丹江大学学报, 2016(08)
- [10]鬼厄与宗教解厄 ——《太平广记》鬼类叙事研究[D]. 荀朋星. 山东大学, 201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