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ε-聚赖氨酸(ε-poly-L-lysine,ε-PL)是一种新型生物食品防腐剂,主要由小白链霉菌好氧发酵所得,其合成受环境低pH值的严格调控。因此,研究小白链霉菌在低pH环境中的生理响应机制,对于揭示ε-PL生物合成机制和强化其ε-PL生物合成能力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应用价值。本文以Streptomyces albulus M-Z18为研究对象,以不同pH(pH 4.0、5.0和5.5)的恒化培养(D=0.04 h-1)为研究体系,借助微生物生理学、转录组学和分子生物学等研究手段,初步探明了S.albulus M-Z18响应低pH胁迫的生理反应,并鉴定了常见耐酸系统在S.albulus M-Z18抵御低pH环境中的作用。取得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在微环境水平探究了低pH胁迫对S.albulus M-Z18的影响。基于以葡萄糖为限制性碳源建立的恒化培养体系,胞内pH值(pHi)分析发现,环境pH值为4.0-5.5时,pHi均在7.5左右,表明S.albulus M-Z18在低pH胁迫中存在稳定pHi的机制。H+-ATPase活力和胞内ATP浓度分析发现,pH 4.0时H+-ATPase活力和胞内ATP浓度分别为pH 5.5时的3.02和2.67倍。进一步分析发现,低pH胁迫还导致细胞膜脂肪酸不饱和度和平均碳链长度的增加,以及胞内L-赖氨酸和L-精氨酸等碱性氨基酸的积累。上述研究结果表明,S.albulus M-Z18是通过H+-ATPase活力的提高和胞内碱性氨基酸的积累实现pHi稳定;同时,通过改变细胞膜流动性加快胞内外物质和能量的交换以维持低pH胁迫中的基本代谢功能。(2)在基因转录层面分析了低pH胁迫对S.albulus M-Z18的影响。基于比较转录组学分析发现,低pH胁迫强化了糖酵解第二阶段、TCA循环和氧化磷酸化,同时削弱了戊糖磷酸途径非氧化阶段,最终导致葡萄糖优先用于代谢产能;氨基酸的合成整体被削弱,但L-赖氨酸和L-精氨酸的合成被加强;脂肪酸的合成也被整体削弱,但是参与长链脂肪酸降解相关基因的显著下调以及脂肪酸去饱和酶编码基因的显著上调,故引起细胞膜脂肪酸不饱和度和平均碳链长度的增加。另外,分子伴侣(如DnaK、DnaJ和GroES)和ATP依赖性蛋白酶(Clp蛋白酶)编码基因的显著上调,增强了蛋白质修复与降解的能力;核苷酸切除修复和非同源末端连接修复相关编码基因的显著上调,增强了修复严重损伤DNA的能力;精氨酸脱亚胺酶系统(ADI)、谷氨酸脱羧酶系统(GAD)和尿素酶系统相关基因的显著上调,增强了维持pHi稳定的能力。上述分析,一方面印证了S.albulus M-Z18微环境水平做出的生理响应,另一方面揭示了潜在的耐酸系统。(3)基于基因失活和过表达突变株的构建以及外源添加实验,研究了ADI、GAD、赖氨酸脱羧酶系统(CAD)、ε-PL合成和尿素酶系统对S.albulus M-Z18抵御低pH胁迫的作用。arcA(编码精氨酸脱亚胺酶)和gadB(编码谷氨酸脱羧酶)的插入失活导致低pH胁迫中生物量的降低,比对照分别减少了8.3%和6.4%,而过表达两个基因会导致生物量的微弱升高,表明ADI和GAD系统可能参与pHi稳定,但贡献有限。cadA(编码赖氨酸脱羧酶)的敲除和pls(编码ε-聚赖氨酸合成酶)的插入失活几乎不影响低pH胁迫中的生长。S.albulus M-Z18存在尿素酶系统并能分解尿素使环境pH迅速上升。上述研究结果表明,常见氨基酸依赖性耐酸系统不是S.albulus M-Z18主要的耐酸途径,而尿素酶系统可能是一条重要的耐酸途径。
论文目录
文章来源
类型: 硕士论文
作者: 王开方
导师: 陈旭升
关键词: 聚赖氨酸,小白链霉菌,转录组,低胁迫
来源: 江南大学
年度: 2019
分类: 基础科学,工程科技Ⅰ辑
专业: 生物学,生物学,一般化学工业,轻工业手工业
单位: 江南大学
分类号: TS202.3;TQ920.6;Q935
总页数: 70
文件大小: 3782K
下载量: 78
相关论文文献
- [1].过表达pls基因结合前体流加提高小白链霉菌ε-聚赖氨酸产量[J].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20(14)
- [2].氧载体对小白链霉菌发酵生产ε-聚赖氨酸的影响[J]. 生物工程学报 2015(03)
- [3].拮抗放线菌MY-4的分离、鉴定及其对果蔬病原菌的抑制作用[J]. 果树学报 2012(04)
- [4].稻瘟病拮抗菌NK413的鉴定及抑菌效果[J]. 植物保护 2010(06)
- [5].小白链霉菌武夷变种HWM DNA的制备及最适酶切条件确定[J].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08(S1)
- [6].ε-聚赖氨酸生产废菌体对六价铬吸附影响的研究[J]. 环境科学 2012(02)
- [7].广西山口红树林内生放线菌的分离、筛选及初步鉴定[J]. 微生物学通报 20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