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心肺转流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心肺,瓣膜,心肌,应变力,腺苷,心脏,体外循环。
心肺转流论文文献综述
邹丽华,刘晋萍,张浩,童媛媛,唐跃[1](2019)在《兔心肺转流模型中乙醛脱氢酶2活化的心肌保护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有毒醛的堆积可产生心血管毒性,乙醛脱氢酶2(ALDH2)可有效清除醛类物质,本研究旨在兔心肺转流(CPB)模型中探索ALDH2活化的心肌保护作用。方法 21只新西兰白兔随机分为叁组:CPB不停跳组(C组)、停跳组(CA组)、停跳+Alda-1组(CAA组),Alda-1为ALDH2特异性激动剂,另随机选取21只作为供血兔。右腋动脉插管及右房插管建立CPB模型,主动脉阻断120 min后开放,生命体征平稳后停机,恢复心肌灌注120 min测定心功能并取左室心肌组织,测定ALDH2的含量及活性、4-羟基壬烯醛(4-HNE)含量、丙二醛(MDA)含量、氧化型与还原型谷胱甘肽比值(GSH/GSSG)、蛋白羰基含量,检测不同时点血气及血清肌酸磷酸激酶同工酶(CKMB)值。结果各组间ALDH2含量无明显差异,CAA组与CA组相比ALDH2活性明显增加(P <0.001),4-HNE、MDA含量在CA组较C组增加(4-HNE:P <0.001,MDA:P=0.001),CAA组较CA组明显下降(4-HNE:P=0.013,MDA:P <0.001)。CAA组较CA组心肌蛋白羰基水平、血清CKMB明显降低,GSH/GSSH生成增加(P <0.05),CAA组左室压力形成最大速率较CA组明显升高(P=0.040),但叁组间左室舒张末压、左室收缩末压、左室压力形成最小速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CPB期间ALDH2活化可加强有毒醛清除,增强心肌抗氧化损伤能力,减轻心肌的氧化应激,改善心肌收缩功能。(本文来源于《中国体外循环杂志》期刊2019年05期)
卢昭燚,周瑞仁,何敏琪,陈淼岚,邓继财[2](2019)在《心肺转流术中应用1,6-二磷酸果糖复合环磷腺苷葡胺氧合血心脏停搏液对心脏瓣膜疾病患者心肌的保护效果》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在心肺转流术(CPB)中应用1,6-二磷酸果糖复合环磷腺苷葡胺氧合血心脏停搏液对心脏瓣膜疾病患者心肌的保护效果。方法将120例拟行心脏瓣膜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Ⅰ组)、1,6-二磷酸果糖组(Ⅱ组)、环磷腺苷葡胺组(Ⅲ组)、1,6-二磷酸果糖复合环磷腺苷葡胺组(Ⅳ组),每组30例。术中对照组给予灌注St.Thomas氧合血心脏停搏液,其余各组加入相应添加剂后进行灌注。分别于体外循环开始前30 min(T_0)、主动脉开放后5 min(T_1)、手术结束即刻(T_2)、术后6 h(T_3)和术后24 h(T_4)检测4组患者血浆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丙二醛以及心肌肌钙蛋白I(cTnI)水平、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比较4组患者围术期相关指标,并采用电镜观察4组患者CPB前后心肌超微结构变化。结果 4组患者CPB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手术时间、心脏自动复跳率、机械通气时间、S-T段异常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是Ⅰ组除颤次数、多巴胺用量、CCU停留时间均多于其余3组(均P<0.05),Ⅳ组除颤次数均少于Ⅱ组与Ⅲ组,且多巴胺用量少于Ⅱ组,CCU停留时间短于Ⅲ组(均P<0.05)。T_1~T_4时,Ⅰ组血浆CK-MB、cTnI、丙二醛水平均高于其余3组,SOD活性低于其余3组,且Ⅳ组血浆CK-MB水平均低于Ⅱ组与Ⅲ组(均P<0.05);T_2~T_4时,Ⅰ组血浆LDH水平均高于其余3组,且Ⅳ组血浆cTnI、丙二醛、LDH水平均低于Ⅱ组与Ⅲ组,SOD活性高于Ⅱ组与Ⅲ组(均P<0.05)。CPB后,Ⅳ组患者心肌细胞结构清晰,可见部分肌浆网扩张,其余结构未见明显改变,而其余3组患者心肌细胞结构呈不同程度紊乱,肌浆网扩张,肌丝部分溶解、消失。结论对于行心脏瓣膜手术的患者,CPB中应用1,6-二磷酸果糖复合环磷腺苷葡胺氧合血心脏停搏液,较单用1,6-二磷酸果糖或环磷腺苷葡胺具有更好的心肌保护作用。(本文来源于《广西医学》期刊2019年19期)
丁容,张文奇,颜聪,林冠文,付强[3](2019)在《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对心肺转流术患者炎性反应和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对心肺转流术患者炎性反应和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0月至2018年10月于本院行心肺转流术的12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低剂量组、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每组各40例。麻醉诱导前:给予低剂量组患者0.6μg/kg负荷量的右美托咪定,以0.1μg/(kg·h)的速度持续静脉注射直至手术结束;给予中剂量组患者0.9μg/kg负荷量的右美托咪定,以0.2μg/(kg·h)的速度持续静脉滴注直至手术结束;给予高剂量组患者1.2μg/kg负荷量的右美托咪定,以0.3μg/(kg·h)的速度持续静脉注射直至手术结束。比较叁组患者麻醉诱导后(T0)、手术开始后30 min(T1)、手术结束时(T2)、术后30 min(T3)、术后6 h(T4)、术后24 h(T5)的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S100β蛋白水平。采用简易精神状态检查(mini mental status exam ina tion,MMSE)量表评估并比较叁组患者术前1 d、术后1 d、术后5 d、术后8 d的认知功能。结果 T0时,叁组患者血清TNF-α、IL-6和S100β蛋白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T1、T2、T3、T4、T5时,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患者血清TNF-α、IL-6水平均显着低于低剂量组(均P <0.05),高剂量组患者S100β蛋白水平显著高于低剂量组和中剂量组(均P <0.05)。术后1 d和5 d,高剂量组患者MMSE评分均显着低于低剂量组和中剂量组(均P <0.05)。高剂量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显着高于低剂量组(χ2=4.588,P=0.032)。结论在心肺转流术中,适当剂量的右美托咪定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轻患者的应激反应和炎性反应,降低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本文来源于《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期刊2019年08期)
曲宗阳,周淑珍,徐婷,左明章[4](2019)在《右室起搏致心肺转流脱机困难二例》一文中研究指出例1 男,73岁,诊断"重度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升主动脉扩张",在全身麻醉下行心肺转流(CPB)下升主动脉瓣生物瓣膜置换术+升主动脉环缩成型术,患者术前经胸超声提示轻度左心扩大,轻度二尖瓣反流,轻度肺动脉高压。手术操作顺利,复跳后HR 30次/分,先后给予阿托品0.3 mg、异丙肾上腺素3 μg后心率提升不明显,考虑Ⅲ度房室传导阻滞,决定术中放置右室起搏导线(起搏点在下壁和侧壁),ECG显示起搏心律,HR 80次/分,给予儿茶酚胺10 μ(本文来源于《临床麻醉学杂志》期刊2019年08期)
王陶涛,谷雪莲,李月如,张晓颖[5](2019)在《心肺转流系统血细胞损伤监测装置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为解决体外循环手术中发生血栓和溶血的监测问题,利用血液中氧合血红蛋白和脱氧血红蛋白的吸光系数在近红外光谱范围内所特有的光学性质,设计一套心肺转流系统血细胞损伤监测装置。采用新鲜抗凝猪血,通过搭建实验平台,进行血液损伤实验。将人工心肺机的流量设定为1、2、3、4 L/min,每隔一定的时间采集一次数据,建立血细胞损伤监测装置的监测结果与溶血率的关系。在血细胞损伤监测装置中,激光近红外光源的光线经光学系统聚焦后透射到监测区域,再将近红外激光二极管采集到的信号由信号调理电路处理,最后使用数据采集卡采集传输至计算机。应用LabVIEW软件设计显示界面,实时显示监测电压值,电压精度为0.000 1 V,监测人工心肺机流量范围为1~4 L/min,每组实验使用新鲜抗凝猪血200 mL,监测时间120 min。使用装置进行多组实验得出数据,建立校正曲线以修正实验产生的误差,最后得出监测电压值与溶血率的关系。结果能有力地支撑理论,表明该装置可以解决体外循环中血栓和溶血的监测问题。(本文来源于《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期刊2019年03期)
程翅,刘程曦,石福,杨振宇,王海英[6](2019)在《下丘脑神经生长因子前体对心肺转流大鼠室旁核场电位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下丘脑神经生长因子前体(nerve growth factor precursor, proNGF)在大鼠心肺转流(CPB)过程中的改变以及可能对交感输出产生的作用。方法雄性SD大鼠42只,3~4月龄,体重350~500 g。其中18只建立大鼠CPB模型,将大鼠分为叁组:对照组、CPB组和心肌缺血-再灌注组(IR组)。CPB 110 min后,取大鼠下丘脑和心脏节段背根神经节,检测NGF mRNA表达量以及proNGF蛋白含量。另选取12只大鼠双侧室旁核(PVN)插管,连续7 d注入proNGF蛋白,检测并记录延髓头端腹外侧区(RVLM)场电位。另选取12只大鼠侧脑室注入proNGF蛋白,检测并记录给药前后PVN场电位;PVN场电位记录结束后,检测下丘脑谷氨酸以及γ-氨基丁酸(GABA)含量。结果与对照组比较,CPB末CPB组、IR组proNGF蛋白含量明显升高(P<0.05),DRG以及下丘脑NGF mRNA表达量明显升高(P<0.05)。注入proNGF蛋白后,RVLM以及PVN场电位1~4 Hz频段能量明显下降,其余频段能量明显升高(P<0.05);侧脑室注入proNGF对下丘脑谷氨酸无明显影响,但明显降低GABA含量(P<0.05)。结论大鼠CPB后下丘脑proNGF表达增加,可能参与下丘脑交感输出改变。(本文来源于《临床麻醉学杂志》期刊2019年02期)
王亭亭,史宏伟,卜心怡,魏海燕,葛亚力[7](2019)在《瓣膜置换术患者心肺转流后多巴酚丁胺与米力农对心肌应变力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瓣膜置换术后早期多巴酚丁胺与米力农对心肌应变力的影响。方法择期心肺转流(CPB)下行瓣膜置换术患者55例,男27例,女28例,年龄40~75岁,ASAⅡ或Ⅲ级,NYHA心功能Ⅱ或Ⅲ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叁组:多巴酚丁胺组(D组,n=18)、米力农组(M组,n=20)和对照组(C组,n=17)。叁组术中麻醉维持均采用全凭静脉麻醉,D组于停CPB15min后经微量注射泵静注多巴酚丁胺4μg·kg~(-1)·min~(-1)至1h结束,M组于同一时点开始经微量注射泵静注米力农0.4μg·kg~(-1)·min~(-1)至1h结束,C组于同一时点开始经微量注射泵静注等量生理盐水至1h结束。分别于麻醉诱导后劈胸骨前(T0)和停CPB后15min(T1)、泵药后30min(T2)和1h(T3)记录血流动力学指标:HR、CVP、CO、LVEF、右室面积变化分数(RVFAC)、心脏指数(CI)、外周血管阻力指数(SVRI)和应变力参数:左室长轴全局纵向应变力(S-LVL)、左室短轴全局环向应变力(S-LVM)和右室长轴全局纵向应变力(S-RV)。结果 T2、T3时D组HR明显快于M组,T3时D组HR明显快于C组(P<0.05);T2时D组CI明显高于C组和M组(P<0.05)。T2、T3时D组和M组左室短轴环向应变力S-LVM明显高于C组(P<0.05);T3时D组S-LVL与M组S-RV明显高于C组(P<0.05)。结论 CPB后静脉输注小剂量多巴酚丁胺能够改善S-LVL与S-RV,米力农有助于增加S-LVm与S-RV。(本文来源于《临床麻醉学杂志》期刊2019年01期)
刘铭月,李勇男,刘刚,闫姝洁,张巧妮[8](2018)在《长时间心肺转流患者应用微聚体滤器处理剩余机血的临床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在长时间心肺转流(CPB)患者中,对比研究应用微聚体滤器(SQ40s滤器)与普通输血器处理剩余机血与Cellsaver回收血液的临床效果。方法纳入CPB需低温停循环或低流量的成人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分为实验组(SQ40s滤器,n=30)与对照组(普通输血器,n=30),组内随机分为剩余机血组(n=15)和Cellsaver回收血组(n=15)。主要临床终点指标:扫描电镜滤膜残留物观察。次要临床终点指标:CPB前、CPB停机时、滤过后、术后24 h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及肌酐。术毕及术后1 h、3 h、12 h、24 h的呼吸指数、术后24 h胸腔引流量、机械辅助通气时间、ICU停留时间及住院时间。结果扫描电镜半定量分析,实验组滤膜残留拦截物明显多于对照组[(0.633±0.127) vs (0.245±0.040),P=0.001]。呼吸指数呈现时间效应且实验组患者术后12 h呼吸指数低于对照组(P=0.027),术后24 h肌酐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96.73(89.58~119.04)μmol/L vs 113.93(97.65~153.38)μmol/L,P=0.029]。其他临床指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长时间心肺转流过程中,应用SQ40s微聚体滤器可以拦截回收血液中的微聚体,并对血液成份无影响,潜在改善患者预后。(本文来源于《中国体外循环杂志》期刊2018年05期)
董秀华,卢家凯,程卫平,马骏,赵丽云[9](2018)在《心肺转流下心血管手术孕妇死亡的危险因素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心肺转流(cardiopulmonary bypass,CPB)下心血管手术孕妇死亡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35例孕妇行CPB下心血管手术的围术期资料,年龄22~37岁,将对孕妇死亡有明显影响的单因素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术后孕妇死亡5例,病死率为14.3%(5/35例)。单因素分析显示,术前NYHA心功能4级、手术时间、ICU留观时间、术后心力衰竭、术后透析对孕妇行CPB下心血管手术死亡有明显影响(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未能检测出孕妇行CPB下心血管手术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术前NYHA心功能4级、手术时间、ICU留观时间、术后心力衰竭、术后透析为孕妇行CPB下心血管手术死亡的危险因素。(本文来源于《临床麻醉学杂志》期刊2018年10期)
方英伦,李会芳,吕誉芳,王慧敏,马骏[10](2018)在《非心肺转流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中心脏循环效率变化趋势的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采用压力波形分析技术(pressure recording analytical method,PRAM)分析非心肺转流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ff-pump 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OPCABG)中心脏循环效率(cardiac cycle efficiency,CCE)等血流动力学参数的变化趋势。方法选择2017年3—9月拟于全麻下行择期OPCABG患者43例,男36例,女7例,年龄45~75岁,ASAⅡ或Ⅲ级,心功能Ⅱ或Ⅲ级。应用MOSTCARE监护仪(核心技术为PRAM)监测患者麻醉结束后(T_1)、吻合前降支(T_2)、吻合对角支(T_3)、吻合回旋支(T_4)、吻合后降支(T_5)、搭桥完成后(T_6)、术毕(T_7)时的血流动力学参数,包括CCE、最大压力梯度(dp/dt)、MAP、HR、心脏指数(cardiac index,CI)、每搏指数(stroke volume index,SVI)、心搏量变异度(stroke volume variability,SVV)、外周血管阻力指数(systemic vascular resistance index,SVRI)。结果与T_1时比较,T_2—T_6时CCE明显降低(P<0.01),且CCE在以上时点均下降为负值,T_5时下降至最低。与T_1时比较,T_2—T_7时dp/dt、CI、SVI、SVRI明显降低(P<0.05);HR明显增快,SVV明显升高(P<0.05),但仍处于正常范围内。T_2—T_6时CCE与dp/dt呈明显正相关(P<0.05);T_1—T_4、T_7时CCE与CI、SVI呈明显正相关,与SVRI呈明显负相关(P<0.01);T_1、T_7时CCE与SVV呈明显负相关(P<0.01)。结论在靶血管吻合过程中,尽管CI、SVI、SVRI等参数仍在正常范围,但CCE却有明显降低并至负值,吻合后降支时降至最低,且恢复较其他血流动力学参数缓慢。(本文来源于《临床麻醉学杂志》期刊2018年10期)
心肺转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探讨在心肺转流术(CPB)中应用1,6-二磷酸果糖复合环磷腺苷葡胺氧合血心脏停搏液对心脏瓣膜疾病患者心肌的保护效果。方法将120例拟行心脏瓣膜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Ⅰ组)、1,6-二磷酸果糖组(Ⅱ组)、环磷腺苷葡胺组(Ⅲ组)、1,6-二磷酸果糖复合环磷腺苷葡胺组(Ⅳ组),每组30例。术中对照组给予灌注St.Thomas氧合血心脏停搏液,其余各组加入相应添加剂后进行灌注。分别于体外循环开始前30 min(T_0)、主动脉开放后5 min(T_1)、手术结束即刻(T_2)、术后6 h(T_3)和术后24 h(T_4)检测4组患者血浆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丙二醛以及心肌肌钙蛋白I(cTnI)水平、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比较4组患者围术期相关指标,并采用电镜观察4组患者CPB前后心肌超微结构变化。结果 4组患者CPB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手术时间、心脏自动复跳率、机械通气时间、S-T段异常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是Ⅰ组除颤次数、多巴胺用量、CCU停留时间均多于其余3组(均P<0.05),Ⅳ组除颤次数均少于Ⅱ组与Ⅲ组,且多巴胺用量少于Ⅱ组,CCU停留时间短于Ⅲ组(均P<0.05)。T_1~T_4时,Ⅰ组血浆CK-MB、cTnI、丙二醛水平均高于其余3组,SOD活性低于其余3组,且Ⅳ组血浆CK-MB水平均低于Ⅱ组与Ⅲ组(均P<0.05);T_2~T_4时,Ⅰ组血浆LDH水平均高于其余3组,且Ⅳ组血浆cTnI、丙二醛、LDH水平均低于Ⅱ组与Ⅲ组,SOD活性高于Ⅱ组与Ⅲ组(均P<0.05)。CPB后,Ⅳ组患者心肌细胞结构清晰,可见部分肌浆网扩张,其余结构未见明显改变,而其余3组患者心肌细胞结构呈不同程度紊乱,肌浆网扩张,肌丝部分溶解、消失。结论对于行心脏瓣膜手术的患者,CPB中应用1,6-二磷酸果糖复合环磷腺苷葡胺氧合血心脏停搏液,较单用1,6-二磷酸果糖或环磷腺苷葡胺具有更好的心肌保护作用。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心肺转流论文参考文献
[1].邹丽华,刘晋萍,张浩,童媛媛,唐跃.兔心肺转流模型中乙醛脱氢酶2活化的心肌保护研究[J].中国体外循环杂志.2019
[2].卢昭燚,周瑞仁,何敏琪,陈淼岚,邓继财.心肺转流术中应用1,6-二磷酸果糖复合环磷腺苷葡胺氧合血心脏停搏液对心脏瓣膜疾病患者心肌的保护效果[J].广西医学.2019
[3].丁容,张文奇,颜聪,林冠文,付强.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对心肺转流术患者炎性反应和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J].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2019
[4].曲宗阳,周淑珍,徐婷,左明章.右室起搏致心肺转流脱机困难二例[J].临床麻醉学杂志.2019
[5].王陶涛,谷雪莲,李月如,张晓颖.心肺转流系统血细胞损伤监测装置设计[J].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2019
[6].程翅,刘程曦,石福,杨振宇,王海英.下丘脑神经生长因子前体对心肺转流大鼠室旁核场电位的影响[J].临床麻醉学杂志.2019
[7].王亭亭,史宏伟,卜心怡,魏海燕,葛亚力.瓣膜置换术患者心肺转流后多巴酚丁胺与米力农对心肌应变力的影响[J].临床麻醉学杂志.2019
[8].刘铭月,李勇男,刘刚,闫姝洁,张巧妮.长时间心肺转流患者应用微聚体滤器处理剩余机血的临床研究[J].中国体外循环杂志.2018
[9].董秀华,卢家凯,程卫平,马骏,赵丽云.心肺转流下心血管手术孕妇死亡的危险因素分析[J].临床麻醉学杂志.2018
[10].方英伦,李会芳,吕誉芳,王慧敏,马骏.非心肺转流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中心脏循环效率变化趋势的分析[J].临床麻醉学杂志.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