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翻译论文_桑龙扬

导读:本文包含了儒家翻译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儒家,论语,雅各,儒家思想,菜根谭,亚里士多德,中国。

儒家翻译论文文献综述

桑龙扬[1](2019)在《儒家经典对外传播的新模式探索——《论语》和《孟子》的“公理化”诠释与翻译》一文中研究指出西方文化体系与以儒家为代表的中国文化体系有着各自特色的公理化体系。用公理化方法诠释儒家经典,便于东西方人士超越不同文化语境的局限,准确理解和把握儒家思想。本文简要介绍了"公理化"的概念和"公理化"方法,阐明了运用公理化方法诠释儒家经典及其对外传播的必要性,并以《〈论语〉的公理化诠释》和《〈孟子〉的公理化诠释》中英对照本为例,探讨了儒家经典公理化诠释与翻译的具体策略与方法。(本文来源于《翻译研究与教学》期刊2019年02期)

王婵,刘明东[2](2019)在《中国儒家思想对赛珍珠翻译风格的塑造》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儒家思想对赛珍珠翻译风格的形成有重大影响。源远流长的中国儒家思想培育了赛珍珠"恬淡"的个人风格;丰富深厚的中国儒家思想造就了赛珍珠翻译的"东方神韵";"大而化之"的中国儒家思想诱发了赛珍珠翻译的"和合"境界。(本文来源于《海外英语》期刊2019年20期)

岳峰,王丽斌[3](2019)在《儒家经典在西方的翻译与传播》一文中研究指出儒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代表经典是“四书五经”,历史上中国思想对西方影响最大的也是儒家思想。明清之际,欧洲教会为了传教需要了解中国人的思想,于是着手翻译儒家经典。正可谓无心插柳柳成荫,儒家经典由此在西方得以传播,曾经引起的反响至深且巨。(本文来源于《中国社会科学报》期刊2019-08-30)

叶格正,韩振华[4](2019)在《用亚里士多德解释中国哲学——诠释学视域中的卫方济儒家经典翻译》一文中研究指出作为首位将儒家"四书"全译为西文的耶稣会士,卫方济在解读儒家思想时潜在运用的是阿威罗伊、经院哲学以降的亚里士多德阐释学框架。客观上,西方的亚里士多德与中国的新儒学(理学)思想在卫方济那里构成了多层级的文本交织样态。吊诡的是,卫方济、沃尔夫等人依据"(自然)理性""哲学"原则接纳了非基督教的儒学思想,但1750年之后的欧洲,"理性"和"哲学"却成为拒斥、贬低儒学和中国思想的壁垒和屏障。(本文来源于《汉籍与汉学》期刊2019年01期)

陈琛[5](2019)在《翻译会通论与会通式翻译研究——《明清儒家士大夫翻译会通研究》述评》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中国译学愈加成熟,传统译论与西方译论分庭抗礼,张德让的专着《明清儒家士大夫翻译会通研究》则是对创新本土译论的回应。专着提出,徐光启开创的翻译会通思想并赋予现代学术意义的理论阐释,梳理明清儒士的翻译会通现象,总结会通模式、策略与文化心理,认为翻译会通思想是基于文化自觉的学术超胜和文化建构,翻译会通论是传统译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该书在翻译理论、翻译史、翻译批判等方面树立了会通研究范式:打通中西、古今译论,会通全读与细读的译史书写方式,发掘理想和实践之间的翻译智慧。(本文来源于《江苏外语教学研究》期刊2019年02期)

赵开颜[6](2018)在《《当代儒家思想与行为》(节选)翻译实践报告》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篇翻译实践报告的材料来源于《当代儒家思想与行为》(Contemporary Confucianism in Thought and Action),译者翻译了其中的第一章、第二章和第六章的一部分,此部分主要讲述了儒家思想与宗教信仰、儒家思想与政府以及儒家思想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探讨了未来的儒家思想会是什么样的,呼吁人们遵循社会道德并付诸实践。选择此文本进行翻译是因为当代有许多年轻人对儒学的发展并不了解,而中西方的许多儒学先驱已经积极投身于儒学重建运动。所以,此书便于人们对当代社会的新儒家思想有一个更加全面的理解,无论对发扬传统儒家思想还是对重构当代儒学体系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包括任务背景介绍、任务描述、过程描述和案例分析。案例分析从词汇层面、句法层面和语篇层面展开。译者以弗米尔的翻译目的论作为指导,还结合其他翻译技巧来改进译文,例如增译、转换、加注、重铸等。在翻译时,为了提高译文质量,译者借助了计算机翻译辅助工具Trados,建立了翻译记忆库和统一的术语表,统一了专有名词的译法。此外,因为文中涉及到大量关于历史和人物的信息,所以说积极查阅了有关材料和相关书籍,以做到准确翻译历史事件和人物名称是非常必要的。本文的目标读者是儒学研究者、历史专家和儒家经典爱好者等。译者希望此翻译文本能给对此任务领域感兴趣的读者带来一些启示。由于译者的翻译水平有限,译文中可能会出现许多问题,但译者仍然希望西方学者对儒学的研究能够对中国读者产生影响,也为能够更好地构建道德文明社会提供一些参考。(本文来源于《曲阜师范大学》期刊2018-06-16)

白梅,崇兴甲[7](2017)在《《菜根谭》蒋坚松译本中儒家文化负载词的翻译》一文中研究指出《菜根谭》为明人洪应明所着,是一部内容丰富,充满智慧和哲理的经典古籍。作为儒学经典,菜根谭中有大量的儒家文化负载词,而这些负载词在不同译本中却有着不同的翻译。文章通过《菜根谭》原文中出现频率最高的叁个词"心""天""君子"为例,考察了蒋坚松译本中儒家文化负载词的翻译策略和方法。(本文来源于《甘肃高师学报》期刊2017年11期)

王慧宇[8](2016)在《早期来华耶稣会士对儒家经典的解释与翻译——以罗明坚《中庸》手稿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所要考察的是存放于罗马意大利国家图书馆编号为FG[3314]1185的"四书"手稿。这份手稿是已知最早的中学经典拉丁译本。通过分析手稿的写作时间及其中《中庸》翻译特点、思想倾向,推断其作者为罗明坚。通过对《中庸》手稿中对儒学核心概念的解释和转述,浅析罗明坚在译介儒家经典时融入天主教思想的转述特点,陈述其在儒学经典诠释方面所呈现出的独特视角。(本文来源于《国际汉学》期刊2016年04期)

李健[9](2016)在《林语堂英译中国儒家经典作品研究——基于功能翻译理论的视角》一文中研究指出从功能翻译理论的视角分析林语堂在翻译中国儒家经典作品时采用的方法,研究发现林语堂在翻译过程中对原文的结构和文体进行了较大地调整。从目的论的视角观察可以发现译者的翻译观、翻译活动的发起人和赞助人的参与以及目标读者的阅读习惯对林语堂的翻译方法均起着很大的导向性作用。(本文来源于《昌吉学院学报》期刊2016年06期)

索凌飞[10](2016)在《卫礼贤《论语》德译本中对儒家思想核心概念“仁”的翻译策略之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作为中华文明中一种根深蒂固的哲学思想,儒家思想以其潜移默化的影响力渗透到每一个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中。《论语》是记录儒家鼻祖孔子与其弟子言行及思想的一部儒家经典着作。作为直接反映孔子思想的一部经典书籍,《论语》无疑是学习和研究儒家思想的必读书目之一十九世纪末,德国人卫礼贤(Richard Wilhelm)最初以传教士的身份来到中国。随着卫礼贤对中国日渐深入的了解,他逐渐地被中国丰富的传统文化以及博大的哲学思想所吸引。特别对中国传统的儒家思想,卫礼贤更是表现出极大的兴趣。也正因如此,卫礼贤将许多中国的哲学经典翻译成德文,其中大部分为儒家经典。他对中国经典哲学着作的翻译几乎都非常的成功,以使得其德译本自身也被业内人士称之为翻译的经典。本文将德国汉学家卫礼贤对儒家经典着作《论语》的德语译本作为研究对象,从其对儒家思想最基本的核心概念“仁”的翻译问题入手,结合翻译学研究领域里的最新发展动向———功能派翻译理论,以列举译例的方式对卫礼贤的译本进行了一次翻译个例分析。其中主要从译者所采用的翻译策略以及翻译方法的角度着手对其译本作出了详细的探讨与分析。最后,基于对卫礼贤德译本详尽的分析得出结论译者卫礼贤通过采取合理的翻译策略和多种多样的翻译方法和手段使得德国读者通过其译本能够正确的认识和了解儒家经典文化。(本文来源于《青岛大学》期刊2016-06-06)

儒家翻译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中国儒家思想对赛珍珠翻译风格的形成有重大影响。源远流长的中国儒家思想培育了赛珍珠"恬淡"的个人风格;丰富深厚的中国儒家思想造就了赛珍珠翻译的"东方神韵";"大而化之"的中国儒家思想诱发了赛珍珠翻译的"和合"境界。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儒家翻译论文参考文献

[1].桑龙扬.儒家经典对外传播的新模式探索——《论语》和《孟子》的“公理化”诠释与翻译[J].翻译研究与教学.2019

[2].王婵,刘明东.中国儒家思想对赛珍珠翻译风格的塑造[J].海外英语.2019

[3].岳峰,王丽斌.儒家经典在西方的翻译与传播[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9

[4].叶格正,韩振华.用亚里士多德解释中国哲学——诠释学视域中的卫方济儒家经典翻译[J].汉籍与汉学.2019

[5].陈琛.翻译会通论与会通式翻译研究——《明清儒家士大夫翻译会通研究》述评[J].江苏外语教学研究.2019

[6].赵开颜.《当代儒家思想与行为》(节选)翻译实践报告[D].曲阜师范大学.2018

[7].白梅,崇兴甲.《菜根谭》蒋坚松译本中儒家文化负载词的翻译[J].甘肃高师学报.2017

[8].王慧宇.早期来华耶稣会士对儒家经典的解释与翻译——以罗明坚《中庸》手稿为例[J].国际汉学.2016

[9].李健.林语堂英译中国儒家经典作品研究——基于功能翻译理论的视角[J].昌吉学院学报.2016

[10].索凌飞.卫礼贤《论语》德译本中对儒家思想核心概念“仁”的翻译策略之探讨[D].青岛大学.2016

论文知识图

苏慧廉《论语》译本罗明坚所翻译的《大学》内容如下:《大...罗明坚所翻译的《大学》内容如下:《大...罗明坚所翻译的《大学》内容如下:《大...年理雅各四书英译本理雅各不仅完...

标签:;  ;  ;  ;  ;  ;  ;  

儒家翻译论文_桑龙扬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