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齿箱和起重机论文和设计-徐东阳

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角齿箱和起重机,属于运输机械技术领域。该角齿箱包括角齿箱本体、安装件和减振组件。角齿箱本体安装在安装件上,安装件安装在起重机中。减振组件安装在安装件上,且减振组件位于安装件与起重机之间,减振组件用于减少安装件和角齿箱本体受到的振动。该起重机包括起重机本体和上述角齿箱,角齿箱安装在起重机本体中。本实用新型改善了现有技术易受到振动进而导致传动失效的技术问题。

主设计要求

1.一种角齿箱,其特征在于,包括角齿箱本体(1)、安装件(2)和减振组件(3);所述角齿箱本体(1)安装在所述安装件(2)上,所述安装件(2)安装在起重机中;所述减振组件(3)安装在所述安装件(2)上,且所述减振组件(3)位于所述安装件(2)与起重机之间,所述减振组件(3)用于减少所述安装件(2)和所述角齿箱本体(1)受到的振动。

设计方案

1.一种角齿箱,其特征在于,包括角齿箱本体(1)、安装件(2)和减振组件(3);

所述角齿箱本体(1)安装在所述安装件(2)上,所述安装件(2)安装在起重机中;

所述减振组件(3)安装在所述安装件(2)上,且所述减振组件(3)位于所述安装件(2)与起重机之间,所述减振组件(3)用于减少所述安装件(2)和所述角齿箱本体(1)受到的振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角齿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减振组件(3)包括第一减振垫(30)和连接件(31);

所述第一减振垫(30)上设置有穿孔,所述安装件(2)上设置有安装孔(20),所述连接件(31)的其中一端依次穿过所述安装孔(20)和所述第一减振垫(30)上的穿孔,并与起重机连接;

所述连接件(31)的另一端能够与所述安装件(2)抵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角齿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减振组件(3)还包括第二减振垫(32),所述第二减振垫(32)上设置有穿孔;

所述连接件(31)的其中一端依次穿过所述第二减振垫(32)上的穿孔、所述安装孔(20)和所述第一减振垫(30)上的穿孔,并与起重机连接;

所述连接件(31)的另一端能够与所述第二减振垫(32)抵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角齿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减振组件(3)还包括压板(33),所述压板(33)上设置有孔洞;

所述连接件(31)的其中一端依次穿过所述压板(33)上的孔洞、所述安装孔(20)与所述第一减振垫(30)上的穿孔,并与起重机连接;

所述压板(33)能够与所述连接件(31)的另一端抵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角齿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件(2)上设置有限位孔(21),所述角齿箱本体(1)穿过所述限位孔(21),并固定在所述安装件(2)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角齿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件(2)上位于所述限位孔(21)的周围设置有角齿箱安装孔(23)。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角齿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孔(21)的内侧壁上安装有减振圈,所述减振圈用于减少所述角齿箱本体(1)传递给所述安装件(2)的振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角齿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件(2)包括多个端部,所述减振组件(3)为多个,每个所述安装件(2)的端部上安装有一个所述减振组件(3)。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角齿箱,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架(4),所述减振组件(3)安装在所述安装件(2)与所述固定架(4)之间,所述固定架(4)安装在起重机中。

10.一种起重机,其特征在于,包括起重机本体和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角齿箱,所述角齿箱安装在所述起重机本体中。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运输机械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角齿箱和起重机。

背景技术

起重机是指在一定范围内垂直提升和水平搬运重物的多动作起重机械,又称天车,航吊,吊车。

为实现起重机的多种动作,起重机中设置有用于使两垂直或交叉传动轴运动换向的角齿箱。其中,角齿箱是被螺栓固定在起重机中的。

目前,在起重机的工作过程中,角齿箱受到的振动较大,不仅易使角齿箱受到损坏,还会导致用于安装角齿箱的螺栓断裂,进而导致传动失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角齿箱和起重机,以解决现有技术易受到振动进而导致传动失效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角齿箱,包括角齿箱本体、安装件和减振组件;

角齿箱本体安装在安装件上,安装件安装在起重机中;

减振组件安装在安装件上,且减振组件位于安装件与起重机之间,减振组件用于减少安装件和角齿箱本体受到的振动。

进一步的,减振组件包括第一减振垫和连接件;

第一减振垫上设置有穿孔,安装件上设置有安装孔,连接件的其中一端依次穿过安装孔和第一减振垫上的穿孔,并与起重机连接;

连接件的另一端能够与安装件抵接。

进一步的,减振组件还包括第二减振垫,第二减振垫上设置有穿孔;

连接件的其中一端依次穿过第二减振垫上的穿孔、安装孔和第一减振垫上的穿孔,并与起重机连接;

连接件的另一端能够与第二减振垫抵接。

进一步的,减振组件还包括压板,压板上设置有孔洞;

连接件的其中一端依次穿过压板上的孔洞、安装孔与第一减振垫上的穿孔,并与起重机连接;

压板能够与连接件的另一端抵接。

进一步的,安装件上设置有限位孔,角齿箱本体穿过限位孔,并固定在安装件上。

进一步的,安装件上位于限位孔的周围设置有角齿箱安装孔。

进一步的,限位孔的内侧壁上安装有减振圈,减振圈用于减少角齿箱本体传递给安装件的振动。

进一步的,安装件包括多个端部,减振组件为多个,每个安装件的端部上安装有一个减振组件。

进一步的,还包括固定架,减振组件安装在安装件与固定架之间,固定架安装在起重机中。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起重机,包括起重机本体和上述技术方案中任一项所述的角齿箱,角齿箱安装在起重机本体中。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角齿箱和起重机能产生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角齿箱,包括角齿箱本体、安装件和减振组件,角齿箱本体安装在安装件上,安装件安装在起重机中。减振组件安装在安装件上,且减振组件位于安装件与起重机之间。

在起重机的工作过程中,起重机会进行多种动作,起重机会使安装件受到振动,而安装件会将振动传递给角齿箱本体,从而带动角齿箱本体和安装件一起相对于起重机振动。当角齿箱本体工作时,角齿箱本体也会产生振动,该振动会传递给安装件,此时安装件和角齿箱本体也会一起相对于起重机振动。而安装在安装件与起重机之间的减振组件能够起到减振作用,减振组件可以将起重机传递给安装件的振动,以及角齿箱本体通过安装件传递至起重机上的振动均减弱。

由于角齿箱本体与起重机之间的相对振动被减振组件减弱,因而用于连接角齿箱本体与起重机的安装件不易损坏。其中,为使角齿箱本体与安装件之间的相对振动减弱,可以使角齿箱本体与安装件之间固接,或者在角齿箱本体与安装件之间也设置能够减振的组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角齿箱中的安装件与起重机之间设置有减振组件,因而能够减弱角齿箱本体与起重机之间的相对振动,进而可以延长角齿箱的使用寿命。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角齿箱改善了现有技术易受到振动进而导致传动失效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起重机包括起重机本体和上述角齿箱,角齿箱安装在起重机本体中。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起重机包括上述角齿箱,因而具有与上述角齿箱相同的有益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角齿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角齿箱的主视图;

图3为图1中的安装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的第一减振垫和第二减振垫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角齿箱本体;2-安装件;20-安装孔;21-限位孔;22-角齿箱安装孔;3-减振组件;30-第一减振垫;300-第一贴合部;301-第一抵接部; 31-连接件;32-第二减振垫;320-第二贴合部;321-第二抵接部;33-压板; 4-固定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角齿箱和起重机,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角齿箱和起重机进行详细的描述:

实施例一:

如图1-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角齿箱包括角齿箱本体1、安装件2 和减振组件3。角齿箱本体1安装在安装件2上,安装件2安装在起重机中。减振组件3安装在安装件2上,且减振组件3位于安装件2与起重机之间,减振组件3用于减少安装件2和角齿箱本体1受到的振动。

在起重机的工作过程中,起重机会进行多种动作,起重机会使安装件 2受到振动,而安装件2会将振动传递给角齿箱本体1,从而带动角齿箱本体1和安装件2一起相对于起重机振动。当角齿箱本体1工作时,角齿箱本体1也会产生振动,该振动会传递给安装件2,此时安装件2和角齿箱本体1也会一起相对于起重机振动。而安装在安装件2与起重机之间的减振组件3能够起到减振作用,如图1和图2所示,减振组件3可以将起重机传递给安装件2的振动,以及角齿箱本体1通过安装件2传递至起重机上的振动均减弱。

由于角齿箱本体1与起重机之间的相对振动被减振组件3减弱,因而用于连接角齿箱本体1与起重机的安装件2不易损坏。其中,为使角齿箱本体1与安装件2之间的相对振动减弱,可以使角齿箱本体1与安装件2 之间固接,或者在角齿箱本体1与安装件2之间也设置能够减振的组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施例提供的角齿箱中的安装件2与起重机之间设置有减振组件3,因而能够减弱角齿箱本体1与起重机之间的相对振动,进而可以延长角齿箱的使用寿命。

因此,本实施例提供的角齿箱改善了现有技术易受到振动进而导致传动失效的技术问题。

如图1和图2所示,减振组件3包括第一减振垫30和连接件31,第一减振垫30上设置有穿孔,安装件2上设置有安装孔20,连接件31的其中一端依次穿过安装孔20和第一减振垫30上的穿孔,并与起重机连接。连接件31的另一端能够与安装件2抵接。

为起到较好的减振效果,第一减振垫30可以具有一定的厚度。

如图4所示,第一减振垫30包括第一贴合部300和第一抵接部301,第一贴合部300和第一抵接部301均中空,且第一贴合部300和第一抵接部301连通。第一贴合部300的外侧壁与安装孔20的内侧壁贴合,第一抵接部301的顶面与安装件2的底面贴合。第一贴合部300能够伸进安装孔20中,第一贴合部300起到限位的作用,可以使第一减振垫30稳定的安装在安装孔20中。在实际应用中,安装件2可以为板状,第一减振垫 30可以位于安装件2的底部,连接件31可以依次穿过安装件2和第一减振垫30与起重机连接,此时第一减振垫30的其中一侧与安装件2的底部贴合,第一减振垫30的另一侧与起重机贴合,可以起到减振的作用。

其中,第一减振垫30的材质为能够吸收振动的材料,如增塑后的聚氯乙烯、橡胶等。本实施例优选第一减振垫30的材质为橡胶。

进一步的,连接件31可以为螺钉,螺钉穿过第一减振垫30和安装件 2后,可以螺纹连接在起重机上,螺钉便于将角齿箱本体1与安装件2连接在一起,以及将安装件2安装在起重机上。

如图1-2和图4所示,减振组件3还可以包括第二减振垫32,第二减振垫32上设置有穿孔。连接件31的其中一端依次穿过第二减振垫32上的穿孔、安装孔20和第一减振垫30上的穿孔,并与起重机连接。连接件 31的另一端能够与第二减振垫32抵接。

同样为了起到较好的减振效果,第二减振垫32也可以具有一定的厚度。

如图4所示,第二减振垫32包括第二贴合部320和第二抵接部321,第二贴合部320和第二抵接部321均中空,且第二贴合部320和第二抵接部321连通。第二贴合部320的外侧壁与安装孔20的内侧壁贴合,第二抵接部321的顶面与安装件2的底面贴合。第二贴合部320能够伸进安装孔20中,第二贴合部320起到限位的作用,可以使第二减振垫32稳定的安装在安装孔20中。在实际应用中,第二减振垫32贴合在安装件2的上方,第二减振垫32和第一减振垫30配合使用能够使安装件2与起重机之间的相对振动被有效减弱。

第二减振垫32的材质也为能够吸收振动的材料,本实施例优选第二减振垫32的材质为橡胶。

其中,第一减振垫30和第二减振垫32的形状可以相同,分别位于安装件2两侧的第一减振垫30与第二减振垫32可以是对称的。

如图1和图2所示,减振组件3还可以包括压板33,压板33上设置有孔洞,连接件31的其中一端依次穿过压板33上的孔洞、安装孔20与第一减振垫30上的穿孔,并与起重机连接。压板33能够与连接件31的另一端抵接。

其中,连接件31可以为螺钉,此时压板33上的孔洞的面积小于螺钉上的螺帽的面积,但大于或者等于螺钉的螺杆的横截面积,以使螺钉能够抵接在压板33上。

或者,压板33与连接件31可以为组合螺丝,压板33为组合螺丝中的垫圈,连接件31为组合螺丝中的螺丝。

在实际应用中,压板33的面积大于安装件2上的安装孔20的面积,当安装件2上设置有第二减振垫32时,压板33的面积还应大于第二减振垫32的横截面积。压板33的作用是使连接件31能够更稳定的安装在安装件2上,或者更稳定的安装在第二减振垫32上,压板33可以使减振组件3具有更广泛的适用性。

如图3所示,安装件2上可以设置有限位孔21,角齿箱本体1穿过限位孔21,并固定在安装件2上。

在实际应用中,安装件2可以为板状,限位孔21可以设置在板状的安装件2的中部。进一步的,安装件2的面积可以大于角齿箱本体1的面积,安装件2不仅可以用于安装角齿箱本体1,还能对角齿箱本体1起到良好的支撑作用,限位孔21可以防止角齿箱本体1在安装件2上跑偏。

如图3所示,安装件2上位于限位孔21的周围可以设置有角齿箱安装孔22。

其中,角齿箱本体1上可以安装有螺栓,该螺栓能够穿过安装件2上的角齿箱安装孔22,并固定在角齿箱安装孔22中,以使角齿箱本体1被稳定的安装在安装件2上。

其中,为了使位于安装件2上的角齿箱本体1更加稳定,角齿箱安装孔22可以为多个,多个角齿箱安装孔22可以均布在安装件2上的限位孔 21的周围。

进一步的,限位孔21的内侧壁上可以安装有减振圈,减振圈用于减少角齿箱本体1传递给安装件2的振动。

当安装件2与角齿箱本体1之间为可拆卸连接时,为减弱安装件2与角齿箱本体1之间的相对振动,可以在安装件2的限位孔21的内侧壁上安装减振圈。

其中,减振圈的材质为能够吸收振动的材料。

为使安装件2与角齿箱本体1之间的减振效果更好,减振圈的侧边上沿与减振圈轴向垂直的方向可以设置有延展部,减振圈其中一侧的延展部能够贴合在安装件2的上方,减振圈的另一侧的延展部能够贴合在安装件 2的下方。此时沿与减振圈的轴向垂直的方向,减振圈为槽状。

进一步的,减振圈的延展部与减振圈之间固接,本实施例优选减振圈的延展部与减振圈一体成型。

如图1和图3所示,安装件2包括多个端部,减振组件3为多个,每个安装件2的端部上安装有一个减振组件3。

在安装件2的每个端部上均安装有一个减振组件3,可以使安装件2 受到振动时更稳定。

如图3所示,为减轻角齿箱的重量,本实施例提供的安装件2上还可以设置有多个漏孔。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角齿箱还可以包括固定架4,减振组件 3安装在安装件2与固定架4之间,固定架4安装在起重机中。

其中,固定架4可以起到支撑角齿箱的作用。进一步的,减振组件3 中的连接件31依次穿过压板33、第二减振垫32、安装件2和第一减振垫30后,可以与固定架4连接,固定架4与起重机固接。

综上所述,减振组件3利用连接件31、压板33、第一减振垫30和第二减振垫32可以将该角齿箱与起重机可拆卸连接在一起,本实施例提供的角齿箱中的减振组件3不仅可以起到减振作用,还可以实现快速拆装功能。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提供的起重机包括起重机本体和实施例一中的角齿箱,角齿箱安装在起重机本体中。

本实施例提供的起重机包括实施例一中的角齿箱,因而本实施例提供的起重机与实施例一中的角齿箱能够解决相同的技术问题,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本实施例提供的起重机同样改善了现有技术易受到振动进而导致传动失效的技术问题。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可轻易想到变化,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变化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设计图

角齿箱和起重机论文和设计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089633.2

申请日:2019-01-18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43(湖南)

授权编号:CN209688040U

授权时间:20191126

主分类号:F16H57/02

专利分类号:F16H57/02;F16H57/028;B66C13/00

范畴分类:27D;

申请人:三一汽车起重机械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三一汽车起重机械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410000 湖南省长沙市宁乡市金州大道西168号

发明人:徐东阳;杨尚峰;晋涛

第一发明人:徐东阳

当前权利人:三一汽车起重机械有限公司

代理人:刘曾

代理机构:11371

代理机构编号: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1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  ;  

角齿箱和起重机论文和设计-徐东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