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携式紫外光疗仪,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上设有灯头组件、按键、显示屏、PCB板和电池,所述灯头组件包括灯帽、玻璃片、灯罩和紫外LED芯片,所述紫外LED芯片相对所述壳体固定,并与所述PCB板连接,所述灯罩罩设在所述紫外LED芯片处,所述玻璃片位于所述灯帽和所述灯罩之间,所述灯帽与所述壳体连接,所述PCB板还与所述显示屏和所述电池连接。本实用新型结构紧凑可靠,便携性好,通过灯头组件的设置,使灯口处的发光更加均匀一致,各部位照射剂量更加均匀可控,利于达到医学推荐的合适有效的照射剂量要求,进而获得更好的紫外光疗效果,同时也利于适应短时长、多频次、多场景的实际使用情况,有效使用寿命更长。
主设计要求
1.一种便携式紫外光疗仪,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上设有灯头组件、按键、显示屏、PCB板和电池,所述灯头组件包括灯帽、玻璃片、灯罩和紫外LED芯片,所述紫外LED芯片相对所述壳体固定,并与所述PCB板连接,所述灯罩罩设在所述紫外LED芯片处,所述玻璃片位于所述灯帽和所述灯罩之间,所述灯帽与所述壳体连接,所述PCB板还与所述显示屏和所述电池连接。
设计方案
1.一种便携式紫外光疗仪,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上设有灯头组件、按键、显示屏、PCB板和电池,所述灯头组件包括灯帽、玻璃片、灯罩和紫外LED芯片,所述紫外LED芯片相对所述壳体固定,并与所述PCB板连接,所述灯罩罩设在所述紫外LED芯片处,所述玻璃片位于所述灯帽和所述灯罩之间,所述灯帽与所述壳体连接,所述PCB板还与所述显示屏和所述电池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紫外光疗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灯头组件还包括加热圈,所述灯帽套设在所述加热圈上,所述加热圈位于所述灯帽和所述灯罩之间,并与所述PCB板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紫外光疗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灯头组件还包括散热灯座,所述紫外LED芯片固设在所述散热灯座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便携式紫外光疗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灯座卡设在所述壳体的灯口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紫外光疗仪,其特征在于,所述PCB板上固设有充电座,所述壳体上对应所述充电座处设有充电口,所述壳体上对应所述充电口处还设有保护盖。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紫外光疗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灯帽的外端面与所述紫外LED芯片的间距为5mm~15m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紫外光疗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上壳和下壳,所述按键具有一体键结构,并借助所述下壳限位,所述上、下壳之间通过螺丝连接,所述上壳对应所述显示屏和所述螺丝的头部处粘设有透光板。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便携式紫外光疗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灯座包括铝质散热板,所述灯帽的材质包括硅胶。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紫外光疗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紫外LED芯片的紫外波长为200~400nm。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皮肤治疗装置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便携式紫外光疗仪。
背景技术
光疗法即利用光线的辐射能治疗疾病的理疗法,如紫外线疗法、可见光疗法、红外线疗法和激光疗法。其中的紫外线疗法特别适用于银屑病、白癜风、慢性湿疹、神经性皮炎、特应性皮炎、掌跖脓疱病、玫瑰糠疹、斑秃、副银屑病、皮肤慢性溃疡、蕈样肉芽肿等疾病的治疗。
紫外线疗法通常会过滤掉对皮肤有害的不良波段紫外线。波长310-313nm范围的紫外线又称为窄谱中波紫外线(NBUVB),其集中了紫外线中生物活性最强的部分,能够直接作用皮肤患处,副作用小,起效时间短,见效快,不过使用时最好按照医学推荐的照射剂量进行。
随着紫外LED在紫外线疗法中的应用,市场上出现了一种便携式紫外光疗仪,其包括紫外LED灯珠和电路模块,其不足之处在于,一方面构造简陋,结构可靠性差,难以适应短时长、多频次、多场景的实际使用情况,使用寿命普遍较短,另一方面紫外线照射分布不均匀,各部位照射剂量的均一性差,难以真正达到医学推荐的要求,治疗效果有待进一步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改善以上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紫外线照射均一性好的便携式紫外光疗仪。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便携式紫外光疗仪,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上设有灯头组件、按键、显示屏、PCB板和电池,所述灯头组件包括灯帽、玻璃片、灯罩和紫外LED芯片,所述紫外LED芯片相对所述壳体固定,并与所述PCB板连接,所述灯罩罩设在所述紫外LED芯片处,所述玻璃片位于所述灯帽和所述灯罩之间,所述灯帽与所述壳体连接,所述PCB板还与所述显示屏和所述电池连接。
优选的,所述灯头组件还包括加热圈,所述灯帽套设在所述加热圈上,所述加热圈位于所述灯帽和所述灯罩之间,并与所述PCB板连接。
优选的,所述灯头组件还包括散热灯座,所述紫外LED芯片固设在所述散热灯座上。
优选的,所述散热灯座卡设在所述壳体的灯口处。
优选的,所述PCB板上固设有充电座,所述壳体上对应所述充电座处设有充电口,所述壳体上对应所述充电口处还设有保护盖。
优选的,所述灯帽的外端面与所述紫外LED芯片的间距为5mm~15mm。
优选的,所述壳体包括上壳和下壳,所述按键具有一体键结构,并借助所述下壳限位,所述上、下壳之间通过螺丝连接,所述上壳对应所述显示屏和所述螺丝的头部处粘设有透光板。
优选的,所述散热灯座包括铝质散热板,所述灯帽的材质包括硅胶。
优选的,所述紫外LED芯片的紫外波长为200~400nm。
本实用新型结构紧凑可靠,便携性好,通过灯头组件的设置,使灯口处的发光更加均匀一致,各部位照射剂量更加均匀可控,利于达到医学推荐的合适有效的照射剂量要求,进而获得更好的紫外光疗效果,同时也利于适应短时长、多频次、多场景的实际使用情况,有效使用寿命更长。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组装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爆炸图;
图3为图1中按键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各标号对应如下,上壳11,下壳12,灯帽13,一体键结构14,加热圈2,玻璃片3,灯罩4,显示屏5,电池6,保护盖7,透光板111,卡槽12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描述:
作为一种示例,本实施例的便携式紫外光疗仪,如图1和2所示,包括壳体,壳体上设有灯头组件、按键、显示屏5、PCB板和可充电的电池6,具体地,壳体包括上壳11和下壳12,上壳11和下壳12之间通过四个螺丝连接在一起,并在壳体内形成容置显示屏5、PCB板和电池6的容腔。灯头组件装设在壳体的灯口处,显示屏5和电池6分别固设在PCB板的上、下表面处,并与PCB板连接,PCB板上固设有充电座,壳体上对应上述充电座处开设有充电口,下壳12上对应上述充电口处连接有弹性材质的保护盖7,保护盖7可盖封充电口,起到保护的作用,以适应便携式紫外光疗仪的多场景使用情况。
本实施例上壳11上对应显示屏5和上述螺丝的头部处粘设有透光板111,透光板111的外表面与上壳11的外表面呈一体状,可起到隐藏上述螺丝及其对应的螺孔效果,与保护盖7一起可使外壳表面处保持光滑洁净,这里与避免皮肤疾病的交叉传染。
本实施例的灯头组件包括灯帽13、加热圈2、玻璃片3、灯罩4、紫外LED芯片和灯座,紫外LED芯片固设在灯座上,并与PCB板连接,灯座通过上壳11和下壳12上靠灯口处的卡槽121卡固,灯罩4罩设在紫外LED芯片处,起到均聚紫外线、提高紫外线有效利用率的作用,玻璃片3位于灯帽13和灯罩4之间,起到透光及保护的作用,灯帽13套设在加热圈2上,并与壳体在灯口处连接,加热圈2与PCB板连接,并位于邻靠灯帽13,介于灯帽13和灯罩4之间,加热圈2可起到加热灯帽13的作用,使用时,将灯帽13与照射部位皮肤周围接触,可规避外界温度的不良影响,起到加热、促进皮肤血液循环及新陈代谢等促进治疗作用,这可使紫外光疗效果更好。
灯帽13具体实施时优选包括硅胶等弹性材质,这可使灯帽13与皮肤接触的触感更好,避免对患处的皮肤的袭扰。上述灯座具体实施时优选为散热灯座,这利于对紫外LED芯片的保护,使其使用寿命更长,性能更稳定,并与加热圈2的设置实现更好的兼容。散热灯座具体实施时,优选包括铝质散热板。上述灯帽13的外端面与紫外LED芯片的发光面的间距优选为5mm~15mm,如此可在使用时使灯帽13的外端面与患处皮肤接触,避免紫外LED芯片发出的紫外线不利外溢,同时保持有效照射距离,使患处皮肤的照射剂量更加均匀可控有效,实现更好的紫外光疗效果。紫外LED芯片发出的波长范围优选为200~400nm,进一步优选为300-313nm,更进一步优选为308nm。
按键包括一个开关键和两个调节键,并具有如图3所示的一体键结构14,该一体键结构14上贯设有三个套孔,下壳12的内侧处对应凸设有三个凸头,按键通过借助上述套孔和凸头的配合限位,如此可使得按键的设置、拆装更加方便,使用效果更好、寿命更长,装配后,借助电池6的进一步限位,可使按键的固定更加可靠。本实施例的按键设置在壳体的侧接缝处,并与PCB板的按键电路衔接,其中的开关键用于控制电源的开关,两个条件键分别用于设定紫外LED芯片的点亮时间长短。
本实施例的紫外LED芯片,与传统的紫外LED灯珠相比,能耗更低,占用空间更小,发光更均匀,发光波长更加可控,光效也更好,能够更好地满足短时长、多频次使用需求。
应当理解的是,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而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上面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进行了示例性的描述,显然本实用新型专利的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实用新型专利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改进,或未经改进将本实用新型专利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设计图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093079.5
申请日:2019-01-18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94(深圳)
授权编号:CN209630451U
授权时间:20191115
主分类号:A61N 5/06
专利分类号:A61N5/06
范畴分类:16A;
申请人:深圳市深紫源光学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深圳市深紫源光学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518126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前进二路桃源居南面深圳市智汇创新中心A座717B
发明人:林辉;江茂铜
第一发明人:林辉
当前权利人:深圳市深紫源光学有限公司
代理人:黄昌平
代理机构:44375
代理机构编号:深圳市韦恩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75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