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筹发展城乡党建的必要性及路径探究

统筹发展城乡党建的必要性及路径探究

曹宗敏(南京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江苏南京210046)

中图分类号:D26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码:1003-2738(2012)03-0000-01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在发展经济、促进社会和谐的同时,如何缩小城乡差别,打破城乡“二元分化”结构性矛盾,统筹城乡协调发展被提上日程。本文从城乡基层党组织的建设性作用出发,探索城乡基层党建统筹发展的现状及必要性,在此基础上探究城乡党建统筹发展的路径。

关键词:城乡;党建;统筹发展;一体化

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推进和现代化建设的不断开展,中国社会进入了一个巨大的转型时期。与经济的飞速发展、综合国力的快速提升、人民生活水平的显著提高相比,城乡差距正逐步拉大,城乡发展出现了严重的不均衡状态,城乡“二元分化”的结构性矛盾日益成为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潜在性障碍。因此,缩小城乡差距,统筹城乡发展是当前我国执政党面临的重要任务,也是我党提升执政能力,进一步巩固执政地位的重大支撑。

一、统筹城乡党建工作的发展现状

城乡党建的统筹发展是我国近代以来在探索城乡一体化发展进程中形成的以城乡基层党组织建设为核心,带动城乡党建一体化发展,缩小城乡差距,实现社会和谐进步的发展思维模式。基层党建统筹工作最初起源于1997年安徽省淮南市的机关与居民社区党支部的结对共建活动。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高度重视社区党的建设,以服务群众为重点,构建城市社区党建工作新格局”。此后,各地纷纷开展了各种形式的社区与机关党组织的互动共建活动,开创了城乡党建新局面。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党的基层组织是党执政的组织基础。要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全面推进农村、企业、城市社区和机关、学校、新社会组织等的基层党组织建设,优化组织设置,扩大组织覆盖,创新活动方式,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党的十七大以后,安徽、四川、辽宁、山东、江苏、浙江、河南、湖北等多个省市明确提出并实施城乡基层党建统筹工作。中共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健全城乡党的基层组织互帮互助机制,构建城乡统筹的基层党建新格局”,这一主张表明,构建城乡统筹的基层党建新格局成了新时期党实现城乡统筹发展和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要目标,有利于推进党基层组织建设和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

二、统筹发展城乡党建工作的必要性

首先,科学统筹城乡党建工作是党建发展现状的必然要求。近年来我国各地在基层党组织建设中取得了不小的进展,但依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和矛盾,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城乡统筹发展的全局和经济社会一体化的进程。表现在:注重发展的规模、速度,忽视城乡党建工作的实际成效;形式主义泛滥,缺乏真抓实干的精神;城乡党建统筹发展工作与经济发展不协调,往往表现在党建统筹发展落后于经济发展;部分地区领导干部官僚主义严重,使得部分地区城乡党建发展工作流于形式;城乡党建统筹发展工作形式单一,不利于党组织优越性的发挥等等,这些都不利于城乡统筹发展工作的顺利进行。

其次,统筹发展城乡党建工作是党自身建设的必然要求。我党是代表人民利益、为人民谋福利的党,是与时俱进、不断加强自身建设的党,更是注重自身执政能力建设,与社会发展同进步的党。因此,从党自身发展的实际要求看,统筹城乡党建发展也是党与时俱进的体现。同时,做好城乡党建统筹发展工作,也有利于提高党的执政基础,巩固党的执政地位,促进社会的稳定和谐。

再次,统筹发展城乡党建工作也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必然要求。社会主义是迄今为止人类社会最先进的社会制度,虽然我国当前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但从我国当前生产力迅速发展的状况看,无疑显示出社会主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社会主义一个明显特征就是社会和谐、共同富裕。统筹城乡党建发展工作正是为了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对立,实现“以工促农”、“以城带乡”,更大程度的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城乡共用社会资源、共创社会财富、共享社会成果的新局面。

因此,进一步创新城乡党建形式,打破城乡党建固定模式,优化城乡党建环境,以城乡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为核心带动城乡一体化发展,是当前城乡党建统筹发展工作的任务所在。

三、统筹发展城乡党建工作的路径探究

首先,应充分发挥统筹规划和战斗堡垒作用,不断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创新发展思维模式。应加强思想建设,深化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认识,明确党的先锋队性质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深刻把握执政为民的理念。此外,还要加强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不断严格党的纪律,强化党组织内部的管理,扩大党的工作覆盖面,加强对党员的教育,切实增强党员的党性修养,建立健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长效机制,永葆党员队伍的先进性与纯洁性。只有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才能更好的发挥党的中坚骨干作用,统筹城乡协调发展。

其次,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基层党员组织制度,扫清城乡党建工作统筹发展的障碍。

坚持“以城带乡”,促进城乡基层党员的流动与互动。中国共产党是先进的组织,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起着带头示范作用。在统筹城乡发展的过程中要解决城乡二元结构性矛盾,就必须在组织领导队伍中突破,以基层党员队伍的统筹建设工作为基础,坚持“以城带乡”,建立城乡党员的结对帮扶制度、建立基层党组织示范区等,不断拓展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新思维、新道路、新方法。

建立支农惠农的管理机制,以制度倾斜加大城市对乡村的帮扶力度。就现实而言,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生活条件和生活水平远远不如城市,导致许多城市基层党员工作者在思想上或行动上消极对待下乡惠农支农的任务。因此必须建立有效的支农惠农管理机制,促进党组织对落后农村地区的帮扶力度。一方面,建立支农的激励机制,比如选派优秀大学生党员入驻农村、派基层先进党员下乡锻炼等,促使基层党员积极对待下乡支农任务,做好相应的组织管理工作。此外还可以通过增加工作待遇、先进事迹表扬等激励办法鼓励基层党员积极做好各项工作。另一方面,建立支农的约束机制,比如下乡支农的具体办法、党员在支农工作中的具体规范,以更好的约束党员同志认真工作,积极配合各项惠农政策的实施。

再次,促进党员干部资源的优化配置,有效发挥干部人才的模范带头作用。一方面,促进党员干部人才的乡镇流转,以实现城乡一体化的科学发展。以党员干部人才的下乡流动办法支农惠农,发挥先进党员干部在城乡党建统筹发展过程中的“领头羊”作用,能够积极有效地提高广大群众建设新农村的积极性,极大的带动城乡一体化发展步伐。另一方面,在开展党员干部人才城乡流转工作中应该建立合理有效的规范和管理制度,营造党员干部创事业、促发展的良好环境。应加大政策导向,激发党员干部人才的创新思维,拓宽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平台和机制,突破固定思维,创造城乡一体化发展新形式和新方法;要制定多方面的激励和鼓励制度,如颁发奖励等,鼓励党员干部人才下乡积极工作,充分发挥其潜力和战斗堡垒作用,以先锋队带动本地区和其他地区城乡一体化建设的进程;还应建立规范制度、激励制度、监督制度和考评制度共同运行的四效管理机制,保证党员干部廉政建设,避免在城乡一体化建设中可能出现的各种形式的官僚主义或拖沓之风,促使党员队伍保持其先进性和纯洁性,以更好的服务群众。

参考文献:

[1]兰亚宾,王琳.四川城乡基层党建统筹发展及制度创新[J].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学报,2009,(4)

[2]魏国强.打通城乡干部人才互动渠道,统筹城乡基层党建发展[J].红旗文稿,2010(22)

[3]郑迎.构建城乡统筹的基层党建新格局的意义和措施[J].上海党史与党建,2009(3)

[4]黄杰.城乡统筹发展视野下构建基层党建新格局的逻辑、目标和空间[J].天府新论,2011(1)

作者简介:

曹宗敏(1988年—)女,安徽六安人,南京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研究

标签:;  ;  ;  

统筹发展城乡党建的必要性及路径探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