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刚柔耦合模型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刚柔,动力学,齿轮箱,模型,样机,载荷,变速器。
刚柔耦合模型论文文献综述
吴波文[1](2019)在《基于刚柔耦合模型的桥式起重机性能数值仿真》一文中研究指出在考虑起重机主梁和钢丝绳的柔性基础上对桥式起重机的性能进行数值仿真研究。利用SolidWorks建立桥机的各部件并进行装配;用ANSYS建立起重机主梁的模态中性文件,将其导入ADAMS中替代刚性主梁;利用ADAMS/Cable模块建立钢丝绳模型。对起重机各部件添加约束、接触关系和驱动后,形成起重机刚柔耦合模型,然后进行典型工况的数值仿真。仿真研究的结果可以为起重机的设计及性能评估提供参考,从而提高设计质量和效率。(本文来源于《机械工程与自动化》期刊2019年06期)
李国霞,王义亮,杨兆建[2](2019)在《掘进机刚柔耦合模型的动力学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研究截割煤岩时掘进机关键部件的振动特性,在LS-DYNA中进行截割仿真,得到了横截工况下截割头所受的冲击载荷;建立了以截割臂、回转台、机架、后支撑为柔性体的刚柔耦合模型,并对其施加截割载荷进行了动力学分析,得到了受迫振动下掘进机各部件的动态振动响应。研究结果表明:截割部在14 Hz、28 Hz和63 Hz左右振动剧烈;机架振动较弱,频谱图无明显峰值;电控箱在25 Hz以下、62 Hz以及125 Hz左右振动剧烈。研究结果可为掘进机的进一步动力学分析提供理论基础。(本文来源于《中国煤炭》期刊2019年06期)
马朝永,冀建东,胥永刚,陈俊燃[3](2019)在《基于刚柔耦合模型的行星齿轮箱动力学仿真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行星齿轮箱在运转过程中,振动信号主要来源于齿轮间的啮合振动,各啮合点与传感器之间的位置周期性变化,啮合振动信号在同一时刻通过不同的传递路径被传感器采集到,导致传感器采集到的信号耦合严重,十分复杂,不利于有效进行故障诊断.为此,考虑信号采集的实际特点,依据实验室设备参数,利用PROE、ANSYS以及动力学仿真软件ADAMS,建立行星齿轮箱的刚柔耦合动力学仿真模型.结合Inalpolat提出的时变动力学模型,考虑齿轮箱各齿轮的局部故障信号调制、旋转调制以及结构和约束调制,建立改进的局部故障时变动力学模型.通过对比改进的局部故障时变动力学模型与仿真模型的结果得出了行星齿轮箱边频带信号中幅值与边频间隔的特点,从而验证了模型与理论的合理性.最后与实验信号对比,验证了结论的正确性,该研究结果可以为行星齿轮箱故障诊断提供有效的理论与工程基础.(本文来源于《北京工业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8期)
黄金,万鹏,刘聪,徐培民[4](2019)在《刚柔耦合行星齿轮箱建模及模型验证》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建立行星齿轮箱刚柔耦合模型以及探究刚柔轮齿间刚度系数、阻尼系数的选取方法,通过ADAMS建立了动力传动故障诊断综合实验台(DDS)中行星齿轮箱的刚柔耦合模型,然后分别对刚柔轮齿间不同刚度系数、不同阻尼系数的模型进行了动力学仿真。利用MD图验证了系数选取方法——"转速—传动比相对误差距离法",比较了箱体振动加速度信号频谱图与试验信号频谱图。研究结果表明:系数选取方法可行,刚柔耦合建模方法正确。(本文来源于《机械工程与自动化》期刊2019年03期)
孟爽[5](2019)在《基于刚柔耦合模型的推焦装置振动机理分析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推焦装置作为焦炉炼焦设备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核心部件推焦杆在推焦过程中易发生较大幅度振动,当推焦杆伸入炭化室推焦时这种振动易造成焦炭坍塌,降低焦炭成品率,同时振动还可能导致推焦杆前部支撑板等重要部件损坏,造成推焦装置无法正常使用,影响推焦装置的使用寿命、推焦效率以及整体性能。因此对推焦装置振动现象进行深入分析,研究推焦装置振动机理,进而减弱或消除装置振动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际应用价值。为了解决推焦装置运行过程中出现的振动问题,本文首先从理论计算与仿真分析两方面对造成推焦装置振动的主要原因进行了分析,然后通过动力学仿真分析了推焦装置的振动特性,基于试验对仿真模型进行了验证,并提出了相应的减振措施。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分析了推焦装置的结构组成、工作特点及工作过程中推焦杆整体与局部的受力情况,针对推焦装置运行过程中出现的爬行现象,建立了推焦装置振动机理分析模型,通过理论分析、动力学方程求解得出推焦杆振动临界速度公式,得出了滑靴与炭化室接触面间存在的摩擦力是造成推焦装置强烈振动的主要原因,同时分析获得了影响推焦装置振动的因素包括推焦杆质量、动静摩擦系数差值及推焦速度等主要参数。(2)以推焦装置为研究对象,在考虑推焦装置振动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对其叁维模型进行了简化处理,通过多软件联合仿真创建了以滑靴上部为柔性体的推焦装置刚柔耦合模型。(3)应用推焦装置刚柔耦合模型进行动力学仿真,仿真分析推焦装置振动原因所得结论与理论分析结论一致:滑靴与炭化室接触面间存在的摩擦力是造成推焦装置振动的主要原因,并进一步确定了摩擦对推焦装置振动的影响规律,即随着接触面间动摩擦系数减小,动静摩擦系数差值增大,推焦装置振动逐渐减弱。同时确定了其它振动影响因素(推焦杆质量、推焦速度)在一定变化范围内对推焦装置振动的影响规律。(4)设计了推焦装置振动测试试验,采集了试验振动信号等数据,对试验振动信号和仿真振动信号在推程阶段和回程阶段的信号时域特点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仿真信号与试验信号具有信号总体趋势相同、信号幅值发生明显变化的时刻,推焦杆位置相同、对应时间间隔基本相同且对应时刻前后时间段内信号变化趋势一致等特点,验证了仿真模型,根据仿真分析结果提出了相应的减振措施。(本文来源于《太原理工大学》期刊2019-06-01)
高建桥[6](2019)在《基于刚柔耦合模型的风电起重机动力学仿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风电起重机作为风机安装的主要起重设备,为风电场的建设提供了很大的助力。当前对于风电起重机研究主要还是基于多刚体动力学理论,研究方法以静力学为主,这些方式得到数据,参考价值有限。虚拟样机技术是当前机械设计领域最新的设计方法,刚柔耦合多体系统动力学是现阶段多体系统发展的新航标,为了更好对风电起重机的不同运行状况进行分析,论文运用虚拟样机技术和刚柔耦合多体动力学来对风电起重机进行动力学分析研究。臂架在风电起重机运动过程中,受力较多且运行范围大,其结构特性变化对风电起重机的工作性能有很深影响,因此在风电起重机刚柔耦合动力学分析中,把臂架作为柔性件进行分析。本文以QLY2150型风电起重机的实际研究为参照,主要研究的内容如下:(1)以多体系统动力学理论为基础,结合多刚体系统建模理论和多柔体系统建模理论,在现有刚柔耦合建模理论的基础上,推导出风电起重机刚柔耦合建模方法。用建模软件SolidWorks建立起重机整机模型,应用ANSYS生成臂架的模态中性文件,通过中性文件对刚体模型中臂架进行替换,建立了风电起重机整机结构刚柔耦合模型,同时为其它复杂臂架类刚性模型体柔化提供了方法。(2)根据多体系统动力学理论,推导出风电起重机臂架在各机构运动中的动态载荷特性,结合风电起重机刚体模型中各机构动力学仿真分析研究,验证了虚拟样机技术应用于风电起重机的可行性和准确性。(3)基于风电起重机刚体模型研究的基础上,完成风电起重机刚柔耦合模型动力学仿真分析,揭示了柔性臂架载荷特性对机组动力学行为的影响规律。对柔性臂架关键位置的节点应力进行分析归纳,显示出臂架在起重机运动中整体结构的应力分布状况及规律,得出危险节点位置和最大应力,及危险节点应力的时间变化历程,为风电起重机的设计和优化提供了参考和依据。通过虚拟样机技术,分析柔性臂架对风电起重机动力学行为的影响,验证虚拟样机技术应用于复杂机械系统的可行性,为以后此类机械的刚柔耦合研究提供了建模方法和数据参考。(本文来源于《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期刊2019-05-01)
石晓辉,代文翔,郭栋,熊秀文,刘骄[7](2019)在《基于刚柔耦合模型的变速器敲击评价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综合考虑变速器的输入转速波动、结构特点及齿轮啮合特性等因素,同时计入变速器壳体的柔性特征,合理设置边界条件,建立变速器齿轮敲击刚柔耦合仿真分析模型。以空套齿轮角速度为目标,通过台架试验检验了所建模型的有效性。依据敲击产生机理提出基于主、从动齿轮转速波动矢量和变化的敲击客观评价指标。基于校验后的仿真分析模型,在敲击工况下对常用的Jerk指标和提出的敲击客观评价指标进行计算分析,并与主观评价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提出的基于主、从动齿轮转速波动矢量和变化的敲击客观评价指标与主观评价结果具有良好的一致性。为敲击噪声客观评价提供了方法参考。(本文来源于《机械传动》期刊2019年03期)
周杰,徐红梅,林卫国,钟文杰,刘爽[8](2019)在《基于刚柔耦合虚拟样机模型的收获机振动舒适性仿真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SolidWorks、有限元分析软件与RecurDyn相结合的方式建立收获机的人-机-路面系统的刚柔耦合虚拟样机模型,以驾驶员全身振动加权加速度均方根值为评价指标,仿真模拟收获机在水稻、小麦以及油菜田行驶时的振动舒适性。结果表明,行驶速度、路面硬度、竖割刀的添加对收获机振动舒适性影响较大,路面硬度越大、收获机行驶速度越快,人体的主观不舒适性感受就越强烈;竖割刀的添加增强了人体的不舒适感。(本文来源于《华中农业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2期)
刘妤,徐梓翔,许洪斌,陈亚洁[9](2018)在《基于刚柔耦合模型的微耕机振动特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微耕机作业时振动剧烈、操控舒适性差等缺陷开展研究。以南方丘陵地区常用的某型自走式微耕机为对象,依据结构分析及非作业状态下微耕机振动测试结果,结合多体动力学方法,考虑保险杠、发动机托架和扶手架(手柄)为空间柔性体,建立了基于约束的微耕机刚柔耦合动力学模型,并进行了整机系统动力学仿真。同时,开展了微耕机作业工况下振动特性的土槽测试试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仿真所得到的该型微耕机典型转速工况下手柄处的振动特性曲线与试验曲线吻合,加速度有效值误差小于5. 4%,频谱成分接近,这说明所建立的微耕机刚柔耦合动力学模型是有效的,运用多体系统刚柔耦合动力学建模理论与有限元相结合的方法研究微耕机整机振动特性是可行的。研究结论对于微耕机振动特性研究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本文来源于《振动与冲击》期刊2018年24期)
颜世军,刘运思,彭剑[10](2018)在《超长柔吊装臂架回转作业刚柔耦合动力学模型与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超长柔臂架系统在回转吊装运动中的非线性动力学行为,开展了模型构建与振动特性分析。考虑大型起重机臂架的刚柔耦合运动特征与吊装大挠度效应,利用混合坐标系描述了吊臂刚柔耦合运动,在臂头随动坐标系上描述吊重与钢丝绳的偏摆运动;通过初应力法构建了结构的几何非线性刚度矩阵;采用拉格朗日方程,推导并给出了综合考虑超长柔臂架刚柔耦合效应、几何非线性效应、惯性力效应的动力学分析模型。通过对某轮式起重机的动力仿真分析,结果表明:超长柔臂架在吊臂几何非线性效应影响下,吊重偏摆幅度增大,周期延长;吊载愈重,几何非线性效应对吊臂振动及吊重摆动的影响愈明显;轻载吊装吊臂振动主要由回转惯性力引起,但重载时吊臂振动规律取决于吊重偏摆振动。分析结果为臂架结构设计及控制系统设计提供了依据。(本文来源于《应用力学学报》期刊2018年06期)
刚柔耦合模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了研究截割煤岩时掘进机关键部件的振动特性,在LS-DYNA中进行截割仿真,得到了横截工况下截割头所受的冲击载荷;建立了以截割臂、回转台、机架、后支撑为柔性体的刚柔耦合模型,并对其施加截割载荷进行了动力学分析,得到了受迫振动下掘进机各部件的动态振动响应。研究结果表明:截割部在14 Hz、28 Hz和63 Hz左右振动剧烈;机架振动较弱,频谱图无明显峰值;电控箱在25 Hz以下、62 Hz以及125 Hz左右振动剧烈。研究结果可为掘进机的进一步动力学分析提供理论基础。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刚柔耦合模型论文参考文献
[1].吴波文.基于刚柔耦合模型的桥式起重机性能数值仿真[J].机械工程与自动化.2019
[2].李国霞,王义亮,杨兆建.掘进机刚柔耦合模型的动力学分析[J].中国煤炭.2019
[3].马朝永,冀建东,胥永刚,陈俊燃.基于刚柔耦合模型的行星齿轮箱动力学仿真分析[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19
[4].黄金,万鹏,刘聪,徐培民.刚柔耦合行星齿轮箱建模及模型验证[J].机械工程与自动化.2019
[5].孟爽.基于刚柔耦合模型的推焦装置振动机理分析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9
[6].高建桥.基于刚柔耦合模型的风电起重机动力学仿真研究[D].华北水利水电大学.2019
[7].石晓辉,代文翔,郭栋,熊秀文,刘骄.基于刚柔耦合模型的变速器敲击评价研究[J].机械传动.2019
[8].周杰,徐红梅,林卫国,钟文杰,刘爽.基于刚柔耦合虚拟样机模型的收获机振动舒适性仿真分析[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2019
[9].刘妤,徐梓翔,许洪斌,陈亚洁.基于刚柔耦合模型的微耕机振动特性分析[J].振动与冲击.2018
[10].颜世军,刘运思,彭剑.超长柔吊装臂架回转作业刚柔耦合动力学模型与分析[J].应用力学学报.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