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道德建构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道德,逻辑,法治,儒家,目的论,文化,时代精神。
道德建构论文文献综述
张玉琳[1](2019)在《建构高效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的对策》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基础教育改革过程中,课堂始终处于中心地位,且教育改革质量在一定程度上是由课堂教学决定的。由此,在组织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活动的时候,教师需要在有限的教学时间里,以多样的手段创设最大的教育价值,构建高效课堂,提升教学质量。在本文中,我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从课堂导入、新知讲解和课堂总结这叁个环节入手,就如何建构高效课堂进行详细说明。(本文来源于《课程教育研究》期刊2019年51期)
刘湘溶,易学尧[2](2019)在《论儒家道德理论的建构逻辑及其当代启示》一文中研究指出儒家道德理论的建构逻辑可以概括为叁个原则:道德超越利益、"人皆有向善之心"和道德是自律的。其中,第一个原则是确立社会道德共识的必要条件;第二个原则是道德力量发挥作用的机制;第叁个原则则为道德秩序的自我恢复提供基础。但是在帝制时代,儒家道德思想被改造为以"叁纲"为核心的封建礼教,沦为帝制统治的工具,这实际上已经违背了儒家道德思想的初衷。文章进一步分析了东西方社会道德困境的产生原因,并探讨了儒家道德思想及其建构原则对于解决当前道德危机的重要意义。(本文来源于《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6期)
张立群[3](2019)在《“新时代”诗人主体的自我建构——兼及写作的道德伦理问题》一文中研究指出"新时代"为当代诗歌写作提供了历史性机遇,自然也为诗歌创作主体提供了许多新的课题。当代诗人应当适应时代的需要,成为"新时代"的歌者,并以此完成主体的自我建构。对比此前诗歌写作中存在的问题,"新时代"诗人可以通过认知时代、观念转变,书写时代主题、艺术技法的重塑,融入时代、树立诗歌理想。"新时代"诗人的主体自我建构,可以引申出诗歌道德伦理这个未竟的话题。而重释诗歌的道德伦理问题,不仅有助于"新时代"诗人的创作、丰富"新时代诗歌"的理论体系,而且还有助于当代诗歌的发展。(本文来源于《中国当代文学研究》期刊2019年06期)
王殿文[4](2019)在《文化软实力视角下美国现代道德文化建构的启示》一文中研究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既需要经济、军事等硬实力的支撑,也需要价值观念、思想文化等软实力的提升。文化软实力集中体现了一个国家的凝聚力和生命力,进而产生国际吸引力和感召力,是加强对外宣传、提升国际认同最低耗、最有效的一种手段。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性很早就引起了美国专家学者的注意,他们在此领域取得丰硕研究成果。文章通过梳理美国文化软实力研究的相关成果,追溯美国现代道德文化建构的实践历程,从历史流变、伦理思潮、主体演进、载体搭建等多个维度,探索美国现代道德文化发展背后的战略布局和建构逻辑,从而为我国全面加强文化软实力建设提供经验借鉴。(本文来源于《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期刊2019年11期)
陶勤[5](2019)在《斯坎伦的道德建构主义对“价值”与“福祉”的重构》一文中研究指出与其他契约论一样,斯坎伦的非自利契约论也是一种道德建构主义。他以"理由"为基本概念反驳目的论的价值观,通过"转托的解说"重构了价值的概念。他从第一人称的角度解构以往个体福祉的概念,颠覆了福祉的主价值地位,批判了欲望理论,并提出了合理福祉概念的必要条件,进而指出人们最终诉诸的仍是实质性的"理由"。斯坎伦将非自利契约论的道德体系建立在他人无法合乎情理地加以拒斥的"原则"的基础上,而无法合乎情理地拒斥的原则归根结底建立在实质性理由的基础上。(本文来源于《江苏社会科学》期刊2019年06期)
郜小燕[6](2019)在《建构童趣课程,推开道德与法治教学之门》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如果能构筑童趣课堂,将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通过组织学生参加活动,鼓励学生参与游戏探究,整合各种资源等方法都能提高学生的参与兴趣,让学生感受道德与法治课程的魅力。(本文来源于《小学生(下旬刊)》期刊2019年11期)
陆妍旭[7](2019)在《知识如何化为德性——退溪哲学中的心与道德建构》一文中研究指出退溪的道德哲学中很重要的思想就是如何把知识转化为德性,这里的德性出于知识但不等同于知识。退溪的道德体系建构包含了如何通过学习知识寻找内心中的本然之性,借此来恢复自我,做具有理想人格的儒士。退溪关于心的思考意在确立人的道德主体精神,在对"理气合而为心"的阐释过程中,认为理是普遍的道德原则,而心是人真正的主宰,具有自我超越的普遍道德精神,人不仅具有自觉的主体意识,而且还是心本体的自我呈现。退溪在揭示理和气的本质时,明确了道德行为的主体,利用理的特性来探求普遍的价值,主张在日常生活中践行作为道德规范的"敬"。(本文来源于《道德与文明》期刊2019年06期)
王晓宁[8](2019)在《以主流价值建构新时代道德规范》一文中研究指出伟大时代呼唤伟大精神。中共中央、国务院近日印发的《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背景下,推动我国精神文明建设再上新高度、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凝心铸魂的指导性文件。《纲要》准确把握当前我国道德建设领(本文来源于《光明日报》期刊2019-11-06)
许中波[9](2019)在《福利国家的建构性诠释——评《正义的制度:福利国家的政治和道德逻辑》》一文中研究指出应当如何看待福利国家未来的发展走向?极具代表性的瑞典全民福利国家的政策演进和改革历程尚存有哪些未被挖掘的经验和启示?博·罗思坦从政治过程和制度分析的视角出发,继续寻求为全民福利国家申辩,他将规范性的哲学思辨和经验性的政策过程融会到一个建构性的分析框架中,据此集中诠释瑞典全民福利国家形成的政治和道德逻辑,指出政治制度和社会规范之间的交互影响,进而为理解当代福利国家的运行困境和改革取向带来新思路。本文在归纳罗思坦提出的建构性政治理论及其概念谱系的基础上,围绕书中两个重要的论述方面——福利国家形成的制度逻辑、福利国家与公民社会的关系——进行梳理和讨论,借由"正义的制度"核心理念以及20世纪末的相关福利改革动向和理论,为我国未来的福利制度建设提供一个可供参考的理路。(本文来源于《公共管理评论》期刊2019年02期)
孙嘉蔚,程亮[10](2019)在《学校作为道德共同体的可能性及其建构》一文中研究指出学校教育的开展,通常离不开行政系统的支持和调控。接受指示、应付检查几乎是每所学校都会频繁面临的常规事务。但是,诸如视察、验收、督导、评比、考核等行政手段,作为强制性的事项,不仅给学校和教师造成一定负担,而且助长、滋生出越来越多的造假现象,对学校道德生态造成严重影响。集体造假的行为在一定程度上来源于教育体制和行政体制及其官僚主义风气,但这并不意味着学校和教师有理由选择"适(本文来源于《教育伦理研究》期刊2019年00期)
道德建构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儒家道德理论的建构逻辑可以概括为叁个原则:道德超越利益、"人皆有向善之心"和道德是自律的。其中,第一个原则是确立社会道德共识的必要条件;第二个原则是道德力量发挥作用的机制;第叁个原则则为道德秩序的自我恢复提供基础。但是在帝制时代,儒家道德思想被改造为以"叁纲"为核心的封建礼教,沦为帝制统治的工具,这实际上已经违背了儒家道德思想的初衷。文章进一步分析了东西方社会道德困境的产生原因,并探讨了儒家道德思想及其建构原则对于解决当前道德危机的重要意义。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道德建构论文参考文献
[1].张玉琳.建构高效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的对策[J].课程教育研究.2019
[2].刘湘溶,易学尧.论儒家道德理论的建构逻辑及其当代启示[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
[3].张立群.“新时代”诗人主体的自我建构——兼及写作的道德伦理问题[J].中国当代文学研究.2019
[4].王殿文.文化软实力视角下美国现代道德文化建构的启示[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19
[5].陶勤.斯坎伦的道德建构主义对“价值”与“福祉”的重构[J].江苏社会科学.2019
[6].郜小燕.建构童趣课程,推开道德与法治教学之门[J].小学生(下旬刊).2019
[7].陆妍旭.知识如何化为德性——退溪哲学中的心与道德建构[J].道德与文明.2019
[8].王晓宁.以主流价值建构新时代道德规范[N].光明日报.2019
[9].许中波.福利国家的建构性诠释——评《正义的制度:福利国家的政治和道德逻辑》[J].公共管理评论.2019
[10].孙嘉蔚,程亮.学校作为道德共同体的可能性及其建构[J].教育伦理研究.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