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BmNPV)Bm11是一个高度保守的基因,但其在病毒感染过程的作用尚不清楚。利用λ-Red同源重组技术构建Bm11敲除型病毒,并利用Bac-to-Bac系统重新构建恢复型及野生型重组病毒。转染试验及荧光定量PCR(qPCR)结果表明,Bm11基因缺失并不影响出芽型病毒粒子(BV)的产生及病毒基因组DNA复制,但对晚期和极晚期基因的转录水平影响显著(P<0.01)。经皮注射虫体实验结果显示,敲除型病毒的致死中时(LT50)明显长于恢复型病毒和野生型重组病毒。经口感染实验表明,添食106个野生型重组病毒或恢复型病毒多角体(OB)的家蚕死亡率均达到100%,而添食敲除型病毒多角体的家蚕死亡率只有64.89%,且死亡时间明显延长。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发现,与恢复型病毒和野生型重组病毒相比,Bm11敲除型病毒感染细胞内多角体包埋的包涵体衍生型病毒粒子(ODV)数量显著减少(P<0.01)。综上所述,Bm11虽不是BmNPV复制必需基因,但该基因的缺失对病毒晚期和极晚期基因转录以及ODV粒子包埋效率均有重要影响。
论文目录
文章来源
类型: 期刊论文
作者: 王海萍,张健家,孔祥硕,吴小锋
关键词: 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基因,基因转录,病毒粒子包埋
来源: 蚕业科学 2019年06期
年度: 2019
分类: 农业科技
专业: 蚕蜂与野生动物保护
单位: 浙江大学动物科学学院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31772675)
分类号: S884.51
DOI: 10.13441/j.cnki.cykx.2019.06.007
页码: 828-836
总页数: 9
文件大小: 2100K
下载量: 47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论文; 基因论文; 基因转录论文; 病毒粒子包埋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