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孟霖:云南傣族南传佛教道德教育及其现代价值论文

冉孟霖:云南傣族南传佛教道德教育及其现代价值论文

【摘要】云南傣族的南传佛教教育填补了传统傣族社会长时期没有学校的历史,成年男子能在寺院接受正式的教育有效提高了他们的文化素养,同时也是佛教文化深入传播的重要途径。南传佛教主要有寺院教育、宗教活动和宗教节日带来的集体教育以及还俗后的家庭教育三种道德教育形式。其道德教育周期贯穿人的一生,受教育面积广,教育环境随处可见,作用十分显著。在道德信仰弱化、工具理性膨胀的今天,从中汲取积极的伦理道德资源,对今天的道德教育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南传佛教;道德教育;现代价值

南传佛教又称南传上座部佛教,也曾称为小乘佛教,主要流传于斯里兰卡、缅甸、泰国、柬埔寨、老挝等国,在我国只流传于云南省内。其传播主要在西双版纳和德宏地区,与汉传佛教、藏传佛教一起构成我国的三大佛教派别。南传佛教并非直接传入云南,而是经过泰国、柬埔寨、老挝、缅甸等中转国家,二传甚至三传而到达了我国云南地区,相对于“大乘佛教”的传播方向,其传播路线是向南传播,故又被称为“南传佛教”。南传佛教对傣族教育的影响极其深远。

一、南传佛教的传入与傣族教育的发展

最早进入云南的南传佛教是由泰国的勐润经缅甸景栋传入西双版纳地区的,时间大概在公元7 世纪左右。据《唐会要》记载:“袁滋,却美至南诏,并皆见骠国乐。则骠国演奏释氏经论词意之乐曲,已洋溢乎南诏。”其佛法自缅甸传入,亦可想见也。与此同时,沿“南丝路”北上的“骠乐”演奏佛乐经论也传播到云南。

忻定排洪渠疏浚:将桩号0+000~2+806.6段土渠进行清淤疏浚改造,内边坡1∶1.5,达到过流能力15.0 m3/s。左侧渠顶设宽4 m的泥结石路。

在南传佛教传入之前,傣族社会尚无文字,人们通过最原始的方式记载和记事,通过口口相传和言传身教进行教育。随后,佛教传入傣族地区,巴利文也随着佛教传入,在此基础上傣族创造了自己的文字,傣族文字的出现为南传佛教的教育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在南传佛教传入云南的早期阶段,曾受到民众的抵制,但随后它逐渐显示了强大的吸引力和生命力,被傣族群众所信奉。不仅如此,佛教进入这一区域后逐步占据了民众教育的中心位置。

佛教教育填补了传统傣族社会长时期没有学校的历史,承担了佛教教育和世俗教育的双重角色,传播佛教信仰之外,还承担了传承文化的任务。成年男子能在寺院接受正式的教育,有效提高了他们的文化素养,这是一个重大的突破。同时,佛教寺院教育是佛教文化深入传播的重要途径。

二、南传佛教的寺院道德教育

诚然,和云南其它宗教教育相比,南传佛教的教育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学校教育,但它的确在实践中扮演了这个角色,有人认为佛教教育阻碍了该地区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但这是一种特殊历史时期和特定人文环境影响下形成的教育形态,它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起到积极作用。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孩子行为的榜样。在傣族地区,一个人从出生开始到生命结束,都充斥着佛教教育,满月诵经起名、升小和尚、还俗、结婚、生子、盖新房到葬礼,南传佛教对一个人的影响是一生的。在这样的环境氛围中父母的行为规范在无形之中就传递给家中年幼的孩子。

佛教寺院通过经典给与僧侣无微不至的影响,佛教里的道德积累简单来说就是“行善积德”,强调要遵守“五戒十善”等,使人与社会、与周围的环境更加和谐、自然地相处。《增一阿含经》卷一中写道佛教倡导“诸恶莫作,诸善奉行”,佛教以其严格的戒学为其教义中的道德教育系统,不仅对出家人要求严格,对在家弟子要求至少“五戒”:不杀生、不偷盗、不淫邪、不妄语、不饮酒。

寺院除了宗教祭祀活动、宣讲教义教规,也是傣族青年接受传统文化教育的学校,具有重要的教育功能。西双版纳全民信仰南传佛教,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之前,每一个信仰南传佛教的西双版纳男子,在他的一生中必须当一段时间的和尚,才会变成有知识、有文化的人,否则走上社会也会被认为是未开化的人,不受社会赏识。进寺庙当和尚的时间可长可短,从七天到五六年甚至一生。傣族的男孩从进寺庙开始,学习经书、傣文、算术、历史文学等。当小和尚初步懂得一些教规教义和经书便可以举行入寺仪式成为正式的和尚——“帕”。寺院不仅承担着小和尚文化知识的传授,还担负着其生产劳动、礼仪、道德规范的教育,使其成为一个完整的社会人。南传佛教为傣族培养的了众多的知识分子,受到群众欢迎,这也是南传佛教拥有广泛群众基础的原因。

三、南传佛教社会道德教育

南传佛教的道德教育在寺院教育之外,大量存在于社会活动和传统道德观念中。其中的教理教义里面有很多规定可以作为今天社会主义精神文明道德建设的公共伦理资源,比如说佛教五戒中提倡的不偷盗、不杀生,傣民们发自内心不愿作恶,认为做不道德的事情会受到报应。这对于维护社会的安定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这种“慈悲、平等、智慧、绿色、生态”的思想积极影响了世代的傣族人民。南传佛教对生命珍惜和关爱一步一步影响到傣族人民的生态观、平等的生命观、自然观等,对傣族人民的价值观有着重要的影响。佛教主张众生平等,其中的轮回思想认为众生生生死死,在死亡后,灵魂又轮回重新投胎成为另一个人,像车轮一样转动不停,循环不已。这种善恶观念,使佛教义理充满了伦理道德色彩,使整个社会都沉浸在一种向善的氛围之中。不仅如此,其中还包含了许多社会个人美德、社会公德,加强以佛教伦理为基础的社会公德教育,把世俗公德神圣化,将更有利于傣族社会公德良好的风气塑造。

由于高中化学实验课程条件的不允许以及潜在的安全隐患,导致学生通常只能够在课堂中听教师进行枯燥的讲授,而化学课程又是一门多以实验、实验现象为主的学科,直接进行抽象的知识的讲授,难免会让学生在学习化学的过程中产生枯燥感.而信息化技术中生动形象的画面以及清晰的实验过程和实验结果会让学生从枯燥的听课讲课中脱离出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刺激学生能够主动地、高效地进行化学实验的学习.

由于父辈和祖辈是虔诚的佛教徒,父母的行为习惯和社会风俗也会在日积月累中对孩子产生极强的感染力,对于继承和发扬优秀的傣族传统佛教文化具有非常好的引领作用。“在信仰的代际传递中,父亲和母亲的信仰状况都能显著地影响子女的宗教信仰。母亲信仰的代际传递则主要是通过社会化等直接作用渠道来实现。”在云南傣族地区,全民信仰南传佛教,在这样的环境背景中,儿童不仅会在寺院接受知识和道德的熏陶,在家庭生产生活过程中,甚至是家人们的言谈举止中也会受到影响。

党的十八大以来,敬业拼搏的天脊人,坚持精致生产的基础地位不动摇,坚持市场深耕的中心地位不动摇,坚持流动风控的关键地位不动摇,精精致致做产品,规规范范做市场,真真切切做服务,打造天脊品牌,坚定品质自信,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深入推进脱贫攻坚、农民增产丰收助力加油。

四、南传佛教家庭道德教育

传统寺院里师傅带徒弟的教学方式在近代以来有了很大的变化。近代意义上的教育教学是以班级授课制为基础的,有固定的教育场所、教育对象、教育内容等,并按教学计划严格实施教学,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学组织形式。20 世纪初,中国的佛教教育以武昌佛学院(太虚大师创办)和支那内学院(杨仁山居士创办)为开端,在中国内地出现了寺庙教学的社会风气,通过对西方教育模式有选择的学习,改变了传统寺庙“师带徒”的教育方式,成为了佛教界划时代的创举,这种分班制的教学使佛爷的教育内容变得更加有计划有组织,促进了社会进步和佛教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对当今佛教教育事业的发展有着极大的借鉴意义。自佛教传入以后,傣族村寨几乎遍布了佛寺,佛寺显然变成了当地的教育机构,这种寺庙教育形式大大提高了寺庙为傣族人民培养知识分子的效率。

山东省博物馆收藏65件敦煌写本,均为佛教文献。山东省图书馆收藏2件敦煌写经。最近通过文物普查发现的青岛市博物馆所藏23件敦煌写经,为首次披露,其中三件确知为许承尧旧藏。

“民族文化成熟度越高,民族特色越是浓厚的地方,其民族教育中的主体作用就更多的由民族学校教育系统以外的教育所承担。”佛教徒们将这些包含了社会公共伦理道德的内容带到民间,变成傣族人民生活的行为规范。南传佛教的传统节日对傣族传统文化的整合使其变得富有生命力,在民约民俗中有效的传承下来,在今天的社会生活中仍占有重要的位置。

佛教节日或者活动中带来的集中教育是傣族佛教教育的一种重要形式。傣族佛教节日及活动非常之多,如浴佛节(泼水节)、关门节、开门节、赕白象、烧白柴、做帕戛等等,其来源均与佛教相关。在节日期间,各村寨的群众都到佛寺举行盛大的赕佛活动,向佛爷、佛像奉献鲜花或者美食,并且听佛爷讲经,以表现对佛的虔诚。这些活动中都有较为严格的佛教仪式,佛爷在现场念经,老人会念的则跟着一起念,使在场的每一个人都收到潜移默化的教育。在这种制度化的宗教节日以及宗教活动中,念经诵佛逐渐转变成了一种教育活动,人们在这些活动中潜移默化地接受佛教道德的熏陶,遵守其行为规范,形成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在一些节日庆典上还会邀请“章哈”来唱歌。“章哈”是傣族的歌手,唱的都是傣族的传统歌曲,这些传统歌曲中包含了傣族社会发展的历史、一些佛经内容。歌词很长,而且对仗工整、语词押韵,“章哈”的歌曲传播了南传佛教优秀的文化,带给傣族人民荣誉感和凝聚力,使其对本民族文化更加的认同。这些佛教节日中举办的盛会一方面增强民族内部的凝聚力,铭记本民族的发展历史和优秀的传统文化,另一方面将佛教伦理道德观念融入其中,促进社会和谐,营造良好的道德风尚。

在傣族人民的生产活动中也存在着佛教道德教育。佛教道德思想在劳动生产过程中体现为百姓主动意识到爱护自然环境,不去过分的开垦农田,利用大自然给与的优渥条件合理开发自然资源,在开发的同时注重保护资源,这样才能长久的生活下去。

五、佛教道德教育的当代价值

南传佛教寺院不仅是佛教信仰传播的场所,同时也是傣族人民学习知识文化的场所。随着南传佛教的传入带来了傣文的发明和丰富,创造出了浩瀚而博大精深的贝叶文化。傣文和贝叶的组合使傣族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的优秀文化得以保存下来,使得傣族文化得以传承下来。在没有书本的年代,这些贝叶经及时充当了寺院教育的教材。

(一)弥补社会风气不良所带来的道德滑坡

对待宗教中的道德教育,我们既要承认其道德教育的合理性,同时也要充分认识到其中的保守性,积极找寻其教育内容中的积极因素,剔除糟粕。总结和挖掘南传佛教德育思想的合理内容,对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德育体系,发展社会主义的民族文化,是非常有益的。我们今天研究佛教德育思想,不能仅仅探讨中国传统文化中原有的道德意义和价值体系,更应该努力发掘现代文明建设可资利用的精神资源,建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德育体系。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初步实现了由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变。在这种转变过程中,各种社会要素重新组合,由此引发了社会文明与道德的深刻变化,原有的传统道德正在深受考验。一些不良风气正在慢慢侵袭我们的道德观念、道德意识。国民道德的滑坡一方面是社会原因,但教育同样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在现代学校教育中,普遍存在着重才轻德的情况,学习成绩永远是排在第一位的。这种情况不仅仅存在在学校中,在社会中重智轻德的现象更是普遍。面对这种道德滑坡的现象要及时止损,加强对中国优秀传统道德的宣传和弘扬,在今天看来是很有意义的。

(二)佛教文化中的优秀成分需要发扬

佛教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伦理道德更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精神资源中的重要一部分。中国佛教文化历史悠久,佛教的教理教义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充分融入了百姓的生活之中。在佛教文化发展过程中融入了我国少数民族的发展历史,流传下来经典的史诗故事,这些内容共同构成了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除此之外,一些历史建筑、寺庙、佛像佛塔、经书共同构成了丰富的物质文化遗产,为我国的文学、艺术、音乐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文化资源。而南传佛教作为佛教中的富有特色的一派,拥有着丰富的多彩的思想内容,在傣族社会发展的历史上具有不可忽视的地位,它的道德部分内容已经融入在傣族人民的精神意识当中,形成了民间约定俗成了道德规则,每个人都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傣民们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

道德修养是我国源远流长的历史传统,是我国千百年来不断传承的儒家经典。诚信作为公民的基本道德规范之一,其基本内涵是诚实守信、不欺瞒、不失信于人。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强调道德教育的重要性。这是因为一个人的道德观念集中体现了其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核心素养的重要体现,也是人最重要的品德之一,是一个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条件。

针对丰宁县域乡村旅游发展,提出“大美满乡,丰阜康宁”战略发展形象,释义为:现代旅游的典型形态是休闲度假旅游,休闲度假旅游对旅游目的地的生态环境与文化底蕴提出较高的要求。丰宁拥有辽阔的大草原、宽广的大牧场、无边的大湿地、雄伟的大峡谷、广袤的大森林、恢宏的滦潮源头,加上大气的满蒙文化,构成了丰宁“大美”形象要素的主体。乾隆提笔御赐“丰阜康宁”,于是就有了“丰宁”的得名。丰阜康宁,是丰宁的名字,也曾经是丰宁人民的憧憬,如今是丰宁的真实写照:物产丰富富足,人民康乐安宁。

(三)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建设社会主义新文明

历史和现实反复证明,宗教既蕴涵着引发冲突的因素,又蕴涵着促进和谐的因素。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是在五千年历史进程中由数十个古代民族及56 个现代民族共同创造的。其中的佛教文化作为整个中华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在新时期,充分利用佛教中的优秀部分,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发掘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佛教道德资源和共产主义道德资源,建立适应市场经济与现代化社会发展规律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与道德准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紧迫任务。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全面贯彻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坚持我国宗教的中国化方向,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任何民族的教育活动都摆脱不了其历史文化的影响,做为有着根基深厚的宗教信仰的少数民族地区,其宗教信仰全民性的特点直接影响到了现代教育。学校教育是人类文化传承的主要渠道,民族传统文化也要通过个人或群体的教育来得到传承,尤其在民族地区,现代教育应主动找寻传统与现代的融合点,整合正规教育与非正规教育,融合主体民族与少数民族教育文化内容,才能健康而长足的发展。

武陵地区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区,在渝、鄂、湘、黔交汇地区,聚居着土家族、苗族、回族等30多个民族,是我国最大的少数民族聚居地。历史上各民族在这里繁衍生息,交流融合,形成了典型的武陵文化特质,而这里各种类型的传统聚落则成为民族文化演化的重要历史见证。聚落通过不同的空间形态、布局、建筑样式以及装饰反映了当地各民族人民的生活状况、风土人情、民族心理以及特殊审美追求。

六、发挥南传佛教在东南亚国际交流中的积极作用

由于南传佛教在中国的信仰群众主要是傣族和布朗族等少数民族,这些少数民族大多集中于云南地区,故南传佛教流传至今在云南仍有许多人信仰。云南作为世界上唯一保留有佛教三大部派南传佛教、汉传佛教、藏传佛教的地区,但却并未引发战争与冲突,三大部派和谐共生、并存发展,促进了当地文化的交流与发展,也使得不同民族人们之间文化来往更加频繁。南传佛教作为民族之间、国家与地区之间在思想意识、价值观念上交流的文化载体,相对于经济合作、贸易往来其影响是深刻而持久的。

云南是中国与东南亚国家友好交往的重要桥梁,是面向东南亚国家的重要辐射中心,云南在“一带一路”中与南亚东南亚国家关系中的战略支点作用十分突出。云南边境的跨境民族因其独特的地缘与血缘之间的关系,决定了他们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南传佛教面对南亚东南亚有着天然的同宗同源的优势,对云南傣族南传佛教的研究一方面可以利用本身与南亚东南亚国家的同宗同源的宗教信仰来加深友谊,另一方面对于营造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和国际合作环境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民族外交和佛教文化交流,能为我国倡导建立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重要的文化支撑。

参考文献

[1]黄海涛.中国西部民族文化通志[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15.

[2]吴之清.贝叶上的傣族文明[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3]庞朴.文化的民族性与时代性[M].北京:中国和平出版社,1988.

[4]牟钟鉴.中国宗教与文化[M].成都:巴蜀书社,1989.

[5]王月清.中国佛教伦理研究[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9.

[6]田汝康.芒市边民的摆[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8.

[7]王鉴.多元文化教育比较研究[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6.

[8]马戎.民族社会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9](美)蒂利希(Tillich,P.).文化神学[M].北京:工人出版社,1988.

[10]张诗亚.祭坛与讲坛——西南民族宗教教育比较研究[M].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1992.

[11]祝逸雯.路漫漫其修远兮[D].华东师范大学,2007.

[12]周梅.宗教道德与世俗道德对话的探讨[D].新疆师范大学,2008.

[13] 黄海涛,梁艳玲.云南傣族南传佛教寺院教育现代转型探究[J].当代教育与文化,2018,10(02):109- 116.

[14]张建新,周险峰.佛教德育思想初探[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06):66- 69.

[15]朱春花.南传佛教伦理与傣族社会公德研究[J].红河学院学报,2017,15(01):43- 46.

[16]刀波.试论南传佛教对傣族教育的积极影响[J].民族教育研究,1998(3):23- 28.

[17]冯今源.宗教道德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J].世界宗教研究,1997(01):24- 33+159.

[18]张虎生,陈映婕.反思西藏社会现代化中的文化变迁[J].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5(04):88- 95.

中图分类号:G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19)02-023-05

收稿日期:2019- 05- 08

作者简介:冉孟霖(1994~ ),女,安徽阜阳人,云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与管理学院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民族教育与比较研究。

(责任编辑:冬朗)

标签:;  ;  ;  ;  ;  ;  ;  ;  ;  ;  

冉孟霖:云南傣族南传佛教道德教育及其现代价值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