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常州大酒店公共区域改造项目(论文文献综述)
邢兆连[1](2021)在《苏锡常老城建筑风貌的特征及传承设计研究》文中研究指明
韩雪[2](2020)在《海洋环境影响下青岛滨海建筑形态特征研究》文中提出作为一个北方滨海城市,青岛因其独特的区位特点,城市结构和建筑形态与内陆城市截然不同,其中,海洋环境的影响是不可忽略的。海洋环境对于滨海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的影响不仅局限于物理层面,近年来由于人们对海洋景观的需求度逐渐提升,海洋环境的影响逐渐上升到心理需求层面和社会需求层面。即海洋环境对滨海建筑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层面:一是基本需求层面,建筑形态特征被动地适应海洋自然环境,尤其是在工业革命之前,建筑技术不发达,此做法是改善建筑空间质量的主要手段;二是心理需求层面,向海心理需求主要源于海洋文化的发展和人们对于美好自然环境的追求,属于滨海建筑主动响应海洋环境的层面;三是社会需求层面,青岛传统文化是在独特的滨海地理条件下形成和发展的,具有丰富而又独特的的历史底蕴,其中滨海地域文化是滨海特色重要的精神内涵,是青岛维持滨海整体风貌的根本动因。本文以青岛主城区滨海建筑为主要研究对象,结合人的需求层次,分别探讨海洋自然环境、海洋人文环境对青岛滨海建筑形态特征的影响。本文的研究内容主要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第一、二章)是对研究基础的阐述,第一章介绍了全文的研究背景、目的、意义、研究内容、海洋环境对滨海建筑影响的相关研究综述和研究方法、框架,第二章主要对青岛的海洋环境、滨海区域城市建设过程和建筑概况进行探讨,为下文的奠定了基础理论。第二部分(第三、四、五章)是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第三章对海洋自然环境对滨海建筑的影响进行研究,阐述了滨海建筑在选址布局、建筑空间形态、建筑材料、建筑构造等方面适应冬季低温、潮湿、环境腐蚀(物理腐蚀和生物腐蚀)、强风以及海洋自然灾害的做法,以及抵抗不良自然条件的辅助措施;第四章是基于人的向海心理需求,探讨滨海建筑所呈现出的向海特征,主要体现在滨海建筑布局、空间组织两个方面;第五章是从社会需求层面,探讨了传承滨海地域文化和展现海洋特征的建筑形态表征。第三部分(第六章)是对研究内容的总结和展望。首先是对青岛滨海建筑概况的总结;其次是结合人的需求层次,概括了海洋环境对滨海建筑形态产生影响的过程,由此得出滨海建筑的设计应根据人的需求,合理的改变设计策略,以做到建筑与自然、建筑与人、建筑与社会的和谐统一;最后针对本文的研究总结各个层面上的滨海建筑特征,以期对滨海建筑设计提供参考和启发。
刘唯书[3](2020)在《江南地区历史街区毗邻地带的城市设计方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江南地区作为长三角城市群的核心区域,享有优质的国家政策资源和经济区位。自改革开放以来,城市化进程迅猛,江南地区在成为全国经济发达地区的过程中,城市环境面临着多样且急剧的转换。大规模的拆除和商业建设活动,使历史街区附近不断涌入大体量的建筑和道路,城市交通规划也一味的满足快速便捷的交通需要,导致部分江南地区历史街区和当代城市空间的衔接处成为突变地带,整体风貌的对抗性现象严重。江南地区历史街区毗邻地带作为城市与历史街区的过渡区域,可以弥补历史街区功能上的需求,提供更多社会基础设施与服务,还可以将历史街区融入到当代城市的整体功能之中。且毗邻地带作为历史街区向城市展示的第一界面,其设计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到城市特色形象的展现,处理得当的历史街区毗邻地带可以强化人们对江南街区的认同感,能帮助历史街区和江南地区的城市建立高度的识别性并强化地域化的特征形象。因此,文章通过分析毗邻地带建设的主要问题,梳理其设计的难点,依据历史街区毗邻地带优秀的更新设计实践,探寻出系统化的城市设计方法。文章主要分为六个章节,第一章为绪论部分,阐述了研究背景及缘起、研究对象等,对国内外相关的实践和理论进行梳理,明确本文研究的可行性和研究框架。第二章从江南地区历史街区、江南城市发展和江南历史街区毗邻地带这三个层面对江南地区城市历史街区毗邻地带的发展进行梳理和概述,强调对历史街区保护的必要性和毗邻地带合理建设的重要性。第三章主要是对江南地区历史街区毗邻地带城市设计相关理论与实践进行研究,梳理毗邻地带城市设计的相关理论,归纳出过渡调和与对比协调两种毗邻地带的建设更新模式,并依据调研的相关情况总结毗邻地带的类型特征以及建设更新中的难点问题。第四、五章为平行章节,从毗邻地带建设更新中肌理关系、尺度关系、界面关系、视线关系这四个难点关系的角度出发,总结过渡调和与对比协调两种毗邻地带建设更新模式的城市设计方法。为今后江南地区历史街区毗邻地带的设计更新提供一定的依据。
汪瑞霞[4](2020)在《空间记忆与情境重构 ——当代江南村镇文化景观设计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城镇化背景下江南村镇景观出现趋同化、表象化和空心化等异化现象,催生了一种普遍意义上的集体“乡愁”。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对设计学科的研究提出了更高要求,本文的研究对象聚焦当代江南村镇文化景观设计,以期通过基于文化记忆的景观情境重构,将全民普遍存在的乡愁情感凝聚成促进当代村镇可持续发展的文化内驱力,来处理好村镇保护与乡建发展之间的平衡关系,意义深远。本文从文化记忆理论视角,综合运用了设计学、景观设计学、建筑类型学、符号学等学科的理论与方法,提出从社会维度、时间维度、媒介维度、功能维度这四个层面形成一个立体多维的系统性研究框架。首先,社会维度,阐释了乡愁发生的社会背景和文化内涵,强调当代江南村镇空间文化记忆建构的社会意义与“融合共生”的价值取向,分析了文化记忆与景观设计之间融合共生的互动关系,提出了当代江南村镇文化景观设计策略的系统框架。其次,时空维度,深层研究水岸共生的自然环境、集社合一的经济社会和诗性融通的文化观念等多元要素对传统江南村镇景观形态生成的影响,从空间形态的视觉思维转向江南村镇文化记忆的特殊语境和地域性规律。再次,媒介维度,研究文化记忆与景观语言符号之间的设计转化方式,选择、分解和提取江南村镇文化记忆符号要素,组建一个具有地域感知的当代江南村镇文化景观语言符号系统,凝练具有江南文脉精神内核的延续性和凝聚性结构。最后,功能维度,阐述当代江南村镇文化景观情境重构“融合共生”的内在逻辑,以文化记忆为导向,针对生态型景观、生产型景观和生活型景观三大类型空间,提出指定类比式、象征隐喻式、语境约定式等多元融合的情境重构互通方式,完成当代江南村镇文化景观设计策略体系的建构。江南村镇空间的文化记忆与景观情境“融合共生”,这既是记忆建构的价值目标,又是一套具有生成性和未来指向性的景观设计理论与方法。研究成果对当前江南乃至全国的村镇建设具有一定的学理支撑和实践参照价值。
刘琳婕[5](2020)在《广州绿道系统中的文化景观呈现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文化景观作为一种新的世界遗产类型,是指特定的文化群体为改变生存环境与自然互动创造出的成果,是在社会、经济和文化等因素作用影响下持续进化的人与自然的共同的作品,承载着独特的地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审美价值。广州近几十年因城市化经济发展规模效应的影响,城市人口日渐增加,带来对城市绿道公共空间的需求量的增长和品质要求。另一方面,广州建成绿道景观同质化问题较为严重,作为历史文化名城,广州有着较多承载着宝贵历史印记的文化景观,因建成环境的无序扩张而被蚕食变得孤岛化,乡村地区的文化景观则因人口减少而日渐凋零的现象益增。绿道作为可以连接现代和传统、城市和乡村景观的桥梁,拥有与各类文化景观整合呈现以推进城市生态文明建设、促进沿线经济发展、提升景观审美体验品质以及应对多种城市化问题的潜能和前景。本文基于风景园林史学与风景园林美学相结合的研究视角,对广州绿道系统中文化景观呈现进行研究,通过实地调查和文献梳理,以多学科交叉综合的理论研究方法构建研究框架,从推进城市整体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与提升景观审美体验三个角度切入,将广州绿道系统的进一步完善建设与文化景观空间环境的保护活化相结合,探讨其具体实现路径和对策。论文首先通过对广州文化景观的类型、发展现状和建成绿道所存在的现实问题进行分析梳理,概括出广州绿道系统与文化景观的现状关系中的主要问题:生态绿道沿线文化景观生态优势待彰显,郊野绿道可加强与主要产业发展的关联,都市绿道对文化景观历史环境维护较少。然后提出从生态、经济和审美三个角度搭建研究框架,探索广州绿道系统中文化景观整合呈现的具体策略,以统筹回应当前的多种现实问题。在完善生态文明建设方面,提出通过回归绿道概念的生态环境保护内涵,结合时代发展推进生态系统的协调和促进绿道沿线景观要素风貌的多元共融,回应当前广州绿道建设中城乡绿道生态职能区分不明确、绿地和文化景观“破碎化”、景观风貌杂乱等现状问题。在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角度,引入经济学中城市化研究成果,提出从结合产业发展进行绿道游径选线、依据景观资源优势发展绿色经济和适应技术发展所带动的需求变化三个方面,促进城乡经济发展“在集聚中走向平衡”;并提出在广州绿道系统文化景观呈现过程中,结合区域发展目标改善城市环境,响应城市双修和乡村振兴的政策支持,推进公众参与和社区建设,以增进建设共识提升绿道系统环境的正面效益;在完善建设过程中,加强政府对优化绿道系统的政策支持、引入市场的参与合作以提升有续运营和尊重专家对完善公共环境的价值引导,以优化绿道建设运行方式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在提升景观审美体验方面,先对审美客体即绿道系统中的文化景观的审美文化特征进行概括提炼,然后结合主体审美结构层次分别从生理层次、心理层次和社会文化层次切入,对绿道系统的可达性、绿道景观多样性和文化性进行优化路径探析;最后从改善审美活动的条件方面,提出提升广州绿道系统的关键节点的景观品质、凸显主要游径的主题序列和完善绿道系统与文化景观的网络关联,提升景观审美主体和客体之间对话交融的可能性。
赵宏钰[6](2019)在《老工业区转型背景下新城区居住就业空间协调发展研究 ——以常州经开区为例》文中研究表明随着中国城市化水平逐步提高,城市空间发展逐渐从外延扩张向内涵提升转变。在国家提出振兴老工业区战略的大背景下,城市内部老工业区转型改造,成为促进城市功能空间升级、培养现代产业集群的关键因素。目前多数在城市扩张阶段形成的新城区面临内涵缺失、功能单一、职住失衡等问题,而对于老工业区改造形成的新城区,其居住空间、就业空间有什么特征、是否也存在职住失衡的问题,这是本文研究的重点。本文以探索新城区的就业空间与居住空间关系为缘起,在老工业区转型背景下,以常州经开区戚墅堰片区为例,对其就业空间和居住空间的人口要素特征和空间要素特征及其相互关系进行实证研究。论文首先从都市圈空间结构、产业新城区、老工业区转型、居住空间、就业空间和职住空间关系等方面,总结国内外研究进展,分析我国目前在新城区居住就业空间研究的经验与成果;其次,以居住空间、就业空间结构匹配与否为切入点,通过对常州经开区相关状况的梳理,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戚墅堰片区作为重点研究对象;然后,将研究聚焦到常州经开区戚墅堰片区,运用SPSS软件对戚墅堰片区的居住就业空间调研结果进行了单因子分析、主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得出该片区的居住空间特征和就业空间特征;接着,从调研人群的通勤特征出发,测算常州经开区戚墅堰片区的职住匹配程度,并运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得出对常州经开区戚墅堰片区职住匹配有影响的单因子、主因子。之后通过聚类分析得到各类居住就业人群的职住匹配特征;最后,将常州经开区戚墅堰片区与南京东山新城百家湖片区职住空间特征进行对比研究,并根据两个新城区的对比分析结果,对推动老工业区转型背景下新城区职住空间协调发展的动力机制进行探析,初步总结出新城区居住就业空间的优化策略。论文全篇正文约8.6万字,图152幅,表41幅。
黄文洁[7](2018)在《基于空间形态视角的城市综合体空间分析 ——以常州市为例》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城镇化的高速推进加快了区域中心城市规模扩张的步伐,各大城市面临着空间布局优化、产业结构调整、功能有机更新、生产生活环境升级等客观要求,从对“数量与规模”的追求转向了对“效率与质量”的关注,这一过程中现代服务业成为城市经济结构的主体,高效、便捷、多样化成为人们对现代生活方式评判的标准。在此背景下,以城市综合体为空间载体形式的公共建筑成为主流,具有功能多元化、空间高效化及资源集约化等典型特征,各大城市随之迎来了综合体建设的高潮。首先,本文旨在通过空间认知和相关理论,对常州的城市综合体外部空间形态视角特征进行分析研究,并通过问卷调查和实地调研的方法,揭示目前城市综合体现状存在的模式单一、类型相似的问题。其次,本文探寻空间层面的科学的设计方法,以营造一个认知度较高、空间层次丰富并能够最大满足人们的行为及心理需求区域的城市综合体空间;最后,本文通过挖掘现状城市综合体存在的空间分布特征、形态关系,以弥补现有研究理论的不足。从常州市城市综合体空间形态特征分布分析着手,深入探究与轨道交通站点分布关系、与城市路网密度分布关系、与土地开发强度关系、与人口密度关系以及与公共服务设施关系等多项因素与城市综合体的相互关联与影响机制,提出常州城市综合体整体空间特征总结、城市综合体布局与关联因素的互动作用机制、“互动作用机制”下的空间绩效讨论、以及对常州城市综合体发展的展望。第一章为城市综合体基础理论研究。阐述了本文的研究的背景、概念及分类梳理、研究综述进行了基本介绍。同时,对于城市综合体空间视角分析有关发展经验方向的研究进展展开了国内外的梳理及总结,并基于此,介绍了本文的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第二章为常州城市综合体现状概况及数据基础。常州的特殊性:属于三线城市、中等城市规模,但是却有数量庞大的城市综合体建设。基于既有理论研究,研究城市综合体的布局及关联因素就有其价值,可在揭示其内在规律与影响机制的基础上对城市综合体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讨论。第三、四章为本文的核心实证研究部分,其中第三章主要针对常州城市综合体空间分布特征分析进行研究,而第四章着重于常州城市综合体分布关联因素解析的研究。通过研究综合体与城市轨道交通车站分布、与城市路网密度、与土地开发强度、与人口密度、以及与公共服务设施的关系,得到常州城市综合体分布关联机制。第五章为常州城市综合体分布关联机制部分。对关联因素计量检验以及基于spss的定量数值的耦合分析,最终得出各指标之间的相关性,进行类型特征和关联机制总结。第六章为本文的整体空间特征总结、布局与关联因素的互动作用机制、互动作用机制下的空间绩效讨论以及展望。
曾友[8](2016)在《星级酒店室内设计中FF&E设计的本土化研究》文中提出在全球化的浪潮下,酒店的功能尤其是星级酒店已经从单纯的款待客人住宿和提供膳食的服务,发展到各种风格的接待和服务,随着人们对物质和文化需求的增长,酒店所提供给客人的服务已经不仅仅是物质上的需求,更为重要的是体现各种层面包括设计、文化和精神品质上的追求。与此同时,在星级酒店设计中,本土设计意识与本土文化身份也开始变得越来越引人注目,如何把本土气质或本土文化融会贯通在酒店的室内空间中,FF&E在其设计中扮演着举重若轻的角色。而目前大部分研究酒店的学术论文都是一些酒店管理、旅游管理、市场营销等方面的专业人士所撰写,主要也都是从酒店的主题营造以及管理角度去论述,在酒店FF&E设计尤其是本土化设计这一块缺乏参考性和指导性。论文针对FF&E这一设计系统在星级酒店室内设计的现状以及表达要素进行介绍与分析,对其如何本土化做出具体阐述,结合实例探讨境外设计团队就FF&E在我国实际项目中所运用的设计手法,并对FF&E在我国酒店设计中如何具体展开和表达进行分析,得出星级酒店FF&E设计本土化指的是在全球化浪潮下结合国际设计语言对中国传统元素进行继承与创新,创造出独特的、无法替换的、满足以人为本的酒店环境。本文列举了相关第一手资料并采用实例图表进行说明论证,以期对国内相关行业人员提供一些理论上的参考,为推动星级酒店室内设计中FF&E设计的本土化尽一份绵薄之力。
于晓磊[9](2015)在《长三角地区近代工业建筑遗产文化研究》文中认为17、18世纪,工业革命使英国为首的一批西方国家一跃成为世界强国,率先进入了现代化社会,从此开启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新纪元。技术的进步与动力的改革带来了生产的工业化和文化的工业化,机器生产成为社会新兴的产业类型,随之兴起的工业建筑,也成为最具时代性的建筑类型之一。19世纪40年代,中国开埠,外资开始在上海等沿海通商口岸经商办厂,以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地区成为最先接受西方文化的区域之一,西方先进的工业文明也在此拉开了中国近代工业化的序幕。中国在近代工业时期建设的工厂建筑汇聚了西方传入的新样式、新材料、新技术、新结构,它的发展与当时最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最先进的社会生产力紧密相连,成为同时期采用西方风格建筑类型的率先之作。正是在这些工业建筑中,在机器大生产的轰鸣声中,中国几千年传统农业社会的运行体制遭受了巨大的冲击,人们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农耕社会生活方式也受到颠覆,不仅如此,近代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都面临改革,在这一历史剧烈变革、新旧交替的时期,中国传统与现代化的冲突、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的撞击表现得尤为激烈,其中产生的各类问题和现象也就更值得探讨,故论文正是选取了 1840年至1949年这一时间节点中的工业建筑遗产进行研究。首先,论文选择长三角地区进行区域工业建筑遗产的研究主要有两点考虑,即它的历史背景和地理区位。近代中国长三角地区成为社会变革最剧烈的地方,与这两点因素密不可分。从地理区位来看,长三角地区东临黄海与东海,西与安徽、江西接壤,北临山东,南邻福建。淮河、长江、钱塘江等大型河流穿越于此,如此通江达海、南北东西进退裕如的优越地理位置,使得这片区域的经济发展和文化交流有了良好的发展基础。从历史背景来看,长三角地区自六朝伊始,便是历史上的文化富集区,中华民族的精英文化在这里积淀,久远的文化血脉在这里得以保存和延续,传统棉纺织业、丝绸业、陶瓷业、漆木业等工商业堪称发达。到了中国近代,良好的地理优势、厚重的文化基础和工商传统为中国近代工业的兴起与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这里有“五口通商”中以上海为代表的工业经济中心和工业科技中心,又有以南京为主的鸦片战争《南京条约》签约地、太平天国、中华民国建立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政治中心,也有作为民族工业发源地的无锡、南通、宁波等一批重要城市。故得益于这两点因素,长三角地区成为中国近代社会变革最剧烈的地方,现代中国正面临向知识经济转型的变革期,该地区在对历史文化遗产的利用和保护方面仍走在时代的前沿,对这一区域的工业建筑遗产进行研究,可以为中国的文化遗产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提供一个案例。其次,从文化遗产学的视角来看,近代社会所遗留下来的工业建筑是直接受西方工业革命影响而诞生的一种物质形态。近代工业生产力的诞生,改变了厂房建筑、生产设施,甚至社会的生产方式,这种工业化的改变成为近代经济方式和生活方式诞生的逻辑起点,所以工业建筑作为近代社会生活方式的物质载体,可以直观的反映当时的社会变化。但是现实情况是工业建筑遗产这种具有珍贵价值的物质文化遗产迄今并没有受到很好的重视和保护。近些年虽然国家有关部门及社会有识之士在工业遗产的保护和利用方面做了很多工作,但总体上对工业建筑遗产的科学调查和认知上仍存在不足,这与中国传统文化中对手工业生产不重视的历史渊源有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由于受“雅”“俗”文化之制约,人们对与礼制、政治与宗庙相关的建筑特别重视,而对与生产性相关的手工业建筑相当忽视,导致从历史到今天,对于保存了中国农业社会生产方式的手工业建筑记载和保存数量都很少。即使在今天,与生产相关的遗产仍然没有获得应有的重视,大量近代工业建筑被拆毁,基于这样的历史背景与现实状况,本文重新梳理近代社会工业建筑遗产,既是对文化多样性的尊重,同时也力求重塑公平公正的文化遗产观。综上,论文以长三角地区近代工业建筑遗产这类物质遗存作为研究对象,这些遗产实际具有全国范围内的典型性。一方面,近代洋务运动的领袖人物如李鸿章、曾国藩、左宗棠、张之洞等人都曾在此从事过工业活动,他们与其他工程技术人员、建筑设计师等共同为中国近代工业创造了一批最早的军事类和“官督商办”类的工业,由此使长三角地区诞生了中国近代最多的工业门类、开创了很多近代工业类型,并且还影响了全国的近代工业建设,这是中国其他城市和区域所不具备的。在此过程中创建的工业建筑从一定程度上代表了这时全国工业建筑的风格、特点和成就。另一方面,以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地区在近代聚集有大量建筑师、建筑设计事务所,不管是西方的、留学归来还是本土培养的建筑师,皆在此从事设计工作,所以在工业建筑的设计方面,长三角地区的工业建筑代表了近代中国全国范围内工业建筑的典型特征,最能体现东方与西方思想的结合以及当时的建筑设计理念、设计风格和最高水平。中国长三角区域内的近代工业建筑,率先吸收了西方工业建筑的诸多特征,并融合了中国传统建筑的建造技艺和审美思想,成为一种在中国的土地上开花结果的新兴建筑。长三角近代工业建筑遗产不仅蕴含着自身发展和演变的历程,反映出东西方文化的交融与碰撞,更展示出中国作为东亚地区重要国家的特定历史发展阶段及这一过程中所代表的工业文明成就,体现了中国近代社会这一国家及文明转型特殊时代,中国传统儒家思想和中国人社会文化、精神特质、价值取向、审美情趣和生存智慧在新生的工业文明形态中的某种表现。本篇论文共分为十章。第一章是绪论,主要阐述了论文的研究目的、研究路径、研究方法和创新点等内容,对论文的研究对象及相关概念做了界定,并梳理了中国近代工业建筑(遗产)的研究发展脉络。第二章主要对西方工业革命的原点——英国工业建筑发展脉络进行了梳理,分析了英国的工业建筑在不同阶段的不同变化以及由此引发的社会文化及审美变革。中国长三角地区近代工业建筑主要受此影响,拉开了中国近代社会工业化的变革序幕。第三章至第七章,主要反映了笔者的田野调查成果,展现了长三角地区主要城市中的一大批近代工业建筑遗产现状,系统梳理了 1840——1949年间,中国受西方工业革命影响下长三角地区近代工业建筑的发展和演变,分析了不同城市的工业建筑遗产所反映出的工业建筑文化。第八章主要使用文化遗产学的方法理论,对长三角地区的近代工业遗产的建筑元素进行结构,分析了其时、空演变整个过程。本文在第九章认为中国近代工业建筑发展存在“移植”与“重塑”两大系统,这两大系统的工业建筑在长三角区域内的互相碰撞、融合、不断创新,发展出适应中国实际情况的近代工业建筑类型,通过对这两大系统出现和演变过程的原因解析,分析了隐藏其中的近代变革期的社会文化。同时,本文还主张长三角地区近代工业建筑遗产的“文化价值”应是其核心价值。文化遗产学的研究意义在于它不仅关注过去的文化,更立足于当代、为社会未来发展服务,所以论文在第十章尝试以“文化遗产学”的视角,对长三角地区近代工业建筑遗产的保护和利用模式进行多角度的探索。通过前文对近代工业建筑遗产文化价值的研究,近代工业建筑遗产在保护与利用上,应与体现工业遗产核心价值的物质元素一起,如生产设备、生产环境、生产系统、档案资料和企业文化等,共同得到原真性的保护与利用。
赵靖茹[10](2012)在《我国藏族的民族教育政策研究 ——基于“内地西藏班”的实例分析》文中指出民族国家如何对待和解决少数民族问题,一直是当今世界的研究热点。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无论是全球经济竞争的需求还是社会凝聚力的需要,教育都是民族国家制定国家政策的重要工具。民族国家运用教育手段解决少数民族问题,是世界民族国家保证国家安全与地区稳定发展的一般规律。西藏是我国最特殊的少数民族地区。西藏地处世界屋脊、单一的藏民族高度聚居、长期政教合一的封建农奴制度残留痕迹、全体藏民笃信喇嘛教、外国势力策划分裂活动一直活跃,西藏因此成为一个斗争繁杂、举世注目、非常敏感的地区。西藏的稳定,涉及国家的稳定,西藏的发展,涉及国家的发展,西藏的安全,涉及国家的安全。西藏的安全、稳定与发展,从根本上依靠经济发展和文化繁荣;培养新西藏建设人才,是发展经济和繁荣文化的人才保证。作为未来西藏建设人才的藏族中学生,借助1984年制定的内地西藏班政策,在内地获得了富有内涵的成长。该政策创造了少数民族教育最独特的异地办学方式,在藏族学生成长的最关键时期施加影响,以同等享受优质教育资源影响和带动藏族群众,在内地营造民族教育的自然成长环境,有效促进了汉藏民族交流,藏族中学生毕业后返回西藏工作,成为建设新西藏的优质人力资源。内地西藏班政策是中央针对特殊的西藏采取的独创性尝试,成为藏族等少数民族教育政策的成功借鉴。本研究根据少数民族教育政策的制定策略,运用教育公平理论、多元文化整合教育理论、人力资本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构筑理论框架,重点研究内地西藏班政策,围绕该政策的起源、目标、实施、结果、评价,通过对藏族中学生的内地适应性研究和内地西藏班政策实施过程与效果研究,探寻内地西藏班办学模式效果、藏族中学生跨地域跨文化成长、执行党的民族政策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为藏族民族教育政策提供有益借鉴。本研究立足于三个研究层面:宏观上从世界上不同民族国家少数民族教育政策的内涵与发展,深入到西藏经济社会及教育发展变化的研究;中观上从内地若干西藏民族中学的办学研究,深入到藏族中学生的内地适应性评价研究;微观上从上海共康中学的历史与特色研究,深入到共康中学学生个体的成长效果研究。三个层面的研究运用了以下方法:通过文献研究法,梳理了少数民族教育政策的历史发展和最新研究成果;通过问卷研究法,对全国一届近50%的内地西藏班藏族中学生进行调查问卷,并做了数据分析;通过访谈研究法,了解内地西藏班政策的实施,笔者赴武汉、重庆、上海、绍兴、常州、南通、北京、天津、郑州等地的11所西藏民族中学访谈校长、德育教导、班主任、学生;通过实地考察法,进行内地西藏班政策的效果和价值研究,2010年、2011年连续两年本人赴西藏调研,深入到拉萨、日喀则、山南、林芝、那曲五个地市,走访西藏地市级和乡村学校10所,了解西藏中小学教育发展情况进行对比研究,深入到内地西藏班在校学生的家中向其家长了解对该政策的看法和建议,向现在藏工作的内地西藏班毕业生了解其求学感受和政策评价。技术手段上借助因子分析法,选取了“对中学生提升文化知识的质量评价、对中学生认识世界和了解社会的效果评价、对中学生培养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评价、对学习中国文化与本民族文化的联系评价、对传递的文化与本民族文化的联系评价、对拓展文化视野的评价、对认同本民族文化的评价”等十个指标进行综合分析,通过确定相应的评分标准,运用因子分析模型,将十个实测变量转换为学习、文化、民族三个主成分因子,并对参加问卷调查的上海共康中学94名学生的三个主成分因子的计算得分进行分析,按照综合评价得分数据左偏分布特征,获得了对内地西藏班政策效果较高评价的结论。根据因子分析法结论、问卷数据结果,结合访谈观点,得出以下结论:综合得分左偏分布证明内地西藏班政策整体效果良好;学习、文化、民族是影响内地西藏班政策效果评价的三大因子。政策执行方面:生源的质量保证了内地西藏班政策的高起点与可持续发展;限定的西藏领导干部子女的入学率,保证该政策的严格执行和教育发展的公正公平。藏族学生培养和选拔制度的分离,保证了对藏族学生评价的客观公正,以及人才培养明确的目标和民族政策执行的可持续性。藏族中学生内地适应性方面:藏族厨师内地支教可以提高政策效果评价;藏族中学生在内地的藏语学习难度超过汉语。政策评价方面:内地西藏班政策全面带动了汉藏文化交流;大量的内地西藏班毕业生成为西藏基层干部,维护国家政权,保证民族团结,体现鲜明的政治功效;内地西藏班政策带动中央在藏其它政策的落实和执行。政策建议方面:实施了26年的内地西藏班政策需要适当的调整,以“民居制”代替封闭式学校管理,以“助学金”方式支持学生回家探望,用市场理念配置教育资源,提高内地西藏班教学质量,注重内地西藏班政策与少数民族教育政策、与西藏人才政策的一体化衔接本研究的创新之处在于:内地西藏班政策独特的政治价值和文化价值对于促进藏汉民族相互认同、保证国家安全稳定具有重大政治意义,为世界民族国家解决民族问题提供了有益借鉴,选题新颖独特。从国家、区域、学校、个体四个层面,运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客观评价了政策效果,方法科学准确。在宏观、中观、微观等层次都获得富有意义的成果,对国家层面藏族等少数民族教育政策的制定、对区域层面教育政策的执行、对个体层而藏族等少数民族学生的成长都具有实实在在的指导意义。内地西藏班的独特政策,体现了中央更强的统筹性、地方服从中央的政治性、民族地区与内地省市更融洽的协调性、学校自主办学的灵活性、培养人才更鲜明的适用性,是最独特、最有效的中国特色少数民族教育政策。该政策的成功实践对我国藏族等少数民族教育政策体系的建立完善具有积极的策略意义:通过教育带动少数民族地区发展,是最有效的手段;按照“积极差别对待”的原则,保证藏族等少数民族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少数民族教育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承担民族团结的使命;尊重少数民族文化与传统,优先加大少数民族人才培养力度;加强政策宏观调控,把西藏等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纳入国家整体发展规划。
二、常州大酒店公共区域改造项目(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常州大酒店公共区域改造项目(论文提纲范文)
(2)海洋环境影响下青岛滨海建筑形态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的提出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研究范围和相关概念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对象和研究范围 |
1.3.3 相关概念 |
1.4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及案例分析 |
1.4.1 关于海洋环境及其对建筑影响的相关研究 |
1.4.2 关于地域性建筑形态的相关研究 |
1.4.3 关于青岛滨海建筑的相关研究 |
1.5 研究方法和框架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框架 |
第2章 青岛滨海区域城市及建筑概述 |
2.1 青岛海岸线概况及环境分析 |
2.1.1 地理区位及海岸线概况 |
2.1.2 青岛滨海自然环境 |
2.1.3 青岛海洋人文环境 |
2.2 青岛主城区滨海区域城市发展概况 |
2.2.1 建置前滨海区域城市建设状况(1898年之前) |
2.2.2 殖民时期滨海区域规划发展过程(1898年-1949年) |
2.2.3 建国后滨海区域规划发展过程(1949年至今) |
2.3 青岛主城区滨海区域建筑概况 |
2.3.1 滨海建筑风格变化影响因素解析 |
2.3.2 滨海建筑风格分类 |
2.3.3 滨海建筑风格分布特点 |
2.3.4 滨海建筑风貌特征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适应滨海自然环境的建筑形态特征 |
3.1 适应滨海自然环境的选址和布局特征 |
3.1.1 不同时期选址特点分析 |
3.1.2 改善微气候的建筑布局特征 |
3.2 适应滨海自然环境的建筑形态特征 |
3.2.1 建筑空间封闭性变化特点 |
3.2.2 建筑立面与细部 |
3.2.3 建筑材料与构造做法 |
3.3 适应滨海自然环境的辅助措施 |
3.3.1 沿海绿化带 |
3.3.2 海上防波堤 |
3.3.3 自然灾害海上预警系统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满足“向海心理”需求的建筑形态特征 |
4.1 人·海交流的行为特征 |
4.2 滨海建筑选址布局的向海特征 |
4.2.1 选址和类型分布 |
4.2.2 滨海建筑布局 |
4.3 滨海建筑空间形态的向海特征 |
4.3.1 建筑平面布局 |
4.3.2 建筑内外空间关系 |
4.3.3 建筑附属空间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传承滨海地域文化的建筑外部形态特征 |
5.1 延续城市风貌的建筑形态特征 |
5.1.1 不同时期历史城区风貌特点 |
5.1.2 历史风貌影响下的滨海特色传承与发展 |
5.2 宣扬海洋文化的建筑形态特征 |
5.2.1 “功能型”海洋建筑形态特征 |
5.2.2 “隐喻型”海洋建筑形态特征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创新点与局限性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青岛市滨海区域优秀历史建筑名单 |
附录二 青岛海洋特征隐喻型特色建筑一览表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及科研情况 |
致谢 |
(3)江南地区历史街区毗邻地带的城市设计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缘起 |
1.2 研究对象 |
1.2.1 概念界定 |
1.2.2 研究范围 |
1.2.3 研究内容 |
1.3 研究综述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相关研究 |
1.3.3 研究综述总结 |
1.4 研究目标及意义 |
1.4.1 研究目标 |
1.4.2 研究意义 |
1.5 研究框架及方法 |
1.5.1 研究框架 |
1.5.2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江南地区城市历史街区毗邻地带的发展概述 |
2.1 江南地区历史街区自然人文背景概述 |
2.1.1 地理区位环境 |
2.1.2 经济结构 |
2.1.3 文化发展 |
2.1.4 社会结构 |
2.2 江南地区历史街区共性特征 |
2.2.1 依水而生的街区布局 |
2.2.2 水陆交织的阡陌街巷 |
2.2.3 粉墙黛瓦的建筑造型 |
2.2.4 情感归属的共同记忆 |
2.3 江南地区城市发展动因及特点 |
2.3.1 江南地区城市发展动因 |
2.3.2 江南地区城市发展特点 |
2.3.3 城市发展中江南地区历史街区的特点 |
2.4 江南地区历史街区毗邻地带的作用 |
2.4.1 补充城市新功能 |
2.4.2 保护历史街区整体形象 |
2.4.3 延续地域化城市意向 |
2.5 江南地区城市历史街区毗邻地带现状调研 |
2.5.1 实地现状调研 |
2.5.2 主要建设问题 |
2.6 小结 |
第三章 江南地区历史街区毗邻地带城市设计理论与实践研究 |
3.1 相关理论的研究 |
3.1.1 城市设计方法相关理论 |
3.1.2 历史街区周边环境保护相关理论 |
3.2 历史街区毗邻地带的建设更新模式 |
3.2.1 过渡调和的建设更新模式 |
3.2.2 对比协调的建设更新模式 |
3.3 江南地区历史街区毗邻地带的类型与特征 |
3.3.1 居住型 |
3.3.2 商业服务型 |
3.3.3 公共服务型 |
3.3.4 文化景区型 |
3.3.5 辅助功能型 |
3.4 江南地区历史街区毗邻地带城市设计难点关系 |
3.4.1 肌理关系 |
3.4.2 尺度关系 |
3.4.3 界面关系 |
3.4.4 视线关系 |
3.5 小结 |
第四章 江南历史街区毗邻地带过渡调和模式的城市设计方法 |
4.1 肌理关系 |
4.1.1 延续历史街区传统肌理 |
4.1.2 延伸历史街区轴线,强调新旧街区融合 |
4.2 尺度关系 |
4.2.1 传承江南传统空间结构,延续场所精神 |
4.2.2 协调道路交通组织 |
4.2.3 控制街道断面高宽比 |
4.3 界面关系 |
4.3.1 统一界面色彩与材料关系 |
4.3.2 移植传统构件符号,延续界面风格 |
4.3.3 合理划分界面控制街区尺度 |
4.3.4 延续街区轮廓线 |
4.4 视线关系 |
4.4.1 丰富街道景观层次 |
4.4.2 开辟视景廊道,引入历史街区视景 |
4.5 小结 |
第五章 江南历史街区毗邻地带对比协调模式的城市设计方法 |
5.1 肌理关系 |
5.1.1 整合城市结构修复传统肌理 |
5.1.2 肌理重构实现新旧共生 |
5.2 尺度关系 |
5.2.1 建构公共边缘空间,处理尺度矛盾 |
5.2.2 规划地区交通,理顺道路层级 |
5.2.3 化整为零缓和体量冲突 |
5.3 界面关系 |
5.3.1 现代材料创造新旧界面对话 |
5.3.2 元素的抽象隐喻回应传统界面 |
5.3.3 界面形态异化与街区巧妙对比 |
5.4 视线关系 |
5.4.1 调控冲突景物优化街道景观 |
5.4.2 城市视线延伸展示历史街区景象 |
5.5 小结 |
主要结论与展望 |
主要结论 |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4)空间记忆与情境重构 ——当代江南村镇文化景观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与研究目的 |
二、选题范围与主要概念阐释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四、研究方法、研究思路及创新点 |
第一章 社会维度:当代江南村镇文化景观设计的价值导向 |
第一节 源于乡愁的文化记忆 |
一、乡愁记忆的文化属性 |
(一)乡愁记忆与乡愁文化 |
(二)乡愁记忆的隐喻价值 |
二、传统中国乡愁文化的内涵与表征 |
(一)传统中国乡愁文化的丰富内涵 |
(二)传统中国乡愁文化的情感表征 |
三、当代江南乡愁文化发生的多维视角 |
(一)当代江南乡愁文化的现代性源流 |
(二)当代江南乡愁文化的全球化语境 |
(三)当代江南乡愁文化的地方性因素 |
第二节 文化记忆理论与当代江南村镇空间记忆的建构 |
一、文化记忆理论研究的兴起及视角 |
(一)记忆研究的兴起 |
(二)文化记忆理论视角 |
二、当代江南村镇文化记忆建构的意义 |
(一)江南村镇空间作为回忆文化的激活器 |
(二)江南村镇空间作为文化记忆的媒介 |
三、当代江南村镇文化记忆建构的价值取向 |
(一)天人合一:江南村镇文化价值重塑的思想之本 |
(二)文化认同:江南村镇文化价值重塑的内在力量 |
第三节 文化记忆与景观情境之间融合共生的互动关系 |
一、文化记忆与村镇空间的情境映射机制 |
(一)文化记忆影响着景观情境的空间属性 |
(二)景观情境与文化记忆是一个相互映射的共生系统 |
二、文化记忆导向下当代江南村镇文化景观设计目标与评价 |
(一)当代江南村镇文化景观设计的目标定位 |
(二)当代江南村镇文化景观目标实现路径和评价标准 |
三、文化记忆导向下当代江南村镇文化景观设计的系统架构 |
(一)社会责任:当代江南村镇文化景观设计的出发点 |
(二)融合共生:当代江南村镇文化景观设计策略系统框架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时空维度:传统江南村镇文化景观多元融合的生成语境 |
第一节 自然环境对江南传统村镇空间形态的影响 |
一、地形地貌是成就江南村镇水乡格局的核心要素 |
(一)多样性的地形地貌决定了江南村镇聚落择址的多态性 |
(二)水岸互生是平衡江南动态变迁的内在要因 |
二、运河贯通是维系江南村镇聚落兴衰的人工智慧 |
(一)江南运河的疏浚沟通为江南村镇发展奠定了基础 |
(二)大运河成为维系江南区域与国家命脉的重要枢纽 |
三、水乡生态是影响江南农业景观变迁的重要条件 |
(一)江南“塘浦圩田”农业景观的形成 |
(二)江南水乡生态与审美观念变迁的依存关系 |
第二节 社会环境对江南传统村镇景观形态的影响 |
一、早期工业化与江南市镇 |
(一)世界经济史大背景中的江南早期工业化 |
(二)活跃繁荣市镇网络下的江南村镇 |
二、传统工匠技术与江南老行当 |
(一)传统工匠:江南产业技术理论的学科化 |
(二)百业寻踪:江南老行当里蕴含的记忆密码 |
三、集社合一的水乡市镇 |
(一)宏观视野下城乡交融的江南社会 |
(二)微观视角下集社结合的江南茶馆 |
第三节 文化观念对江南传统村镇景观形态的影响 |
一、江南文化之源的学理性依据 |
(一)江南文化的原始发生与溯源 |
(三)江南文化的审美诗性与通达精神 |
二、影响传统江南村镇环境生态观生成的多元要素 |
(一)多元互补思想观念下的江南村镇环境生态观 |
(二)自给自足经济社会背景下的江南村镇环境生态观 |
三、信仰习俗交融共生的江南村镇文化生态格局 |
(一)江南民间信仰互动制衡的内外力量 |
(二)习俗与信仰和谐统一的村落共同体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媒介维度:江南村镇文化记忆与景观语言符号的设计转换 |
第一节 当代江南村镇文化景观语言符号的选择与转换 |
一、当代江南村镇文化景观语言符号的类型选择 |
(一)文化景观语言符号的选择原则 |
(二)文化景观语言符号的基本特征 |
二、当代江南村镇文化景观语言符号的转换设计 |
(一)当代江南村镇文化景观语言符号转换设计的思维过程 |
(二)当代江南村镇文化景观语言符号的系统分类 |
第二节 江南村镇文化景观语言物质符号系统 |
一、点空间:江南村镇文化景观的基本单位 |
(一)传统江南村镇建筑形制及语言溯源 |
(二)江南水乡古镇公共区域主要节点景观 |
二、线空间:江南村镇文化景观的构成秩序 |
(一)村镇结构演化规律 |
(二)河街线性空间组合秩序 |
三、面空间:传统江南村镇文化景观的平面组织 |
(一)传统江南民居院落平面组合类型 |
(二)传统江南村镇建筑立面结构要素 |
(三)传统江南村镇区域网络系统 |
第三节 江南村镇文化景观语言非物质符号系统 |
一、意象系统与指示性景观语言符号 |
(一)从心理认知地图到江南村镇文化景观导览地图 |
(二)文化记忆导向下当代乌镇景观语言符号系统的建构 |
二、文本系统与象征性景观语言符号 |
(一)衷情江南耕读文化的园林造景 |
(二)文字、图像中隐含的景观语言符号 |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符号在景观中的应用 |
三、仪式系统与体验性景观语言符号 |
(一)诗意雅致的视觉体验 |
(二)悠扬婉转的听觉体验 |
(三)水晶晶的触觉与生活体验 |
(四)江南美食的嗅觉与味觉体验 |
(五)综合的感知与整体的体验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功能维度:当代江南村镇文化景观情境重构的内在逻辑 |
第一节 当代江南村镇文化景观的设计策略 |
一、当代江南村镇文化景观“融合共生”系统的关联因素 |
(一)记忆客体:“融合共生”的江南村镇景观空间 |
(二)记忆主体:“融合共生”的乡建文化共同体 |
二、当代江南村镇文化景观系统的情境重构策略 |
(一)关联类比式:生态型景观的情理互通 |
(二)语境约定式:产业型景观的情景互融 |
(三)象征隐喻式:生活型景观的情境互生 |
第二节 关联类比式:生态型景观的情理互通 |
一、乡土景观与乡村基质的关联策略 |
(一)乡土景观的自然生长 |
(二)乡土建筑的跨时空链接 |
二、文化景观与文脉原型的类比策略 |
(一)文化原型保护 |
(二)地域原型抽象 |
(三)文脉类型转换 |
第三节 语境约定式:产业型景观的情景互融 |
一、当代江南村镇产业景观的结构转型与拓展 |
(一)江南村镇产业景观结构的转型 |
(二)江南城镇化关联空间的拓展 |
二、现代农业景观文科融合的赋能策略 |
(一)农业景观人文化 |
(二)农业生态智能化 |
(三)关联机制系统化 |
(四)产业空间整合化 |
三、工业遗存景观穿越时空的语境策略 |
(一)传统工坊交互式语境 |
(二)工业文化创意式语境 |
(三)乡土技艺博物馆探究式语境 |
第四节 象征隐喻式:生活型景观的情境互生 |
一、乡愁时空:江南村镇空间记忆的唤醒策略 |
(一)乡:乡愁文化记忆的物质性 |
(二)愁:乡愁文化记忆的情感性 |
(三)时:乡愁文化记忆的历时性 |
(四)空:乡愁文化记忆的共时性 |
二、回归日常:当代江南村镇生活型景观情境的互生策略 |
(一)从物境到心境:典型江南村镇的“慢生活”模式 |
(二)从乡情到乡恋:回归日常生活的“乡村民宿+”模式 |
(三)从形式功能到人文精神:作为象征性景观的“乡村节庆”模式 |
(四)从原生到腾飞:跨界融合的“校地协同”模式 |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5)广州绿道系统中的文化景观呈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相关研究现状 |
1.2.1 绿道研究概况 |
1.2.2 文化景观研究概况 |
1.2.3 现有研究述评 |
1.2.4 进一步深化研究的对策与思路 |
1.3 研究对象与内容 |
1.3.1 研究对象的时空范围 |
1.3.2 核心概念内涵讨论 |
1.3.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目标和研究方法 |
1.4.1 研究目标 |
1.4.2 研究方法 |
1.4.3 研究框架图 |
第二章 广州绿道系统与文化景观的现状分析 |
2.1 广州当前建成绿道的主要问题 |
2.1.1 生态型绿道:生态优势待维护和彰显 |
2.1.2 郊野型绿道:功能类型差异化待提升 |
2.1.3 都市型绿道:需提升可达性和安全性 |
2.2 广州绿道系统中文化景观的主要类型 |
2.1.1 纵横古今的广州遗址景观 |
2.1.2 生机盎然的广州场所景观 |
2.1.3 依山靠水的广州聚落景观 |
2.3 广州绿道系统与文化景观的现状问题 |
2.3.1 生态环境保护:生态型绿道文化景观周边生态资源待重视 |
2.3.2 社会经济关联:郊野型绿道与沿线生态产业关联性待加强 |
2.3.3 景观审美体验:都市型绿道对文化景观历史环境维护较少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完善生态文明建设的绿道系统中文化景观呈现策略 |
3.1 回归绿道概念的生态保护内涵 |
3.1.1 凸显绿道系统的生态特征 |
3.1.2 维护文化景观的生态环境 |
3.1.3 理清城乡绿道的生态职能 |
3.2 结合城市发展推进生态系统的协调 |
3.2.1 推进景观生态廊道的构建 |
3.2.2 彰显文化景观之间的关联 |
3.2.3 延展各类景观资源的功能 |
3.3 促进沿线景观风貌要素的和谐共融 |
3.3.1 绿道游径规划与文化景观格局相应 |
3.3.2 绿道景观形式与文化景观风貌相衬 |
3.3.3 绿道景观功能与文化景观资源相合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绿道系统中文化景观呈现策略 |
4.1 助力城乡经济发展在“集聚中走向平衡” |
4.1.1 结合产业发展进行绿道游径规划 |
4.1.2 适应技术发展调整绿道设施供应 |
4.1.3 依据景观资源优势发展绿色经济 |
4.2 增进建设共识以提升绿道系统正面效应 |
4.2.1 宏观:结合区域发展,促进绿道对生态产业的带动 |
4.2.2 中观:结合城市双修,改善文化景观空间环境品质 |
4.2.3 微观:结合社区建设,推进公众参与绿道景观优化 |
4.3 调整绿道建设运行方式以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
4.3.1 加强政府对优化绿道系统的政策支持 |
4.3.2 尊重专家对完善公共环境的价值引导 |
4.3.3 增加市场的参与合作以提升有续运营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提升景观审美体验的绿道系统中文化景观呈现策略 |
5.1 彰显广州绿道系统中文化景观的审美文化特征 |
5.1.1 延续广州绿道系统中文化景观的地域技术特征 |
5.1.2 展现广州绿道系统中文化景观的社会时代精神 |
5.1.3 传承广州绿道系统中文化景观的人文艺术品格 |
5.2 依据主体审美结构层次完善绿道系统与文化景观 |
5.2.1 依据主体审美生理层次提升绿道系统的可达性 |
5.2.2 依据主体审美心理层次提升绿道景观的多样性 |
5.2.3 依据主体审美社会文化层次提升景观的文化性 |
5.3 改善绿道系统与文化景观中审美活动发生的条件 |
5.3.1 提升广州绿道系统的关键节点的景观品质 |
5.3.2 凸显广州绿道系统中主要游径的主题序列 |
5.3.3 完善广州绿道系统与文化景观的网络关联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6)老工业区转型背景下新城区居住就业空间协调发展研究 ——以常州经开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上篇 《全椒县控制性详细规划修编(城北片区)》职住空间发展策略相关实践成果 |
第一部分 全椒县控制性详细规划修编(城北片区)成果概要 |
第一章 总则 |
1.1 编制目的 |
1.2 规划范围 |
1.3 成果构成 |
第二章 项目背景 |
2.1 项目概况 |
2.2 规划背景 |
2.2.1 融入长江经济带,面向一体化发展 |
2.2.2 呼应新滁城,建设副中心 |
2.2.3 深化落实《全椒县城市总体规划(2014-2030)》 |
2.2.4 打造产业创新基地 |
2.3 上位规划及相关规划 |
2.3.1 全椒县城市总体规划(2014-2030) |
2.3.2 《全椒县城市总体规划(2014-2030)》(2018 年修改)(在编) |
2.3.3 滁州京沪高铁站南区现代服务业产业园一期控制性详细规划(2011) |
2.3.4 全椒县十谭现代产业园起步区控制性详细规划(2011) |
2.3.5 全椒十谭现代产业园二期控制性详细规划(2013) |
2.4 规划任务 |
第三章 现状综合分析 |
3.1 地理区位现状 |
3.1.1 合肥都市圈 |
3.1.2 南京都市圈 |
3.1.3 交通基础设施 |
3.2 生态资源现状 |
3.3 土地利用现状 |
3.4 产业发展现状 |
3.4.1 城市产业发展现状 |
3.4.2 规划片区产业发展现状 |
3.5 城市空间发展演变 |
3.6 现状综合评价 |
第四章 规划总论 |
4.1 规划思路 |
4.2 规划重点 |
4.3 规划依据 |
4.4 功能定位 |
4.5 总体空间结构 |
第二部分 城北片区职住空间发展策略研究成果 |
第五章 职住空间发展策略 |
5.1 居住空间发展策略 |
5.1.1 空间复合利用的活力社区 |
5.1.2 多元化住房保障体系 |
5.2 就业空间发展策略 |
5.2.1 大工业集聚,小产业开放混合 |
5.2.2 产业分期发展,区域产业联动 |
5.3 公共服务设施发展策略 |
5.3.1 完善结构,分级设置 |
5.3.2 均衡布局,集约资源 |
5.4 道路交通发展策略 |
5.4.1 优化公共交通系统 |
5.4.2 构筑慢行交通系统 |
5.4.3 融入区域道路交通体系 |
第六章 居住就业空间规划 |
6.1 规划人口预测 |
6.2 居住空间布局 |
6.2.1 社区划分 |
6.2.2 幼儿园配套 |
6.2.3 就业人口住房需求研究 |
6.2.4 居住空间布局规划 |
6.3 产业空间布局 |
6.3.1 发展条件 |
6.3.2 产业规划原则 |
6.3.3 产业定位 |
6.3.4 产业空间布局规划 |
第七章 综合交通规划 |
7.1 规划目标 |
7.2 对外交通联系 |
7.3 道路系统 |
7.4 公共交通系统 |
7.5 慢行系统 |
7.6 停车规划 |
第八章 公共服务设施规划 |
8.1 规划目标 |
8.2 县级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设施 |
8.3 区级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设施 |
8.4 社区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设施 |
8.5 中小学 |
第九章 职住空间建设控制与管理 |
9.1 整体开发强度控制 |
9.2 合理开发建设时序 |
图纸目录 |
下篇 老工业区转型背景下新城区居住就业空间协调发展研究——以常州经开区为例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全球经济联系新趋势:都市圈成为中国城市化发展的重要形态 |
1.1.2 中国产业发展新阶段:老工业区转型推动城市空间布局优化 |
1.1.3 苏锡常区域协调新格局:城市新区促进都市圈联动发展 |
1.1.4 常州城市发展新形式:老工业区改造形成城市新城区 |
1.2 相关研究综述 |
1.2.1 都市圈空间结构相关研究进展 |
1.2.2 产业新城区相关研究进展 |
1.2.3 老工业区转型发展相关研究进展 |
1.2.4 居住空间相关研究进展 |
1.2.5 就业空间相关研究进展 |
1.2.6 职住空间关系相关研究进展 |
1.2.7 综述小结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概念界定 |
1.4.1 都市圈 |
1.4.2 产业新城区 |
1.4.3 老工业区 |
1.4.4 居住就业空间 |
1.5 研究对象、范围、内容与研究框架 |
1.5.1 研究对象 |
1.5.2 研究范围 |
1.5.3 研究内容 |
1.5.4 研究框架 |
1.6 研究方法、数据采集 |
1.6.1 研究方法 |
1.6.2 数据来源与处理 |
1.7 研究思路、测算方法及指标因子体系 |
1.7.1 研究思路 |
1.7.2 研究测算方法 |
1.7.3 指标因子体系 |
第二章 常州市新城区及经开区居住就业空间现状分析 |
2.1 新城区发展现状分析 |
2.1.1 苏锡常都市圈新城区发展现状分析 |
2.1.2 常州市新城区发展现状分析 |
2.1.3 常州市老工业区转型与新城区发展的关系 |
2.2 常州经开区居住就业空间总量测算 |
2.2.1 常州经开区现状分析 |
2.2.2 基于常住人数与就业人数衡量指标的总量测算 |
2.2.3 基于适龄就业人数与就业岗位数衡量指标的总量测算 |
2.2.4 基于POI大数据的常州经开区居住就业空间分析 |
2.3 常州经开区戚墅堰片区现状分析 |
2.3.1 常州经开区戚墅堰片区的选取 |
2.3.2 常州经开区戚墅堰片区现状分析 |
2.4 常州经开区戚墅堰片区居住就业空间现状分析 |
2.4.1 常州经开区戚墅堰片区居住空间现状分析 |
2.4.2 常州经开区戚墅堰片区就业空间现状分析 |
2.4.3 常州经开区戚墅堰片区职住空间组织模式:职住空间单元呈“叠加式”布局 |
第三章 常州经开区戚墅堰片区居住空间特征分析 |
3.1 常州经开区戚墅堰片区数据采集与居住空间研究框架 |
3.1.1 常州经开区戚墅堰片区居住空间数据采集 |
3.1.2 常州经开区戚墅堰片区居住空间研究框架 |
3.1.3 常州经开区戚墅堰片区居住空间指标因子筛选 |
3.2 常州经开区戚墅堰片区居住空间特征的单因子分析 |
3.2.1 居住人群的社会属性分析 |
3.2.2 居住人群的经济属性分析 |
3.2.3 居住人群的居住特征分析 |
3.2.4 居住人群的密度特征分析 |
3.2.5 居住人群的住区类型特征分析 |
3.2.6 居住空间的环境特征分析 |
3.3 常州经开区戚墅堰片区居住空间的主因子分析 |
3.4 常州经开区戚墅堰片区居住空间的聚类分析 |
第四章 常州经开区戚墅堰片区就业空间特征分析 |
4.1 常州经开区戚墅堰片区就业空间数据采集与就业空间研究框架 |
4.1.1 常州经开区戚墅堰片区就业空间数据采集 |
4.1.2 常州经开区戚墅堰片区就业空间研究框架 |
4.1.3 常州经开区戚墅堰片区就业空间指标因子筛选 |
4.2 常州经开区戚墅堰片区就业空间特征的单因子分析 |
4.2.1 就业人群的社会属性分析 |
4.2.2 就业人群的经济属性分析 |
4.2.3 就业人群的从业特征分析 |
4.2.4 就业空间的密度特征分析 |
4.2.5 就业空间的企业类型特征分析 |
4.2.6 就业空间的环境特征分析 |
4.3 常州经开区戚墅堰片区就业空间的主因子分析 |
4.4 常州经开区戚墅堰片区就业空间的聚类分析 |
第五章 常州经开区戚墅堰片区职住空间匹配度分析 |
5.1 基于通勤特征的戚墅堰片区职住关系分析 |
5.1.1 通勤时间 |
5.1.2 通勤方式 |
5.1.3 通勤成本 |
5.1.4 通勤距离 |
5.2 常州经开区戚墅堰片区职住空间自足性测量 |
5.2.1 常州经开区戚墅堰片区职住关系传统自足性测算 |
5.2.2 基于通勤特征的职住匹配测算修正 |
5.3 影响常州经开区戚墅堰片区职住匹配因素解析 |
5.3.1 影响常州经开区戚墅堰片区居住人群职住匹配因素解析 |
5.3.2 影响常州经开区戚墅堰片区就业人群职住匹配因素解析 |
5.4 常州经开区戚墅堰片区职住空间结构匹配特征总结 |
5.4.1 片区住房供应与就业人群居住需求匹配 |
5.4.2 片区岗位类型与居住人群就业需求匹配 |
5.4.3 片区居住与就业空间建设时序一致 |
5.4.4 片区公共服务配套与职住人群需求匹配 |
5.4.5 片区居住人群受教育水平构成与就业空间受教育水平构成匹配 |
第六章 老工业区转型背景下新城区职住空间协调发展动力机制及优化策略 |
6.1 常州经开区戚墅堰片区与南京东山新城百家湖片区职住空间特征对比分析 |
6.1.1 两个新城区城市建设特征对比分析 |
6.1.2 两个新城区产业发展特征对比分析 |
6.1.3 两个新城区住房保障特征对比分析 |
6.1.4 两个新城区通勤交通特征对比分析 |
6.1.5 两个新城区公共服务设施特征对比分析 |
6.1.6 两个新城区所在都市圈空间结构特征对比分析 |
6.2 老工业区转型背景下新城区职住空间协调发展动力机制 |
6.2.1 职住空间建设时序影响职住用地总量匹配 |
6.2.2 产业发展模式影响居住人群的就业选择 |
6.2.3 住房保障体系影响就业人群的居住选择 |
6.2.4 通勤交通基础影响职住人群通勤选择 |
6.2.5 公共服务设施完善程度影响职住空间吸引力 |
6.2.6 多核心轴带状都市圈形态有利于新城区职住平衡 |
6.3 新城区职住空间优化策略 |
6.3.1 城市建设优化策略:促进职住空间均衡建设 |
6.3.2 产业发展优化策略:促进多元复合产业发展 |
6.3.3 住房保障优化策略:促进各种开发模式下住房公平供应 |
6.3.4 通勤交通优化策略:促进各类公共交通方式协调发展 |
6.3.5 公共服务设施优化策略:促进公共服务设施均等化配置 |
6.3.6 区域协调优化策略:促进多核心轴带型都市圈建设 |
6.4 主要研究结论 |
6.4.1 测度了常州经开区居住就业空间总量平衡 |
6.4.2 明确了常州经开区戚墅堰片区居住就业空间结构匹配 |
6.4.3 从产业发展、住房保障等方面比较了老工业区转型新城区职住空间特征的差异 |
6.4.4 从产业发展、住房保障等方面总结了职住空间协调发展动力机制和优化策略 |
6.5 研究创新点、不足与展望 |
6.5.1 主要创新点 |
6.5.2 研究不足 |
6.5.3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居住调研问卷 |
附录二:就业调研问卷 |
作者简介 |
(7)基于空间形态视角的城市综合体空间分析 ——以常州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城市综合体基础理论研究 |
1.1 城市综合体研究的背景 |
1.2 城市综合体概念及分类梳理 |
1.3 国内外城市综合体研究综述 |
1.4 国内外城市综合体相关发展经验 |
1.5 研究目的和技术路线 |
2 常州城市综合体现状概况及数据基础 |
2.1 城市综合体研究的常州案例选取 |
2.2 常州城市综合体发展背景 |
2.3 常州城市综合体现状及数据 |
3 常州城市综合体空间分布特征分析 |
3.1 常州城市综合体类型分布特征 |
3.2 常州城市综合体建筑和用地分布特征 |
3.3 常州城市综合体建筑空间开放模式和公共属性特征 |
4 常州城市综合体分布关联因素解析 |
4.1 与轨道交通站点分布关系 |
4.2 与城市路网密度分布关系 |
4.3 与土地开发强度关系 |
4.4 与人口密度关系 |
4.5 与公共服务设施关系 |
5 常州城市综合体分布关联机制 |
5.1 关联因素计量检验 |
5.2 类型特征和关联机制总结 |
6 结语 |
6.1 常州城市综合体整体空间分布特征 |
6.2 常州城市综合体互动关联作用机制 |
6.3 常州城市综合体空间绩效讨论 |
6.4 常州城市综合体未来发展展望 |
参考文献 |
索引 |
致谢 |
(8)星级酒店室内设计中FF&E设计的本土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相关领域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相关领域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框架 |
2、相关概念概述 |
2.1 星级酒店概述 |
2.2 FF&E概述 |
2.2.1 FF&E的概念 |
2.2.2 FF&E的范畴 |
2.2.3 FF&E的架构 |
2.2.4 FF&E的特征 |
2.3 本土化概述 |
2.3.1 本土化的提出 |
2.3.2 本文对本土化的界定 |
3、FF&E设计本土化表达手法分析 |
3.1 形 |
3.2 色 |
3.3 材 |
3.4 光 |
3.5 小结 |
4、星级酒店中FF&E本土化设计流程 |
4.1 概念设计阶段 |
4.1.1 前期调研 |
4.1.2 概念形成 |
4.1.3 概念表达 |
4.2 方案设计阶段 |
4.3 扩初设计阶段 |
4.4 施工图设计阶段 |
5、国内星级酒店FF&E设计本土化方法——以常州香格里拉大酒店为例 |
5.1 常州香格里拉大酒店设计概述 |
5.2 酒店公共区域FF&E实例研究 |
5.2.1 大堂区域 |
5.2.2 宴会厅及多功能厅 |
5.2.3 电梯走廊和客房走廊 |
5.3 酒店客房及套房FF&E实例研究 |
5.4 小结 |
6、结论 |
6.1 总结 |
6.2 展望 |
附录 图片索引 |
参考文献 |
论文发表与项目参与 |
致谢 |
(9)长三角地区近代工业建筑遗产文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目的与研究略径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路径 |
第二节 研究对象及界定 |
第三节 本文研究对象的时间、空间范围等相关概念说明 |
一、时间界限 |
二、“长三角”的含义及其代表性的工业遗产地 |
三、近代工业建筑个案描述选择标准 |
四、文化遗产学概念 |
五、工业建筑与工业建筑遗产 |
第四节 研究方法 |
第五节 近代工业建筑(遗产)研究综述 |
一、国外工业遗产保护理论与政策 |
二、中国工业遗产保护历程 |
三、中国近代工业建筑(遗产)研究综述 |
四、长三角地区工业建筑(遗产)专题研究综述 |
第六节 创新点及存在问题 |
一、创新点 |
二、存在问题 |
第二章 长三角地区近代工业建筑及建筑文化的发展背景 |
第一节 英国工业革命及其工业建筑的出现与发展 |
一、工业革命开始前英国手工工场建筑(18世纪中期之前) |
二、工业革命初期技术改革对工业建筑的影响(约1750—1800年) |
三、动力改革对工业建筑的影响(约1800—1835年) |
四、重工业发展与多种建筑派别流行对工业建筑的双重影响(约1835—1855年) |
第二节 英国工业革命及工业建筑带来的文化变革 |
第三节 中国1840年之前工业建筑概况——以长三角地区为例 |
一、明清时期长三角地区的手工业发展背景 |
二、长三角地区古代工业建筑概况 |
三、受西方工业建筑文化影响下的中国早期近代工业建筑 |
第三章 最具开创性的长三角近代工业建筑遗产——上海工业建筑遗产文化研究 |
第一节 外商主导的萌芽时期工业建筑文化(19世纪40年代——90年代) |
一、文化背景 |
二、西方工业建筑的引入 |
第二节 民族资本快速发展时期的工业建筑及建筑文化(1894 年—1918 年) |
一、文化背景 |
二、仿西式的工业建筑 |
第三节 华资、外资碰撞高峰期的工业建筑及建筑文化(1919 年—1936 年) |
一、文化背景 |
二、工业建筑 |
第四节 战时缓慢发展期的建筑及建筑文化 |
一、文化背景 |
二、工业建筑 |
第五节 上海近代工业建筑遗产文化综述 |
第四章 城镇型工业建遗产—南通磨闸历史工业城镇遗产文化研究 |
第一节 以大生纱厂为中心的工业城镇构成 |
一、南通唐闸历史工业城镇的诞生 |
二、南通唐闸历史工业城镇的空间布局 |
第二节 大生纱厂工业建筑及建筑文化 |
一、文化背景 |
二、大生纱厂工业建筑 |
第三节 其他衍生工业建筑及建筑文化 |
一、文化背景 |
二、唐闸历史工业城镇其他工业建筑 |
第四节 南通唐闸历史工业城镇建筑文化综述 |
第五章 受政治因素主导的南京工业建筑遗产文化研究 |
第一节 南京近代工业萌芽期的工业建筑及建筑文化(1864——1911 年) |
一、文化背景 |
二、工业建筑 |
第二节 政府主导城市建设期的工业建筑及建筑文化(1912——1949 年) |
一、文化背景 |
二、工业建筑 |
第三节 南京近代工业建筑遗产文化综述 |
第六章 民族资本为主导的无锡工业建筑遗产文化研究 |
第一节 无锡近代工业起步期的工业建筑及建筑文化(1895 年—1913) |
一、文化背景 |
二、工业建筑 |
第二节 经济繁荣期的工业建筑及建筑文化(1914 年—1936 年) |
一、文化背景 |
二、工业建筑 |
第三节 抗日坚挺期的工业建筑及建筑文化 |
一、文化背景 |
二、工业建筑 |
第四节 无锡近代工业建筑文化综述 |
第七章 长三角地区其他城市近代工业建筑遗产文化研究 |
第一节 杭州近代工业建筑遗产及建筑文化 |
一、文化背景 |
二、主要工业建筑 |
第二节 宁波近代工业建筑遗产及建筑文化 |
一、文化背景 |
二、主要工业建筑 |
第三节 镇江近代工业建筑遗产及建筑文化 |
一、文化背景 |
二、主要工业建筑 |
第四节 常州近代工业建筑遗产及建筑文化 |
一、文化背景 |
二、主要工业建筑 |
第五节 嘉兴近代工业建筑遗产及建筑文化 |
一、文化背景 |
二、主要工业建筑 |
第六节 苏州近代工业建筑遗产及建筑文化 |
一、文化背景 |
二、主要工业建筑 |
第七节 长三角地区其他城市工业建筑的文化特点综述 |
第八章 长三角地区近代工业建筑遗产时空演变研究 |
第一节 长三角地区近代工业建筑遗产建筑形态及要素分析 |
一、长三角地区近代工业建筑的造型特征及其演变 |
二、长三角地区近代工业建筑技术与结构的演变 |
第二节 长三角地区近代工业建筑避产时间演变分析 |
一、长三角地区近代工业建筑文化的萌芽期(1840—1860) |
二、长三角地区近代工业建筑文化的发展期(1860—1895) |
三、长三角地区近代工业建筑文化的成熟期(1895 — 20世纪10年代) |
四、长三角地区近代工业建筑文化的蜕变期(20世纪10年代—20世纪40年代) |
五、长三角地区近代工业建筑文化的停滞和复兴期(1937-1949) |
第三节 长三角地区近代工业建筑文化的空间演变 |
一、长三角地区近代工业化的发展线路 |
二、长三角地区近代工业建筑文化元素的空间传播 |
第九章 长三角地区近代工业建筑遗产价值研究 |
第一节 长三角地区近代工业建筑文化发展的内在动力 |
一、长三角地区近代工业建筑文化“移植”的过程及内在动力分析 |
二、长三角地区近代工业建筑文化“重塑”的过程及内在动力分析 |
三、长三角地区工业建筑文化特征演变的内在动力分析 |
第二节 长三角地区近代工业建筑遗产的文化价值 |
一、西式建筑中的东方精神——选择的智慧 |
二、近代工业建筑是中国近代社会变革的先锋之作 |
三、因水而延续的文脉 |
四、近代工业建筑空间营造中的文化意蕴 |
第三节 与中国近代其他区域工业建筑遗产的比较 |
一、中国近代工业建筑发展概况 |
二、中国近代其他区域工业建筑文化 |
三、长三角地区与华南、华北、西南地区工业建筑文化比较 |
第十章 长三角地区近代工业建筑遗产保护与利用模式探讨 |
第一节 基于文化价值研究的近代工业建筑造产保护原则与模式 |
一、近代工业建筑遗产现有保护模式与利弊分析 |
二、基于文化价值的保护原则探讨 |
第二节 基于文化价值研究的近代工业建筑遗产可持续发展利用原则与模式 |
一、近代工业建筑遗产现有利用模式与利弊分析 |
二、基于文化价值的可持续发展模式探讨 |
第三节 长三角地区近代工业建筑遗产的申遗策略 |
一、以唐闸历史工业城镇的遗产价值标准为例 |
二、长三角地区近代工业建筑遗产申遗策略小结 |
结语 |
后记 |
参考文献 |
附录1 长三角地区十六个(市级)城市近代工业建筑遗产名录 |
(10)我国藏族的民族教育政策研究 ——基于“内地西藏班”的实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的缘起 |
第二节 相关概念与研究对象 |
第三节 文献综述 |
一、少数民族教育理论和政策 |
二、内地西藏班实证研究 |
三、内地西藏班政策研究文献 |
四、本项研究的理论意义 |
五、本研究的政策分析框架 |
第四节 研究方法 |
本章参考引文 第一章 理论基础 |
第一节 国家认同和民族教育 |
一、加强民族认同 |
二、增进国家凝聚 |
三、促进经济发展 |
第二节 教育公平理论 |
一、教育公平在我国的历史发展及特点 |
二、西方教育公平理论的历史发展及特点 |
三、教育公平理论的核心思想 |
第三节 多元文化整合教育理论 |
一、多元文化整合教育的理论基础 |
二、多元文化整合教育的内涵精髓 |
三、多元文化整合教育的特点分析 |
四、多元文化主义的国际比较 |
第四节 人力资本理论 |
一、人力资源的含义和特征 |
二、人力资本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
三、当代人力资本理论的历史发展 |
四、跨文化管理中的人力资本 |
五、人力资本积累的基本途径依靠教育 |
第五节 可持续发展理论 |
一、可持续发展问题的提出 |
二、可持续发展本质上是人的发展 |
三、可持续发展中的公平含义 |
四、可持续发展中的和谐理念 |
本章参考引文 第二章 若干国家民族教育与政策比较研究 |
第一节 美国、加拿大的少数民族教育政策及特点 |
一、美国的少数民族教育政策及其特点 |
二、加拿大的少数民族教育政策及其特点 |
第二节 德国、英国的少数民族教育政策及特点 |
一、德国的少数民族教育政策分析 |
二、英国的少数民族教育政策分析 |
第三节 印度、中国的少数民族教育政策及特点 |
一、印度的少数民族教育政策 |
二、中国的少数民族教育政策 |
本章参考引文 第三章 从蒙藏学校到内地西藏班:中央对西藏特殊的教育政策安排 |
第一节 1985年以前的西藏教育情况概述 |
一、旧西藏的历史和教育 |
二、独特的西藏礼仪和文化 |
三、西藏小学教育的发展历史及政策规定 |
四、西藏中学教育的发展历史及政策规定 |
第二节 内地西藏班(校)政策的起源 |
一、历史上的蒙藏学校制度 |
二、洋务运动时期的留美幼童计划 |
三、内地西藏班的最初设立 |
第三节 内地西藏班政策的生态环境分析 |
一、特殊教育政策的客观环境 |
二、教育援藏方针的初步确立 |
三、教育援藏政策的正式实施 |
四、教育援藏政策的物质保障 |
五、教育援藏政策的人才支持 |
六、教育援藏政策的配套政策 |
第四节 内地西藏班政策发展脉络追踪 |
一、内地西藏班政策的基本内容 |
二、内地西藏班的招生人数 |
三、内地西藏班初中毕业生的分流 |
四、内地西藏班学生的扩招 |
五、内地西藏班招生政策的调整 |
第五节 特殊的教育政策与人力资源的形成 |
一、影响藏族中学生身心发展的主导因素:教育 |
二、影响藏族中学生身心发展的外部条件:汉文化环境 |
三、促进藏族中学生成长的内在动力机制:自塑能力 |
本章参考引文 第四章 当前内地西藏班的办学格局与特点研究 |
第一节 内地西藏班政策的教育特点分析 |
一、特殊的道德教育 |
二、特殊的师生关系 |
三、特殊的管理方式 |
四、特殊的教学方法 |
五、特殊的家庭教育 |
第二节 东中西部地区内地西藏学校办学分析 |
一、南通西藏民族中学 |
二、武汉西藏中学 |
三、重庆西藏中学 |
第三节 政策执行效果评价研究 |
一、政策执行效果评价依据之一:日常生活管理 |
二、政策执行效果评价依据之二:教育教学管理 |
三、政策执行效果评价依据之三:汉语言的使用 |
四、藏族中学生对政策的改善建议分析 |
本章参考引文 第五章 教学机构个案分析:上海共康中学 |
第一节 上海共康中学 |
一、共康中学的前身——回民中学 |
二、共康中学的现状 |
三、“以学生发展为本”的道德教育 |
四、“健全学生人格”的心理教育 |
五、三年制教改实验 |
六、开设多元文化课程 |
第二节 上海内地西藏班学生的届别情况分析 |
一、1985届上海内地西藏班学生情况分析(参照附录三) |
二、1995届上海内地西藏班学生情况分析(参照附录四) |
三、2005届上海内地西藏班学生情况分析(参照附录五) |
第三节 上海共康中学对西藏教育发展的贡献 |
一、学校招生覆盖面不断扩大 |
二、藏族中学生学业成绩良好 |
三、上海内地西藏班毕业生职业发展良好 |
本章参考引文 第六章 内地西藏班学生成长轨迹分析 |
第一节 藏族中学生内地适应情况分析 |
一、内地西藏班学生性别分析 |
二、藏族中学生的业余生活怎么过 |
三、藏族中学生内地生活有哪些不适应 |
四、藏族中学生的交友情况如何 |
第二节 藏族中学生文化民族的认同与传承 |
一、藏族中学生对本民族文化了解多少 |
二、藏族中学生的语言取向如何 |
三、对多元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
第三节 内地西藏班办学模式分析 |
一、为什么来内地读书 |
二、如何看待内地办班效果 |
三、藏族中学生的自我期待是什么 |
第四节 内地西藏班政策对藏族中学生的成长影响 |
一、藏族中学生内地生活描述 |
二、藏族中学生内地生活适应的四大关 |
三、藏族中学生在内地学习生活的适应性测验 |
本章参考引文 第七章 绩效评价:价值与效果研究 |
第一节 内地西藏班政策评价 |
一、基于因子分析法的总体评价 |
二、评价的指标选择及数据来源 |
三、考察原有变量是否适合进行因子分析 |
四、提取因子 |
五、西藏社会各界对政策的高度评价 |
第二节 政治价值分析 |
一、积极的道德建设 |
二、增进民族认同 |
三、培养信念坚定的新西藏建设人才 |
第三节 文化价值分析 |
一、汉藏双语促进文化交流 |
二、藏汉文化相互融合 |
三、带动文化援藏力度加大 |
第四节 教育价值分析 |
一、改善西藏教育教学设施 |
二、内地西藏班政策推动西藏中等教育发展 |
三、内地西藏班学生享受同等优质教育资源 |
四、提高西藏教育师资水平 |
第五节 经济社会价值分析 |
一、“全国援藏”推动西藏经济社会大发展 |
二、独特办学政策带动经济社会发展 |
三、内地西藏班毕业生直接服务西藏经济社会发展 |
第六节 西藏发展成就对制定少数民族教育政策的启示 |
一、西藏教育发展的主要成就 |
二、西藏教育发展的基本经验 |
三、我国发展少数民族教育的基本策略 |
本章参考引文 第八章 内地西藏班:面临的新挑战与对策研究 |
第一节 内地西藏班学生的成长烦恼 |
第二节 内地西藏班教师的发展困惑 |
第三节 内地西藏班教育教学管理优化 |
一、管理体制问题 |
二、经费问题 |
三、教材和教学计划问题 |
四、教学质量监督问题 |
第四节 基干文化适应的教育政策调整 |
一、文化多样性的意义 |
二、以“民居制”代替封闭式学校管理 |
三、以“助学金”方式支持学生回家探望 |
四、引进藏族厨师 |
五、适当调整教学安排 |
第五节 少数民族教育政策一体化衔接 |
一、完善我国少数民族教育政策的建议 |
二、内地西藏班政策与我国少数民族教育政策对接 |
三、内地西藏班政策与西藏自治区人才政策对接 |
本章参考引文 结论与展望 访谈观点摘要 采访程序 参考文献 读博期间科研成绩 附录一:访谈实录 |
上海地区 |
访谈一 |
访谈二 |
访谈三 |
访谈四 |
访谈五 |
访谈六 |
访谈七 |
访谈八 |
重庆地区 |
访谈九 |
访谈十 |
访谈十一 |
西藏拉萨市 |
访谈十二 |
访谈十三 |
访谈十四 |
访谈十五 |
访谈十六 |
访谈十七 |
访谈十八 |
访谈十九 |
访谈二十 |
访谈二十一 |
访谈二十二 |
访谈二十三 |
访谈二十四 |
访谈二十五 |
访谈二十六 |
访谈二十七 |
访谈二十八 |
西藏山南地区 |
访谈二十九 |
西藏日喀则地区 |
访谈三十 |
西藏林芝地区 |
访谈三十一 |
西藏那曲地区 |
访谈三十二 |
访谈三十三 |
浙江绍兴 |
访谈三十四 |
江苏常州 |
访谈三十五 |
访谈三十六 |
江苏南通 |
访谈三十七 |
访谈三十八 |
北京地区 |
访谈三十九 |
访谈四十 |
访谈四十一 |
天津地区 |
访谈四十二 |
河南郑州 |
访谈四十三 附录二: 内地西藏班办学模式调查问卷 附录三: 1985届上海内地西藏班学生情况表 附录四:1995届上海内地西藏班学生情况表 附录五:2005届上海共康中学学生情况表 附录六:1985届上海内地西藏班学生毕业去向情况表 附录七:上海市共康中学西藏班学生各因子得分和综合得分及排名 附录八 共康中学2009学年度总课表 附录九:上海市委副书记、市长朱镕基在毕业典礼上的讲话(摘要) 致谢 |
四、常州大酒店公共区域改造项目(论文参考文献)
- [1]苏锡常老城建筑风貌的特征及传承设计研究[D]. 邢兆连. 江南大学, 2021
- [2]海洋环境影响下青岛滨海建筑形态特征研究[D]. 韩雪. 青岛理工大学, 2020(01)
- [3]江南地区历史街区毗邻地带的城市设计方法研究[D]. 刘唯书. 江南大学, 2020(01)
- [4]空间记忆与情境重构 ——当代江南村镇文化景观设计研究[D]. 汪瑞霞. 南京艺术学院, 2020(06)
- [5]广州绿道系统中的文化景观呈现研究[D]. 刘琳婕.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6)
- [6]老工业区转型背景下新城区居住就业空间协调发展研究 ——以常州经开区为例[D]. 赵宏钰. 东南大学, 2019(06)
- [7]基于空间形态视角的城市综合体空间分析 ——以常州市为例[D]. 黄文洁. 东南大学, 2018(04)
- [8]星级酒店室内设计中FF&E设计的本土化研究[D]. 曾友. 苏州大学, 2016(02)
- [9]长三角地区近代工业建筑遗产文化研究[D]. 于晓磊. 南京大学, 2015(01)
- [10]我国藏族的民族教育政策研究 ——基于“内地西藏班”的实例分析[D]. 赵靖茹. 复旦大学, 20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