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源单体附加系论文_尚维,党江波,梁国鲁,郭启高,张艳

导读:本文包含了异源单体附加系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标记,花药,细胞学,父本,母本,减数,植物。

异源单体附加系论文文献综述

尚维,党江波,梁国鲁,郭启高,张艳[1](2018)在《抗黑胫病Nicotiana tabacum-N.plumbaginifolia异源单体附加系的鉴定及其后代中抗黑胫病植株的筛选》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背景】黑胫病为烟草的主要病害,目前抗病性主要来源于Florida 301,抗性单一成为烟草抗黑胫病育种的瓶颈,故引入新抗源培育新品种对烟草抗黑胫病育种是有利的。野生烟草种Nicotiana plumbaginifolia对黑胫病具有较强抗性,是较为理想的黑胫病抗源。【材料与方法】本研究对一株N.tabacum-N.plumbaginifolia异源五倍体的后代—TP-1进行鉴定,并在其自交后代中筛选对黑胫病具有较强抗性的植株。首先,对TP-1进行细胞遗传学分析和黑胫病病原菌侵染试验;其次,以云烟87(2n=4x=48)、抗黑胫病野生烟草N.plumbaginifolia(2n=2x=20)及TP-1为材料,进行外源染色体特异分子标记的筛选;第叁,利用特异分子标记对191株TP-1自交后代进行分析;第四,通过离体侵染法对含特异性标记的植株进行鉴定;第五,观测抗病异源染色体株系的育性。【结果与分析】TP-1染色体数目为49,减数分裂中期染色体构型为2n=24II+1I,基因组原位杂交证实该植株有一条染色体来自N.plumbaginifolia,离体侵染试验显示,该植株对黑胫病具有较强抗性,为抗抗黑胫病的异源单体附加系。分子标记筛选试验显示,PT40035、PT54199、PT60715和PT52640能在TP-1中扩增出N.plumbaginifolia特异产物。在191株TP-1自交后代中筛选出154株含N.plumbaginifolia特异分子标记的植株,这些植株应含N.plumbaginifolia的染色体。离体接种黑胫病病原菌孢子液后,191株TP-1自交后代中有125株未出现病斑,其余66株出现不等程度的水渍样病斑,未出现病斑的植株中有1株未扩增出N.plumbaginifolia特异分子标记。7株植株的花粉活力较高,且能正常坐果,其中1株具N.plumbaginifolia特异SSR标记,且无病斑,可能为抗病异源二体附加植株;另有5株具N.plumbaginifolia特异SSR标记,但有病斑,可能为不抗病的异源染色体株系;还有1株无N.plumbaginifolia特异SSR标记,且有病斑,可能为不含外源染色体的株系。【结论】可见,TP-1为抗黑胫病的N.tabacum-N.plumbaginifolia异源单体附加系;利用SSR分子标记于TP-1自交后代中筛选抗黑胫病异源染色体植株具有一定的可行性;部分育性较高的TP-1自交后代可能为异源二体附加系。(本文来源于《2018中国作物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期刊2018-10-14)

刘如亮,刘虹,陈雁,覃瑞,李刚[2](2011)在《药用野生稻(CC)-栽培稻(AA)异源单体附加系MAAL8的遗传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通过对药用野生稻-栽培稻异源单体附加系MAAL8进行花药培养及其与栽培稻H1493回交,研究异源单体附加系的遗传特征。[方法]采用表型分析研究了后代分离比例,并采用SSR和甲基化分析研究了异源染色体的传递行为。[结果]在145个回交后代植株中有78株保留了MAAL8的卷叶标记性状,在32株花培植株中有5株为正常卷叶,2株为极端卷叶,其余为平叶植株。用14对SSR标记进行分析显示,在所有卷叶植株中可得到药稻特征带型,而在平叶植株中都没有。用11个多态性RFLP标记进行Methyla-tion-Sensitative Southern分析显示,有8个在AA和CC基因组之间的甲基化变异方式是不同的。[结论]MAAL8的异源染色体可经过减数分裂完整独立地传递给后代,并保持表型特征不变,且药稻的甲基化方式随着单条染色体的附加可在杂种后代中稳定遗传,甲基化的稳定性可能对异源染色体在栽培稻基因组环境中的相对独立遗传有一定作用。(本文来源于《安徽农业科学》期刊2011年17期)

刘如亮,刘虹,陈雁,覃瑞,李刚[3](2011)在《药用野生稻(CC)-栽培稻(AA)异源单体附加系MAAL8的遗传分析(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通过对药用野生稻-栽培稻异源单体附加系MAAL8进行花药培养及其与栽培稻H1493回交,研究异源单体附加系的遗传特征。[方法]采用表型分析研究了后代分离比例,并采用SSR和甲基化分析研究了异源染色体的传递行为。[结果]在145个回交后代植株中有78株保留了MAAL8的卷叶标记性状,在32株花培植株中有5株为正常卷叶,2株为极端卷叶,其余为平叶植株。用14对SSR标记进行分析显示,在所有卷叶植株中可得到药稻特征带型,而在平叶植株中都没有。用11个多态性RFLP标记进行Methylation-Sensitative Southern分析显示,有8个在AA和CC基因组之间的甲基化变异方式是不同的。[结论]MAAL8的异源染色体可经过减数分裂完整独立地传递给后代,并保持表型特征不变,且药稻的甲基化方式随着单条染色体的附加可在杂种后代中稳定遗传,甲基化的稳定性可能对异源染色体在栽培稻基因组环境中的相对独立遗传有一定作用。(本文来源于《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期刊2011年05期)

马兰[4](2010)在《植物异源单体附加系鉴定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植物异源单体附加系是利用外源基因进行品种改良和基因组研究的重要材料。综合阐明了形态标记、细胞学标记、生化标记、分子标记和原位杂交技术在鉴定植物异源单体附加系中的作用,并对各种技术的优缺点进行了综合比较。(本文来源于《黑龙江农业科学》期刊2010年04期)

谭光轩[5](2008)在《植物基因组研究与利用的新型工具——异源单体附加系》一文中研究指出在高等植物中,以种间杂交和回交把有益基因从一个物种转移到另一个物种为目的育种项目中,单个外源染色体常常被附加到含有受体细胞完整一套染色体中,形成异源单体附加系。这种异源单体附加系是阐明基因组结构和转移基因的有效工具。它可以通过回交形成覆盖整个基因组的渗入系重迭群,用于建立以受体物种基因组为载体的外源物种基因组文库。另外,一套完整的异源单体附加系也可看作是一个拥有分散供体基因组成为单个染色体单位的文库,便于精确高通量地将标记分配到单个供体染色体上,从而可以比较供体染色体和各自的直向同源受体染色体之间的标记位置和同线性关系。同时,也便于研究同源染色体的渗入机制和配对状态。文中介绍了异源单体附加系的培育和特性,并着重阐明了它在遗传育种和基础研究中的应用。(本文来源于《遗传》期刊2008年01期)

蓝伟侦,李刚,何光存,吴士筠,刘钊[6](2006)在《一个药用野生稻异源单体附加系在减数分裂时期的GISH分析鉴定》一文中研究指出异源单体附加系是从亲缘关系较远或属间的一个物种单条染色体附加到另一个物种中.栽培稻珍籼97B与药用野生稻Hy18杂交与连续回交,在BC 2后代中得到一个药用野生稻单体附加系.生物素标记的药用野生稻总DNA作为探针,未标记的栽培稻总DNA封阻,对其异源单体系减数分裂染色体进行基因组原位杂交.F ISH结果表明,在栽培稻(AA,2n=24)基因组中附加了一条药用野生稻染色体,并鉴定为第8号染色体.研究表明,药用野生稻异源单体附加系的建立为药用野生稻的基因组学和遗传学的研究提供一个新的操作平台,而G ISH技术在水稻远缘杂交育种中是最准确有效的染色体鉴定方法.在水稻育种改良中具有重要应用前景.(本文来源于《中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06年01期)

周仲华,余萍,刘光辉,何鉴星,陈金湘[7](2004)在《索马里棉异源单体附加系的形态及分子特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细胞学和形态学观察,从(陆地棉×索马里棉)异源六倍体的陆地棉回交后代中,鉴定出2个异源单体附加系,用 RARD 方法对其附加的染色体来源进行分子鉴定和区分。在 160 条引物中,筛选出引物SBSG11 能特异标记异源单体附加系Ⅰ所附加的索马里棉染色体,特征带长约600 bp ;引物SBSC03 能特异标记异源单体附加系Ⅱ所附加的索马里棉染色体,特征带长约700 bp;引物SBSE07 和SBSE08 分别扩增附加第Ⅰ和附加系Ⅱ产生共有的特征带。高强纤维索马里棉异源附加系对棉花品种改良可能具有重要的价值。(本文来源于《科学通报》期刊2004年06期)

钟冠昌,张荣琦,肖恩时,陈春环[8](1987)在《一个异源胞质单体附加系小麦的遗传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以长穗偃麦草(Elytrigia elongata=Agropyron elongatum,2n=70)为母本,普通小麦为父本,进行核代换回交,在第九次回交的F_1(BC,F_1)代里,发现了一个异源胞质单体附加系小麦,代号E617。以E617做母本,普通小麦做父本进行杂交,杂种F_1出现正常株和弱株两种类型。正常株具有43条染色体,弱株具有42条染色体。反交,以普通小麦做母本,E617做父本,杂种F_1,无论是具有43条染色体还是具有42条染色体的植株,都是正常的。正反杂交结果表明,长穗偃麦草细胞质对普通小麦的细胞核产生了抑制作用,使核质杂种生长不正常,而附加一条特异的长穗偃麦草染色体(或端体),就能消除长穗偃麦草细胞质的抑制作用,使核质杂种恢复正常生长。(本文来源于《西北植物学报》期刊1987年04期)

异源单体附加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通过对药用野生稻-栽培稻异源单体附加系MAAL8进行花药培养及其与栽培稻H1493回交,研究异源单体附加系的遗传特征。[方法]采用表型分析研究了后代分离比例,并采用SSR和甲基化分析研究了异源染色体的传递行为。[结果]在145个回交后代植株中有78株保留了MAAL8的卷叶标记性状,在32株花培植株中有5株为正常卷叶,2株为极端卷叶,其余为平叶植株。用14对SSR标记进行分析显示,在所有卷叶植株中可得到药稻特征带型,而在平叶植株中都没有。用11个多态性RFLP标记进行Methyla-tion-Sensitative Southern分析显示,有8个在AA和CC基因组之间的甲基化变异方式是不同的。[结论]MAAL8的异源染色体可经过减数分裂完整独立地传递给后代,并保持表型特征不变,且药稻的甲基化方式随着单条染色体的附加可在杂种后代中稳定遗传,甲基化的稳定性可能对异源染色体在栽培稻基因组环境中的相对独立遗传有一定作用。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异源单体附加系论文参考文献

[1].尚维,党江波,梁国鲁,郭启高,张艳.抗黑胫病Nicotianatabacum-N.plumbaginifolia异源单体附加系的鉴定及其后代中抗黑胫病植株的筛选[C].2018中国作物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2018

[2].刘如亮,刘虹,陈雁,覃瑞,李刚.药用野生稻(CC)-栽培稻(AA)异源单体附加系MAAL8的遗传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1

[3].刘如亮,刘虹,陈雁,覃瑞,李刚.药用野生稻(CC)-栽培稻(AA)异源单体附加系MAAL8的遗传分析(英文)[J].AgriculturalScience&Technology.2011

[4].马兰.植物异源单体附加系鉴定方法研究[J].黑龙江农业科学.2010

[5].谭光轩.植物基因组研究与利用的新型工具——异源单体附加系[J].遗传.2008

[6].蓝伟侦,李刚,何光存,吴士筠,刘钊.一个药用野生稻异源单体附加系在减数分裂时期的GISH分析鉴定[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

[7].周仲华,余萍,刘光辉,何鉴星,陈金湘.索马里棉异源单体附加系的形态及分子特征研究[J].科学通报.2004

[8].钟冠昌,张荣琦,肖恩时,陈春环.一个异源胞质单体附加系小麦的遗传分析[J].西北植物学报.1987

论文知识图

栽培稻H一1493、药用野生稻和25个异利用药用野生稻gDNA对BC 2的G ISH分析利用药用野生稻gDNA对BC2的GISH分析黄瓜单体异附加系与异源叁倍体形态比较...亲本植株的形态(从左至右分别是IR 3191...附匆系口及对朋花}s}对照;t七,附叻系n

标签:;  ;  ;  ;  ;  ;  ;  

异源单体附加系论文_尚维,党江波,梁国鲁,郭启高,张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