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藏区的社会稳定对维护整个国家的安全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随着藏区社会改革发展的不断深入,传统的入藏公路安检模式与藏区深刻变化的安全形势已经不相适应。国外对“微表情”理论的研究及相关成果臻于成熟并应用于社会诸多领域,值得我们借鉴。安检人员对受检人员适时引导刺激,及时观察、分析其“微表情”的变化;同时,智能系统模块将视频中截取的人脸图像进行黑名单数据检索和“微表情”识别,实现对可疑人员的甄别与预警。基于“微表情”的“安检”模式对于及时发现可疑分子,最大限度地压缩“藏独”活动实施的空间,维护藏区的社会稳定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微表情识别;安检;公安机关;预防预警
西藏自治区地处祖国西南边陲,是我国连接印度、尼泊尔、不丹等中亚国家的国际门户,战略地位显要,是重要的国家安全屏障。北邻新疆、青海,东接四川、云南,南边与印度、尼泊尔、不丹等国毗邻,西面与克什米尔地区接壤,整个藏区(本文提及的藏区为西藏自治区辖区)的边境线长达4000多公里,蜿蜒于青藏高原最南缘的喜马拉雅山脉及其山脚的延伸部分全长2500多公里,该山脉高峻雄伟,平均海拔在6000米以上,居高临下的地理优势和绵延曲折的边境线使得西藏成为国家安全的天然屏障,在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上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1]。同时,西藏与南亚诸国地理联系紧密,是我国西南地区的重要的战略通道,关系着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顺利推进,在我国构建“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全面开放新格局中具有特殊的重要作用。新中国成立以后,在领导西藏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进程中,党中央历来高度重视西藏工作,始终把西藏工作置于国家改革和发展的大局中整体谋划布局。维护西藏稳定是当前西藏社会治理的最大政治,“治国必治边、治边先稳藏”,习总书记从国内外两个大局出发,在继承和总结我党建设发展西藏思想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这一战略思想,并以此为核心形成了我国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的“治藏方略”。
一、西藏地区安检站的工作现状
由于历史因素和现实原因,藏区私逃出境的藏人多、从事分裂活动的重点骨干多,一直都是境外分裂势力实施分裂活动的重点地区。为加强社会面管控工作,构筑反分裂、反渗透的坚实防线,西藏公安机关在进入藏区的重点路段、重点区域内设立维稳治安检查站,仅国道318线就设置了10余个安检站①。在西藏地区的机场、火车站、大型活动场所的安全检查中,安检人员②单纯依靠受检人员③的身份证件、言行举止、携带物品等作为推断是否为可疑人员的依据,虽然常规的安全检查对于发现可疑人员的有效性值得肯定,但对于具备反安检意识和能力的“藏独”分子,这种“粗犷式”地“以物及人”的安全检查模式造成工作量大而繁琐,也不足以快速识别可疑人员。
笔者曾调研了拉萨市的入城安检站,该检查站作业流程是:首先识别入城人员是否是非西藏户籍的藏族人员,其次对入城人员进行安全检查,最后仅对非西藏户籍的藏族人员制作并发放通行卡,进而对此类人员进行后期管控。但这种安全检查可能产生的负效应值得商榷,且针对“藏独”分子的识别意义不大。以“3.14”事件来看,进入拉萨的暴乱分子有相当数量的非藏族人,并且大部分暴乱分子采取就地取材的方式实施打砸抢烧活动。
有些安检人员看到了此弊端,于是采取“察言观色”的方法来辅助识别可疑人员,虽然这种方式存在一定的优势,但是察言观色主要以经验作为判断依据,其科学性和准确性难以定论;加之安检人员性格、情绪、经历等个人因素的影响,不同的安检人员对同一被检查者会产生不同的判断。总之,通过察言观色来辨别人的语言、行为等是否真实的难度仍然较大。由于藏区安检站承载着巨大的人流量,安检人员必须对每一名受检人员进行安检,客观来说,安检人员的配备是不足的;另一方面,由于X射线具有独有的穿透性特性,人们根据需要,设计出适合安检排爆工作的便携式X光机,并得到广泛使用,这大大提高了安检效率。但是,传统的X光机进行安检耗时长,并且不具备对人“测谎”的功能,使得安检站常处于超负荷运转状态。在实践中,存在这样一种现象,即受检人员在安检站内停留的时间越长越会产生受歧视的感觉。
因此,安检人员必须采取某种方式或手段迅速对受检人员做出初步且较为准确的判断,从而提高安检工作的效率。据统计,在人与人的实际交流中,仅7%的信息靠语言传达,38%的信息通过声音,占比高达55%的信息来自于表情和肢体语言[2]。因此,检查站的安全检查在针对人员识别方面,可以引进“微表情”技术,提升对受检人员的甄别能力。现实中的“藏独”分子大都具有较强的掩饰能力,安检人员能够直观感受的面部表情一般不是真实的。“藏独”分子在未获准入藏前,佯装配合安检,此时安检人员的警惕性较低,一旦身份被识破或者禁止准入,也许会对安检人员发动突然袭击,造成伤亡事件。此类风险也可以通过有意识地对受检人员面部微表情的识别,窥探其真实想法,进行提前预警和防范,降低安检风险。综上所述,将“微表情”检测引入到受检人员的安检中,未尝不是一种利大于弊的尝试。
2018年10月10日,旨在全面提升图书馆馆员科研水准的2018“图书馆学术论坛”在上海师大图书馆召开。在本次论坛的专家专题报告会上,上海社会科学院信息研究所研究员王世伟,华东师范大学信息管理系教授金武刚,《大学图书馆学报》副主编、北京大学图书馆研究馆员王波分别作了题为《关于公共图书馆服务品牌若干问题的思考》《图书馆学的B面——学科研究突破的方向与原则》《图书馆学论文的写作与投稿》的报告。我们对专家们的报告作了整理摘编,在此以飨读者。
二、“微表情”识别安检模式的基本原理
基于“微表情”识别的安检模式并非一般意义上的察言观色,它是以微表情理论研究为基础,心理学与大数据、人工智能、信息通信的结合,由人工模块和智能系统模块构成。人工模块,是指安检人员在与受检人员面对面交流互动的过程中,适当对受检人员引导刺激或者充分利用安检场所内的物理环境、社会环境等刺激性因素,对诱发的受检人员“微表情”变化进行观察、分析,结合安检人员的专业知识推断出可疑人员。智能系统模块,运用大数据、计算机视觉、人工智能模式识别等技术,将视频中截取的人脸图像首先进行黑名单数据检索,即与公安黑名单数据库的对比,实现对吸毒人员、布控人员等的识别、判断和安全预警。黑名单数据主要包含前科人员、在逃人员、重点人员等,这些“特殊”人员的免冠头像、姓名、籍贯等信息都存储在公安机关的黑名单数据库中,这是黑名单数据检索的主要信息支撑。若无对比不成功,系统则进行微表情识别,通过信息系统实现对受检人员的面部“微表情”的捕捉、分析、研判,实现对可疑人员的识别与预警,有效预防潜在的违法犯罪和可控性突发事件的发生,从而维护国家安全和藏区社会秩序的稳定。基于“微表情”的安检模式,从安检工作的实际出发,通过对面部微表情的捕捉与分析在安检中识别和研判可疑人员、风险预警、处置决策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实用意义。
庐山西海周边客源市场较多,有武宁、修水、南昌、九江、武汉等地。又因庐山西海与世界名山庐山相邻,在庐山的影响下客源市场得到进一步提高。因此,从庐山西海长远发展来看,随着近年来老龄化的加剧和人们对身体健康更加关注,使得养生旅游的发展前景十分可观。
也有人认为,微表情是个体试图隐藏或压抑其真实情感时所泄露出的非常短暂的且不能自主控制的面部表情[4]。无论如何定义,“微表情”就像是人内心的一面镜子,是人体神经系统受到外部刺激时产生的应激反应所带动面部肌肉的运动,直接反映出人的真实想法。即便是累犯、惯犯以及强心理素质的罪犯能够刻意掩饰其面部表情的变化,像瞳孔、鼻尖、皱眉肌等发生的细微改变不会受到有意识的控制。换言之,“微表情”不会受到意识的控制,能表达被压抑的真实情感[5]。正因如此,许多国家早已开展“微表情”研究,并且运用于国防安全、反恐防暴、出入境检查、侦查讯问、医学临床、心理评估等领域。
图1 人类常见微表情图例
本文对2015~2017年30家样本企业已披露的87份年报进行数据和信息的提取,主要考察的财务指标包括营业收入和增长率、净利润和增长率、营业收入复合增长率、净利润复合增长率、平均资产收益率、研发投入等,并对企业主要产品与服务、商业模式、子公司情况、股东信息等涉及转型升级的行为进行编码,采取分组背对背校验,确定具体分析内容。
三、“微表情”识别安检模式的可行性分析
人类的表情来源于神经系统的驱动,在人的大脑中存在控制面部肌肉运动的锥体束内运动系统和锥体束外运动系统,锥体束内运动系统受人的意识控制,此系统催生的表情是人为的,比如某人彩票中巨奖,面部表情却很“淡定”;锥体束外运动系统驱动人体对刺激的本能反应,它所产生的面部肌肉运动不必经过大脑的思考。两系统在针对同一外界刺激会同时分别发出抑制真实情绪的指令和不自主表现真实情绪的指令,在两指令冲突的过程中,真实表情会在极短的时间内不受控制地在面部出现。人对自己真实的情绪情感不可能完全压制,最终都会表现出来,这是由微表情无意识的自发式特性决定的。因此,微表情可以作为欺骗检测的一个有效线索[6]。
“微表情”是在情绪诱发下产生的不到1/5秒的脸部动作,是跨越不同民族和文化群体的面部表情,能够作为辨识谎言的标识[3]。人类常见的微表情种类至少有6种,如惊讶、愤怒、悲伤、愉悦、恐惧、轻蔑和厌恶等。惊讶,当人感到惊讶时,其下颚会微微下垂并带动嘴唇放松,双眼睁大,双眉上耸。愤怒,此时人的前额紧皱带动双眉下垂,皱眉,上眼睑抬升,鼻翼扩张,嘴角肌肉紧张。悲伤,典型特征为嘴角的下拉以及下巴的收紧,有双眉常向中间收紧。愉悦,与悲伤相反,愉悦的嘴角向上翘,脸部肌肉向上抬致使眼睑收缩,常常形成“鱼尾纹”,而假笑一般不会出现皱纹。恐惧,即人感到害怕时,眉头上扬,皱眉,鼻孔自然扩张,眼睛圆睁,嘴巴张大。轻蔑,眉毛、嘴角单边上抬,常带有嘲笑状,有时伴有虚眼的表情。厌恶,眉毛下压,皱眉,眯眼,上嘴唇自然提升;当人闻到恶臭味常作此表情。
利用传统的灌浆防渗技术结合较先进的混凝土防渗墙技术,一方面解决了大坝基岩和大坝体渗漏问题,另一方面较好地改善了坝体的稳定性,从而为大坝的整体性和安全性提供了保障。该技术组合先进,安全可靠,施工方便,质量有保证,值得推广应用。
目前,与“微表情”识别相关的运用较为成熟。在侦查人员对犯罪嫌疑人的讯问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有时甚至可以产生讯问语言无法替代的功效,侦查人员可以利用它向犯罪嫌疑人传递有利于促使他们如实陈述的信息[8]。侦查人员可以通过嘴唇、眼睛、眉毛、脸色和面部肌肉的变化来判断犯罪嫌疑人的情绪、推测其心理,有利于识别犯罪嫌疑人是说谎还是真实情感的表达,进而起到确定嫌疑人、验证证据、调整讯问策略等作用。讯问伤害案中犯罪嫌疑人与受害者的关系时,嫌疑人脸上出现了皱眉、瘪嘴等表示厌恶的表情,说明嫌疑人的陈述与真实情况是有矛盾的,讯问人员就得适当调整讯问的方法和节奏了。“微表情”安检仅需要通过肉眼直观的观察,使得安检人员能够从紧盯仪器屏幕的繁重工作中得到解放,其低成本性适宜在安检实务中推广。
采用统计软件SPSS19.0对整个实验过程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和用 ±s表示,运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χ2检验。(P<0.05)表示数据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人类面部微表情系统的特点可以排除地域差异、社会阶层和文化背景,具有共通性[7]。这说明,不论受检人员的国籍、性别、年龄等有何差异,在面临入藏安检时因遭遇刺激源所产生的微表情和心理情绪都是一样的,微表情的共通性为其在安检中实现对人的观察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安检站作为入藏的“必经之路”,每一名受检人员都要接受检查者的询问、指示等,这种直接的交流沟通,为检查者提供了近距离观察受检人员面部表情变化和反应的基础。检查者与受检人员间的不平等地位,这样监管的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二者的对立。正是这种对立催生了站内社会性的刺激环境,往往受检人员在此环境下产生的厌恶、愤怒、惊讶等情绪,甚至由于心理强烈的抵触情绪产生过激的行为,这为“微表情”研判提供了现实依据。
至于对“微表情”的技术分析,“拿来主义”未尝不是一条捷径。美国在“9.11”事件后,研发了基于微表情分析的行为观测技术BDA(Behavior Detection and Analysis),并已经运用在全美100多个机场的安检工作中,安检人员可以人脸面部表情来进行欺骗检测,寻找可疑的乘客,事实证明该技术带来的成功率极高。同样,在出入境领域,美国成功运用了“US-VISIT”身份识别系统,该系统的特征在于将个人唯一的生物特征,如面像、指纹等完全与个人信息绑定,通过计算机完成智能识别身份,在满足对国土安全需要的同时大幅提升通关的效率。澳大利亚的SmartGate系统广泛运用于机场的入关检查,其基本原理是通过系统摄像头对人面部影响截取并进行智能识别,当确定人员的面部表情完全正常后才开闸放行。目前,我国微表情研究领域创新成果丰硕,以中科院的傅小兰团队为代表的科研团队建立了中国人面孔的微表情数据库,并在此基础上采用Gabor特征法研发出自动微表情识别系统。
在实践中,微表情识别系统通过现有摄像设备,采用当下较为成熟的Viola人脸检测、识别技术能够容易实现对人脸图像持续少间隔的多幅精准捕捉,分别调用深度学习算法识别,最后采用贝叶斯方法融合决策[10],最终获得与黑名单数据库中的人脸数据对比结果,当其相似度达到设定阈值时,则自动触发预警,不再进行微表情识别。对于成功完成黑名单数据检索的人员,仍可能存在安全威胁,继续借助人脸识别技术进行微表情识别,采用人工智能模型全程、实时对人脸图像分析,并将识别结果以直观的情绪类型反应在终端设备提示预警或者供安检人员参考。微表情识别同样需要巨大的数据作为人工智能深度学习的信息来源。目前我国的CASME(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microexpression),日本筑波大学的Polikovsky dataset、芬兰Oulu大学的SMIC(Spontaneous microexpressioncorpus)等收集了较为完整的数据集信息[11]。值得庆幸的是信息时代的便利,使得影视、新闻、安防系统、互联网等成为微表情数据的重要来源。
四、“微表情”识别安检的实现途径
无论何种工作,“人”的重要性是不可忽视的。公安机关安检人员肩负着维护国家安全、社会稳定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使命。在安检的过程中,充当着管理者和服务员的角色。其交流沟通的方式方法、政策法规的熟悉度、现场的防控能力等都有较高的要求,尤其对受检人员虚假信息甄别、真实意图捕捉的能力要求极高。由于安检的目的在于对被检查人员的识别、预判和预警,因此,安检人员仅需要做到能够识别6种微表情类别(惊讶、愤怒、悲伤、愉悦、恐惧和厌恶)即可,有利于减轻安检人员的学习负担。将常见“微表情”的识别作为履职要求、轮训学习必须修课推广到所有基层安检站,使安检人员初步掌握和了解微表情识别技术,能够在实践中独立完成对“微表情”的捕捉、分析与预判,提升队伍整体的专业性;集中公安机关内部情报、刑侦等领域的专家,与“微表情”研究团队展开合作,引入心理学、社会学等第三方人员,组建专业的“微表情”训练团队,把靠经验判断的察言观色辨别升级为系统、专业的“微表情”研判。引进国外专业微表情研究团队开发FACS(面部编码系统)、Ekman研发的METT等系统用于安检人员的微表情训练,同样会提升微表情的识别能力,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微表情持续的时间足够短,以至于即便经过训练的人有可能也不会察觉,因此,对微表情的识别、判断与预警必须辅助于“微表情”分析系统,该系统依托于现场的视频监控设备,在对受检人员面部捕捉的基础上,首先与公安内部数据库中既存的重点人员、嫌疑人员、在逃人员等进行人脸识别,若人脸匹配成功,立即预警安检人员采取进一步措施;否则,通过人工智能深度识别技术进一步对受检人员进行面部微表情分析,反映相关的危险程度。
在各级公安机关的合成作战中心,以人脸图像对比为代表的高科技侦查技术得到了广泛运用,并已经取得丰硕的成果。图像智能识别广泛运用于公司企业的考勤和门禁、高铁站人票一致检验等领域,并且相关技术十分成熟,如首都国际机场、深圳海关口岸等人员密集场所都已经已使用具备人脸识别功能的监控系统。同时,微表情安检系统的运行成本极低,只需做好系统数据库信息充实和软件升级即可。虽然“微表情”在安检中的理论研究和运用尚属空白,但其实践已经有了一系列成熟的模式支撑。
我国在微表情领域的研究相对较晚,但微表情相关领域的专家傅小兰、姜振宇等在微表情理论、面孔识别和情感认知机制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形成了一系列的理论著作和运行系统供我国实务领域借鉴。同时,通过安检站内的摄像设备可以快速捕获受检人员的面部表情,供计算机系统分析研判。计算机具备的处理大规模数据的能力,显然能够提升微表情识别的效率。“微表情”作为察言观色的升级系统,使得安检人员在经过专业培训之后能够快速提升预警预判和谎言判断能力,进而提升安检的实用效果。美国心理学家Paul Ekman在2002年开发了METT(Micro Expression Training Tool)微表情识别训练工具,该训练程序能在1.5小时内提高个体的微表情识别能力,且后测成绩比前测成绩平均提高30-40%[9]。在调查中发现,受检人员一旦进行深入检查环节,其心理极度抵触,失落、不满、愤怒的情绪导致其无意愿配合检查,甚至引起现场冲突。即便是安检人员正常的问询或者示意都会被视为无理或者挑衅。而安检人员通过微妙的“微表情”变化能够较为准确把握被检查人员对环境刺激所反应的心理,甄别受检人员的语言、行为的真实性,判断潜在的“藏独”分子,进一步决策采取较为适宜的应对方式。
图2 一个厌恶的微表情(第3张图片为表情幅度最大的帧)
(样例来源:傅小兰研究团队的微表情数据库)
五、“微表情”识别安检模式的问题
“微表情”在其他领域运用中出现的“奥赛罗错误”④同样会出现在安检中。“奥赛罗错误”是指非说谎者可能表现出与说谎者一样的行为[12]。也不难理解,当非重点人员或者嫌疑人员在安检站内受到物理环境和安检人员的刺激,同样可能产生与嫌疑人员或者重点人员相同的微表情和情绪,因为这些正常的受检人员担心自己可能会被视作目标人员而形成同一心理反应。“奥赛罗错误”不仅会降低安检工作的效率,还容易导致突发事件发生。从另一方面看,真正的目标人员往往具有丰富的社会经验和较强的心理素质,在特定的安检场合能够控制住自己的表情,而此类微表情变化足够弱,以致安检人员很难觉察。尤其对于久经考验的骨干分子,安检人员对其微表情的正确识别的概率极低。安检人员自身造成的错误也不能排除。安检人员对受检查人员微表情所作出的识别、预判和预警,可能会受到自身固有思维的限制以及受检人员的语音、语调、走姿、衣着等其他因素的影响。因此,实际安检中的准确率很难保证。
安检人员为避免上述错误,一要合理运用刺激源。安检人员多采用强硬的问话或带有强制的行为对受检人员施加刺激,但要以受检人员的本能反应作参考,若刺激过度,则需减少刺激量或降低刺激程度;反之,则增加刺激,但以欲变区间为限。二要识别并排除虚假表情的干扰。研究表明,人内心的真实情绪在潜意识的控制下,往往会先于或同步于语言反应于面部微表情。倘若受检人员在安检过程中长期保持某种情绪,则其伪装成此情绪的可能性较大。三要善于隐蔽观察与识别。任何人被长期盯着看或者反复被提要求,都会导致惊恐、紧张的情绪,容易导致安检人员的误判;对于“藏独”分子则会引起其警觉,进而控制情绪,隐藏真实意思。因此,安检人员必须保证真实意图不暴露的情况下,进行微表情的观察与识别。目前,“微表情”的研究已从单纯的人面表情辐射到包括语言、肢体行为等领域,形成从面部表情到人的整体心理应激反应的微反应[13]。条件允许时,结合能反应真实情感的闭眼、抓头发、咽口水等微动作,进行综合判断,再如,人在撒谎时会机械地摸脖子,更能提高微表情识别的正确率。
六、“微表情”识别安检模式的运用
就笔者而言,基于微表情识别的安检模式大致可以分为现场安检阶段和预防预警阶段,图表3综合反映了安检现场微表情解析工作的步骤。
图3 基于微表情识别的安检预警流程解析
现场安检阶段。安检过程分为入站、安检、出站3个步骤。入站,即受检人员进入安检站。在此阶段,受检人员第一次将其面部表情呈现在安检人员面前或者被设备捕获,安检人员能够在大脑中形成关于此人的行为、谈吐、情绪等的原始状态,预判初始微表情状态用作后期参考的基准。安检,即受检人员被动接受安检刺激的过程,如必须回答安检人员的询问、必须聆听政策法规的宣读、必须将个人物品放进安检机等,这些在安检人员引导下的刺激会引起受检人员的行为、表情、言语等方面的反应,安检人员对此时微表情相对于基准状态发生的变化进行甄别,判断是否掌握受检人员的心理,以及决定是否继续安检。出站,即受检人员最终获得准入或者拒绝准入阶段。这恰恰是“微表情”识别、分析最后且最关键一环,是安检人员之前作出的判断的确认。安检人员的决定将直接导致受检人员真实意图的不经意流露,此时,对“微表情”变化的捕捉与甄别起着决定性作用,同时对安检人员的识别、分析能力要求也很高。若在此阶段,受检人员的额头中部出现皱纹、双眉上扬或下拉等表情变化,说明受检人员此时是焦虑、恐惧、紧张、惊恐的状态,前期判断则可能出错,这时安检人员必须引导受检人员再次进入安检环节接受刺激,否则进入后期的决策处置流程。若受检人员的脸色正常、眉、眼、下巴三区表情较为一致等,说明前期对受检人员的判断正确性较高。
预防预警阶段。不难发现,违法犯罪在世界上任何国家都存在并且不可能完全消失,至少目前是不能根本消灭的。但是,我们可以采取积极预防的措施压缩违法犯罪存在的空间,增加违法犯罪的成本,减少违法犯罪行为的发生,从而降低违法犯罪发生率,有效预防违法犯罪。
预警分析是指完成对公共安全具有潜在威胁人群的识别[14]。简言之,安检站中视频录像设备对受检人员面部图像实时获取,进一步在公安数据库中进行人脸识别,再运用人工智能模式实现对人员微表情的识别和排查,有效减少人工误判漏判的概率,更不会被受检人员察觉,最终的结果将显示在微表情识别的屏幕上,供安检人员参考。当然,安检站布置的总体氛围给人的感觉是严肃的,加之安检人员的言语、表情和行为对受检人员会形成一定的心理压力。但过多、过大的压力会导致被检查人员的不理解与不配合,甚至引起故意滞留、“闹检”、强行过检等突发情况。
“微表情”的识别与预判,能为处理现场状况提供参考性的方式和方法。若发现安检人员与受检人员的对视时间大致相当,则反映出被检查对象的心情是较为平静,也说明安检人员谈话的语言和内容对其刺激力度不够,调查人员就要及时改变谈话的力度[15]。或者采取法律政策震慑加压的方式,对受检人员产生强烈的外部刺激,一般都能快速获取微表情的变化。“微表情”在处置上的威慑作用不容小觑,安检人员在与被检查者“打交道”的过程中,要善于运用面部表情,尤其是眼睛凝视被检查者的前额中心区域,容易给对方造成心理压迫,令其生畏而不敢撒谎、掩饰。
为了精确识别表情、甄别谎言,安检人员在入站人员的入站阶段,需要有意识地设立“微表情”欲变区间,即预先设定被检查人员在各种刺激条件下的表情变化,并随着安检流程的推进,观察受检人员的面部表情的细微变化,采取情绪控制的方法,将“微表情”变化的形式和节奏控制在欲变区间内,从而“由表及里”地识别真实的心理,避免突发状况和不可控事件的发生。例如,过长的安检时间,容易引起受检人员焦虑、急躁、紧张等情绪,心理情绪会不受控制地显现为生理上的变化,如被检查者叹气、皱眉,安检人员一旦捕捉到此类“微表情”的变化,就得采取较为温和应对方式,比如转移询问话题或者安排女性安检人员来替代男性安检人员,这可以避免其受检人员将其负面情绪发泄在安检站内。
可以看出,将分接开关进行充分旋转测试数据有了明显变化。该变压器分接开关指示位置分别为:1、2、3、4、5。 该变压器长期运行在“3”分接开关位置,在运行中,开关接触部分触头可能磨损,未用部分触头长期浸在油中可能因氧化而产生一层氧化膜,使分接头接触不良,所以在调节分接开关后测得的高压绕组直流电阻值存在问题。因对变压器分接头方面考略出现了疏忽所以耽误了一些时间,后来意识到这一点并跟电科院和厂家进行商讨研究后,将分接开关正反方向转动5周以上然后用20A的大电流进行冲击处理,再次进行测量,数据全部符合预试规程规定,变压器试验合格。
基于智慧树平台的在线共享课程普遍采用在线视频与见面课直播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方式。其中,在线视频每讲时长控制在10-20分钟左右,从而保证学生能够参照整体学习进度安排,利用零散时间进行自学,并随时通过课程网站上的课程论坛与同学、教师进行交流,答疑解惑;见面课均借助于网络,通过直播间和全国不同高校学生进行远程同步视频互动,学生可以在直播现场提问或进行校际沟通,学生第一时间提出疑问,教师第一时间给予反馈,从而弥补纯在线视频学习中师生交流的不足,确保教学效果最大化。
七、结语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严密防范和坚决打击各种渗透颠覆破坏活动、暴力恐怖活动、民族分裂活动、宗教极端活动”干扰和破坏我国发展战略机遇期,影响“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16]。藏区稳定关乎国家安全,而藏区发展受境外敌对势力和达赖分裂集团的渗透、颠覆、分裂活动的干扰破坏严重,入藏公路安检便成维稳安藏的重要一环。基于“微表情”识别的“安检”模式,采取人工与机器相结合的方式,弥补了单一的微表情系统或人工微表情识别的不足,大幅提升了微表情识别的准确率,无论是在理论、技术还是实务层面,具备在试运行藏区的安检站中的条件,值得大胆尝试。但是,我们必须认识到微表情识别存在的“短板”,比如,METT对受训者是否能够提高现实情境中的视频动态微表情识别能力还有待进一步考证;对外籍人员进行黑名单检索,则需要国际刑警组织、边防等组织的配合,以实现对相关系统的对接。相关理论和实务还有广阔发展空间。
[注释]:
①笔者发现,西藏自治区的“安检站”皆为公安机关设立,其职能包括对重点人员身份识别与管控、违禁物品的查缴、挡获嫌疑人、特殊人员的准入检查等,兼具反恐维稳、反渗透、反分裂的作用。
②非特别说明,文中所称的“安检人员”都为从事安检工作的正式公安民警。
式中:当时,Fij表示Rij相对于获得的收益,且Rij越大,获得的收益越大;当时,Fij表示Rij相对于产生的损失,且Rij越小,产生的损失越大;当时,Fij表示Rij相对于既无获得收益也无产生损失。
③“受检人员”指在西藏安检站中接受公安民警检查的一切人。
④所谓“奥塞罗错误”,是指非说谎者可能表现出与说谎者一样的行为,因为他们可能经历同样的心理过程:无辜者担心警察不相信自己而遭诬陷与说谎者担心自己被警察识破而受惩罚具有同一的心理过程。
[参考文献]:
[1]陈 凡,蓝国华.治国必治边治边先稳藏[EB/OL]http://theory.people.com.cn/n1/2018/0903/c40531-30268917.html,2018-09-03.
[2]杨辉解,刘 曦.论“微表情”理论及其在侦查讯问中的运用[J].湖南警察学院学报,2016(5):13-17.
[3]保罗·艾克曼.情绪的解析[M].南海出版公司,2008:22.
[4]余姣姣.微表情探析[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6):117-120.
[5]姜振宇:微表情——如何识别他人脸面真假[M].凤凰出版社,2011:3.
[6]申寻兵,隋华杰,傅小兰.微表情在欺骗检测中的应用[J].心理科学进展,2017(2):213
[7]宋晓辉.论“微表情”识别在警务巡逻盘查工作中的运用,北京警察学院学报,2017(5):108.
[8]马李芬.讯问犯罪嫌疑人过程中的非语言沟通技巧[J].贵州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12(6):59.
[9]梁 静,颜文靖,等.微表情研究的进展与展望[J].中国科学基金,2013(2):75.
[10]文贵华,李辉辉,李丹扬,江丽君,郇二洋.基于社区安全的人群甄别视频预警研究[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8(4):82.
[11]徐 峰,张军平.人脸微表情识别综述[J].自动化学报,2017(3):335.
[12]王梓丞.浅谈运用面部微表情技术避免“奥赛罗错误”[J].贵州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11(2):85-88.
[13]蔡 村,陈正东,沈蓓蓓.把握瞬间真实:海关旅检应用微表情心理学的构想,海关与经贸研究,2018(3):28.
[14]王 鹏,马红平.公共场所视频监控预警系统的应用[J].广西警察学院报,2018(2):42-45.
[15]吕忠梅,陈 虹.经济法原论[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7:247.
[16]陈 真,杜乾举.捍卫藏区国家安全坚决遏制达赖分裂集团兴风作浪[J].四川警察学院学报,2017(6):2.
Strengthening the Application of Micro-expression Recognition in Security Inspection:Taking the road security check entering Tibet as an example
LIU Yuan,YU Yong-bo
Abstract:The social stability of Tibe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maintaining the security of the whole country.With the deepening of social reform and development in Tibet,the traditional road security check mode of entering Tibet has been incompatible with the security situation in the region which has undergone profound changes.The research on the theory of Micro-expression abroad and its related achievements have reached maturity and been applied in many fields,which is worthy of our reference.The security personnel timely guides the inspectors in security check,so as to stimulate and analyze the changes of the examinees’Micro-expressions,while the intelligent system module retrieves the blacklist data and recognizes the micro-expressions from the face images captured in the video,as a way to identify suspicious person and alarm the police.The security check mode based on micro-expression has positive practical significance for timely detection of suspicious person,minimizing the space for the implementation of Tibet independence activities,maintaining social stability in Tibet.
Keywords:recognition of micro-expression;security check;public security organ;prevention and early warning
中图分类号:D03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5612(2019)01-0061-08
基金项目:四川省社科基金项目《“藏独”势力之网络分裂活动与对策研究》(SC17B060);四川警察学院重点教改项目《以提升学生科技创新能力为目标的本硕互动之研究》(2019ZD12);四川警察执法研究中心项目《国内安全保卫执法法治化研究》(JCZFQN1802)
收稿日期:2018-12-28
作者简介:刘 缘,(1988-),男,四川资阳人,四川警察学院2017级警务硕士生,资阳市安岳县公安局民警,研究方向:国家安全学;庾永波,(1987-),男,四川资阳人,四川警察学院2018级警务硕士生,成都市公安局交通管理局民警,研究方向:国家安全学。
(责任编辑:刘黎明)
标签:安检论文; 人员论文; 表情论文; 面部论文; 情绪论文; 政治论文; 法律论文; 政治理论论文; 国家理论论文; 国家行政管理论文; 《四川警察学院学报》2019年第1期论文; 四川省社科基金项目《“藏独”势力之网络分裂活动与对策研究》(SC17B060) 四川警察学院重点教改项目《以提升学生科技创新能力为目标的本硕互动之研究》(2019ZD12) 四川警察执法研究中心项目《国内安全保卫执法法治化研究》(JC-ZFQN1802)论文; 四川警察学院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