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制药产业化自动生产颗粒系统论文和设计-白申宏

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制药产业化自动生产颗粒系统,包括与筒体连接的电控箱和空气过滤加热装置,筒体包括顶筒,中筒,流化床和底筒,顶筒顶端设置安全盖,侧壁设置排风口,内部设置反冲装置和过滤袋;中筒顶部设置顶喷装置;流化床设置于中筒下部;底筒设置于台车上,底筒内设置盛料器;空气过滤加热装置包括鼓风机、主进气管、排气管、脉冲反吹除尘装置、空气过滤器和加热室。设置有三路进气支管,分别对喷枪、流化床和反冲装置进行供气,排风口与主进气管相连接,对加热空气进行重复利用,避免了资源的浪费,提高了加热空气的利用率,进而提高了生产效率,结构设计合理,提高了制药颗粒的成品率,延长了设备的使用寿命。

主设计要求

1.一种制药产业化自动生产颗粒系统,包括筒体和电控箱,所述电控箱与筒体相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包括顶筒,中筒,流化床和底筒,筒体外部连接有空气过滤加热装置,所述顶筒设置于筒体的上部,顶筒的顶端设置有安全盖,所述安全盖为两个半圆形盖体,沿所述安全盖的中心线设置有中心轴,所述中心轴同时连接两个半圆形盖体,中心轴的两端与顶筒固定连接,所述顶筒一侧设置有排风口,顶筒内部固定设置有反冲装置和多个过滤袋,所述反冲装置包括接口阀与反冲管,所述反冲管的下部设置有多个排气孔,所述过滤袋固定设置于反冲管下部,且排气孔与过滤袋一一对应;所述中筒设置于顶筒的下部,中筒外壁上开设有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中筒顶部设置有顶喷装置,所述顶喷装置包括第一喷管、第二喷管和多个喷枪,所述喷枪同时连接第一喷管和第二喷管,喷枪的喷射方向与粉状药物的运动方向相反,所述第一喷管贯穿第一通孔并与中筒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喷管贯穿第二通孔并与中筒固定连接;所述流化床设置于中筒的下部;所述底筒设置于台车上且位于筒体的底部,底筒内设置有盛料器,底筒外侧设置有支撑架,所述筒体外侧固定设置有支架臂,所述支架臂的底端与底筒两侧的支撑架固定连接;所述空气过滤加热装置包括鼓风机、主进气管、排气管、脉冲反吹除尘装置、空气过滤器和加热室,所述主进气管上依次设置有鼓风机、第一风门调节阀、脉冲反吹除尘装置、空气过滤器和加热室,所述排气管一端与顶筒的排风口相连接,另一端连接主进气管,并位于脉冲反吹除尘装置与空气过滤器之间,排气管上设置有第二风门调节阀,所述主进气管的末端设置有第一进气支管、第二进气支管和第三进气支管,所述第一进气支管上设置有第一进气阀,所述第二进气支管上设置有第二进气阀,所述第三进气支管上设置有第三进气阀,所述第一进气支管与喷枪的第二喷管相连接,所述第二进气支管与底筒相连接,所述第三进气支管与顶筒的接口阀相连接。

设计方案

1.一种制药产业化自动生产颗粒系统,包括筒体和电控箱,所述电控箱与筒体相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包括顶筒,中筒,流化床和底筒,筒体外部连接有空气过滤加热装置,

所述顶筒设置于筒体的上部,顶筒的顶端设置有安全盖,所述安全盖为两个半圆形盖体,沿所述安全盖的中心线设置有中心轴,所述中心轴同时连接两个半圆形盖体,中心轴的两端与顶筒固定连接,所述顶筒一侧设置有排风口,顶筒内部固定设置有反冲装置和多个过滤袋,所述反冲装置包括接口阀与反冲管,所述反冲管的下部设置有多个排气孔,所述过滤袋固定设置于反冲管下部,且排气孔与过滤袋一一对应;

所述中筒设置于顶筒的下部,中筒外壁上开设有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中筒顶部设置有顶喷装置,所述顶喷装置包括第一喷管、第二喷管和多个喷枪,所述喷枪同时连接第一喷管和第二喷管,喷枪的喷射方向与粉状药物的运动方向相反,

所述第一喷管贯穿第一通孔并与中筒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喷管贯穿第二通孔并与中筒固定连接;

所述流化床设置于中筒的下部;

所述底筒设置于台车上且位于筒体的底部,底筒内设置有盛料器,底筒外侧设置有支撑架,所述筒体外侧固定设置有支架臂,所述支架臂的底端与底筒两侧的支撑架固定连接;

所述空气过滤加热装置包括鼓风机、主进气管、排气管、脉冲反吹除尘装置、空气过滤器和加热室,所述主进气管上依次设置有鼓风机、第一风门调节阀、脉冲反吹除尘装置、空气过滤器和加热室,所述排气管一端与顶筒的排风口相连接,另一端连接主进气管,并位于脉冲反吹除尘装置与空气过滤器之间,排气管上设置有第二风门调节阀,所述主进气管的末端设置有第一进气支管、第二进气支管和第三进气支管,所述第一进气支管上设置有第一进气阀,所述第二进气支管上设置有第二进气阀,所述第三进气支管上设置有第三进气阀,所述第一进气支管与喷枪的第二喷管相连接,所述第二进气支管与底筒相连接,所述第三进气支管与顶筒的接口阀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制药产业化自动生产颗粒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喷装置包括三个单头喷枪,相互间呈120°交叉进行喷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制药产业化自动生产颗粒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枪的喷雾压力为0.3~0.35MPa,粘结剂的流量为500~750mL\/min。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制药产业化自动生产颗粒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外侧设置有置料箱,所述置料箱与第一喷管相连接,所述第一喷管上设置有输液泵。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制药产业化自动生产颗粒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盛料器为不锈钢板,盛料器上布满φ1-2mm的小孔,所述盛料器的上部覆盖一层120目不锈钢丝网。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制药产业化自动生产颗粒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筒内壁固定设置有静电消除装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制药产业化自动生产颗粒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进气管上设置有排水口,所述排水口位于加热室与第二进气支管之间的凹陷处。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制药产业化自动生产颗粒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脉冲反吹除尘装置内设置有不锈钢烧结网滤芯。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制药产业化自动生产颗粒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筒顶端设置有O型密封圈。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制药产业化自动生产颗粒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加热室的后部设置有温度传感元件,所述温度传感元件与电控箱连接。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制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制药产业化自动生产颗粒系统。

背景技术

沸腾制粒机将制粒、干燥等操作工序合并在同一设备中完成。粉状药物置于密闭容器内,吹入热气流将粉状药物吹起,悬浮于空气中作不规则运动,喷入粘结剂使其充分混和后粘结成小颗粒,在浮动中干燥。经沸腾制粒得到的颗粒细而均匀,呈球状,质地疏松,透气性、可压性好,是目前较为理想的制粒设备之一。

现有的沸腾制粒机结构复杂,对加热空气的利用率低,造成了资源的浪费,进而降低了生产效率,不能满足现阶段工业化的批量生产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结构合理的制药产业化自动生产颗粒系统。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制药产业化自动生产颗粒系统,包括筒体和电控箱,所述电控箱与筒体相连接,所述筒体包括顶筒,中筒,流化床和底筒,筒体外部连接有空气过滤加热装置,

所述顶筒设置于筒体的上部,顶筒的顶端设置有安全盖,所述安全盖为两个半圆形盖体,沿所述安全盖的中心线设置有中心轴,所述中心轴同时连接两个半圆形盖体,中心轴的两端与顶筒固定连接,安全盖可以沿中心轴掀起,当发生粉尘爆炸时,爆炸气浪可将安全盖冲开泄爆,正常工作时,安全盖靠自重将口压紧,密封良好,所述顶筒一侧设置有排风口,顶筒内部固定设置有反冲装置和多个过滤袋,过滤袋用于吸收机器开启阶段被热空气吹的过高的粉状药物,所述反冲装置包括接口阀与反冲管,所述反冲管的下部设置有多个排气孔,所述过滤袋固定设置于反冲管下部,且排气孔与过滤袋一一对应,压缩空气经过反冲管对过滤袋进行反吹,使过滤袋抖动,粘在过滤袋上的粉状药物被振落,参与制粒;

所述中筒设置于顶筒的下部,中筒外壁上开设有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中筒顶部设置有顶喷装置,所述顶喷装置包括第一喷管、第二喷管和多个喷枪,所述喷枪同时连接第一喷管和第二喷管,喷枪的喷射方向与粉状药物的运动方向相反,

所述第一喷管贯穿第一通孔并与中筒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喷管贯穿第二通孔并与中筒固定连接,第一喷管为粘结剂进口管路,第二喷管为压缩空气进口管路,喷枪工作时,压缩空气将粘结剂雾化后经喷枪进行喷淋;

所述流化床设置于中筒的下部,为粉状药物的主要混合运动区域;

所述底筒设置于台车上且位于筒体的底部,底筒内设置有盛料器,底筒外侧设置有支撑架,台车可带动底筒向外移出或向里推入到指定位置,所述筒体外侧固定设置有支架臂,所述支架臂的底端与底筒两侧的支撑架固定连接,在支架臂的作用下,底筒可以向上抬升与流化床固定连接,或者下降将制好的药粒从盛料器上取出;

所述空气过滤加热装置包括鼓风机、主进气管、排气管、脉冲反吹除尘装置、空气过滤器和加热室,所述主进气管上依次设置有鼓风机、第一风门调节阀、脉冲反吹除尘装置、空气过滤器和加热室,所述排气管一端与顶筒的排风口相连接,另一端连接主进气管,并位于脉冲反吹除尘装置与空气过滤器之间,排气管上设置有第二风门调节阀,在第一风门调节阀与第二风门调节阀的共同作用下,可调节气流的大小,以控制粉末药物的运动状态和温度等参数,所述主进气管的末端设置有第一进气支管、第二进气支管和第三进气支管,所述第一进气支管上设置有第一进气阀,所述第二进气支管上设置有第二进气阀,所述第三进气支管上设置有第三进气阀,所述第一进气支管与喷枪的第二喷管相连接,为粘结剂的雾化提供压缩空气,所述第二进气支管与底筒相连接,热气流从盛料器的底部向上冲出,使粉末药物形成运动状态,所述第三进气支管与顶筒的接口阀相连接,为过滤袋的反冲提供压缩空气,空气通过鼓风机经过主进气管进入脉冲反吹除尘装置,除去空气中的各种杂质,再经过空气过滤器,对空气进行除湿、除味,之后在加热室对空气进行加热干燥,保证干燥用气体的洁净,不会对药物造成污染,满足反应所需的温度后进入筒体中参与反应。

优选的,所述顶喷装置包括三个单头喷枪,相互间呈120°交叉进行喷淋。

优选的,所述喷枪的喷雾压力为0.3~0.35MPa,粘结剂的流量为500~750mL\/min。

优选的,所述筒体外侧设置有置料箱,置料箱内放置有粘结剂,所述置料箱与第一喷管相连接,所述第一喷管上设置有输液泵,粘结剂在输液泵的作用下,经第一喷管到达单头喷枪,在压缩空气的作用下雾化后进行喷淋。

优选的,所述盛料器为不锈钢板,盛料器上布满φ1-2mm的小孔,所述盛料器的上部覆盖一层120目不锈钢丝网,使网孔分布均匀,保证上升气流流量均匀,避免造成紊流或沟流。

优选的,所述顶筒内壁固定设置有静电消除装置,所述静电消除装置可及时消除由于粉尘摩擦而产生的静电,减少安全隐患。

优选的,所述主进气管上设置有排水口,所述排水口位于加热室与第二进气支管之间的凹陷处,由于主进气管内外存在温度差,在散热、冷却等过程中,主进气管内空气中的水分有可能凝聚,造成最低部位积水。因此,需定时从排水口处排出积水,以保持管道内的干燥。

优选的,所述脉冲反吹除尘装置内设置有不锈钢烧结网滤芯,能对空气中的各种杂质起到很高的吸收率,且使用寿命长,满足生产所需。

优选的,所述底筒顶端设置有O型密封圈,保证底筒与流化床的连接处无间隙,避免外界环境空气进入筒体内污染制药过程。

优选的,所述加热室的后部设置有温度传感元件,所述温度传感元件与电控箱连接,对进风温度进行控制,进风温度过高,会降低药物颗粒的粒径;进风温度过低,则会使药物颗粒过分湿润而结块。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设置有三路进气支管,分别对喷枪、流化床和反冲装置进行供气,排风口与主进气管相连接,对加热空气进行重复利用,避免了资源的浪费,提高了加热空气的利用率,进而提高了生产效率,结构设计合理,提高了制药颗粒的成品率,延长了设备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盛料器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筒体;2.电控箱;3.顶筒;4.中筒;5.流化床;6.底筒;7.空气过滤加热装置;8.安全盖;9.中心轴;10.排风口;11.反冲装置;12.过滤袋;13.接口阀;14.反冲管;15.排气孔;16.第一通孔;17.第二通孔;18.顶喷装置;19.第一喷管;20.第二喷管;21.喷枪;22.台车;23.盛料器;24.支撑架;25.支架臂;26.鼓风机;27.主进气管;28.排气管;29.脉冲反吹除尘装置;30.空气过滤器;31.加热室;32.第一风门调节阀;33.第二风门调节阀;34.第一进气支管;35.第二进气支管;36.第三进气支管;37.第一进气阀;38.第二进气阀;39.第三进气阀;40.置料箱;41.输液泵;42.静电消除装置;43.排水口;44.O型密封圈;45.温度传感元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更清楚的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3所示的一种制药产业化自动生产颗粒系统,包括筒体1和电控箱2,所述电控箱2与筒体1相连接,所述筒体1包括顶筒3,中筒4,流化床5和底筒6,筒体1外部连接有空气过滤加热装置7,

所述顶筒3设置于筒体1的上部,顶筒3的顶端设置有安全盖8,所述安全盖8为两个半圆形盖体,沿所述安全盖8的中心线设置有中心轴9,所述中心轴9同时连接两个半圆形盖体,中心轴9的两端与顶筒3固定连接,安全盖8可以沿中心轴9掀起,当发生粉尘爆炸时,爆炸气浪可将安全盖8冲开泄爆,正常工作时,安全盖8靠自重将口压紧,密封良好,所述顶筒3一侧设置有排风口10,顶筒3内部固定设置有反冲装置11和多个过滤袋12,过滤袋12用于吸收机器开启阶段被热空气吹的过高的粉状药物,所述反冲装置11包括接口阀13与反冲管14,所述反冲管14的下部设置有多个排气孔15,所述过滤袋12固定设置于反冲管14下部,且排气孔15与过滤袋12一一对应,压缩空气经过反冲管14对过滤袋12进行反吹,使过滤袋12抖动,粘在过滤袋12上的粉状药物被振落,参与制粒;

所述中筒4设置于顶筒3的下部,中筒4外壁上开设有第一通孔16和第二通孔17,中筒4顶部设置有顶喷装置18,所述顶喷装置18包括第一喷管19、第二喷管20和多个喷枪21,所述喷枪21同时连接第一喷管19和第二喷管20,喷枪21的喷射方向与粉状药物的运动方向相反,所述第一喷管19贯穿第一通孔16并与中筒4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喷管20贯穿第二通孔17并与中筒4固定连接,第一喷管19为粘结剂进口管路,第二喷管20为压缩空气进口管路,喷枪21工作时,压缩空气将粘结剂雾化后经喷枪21进行喷淋;

所述流化床5设置于中筒4的下部,为粉状药物的主要混合运动区域;

所述底筒6设置于台车22上且位于筒体1的底部,底筒6内设置有盛料器23,底筒6外侧设置有支撑架24,台车22可带动底筒6向外移出或向里推入到指定位置,所述筒体1外侧固定设置有支架臂25,所述支架臂25的底端与底筒6两侧的支撑架24固定连接,在支架臂25的作用下,底筒6可以向上抬升与流化床5固定连接,或者下降将制好的药粒从盛料器23上取出;

所述空气过滤加热装置7包括鼓风机26、主进气管27、排气管28、脉冲反吹除尘装置29、空气过滤器30和加热室31,所述主进气管27上依次设置有鼓风机26、第一风门调节阀32、脉冲反吹除尘装置29、空气过滤器30和加热室31,所述排气管28一端与顶筒3的排风口10相连接,另一端连接主进气管27,并位于脉冲反吹除尘装置29与空气过滤器30之间,排气管28上设置有第二风门调节阀33,在第一风门调节阀32与第二风门调节阀33的共同作用下,可调节气流的大小,以控制粉末药物的运动状态和温度等参数,所述主进气管27的末端设置有第一进气支管34、第二进气支管35和第三进气支管36,所述第一进气支管34上设置有第一进气阀37,所述第二进气支管35上设置有第二进气阀38,所述第三进气支管36上设置有第三进气阀39,所述第一进气支管34与喷枪21的第二喷管20相连接,为粘结剂的雾化提供压缩空气,所述第二进气支管35与底筒6相连接,热气流从盛料器23的底部向上冲出,使粉末药物形成运动状态,所述第三进气支管36与顶筒3的接口阀13相连接,为过滤袋12的反冲提供压缩空气,空气通过鼓风机26经过主进气管27进入脉冲反吹除尘装置29,除去空气中的各种杂质,再经过空气过滤器30,对空气进行除湿、除味,之后在加热室31对空气进行加热干燥,保证干燥用气体的洁净,不会对药物造成污染,满足反应所需的温度后进入筒体中参与反应。

所述顶喷装置18包括三个单头喷枪21,相互间呈120°交叉进行喷淋。

所述喷枪21的喷雾压力为0.3~0.35MPa,粘结剂的流量为500~750mL\/min。

所述筒体1外侧设置有置料箱40,置料箱40内放置有粘结剂,所述置料箱40与第一喷管19相连接,所述第一喷管19上设置有输液泵41,粘结剂在输液泵41的作用下,经第一喷管19到达单头喷枪21,在压缩空气的作用下雾化后进行喷淋。

所述盛料器23为不锈钢板,盛料器23上布满φ1-2mm的小孔,所述盛料器23的上部覆盖一层120目不锈钢丝网,使网孔分布均匀,保证上升气流流量均匀,避免造成紊流或沟流。

所述顶筒3内壁固定设置有静电消除装置42,所述静电消除装置42可及时消除由于粉尘摩擦而产生的静电,减少安全隐患。

所述主进气管27上设置有排水口43,所述排水口43位于加热室31与第二进气支管35之间的凹陷处,由于主进气管27内外存在温度差,在散热、冷却等过程中,主进气管27内空气中的水分有可能凝聚,造成最低部位积水。因此,需定时从排水口43处排出积水,以保持管道内的干燥。

所述脉冲反吹除尘装置29内设置有不锈钢烧结网滤芯,能对空气中的各种杂质起到很高的吸收率,且使用寿命长,满足生产所需。

所述底筒6顶端设置有O型密封圈44,保证底筒6与流化床5的连接处无间隙,避免外界环境空气进入筒体1内污染制药过程。

所述加热室31的后部设置有温度传感元件45,所述温度传感元件45与电控箱2连接,对进风温度进行控制,进风温度过高,会降低药物颗粒的粒径;进风温度过低,则会使药物颗粒过分湿润而结块。

在支架臂25的作用下,底筒6向上抬升与流化床5无缝固定连接,空气通过鼓风机26经过主进气管27进入脉冲反吹除尘装置29,除去空气中的各种杂质,再经过空气过滤器30,对空气进行除湿、除味,之后在加热室31对空气进行加热干燥,保证干燥用气体的洁净,第一进气支管34与喷枪21的第二喷管20相连接,通过第一进气阀37控制,置料箱40内的粘结剂在输液泵41的作用下,经第一喷管19到达单头喷枪21,粘结剂在压缩空气的作用下从喷枪21雾化喷出;第二进气支管35与底筒6相连接,通过第二进气阀38控制,热气流从盛料器23的底部向上冲出,使粉末药物形成运动状态,喷枪21喷出的雾化液体与粉末药物混合,凝结成药粒;第三进气支管36与顶筒3的接口阀13相连接,通过第三进气阀39控制,为过滤袋12的反冲提供压缩空气;排气管28一端与排风口10相连接,另一端连接主进气管27,实现热空气的再利用。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故凡依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范围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包括于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范围内。

设计图

一种制药产业化自动生产颗粒系统论文和设计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000601.0

申请日:2019-01-02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14(山西)

授权编号:CN209423552U

授权时间:20190924

主分类号:B01J 2/16

专利分类号:B01J2/16;A61J3/00

范畴分类:23E;

申请人:山西宝泰药业有限责任公司

第一申请人:山西宝泰药业有限责任公司

申请人地址:030600 山西省晋中市榆次区工业园区

发明人:白申宏

第一发明人:白申宏

当前权利人:山西宝泰药业有限责任公司

代理人:代理机构:代理机构编号: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  ;  ;  ;  ;  ;  

一种制药产业化自动生产颗粒系统论文和设计-白申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