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日本血吸虫中国大陆株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血吸虫,日本,基因,抗药性,中国大陆,尾蚴,核糖体。
日本血吸虫中国大陆株论文文献综述
金一,柯雪丹,余传信,宋丽君,王玠[1](2013)在《日本血吸虫中国大陆株过氧化物氧化还原酶1的表达及生物学功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制备重组日本血吸虫过氧化物氧化还原酶1(rSj Prx1)蛋白,研究其生物学功能。方法采用RT-PCR方法,从日本血吸虫成虫cDNA中扩增编码Sj Prx1蛋白的基因片段,并亚克隆入表达载体pET28a(+),构建重组表达质粒Sj Prx1-pET28a,转化E.coli BL21,用异丙基-β-D-硫代吡喃半乳糖苷(IPTG)诱导表达rSj Prx1蛋白,通过镍柱亲和层析纯化rSj Prx1蛋白。采用生物化学方法分析rSj Prx1对底物H2O2进行还原的酶活性。用纯化的rSj Prx1蛋白免疫小鼠,酶联免疫法检测小鼠血清抗体水平,观察其免疫原性。通过Western blot观察rSj Prx1蛋白对血吸虫感染血清的免疫反应性。以纯化rSj Prx-1蛋白刺激巨噬细胞RAW264.7,通过流式分析观察RAW264.7细胞表面标志物CD16/32、CD206表达水平的变化,通过RT-PCR检测RAW264.7细胞内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与精氨酸酶表达水平的变化,采用细胞因子检测试剂盒分析巨噬细胞培养上清液中IL-12及IL-10水平的变化,以评价rSj Prx1蛋白的免疫调节功能。结果通过RT-PCR获得编码Sj Prx1蛋白的基因片段,并成功构建了重组表达质粒Sj Prx1-pET28a。含重组质粒Sj Prx1-pET28a的转化子细菌经IPTG诱导表达可溶性Sj Prx1蛋白。纯化的rSj Prx1蛋白具有氧化还原活性,可还原底物H2O2。rSj Prx1蛋白免疫小鼠可产生高效价的血清抗体,该蛋白能被日本血吸虫感染者血清、病兔及病鼠血清识别,而免疫血清同样可能识别来源于血吸虫成虫及虫卵的天然Sj Prx1蛋白。制备的rSj Prx1可诱导巨噬细胞高水平表达与M2型转化相关的IL-10、精氨酸及CD206。结论制备的rSj Prx1蛋白具有天然的酶学特性、抗原性和Th2型免疫调节功能,为进一步发展新的血吸虫病治疗药物和免疫调节方法奠定了基础。(本文来源于《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期刊2013年06期)
汪伟[2](2012)在《中国大陆日本血吸虫对吡喹酮的敏感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血吸虫病是由血吸虫感染引起的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影响社会经济发展的重大传染病。我国主要流行日本血吸虫病。经过多年综合防治,目前我国的血吸虫病流行区已被压缩在长江中下游沿岸湖南、湖北、江西、安徽和江苏5省的江湖洲滩地区和云南、四川2省的部分大山区。截止2010年,全国仍有血吸虫病人约32.6万例。药物化疗是降低血吸虫病疫情,控制该病传播的一项重要措施。吡喹酮是目前现场用于日本血吸虫病病原学治疗的唯一商品化药物,该药的大规模广泛应用,在血吸虫病防治中起到了关键性作用。但大规模反复使用抗虫药易导致抗药性的产生。自1980年代以来,我国流行区现场已经服用了超过5000万人份的吡喹酮,虽然在中国尚未发现日本血吸虫对吡喹酮产生抗性的直接证据,但在重流行区的易感人群中已发现有对药物敏感性下降的病例。鉴于我国在中、高度流行区服用吡喹酮面广量大,随着同一易感人群反复使用吡喹酮频率的增加,以及在实施全民化疗中服用吡喹酮剂量不足的概率相对增多,日本血吸虫会否在长期亚治疗剂量吡喹酮的药物选择压力下,出现药物敏感性降低或者诱导出日本血吸虫吡喹酮抗性株,引起了高度广泛关注。更值得注意的是,我们的实验室研究已经证实,在多轮亚治疗剂量吡喹酮药物压力下,可诱导出日本血吸虫吡喹酮抗药性。因此,系统调查当前中国大陆日本血吸虫对吡喹酮的敏感性,建立日本血吸虫吡喹酮敏感性监测/检测相关技术,现场监测吡喹酮的治疗效果及监测抗性产生,是我国血吸虫病防治工作科研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具有重大现实意义,亦是防治工作的实际需要。本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如下四个部分。1中国大陆日本血吸虫成虫对吡喹酮的敏感性目的:调查并比较中国大陆不同分离株日本血吸虫、日本血吸虫与曼氏血吸虫、日本血吸虫吡喹酮敏感株与抗性株成虫对吡喹酮的敏感性差异。方法:用日本血吸虫湖南华容株、湖南敏感株、湖北公安株、湖北株、江西南昌株、安徽株、江苏敏感株、本室传代株、湖南抗性株、江苏抗性株和曼氏血吸虫尾蚴感染小鼠,每虫株感染鼠分别予以37.5、75、150、300mg/kg和600mg/kg吡喹酮一次灌胃给药。给药后15d解剖感染鼠,统计吡喹酮给药后各虫株减虫率,计算各虫株吡喹酮的半数有效剂量(50%effective dose, ED50值)。结果:中国大陆不同分离株日本血吸虫的吡喹酮ED50值为134.3~187.0mg/kg,曼氏血吸虫吡喹酮ED50值为96.3mg/kg。湖南敏感株吡喹酮ED50值为134.4mg/kg,湖南抗性株吡喹酮ED50值为468.8mg/kg;江苏敏感株吡喹酮ED50值为165.4mg/kg,江苏抗性株吡喹酮ED50值为554.9(330.9~930.7)mg/kg。结论:中国大陆各分离株日本血吸虫对吡喹酮的敏感性无显着差异;日本血吸虫和曼氏血吸虫吡喹酮ED50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血吸虫吡喹酮ED50值作为定量指标,能够客观反映血吸虫种群对吡喹酮的敏感性,可用于评估血吸虫对吡喹酮产生抗性的风险。2中国大陆日本血吸虫尾蚴对吡喹酮的敏感性目的:测定并比较中国大陆不同分离株日本血吸虫、日本血吸虫与曼氏血吸虫、日本血吸虫吡喹酮敏感株与抗性株尾蚴对吡喹酮的敏感性差异。方法:取一定数量日本血吸虫湖南华容株、湖南敏感株、湖北公安株、湖北株、江西南昌株、安徽株、江苏敏感株、本室传代株、湖南抗性株、江苏抗性株和曼氏血吸虫尾蚴分别暴露于10-5、5×10-6、10-6、5×10-7mol/L和10-7mol/L吡喹酮溶液中,20、40、60、80min和100min后,在解剖镜下观察各虫株尾蚴的断尾变化,统计断尾率,计算40min时的吡喹酮半数致死浓度(50%lethalconcentration,LC50)。结果:经相同浓度吡喹酮溶液作用一定时间后,各分离株日本血吸虫尾蚴断尾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药物浓度和作用时间相同的条件下,曼氏血吸虫尾蚴断尾率均高于日本血吸虫,江苏敏感株和湖南敏感株尾蚴断尾率均高于抗性株(P <0.05)。吡喹酮作用40min后,各虫株日本血吸虫尾蚴的吡喹酮LC50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日本血吸虫与曼氏血吸虫尾蚴吡喹酮LC50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湖南抗性株和江苏抗性株尾蚴吡喹酮LC50值显着高于湖南敏感株和江苏敏感株(P <0.05)。结论:中国大陆不同分离株日本血吸虫尾蚴对吡喹酮的敏感性无显着差异;在相同浓度吡喹酮作用一定时间后,曼氏血吸虫尾蚴断尾率高于日本血吸虫尾蚴,但两者40min时吡喹酮LC50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血吸虫尾蚴吡喹酮LC50值能够反映血吸虫种群对吡喹酮的敏感性,可用于检测/监测血吸虫中间宿主螺体内血吸虫对吡喹酮抗药性的产生。3中国大陆日本血吸虫毛蚴对吡喹酮的敏感性目的:测定并比较中国大陆不同分离株日本血吸虫、日本血吸虫与曼氏血吸虫、日本血吸虫吡喹酮敏感株与抗性株毛蚴对吡喹酮的敏感性差异。方法:取一定数量日本血吸虫湖南华容株、湖南敏感株、湖北公安株、湖北株、江西南昌株、安徽株、江苏敏感株、本室传代株、湖南抗性株、江苏抗性株和曼氏血吸虫毛蚴分别暴露于10-5、5×10-6、10-6、5×10-7mol/L和10-7mol/L吡喹酮溶液中,1、3min和5min后,在解剖镜下观察各虫株毛蚴的形态变化,计算毛蚴变形率。结果:暴露于相同浓度吡喹酮溶液一定时间后,各分离株日本血吸虫毛蚴发生形态学变化,但变形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药物浓度和暴露时间相同的条件下,曼氏血吸虫毛蚴变形率均高于日本血吸虫(P <0.05),江苏敏感株和湖南敏感株毛蚴变形率均显着高于抗性株(P <0.05)。结论:中国大陆不同分离株日本血吸虫毛蚴对吡喹酮的敏感性无显着差异;在暴露于相同浓度吡喹酮溶液一定时间后,曼氏血吸虫毛蚴变形率高于日本血吸虫;暴露于一定浓度吡喹酮溶液后的血吸虫毛蚴变形率能够定量反映血吸虫种群对吡喹酮的敏感性差异,可用于检测/监测终宿主体内血吸虫吡喹酮抗药性的产生。4日本血吸虫病低度流行区吡喹酮敏感性现场调查目的:评估日本血吸虫病低度流行区现场吡喹酮敏感性。方法:2010年11月至2011年3月,选择日本血吸虫病低度流行区江西省永修县吴城镇叁山村和旭光村作为研究现场,对2村6~65岁年龄村民采用尼龙绢集卵孵化法进行血吸虫感染检查。叁山村采用40mg/kg吡喹酮一次顿服疗法,旭光村采用30mg/kg吡喹酮2日疗法(总量60mg/kg)对粪检阳性村民实施首次抗血吸虫治疗;治疗后6周采用相同的粪检方法复查粪便,调查患者阴转率,评估吡喹酮化疗效果。结果:2个村共粪检1242名居民,阳性43例,居民血吸虫感染率为3.46%。其中叁山村粪检417例居民,阳性13例;旭光村粪检825例,阳性30例。43例粪检阳性居民均采用吡喹酮进行治疗,治疗后6周采用尼龙绢集卵孵化法再次粪检,未检出血吸虫阳性患者。结论:尽管在我国血吸虫病主要流行区采用吡喹酮实施大规模化疗已达30余年,但现场至今尚未发现日本血吸虫中国大陆株对吡喹酮敏感性下降的证据。(本文来源于《江苏省血吸虫病防治研究所》期刊2012-05-01)
曲国立,陶永辉,李洪军,戴建荣,汪伟[3](2011)在《中国大陆日本血吸虫不同地理株成虫对吡喹酮敏感性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索日本血吸虫中国大陆不同地理株成虫对吡喹酮敏感性是否存在差异。方法:用3个不同地理株的血吸虫尾蚴感染小鼠,感染35d后按分组不同分别给予31.25mg/kgx3d、62.5mg/kgx3d、125mg/kgx3d、250mg/kgx3d及500mg/kgx3d剂量吡喹酮给药。给药后15d解剖感染小鼠,计算各组减虫率,并计算不同地理株血吸虫吡喹酮的ED_(50)值。结果:利用graphpad prism 5应用软件拟合出的剂量-反应关系的S形曲线,计算出3个地理株日本血吸虫吡喹酮半数有效致死剂量(ED_(50)),江苏株为68.87mg/kg,95%置信区间为60.51~78.38mg/kg;江西株为133.3mg/kg,95%置信区间为112.5~157.8mg/kg;湖南株为84.18mg/kg,95%置信区间为73.98~95.78mg/kg。结论:中国大陆日本血吸虫不同地理株对吡喹酮的敏感性存在明显差异,其中江西株血吸虫对吡喹酮的敏感性最低。(本文来源于《2011年全国寄生虫学与热带医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期刊2011-10-25)
曲国立,陶永辉,李洪军,戴建荣,汪伟[4](2010)在《中国大陆日本血吸虫地理株间成虫蛋白质组分的差异》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离、鉴定中国大陆日本血吸虫不同地理株间成虫差异表达蛋白。方法分别收集、制备日本血吸虫不同地理株成虫可溶性蛋白,经固相pH梯度双向凝胶电泳分离,凝胶银染,并用PDQuest8.0凝胶图像分析软件进行比较分析,筛选出差异表达蛋白点并采用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离子飞行时间质谱仪进行鉴定。结果湖南株、江西株和江苏株雄虫分别检出698±10、650±19、629±23个蛋白点,雌虫分别检出670±12、682±22、625±28个蛋白点,约90%蛋白点分子量处于20~90kD范围内,蛋白等电点在5~8之间。不同地理株雌虫与雄虫分别两两比较,雄虫发现14个差异点,雌虫发现18个差异点。对其中7个雄虫差异表达蛋白及3个雌虫差异表达蛋白经MALDI-TOF-MS鉴定分析,获得其肽质量指纹图谱、等电点、分子量等相关信息。7个雄虫差异表达蛋白分别为:SJCHGC00821蛋白、SJCHGC00475蛋白、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谷胱甘肽转移酶片段、谷胱甘肽-S-转移酶、D-核酮糖-5-磷酸-3-表异构酶、G蛋白α亚基AgGq1,3个雌虫表达蛋白分别为:预测蛋白、GAF型传感器信号转导组氨酸激酶、组织蛋白酶B样半胱氨酸蛋白酶前体。结论中国大陆日本血吸虫不同地理株虫体间蛋白质存在差异,部分蛋白表达差异与虫体对吡喹酮敏感性密切相关。(本文来源于《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期刊2010年04期)
储凯,刘云,屠小明,侯敏,吴海玮[5](2010)在《日本血吸虫(中国大陆株)感染小鼠粪虫卵的分布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以数学模型描述感染日本血吸虫(中国大陆株)的小鼠阳性粪便虫卵数的时间动力学分布规律。方法自血吸虫感染小鼠后第5周至第11周,每周收集24 h粪便1次,并计数每克粪样中的虫卵数(EPG)。EPG的均数m≥400时,利用回归方程lg(v)=a+blg(m)的回归系数b是否接近2,来判断粪虫卵是否服从负二项分布。结果剔除EPG为0的结果,组内小鼠EPG在同一时间点上呈正态分布。取各时间点小鼠粪EPG的均值m,分别构建C57BL/6与BALB/c小鼠阳性粪样便EPG的回归方程,显示全部阳性粪样的方程系数b分别为1.72和1.39,连续7次阳性鼠粪EPG的回归方程系数b分别为1.71和1.26。结论实验室感染日本血吸虫的C57BL/6与BALB/c小鼠,粪虫卵的时间的分布均可以负二项分布来描述,但C57BL/6小鼠粪虫卵数随时间分布的拟合优度高于BALB/c。(本文来源于《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期刊2010年06期)
曲国立[6](2010)在《中国大陆日本血吸虫不同地理株对吡喹酮敏感性比较及其蛋白质组学差异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血吸虫病是由血吸虫感染引起的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人兽共患寄生虫病。我国是日本血吸虫病流行区,该病曾流行于我国长江流域及以南的12个省(市、自治区)。经过近60多年的努力,通过查螺灭螺、查病治病,改水改厕及改造环境等综合措施,疫情得到了有效的控制。但目前,我国仍有7个省(市、自治区)有血吸虫病流行。血吸虫化疗是治疗血吸虫病和控制传播的一项重要的手段。尤其是高效低毒治疗药物吡喹酮的广泛应用,在血吸虫防治中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但是由于在中、高度流行区服用吡喹酮面广量大,随着同一易感人群反复服用吡喹酮频率的增加,以及在实施全民化疗中服用吡喹酮剂量不足的几率相对增多,日本血吸虫会否对吡喹酮产生抗药性已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日本血吸虫不同地理株对吡喹酮敏感性的调查及其机制研究对吡喹酮抗性监测及预防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针对采自中国江苏、江西、湖南3个地理株血吸虫成虫开展了如下研究工作:1中国大陆日本血吸虫不同地理株成虫对吡喹酮敏感性比较1.1目的:探索日本血吸虫中国大陆不同地理株成虫对吡喹酮敏感性是否存在差异。1.2方法:用3个不同地理株的血吸虫尾蚴感染小鼠,感染35d后按分组不同分别给予31.25mg/kg×3d、62.5mg/kg×3d、125mg/kg×3d、250mg/kg×3d及500mg/kg×3d剂量吡喹酮给药。给药后15d解剖感染小鼠,计算各组减虫率,并计算不同地理株血吸虫吡喹酮的ED50值。1.3结果:利用graphpad prism 5应用软件拟合出的剂量-反应关系的S形曲线,计算出3个地理株日本血吸虫吡喹酮半数有效致死剂量(ED50),江苏株为68.87mg/kg,95%置信区间为60.51~78.38mg/kg;江西株为133.3mg/kg, 95%置信区间为112.5~157.8mg/kg;湖南株为84.18mg/kg, 95%置信区间为73.98~95.78mg/kg。1.4结论:中国大陆日本血吸虫不同地理株对吡喹酮的敏感性存在明显差异,其中江西株血吸虫对吡喹酮的敏感性最低。2中国大陆日本血吸虫不同地理株成虫蛋白质组学差异分析2.1中国大陆日本血吸虫不同地理株成虫可溶性蛋白组分的双向电泳分析2.1.1目的:比较中国大陆日本血吸虫不同地理株间成虫蛋白质组学差异2.1.2方法:用3个不同地理株的血吸虫尾蚴感染家兔,然后收集雌、雄成虫,分别制备成虫可溶性蛋白,经固相pH梯度双向凝胶电泳分离。凝胶银染并用PDQuest 8.0凝胶图像分析软件进行比较分析,筛选出差异表达蛋白点。2.1.3结果:湖南株、江西株和江苏株雄虫分别检出698±10,650±19,629±23个蛋白点,雌虫分别检出670±12,682±22,625±28个蛋白点,其中约90%蛋白点分子量处于20~90KD范围内,蛋白等电点分布在5~8之间。不同地理株雌虫与雄虫分别进行两两比较,雄虫共发现14个差异点,其中湖南、江苏株各有一个独立表达蛋白点,江西株有1个未表达点,以江苏株为基准另外的11个蛋白点或表达上调或表达下调;雌虫发现18个差异点,其中江苏株1个独立表达点,湖南株1个未表达点,以江苏株为基准另外的16个蛋白点或表达上调或表达下调。2.1.4结论:中国大陆日本血吸虫不同地理株间成虫蛋白质表达存在差异。2.2不同地理株成虫可溶性蛋白差异点的质谱鉴定2.2.1目的:鉴定差异表达蛋白与功能分析。2.2.2方法:切取二维电泳凝胶上的差异表达蛋白点酶解,采用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离子化飞行时间质谱仪对酶解所得肽段进行鉴定,同时结合生物信息学对所鉴定的蛋白进行功能分析。2.2.3结果:选取22个差异表达蛋白点进行质谱鉴定分析,对10个蛋白斑点进行了肽指纹图谱的测定,包括7个雄虫差异表蛋白及3个雌虫差异表达蛋白。根据谱图的参数,鉴定结果显示7个雄虫差异表达蛋白点分别为: SJCHGC00821 protein、SJCHGC00475 protein、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glyceraldehyde 3-phosphate dehydrogenase)、谷胱甘肽转移酶片段(glutathione transferase)、谷胱甘肽-S-转移酶( Glutathione S-Transferase )、D-核酮糖-5-磷酸-3-表异构酶(D-ribulose-5-phosphate 3-epimerase)、G蛋白α亚基AgGq1(G protein alpha subunit AgGq1);3个雌虫表达蛋白分别为:预测蛋白(predicted protein)、GAF型传感器信号转导组氨酸激酶(GAF sensor signal transduction histidine kinase)、组织蛋白酶B样半胱氨酸蛋白酶前体(Cathepsin B-like cysteine proteinase precursor)。2.2.4结论:所鉴定的10个差异蛋白主要与蛋白翻译后修饰、蛋白代谢、糖代谢、信号转导、细胞调控及能量代谢等过程相关。部分蛋白表达差异与虫体吡喹酮敏感性密切相关,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本文来源于《江苏省血吸虫病防治研究所》期刊2010-06-01)
李娟,赵光辉,莫细好,林瑞庆,袁子国[7](2009)在《基于细胞色素b氧化酶基因序列的中国大陆日本血吸虫虫株种系发育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分析中国大陆日本血吸虫不同地理虫株线粒体细胞色素b(cytochrome b,cytb)氧化酶基因的遗传多态性并重构中国大陆日本血吸虫的种系发育关系,以cytb基因作为研究对象对中国大陆11个流行地区日本血吸虫虫株进行了扩增、测序。用ClustalⅩ1.81程序对序列进行比对,然后用Paup 4.0程序的MP法和NJ法及PUZZLE 4.1程序的ML法重构中国大陆日本血吸虫的种系发育关系;同时利用DNAS-tar 5.0中的Megalign程序进行相似性、碱基组成、转换、颠换分析。结果显示,对11个流行区的日本血吸虫PCR扩增后获得419 bpcytb部分序列,检测到7个变异位点,变异率为1.67%。种系发育关系分析发现,依据cytb基因可有效地区分我国日本血吸虫山区和湖区两种流行类型,显示种内遗传变异特点,并可将日本血吸虫与分体科的其他吸虫鉴别开来。因此,日本血吸虫cytb基因适合作为日本血吸虫分离株种系发育的遗传标记,也可以作为一种鉴别基因用于分体科吸虫的PCR鉴别诊断。(本文来源于《中国兽医科学》期刊2009年02期)
赵光辉,莫细好,林瑞庆,宋慧群,朱兴全[8](2008)在《基于基因间隔区(IGS)序列对中国大陆日本血吸虫虫株的种系发生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日本血吸虫病是由日本血吸虫寄生于人和多种哺乳动物门静脉系统的小血管内而引起的,是远东地区重要人兽共患寄生虫病之一;它是一种严重的动物性传播的血吸虫病,40多种野生动物及家畜是其重要的贮存宿主。日本血吸虫主要分布于中国、日本、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根据生物学、形态学、免疫学特点和地域分布特征,日本血吸虫可以分为中国大陆、中国台湾、菲律宾、日本和印度尼西亚5个地域品系(geographic strains);但对于分布在中国大陆长江沿岸及其以南12个省、市、自治区的日本血吸虫是否为同一品系——中国大陆品系的问题,目前众多学者存在争议。目前,国内外学者利用小亚基核糖体RNA、大亚基核糖体RNA和内转录间隔区分子建立血吸虫种间及日本血吸虫种内种群关系,但是由于这些分子的高保守性,使其不适于进行种内种群关系分析。而rRNA基因的基因间间隔区(intergenic spacer region,IGS)在进化过程中选择压力较小,可以提供比较理想的遗传标记用于近缘种及种内种群关系分析。目前,国内外学者已对锥虫、贾第虫、利仕曼原虫、弓行虫、新孢子虫、埃及血吸虫、间插血吸虫和曼氏血吸虫的IGS rDNA进行了研究,展示了大多数真核生物IGS rDNA组成的一般规律。但目前为止,还没有有关日本血吸虫,尤其是中国大陆日本血吸虫IGS rDNA特点及其在种群关系分析中应用的报导。为了建立中国大陆日本血吸虫不同流行区域间的遗传关系,我们克隆并分析了不同地区日本血吸虫的28S~18S rDNA之间的IGS rDNA。结果显示,IGS rDNA扩增产物呈现长度多态性(1252bp~1838bp)。长度的差异可能是由序列内重复序列的数量及组成不同而造成的。在本研究中,每个虫株的非转录间隔区都含有反向重复序列,而浙江嘉善、云南洱源、四川西昌和天全含有所有的正向重复序列。但是,江西永修、湖南长沙、湖南君山和乐阳楼区分别含有14、12、12和8个正向重复序列。根据这些结果,我们推测IGS rDNA可用于区别不同地区的日本血吸虫。而基于IGS rDNA构建的中国大陆日本血吸虫种系发育关系分析印证了这个假设,IGS rDNA可以把云南和四川的山区型与湖滩型虫株区分开,也可能可以用于区分湖滩型内不同流行区类型虫株。结果揭示28S-18S IGS rDNA将提供潜在的遗传标记用于鉴定不同的流行类型虫株及湖滩区内不同区域的虫株。(本文来源于《第二届全国人畜共患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期刊2008-11-01)
梁幼生,戴建荣,李洪军,汪伟,陶永辉[9](2007)在《血吸虫对吡喹酮抗药性的研究 Ⅺ日本血吸虫中国大陆现场分离株虫卵毛蚴尾蚴对吡喹酮的敏感性》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测定日本血吸虫中国大陆主要流行区现场分离株虫卵、毛蚴和尾蚴阶段对吡喹酮的敏感性,为建立日本血吸虫吡喹酮敏感性检测技术提供基础。方法分别从中国湖南、湖北、江西、安徽、江苏和云南6省日本血吸虫病流行区病人粪便标本中分离虫卵,建立日本血吸虫现场分离虫株;采用实验室已有的3株曼氏血吸虫株为对照。将各虫株虫卵分别孵育于5×10-6、10-6、5×10-7、10-7mol/L吡喹酮溶液中24h后移至清水孵化,观察虫卵的孵化率。将各虫株毛蚴分别暴露于5×10-6、10-6、5×10-7、10-7mol/L吡喹酮溶液中,0、1、5min后观察比较毛蚴的运动及形态学变化。将各虫株尾蚴分别暴露于10-5、6×10-7、4×10-7、10-7mol/L吡喹酮溶液中,0、20、40、60、80、100min后,解剖镜下观察尾蚴的泳动、收缩和断尾率的变化。并将结果与曼氏血吸虫株进行比较。结果经10-6,5×10-7、10-7mol/L吡喹酮溶液中24h后,日本血吸虫虫卵的孵化率分别为0.52%、11.90%和49.15%,曼氏血吸虫分别为4.17%、31.37%和92.53%。当暴露于10-6mol/L吡喹酮1min后,日本血吸虫毛蚴的变形率为100.00%,曼氏血吸虫为55.73%;当分别暴露于5×10-7、10-7mol/L吡喹酮5min后,日本血吸虫毛蚴的变形率为96.82%和21.80%,曼氏血吸虫毛蚴为21.80%和0。当暴露于10-5mol/L吡喹酮中40min,日本血吸虫尾蚴的断尾率为96.75%,曼氏血吸虫为28.30%;暴露于4×10-7mol/L吡喹酮中100min,日本血吸虫尾蚴的断尾率为95.82%,曼氏血吸虫为11.40%;当暴露于10-7mol/L吡喹酮中80min,日本血吸虫尾蚴的断尾率为29.65%,曼氏血吸虫尾蚴为0。结论日本血吸虫各现场分离株间在虫卵、毛蚴和尾蚴阶段对吡喹酮的敏感性无明显差异,但均明显高于曼氏血吸虫。研究提示,将毛蚴移入5×10-7mol/L吡喹酮溶液中1min,镜下观察其变形率,可作为日本血吸虫对吡喹酮敏感性的观察指标,可用于现场判断病人化疗失败的原因是否是由于吡喹酮不敏感株产生所引起。将尾蚴移入4×10-7mol/L吡喹酮溶液中80~100min,镜下观察其断尾率,可用于螺体内虫株吡喹酮敏感性监测。(本文来源于《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期刊2007年05期)
张慧,苑纯秀,冯新港,傅志强,刘金明[10](2007)在《日本血吸虫(中国大陆株)Cathepsin L基因的克隆、表达及其免疫保护功能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开展日本血吸虫组织蛋白酶L(SjCL)功能研究,为研发血吸虫病抗病疫苗提供基础。方法应用RT-PCR技术分离、克隆日本血吸虫中国大陆株组织蛋白酶L保守功能域编码基因,并在大肠杆菌系统中表达,应用免疫亲和层析法纯化组织蛋白酶L重组抗原,用该基因纯化重组表达产物进行小鼠免疫保护实验。结果获得了672 bp的血吸虫组织蛋白酶L保守功能域cDNA序列,成功构建了原核表达载体pET28a(+)-SjCL,并在大肠杆菌中进行了表达,经免疫亲和层析获得了高纯度的SjCL融合蛋白,以该纯化物免疫小鼠,结果实验组减虫率为36.04%,肝组织减卵率为34%,粪卵减少率达49%,与对照组进行方差分析,差异均显着。结论获得日本血吸虫组织蛋白酶L保守功能域cDNA克隆,其原核表达产物免疫小鼠对抗血吸虫感染具有一定的保护性。(本文来源于《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期刊2007年01期)
日本血吸虫中国大陆株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血吸虫病是由血吸虫感染引起的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影响社会经济发展的重大传染病。我国主要流行日本血吸虫病。经过多年综合防治,目前我国的血吸虫病流行区已被压缩在长江中下游沿岸湖南、湖北、江西、安徽和江苏5省的江湖洲滩地区和云南、四川2省的部分大山区。截止2010年,全国仍有血吸虫病人约32.6万例。药物化疗是降低血吸虫病疫情,控制该病传播的一项重要措施。吡喹酮是目前现场用于日本血吸虫病病原学治疗的唯一商品化药物,该药的大规模广泛应用,在血吸虫病防治中起到了关键性作用。但大规模反复使用抗虫药易导致抗药性的产生。自1980年代以来,我国流行区现场已经服用了超过5000万人份的吡喹酮,虽然在中国尚未发现日本血吸虫对吡喹酮产生抗性的直接证据,但在重流行区的易感人群中已发现有对药物敏感性下降的病例。鉴于我国在中、高度流行区服用吡喹酮面广量大,随着同一易感人群反复使用吡喹酮频率的增加,以及在实施全民化疗中服用吡喹酮剂量不足的概率相对增多,日本血吸虫会否在长期亚治疗剂量吡喹酮的药物选择压力下,出现药物敏感性降低或者诱导出日本血吸虫吡喹酮抗性株,引起了高度广泛关注。更值得注意的是,我们的实验室研究已经证实,在多轮亚治疗剂量吡喹酮药物压力下,可诱导出日本血吸虫吡喹酮抗药性。因此,系统调查当前中国大陆日本血吸虫对吡喹酮的敏感性,建立日本血吸虫吡喹酮敏感性监测/检测相关技术,现场监测吡喹酮的治疗效果及监测抗性产生,是我国血吸虫病防治工作科研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具有重大现实意义,亦是防治工作的实际需要。本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如下四个部分。1中国大陆日本血吸虫成虫对吡喹酮的敏感性目的:调查并比较中国大陆不同分离株日本血吸虫、日本血吸虫与曼氏血吸虫、日本血吸虫吡喹酮敏感株与抗性株成虫对吡喹酮的敏感性差异。方法:用日本血吸虫湖南华容株、湖南敏感株、湖北公安株、湖北株、江西南昌株、安徽株、江苏敏感株、本室传代株、湖南抗性株、江苏抗性株和曼氏血吸虫尾蚴感染小鼠,每虫株感染鼠分别予以37.5、75、150、300mg/kg和600mg/kg吡喹酮一次灌胃给药。给药后15d解剖感染鼠,统计吡喹酮给药后各虫株减虫率,计算各虫株吡喹酮的半数有效剂量(50%effective dose, ED50值)。结果:中国大陆不同分离株日本血吸虫的吡喹酮ED50值为134.3~187.0mg/kg,曼氏血吸虫吡喹酮ED50值为96.3mg/kg。湖南敏感株吡喹酮ED50值为134.4mg/kg,湖南抗性株吡喹酮ED50值为468.8mg/kg;江苏敏感株吡喹酮ED50值为165.4mg/kg,江苏抗性株吡喹酮ED50值为554.9(330.9~930.7)mg/kg。结论:中国大陆各分离株日本血吸虫对吡喹酮的敏感性无显着差异;日本血吸虫和曼氏血吸虫吡喹酮ED50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血吸虫吡喹酮ED50值作为定量指标,能够客观反映血吸虫种群对吡喹酮的敏感性,可用于评估血吸虫对吡喹酮产生抗性的风险。2中国大陆日本血吸虫尾蚴对吡喹酮的敏感性目的:测定并比较中国大陆不同分离株日本血吸虫、日本血吸虫与曼氏血吸虫、日本血吸虫吡喹酮敏感株与抗性株尾蚴对吡喹酮的敏感性差异。方法:取一定数量日本血吸虫湖南华容株、湖南敏感株、湖北公安株、湖北株、江西南昌株、安徽株、江苏敏感株、本室传代株、湖南抗性株、江苏抗性株和曼氏血吸虫尾蚴分别暴露于10-5、5×10-6、10-6、5×10-7mol/L和10-7mol/L吡喹酮溶液中,20、40、60、80min和100min后,在解剖镜下观察各虫株尾蚴的断尾变化,统计断尾率,计算40min时的吡喹酮半数致死浓度(50%lethalconcentration,LC50)。结果:经相同浓度吡喹酮溶液作用一定时间后,各分离株日本血吸虫尾蚴断尾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药物浓度和作用时间相同的条件下,曼氏血吸虫尾蚴断尾率均高于日本血吸虫,江苏敏感株和湖南敏感株尾蚴断尾率均高于抗性株(P <0.05)。吡喹酮作用40min后,各虫株日本血吸虫尾蚴的吡喹酮LC50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日本血吸虫与曼氏血吸虫尾蚴吡喹酮LC50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湖南抗性株和江苏抗性株尾蚴吡喹酮LC50值显着高于湖南敏感株和江苏敏感株(P <0.05)。结论:中国大陆不同分离株日本血吸虫尾蚴对吡喹酮的敏感性无显着差异;在相同浓度吡喹酮作用一定时间后,曼氏血吸虫尾蚴断尾率高于日本血吸虫尾蚴,但两者40min时吡喹酮LC50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血吸虫尾蚴吡喹酮LC50值能够反映血吸虫种群对吡喹酮的敏感性,可用于检测/监测血吸虫中间宿主螺体内血吸虫对吡喹酮抗药性的产生。3中国大陆日本血吸虫毛蚴对吡喹酮的敏感性目的:测定并比较中国大陆不同分离株日本血吸虫、日本血吸虫与曼氏血吸虫、日本血吸虫吡喹酮敏感株与抗性株毛蚴对吡喹酮的敏感性差异。方法:取一定数量日本血吸虫湖南华容株、湖南敏感株、湖北公安株、湖北株、江西南昌株、安徽株、江苏敏感株、本室传代株、湖南抗性株、江苏抗性株和曼氏血吸虫毛蚴分别暴露于10-5、5×10-6、10-6、5×10-7mol/L和10-7mol/L吡喹酮溶液中,1、3min和5min后,在解剖镜下观察各虫株毛蚴的形态变化,计算毛蚴变形率。结果:暴露于相同浓度吡喹酮溶液一定时间后,各分离株日本血吸虫毛蚴发生形态学变化,但变形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药物浓度和暴露时间相同的条件下,曼氏血吸虫毛蚴变形率均高于日本血吸虫(P <0.05),江苏敏感株和湖南敏感株毛蚴变形率均显着高于抗性株(P <0.05)。结论:中国大陆不同分离株日本血吸虫毛蚴对吡喹酮的敏感性无显着差异;在暴露于相同浓度吡喹酮溶液一定时间后,曼氏血吸虫毛蚴变形率高于日本血吸虫;暴露于一定浓度吡喹酮溶液后的血吸虫毛蚴变形率能够定量反映血吸虫种群对吡喹酮的敏感性差异,可用于检测/监测终宿主体内血吸虫吡喹酮抗药性的产生。4日本血吸虫病低度流行区吡喹酮敏感性现场调查目的:评估日本血吸虫病低度流行区现场吡喹酮敏感性。方法:2010年11月至2011年3月,选择日本血吸虫病低度流行区江西省永修县吴城镇叁山村和旭光村作为研究现场,对2村6~65岁年龄村民采用尼龙绢集卵孵化法进行血吸虫感染检查。叁山村采用40mg/kg吡喹酮一次顿服疗法,旭光村采用30mg/kg吡喹酮2日疗法(总量60mg/kg)对粪检阳性村民实施首次抗血吸虫治疗;治疗后6周采用相同的粪检方法复查粪便,调查患者阴转率,评估吡喹酮化疗效果。结果:2个村共粪检1242名居民,阳性43例,居民血吸虫感染率为3.46%。其中叁山村粪检417例居民,阳性13例;旭光村粪检825例,阳性30例。43例粪检阳性居民均采用吡喹酮进行治疗,治疗后6周采用尼龙绢集卵孵化法再次粪检,未检出血吸虫阳性患者。结论:尽管在我国血吸虫病主要流行区采用吡喹酮实施大规模化疗已达30余年,但现场至今尚未发现日本血吸虫中国大陆株对吡喹酮敏感性下降的证据。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日本血吸虫中国大陆株论文参考文献
[1].金一,柯雪丹,余传信,宋丽君,王玠.日本血吸虫中国大陆株过氧化物氧化还原酶1的表达及生物学功能研究[J].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2013
[2].汪伟.中国大陆日本血吸虫对吡喹酮的敏感性研究[D].江苏省血吸虫病防治研究所.2012
[3].曲国立,陶永辉,李洪军,戴建荣,汪伟.中国大陆日本血吸虫不同地理株成虫对吡喹酮敏感性比较[C].2011年全国寄生虫学与热带医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11
[4].曲国立,陶永辉,李洪军,戴建荣,汪伟.中国大陆日本血吸虫地理株间成虫蛋白质组分的差异[J].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2010
[5].储凯,刘云,屠小明,侯敏,吴海玮.日本血吸虫(中国大陆株)感染小鼠粪虫卵的分布特征[J].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2010
[6].曲国立.中国大陆日本血吸虫不同地理株对吡喹酮敏感性比较及其蛋白质组学差异分析[D].江苏省血吸虫病防治研究所.2010
[7].李娟,赵光辉,莫细好,林瑞庆,袁子国.基于细胞色素b氧化酶基因序列的中国大陆日本血吸虫虫株种系发育分析[J].中国兽医科学.2009
[8].赵光辉,莫细好,林瑞庆,宋慧群,朱兴全.基于基因间隔区(IGS)序列对中国大陆日本血吸虫虫株的种系发生分析[C].第二届全国人畜共患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8
[9].梁幼生,戴建荣,李洪军,汪伟,陶永辉.血吸虫对吡喹酮抗药性的研究Ⅺ日本血吸虫中国大陆现场分离株虫卵毛蚴尾蚴对吡喹酮的敏感性[J].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2007
[10].张慧,苑纯秀,冯新港,傅志强,刘金明.日本血吸虫(中国大陆株)CathepsinL基因的克隆、表达及其免疫保护功能的研究[J].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