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加强县(市)非公有制经济党建工作的建议(论文文献综述)
王茹妍[1](2021)在《工商联组织的统战功能研究 ——以泉州市工商联为例》文中研究说明
侯恩宾[2](2021)在《改革开放以来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方针政策历史演进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稳步推进,民营经济不断发展壮大,民营经济人士已逐渐成为中国新的社会阶层。中国共产党如何正确引领民营经济人士,使其成为合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始终紧密团结在党中央的周围,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本文重点聚焦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方针政策的演进历程,为进一步完善我国民营经济统战工作的方针政策、指导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提供切实的经验与建议。本文按照总—分—总的结构,开展整体性研究。首先,阐释了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方针政策的概念、渊源与功能。其次,系统论述了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方针政策演进的三个阶段:初步探索、日益完善、纵深发展。再次,明确了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方针政策的演进态势、历史经验。最后,指出了经济统战工作方针政策需要优化加强的四个方面。本文主要阐述内容如下:第一,界定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方针政策的内涵,并探讨其功能。依据政策界定的四重维度,即政策对象、政策制定主体、政策目标、政策领域,本文认为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方针政策是党和国家制定的,以培养合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为目标,围绕着民营经济发展与民营经济人士成长,通过运用特定的方法,稳定民营经济人士信心,营造民营经济发展良好环境,团结民营经济人士的一系列方法与法规的总和。本文将方针政策主要内容界定为政治认识和政治引导两类。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方针政策具有政治引导、政治吸纳、政党调适三种功能。政治引导以实现“两个健康”为中心,关注民营经济人士的政治价值观、企业经营观以及社会责任感的培养。政治吸纳既是党开展统战工作,落实统战方针政策的重要形式,又承担着扩大民营经济人士政治参与渠道,巩固党的领导的重要功能。政党调适是政党主动调整自身以适应社会发展变化的能力。面对着新生的社会阶层,党及时制定统战方针政策,开展统战工作,积极吸纳民营经济人士,进行组织建设调整以及阶层关系调适,促使党在时代发展变化中永葆先进性。第二,系统论述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方针政策的演进历程,将其概括为三个阶段:初步探索、日益完善以及纵向深化。改革开放初期,民营经济统战方针政策处于探索发展阶段,制定了“八字方针”,明确了工商联管理和引导民营经济的新使命。党的十四大以来,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方针政策日益完善。民营经济人士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两个健康”“两个毫不动摇”等政治引导方针政策相继提出。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进一步深化了民营经济统战方针政策,习近平总书记作出“民营企业与民营企业家都是自己人”的论断,深化了对“两个健康”的认识,提出构建新型政商关系等。第三,总结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方针政策演进的总体态势以及七条经验。在政策价值理念上,方针政策的服务倾向明显;在政策对象地位的变化上,民营经济人士地位越来越高;在政策落实效果上,治理效能越发突出。从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方针政策的历史演进可以得出,我国经济统战工作方针政策的七条重要经验:使命型政党特质是方针政策制定的决定性因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方针政策制定的国情依据;社会舆论是方针政策发展的助推器;国际环境是方针政策发展的不确定性因素;关注民营经济人士的利益是方针政策的重要内容;高度重视民营经济人士社会责任感培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方针政策协同推进。第四,进一步提出民营经济统战方针政策需要从以下四个方面优化和加强:从时代发展进程来看,随着改革开放四十多年的发展,民营企业普遍面临着交接班的现实需要。“民二代”交接班面临着三重考验。党和国家要强化对企业交接班的重视程度;根据“民二代”自身特点进行政治引导,注重政治引导的方式与内容;助推“民二代”企业管理能力成长,建立导师制度,有效提升“民二代”自身的企业管理能力;关注“民二代”的政治成长,积极建立相应的行业协会组织。从统战方针政策落实的重要机制来看,政治安排政策需要进一步优化。严格民营经济人士的政治安排标准;政治安排要凸显企业的差异性;发挥民营经济人士民主监督作用。从引导民营经济健康发展的视角出发,统战部门需要结合当下民营经济发展现状以及国内外形势,积极制定相应的政治引导方针政策。重视互联网民营经济存在的问题;弘扬企业家精神;保障互联网企业从业者的劳动权益;强化工商联服务民营经济功能。从统战方针政策落实的组织依托来看,民营企业党组织建设仍需要进一步完善。聚焦小微企业党组织设置问题;全面认识党组织与民营企业之间的关系;根据民营企业的发展需要,科学发挥民营经济党组织联系性、协调性、示范性作用;提升民营企业党组织活力。
马月媚[3](2019)在《工商联服务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的职能研究 ——以肇庆市工商联为例》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以及经济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快,中国的经济社会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社会进入重大的转型期,非公有制经济不断发展壮大,作为党和政府联系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纽带和桥梁,政府管理和服务非公有制经济的助手,代表、服务、凝聚工商界别力量的各级工商联,其职责和使命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工商联组织围绕统战性、经济性、民间性发挥了一些积极作用,但由于历史沿革和政治、经济体制的特殊性,同时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建立工商联在政府与市场关系之间双向互动的良好关系,充分发挥工商联服务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的职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本文以第三部门理论和公共治理理论作为工商联研究的理论基础,以肇庆市工商联为例,对工商联的定义及组织简介、工商联的起源及机构沿革、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商会组织及行业协会等相关概念进行阐述,运用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对工商联服务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的职能进行深入研究,归纳总结出目前肇庆市工商联职能发挥的现状以及在思想政治引领,政治协商,经济服务,协调服务,民间外交方面的成效,在此基础上,深入分析肇庆市工商联的存在问题和制约职能发挥的原因,即地方党委政府重视程度不高,法律体制不健全;政治地位不明确,职能界定不清晰;机关人员结构不合理,服务能力薄弱,自身发展不足。围绕工商联发展及其中的政府政策作用,探索出充分发挥工商联职能作用的主要措施,包括:提高凝聚力和认同度,加强思想政治引领;明确职能定位,服务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推进商会和行业协会建设,协调企业关系;提高覆盖面,优化会员结构,加强自身建设。为肇庆市工商联发展提供有用的参考,为其它地区工商联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
陈秋仙[4](2019)在《新时代非公有制企业党建的制约因素及其对策研究 ——以深圳市南山区为例》文中研究表明改革开放以来的四十多年,我国经济获得了持续高速增长,经济建设成就举世瞩目,可以说创造了世界经济发展史的奇迹。其中非公有制经济的贡献功不可没,中国一批非公有制企业在不同领域的迅猛发展,挤进世界五百强,开始“走出去”发展海外市场,也为拉动世界经济的发展创造了贡献。在达沃斯论坛等顶尖经济论坛上,出现了越来越多中国企业家,也从侧面说明了中国经济在世界中的影响力越来越大。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有利于解放生产力,刺激科技创新,增强经济发展的活力,对于扩大就业、改善民生、社会进步等方面都有非常重要的积极影响。非公有制经济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党建工作至关重要。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取得了重要进展。然而,党建工作是一项系统性的伟大工程,充满艰巨性,要长期花大力气来抓。十九大报告提出中国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在新时代背景下,要“全面从严治党”,要时刻保持党的先进性,需克服当前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限制性因素。本文采取调查问卷和实地走访的研究方法,以深圳市南山区的六家非公有制企业为调查样本,从非公有制企业的管理者到党建工作者到员工,进行了详细地调研。将调研数据做定性分析,结合调研企业的实际情况:包括党组织覆盖、党组织生活开展、企业中党员表现及认同度、党建文化、企业党支部负责人工作能力等。同时,我们将从不同角色群体深入探讨深圳市南山区党建工作存在的问题。本文运用统计学,心理学,哲学等学科,分别从员工的政治心态、企业发展环境、企业性质、新经济新组织新业态变化、从业人员行业性质等方面分析了制约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发展的因素。在此基础上,本文从组织建设,制度建设,团队建设,思想建设,载体创新,服务功能六个方面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张彦惠[5](2018)在《深圳市非公企业党的建设历史考察及经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加强非公有制企业党的建设,从实践上总结取得的成就和经验,并从理论上加以分析,对执政党主动迎接挑战和适应社会变革,实现长期执政,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深圳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非公企业起步早、发展快,非公企业党的建设也开展的比较早并走在了全国的前列,为国家加强非公企业党建的“顶层设计”提供了有力的实践依据,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本文以“历史脉络”为线,以“典型个案”为点,以历史启示和“实践创新经验”为结论,分四个阶段分别考察深圳市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以及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建设的发展过程,同时也概括论述了整个国家对非公企业党建的探索过程。第一阶段,即1979年至1991年,深圳市非公企业党建萌芽期。这个阶段深圳外资企业快速发展,深圳对外资企业党建的认识又分为两个阶段:1979年到1985年,理论探讨在外资企业里开展党组织建设的合法性和必要性;1986年到1991年,从实践上重点在外资企业里开展党组织建设。第二阶段,即1992年至2002年,深圳市非公企业党建探索发展期。十年间,深圳外资企业、股份制企业、私营企业都迎来了大发展,深圳市对这三种不同类型的非公企业在党组织建设过程所遇到的问题,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采取不同的解决策略。对外资企业,坚持“业余”、“小型”、“分散”为主,采用机动灵活的弹性制度保证党组织活动的开展;对于股份制企业,坚持按照党章规定,与企业组建同步建立党组织;对个体私营企业,发挥政治核心作用,按照党章规定组建党组织,加强对私营企业主党员的教育和管理。第三阶段,即2002年至2012年,深圳市非公企业党建创新发展期。主要分析深圳在进行二十多年的实践探索后,在理论和实践上都为国家加强非公企业党建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践经验,在领先于全国其他地方的同时,仍然遵循深圳特区一贯的创新路径,在公推直选、定岗定责、双培双推、新社会阶层发展党员、留学归国党员过党组织生活等都进行了试点,继续为全国的党建创新提供参考。第四阶段,即2012年十八大至今,深圳市非公企业党建全面加强期。扩大非公企业党组织覆盖面,党组织建设向不断规范化、制度化、标准化目标迈进。通过对深圳市非公企业党建发展历程的历史梳理,回顾总结深圳市非公企业党建的经验,可以获得以下几点启示:一是必须坚持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与加强党建工作相结合;二是必须坚持探索先行与顶层设计相结合;三是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和发挥非公企业主积极性相结合;四是必须坚持继承和创新相结合。
吴言[6](2018)在《我国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我国非公有制企业的发展是在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中一步一步发展起来,已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工业强国的重要支撑、财税收入的重要来源、扩大就业的重要渠道。当前,非公有制经济发展面临的最大背景是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即增速换挡、结构调整、动力转换;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挑战在于如何支持非公有制企业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并针对党建工作中出现的系列问题提出有效性举措,充分发挥党建工作对非公有制企业发展的积极作用的一系列考验。面对新常态,非公有制企业如何深刻把握经济发展的大逻辑,全面研究新常态给企业发展带来的影响,从而找出企业未来发展的方向,需要党组织及时的指引和领导,需要及时地加强对新常态的研究。本文主要由前言、正文、结语三个部分组成。前言内容包括研究背景与意义、研究思路和方法,研究的重难点和创新点。推进非公有制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发展,需要分析非公有制党建发展规律,把握实质与内涵,并加强非公有制党建工作手段和措施。正文共包含四章。第一章主要是对非公有制企业以及非公有制企业党建的内涵进行剖析和阐述,找出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与国有企业的不同点,找出特殊性,即主导性、间接性、复杂性、创新性、超常性和灵活性等特点,紧扣内涵和特殊性为下文的论述提供理论基础。第二章则是基于以上这些不同点以及作为我党建设的新领域,找出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在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以及作风建设等方面出现的一些问题和困难。第三章是根据全面把握非公有制企业党建特殊性和存在的问题,分析出导致这些问题和困难的主要原因在于党建目标的不一致、党建工作的实践经验不足、党员干部的认识偏差以及对党建工作的支持力度不够等。第四章是在第三章分析出原因的基础上有针对性的提出,要通过结合非公有制企业发展开展党建工作、提升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和建立健全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长效机制等几个方面进一步改善和促进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发展的科学化措施和方法,能够对新形势下加强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起到推动和促进作用。结语部分对全文所论述的内容进行了总结,说明了论文的不足之处和以及本课题未来的研究趋势。
吕剑枫[7](2017)在《西部地区非公有制企业党的建设科学化研究 ——以广西玉林市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力量。新形势下,非公有制企业为社会和谐稳定、经济稳步增长、创造就业机会等作出积极贡献。而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是党的建设的重要组成,做好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是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必然要求。本论文通过以广西玉林市为个案,对西部地区非公有制企业党的建设科学化进行专题研究。全文由导论部分和五章正文组成。导论部分,通过对加强非公有制经济党建工作的重要性分析,提出选题缘由,对国内外学术界研究党的建设科学化研究现状进行综述,得出有待研究方面,并介绍选题的创新之处和研究方法。第一章,党的建设科学化研究的基础理论。阐述党的建设科学化命题提出的背景,指出推动党的建设科学化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对党的建设科学化思想的发展过程进行论述,包括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党的建设思想,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分别在不同的历史背景和社会背景要求下,经过不断的探索和实践,丰富、发展及创新了党的建设思想及其理论。这一章还对党的建设科学化的基本内容进行了论述。第二章,西部地区非公有制企业党的建设科学化的特征及衡量标准。回顾了改革开放初非公有制企业党建的提出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下的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探索,十八大以来对非公有制企业党建理论与实践的新探索,从中可见中央对非公有制企业党建日益重视的发展历程。结合西部地区非公有制企业发展的特点,论述西部地区非公有制党的建设科学化的基本特征,包括规律性、导向性、全面性、发展性、区域性、民族性等,既有非公有制企业党建科学化的一般要求,又有其区域性和民族性的鲜明特点和要求。研究西部地区非公有制企业党的建设科学化的衡量标准。第三章,新时代推进西部地区非公有制企业党的建设科学化的价值分析。从四个方面论述,包括:促进非公有制企业健康发展,维护社会稳定;增强党在西部地区的阶级力量,巩固党的阶级基础;扩大党的群众基础,提高执政公信力;推动经济发展,同步实现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目标。第四章,西部地区非公有制企业党建的主要成效及困境—以广西玉林市为例。玉林市是广西非公有制经济蓬勃发展的示范城市,也是广西非公有制企业党建示范市。本章以玉林市作为个案研究对象,通过发放调查问卷和开展访谈,围绕玉林市非公有制企业的党建科学化工作进行专题调研,总结了玉林市非公有制企业党建科学化工作的实践探索,指出玉林市非公有制企业基层党组织建设的主要困境,并分析了原因。第五章,西部地区非公有制企业党的建设科学化路径探索。针对从玉林市个案中找出的存在问题,提出要从政治功能、经济功能、文化功能和社会功能四个方面明确西部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功能的科学定位,并提出了防止非公有制企业基层组织边缘化,警惕非公有制企业基层组织“家族化”倾向,加强非公有制企业流动党员教育管理,避免非公有制企业党员“群众化”倾向等方法和路径。本论文主要采取了个案研究、理论分析、比较研究等研究方法。一是个案研究,以广西非公有制经济示范市的名片---玉林市的非公有制企业党建的生动实践为例,运用社会调查和统计分析方法深入探讨西部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科学规律。二是理论分析,从理论发展史的角度,梳理非公有制企业党建的指导思想和科学理论,在对党建科学化一般理论分析基础上,通过对西部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主要矛盾问题进行研究,总结西部党建科学化的特殊规律。三是比较研究,对发达省区和经济文化发展相对落后的西部地区非公有制企业的特点及企业党建工作特点进行比较研究,概括出西部地区非公有制企业党建的特殊性。本论文的创新之处:一是研究视角的创新,以广西玉林市为个案,立足西部地区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特殊性,抓住其中的关键性突出问题进行系统的思考。二是研究方法的创新,借鉴了政治学、社会学、哲学等多学科的研究方法,综合采取了实证研究、理论研究、历史研究和对比研究等多种具体研究方法。
董大伟[8](2017)在《改革开放以来党的非公有制经济政策演进研究(1978-2016)》文中研究表明本文所称的非公有制经济,界定为我国的个体私营经济。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共对非公有制经济的政策发展已经走过了将近四十年的历程。作为一种特殊的经济成分,在我国现阶段,非公有制经济仍有发展的必要。抚今追昔,以史为鉴,系统梳理分析改革开放以来党的非公有制经济政策演进历程,对于今后完善和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政策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本文抛开同类题目开篇即纵论原典理论的范式,秉持以史带论的写作风格,分阶段进行实证论述,最后加以总结,理论从历史而出。虽然每一阶段非公有制经济所处背景复杂多因,但本文为抓主线叙事,不再赘述前人之思,主要从经济背景入手,探看中共每一阶段非公有制经济政策的最重要动因,展示各项经济政策的演进与成效,并在分析各阶段非公有制经济人士阶层特征的基础上,梳理分析相应的统战政策,从而使文章更加饱满,也为最后的逻辑总结铺设了较为全面的历史基础。本文可分三大部分、九个篇章:第一部分为绪论,独立成篇。主要论述文章的选题初衷与基本价值,界定与说明正文所涉及的重要复杂概念,回顾前人成果,确立本文创新的着力点。第二部分为正文,从第一章到第七章,论述党的非公有制经济政策演进历程。第一章题目为“在探索中发展的非公有制经济政策(1978-1988)”。在具体叙述中分成两阶段,一是“改革开放之初党的非公有制经济政策(1978-1984)”,二是“改革开放全面展开时期党的非公有制经济政策(1984-1988)”。第二章题目为“党的非公有制经济政策的波动与调整(1988-1992)”。主要论述非公有制经济政策波动以及党初步调整相关政策的过程,并分析了这一时期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基本特征与待解问题。第三章题目为“非公有制经济政策的稳定与发展(1992-1997)”。主要论述南方谈话与十四大的非公有制经济有关理论及十四大后的政策发展,分析在政策作用下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走上正轨以及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基本特征,然后论述党的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统战政策。第四章题目为“非公有制经济政策实现历史性突破(1997-2002)”。主要论述十五大至十六大期间中共将非公有制经济纳入基本经济制度及其后续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具体政策的历程,在党的政策推动下非公有制经济取得的发展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在此阶段的特征,以及该阶段党对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统战政策。第五章题目为“非公有制经济政策的巩固与深化(2002-2007)”。主要论述十六大到十七大期间中共巩固与深化非公有制经济理论及政策的宏观历史过程,在此基础上阐述党的政策支持下非公有制经济取得的新发展以及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特征,最后阐述党的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统战工作。第六章题目为“党的非公有制经济政策稳步推进(2007-2012)”。主要论述十七大到十八大之间党的非公有制经济理论及具体政策的新发展,得益于党的政策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在国际金融危机大环境下不仅逆势增长,而且为我国在世界经济舞台上的亮眼表现作出突出贡献,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在此期间有了新特征,党对他们的统战政策也有条不紊地推进。第七章题目为“十八大以来党的非公有制经济政策新进展(2012-2016)”。主要论述十八大及之后党的非公有制经济理论和具体政策,在党的政策推动下非公有制经济取得的新进展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出现的新变化,以及这一阶段党对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统战工作发展。在第二部分,由于历史原因,第一章和第二章的结构与后面几章并不相同,正因如此,更可直观感受到1992年在非公有制经济及其政策发展史上的里程碑意义。第三部分就是结语章“基于党的非公有制经济政策演进历程的一些思考”,为史后之论。本章的论述完全是基于前面几章内容自然而出,既是总结,也是提升。主要论述三个问题:一是非公有制经济产生和发展的动力系统;二是非公有制经济终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特殊组成部分;三是有关非公有制经济政策的建议。
陈金彬[9](2016)在《我国非公企业党建制度化研究》文中指出改革开放以来,经济体制改革政策的施行全面地推动了我国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促使其逐步发展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力量。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壮大深刻地影响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变化,推动着我国经济结构的不断调整以及社会阶层的日益分化。非公企业党建是中国共产党应对这些社会变革的党建创新工程。经过多年的努力探索,我国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的效果显着,组织覆盖率和工作覆盖率不断提高,并且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发挥了日益重要的作用。但是,应该注意的是,非公企业党建毕竟是党的建设的新兴事物,仍然处在不断探索的过程中,依然面临着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同非公企业党建的组织覆盖以及工作覆盖的工作所取得的成绩相比较,非公企业党建制度建设的科学化水平及党建的认同度相对偏低等问题是我们必须引起重视的方面。因此,应该把分析我国非公企业党建制度建设的科学化水平及党建的认同度现状,探索制约我国非公企业党建的因素,并以此为依据提出相应的完善措施作为深化探讨我国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的关键点。论文尝试着把政治学领域的“制度化”概念引入我国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的探讨,以“制度化”为理论基础,辅之以福建泉州为个案研究,试图比较全面系统地评估我国非公企业党建制度建设的科学化水平以及非公企业党建的认同度,从而以此作为基础,提出加强我国非公企业党建制度化建设的指导原则与路径选择。
杨亚萍[10](2016)在《新疆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调查与思考 以昌吉州为例》文中研究说明非公有制企业的党建工作是基层党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党建领域的薄弱环节。近年来,新疆的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在不断的实践探索中取得了一定成效,奠定了较为扎实的党建基础,但也存在一些急需解决的问题。昌吉州的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在全疆具有典型代表性,通过以昌吉州为例,详细调查昌吉州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基本情况,试图在此基础上提出适用于全疆加强和改进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对策与建议。
二、加强县(市)非公有制经济党建工作的建议(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加强县(市)非公有制经济党建工作的建议(论文提纲范文)
(2)改革开放以来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方针政策历史演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缘起与研究意义 |
(一) 研究缘起 |
(二) 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文献综述 |
(一) 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方针政策研究 |
(二) 民营经济统战工作研究 |
(三) 研究现状述评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方法 |
四、论文创新点与难点 |
(一) 论文创新点 |
(二) 论文难点 |
第一章 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方针政策的概念、渊源与功能 |
第一节 概念界定 |
一、统一战线 |
二、民营经济 |
三、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方针政策 |
第二节 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方针政策思想渊源 |
一、马克思恩格斯统一战线思想 |
二、列宁新经济政策蕴含的对资产阶级统战思想 |
三、毛泽东关于工人阶级同民族资产阶级联盟的思想 |
第三节 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方针政策的三重功能 |
一、政治引导功能 |
二、政治吸纳功能 |
三、政党调适功能 |
第二章 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方针政策初步探索(1978-1992) |
第一节 民营经济产生与党对民营经济人士初步认识 |
一、改革开放政策出台与民营经济产生 |
二、“看一看”方针 |
三、邓小平对民营经济人士群体的判断 |
第二节 民营经济发展波动与民营经济人士选择 |
一、治理整顿与左倾思想抬头:民营经济发展波动 |
二、民营经济人士政治境遇表现:红帽子与假集体 |
第三节 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方针政策正式出台 |
一、制定统战工作“八字方针” |
二、赋予工商联新历史使命 |
第三章 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方针政策日益完善(1992-2012) |
第一节 促进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方针政策完善的因素 |
一、南方谈话破除社会主义传统认识 |
二、民营经济人士群体新需要 |
三、民营经济发展引发新争议 |
第二节 党对民营经济人士政治认识的突破 |
一、民营经济人士政治身份再认识 |
二、民营经济人士可以入党 |
三、政治安排扩大民营经济人士政治参与渠道 |
第三节 政治引导方针政策日渐完善 |
一、坚定公有制经济与民营经济共同发展 |
二、首倡“两个健康” |
三、协调劳动关系助力和谐社会建设 |
四、民营企业党组织建设提上日程 |
五、推进光彩事业引导先富帮后富 |
第四章 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方针政策纵深发展(2012——) |
第一节 推动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方针政策深化的多重因素 |
一、十八大以来党的重大方针政策调整 |
二、“民营经济离场论”引发热议 |
三、国际环境不确定性增加 |
第二节 党对民营经济人士政治认识深化 |
一、民营企业与民营企业家都是自己人 |
二、“两个始终” |
第三节 政治引导方针政策日益深化 |
一、“两个健康”新阐释 |
二、信任、团结、服务、引导、教育 |
三、光彩事业助力精准扶贫 |
四、民营企业党建出现多种形式 |
第四节 新课题:构建新型政商关系 |
一、政商关系畸形的三重因素 |
二、新型政商关系内涵 |
三、构建政商交流常态化机制 |
第五章 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方针政策演进历程的回顾总结 |
第一节 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方针政策演进总体态势 |
一、政策价值理念的调整 |
二、政策对象的地位变化 |
三、政策实施效果突出 |
第二节 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方针政策演进的经验启示 |
一、使命型政党特质是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方针政策制定的决定性因素 |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方针政策制定的国情依据 |
三、社会舆论是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方针政策发展的助推器 |
四、国际环境是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方针政策发展的不确定性因素 |
五、必须关注民营经济人士的自身利益 |
六、高度重视民营经济人士社会责任感的培养 |
七、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方针政策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协同发展 |
第六章 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方针政策优化完善 |
第一节 创新“民二代”统战政策 |
一、“民二代”交接班的三重考验 |
二、提高对“民二代”交接班的重视程度 |
三、根据“民二代”自身特点进行政治引导 |
四、助推“民二代”企业管理能力成长 |
五、关注“民二代”的政治成长 |
第二节 优化对民营经济人士的政治安排政策 |
一、严格政治安排标准 |
二、凸显政治安排差异性 |
三、发挥民营经济人士的监督作用 |
第三节 积极引导民营经济健康发展 |
一、重视互联网民营经济发展问题 |
二、弘扬企业家精神 |
三、保障互联网从业者劳动权益 |
四、强化工商联服务民营经济的统战功能 |
第四节 完善统战方针政策的组织依托 |
一、聚焦小微企业党组织设置 |
二、全面认识党组织与企业之间的关系 |
三、科学发挥党组织的结构性功能 |
四、提升党组织活力 |
结语: 基于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方针政策演进历程的进一步思考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3)工商联服务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的职能研究 ——以肇庆市工商联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 |
1.5 研究路线 |
1.5.1 研究思路 |
1.5.2 技术路线图 |
第二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框架 |
2.1 相关概念 |
2.1.1 工商联组织 |
2.1.2 非公有制经济组织 |
2.1.3 商会组织与行业协会 |
2.2 公共治理理论与第三部门理论视角下工商联的职能定位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肇庆市工商联发挥职能作用的现状及成效 |
3.1 思想政治引领作用显着 |
3.1.1 推进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理想信念教育 |
3.1.2 推动创建学习型组织 |
3.1.3 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组织承担社会责任 |
3.1.4 构建党组织政治引领长效机制 |
3.2 积极参与政治协商工作 |
3.2.1 提升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参政议政水平 |
3.2.2 关注宏观环境变化对非公有制经济的影响 |
3.3 全力服务经济发展大局 |
3.3.1 加强招商引资工作 |
3.3.2 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加快转型升级 |
3.4 强化协调服务 |
3.4.1 反映企业利益诉求、维护其合法权益 |
3.4.2 提供信息、人才交流等服务 |
3.5 积极搭建民间外交平台 |
3.5.1 与政府各部门联系合作 |
3.5.2 与各地工商界组织建立友好关系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肇庆市工商联在发挥职能中的问题及原因 |
4.1 肇庆市工商联发挥职能的存在问题 |
4.1.1 缺乏凝聚力及认同度低 |
4.1.2 存在职能交叉重叠的商(协)会 |
4.1.3 覆盖面与代表性不广 |
4.1.4 工商联内部管理与制度不健全 |
4.2 制约肇庆市工商联发挥职能作用的原因分析 |
4.2.1 地方党委政府重视程度、支持力度不够 |
4.2.2 政治地位不明确,职能界定不清晰 |
4.2.3 机关人员结构不合理,服务能力薄弱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促进肇庆市工商联发挥职能的对策建议 |
5.1 提高凝聚力和认同度,加强思想政治引领 |
5.1.1 加快转变政府职能 |
5.1.2 创新管理体制 |
5.1.3 提高非公有制经济人士获得感 |
5.2 明确职能定位,服务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
5.2.1 明确法律定位,理顺组织关系 |
5.2.2 提升政治协商、参政议政地位 |
5.2.3 增强经济服务意识 |
5.2.4 推动构建良好营商环境 |
5.2.5 强化投诉维权服务 |
5.3 推进商会和行业协会建设,协调企业关系 |
5.3.1 加快立法,规范管理商(协)会 |
5.3.2 加强基层商会组建步伐 |
5.4 提高覆盖面,优化会员结构 |
5.4.1 优化工商联会员结构 |
5.4.2 提高履职能力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及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工商联会员访谈提纲 |
附录2 肇庆市行业商(协)会发展情况调查问卷 |
附录3 工商联会员调查问卷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4)新时代非公有制企业党建的制约因素及其对策研究 ——以深圳市南山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缘起及意义 |
1.1.1 研究缘起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 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的创新点 |
第2章 新时代与非公有制企业党建理论概述 |
2.1 新时代概述 |
2.1.1 新时代的提出背景 |
2.1.2 新时代提出的依据 |
2.2 非公有制企业党建相关内涵 |
2.2.1 非公有制企业的内涵 |
2.2.2 新时代非公有制企业的特征 |
2.2.3 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内涵 |
2.2.4 新时代非公有制企业党建的特征 |
2.3 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重要意义 |
2.3.1 巩固中共执政地位的必然要求 |
2.3.2 加强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手段 |
2.3.3 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 |
2.3.4 是早日实现中国梦的必然要求 |
2.3.5 是促进企业自身发展有效手段 |
第3章 深圳市南山区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实证分析 |
3.1 调研说明 |
3.1.1 调查对象 |
3.1.2 调查方式 |
3.2 调查结果数据及分析 |
3.2.1 调查问卷结果数据分析 |
3.2.2 访谈结果数据及分析 |
3.3 非公有制企业党建的制约因素分析 |
3.3.1 基于企业性质的分析 |
3.3.2 基于企业环境的分析 |
3.3.3 基于新经济新组织新业态分析 |
3.3.4 基于企业从业人群阶层性质分析 |
3.3.5 基于政治心态的分析 |
3.3.6 基于行业性质分析 |
第4章 改进非公有制企业党建的对策 |
4.1 加强组织建设,探索多维党建新生态 |
4.1.1 组织建设关键在于提高“两个覆盖” |
4.1.2 加强园区的楼宇党建模式 |
4.2 完善制度建设,增强党内生活规范性 |
4.2.1 完善非公有制党建的顶层机制设计 |
4.2.2 配套完善各项党建活动制度 |
4.2.3 党建经费保障制度 |
4.3 重视队伍建设,激活党员参与积极性 |
4.3.1 强化党员主人翁意识 |
4.3.2 强化党组织负责人带头作用 |
4.3.3 加强对基层党建工作队伍的培养锻造 |
4.4 强化思想教育,提升队伍的能力素质 |
4.4.1 深入学习十九大精神 |
4.4.2 开展创建学习型党组织和培养学习型党员活动 |
4.4.3 推进理想信念教育 |
4.5 创新党建载体,着力提升党建实效性 |
4.5.1 党建管理载体要创新 |
4.5.2 党组织生活方式创新 |
4.5.3 党建的学习路径创新 |
4.6 赋能服务职能,促进企业的和谐发展 |
4.6.1 注重顶层设计,打造一流营商环境 |
4.6.2 服务企业目标,解决企业经营难题 |
4.6.3 服务企业员工,增强员工的归属感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附录一 南山区非公有制企业党建调查问卷 |
附录二 南山区非公有制企业党建访谈提纲 |
(5)深圳市非公企业党的建设历史考察及经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
二、研究综述 |
三、相关概念的界定 |
四、研究方法 |
五、创新点及难点 |
六、研究思路 |
第一章 深圳市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历程考察 |
第一节 深圳市非公有制经济萌芽期(1979年-1992年) |
一、吸引外资的前奏 |
二、外资企业进入 |
三、民营经济起步 |
四、股份制企业悄然兴起 |
第二节 深圳市非公有制经济快速发展期(1992年-2002年) |
一、南方谈话促外资企业再崛起 |
二、股份制企业发展 |
三、民营企业迎来春天 |
第三节 深圳市非公有制经济持续发展转型期(2002年至今) |
一、民营经济继续转型升级 |
二、新常态下深圳非公经济创新新发展 |
第二章 深圳市非公企业党的建设萌芽起步期(1979年-1992年) |
第一节 南方谈话前中国非公企业党的建设发展历程 |
一、共和国成立至1978年:非公企业党建的初步提出、曲折认识 |
二、十一届三中全会重启非公企业党建的中央顶层设计 |
三、地方党委对非公企业党建的实践探索 |
第二节 深圳市非公企业党的建设萌芽探索 |
一、理论探索(1979年-1985年) |
二、理论探索指导实践运用阶段(1986年-1992年) |
三、外商投资企业党的建设的主要成绩 |
四、外商投资企业党的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五、对非公企业党组织建设中问题采取的措施 |
第三章 深圳市非公企业党的建设探索发展期(1992年-2002年) |
第一节 深圳市不断扩大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的覆盖面 |
一、南方谈话引起中央对非公企业党建的重视 |
二、深圳市理顺非公企业党建的领导管理体制 |
三、南方谈话后深圳市非公企业党建工作快速发展 |
第二节 深圳市外资企业党的建设工作探索 |
一、深圳市探索外资企业党建工作总体情况 |
二、深圳市探索外资企业党建的具体策略 |
第三节 深圳市股份制企业党的建设工作探索 |
一、认识股份制企业中党的工作的特殊性 |
二、深圳市股份制企业党建的探索过程 |
三、深圳市股份制企业党建的思路对策 |
第四节 深圳市个体私营企业党的建设工作探索 |
一、中央认识到私营企业党建的重要性 |
二、深圳市对个体私营企业党建的探索发展 |
三、个体私营企业要不要党建已经成为无需争论的真理 |
第四章 深圳市非公企业党的建设创新发展期(2002年-2012年) |
第一节 全国非公企业党的建设进入大力发展时期 |
一、十六大开启非公企业党的工作新篇章 |
二、十六大以来非公有制企业党建的特点 |
第二节 深圳非公企业党建工作开启新局面 |
一、认真传达学习贯彻中共十六大会议精神 |
二、中共深圳市民营经济工作委员会的成立 |
三、全面加强非公企业党的建设各项工作 |
第三节 开展各种主题学习,推动非公企业党建工作常态化 |
一、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 |
二、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 |
三、积极开展创先争优活动 |
第四节 创新非公企业党组织及发展党员试点工作 |
一、开展在新的社会阶层发展党员试点工作 |
二、认真开展党员信息采集及IC卡试点工作 |
三、开展“公推直选”试点工作 |
四、做好发展党员规范化和留学回国党员恢复组织生活试点工作 |
第五章 深圳市非公企业党的建设全面加强期(2012年-) |
第一节 强化思想建党开创非公企业党建新局面 |
一、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
二、“三严三实”专题教育 |
三、扎实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 |
第二节 全面探索新时期非公企业党建的新模式 |
一、探索新的工作机制 |
二、探索创新“总部经济”党建 |
三、统筹推进党员教育管理工作 |
四、优化配备非公有制企业党务工作者队伍 |
五、加强对非公有制企业出资人的教育引导 |
六、统筹抓好基层组织建设 |
第三节 对深圳非公企业全面加强期党建工作的思考 |
一、非公企业党建存在的问题 |
二、应对挑战解决非公企业党建存在的问题 |
第六章 深圳市非公企业党的建设实践创新经验启示 |
第一节 深圳市非公企业党的建设的历史经验 |
一、深圳市非公企业党建探索发展过程中的思考及评价 |
二、深圳市非公企业党建的基本经验及启示 |
第二节 新时代下深圳市非公企业党建需要实践创新 |
一、新时代下深圳非公企业党建面临的客观难题及遇到的发展短板 |
二、对进一步完善深圳市非公有制企业党的建设的对策与建议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致谢) |
附录 |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成果 |
(6)我国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文献综述 |
一、研究现状 |
二、研究现状述评 |
前言 |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二、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三、研究的重难点和创新点 |
(一)研究的重难点 |
(二)研究的创新点 |
第一章 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内涵与特殊性 |
一、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内涵 |
(一)非公有制企业的内涵解析 |
(二)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内涵解析 |
二、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特殊性 |
(一)工作机构的主导性和间接性 |
(二)工作方式的单一性和局限性 |
(三)活动方式的超常性和灵活性 |
第二章 我国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
一、非公有制企业党的思想建设较为薄弱 |
(一)党的思想建设工作不深入 |
(二)部分党员的党性观念淡化 |
二、非公有制企业党的组织建设力度不强 |
(一)党组织的覆盖率比较低 |
(二)党组织隶属关系不清晰 |
(三)党组织作用发挥不充分 |
(四)党务工作者“质量”不高 |
三、非公有制企业党的制度建设不完善 |
(一)专门性的制度不健全 |
(二)制度执行落实不到位 |
四、非公有制企业党的作风建设不深入 |
(一)学习作风重形式轻内容 |
(二)工作作风重形式轻内容 |
(三)生活作风存在偏差 |
第三章 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存在问题的原因 |
一、非公有制企业与其党建工作存在差异 |
(一)党建工作与非公有制企业价值目标存在差异 |
(二)党建工作与非公有制企业的工作方式存在差异 |
二、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实践经验不足 |
(一)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开展时间不长 |
(二)党建工作的经验教训总结不够 |
三、部分非公有制企业党员干部对党建工作存在认识偏差 |
(一)对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合理性存在认识偏差 |
(二)对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必要性存在认识偏差 |
(三)对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特殊性存在认识偏差 |
四、部分非公有制企业主对党建工作支持不够 |
(一)部分非公有制企业主不重视党建工作 |
(二)非公有制企业主为党建工作提供经费支持不足 |
第四章 加强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对策 |
一、高度重视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 |
(一)重视加强和巩固党对非公有制经济领域的领导 |
(二)重视巩固和扩大党执政的群众基础和社会基础 |
(三)重视非公有制经济领域适应新时代发展要求 |
二、加强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主体的引导教育 |
(一)加强对企业主的督促引导 |
(二)加强对党员的教育管理 |
(三)加大党务工作者培训力度 |
三、提升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 |
(一)以非公有制企业党建研究基地建设推动理论研究 |
(二)推进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组建工作 |
(三)加强非公有制企业文化建设 |
四、建立健全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长效机制 |
(一)完善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领导机制 |
(二)健全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人才培育机制 |
(三)强化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责任落实机制 |
(四)建立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考核激励机制 |
(五)完善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经费保障机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西部地区非公有制企业党的建设科学化研究 ——以广西玉林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英文摘要 |
导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现状综述 |
三、创新之处 |
四、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党的建设科学化研究的基础理论 |
一、党的建设科学化命题提出的背景 |
(一) 党的建设科学化是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的内在要求 |
(二) 党的建设科学化是世情国情党情变化的根本要求 |
(三) 党的建设科学化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 |
(四) 党的建设科学化是坚持全面从严治党的必然要求 |
二、党的建设科学化思想的发展过程 |
(一)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党的建设思想 |
(二) 十七届四中全会之前党对党的建设科学化探索 |
(三) 十七届四中全会之后党对党的建设科学化认识的发展 |
(四)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党的建设科学化提出新要求 |
三、党的建设科学化的基本内容 |
(一) 党的建设科学化的科学内涵 |
(二) 党的建设科学化的基本特征 |
(三) 党的建设科学化的主要内容 |
(四) 党的建设科学化的衡量标准 |
第二章 西部地区非公有制企业党的建设科学化的特征及衡量标准 |
一、非公有制企业党的建设发展历史回顾 |
(一) 改革开放初期非公有制企业党建的提出 |
(二)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下的非公有制企业党建 |
(三) 十八大以来对非公有制企业党建理论与实践的新探索 |
二、西部地区非公有制企业发展及党的建设科学化基本特征 |
(一) 西部地区非公有制企业发展的特点 |
(二) 西部地区非公有制企业党的建设科学化的基本特征 |
三、西部地区非公有制企业党的建设科学化的衡量标准 |
(一) 保证西部地区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政治核心地位作用的发挥 |
(二) 确保西部地区非公有制企业沿着科学发展的道路健康发展 |
(三) 实现企业党组织和企业、地方之间的关系合理化 |
(四) 促使企业主理解、接纳并支持党建工作 |
(五) 监督企业贯彻国家和党的政策方针、生产经营遵纪守法 |
第三章 新时代推进西部地区非公有制企业党的建设科学化的价值分析 |
一、促进非公有制企业健康发展,维护社会稳定 |
(一) 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的科学化建设为非公有制企业发展提供政治保障 |
(二) 完善利益整合机制,促进社会和谐 |
二、增强党在西部地区的阶级力量,巩固党的阶级基础 |
(一) 提升党建把握西部地区非公有制经济建设任务特殊性的水平 |
(二) 发挥工人阶级的基石作用 |
三、扩大党的群众基础,提高执政公信力 |
(一) 团结各民族进步阶级的群众,促进非公有制党建工作科学化有效进行 |
(二) 引领发挥党的领导模范作用,促进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科学化发展 |
四、推动经济发展,同步实现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目标 |
(一) 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关键在党 |
(二) 强化党对完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任务的领导 |
第四章 西部地区非公有制企业党建科学化的主要成效及困境 |
一、个案的基本情况 |
二、玉林市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科学化的主要成效与实践探索 |
(一) 主要成效 |
(二) 实践探索 |
三、玉林市非公有制企业提高党建科学化水平的几点启示 |
四、玉林市非公有制企业基层党组织建设的主要困境及原因分析 |
(一) 基层党组织的定位不准,影响功能的发挥 |
(二) 党员流动性大,党员教育管理难 |
(三) 存在一定程度的“群众化”现象 |
(四) 企业党组织的附庸化、边缘化趋势明显 |
(五) 企业党组织的“家族化”问题较为普遍 |
第五章 西部地区非公有制企业党的建设科学化路径探索 |
一、科学定位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的功能 |
(一) 政治功能——政治核心,政治引领 |
(二) 经济功能——围绕中心,服务大局 |
(三) 文化功能——塑造工业文明所需要的现代人格,传承民族文化 |
(四) 社会功能——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 |
二、防止非公有制企业基层党组织边缘化 |
(一) 加强政治引导,培育企业经营者的社会责任意识 |
(二) 丰富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组建形式,持续扩大“两个覆盖” |
(三) 加强非公有制企业党员队伍建设,增强党员对企业的影响力 |
三、警惕非公有制企业基层党组织“家族化”倾向 |
(一) 坚持从严治党方针,积极教育引导企业经营者 |
(二) 改革家族经营制,推动现代企业制度建立 |
(三) 合理设置基层组织,严把党组织审批关 |
(四) 严格党组织负责人任用制度,加强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建设 |
(五) 加大发展党员工作的力度,不断壮大非公有制企业党员队伍 |
四、加强非公有制企业流动党员教育管理 |
(一) 明确建设责任,创新管理平台 |
(二) 改进教育管理方法,创新内容形式 |
(三) 树立服务理念,建立长效机制 |
(四) 开展主题教育,发挥“两个作用” |
五、避免非公有制企业党员“群众化”倾向 |
(一) 提高政治素养,注重自我教育 |
(二) 夯实思想基础,培育职业道德 |
(三) 加强党员管理,保持队伍纯洁性 |
(四) 建立完善体制机制,提高工作效能 |
主要参考文献 |
附录一: 西部地区非公有制企业党建科学化调查问卷 |
附录二: 西部地区非公有制企业党建科学化访谈提纲 |
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8)改革开放以来党的非公有制经济政策演进研究(1978-2016)(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
(一) 选题缘由 |
(二) 选题意义 |
二、概念界定及说明 |
(一) 非公有制经济 |
(二) 非公有制经济人士 |
(三) 对概念处理的说明 |
三、研究现状 |
(一) 总体概况 |
(二) 基本观点 |
(三) 研究的不足 |
四、创新点、难点与研究方法 |
(一) 创新点 |
(二) 难点 |
(三) 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在探索中发展的非公有制经济政策(1978-1988) |
第一节 改革开放之初党的非公有制经济政策(1978-1984) |
一、严峻的经济形势和社会问题 |
二、城乡改革起步与个体经济萌芽 |
三、支持个体户发展的基本政策 |
四、个体户发展面临的主客观问题 |
第二节 改革开放全面展开时期党的非公有制经济政策(1984-1988) |
一、改革开放全面展开时期党的个体经济政策 |
二、个体户发展的基本情况 |
三、党对个体户政治整合的继续探索 |
四、推进个体户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
五、突出问题与相关应对 |
第二章 党的非公有制经济政策的波动与调整(1988-1992) |
第一节 非公有制经济政策波动 |
一、治理整顿的背景 |
二、政治风波前治理整顿中的非公有制经济政策 |
三、政治风波后非公有制经济政策收紧从严 |
四、政治风波后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在政治上处境困难 |
第二节 初步调整非公有制经济政策 |
一、延续并稳定基本理论判断 |
二、调整经济政策 |
三、调整政治政策 |
第三节 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基本特征与待解问题 |
一、在经济上,非合理高收入和非健康高消费特征明显 |
二、在政治上,参政意识提升,参政目的单一,参政实践无序 |
三、在心理上,积极与消极并存,自卑与忧虑为主 |
第三章 非公有制经济政策的稳定与发展(1992-1997) |
第一节 深化改革开放,稳定非公有制经济政策 |
一、南方谈话与十四大提供新机遇 |
二、十四大后党的非公有制经济政策 |
第二节 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步入正轨 |
一、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与贡献 |
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阶层特征 |
第三节 对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统战工作走上正轨 |
一、丰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政治参与的制度性安排 |
二、开展非公有制经济人士调查研究,加强积极分子队伍建设 |
三、重视并吸纳工商联调研意见,为制定相关政策奠定基础 |
四、对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思想政治工作进一步系统化 |
第四章 非公有制经济政策实现历史性突破(1997-2002) |
第一节 将非公有制经济纳入基本经济制度 |
一、背景:新的争论与挑战 |
二、十五大将非公有制经济纳入基本经济制度 |
三、落实十五大非公有制经济新理论的具体政策 |
第二节 非公有制经济新变化 |
一、新的发展特点 |
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阶层特征 |
第三节 党对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统战政策 |
一、党的执政理论系统阐释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政治身份 |
二、拓宽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制度性参政议政渠道 |
三、加强对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思想政治工作 |
四、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提上日程 |
第五章 非公有制经济政策的巩固与深化(2002-2007) |
第一节 巩固与深化非公有制经济理论及政策 |
一、基本背景 |
二、十六大对非公有制经济理论的新发展 |
三、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大政方针 |
第二节 非公有制经济的非稳定增长及社会贡献持续提升 |
一、非公有制经济相关数据变化 |
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阶层特征 |
第三节 党的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统战工作 |
一、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理论 |
二、在原有渠道内创新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制度性政治参与 |
三、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思想政治工作渠道更加广泛 |
四、进一步加强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 |
第六章 党的非公有制经济政策稳步推进(2007-2012) |
第一节 国际金融危机环境下的非公有制经济政策 |
一、基本背景 |
二、党的非公有制经济理论和政策 |
第二节 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情况 |
一、非公有制经济数量增长及经济贡献 |
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阶层特征 |
第三节 党的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统战工作 |
一、新形势下关于工商联工作与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的理论发展 |
二、平稳推进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制度内政治安排 |
三、思想政治工作稳中有进 |
第七章 十八大以来党的非公有制经济政策新进展(2012-2016) |
第一节 十八大以来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新理论和新政策 |
一、十八大前非公有制经济面临的基本形势与问题 |
二、十八大以来关于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新理论 |
三、十八大以来推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基本政策 |
第二节 十八大以来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基本情况 |
一、非公有制经济平稳发展 |
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阶层特点 |
第三节 党的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统战政策 |
一、统战理论新发展 |
二、丰富多彩、持续深入的理想信念教育活动 |
三、光彩事业新发展 |
四、先进表彰活动新发展 |
五、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参政议政 |
六、开辟非公企业党建工作新局面 |
结语 基于党的非公有制经济政策演进历程的一些思考 |
一、非公有制经济产生和发展的动力系统 |
二、非公有制经济终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特殊组成部分 |
三、有关非公有制经济政策的建议 |
参考文献 |
后记 |
(9)我国非公企业党建制度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选题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述评 |
第三节 理论基础与研究思路 |
一、理论基础:制度化 |
二、研究思路 |
第四节 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
一、研究方法 |
二、创新之处 |
第二章 我国非公企业党建的发展历程 |
第一节 探索起步阶段(1978-1988) |
第二节 徘徊前进阶段(1989-1991) |
第三节 深化探索阶段(1992-1997) |
第四节 规范提高阶段(1998-2002) |
第五节 创新发展阶段(2003- ) |
第三章 我国非公企业党建制度化现状分析 |
第一节 我国非公企业党建制度化的探索成效 |
一、非公企业党建“两个覆盖”效果显着 |
二、非公企业党建的作用发挥日益增强 |
第二节 我国非公企业党建制度化的制约因素 |
一、非公企业党建制度供给的稀缺 |
(一)组织体制繁杂导致权责模糊 |
(二)工作机制缺乏制约工作开展 |
二、非公企业党建的制度认同略低 |
(一)企业主:利益驱动滋生的敷衍 |
(二)职 工:生存压力衍生的旁观 |
(三)党务工作人员:激励缺乏催生的应付 |
第四章 我国非公企业党建制度化的个案研究——以福建泉州为例 |
第一节 泉州市非公企业党建概况 |
一、泉州市非公企业党建发展概览 |
二、泉州市非公企业党建主要经验 |
第二节 问卷设计与样本情况 |
一、调查问卷的设计思路 |
二、调查样本的基本情况 |
第三节 调查问卷的数据分析及结论 |
一、问卷数据的分析 |
二、数据分析的结论 |
第五章 非公企业党建制度化建设的原则与路径选择 |
第一节 非公企业党建制度化建设的原则 |
一、以制度化推动科学化 |
二、以科学化保障制度化 |
第二节 非公企业党建制度化建设的路径选择 |
一、加强非公企业党建的制度建设 |
(一)理顺组织隶属关系 |
(二)完善党建工作机制 |
二、提升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的认同度 |
(一)提高对企业主的向心力 |
(二)扩大对职工的影响力 |
(三)增强对党务工作人员的凝聚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非公企业党建制度化研究调查问卷 |
个人简历 |
(10)新疆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调查与思考 以昌吉州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一、昌吉州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现状 |
1.党建工作基础扎实。 |
2.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作用发挥更加明显。 |
3.参与维护社会稳定的能力不断提升。 |
4.教育培训的力度进一步加大。 |
5.示范企业的影响力不断提升。 |
二、昌吉州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1.对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
2.非公有制企业开展党建工作缺少抓手。 |
3.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者素质有待提高。 |
4.党员的频繁流动加大了管理难度。 |
5.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缺乏有效的保障。 |
三、加强新疆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思考 |
1.提高对抓好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 |
2.明确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发挥作用的着力点。 |
3.积极探索做好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有效抓手。 |
4.大力提升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者队伍素质。 |
5.加大对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保障力度。 |
四、加强县(市)非公有制经济党建工作的建议(论文参考文献)
- [1]工商联组织的统战功能研究 ——以泉州市工商联为例[D]. 王茹妍. 华侨大学, 2021
- [2]改革开放以来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方针政策历史演进研究[D]. 侯恩宾. 山东大学, 2021(11)
- [3]工商联服务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的职能研究 ——以肇庆市工商联为例[D]. 马月媚.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6)
- [4]新时代非公有制企业党建的制约因素及其对策研究 ——以深圳市南山区为例[D]. 陈秋仙. 武汉理工大学, 2019(07)
- [5]深圳市非公企业党的建设历史考察及经验研究[D]. 张彦惠. 中共中央党校, 2018(02)
- [6]我国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 吴言. 西南大学, 2018(01)
- [7]西部地区非公有制企业党的建设科学化研究 ——以广西玉林市为例[D]. 吕剑枫. 广西师范大学, 2017(05)
- [8]改革开放以来党的非公有制经济政策演进研究(1978-2016)[D]. 董大伟. 中共中央党校, 2017(06)
- [9]我国非公企业党建制度化研究[D]. 陈金彬. 华侨大学, 2016(02)
- [10]新疆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调查与思考 以昌吉州为例[J]. 杨亚萍. 实事求是, 201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