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英河北省沽源县平定堡镇寄宿制学校076550
小学生的分析与综合能力,在不同的年龄段具有不同的水平。低年级学生能进行简单的分析与综合,但是一般都要结合直观来进行。而且主要是进行部分分析,即分析事物的个别部分或个别特征。中年级学生有所发展,但多数还是部分分析,综合的分析能力还很差,在分析段与段之间的联系时,有50%的学生能正确分析出两个自然段间的关系,多数能从整体上回答两个自然段共同说明了什么。高年级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有较大发展。他们能进行稍复杂的分析与综合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时,近80%的学生能正确分析出全篇每段写了什么,但对段与段之间是怎样联系起来的,分析时还有较多的学生感到困难。在学生阅读课文时,指导分析、综合要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一篇文章有许多部分,要找出其中哪些是重要的、本质的。教学时要引导学生分析重要的和本质的东西。例如:《春蚕》一课,单从文字上看,是叙述养蚕的全过程,但只要细细品味,就会发现字里行间洋溢着作者对伟大母亲的热情讴歌,这就是这篇文章最重要的本质东西。教学时,应让学生多读,在深入分析中综合文章的内涵。课文开头写道:“母亲就靠着养蚕换几钱给我们姐弟俩交学费。”让学生通过对文本的研读,明白这是母亲劳作之动力。课文接下去写着:“春天一到……母亲照例拿出几张蚕种来。”在引导学生分析理解全句的意思后,教师以充满深情的语调讲述;年复一年,日复一日,母亲竟毫无怨言,只是起早贪黑地劳作,默默无闻地付出。接着让学生分析,母亲为什么这样做?这样把学生引到课文开篇所提到的主题上,然后引导学生找到母亲在摘蚕时说的一句话进行分析:“孩子,上学得用功啊!这学费可来得不易啊。”理解成年累月,日夜操劳,付出全部心血的母亲的期望。通过这样的分析活动,学生就不难从字里行间读出文章表达的强烈感情,综合概括出这篇课文的中心内容。
其次,要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逐步提高分析、综合的要求。如,指导低年级阅读教学,要结合观察课文中的图画来进行分析综合。看图时帮助了学生对图中人物的神态、动作、背景、景物、色调等分析,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充分理解,准确表达。到了高年级,有的课文就可以脱离直观手段让学生联系已有的生活经验来分析、综合。
再次,注意适当划分层次。一个人分析、综合能力的形成是有发展层次的,因而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也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识规律分层次进行,绝不能拔苗助长。整个小学阶段的教学低年级要侧重于培养认识和理解方面的分析、综合能力;中年级要侧重于培养理解和鉴赏方面的分析、综合能力;高年级要侧重于理解、鉴赏和创造方面的分析、综合能力。就是一篇课文的教学,分析、综合能力的培养也要由低到高地进行。如:低年级教学词句只要求学生能够分析理解词句在课文中的大致意思即可。较高年级不仅要分析其在课文中的大致意思。而且还要分析其在课文中的含义和表现力。
学生开展学习的过程,实质上就是信息收集、加工、处理的过程。阅读教学中,要求学生围绕阅读目的和提出的问题,独立自主地对相关信息进行收集、筛选、分析、综合、提练和重组,衍生出新的信息。因此,要提高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就必须引导学生在学习方式上有一个根本性的变化,那就是让研究性学习走进语文教学。研究性学习的目的在于改变学生单纯地接受教师传授知识为主的学习方式,为学生构建开放的学习环境,提供多渠道获取知识并将学到的知识加以综合应用于实践的途径和机会,促进学生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学习过程中,鼓励学生自主地发现和提出问题,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法,引导学生凭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通过多种途径获取信息,学会整理与归纳信息,学会判断和识别信息的价值,并恰当地利用信息,以培养收集、分析和综合利用信息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标准》指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这句话,既点明了阅读对于一个人学习、发展和生活的重要意义,也点明了阅读教学的重要意义,在阅读教学中切实提高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这是阅读本身的需要,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必须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