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深入发展,对于教师素质的要求也在日益提高。现代教育要求教师不仅要承担传递人类文明的任务,同时还要担当塑造学生心灵、维护学生心灵健康等多种使命。在对学生的日常管理中,教师必须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以及健康的思想品质。教育心理学认为:当学生处于积极状态时,接受教育的效果特别好;反之则相反。因此,如果我们能运用现代心理学知识来理智地分析学生,从其个性特点出发,因势利导,进行科学管理,一定能收到好的效果。下面就是我经常运用心理学效应对学生进行科学管理的尝试。
一、运用“罗森塔尔效应”找回学困生的自信心
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对某校的学生进行“未来发展趋势测验”,然后将“最有发展前途的学生”的名单交给了该班老师。半年后,他对参加测试的学生进行复试,发现凡是上了名单的学生个个成绩都有了很大的进步,性格也活泼开朗,自信心强,求知欲旺盛,更乐于和别人打交道。实际上,“最有发展前途的学生”只是随机挑选的,但是名单却影响了教师对学生能力的评价。教师又将这一心理传递给了学生,使学生强烈地感受到来自教师的热切期盼,从而各方面都得到了不同寻常的进步。在教育教学中,这种由于教师的期望而使学生的行为发生与教师的期望趋于一致的变化的情况称为“罗森塔尔效应”。
教师的期望并不一定会对学生有多大的帮助,但是教师要善于将自己的期望“透覆”给学生,让他们对自己拥有期望,这才能激励他们更好地学习。当学生做错事或者成绩落后时,会对自己的过失或失误有所认识,内心会感到歉疚或痛苦。这个时候,学生最需要的是教师的宽容、理解与信任。感化教育能让学生动情。教育要使学生入耳入心,就一定要研究学生的心理。“罗森塔尔效应”启示我们:在对学困生的管理中,教师应该把自己的满腔热情投放在他们身上,要让学生亲身感受教师对他们的热切期盼,重新拾起往日的自信。教师的期望可以使学生产生要求上进的巨大信心,并努力奋斗以实现教师的期望。在新学期第一次阶段测试之后,我发现一位同学的英语成绩与别人相差很大,平日里爱说爱笑的她一下子变得沉默寡言,精神上好像也萎靡了很多。据我开学以来的观察,该生的学习态度和课堂纪律都没有问题。那是什么原因呢?在同该生谈话后我才知道,原来在中学之前她从未接触过英语,与小学三年级就学习英语的其他同学相比基础薄弱。了解真相之后,我鼓励她:“应该说你是有进步的,因为你的起点比,同学们晚。我们初中只是刚开始,希望你继续努力,老师相信你一定能赶上其他同学。”谈话之后,我经常指导她学习英语的方法,课上也经常向她提问,疑团一个个解开,她脸上逐渐露出了往日的笑容。我对她的期望成了她赶上其他同学的巨大动力。到学期结束,她的英语成绩居然与班级其他同学相差无几。
二、运用“门槛效应”提高学困生的转化率
英国心理学家查尔迪尼在替慈善机构募捐时附加了一句话“哪怕一分钱也好”,就多募捐到一倍的钱物,这就是著名的“门槛效应”。这一效应就是由低要求开始,然后逐渐提出更高的要求。当人们接受了简单的要求后,面对提出的较高要求,为了保持认识上的统一和给人们留下前后一致的印象,心理上就倾向于接受。
“门槛效应”启发我们:在对学生提出要求时要考虑学生的心理接受能力,应该少一些,小一些,这样才会取得良好的效果。这一效应特别适用对学生的教育。新学期一开始我就发现,我班的一位同学从发型、言行举止以及课堂表现来看有些另类。刚开学,同学间大多不熟悉,第一周没发生什么事情,于是我就及时表扬了他,并趁机对他提出一个小小的要求:“你的字能写得再漂亮些吗?”这与以前教师所要求他每门功课考到80或者90分相比,简直是小菜一碟,所以他就爽快地答应了。一周以后,我看到他虽然在学习方面有些吃力,但是仍在坚持,也确实有所进步。我再一次表扬了他:“你的字进步较大,老师相信你的值日工作也能做得更好,对吗?”他没想到我对他提出这样一个要求,想了一下还是答应了。很快班长来向我反映:在黑板擦过以后,他还用鸡毛掸再掸一遍。就这样,一个学困生跨过一道一道的门槛,向着令人可喜的方向一步一步迈进。一年下来,该生在期末评优中成了同学们公认的“进步学生”。
三、运用“鲶鱼效应”来激发学生的竞争力
从前,挪威人出海捕捞沙丁鱼,回来后常常发现鱼已死大半,因而卖价大跌。一个聪明的渔夫想出了一个办法:他在鱼舱里放进几条鲶鱼。鲶鱼生性好动,四处乱游,而大量的沙丁鱼见到几个“异己”便紧张起来,加速游动,因而增强了机体的活动量,死亡率大大降低,渔民的收益提高了不少。其后有人就把这种利用鲶鱼以增大沙丁鱼活动频率,激发其活力的现象称为“鲶鱼效应”。
作为一位教育者不难得到这样的启示:只有充满活力,不断竞争,一个班集体才能生机勃勃。激励并发动学生积极投身到班级的管理中来,是提高学生自身素质、实行班级管理的重要举措。如能让一些活跃而又有进取心的学生在班级里适当表现,并把他们选进班委予以重任,这样就会刺激其他学生积极奋发,班集体就会向良性的方向发展。因此,新学期开始我们班就实行班干部竞争上岗制度。在我公布了班级职务及其权利和义务之后,学生上台演讲。班委定期接受同学们的检查,由他们来打分决定每位班干部的工作能力和管理水平,评出优劣。这样促使班级的“火车头”始终起带头作用。
四、用“南风效应”加强班集体的凝聚力
有一则寓言,讲北风南风打赌,看谁能让行人把大衣脱掉。北风发起威力,可越刮行人把大衣裹得越紧;南风徐徐,轻柔温暖,行人自觉地把大衣就脱下了。南风之所以能达到目的,就是因它顺应了人的内在需要,使人的行为变为自觉。这种以启发自我反省、满足自我需要而产生的心理反应,人们称之为“南风效应”。
这则寓言告诉我们,有时候用理智温和的方法处理一些事情往往比强制的手段更有效果。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冷静理智地分析学生的缺点,客观科学地处理他们出现的问题,把学生从犯错误的阴影中带出来,走到温暖的“阳光”下,给学生一个愉快的心境,何愁学生不向你敞开心扉呢?这对于班主任树立在学生心目中的威信以及增强班集体的凝聚力都至关重要。记得期中考试刚过,一天放晚学的时候,班长气喘吁吁地跑到办公室来对我说:“车棚有人打架。”来不及细问,我马上赶往车棚。远远地看到一群围观的学生,见到我来了立刻跑光了,只有打架的双方仍然僵持在那里。我知道生气无济于事,当务之急要弄清楚事情的真相。于是我把两人叫到办公室。原来是小邵为同学仗义出手的事情。弄清原由之后,我想如果只是简单地批评一下小邵违反了校规,打架又有如何的危害,并不能从根本上让他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在他而言,也许还在做“好事”。于是在肯定了他的“集体主义精神”之后,我耐心地向他解释怎样才能正确地帮助同学,什么才是真正的集体主义。听我说完之后,他心悦诚服地说:“老师,现在我知道自己错在哪儿了,我也知道自己今后应该怎样做了。”他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了我对他所说的话的真正的理解。在接下来的校运动会上,小邵凭着自己的实力获得了年级组男子800米和铅球两项冠军,为班级争得了荣誉。
总之,身为人师,我们应该用充满激情的心对待教育,用具有理性的心从事教育。
作者地址:江苏省江阴璜塘实验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