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吸液芯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热管,多孔,平板,性能,结构,微细,介质。
吸液芯论文文献综述
廖小南,简弃非,祖帅飞[1](2019)在《不同结构吸液芯的超薄平板热管传热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吸液芯结构对超薄平板热管的传热性能有很大影响.为对比不同结构吸液芯的超薄平板热管传热性能,研制了4种吸液芯的超薄平板热管并进行传热性能实验.结果发现:120~200目烧结芯超薄平板热管的热阻最低,在稳定工作时蒸发端温度最低,启动时间最短;在相近孔隙率下,烧结芯热管比丝网芯热管的传热性能好,粉末烧结结构比网状结构更利于改善毛细力和强化沸腾.(本文来源于《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6期)
唐恒,汤勇,万珍平,陆龙生,伍晓宇[2](2019)在《平板铝热管微沟槽吸液芯的制备及毛细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犁切-挤压(P-E)和表面化学加工相结合的方法制备出一种新型的铝沟槽吸液芯结构,通过毛细上升红外测试方法对其毛细性能进行测试表征,研究不同的CuCl_2溶液浓度和浸泡时间对吸液芯结构毛细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化学加工后的铝沟槽吸液芯的毛细性能显着提高,其最大毛细上升高度可达49.3 mm,相比于未经化学加工的犁切沟槽,其毛细上升高度提高约79.3%;当CuCl_2溶液浓度超过1mol/L时,浸泡时间和溶液浓度对铝沟槽吸液芯的毛细压力影响较小。该方法能够简单、有效的提高铝沟槽吸液芯的毛细性能,为平板铝热管吸液芯的制备提供了一种新手段。(本文来源于《机械工程学报》期刊2019年06期)
朱明汉,白鹏飞,胡艳鑫,黄金[3](2019)在《烧结多孔槽道吸液芯超薄平板热管的传热性能》一文中研究指出设计并制作了总厚度为0.85 mm的超薄平板热管,热管的毛细芯采用烧结多孔槽道结构,实现了槽道和多孔结构的结合,根据该结构制作了一个铝制模具。该热管设计结合了超薄化和易制作的特点,对热管性能测试搭建了实验平台,分析了加热功率、铜粉粒径、槽道数目对热管热性能的影响,热阻和最大传热能力用来表征热管的性能。结果表明在加热功率为14 W时,放置铜板和热管的加热铜块温度分别是102℃和66℃,热管有效降低了热源温度;当铜粉粒径较大时热管的热阻和传热极限也较大,粒径减少时出现相反现象。相比单槽道结构,双槽道结构出现了更低热阻,两者最小差异为21%。(本文来源于《化工学报》期刊2019年04期)
于萍,黄传辉,张红,许辉,沈妍[4](2018)在《组合式吸液芯内液汽相变过程的数值模拟》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对高温热管吸液芯多孔介质内金属钠液的液汽相变过程进行了模拟研究,并采用流体体积分数模型和传质模型对此过程进行了数值分析.研究表明孔隙率和渗透率越大的组合式吸液芯多孔介质,热量在液态金属中的传递速率越快,进而可以增加高温热管的传热量,提高传热效率;但是孔隙率和渗透率越大,组合式吸液芯多孔介质加热壁面的温度分布越不均匀,产生沸腾传热极限的可能性亦越大.(本文来源于《工程热物理学报》期刊2018年12期)
唐恒[5](2018)在《丝网吸液芯超薄热管制造及其传热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快速增加的系统发热已经成为当代先进微电子芯片系统研发与应用的一项重大技术挑战。热管以其高导热率、高稳定性和长寿命等优点在高热流密度元件热控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但是,随着电子产品不断朝着高性能化与轻薄化的方向发展,其对热管的尺寸和性能提出了新的要求。传统粉末烧结、沟槽拉拔式热管面临尺寸过大、传热性能难以提升等技术瓶颈,探索具有新型吸液芯结构的超薄热管的制造工艺及传热性能规律已成为解决轻薄型电子器件散热问题的关键。鉴于此,本文以铜丝网烧结吸液芯超薄热管为研究对象,从热管的结构设计与制造工艺、丝网吸液芯表面氧化腐蚀及毛细性能表征、热管传热性能叁个方面进行了系统且深入的研究,主要开展的研究工作如下:根据不同电子器件对超薄热管的尺寸及传热性能需求,采用一种全新的螺旋带状结构的铜编织丝网作为超薄热管的吸液芯结构,并对不同压扁厚度的丝网吸液芯超薄热管的结构设计及其成形机理展开系列研究,解决了超薄热管在内部结构设计及制造工艺等方面的技术难题。通过对固相烧结参数的优化以及热管在相变压扁过程中的应力分析,制定了合理的铜丝网吸液芯烧结成形工艺和适用于丝网吸液芯超薄热管的成形方案,为超薄热管的产业化发展打下坚实基础。针对丝网吸液芯毛细压力低的问题,提出一种碱辅助表面氧化工艺对铜丝网吸液芯表面进行氧化腐蚀,并通过高温烧结工艺控制其表面结构与纤维基体的结合强度。采用扫描电镜对氧化和烧结处理后的铜丝网吸液芯表面微观形貌进行了表征,并通过毛细上升红外测试方法对其毛细性能进行了测试,研究了表面氧化腐蚀对丝网吸液芯毛细性能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结果表明,表面氧化腐蚀可有效提升丝网吸液芯的毛细性能,当铜丝网吸液芯的氧化时间和烧结温度分别控制在15 min和500℃左右时最为合适。在前期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设计并制造了压扁厚度为1.2 mm、1.0 mm和0.8 mm叁种铜丝网吸液芯超薄热管,对其在不同输入功率以及不同工作倾角下的传热性能进行了测试,分析了丝网吸液芯表面氧化腐蚀对超薄热管传热性能的强化作用。通过与传统铜粉烧结吸液芯超薄热管的传热性能对比发现,氧化腐蚀后的丝网吸液芯可有效提升超薄热管的传热性能。针对极端压扁厚度(≤0.5 mm)下超薄热管传热特性的变化,以压扁厚度为0.50 mm、0.47 mm、0.44 mm、0.41 mm和0.38 mm的铜丝网烧结吸液芯超薄热管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启动性能以及它们在水平、竖直和倒置叁个不同方向的传热性能测试发现,超薄热管的启动速度及极限传热功率随热管压扁厚度的减少而逐渐降低;而重力作用对热管的传热性能影响较小,其在水平、竖直和倒置叁个方向测试时的极限传热功率相差甚微。(本文来源于《华南理工大学》期刊2018-10-12)
黄青松[6](2018)在《内凹槽多孔复合吸液芯平板热管制造及散热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航空航天、高速计算机、光伏发电、燃料电池、大功率LED和微电子电器设备等高新技术产业的快速发展,致使高热流密度积聚在狭小有限的空间内,故对高效平板热管相变散热器提出了迫切需求。如何优化设计吸液芯结构、简化集成封装工艺、提高传热性能和减小平板热管厚度成为了其推广应用的关键难题。为此,本文提出了一种具有内凹槽多孔复合吸液芯平板热管及其制造方法,对此内凹槽多孔复合结构的制造成形、沸腾传热特性展开了实验研究,对平板热管的集成封装工艺及其散热性能进行了系统研究,主要的研究工作如下:(1)采用粉末低温固相烧结和微细铣削加工技术,实现内凹槽多孔复合结构的制造成形,并优选出最佳加工工艺参数。分析了内凹槽多孔复合结构毛刺成形及刀具切削刃磨损的原因。(2)搭建了可视化池沸腾实验平台,通过与内凹槽实体铜进行对比,分析了内凹槽多孔复合结构核态沸腾过程中汽泡的运动形态及传热特性。发现内凹槽多孔复合结构对应的壁面过热度更低,临界热流密度被大幅度延迟;较低热流密度下,内凹槽多孔复合结构的换热性能优于内凹槽实体铜。(3)简化了平板热管集成封装工艺路线,对其中的关键工艺(外壳真空扩散焊接、抽真空、灌注工质、封尾等)进行了优化设计。完成了内凹槽多孔复合吸液芯平板热管的制备,其厚度约为3mm。此外,搭建了平板热管传热性能测试平台,通过研究平板热管的均温性、热阻和瞬时启动特性,确定了其最优充液率为40%。对比分析了不同粉末粒径大小的内凹槽多孔复合吸液芯平板热管的均温性及热阻,发现粒径大小为50-75μm的平板热管传热性能最好。通过与不具有内凹槽结构的平板热管对比,发现具有内凹槽结构的平板热管均温性较好且热阻始终保持较小,最小热阻为0.052℃/W。(4)优化设计了大功率LED平板热管散热系统的集成封装工艺,搭建了此散热系统的散热性能测试平台,研究了散热系统的瞬时启动特性和不同热功率、倾斜角度和风速工况下对整个散热系统的影响。(本文来源于《厦门大学》期刊2018-06-30)
朱强,郑邯勇,李维维,张强[7](2018)在《锂在热管反应器吸液芯上毛细作用的理论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根据热管反应器工作特点,建立了吸液芯理论模型,推导出液态锂在吸液芯上升高度的公式,对特定条件下锂在吸液芯的上升高度进行了计算,并分析了锂在吸液芯上升高度随丝网目数、层数、温度以及热流密度的变化规律。为热管反应器设计及吸液芯参数选择提供了依据。(本文来源于《数字海洋与水下攻防》期刊2018年01期)
李勇,谢培达,周文杰,廖伯良,何柏林[8](2018)在《复合吸液芯微细直径热管的传热性能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对3种复合吸液芯微细直径热管(外径2 mm)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实验研究,3种吸液芯分别为铜粉丝网复合吸液芯(SMCP)、泡沫铜丝网复合吸液芯(SMCF)和复合丝网吸液芯(MSM);结合毛细极限理论分析了这3种热管的极限传热功率,并分析其在不同充液率下的极限传热功率、轴向温度分布和蒸发冷凝热阻特性.结果表明:SMCP、SMCF和MSM热管的最佳充液率分别为110%、95%和90%,此时其极限传热功率均为7 W,与理论计算值接近;3种热管的轴向温差随着加热功率的增大而增大,其轴向温差最大值分别为4.22、4.20和4.90℃;随着加热功率的增大,蒸发热阻逐渐增大;充液率较低时,冷凝热阻变化幅度不大,充液率较高时,SMCP热管的冷凝热阻出现较大幅度波动,而SMCF和MSM热管的冷凝热阻相对稳定;当3种热管的充液率为各自最佳充液率且加热功率为7 W时,其蒸发热阻分别为0.437、0.493和0.591℃/W,冷凝热阻分别为0.167、0.106和0.110℃/W.(本文来源于《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8年03期)
陈杰凌[9](2018)在《基于多孔吸液芯的超薄铝平板热管的制造及其传热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电子设备热管理要求日益提高,相变热管因为高效的传热效率而被广泛使用。在相变热管中,铝平板热管传热面积更大、成本更低,在热源面积较大的场合具有更好的适应性,但传统铝平板热管厚度较厚,且吸液芯结构主要为挤压微沟槽,毛细性能低下。因此本文基于连续挤压技术和相变压扁工艺提出了一种制备基于多孔吸液芯的超薄铝平板热管的新型制造方法——二次成型制造方法,在在制备得到厚度只有1.5mm的超薄铝平板热管的同时,为超薄铝平板热管引入了多孔吸液芯结构,提高了铝平板热管的毛细极限。实验结果表明,多孔吸液芯能有效提高超薄铝平板热管的传热性能和极限传热功率。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对适用于超薄铝平板热管的多孔吸液芯结构的成型机理进行了探索,并采用车削法得到的铝纤维制备烧结铝纤维多孔结构,通过编织机编织和表面腐蚀处理方法制备铝纤维束编织网多孔结构。另外采用量角法和高速摄像法研究了多孔吸液芯的润湿性能,并通过红外热成像法测试了多孔吸液芯的毛细上升高度和上升速率,进而综合分析各种多孔吸液芯结构的综合毛细性能。(2)通过压扁试验法对连续挤压预成型体的结构和吸液芯的引入位置进行了研究,并以传统铝平板热管的制造工艺为基础,研究确定了具有多孔吸液芯的超薄铝平板热管的制造工艺,同时设计了相应的传热性能测试平台,对超薄铝平板热管的启动性能和稳态性能进行实验测试。(3)通过对比传统光滑内壁的超薄铝平板热管与具有多孔吸液芯的超薄铝平板热管的传热性能,验证了多孔吸液芯对超薄铝平板热管的传热性能的强化效果。本文研究了多孔吸液芯超薄铝平板热管在水平状态下的传热性能,并对比分析了多孔吸液芯结构、倾斜角度和冷却端流速对超薄铝平板热管传热性能的影响,对结构和工况等因素对超薄铝平板热管传热性能的作用机制进行了深入探讨。(本文来源于《华南理工大学》期刊2018-01-03)
刘昌泉,尚炜,赵举贵,纪献兵,吴新明[10](2017)在《纳米修饰吸液芯超薄平板热管的传热特性》一文中研究指出研制了一种总厚度为1.30 mm的新型超薄平板热管(UTFHP),其内部吸液芯是多孔介质底层(PL)和多孔介质丝(PW)组成的多尺度复合结构。经过化学改性处理,吸液芯表面生成纳米结构,具有超亲水特性。对热管的热性能进行实验研究,分析纳米结构、充液比以及角度对热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充液比为25%时,与未改性的热管相比,改性热管的临界热通量(CHF)提高了255%、总热阻最大可降低43.2%;纳米结构降低了冷凝段热阻,但在小功率时增大了蒸发段热阻。在高充液比时,纳米结构抑制热管的传热性能。角度对热管的热性能影响较大,当蒸发段位于冷凝段的正下方时,热管的热性能最佳。未改性和改性的热管都具有良好的传热特性,最高功率分别为83.7和44.3 W。(本文来源于《化工学报》期刊2017年12期)
吸液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采用犁切-挤压(P-E)和表面化学加工相结合的方法制备出一种新型的铝沟槽吸液芯结构,通过毛细上升红外测试方法对其毛细性能进行测试表征,研究不同的CuCl_2溶液浓度和浸泡时间对吸液芯结构毛细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化学加工后的铝沟槽吸液芯的毛细性能显着提高,其最大毛细上升高度可达49.3 mm,相比于未经化学加工的犁切沟槽,其毛细上升高度提高约79.3%;当CuCl_2溶液浓度超过1mol/L时,浸泡时间和溶液浓度对铝沟槽吸液芯的毛细压力影响较小。该方法能够简单、有效的提高铝沟槽吸液芯的毛细性能,为平板铝热管吸液芯的制备提供了一种新手段。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吸液芯论文参考文献
[1].廖小南,简弃非,祖帅飞.不同结构吸液芯的超薄平板热管传热性能研究[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2].唐恒,汤勇,万珍平,陆龙生,伍晓宇.平板铝热管微沟槽吸液芯的制备及毛细性能研究[J].机械工程学报.2019
[3].朱明汉,白鹏飞,胡艳鑫,黄金.烧结多孔槽道吸液芯超薄平板热管的传热性能[J].化工学报.2019
[4].于萍,黄传辉,张红,许辉,沈妍.组合式吸液芯内液汽相变过程的数值模拟[J].工程热物理学报.2018
[5].唐恒.丝网吸液芯超薄热管制造及其传热性能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8
[6].黄青松.内凹槽多孔复合吸液芯平板热管制造及散热性能研究[D].厦门大学.2018
[7].朱强,郑邯勇,李维维,张强.锂在热管反应器吸液芯上毛细作用的理论分析[J].数字海洋与水下攻防.2018
[8].李勇,谢培达,周文杰,廖伯良,何柏林.复合吸液芯微细直径热管的传热性能分析[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
[9].陈杰凌.基于多孔吸液芯的超薄铝平板热管的制造及其传热性能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8
[10].刘昌泉,尚炜,赵举贵,纪献兵,吴新明.纳米修饰吸液芯超薄平板热管的传热特性[J].化工学报.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