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临床效果分析

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临床效果分析

(开阳县人民医院贵州贵阳550300)

【摘要】目的:探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临床效果分析。方法:选取从2016年11月至2017年5月患有高血压脑出血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常规组与观察组,50例/组。常规组患者采取开颅血肿清除术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取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在采取不同清除术治疗后,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6%,而常规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88%,且观察组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等各项指标均优于常规组,两组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患者采取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缩短了手术时间,减少了术中出血量,治疗后效果更为显著。

【关键词】微创颅内清除术;高血压出血;临床效果分析

【中图分类号】R65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8)09-0222-01

高血压性脑出血是高血压病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此疾病多发季节为冬季和春季,发病人群以50至70岁中老年男性为主。如一旦引发颅内出现血肿极易增加患者发病速度,致残率极高,甚至会出现威胁患者生命安全。传统开颅手术虽在治疗上有效的控制患者病情发展,但存在一定的风险,创伤面较大,易引发术后并发症。近几年,随着医疗技术发达,微创颅内清除术广泛应用解决了临床手术的困扰。微创手术不仅降低了存在的并发症风险,同时也可减少患者在术中的出血量,大大提高了治疗效果,有利于患者康复。本文针对微创颅内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做出以下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从2016年11月至2017年5月患有高血压脑出血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常规组与观察组,50例/组。常规组男32例,女18例,年龄42~65岁,平均年龄(59.32±5.72)岁,病程2~4年,平均病程(3.05±1.02)年;观察组男24例,女26例,年龄40~68岁,平均年龄(62.32±5.72)岁,病程2~6年,平均病程(4.05±2.02)年。以上患者在入院治疗前均患有高血压病史,并通过头部CT扫描后均确诊为颅内出血患者,同时排除患有其他重大疾病。两组患者年龄、性别、术前基本检查等基线资料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常规组患者采用开颅血肿清除术,其主要实施方法如下:首先,采用气管插管方式对患者进行麻醉;其次,在患者血肿头皮出,形成马蹄形切口,将脑回方向将皮质切开,直至血肿区。在进行切口时,要注意避开颅内血管及重要功能区域;然后,在显微镜借助下将颅内血肿清除干净;最后,对患者颅内术后部位进行止血,并放置引流管,关闭颅腔,进行皮下缝合。

观察组患者采取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具体实施方法如下:首先,借助CT扫描确定患者颅内血肿位置,筛选穿刺点,确定穿刺深度;其次,对患者进行局部侵润麻醉;然后,经穿刺点构件引流软管通道,联结引入器,将血肿液态进行分流;最后,采用无菌、温度适中的生理盐水进行冲洗,血肿清除干净后,移除穿刺针,进行切口缝合,包扎。

1.3观察指标

通过对患者在手术过程中血压、心率及术中出血量的监测,分为痊愈、有效和无效。痊愈:患者通过治疗后颅内血肿现象消失,各项指标恢复正常;有效:患者通过治疗后,颅内出血现象消失,但神经功能存在异常,通过治疗进行逐步改善;无效:无任何效果,且有加重趋势,总有效率=痊愈+有效/总例数*100%,对比两组不良反应情况。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9.0的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患者在采取不同清除术治疗后,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6%,而常规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88%,且观察组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等各项指标均优于常规组,两组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

3.讨论

高血压性脑出血是高血压病最严重的病症之一,高血压病常导致脑底的小动脉发生病理性变化,突出的表现是在这些小动脉的管壁上发生玻璃样或纤维样变性和局灶性出血、缺血和坏死,削弱了血管壁的强度,出现局限性的扩张,并可形成微小动脉瘤。主要因情绪激动、过度脑力与体力劳动或其他因素引起血压剧烈身高,而导致已病变的脑血管破壁出血所致。其主要临床表现根据出血部位、出血量和全身情况等因素有所不同,一般发病初期会出现剧烈头痛、恶心、呕吐,且伴有躁动、嗜睡或昏迷。血肿两侧出现偏瘫、瞳孔的变化,当血肿扩大,脑水肿加重,就会出现颅内增高,引起血肿侧瞳孔散大等脑疝危险现象。因此,在患者血压发生异常时应及时诊断,并制定治疗方案。临床通常会采取头部CT或磁共振扫描确定患者的血肿部位、出血量及周围脑组织的水肿情况。并通过手术方法进一步治疗,开颅血肿清除术是最为传统、常用的治疗方法,虽对患者的病情起到控制作用,但存在一定的风险,极易造成术后并发症而引发其他疾病,增加了患者的身心负担,影响患者的术后恢复。

随着科学技术发达和发展,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成为临床上应用较为广泛的手术治疗方式。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与传统的开颅手术相比,具有操作简单,创伤小的优势。同时,它可及早的清除出血,有效的预防、阻止由于血肿及脑水肿而引起的并发症的发生,有效的提高了患者的治疗效果,大大的降低了因颅内出血而导致病死率发生。

根据以上两组患者对比分析可以看出,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6%,而常规组为88%。由此可见,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提升了治疗有效率,降低了术后并发症,有利于患者的生活质量提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柳英辉.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临床护理措施探讨[J].中国医药指南,2017,15(32):229-230.

[2]郭亚洲.高血压脑出血行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的效果分析[J].疾病监测与控制,2017,11(11):911-913.

标签:;  ;  ;  

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临床效果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