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意识论文_贾莹

导读:本文包含了帝国意识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帝国,意识,意识形态,克拉克,安南,丹尼尔,话语。

帝国意识论文文献综述

贾莹[1](2019)在《《刘易斯与克拉克探险日志原本,1804—1806》中的西部镜像、扩张话语与帝国意识》一文中研究指出"刘易斯与克拉克探险"是杰斐逊发起的19世纪美国规模最大、时间最长的首次进入北美西部的探索,被称为美国人的"奥德赛"。《刘易斯与克拉克探险日志原本,1804—1806》是此次官方探险的直接产物,日志作者站在扩张主义视野下形成了关于美洲西部的镜像,通过将军事远征美化成"英雄史诗"、对西部的自然风景重新编码、以"美洲贸易帝国"构想介入帝国间的争霸,西部被纳入白人中心主义的话语体系,与美利坚民族的"想象的共同体"相结合,从而形成了19世纪美国西部文学中的一种扩张话语。借助历史批判的眼光,从文学与国家发展之关系的角度出发,可窥探作者如何以"探险"和"开发"为名掩饰欧裔美国人的扩张意图,如何以话语的形式参与美国的西部扩张,并在文化思想层面大力宣传这一帝国意识。(本文来源于《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10期)

瞿亚妮,蒋天平[2](2018)在《《永别了,武器》中军事医学与帝国意识》一文中研究指出《永别了,武器》是以第一次世界大战为背景,描述了战时军事医疗体制、战争创伤及治疗和战时疾病。从身体政治角度对该小说进行文本细读,解读军事医学、帝国与身体之间的内在联系,发现军事医学对美帝国构建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战争中军事医疗体制、纪律以及政治权力对参战人员身体监视与规训,折射出作者潜意识中的帝国意识。(本文来源于《怀化学院学报》期刊2018年06期)

吴青云[3](2018)在《笛福小说中的帝国意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作为英国着名的作家与政治册作家,丹尼尔·笛福与他的作品在过去的几个世纪里一直备受世界瞩目。在笛福近60岁之时,他开始了其首部小说《鲁滨逊漂流记》的创作。此后,他还创作了《辛格顿船长》与《杰克上校》等多部小说。上述叁部作品中的主人公鲁滨逊﹑辛格顿与杰克皆以第一人称叙事视角讲述了自己的海外冒险经历,他们以不同方式参与了大英帝国领土的扩张和帝国意识的构建。本文以后殖民主义理论为基础,尤其运用了赛义德对帝国意识的分析,对笛福上述叁本小说中的帝国意识进行了全面深入的探究。英国18世纪初兴起的小说成为这一历史时期对帝国的主要想象形式,小说与帝国的形成和扩张无形中形成了一种共谋的关系。18世纪的英国在海外开疆扩土,攫取财富,宣扬白人文化至上的观念,这也在笛福的叁本小说中得以体现。在政治方面,帝国意识的强化推动了小说中英国的领土扩张进程。在经济方面,帝国意识的发展加快了小说中英国的财富积累。在文化方面,鲁滨逊,辛格顿与杰克都被认为是尊贵的“自我”形象,而外来种族则被认为是“他者”形象。通过对“自我”形象的优越性与“他者”形象劣根性的比较与分析,可以得出帝国意识与其宣称的文化优越性密不可分。基于以上分析,本文认为英国的帝国意识是在其帝国的扩张中形成与发展起来的。在笛福的叁本小说中,帝国意识在加快大英帝国扩张的进程中带来了一系列的殖民战争,同时也给殖民地人民带来无尽的伤痛。无疑,《鲁滨逊漂流记》《辛格顿船长》与《杰克上校》是笛福的经典作品。我们在阅读这些经典小说文本的同时,也能感知其文本中所呈现出的遥远世界,从而引发对帝国及其意识的深刻反思。(本文来源于《宁波大学》期刊2018-06-25)

杨敏[4](2018)在《维拉·凯瑟作品中隐藏的帝国意识形态》一文中研究指出美国女作家维拉·凯瑟因其在作品中对拓荒者和边疆年代的赞誉而备受推崇,但其作品中的种族主义思想、帝国主义意识形态却被人习焉不察。凯瑟作为一个积极介入政治的作家,很难挣破社会主导话语编织的权力大网。凯瑟小说通过帝国主义意识形态过滤,表面颂扬了个人的乐观、坚毅,家庭的同甘共苦、相濡以沫,邻里之间的项背相望、雪中送炭,本质上却掩盖了帝国野心,遮蔽了殖民者的罪行。(本文来源于《文化学刊》期刊2018年05期)

毛凌滢[5](2017)在《论《白鲸》的民族形象与帝国意识形态的同构》一文中研究指出1919年麦尔维尔的《白鲸》开启了其经典化的历程,在之后将近一百年的时间里,小说不仅被批评界广泛接受,而且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包括白鲸的形象早已渗透进美国大众文化、商业领域和社会生活之中,该小说已成为美国民族文化记忆和美国身份认同的来源之一。作为经典名作,国内外对《白鲸》的解读与阐释已经十分丰富,从宗教的、象征的、生态批评的视角的解读到人物形象和主题的分析,各种评论见仁见智,甚至结论完全相反。本文试图立足19世纪小说产生的历史和文化语境,分析麦尔维尔在貌似传奇与宗教寓言的海洋叙事中对新兴的美国民族形象和民族性格的刻画,揭示隐匿在民族形象书写背后的帝国意识形态及其与美国民族性格的同构。(本文来源于《国外文学》期刊2017年03期)

潘红[6](2017)在《哈葛德《叁千年艳尸记》中的非洲风景与帝国意识》一文中研究指出对小说中的风景描写,传统解读聚焦于其审美性,将风景视为展示叙事主体对环境审美感知的一种手段,为烘托叙事情节、人物个性、叙事主题等提供诗意背景。而以话语研究的视角观察风景描写,风景则成为叙事主体思想意识、特定社会语境和历史文化内涵的载体,成为建构小说主题的一种独特话语方式。哈葛德小说《叁千年艳尸记》中的非洲风景作为叙事话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参与了小说主题和深层意义的建构———殖民与被殖民的关系、族群和族性认知以及主体身份认同。白人殖民主义者对非洲风景的凝视,表征了观看主体特有的意识形态,展示出特定历史语境下的权力政治。(本文来源于《外国文学评论》期刊2017年01期)

赵静[7](2016)在《加缪《局外人》中的帝国意识—“对位阅读法”》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由引言、正文和结论叁部分构成。引言部分对加缪的生平创作和《局外人》的故事情节进行了简单概述,梳理了前人对这部小说的研究成果、不足和盲点,从而提出本文的研究思路以及方法——“对位阅读法”。文章共分为叁章展开论述,第一章首先从法国对阿尔及利亚的殖民统治和帝国文化入手,结合当时的时代特点和加缪的生活经历,指出它们对《局外人》创作的影响;第二章深入文本内部,深入探讨小说对法国和阿尔及利亚的不同叙述,还原这种叙述背后的历史事实,从而说明小说在促进和维护帝国殖民事业中的参与方式;第叁章继续深入文本内部,从加缪的双重身份入手,探讨小说中对阿拉伯人的矛盾性——同情与边缘化。在结论部分,本文回到萨义德的理论,总结各章的成果,归纳本文论点,即《局外人》通过对宗主国与殖民地的不同书写,以一种隐蔽的方式参与了帝国的建构和殖民进程。总而言之,本文通过对文本的细读与历史语境相结合的方法,在作品与帝国之间进行反复的印证,来说明小说与帝国之间的共谋关系。(本文来源于《河北大学》期刊2016-05-01)

李缘[8](2016)在《论狄更斯小说《董贝父子》中的帝国意识》一文中研究指出《董贝父子》是一部维多利亚现实主义小说,出自文学巨匠查尔斯·狄更斯之手。该小说描写了董贝父子公司——一家处于英国伦敦从事批发、零售以及出口事业的公司的盛衰史。小说以董贝望子成龙的故事为中心,演绎了多出悲喜交加的剧情。董贝是个贪得无厌的大资本家,妻子儿女都成了他追逐利润的工具和摆设。最终,董贝在丧失了财富和权势之后,却成全了真正的家庭幸福。本文在后殖民主义理论的观照下,尤其以爱德华·萨义德《文化与帝国主义》与《东方主义》中的观点为依据,全面、深入地考察帝国意识和小说《董贝父子》之间的关系。本文分为叁部分展开。第一章通过狄更斯笔下的商人形象探究帝国霸权意识的体现。帝国主要是以商品、财富和商贸的形象进入19世纪的小说的。本章选取了叁个处于不同阶级地位的商人,分析文本中显性的帝国意识与隐性的帝国意识。第二章以任意妄为的帝国“亲戚”为出发点,考察文化与帝国相辅相成的共谋关系。人物身上体现的话语权力及文化,保证了西方人对帝国的接受,并在粉饰帝国神话合理性上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第叁章通过帝国的“外来者”分析被忽略的历史及对帝国的反抗。本章着重在对位阅读的参照下,去分析隐藏于文本中的遥远殖民地的人群及宗主国中勇于抵抗的边缘人。论文最终认为,狄更斯的《董贝父子》表现了帝国意识的渗透和影响,是阐释作者帝国主义话语的形象化文本。本论文的学术价值在于,有助于推动后殖民批评的文本化路径和英国维多利亚文学的文化研究。(本文来源于《电子科技大学》期刊2016-04-21)

胡凌[9](2016)在《“连接一切”:论互联网帝国意识形态与实践》一文中研究指出平台在一定程度上加速和便利了万物的联系,同时却背离互联网的初衷,成为一个更加中心化的商业帝国。这是一个摧毁你,却与你无关的时代;这是一个跨界打劫你,你却无力反击的时代;这是一个你醒来太慢,干脆就不用醒来的时代;这是一个不是对手比你强,而是你根本连对手是谁都不知道的时代。——马云在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上的讲话"连接一切"是"全球化"趋势的一个技术上的微观版本,它试图通过信息技术的广泛扩散,将世界万物连在一起。无论是否(本文来源于《文化纵横》期刊2016年01期)

杜树海[10](2016)在《皇帝、“国王”与土司——从“议征安南”事件前后看明嘉靖时期的帝国意识形态》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明嘉靖时期的宫廷政治中,以"大礼议"为线索,逐渐强化形成关注帝系正统与权力传承合法性的意识形态。将"大礼议"宫廷政治与"议征安南"的"国际"政治以及统驭土司的地方政治置于同一视域时,这种意识形态不仅影响到中原王朝处理安南国内篡权行为的方式,还引致朝廷对于边境土司权力传承谱系的格外关注。在此种意识形态之下,不同人物、势力经历不同的命运境遇,展示不同的应对策略。(本文来源于《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6年01期)

帝国意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永别了,武器》是以第一次世界大战为背景,描述了战时军事医疗体制、战争创伤及治疗和战时疾病。从身体政治角度对该小说进行文本细读,解读军事医学、帝国与身体之间的内在联系,发现军事医学对美帝国构建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战争中军事医疗体制、纪律以及政治权力对参战人员身体监视与规训,折射出作者潜意识中的帝国意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帝国意识论文参考文献

[1].贾莹.《刘易斯与克拉克探险日志原本,1804—1806》中的西部镜像、扩张话语与帝国意识[J].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

[2].瞿亚妮,蒋天平.《永别了,武器》中军事医学与帝国意识[J].怀化学院学报.2018

[3].吴青云.笛福小说中的帝国意识研究[D].宁波大学.2018

[4].杨敏.维拉·凯瑟作品中隐藏的帝国意识形态[J].文化学刊.2018

[5].毛凌滢.论《白鲸》的民族形象与帝国意识形态的同构[J].国外文学.2017

[6].潘红.哈葛德《叁千年艳尸记》中的非洲风景与帝国意识[J].外国文学评论.2017

[7].赵静.加缪《局外人》中的帝国意识—“对位阅读法”[D].河北大学.2016

[8].李缘.论狄更斯小说《董贝父子》中的帝国意识[D].电子科技大学.2016

[9].胡凌.“连接一切”:论互联网帝国意识形态与实践[J].文化纵横.2016

[10].杜树海.皇帝、“国王”与土司——从“议征安南”事件前后看明嘉靖时期的帝国意识形态[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

论文知识图

新建的宗教建筑Fig.3-18Newconstruc...:赵茵在接受笔者(右)访谈2016.12....上海江北海关近代的两次鸦片战争使得帝...已故着名哲学家传略D·涅德里科维奇传略(2...科研项目及成果情况第四届优秀科研成果奖和...五个分支联系与核心区界定

标签:;  ;  ;  ;  ;  ;  ;  

帝国意识论文_贾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