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药物和心理治疗

关于药物和心理治疗

一、关于药物治疗与心理治疗(论文文献综述)

勾月嫙[1](2021)在《基于综合治疗方案干预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研究指明目的:1.文献研究:通过meta分析进行文献研究来评价综合治疗方案干预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核心症状的临床疗效。2.临床试验试验一:通过进行综合治疗方案与单纯盐酸哌甲酯控释片治疗ADHD的对照研究,来探索综合治疗方案干预ADHD的临床疗效。试验二:通过进行综合治疗方案与单纯中药汤剂治疗ADHD的对照研究,来探索综合治疗方案干预肾虚肝亢证ADHD的临床疗效。方法:1.通过对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库、重庆维普全文数据库(VIP)、Pubmed数据库进行文献检索,收集2010-1-1至2020-12-31所有进行综合治疗方案干预注意缺陷多动障碍随机对照试验的文献。由2名熟知文献纳入和排除标准的中医儿科专业硕士研究生独立阅读和筛选文献,提取并整合各文献研究数据后进行Meta分析,各文献风险偏倚评估选用Cochrane评估工具进行质量评价,使用Review Manager5.3对文献研究结果进行数据统计分析。2.临床试验试验一:采用前瞻性、匹配对照的临床研究方法,拟纳入6-16周岁符合纳入标准的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共60例。试验组干预方法为盐酸哌甲酯控释片+家长培训+儿童行为矫正,对照组干预方法为盐酸哌甲酯控释片,各30例。两组儿童从性别、年龄、疾病严重程度进行匹配,实施为期8周的临床干预研究,分别在治疗前及治疗后8周随访观察并对SNAP-IV量表、Conners简明症状问卷、Weiss功能缺陷量表(父母版)、压力(应激)反应问卷等观察指标进行评定分析。试验二:采用前瞻性、匹配对照的临床研究方法,拟纳入6-16周岁符合纳入标准的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共60例。试验组干预方法为益智宁神颗粒+家长培训+儿童行为矫正,对照组干预方法为益智宁神颗粒,各30例。两组儿童从性别、年龄、疾病严重程度进行匹配,实施为期8周的临床干预研究,分别在治疗前及治疗后8周随访观察并对SNAP-IV量表、Conners简明症状问卷、中医证候评分表、Weiss功能缺陷量表(父母版)、压力(应激)反应问卷等观察指标进行评定分析。结果:1.Meta分析:共纳入17篇文献。13项研究为双臂试验,6项研究为综合治疗方案与药物治疗进行对照研究,7项研究为综合治疗方案与常规治疗进行对照研究;4项研究为多臂试验研究。(1)注意缺陷因子:17项研究的Meta分析结果显示综合治疗方案降低ADHD注意缺陷因子积分的疗效与单一疗法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亚组分析显示:综合治疗方案降低注意缺陷因子积分的疗效与药物治疗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常规治疗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臂试验分析结果显示综合治疗方案降低注意缺陷因子的疗效与单一疗法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多动冲动因子:17项研究的Meta分析结果显示综合治疗方案降低ADHD多动冲动因子积分的疗效与单一疗法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亚组分析显示:综合治疗方案降低多动冲动因子积分的疗效与药物治疗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常规治疗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臂试验分析结果显示综合治疗方案降低多动冲动状因子的疗效与单一疗法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临床试验试验一:试验组因疗效欠佳联合脑电反馈治疗1例,未按时随访脱落3例;对照组放弃家长培训2例,因疗效欠佳联合脑电反馈治疗1例,未按时随访脱落1例。最终两组各纳入26例,共纳入52例。其中试验组和对照组均有2例患儿出现轻度食欲不振的表现。两组儿童治疗前的性别、年龄、疾病严重程度具有可比性(p>0.05)。(1)盐酸哌甲酯+家长培训+儿童行为矫正治疗临床症状的疗效结果:两组儿童治疗8周后SNAP-IV量表积分与治疗前相比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将两组进行对比分析发现,试验组总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降低对立性因子积分和注意缺陷因子积分与对照组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降低多动冲动因子积分和Conners多动指数与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2)盐酸哌甲酯+家长培训+儿童行为矫正治疗患儿功能缺陷的疗效结果:与治疗前相比,试验组治疗8周后Weiss功能缺陷量表(父母版)分量表积分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8周后家庭、学习和学校、生活技能、自我管理和社会活动等分量表积分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冒险活动分量表积分无统计学意义(p>0.05)。将两组进行对比分析发现,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降低学习和学校、生活技能分量表积分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降低家庭、自我管理、社会活动和冒险活动等分量表积分无统计学意义(p>0.05)。(3)盐酸哌甲酯+家长培训+儿童行为矫正治疗家长压力(应激)反应的疗效结果: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治疗8周后家长压力(应激)反应问卷积分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将两组进行对比分析发现,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降低躯体反应积分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降低情绪反应、行为反应和总压力积分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二:试验组因家长不满意疗效脱落3例,未按时随访导致数据缺失排除4例,因症状控制不佳辅以其他疗法排除2例;对照组因家长不满意疗效联合西药治疗排除2例,未按时随访导致数据缺失脱落5例,因患儿拒绝继续服用中药汤剂脱落1例,因症状控制不佳辅以其他疗法排除1例。最终两组各纳入21例,共纳入42例。两组患儿均未出现不良反应。两组儿童治疗前的性别、年龄、疾病严重程度具有可比性(p>0.05)。(1)益智宁神颗粒+家长培训+儿童行为矫正治疗临床症状的疗效结果:与治疗前相比,两组儿童治疗8周后SNAP-IV量表和中医证候表积分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将两组进行对比分析发现,试验组总疗效与对照组疗效相当(p>0.05),降低注意缺陷因子积分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降低对立性因子积分、多动冲动因子积分和Conners多动指数无统计学意义(p>0.05),降低中医主证和次证积分无统计学意义(p>0.05)。(2)益智宁神颗粒+家长培训+儿童行为矫正治疗患儿功能缺陷的疗效结果: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治疗8周后Weiss功能缺陷量表(父母版)分量表积分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将两组进行对比分析发现,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降低学习和学校、生活技能分量表积分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降低家庭、自我管理、社会活动和冒险活动等分量表积分无统计学意义(p>0.05)。(3)益智宁神颗粒+家长培训+儿童行为矫正治疗家长压力(应激)反应的疗效结果: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治疗8周后家长压力(应激)反应问卷积分情绪反应因子、躯体反应因子和总压力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行为反应积分无统计学意义(p>0.05)。将两组进行对比分析发现,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降低躯体反应积分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降低情绪反应、行为反应和总压力积分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综合治疗方案对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核心症状干预疗效的文献研究Meta分析结果表明:综合治疗方案干预ADHD核心症状的疗效优于药物治疗,与常规治疗疗效相当。但是纳入的17篇文献整体质量不高,主要在随机方法、分配隐藏和盲法上的风险等级较高,结论需谨慎。临床研究仍需要进行大样本、随机、多中心、双盲试验以提高综合治疗方案的研究证据质量。2.综合治疗方案干预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临床疗效研究结果表明,两种综合治疗方案在减轻ADHD注意缺陷症状方面均具有显着疗效,且能够有效改善患儿学习能力和生活技能方面的缺陷,在缓解家长躯体压力应激反应方面具有明显优势。

梁玲君[2](2021)在《隋唐五代佛医学研究》文中提出目的佛医学两汉之际传入中国后,隋唐五代是是佛医学的形成时期。浩如烟海的佛教典籍和其他诸多相关文献中蕴含着大量丰富的医学史料和医学思想,通过对这些文献资料进行系统而较为全面的整理与研究,以客观呈现隋唐五代时期佛医学在中国的发展状况,探寻佛医学独具特色的学术思想和诊疗,梳理隋唐五代时期佛医学的发展传承脉络,发掘佛医有效的治疗方法,更好地为大众健康服务。方法本论文通过将隋唐五代佛医学的文献作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学、史学等研究方法对文献资料进行搜集和系统性地整理与研究。从隋唐五代佛教发展史的有关着作,了解隋唐五代时期佛教在中国的发展状况,明晰该历史时期佛医学发展的背景。搜集《大正新修大藏经》中隋唐五代时期翻译的佛经医药文献,和《隋书·经籍志》《旧唐书》等史志书目,以及该时期与佛医相关的中医文献,不断挖掘并探讨隋唐五代佛医学佛经医药、佛医学与中医学的关系、医僧的医事活动,以此来客观评价佛医学在隋唐五代这一历史阶段中的历史地位。内容绪论部分,首先对佛医学定义进行介绍,阐明佛医学自两汉之际传入中国后,其源流演变包括两大脉络,分别为佛经医药和中国佛医。然后对隋唐五代佛医学文献进行界定,说明本论文研究的范畴。最后对隋唐五代佛医学文献类型进行分类介绍。第一部分,探讨隋唐五代佛医学的发展背景。其中,隋前佛医学发展状况,说明了汉魏六朝佛医学的发展为隋唐五代佛医学的发展奠定了扎实的基础。而隋唐五代佛教发展对佛医学的影响,则反映出隋唐五代时期,佛教的发展为隋唐五代佛医学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氛围。第二部分,通过对隋唐五代汉译佛经中的医药文献进行研究,从基础理论、诊断、治法、方药、治疗方法以及养生保健、医德规范等方面分析和论述隋唐五代时期佛经医药的学术思想和诊疗,以勾勒该历史时期佛经医药的发展面貌,深入地理解佛经医药丰富的内涵。文中进一步指出佛经医药具有鲜明的佛医特色,并归纳出其特点。第三部分,通过佛经、史志书目、笔记小说、中医学等中关于医僧的记载,分析该时期医僧分为本土医僧和来华医僧两部分,说明当时本土医僧占据主要位置。并且进一步分析该时期医学的医事活动,将医僧的医事活动分为行医治病、着书立说、瞻病施药、药事活动和传播医学五部分,通过这些分析以突显医僧在佛医发展过程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第四、第五部分,主要是从医学、诊疗、养生等角度,论述佛医学与中医学的相互影响关系,实质上包含了对佛医学两个即佛经医药和中国佛医影响关系的探讨和分析,反映出隋唐五代时期佛医学在中国的传播以及大众对其接受程度,呈现出佛医学如何与中医学结合的状况和程度,以说明隋唐五代佛医学重要的历史地位。通过这两部分的研究,也说明隋唐五代佛医学既包括对古印度佛经医药的发展,又涉及对中医学的借鉴与创新,进一步说明隋唐五代时期佛医学是两种思想文明碰撞的结晶。第六部分,主要是通过前面五部分的研究,总结隋唐五代佛医学发展的特点,将其概括为三点,分别是:佛经医药特色鲜明,且呈现出中印医学交融的现象,出现空前繁荣的局面;佛经医药与中国佛医并存,佛经医药的比重呈降低趋势;隋唐五代时期,佛医学已经形成。结论通过以上研究过程,隋唐五代佛医学丰富的内涵及其对中医学的影响的探讨,突出了历史时期佛医学在中医学发展过程中发挥的重要作用,以及对于更好地帮助理解佛医学理论以及更好地指导医学临床实践有现实价值。通过佛医学与中医学的相互影响关系的分析,说明佛医与中医之间深厚的渊源。探讨隋唐五代佛医学发展的特点,理清了这一时期佛医学的发展脉络为佛经医药与中国佛医并存,中国佛医占主导。佛医学的本土化、世俗化和医学分科现象,说明该时期佛医学发展进入一个新高度。该时期佛医学既全面总结了汉魏六朝佛医学的成就,又为宋朝佛医学的进一步发展作好了铺垫。

段莉[3](2021)在《基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老年抑郁症患病特点分析以及危险因素模型构建的研究》文中提出目的:1、人口老龄化是当今世界普遍关注的重大社会问题之一。而心理健康作为健康老龄化战略的重要内涵,始终是国内外精神心理卫生领域的热点研究问题。抑郁症作为仅次于老年痴呆而成为严重危害老年人心理健康最常见的精神疾患,随老龄化问题的加剧而趋于显着。但受确诊抑郁症筛选工具不同,样本来源、样本量、经济发展及社会文化背景差异较大等因素影响,抑郁症在不同国家、不同地区患病率的调查结果存在较大差异。同时考虑老年抑郁症患者的临床症状多不显着,消化、循环等躯体化症状往往会误导医生进行大量的内科检查,导致70%~90%的患者会被漏诊,甚至误诊。此外,居家养老仍是我国老人及其家庭的首选养老方式,但因“4-2-1”家庭模式、子女工作节奏加快及居住距离的拉长、空巢家庭的增加等因素的客观存在,家庭养老功能日趋弱化,而以居家养老为主、以社区养老为依托、以机构养老为补充的医养结合养老服务体系已成为主流模式。而基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则成为为居家及社区老人提供医疗照护及心理照护服务的第一个窗口。由此,本部分研究即应用流行病学问卷调查的方法,分析现阶段与基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有签约服务老人的抑郁症患病率及其患病特点。2、抑郁症作为严重危害老年人心理健康最常见的精神疾患,在老年群体中的患病率高达10%-20%,导致老人产生社交能力障碍、躯体活动减少、生活质量下降,并大大增加共患痴呆等疾病的风险。目前有关老年抑郁症疾病危险因素的基础研究和调查分析较多,主要集于临床疾病特征、心理因素以及社会因素对疾病发生发展的相关性以及作用过程的研究。这些研究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老年抑郁症与各影响因素的关系,并通过回归分析,明确了预测老年抑郁症病情及转归的相关变量。但少有研究将探索视角放在将多个实际发挥作用的研究变量同时纳入影响体系,构建老年抑郁症的危险因素模型。由此,本研究以姜乾金教授提出的心理应激系统模型为理论框架,在文献回顾及课题组讨论的方式,筛选预测变量,并确定研究工具。最后,基于决策树模型理论,结合生物、心理及社会学因素对受试老年群体抑郁水平的影响,构建老年抑郁症危险因素模型。3、重性抑郁障碍作为临床常见精神疾病之一,在全球范围内有超过3亿的患病群体,发病率近4.4%,且近十年来患者增速为18%,已成为15~29岁人群死亡的第二大原因。抗抑郁药物的正确使用及成功治疗是抑郁症患者减少残疾、预防疾病复发以及提高生活质量最有效的方法之一。鉴于临床仍有大量患者对抗抑郁制剂的治疗反应不敏感或无反应,多数学者还在致力于开发非典型抗抑郁药物、中药/植物制剂,并不断探索与发现新的药物治疗靶点,或从药物治疗联合心理治疗的角度探求抑郁症临床治疗效果提升的新途径。其他学者还根据抗抑郁药物的应用情况,通过分析可接受性、耐受性、药物不良反应以及药物对脑结构与功能改变等观察指标,对比分析其临床治疗效果。由此,学者们以重性抑郁障碍和(或)药物治疗为研究主题,从病因、发病机制、诊断标准、药物治疗、心理社会干预及效果探讨等方面开展了大量临床及基础研究,并在有影响力的国内外期刊上发表的论文质量有所提高,论文数量也呈逐年增长趋势。本研究即应用文献计量分析的方法,分析重性抑郁障碍药物治疗研究中的热点问题,并探讨该研究主题的主要知识结构变化及主题发展趋势,为后续研究制定抑郁症干预措施的制定提供理论指导。研究方法:1、第一部分研究是应用大样本流行病学问卷调查的方法,分析与基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内的全科/家庭医生,存在签约服务关系老年居民抑郁症的患病率及患病特点。研究所选老年受试群体来自辽宁省6个基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具体共发放问卷826份,有效回收656份(有效回收率79.42%)用于统计分析。其中,男性204例(31.1%),女性452例(68.9%)。2、第二部研究是基于上述流行病学调查样本取样过程,同时自6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以及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理门诊,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老年抑郁症受试群体完成问卷调查。具体共发放问卷936份,有效回收737份(有效回收率为78.74%)用于统计分析。其中,男性213例(28.9%),女性524例(71.1%)。之后,基于决策树模型的统计分析方法,构建老年抑郁症的危险因素模型。3、第三部分文献计量分析的研究,是自Pub Med数据库中提取2001-2018年间有关重性抑郁障碍及药物治疗的相关文献。具体应用“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Depressive Disorder,Major”以及“Drug therapy”/“Antidepressive Agents”主题词检索的方法,分三个年段(6年/阶段)导出文献检索结果,并综合应用书目共现分析、双聚类分析、战略坐标分析及社会网络分析的方法对MDD药物治疗的主题趋势及知识结果进行探究。结果:1、第一部分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分别用MINI、GDS、HAMD对656位受试老年社区居民进行筛查分析后发现,三种工具所对应老年抑郁症患病率的结果分别为20.7%,22.4%以及20.6%。进一步卡方检验分析发现户口类型、婚姻状况、子女情况、居住方式、本人曾有精神疾病史、慢性疾病病史、职业类型、工作性质、本人经济收入、本人对经济收入的满意度、体育锻炼及饮食习惯,共12个变量是影响老年抑郁症患病率的显着性因素(P<0.05)。2、第二部分老年抑郁症危险因素模型构建的研究结果显示,对737位老年受试群体的抑郁情况进行调查以及回归分析发现,户口类型、子女情况、精神疾病个人病史、老年人生活事件、睡眠质量、艾森克人格分型、低挫折的非理性信念、躯体化症状、对社会支持的利用度、家庭功能及社会功能障碍、心理弹性坚韧、力量与乐观维度评分是影响老年人罹患抑郁症风险的显着因素。基于决策树模型理论所构建的老年抑郁症危险因素模型进一步确认,社会功能障碍,躯体化症状为轻度及以上、非理性信念低挫折耐受维度评分≥22分、睡眠质量差、心理弹性量表力量维度评分<26分、老年生活事件量表≥65分、心理弹性量表乐观维度得分<14分,以及神经质人格(抑郁质/胆汁质人格特质)特点可作为预测老年抑郁症的危险因素。统计检验该模型的分类正确判断率为89.45%;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3.10%、92.17%、81.94%、92.73%;ROC曲线下面积及95%可信区间为0.951(0.934-0.968)。3、第三部分文献计量分析结果显示,2001-2006年,2007-2012年,2013-2018年,自Pub Med数据库检索到以MDD药物治疗为研究主题的相关文献数量分别为1577篇、2680篇、2848篇。战略坐标分析结果显示,2001-2006年未开发或研究不成熟的主要主题聚类是抗抑郁药物在病理生理学、神经内分泌学和神经生物化学方面作用机制的分析。这些主题在2007-2012年被抗抑郁药(辅助或未辅助心理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影响因素分析,抗抑郁药物的不良反应机理,以及基于脑影像学对抗抑郁药的临床疗效的分析所替代。之后,在2013-2018年,又被新型抗抑郁药物临床疗效分析,对有高危自杀风险MDD患者的早期识别及预防性干预,应用基因或生物标记预测抗抑郁药物的治疗反应及临床疗效所替代。基于社会网络分析结果发现,抗抑郁药物(antidepressive agents)、第二代/不良反应(second-generation/adverse effects)、重性抑郁障碍/代谢(depressive disorder,major/metabolism)、心理治疗/方法(psychotherapy/methods)、脑(结构与功能)/药物作用(brain/drug effects)等主题词被认为是2007-2012年和2013-2018年的新兴研究热点。结论:1、与基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有签约服务老年居民的抑郁症患病率较高,即应用MINI、GDS及HAMD筛查老年抑郁症的患病率分别为20.7%,22.4%以及20.6%,该老年群体心理卫生健康问题应受到政府职能部门以及(精神)医疗卫生机构的密切关注。2、躯体化症状轻度及以上、个人阳性精神疾病病史、应激性生活事件多、睡眠质量差、神经质人格类型、低挫折耐受的非理性信念得分高、社会及家庭功能障碍是增大老人罹患抑郁症的危险因素,而对社会支持的利用度高、心理弹性较好则是降低老年抑郁症发生风险的保护性因素。3、基于决策树模型理论所构建的老年抑郁症危险因素模型,包括的危险因素变量为社会功能发生障碍、躯体化症状显着、高应激生活事件水平、心理弹性水平低、非理性信念低挫折耐受水平高、睡眠质量差、神经质人格。统计分析显示,该模型性能良好,可用于临床、社区等卫生机构内老年抑郁症患者的筛选。4、研究所分析目前尚未开发或研究不成熟的主题聚类内容,以及新兴研究热点有助于临床及基础研究人员明确抑郁症药物治疗研究领域的发展现状和趋势,拓展思路寻找探索新的研究方向。同时也为后续开展老年抑郁症干预措施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孙岩[4](2020)在《认知行为治疗联合抗抑郁药物治疗糖尿病伴发抑郁症的疗效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本研究通过实验研究不同治疗方法在糖尿病伴发抑郁症患者中的应用,以探究认知行为治疗联合抗抑郁药物治疗糖尿病伴发抑郁症患者在各个时间点的临床治疗效果及远期治疗效果,并研究其与单纯运用抗抑郁药物(草酸艾司西酞普兰)治疗时的疗效差异,为糖尿病伴发抑郁症患者提供更有效的临床治疗方法。方法:将符合条件的100例糖尿病伴发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实验组50例,对照组50例。实验组采用认知行为治疗联合抗抑郁药物草酸艾司西酞普兰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草酸艾司西酞普兰进行治疗。治疗中两组继续应用原降血糖药物治疗。在治疗后第2、4、8、12周时分别记录HAMD评分、SCL-90评分、GAF评分、GQOLI评分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及TESS评分,并追踪随访2年后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和空腹血糖及餐后2h血糖水平评分。对比实验两种治疗方法在治愈率、显效率、有效率、总有效率、HAMD评分、SCL-90评分、GAF评分、GQOLI评分、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及TESS评分等方面是否存在差异。结果:干预前,实验组和对照组一般情况资料无显着差异性(P>0.05)。干预后实验组治愈率为50%、显效率为28%、有效率为12%、总有效率为92%均高于对照组的治愈率40%、显效率20%、有效率10%和总有效率7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对照组从治疗第4周末开始,每个时间点的HAMD评分都显着低于之前各时间点的HAMD评分(P<0.001);实验组从治疗第2周末开始,每个时间点的HAMD评分都显着低于之前各时间点的HAMD评分(P<0.001),且显着低于对照组HAMD评分。SCL-90中躯体化、人际关系、抑郁、焦虑、其他5项因子分随着时间的变化显着降低,其中对照组的躯体化、抑郁、焦虑、其他等4项因子分从治疗第4周末开始,每个时间点的因子分都显着低于之前各时间点的因子分(P<0.001);实验组中,从治疗第2周末开始,每个时间点的因子分都显着低于之前各时间点的因子分,且显着低于对照组各因子分(P<0.001)。对照组从治疗第4周末开始,每个时间点的GAF量表评分都显着高于之前各时间点的量表评分(P<0.001);实验组中,从治疗第2周末开始,每个时间点的量表评分都显着高于之前各时间点的量表评分(P<0.001);第8、12周末的实验组与对照组之间量表评分差异显着(P<0.001)。对照组中,治疗第8、12周,每个时间点的GQOLI量表总分都显着高于之前各时间点的量表评分(P<0.001);实验组从治疗第4周末开始,每个时间点的GQOLI量表总分都显着高于之前各时间点的量表总分(P<0.001),且显着高于对照组的量表总分;其中,对照组的躯体、心理、社会、物质各因子分,在治疗后第12周末显着高于之前各时间点因子分;实验组在治疗后第8、12周末,每个时间点的因子分都显着高于之前各时间点的因子分(P<0.001),且显着高于对照组的因子分(P<0.001)。在干预前,比较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显示,实验组和对照组均不存在显着差异,干预后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均显着低于干预前(P<0.05);两组的TE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随访2年后,实验组的HAMD评分及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水平均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认知行为治疗联合抗抑郁药物可有效、安全的治疗糖尿病伴发抑郁症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优于单纯应用抗抑郁药物,可提高患者的依从性,远期治疗效果较好,对预后和预防复发有积极作用,同时患者的生存质量也有显着改善。

刘慧鸿[5](2020)在《回归上古天真 ——道学观照中的精神养生》文中认为目的:精神养生被认为是中医养生方法之一,并贯穿于养生始终,是养生活动的重要有机组成部分。人民在心理健康、道德健康等诸多方面的健康需求如何实现,是一个在宏观层面涉及社会文化,在微观层面涉及精神调摄的多层面问题。中医药学凝聚着的深邃哲学智慧和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健康养生理念及其实践经验,对于创造性的解决如此宏大的健康需求提供了可能性。本研究目的在于通过对精神养生的文献、理论、案例和策略研究,对此种实际上涉及面甚广的健康需求提出精神养生的理解和主张,探索精神养生在现代社会中的存在状态和价值实现。方法:研究方法也属于人的精神心理活动或观念认知方面的事物。如有中医学者所认为的“由于时代性的遮蔽”,养生缺少精神独立的系统研究。解除时代性的遮蔽是社会文化层面的宏大的精神需求。所以在研究方法上,立足传统文化、体现文化自觉,从而其根本方法就是传统文化话语体系中的“道学的”“观照的”方法。同时研究内容,精神养生的“道”与“术”,根本上也是传统文化和文化自觉。所以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是相应、相融、相生的,在传统文化的“共冶一炉”中,这也是文化自觉的一个重要面向。个体、群体就是在文化的抱持中健康成长的,放眼古今中外,没有比文化自觉更能提升人民精神境界、鼓舞人心和促进个体健康的事物。“道学的”“观照的”方法的特征,首先是境界取向。境界立意高远,就能“整全”“顾及全面”。借鉴整体论、内省法、创造性诠释等已有的思想方法,这些思想方法无论是历史渊源还是思想内核,都承继了传统文化。同时,论文也使用文献研究、案例研究、问卷调查、比较研究等方法,由此呈现“整全的顾及全面的多层远近观”。具体步骤为,首先对精神养生与道学的关系进行探讨,然后以精神养生、心理养生、情志养生、心性修养等为检索关键词在中英文数据库对文献检索整理,并在此基础上对精神养生的传统智慧进行阐释。借鉴于阐释得到的洞见,先在宏观层面、社会层面进行考察以完成理论探索,并明确理想和主张;最后通过精神养生相关的实践进行体验和考察,对如何实现理想和主张提供策略建议。成果:在文化层面,立足传统文化,以“道学”的阐释能力,展示精神养生的内在体系,阐明精神养生的“道”与“术”、“知”与“行”,使得对精神养生之本来面目有一个意会。并将道学这个研究方法与精神养生这个研究对象交融在一起,呈现为文化自觉的一种形式。在个体层面,通过道学的观照使得个体对精神养生的面貌有一个俯瞰,心中对如何精神养生有一个总览而不失细节的心智地图,协助个体在有限的生命和急迫的生活节奏的两难中找到可行、必行、乐行的实践道路。结论:本研究开启精神养生的新的自觉,在最大的文化自信和理论自主的基础上阐释精神养生,在体现精神养生所追求的“精神内守”“独立守神”的境界中观照精神养生。论文主要有以下创新:一、在研究方法上,论文创造性的在养生学研究中运用整体论的、自本体诠释的方法、内省的方法等体现道学观照的方法;由分析式、还原式的研究范式,转向道学、整体论的、内省的方法;由以西诠中的解释转向自身解释,转向文化自觉的解释。论文将相关的现代健康理论、方法和技术纳入道学的观照之中,也就等于纳入了精神养生的理论和实践,这种纳入也是一种“与新科技相结合,多学科交叉”,是“超世界水平的发展方向”的一种可能形式,是文化自觉的呈现。二、论文以问道的精神把精神养生作为生命过程始终存在的一种本质。创造性的提出了“入道-养生-疗疾”的健康实践连续谱,鲜活的呈现了精神养生贯穿于养生始终,同时强调养生贯穿生活始终。三、论文阐释了精神养生“道”与“术”的知识体系结构,“施”与“受”的实践体系结构,“知识体系结构”与“实践体系结构”形成的真知真行结构,构成了精神养生的三重太极结构。论文清晰了精神养生知识丛林的观感,拓展实践视野,有利人们在生活中找到、选择自己的健康道路。四、论文从精神养生内生的理论视角初步提出发挥精神养生社会价值的建议。

盛秋萍[6](2020)在《人际与社会节奏疗法的本土化修订及其对双相障碍患者的干预效果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目的与意义双相障碍(bipolardisorder,BD)是一种反复发作的严重精神疾病,具有高患病率、高复发率、高自杀率、高致残率、高疾病负担等特点,是使人类致残的第六大原因。双相障碍患者自杀死亡的发生率是普通人群的20-30倍,即使在症状缓解的情况下患者也常出现明显的冲动攻击行为,严重威胁自身和他人的生命安全。研究指出:高达80%的双相障碍患者在2年内出现了复发,只有40%的患者在发作后的第一年能够完全遵从药物治疗方案。患者的服药依从性差、社会节奏不稳定和压力性生活事件都会增加情绪发作的风险,导致双相障碍复发。国外在对双相障碍的治疗中广泛使用辅助心理治疗,其中人际与社会节奏疗法(interpersonal and social rhythm therapy,IPSRT)是一种专门针对双相障碍的循证心理治疗方法,该疗法旨在通过提高患者的服药依从性、稳定其社会节奏和改善人际关系质量及社会角色表现来预防疾病复发。但目前国内对双相障碍的心理干预仍处于起步阶段,人际与社会节奏疗法的实证研究较少。因此,本研究拟对人际与社会节奏疗法的方案进行本土化修订,并初步验证该疗法在中国双相障碍患者中的干预效果,通过该疗法来缓解双相障碍患者的临床症状,稳定社会节奏,提高睡眠质量和药物治疗依从性,降低其自杀伤人风险,预防疾病复发,减轻社会疾病负担。同时也可为国内双相障碍的临床治疗提供有针对性的、高效可行的实践操作工具,丰富国内对双相障碍进行辅助心理干预的方法,为后续对双相障碍进行有针对性的干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和方法借鉴。研究方法1.本研究通过文献检索与实践总结、翻译国外人际与社会节奏疗法资料、个案研究与修订、专题讨论与修订等步骤对人际与社会节奏疗法进行方案的本土化修订,形成人际与社会节奏疗法的本土化治疗手册。2.采用前后测的准实验设计,纳入34名处于非急性期的双相障碍患者(YMRS<12,HAMD<14),将其随机分配至常规药物联合IPSRT治疗的干预组(n=16)与只进行常规药物治疗的对照组(n=18)。采用修订后的人际与社会节奏疗法对干预组的双相障碍患者进行每周1次,每次约60分钟,连续12次的心理干预。在干预开始前及干预结束后对所有患者进行量表的评估,结合定量评估与质性文本分析的方法初步验证人际与社会节奏疗法的干预效果,探究相关疗效因子。定量评估工具包括: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杨氏躁狂评定量表(YMRS)、社会节奏量表(SRM)、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攻击性量表-修订版(AQ-CV)、患者依从性量表、患者健康问卷抑郁量表(PHQ-9)。研究结果1.本研究修订了一本专门针对双相障碍患者的人际与社会节奏疗法手册,该手册形成过程科学严谨,结构完整,操作性强。手册结构主要包括前言、治疗目标、手册的使用对象、适用对象(被试)、手册的实施过程、手册的具体内容、效果评估和附录共八个部分;手册内容包括症状评估和导入IPSRT、病史采集、人际关系调查、人际关系问题与症状、社会节奏与症状、人际问题领域的干预、社会节奏的稳定和结束治疗8个主题,共12次治疗内容。2.人际与社会节奏疗法在双相障碍患者中的干预效果(1)干预组和对照组的组间差异比较:①两组前测的抑郁、躁狂症状分数以及睡眠质量的总分和各维度分均没有显着差异(p>0.05);②在接受IPSRT治疗后,干预组后测的睡眠质量(z=-2.29*)、入睡时间(z=-2.15*)及睡眠时间(z=-2.10*)维度分显着低于对照组后测分数(p<0.05)。(2)两组的组内差异比较:①在接受IPSRT治疗后,干预组后测的抑郁(z=-2.94**)和躁狂症状分(z=-2.11*)均显着低于其前测分数,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临床症状随着治疗的进展呈波动下降趋势;②干预组后测的社会节奏得分显着高于前测(z=-2.33*),后测得分与健康对照组常模没有显着差异(p>0.05),患者的社会节奏在治疗中呈波动上升趋势,逐渐趋于稳定;③与前测相比,干预组后测的患者依从性量表分(z=-0.56)升高,攻击性总分(t=0.51)、言语攻击(t=0.43)、愤怒(t=0.64)、指向自我的攻击得分(t=1.73)和自杀意念条目分(z=-1.67)降低,但差异均未达到统计学意义(p>0.05);④与前测相比,对照组后测的患者依从性量表分(z=-1.05)降低,攻击性量表总分(t=-0.06)及各维度分和自杀意念条目分(z=-1.00)升高,但差异也均未达到统计学意义(p>0.05)。(3)质性文本分析结果:通过主题分析的方法确定了人际与社会节奏疗法的5个疗效因子,分别是监测情绪症状、稳定社会节奏、认识双相障碍、自我认知和人际沟通训练。研究结论1.本研究修订的人际与社会节奏疗法手册可为国内双相障碍的治疗提供具有可操作性和指导性的结构化治疗手册。2.本研究修订的人际与社会节奏疗法在双相障碍患者中显示出良好的干预效果,适用于中国双相障碍患者人群。3.人际与社会节奏疗法联合药物治疗能够有效缓解双相障碍患者的临床症状,稳定社会节奏,改善睡眠质量,提高药物治疗依从性,增加社会支持,减少攻击性和自杀意念的出现频率,是针对双相障碍的有效的特异性心理治疗方法。创新点1.目前国内对双相障碍的心理干预仍然处于起步阶段,在国外得到广泛应用的针对双相障碍的循证心理治疗鲜有报道。本研究在翻译、阅读相关专业书籍和文献的基础上,结合个案研究与专题讨论等方法修订了针对双相障碍患者的人际与社会节奏疗法手册,手册内容详实,可操作性强,丰富了国内对双相障碍患者特异性心理干预的实证研究,为双相障碍患者的心理治疗提供了临床指导和经验借鉴。2.本研究验证了常规药物治疗联合人际与社会节奏疗法在双相患者中的干预效果,证实该治疗方法在缓解患者临床症状,稳定患者的社会节奏,改善睡眠质量等方面有良好干预效果,为后续对双相障碍进行辅助心理治疗提供了参考。研究的局限与展望1.本研究处于对双相障碍的特异性心理治疗——人际与社会节奏疗法的修订和初步探索研究阶段,尚未设立其他针对双相障碍的辅助心理治疗对照组,难以显示出人际与社会节奏疗法相较于其他治疗方法的优势。后续研究可增加其他的辅助心理治疗为对照组,深入探究人际与社会节奏疗法对双相障碍患者的干预效果。2.本研究完成干预的双相障碍患者共11人,均来自学校心理咨询中心,样本存在代表性不足的问题。但基于本课题组的人力物力和时间精力,为保证每位患者接受每周1次,每次约60分钟,连续12周的完整的人际与社会节奏治疗,课题组在探索研究的初步阶段已最大程度的扩大了样本获取范围。后续的研究可以进一步扩大样本量,将修订的人际与社会节奏疗法运用到门诊及住院双相障碍患者中,进行进一步验证该疗法的干预效果。3.本研究现阶段在人际与社会节奏疗法的干预中设立了前后测两个时间点,尚未完成对研究对象的长期随访追踪。未来我们将继续跟踪报道,以获取双相障碍患者复发的情况、发作间隔时间以及人际与社会节奏疗法持续的干预效果。

王培佳[7](2020)在《易术心理剧联合药物对伴童年创伤抑郁症患者心理资本及ALFF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目的:1.了解童年创伤对抑郁症患者积极心理资本的影响。2.从临床症状、心理资本、神经影像学3个方面比较易术心理剧联合抗抑郁药物和一般健康教育联合抗抑郁药物对伴童年创伤抑郁症患者的不同效果,为易术心理剧临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3.探索易术心理剧联合抗抑郁药物干预后伴童年创伤抑郁症患者心理资本改善与脑区激活改变的关系,以进一步了解易术心理剧联合药物起效可能的心理神经机制。方法:1.收集符合纳入标准的抑郁症患者的基本信息、童年创伤问卷(Childhood Trauma Questionnaire,CTQ)、贝克抑郁自评量表(Beck Depression Inventor-13 item,BDI-13)、贝克焦虑自评量表(Beck Anxiety Inventor,BAI)、心理资本问卷(Positive Psychological Capital Questionnaire,PPQ)信息,并根据童年经历访谈及CTQ结果将患者分为伴童年创伤组和不伴童年创伤组进行横断面病例对照研究,比较两组之间的PPQ评分差异,并将伴童年创伤抑郁症患者的童年创伤问卷评分与心理资本问卷评分进行相关和回归分析。2.匹配易术心理剧联合抗抑郁药物组(观察组,16例)与一般健康教育联合抗抑郁药物组(对照组,16例)伴童年创伤抑郁症患者的性别、年龄和抗抑郁药物后进行前瞻性实验对照研究。两组患者均以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elective Serotonin Reuptake Inhibitors,SSRIs)为抗抑郁药,服用6个月。以BDI-13、BAI、PPQ评分及静息态功能磁共振(resting-state functional MRI,rs-fMRI)的自发低频振荡振幅(Amplitude of Low Frequency Fluctuation,ALFF)为观察指标,通过前后测量方差分析和事后检验比较干预结束后两组患者各观察指标的变化差异。3.将观察组干预后心理资本的评分变化值与其交互作用脑区的ALFF信号变化值之间进行皮尔逊相关分析。结果:1.通过横断面病例对照研究,我们发现在抑郁焦虑程度相当的情况下,伴与不伴童年创伤抑郁症患者的积极心理资本除希望维度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伴童年创伤患者组的积极心理资本总分(p<0.01)和自我效能(p<0.01)、韧性(p<0.05)、乐观(p<0.05)三个维度得分均低于不伴童年创伤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同时,童年期的情感虐待与忽视均能负向预测心理资本总分和乐观程度(p<0.05),且情感虐待对二者的负向预测作用更大(β值分别为-0.200,-0.222);但仅情感忽视可负向预测自我效能(p<0.01,β=-0.223),仅情感虐待可负向预测韧性(p<0.01,β=-0.200)。本研究未发现情感忽视和虐待对希望的预测作用(p>0.05)。2.经过6个月的干预观察,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组间比较:两组间BDI(F=2.914,p>0.05)和BAI(F=1.150,p>0.05)无治疗*时间的交互作用,仅时间主效应对其影响有统计学意义。而两组患者之间的PPQ总分(F=20.62,p<0.05)及自我效能(F=9.713,p<0.01)、韧性(F=9.694,p<0.01)、希望(F=21.036,p<0.01)、乐观(F=13.865,p<0.01)四个维度及均存在有统计学意义的治疗*时间交互作用。3.经过6个月的干预观察,干预前后比较:观察组(p<0.01)和对照组(p<0.05)的BDI和BAI评分均明显低于干预前水平,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的PPQ总分(p<0.01)和自我效能(p<0.01)、韧性(p<0.01)、希望(p<0.01)、乐观(p<0.01)均较干预前高,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而对照组的PPQ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均较干预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经过6个月的干预观察,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在18个脑区存在治疗*时间的交互作用(通过p<0.05的FDR校正,团块>78)。事后检验发现,与干预前相比,干预后观察组左内侧额上回(p<0.05)和右侧海马旁回(p<0.05)激活增强;干预后对照组左侧楔前叶(p<0.05)激活增强,右侧海马旁回(p<0.05)激活减弱。而干预后,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右侧海马旁回激活增强更多(p<0.05)、左侧楔前叶激活减弱更多(p<0.05)。5.将干预后观察组交互作用脑区的ALFF变化值与心理资本总分及各维度得分的变化值与进行相关分析,具有统计学意义的结果是:观察组心理资本总分改善与左侧梭状回(r=0.553,p<0.05)、左侧颞下回(r=0.530,p<0.05)、左侧中央前回(r=0.651,p<0.01)、右侧海马旁回(r=0.677,p<0.01)激活增加呈正相关;观察组的自我效能改善与左侧梭状回(r=0.637,p<0.01)、左侧中央前回(r=0.702,p<0.01)及右侧海马旁回(r=0.660,p<0.01)激活增加呈正相关;韧性改善与左侧中央前回(r=0.511,p<0.01)及右侧海马旁回(r=0.705,p<0.01)激活增加呈正相关;希望改善与左侧颞下回(r=0.565,p<0.05)、左内侧额上回(r=0.534,p<0.05)、左侧中央前回(r=0.628,p<0.01)、右侧海马旁回(r=0.549,p<0.05)、右侧角回(r=0.549,p<0.05)、右内侧额上回(r=0.636,p<0.05)激活增加呈正相关。而乐观改善与18个交互脑区的激活改变均无显着相关性(p>0.05)。结论:1.抑郁症患者在抑郁焦虑程度相当的情况下,伴童年创伤患者的积极心理状态较不伴童年创伤的患者差,尤其是童年期情感虐待与忽视对个体积极心理资本的负面影响显着,这可能是伴童年伤抑郁患者预后差、复发率更高的原因之一。2.易术心理剧联合抗抑郁药物与一般健康教育联合抗抑郁药物干预均能改善伴童年创伤抑郁症患者的抑郁、焦虑水平。3.易术心理剧联合抗抑郁药物治疗能调节伴童年创伤抑郁症患者默认网络和情感调控相关脑区的异常激活并改善其积极心理资本。心理资本的改善可能与相关特异脑区异常激活的恢复有关,让患者面对逆境时能发现并调动、发挥自己积极资源解决困境,从而改善其预后。故本研究结果提示易术心理剧联合药物可用于伴童年创伤抑郁症患者的临床治疗。

余文婷[8](2020)在《简化认知行为疗法对抑郁障碍患者心理痛苦、压力知觉干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索抑郁障碍患者心理痛苦、压力知觉的特点;评价简化认知行为疗法对抑郁障碍患者进行干预后心理痛苦及压力知觉的效果。方法本研究包括横断面调查和临床对照实验两部分。第一部分,在2018年11月至2019年12月期间,在山西省某医院招募166例抑郁障碍患者和170例健康人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心理痛苦温度计、压力知觉量表进行评估与分析。第二部分,招募80例抑郁障碍患者分为对照组(药物+支持性心理治疗)和干预组(药物+SCBT治疗),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对对照组进行为期8周的支持性心理治疗、干预组进行为期8周的简化认知行为治疗,评估干预前后两组患者的抑郁焦虑程度、心理痛苦、压力知觉、抑郁性认知程度和负性自动思维情况。使用SPSS 17.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主要的统计方法包括描述性统计、相关分析、T检验、非参数检验等。结果1.调查研究:(1)共回收有效问卷336份,有效回收率97.4%,包括166份抑郁障碍患者和170例健康人。两组在人口学资料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抑郁障碍组心理痛苦得分、压力知觉敏感度均显着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2)抑郁障碍患者心理痛苦的得分为3-10分,均值为(5.94±1.62)分,心理痛苦检出率(DT≧4分)95.78%,抑郁障碍患者普遍体验到中度程度的心理痛苦;抑郁障碍患者的心理痛苦程度受患者年龄、居住地、婚姻状况的影响(p<0.05)。(3)抑郁障碍患者压力知觉的得分为22-48分,均值为(34.44±6.21)分,抑郁障碍患者的压力知觉水平整体处于压力较大状态;抑郁障碍患者的压力知觉水平受患者年龄、婚姻状况的影响(p<0.05)。(4)相关分析发现,抑郁障碍患者心理痛苦和压力知觉与HAMD评分成显着正相关(p<0.05);压力知觉与心理痛苦程度成显着正相关(p<0.05)。2.干预研究:(1)干预研究最终入组65例抑郁障碍患者,其中对照组33例,干预组32例,两组在人口学资料、抑郁程度、心理痛苦、压力知觉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具有可比性。(2)干预前后显示:对照组抑郁障碍患者的抑郁程度、焦虑程度、心理痛苦、压力知觉、负性自动思维量表、抑郁性认知量表的前后得分变化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抑郁障碍患者的抑郁程度、焦虑程度、心理痛苦、压力知觉、负性自动思维量表、抑郁性认知量表的前后得分变化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干预前后显示:对两组患者干预后的抑郁程度、焦虑程度、心理痛苦、压力知觉、负性自动思维量表、抑郁性认知量表评分进行比较,干预组患者的抑郁程度、焦虑程度、心理痛苦、压力知觉、抑郁性认知的得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组(p<0.05);负性自动思维量表两组的评分无差异(p>0.05)。结论(1)抑郁障碍患者心理痛苦程度较高、压力知觉敏感度高,在进行心理干预的时候应提高重视,并采取有效措施减轻抑郁障碍患者的心理痛苦和压力知觉敏感度。(2)简化认知行为疗法可以有效改善抑郁患者抑郁情绪和焦虑情绪。(3)简化认知行为疗法加药物治疗可以有效减轻抑郁障碍患者的心理痛苦程度,降低其压力知觉敏感度,且疗效优于药物+支持性心理治疗。

李伟[9](2020)在《情志相关性泄泻的方药及中医心理治疗文献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通过收集、整理历代情志相关性泄泻医案中方药治疗和中医心理疗法,并进行数据挖掘,根据数据分析结果,基于中医理论探讨分析治疗情志相关性泄泻方药的配伍规律,以及中医心理疗法运用规律,为情志相关性泄泻的治疗提供新的治疗思路,提高临床疗效。方法:以文献研究和数据分析为主。对中医古籍(包括《儒门事亲》《名医类案》《续名医类案》《古今医案按》《临证指南医案》《医案医话名着集成》《中国历代名医医话大观》)、现当代中医临床经验书籍(包括《中国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丛书》《国医大师医论医案集》《当代名老中医典型医案集》),以及现代公开发表的近20年以来期刊文献中所载治疗情志相关性泄泻相关临床经验与医案的方药和中医心理疗法进行收集,建立Excel数据库,通过《古今医案云平台(V2.2.1)》进行数据分析。结果:通过筛选共收集医案232例,其中运用方药治疗医案220例,共计方剂337首,共使用中药239味,药物总使用频数为4133次。涉及药物类别上有补虚药、理气药、化湿药、利水渗湿药、解表药为主要配伍用药。使用频次在50次以上的药物有19味,分别为白术、白芍、甘草、陈皮、茯苓、防风、柴胡、黄连、木香、党参、山药、枳实、香附、薏苡仁、黄芪、半夏、神曲、厚朴、山楂。常用药物配伍具体有白术-白芍、白术-陈皮、白术-甘草、白术-茯苓、陈皮-白芍、白术-防风、防风-白芍、白芍-甘草、陈皮-防风。本研究中共收集61例中医心理治疗医案,其中顺情从欲法4例,开导解惑法6次,移精变气法9次,暗示诱导法3次,志意准绳法1次,其他心理疗法主要分为嘱患者调畅情志42次,避免不良情绪11次,放松训练1次。结论:情志相关性泄泻与七情中“怒”、“忧思”有密切关系,怒伤肝,忧思伤脾。脾虚肝郁是常见病机。常用治法为疏肝解郁,健脾除湿。在药物运用方面,补虚药、理气药、祛湿药、解表药是治疗情志相关性泄泻的常用药物类别。在中医心理治疗上,以嘱咐患者调畅情志为主。

吴琳[10](2020)在《内观疗法对抑郁障碍患者脑电图影响与疗效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本研究通过对抑郁障碍患者进行内观疗法治疗,观察每位患者脑电图(EEG)变化,联系母亲关于抑郁障碍神经电生理研究结果,探索内观疗法联合抗抑郁药物治疗对抑郁障碍患者脑电图及临床治疗效果的影响与仅使用药物治疗效果的差异,也为研究内观疗法治疗抑郁障碍提供新的思路。方法:收集2019年11月1日至2020年4月10日于甘肃省第二人民医院精神科抑郁障碍的住院患者,纳入研究对象共36例。将患者按照入院先后顺序编号,以单双号分组,分为内观疗法治疗组(内观组)与对照组,每组18例,分别于住院前两周根据患者病情给予抗抑郁等药物治疗,内观组于第3周开始进行内观疗法合并抗抑郁药物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药物治疗,每组于入院时、治疗第2周末及第3周末进行抑郁自评量表(SDS)及汉密尔顿抑郁量表-24项版(HAMD)进行病情评估,于治疗第2周末及第3周末分别行脑电图检查。结果:评价指标结果分析:(1)内观组与治疗组SDS抑郁严重度指数,入院时与第2周末、第2周末与第3周末之间比较,严重度指数均较前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在入院时及第2周末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3周末,内观组抑郁严重度指数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内观组与治疗组HAMD评分,入院时与第2周末、第2周末与第3周末之间,评分均较前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在入院时及第2周末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第3周末内观组HAMD评分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入院时及第2周末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AMD第3周末减分率,内观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两组治疗前后脑电图均有改变发生,delta、theta、alpha频带出现时间增多,beta、sigma出现时间减少;内观组治疗前后theta、alpha频带出现时间增多及beta、sigma频带出现时间减少的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beta频带出现时间减少的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内观组与对照组之间比较,beta、sigma频带出现时间之间有可比性(P>0.05),但第3周末二者beta、sigma频带出现时间变化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相同治疗时间内,内观疗法联合药物治疗抑郁障碍患者较单纯药物治疗能更好的改善抑郁障碍患者的临床症状;内观疗法联合药物治疗可能会增加抑郁障碍患者大脑theta、alpha脑电类型的活动,降低beta、sigma脑电活动。

二、关于药物治疗与心理治疗(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关于药物治疗与心理治疗(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综合治疗方案干预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第一部分 综合治疗方案对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核心症状干预效果的Meta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文献纳入标准
        1.2 文献排除标准
        1.3 文献检索
        1.4 文献筛选与资料提取
        1.5 文献质量评价
        1.6 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文献检索与筛选
        2.2 文献研究特征
        2.3 文献质量评价
        2.4 综合治疗方案对ADHD核心症状干预效果的Meta分析
    3 讨论
        3.1 综合治疗方案干预ADHD核心症状的疗效
        3.2 文献评价
        3.3 总结
第二部分 临床试验
    试验一:盐酸哌甲酯控释片+家长培训+儿童行为矫正对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的临床疗效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目的
        1.2 总体设计
        1.3 病例来源
        1.4 诊断标准
        1.5 病例选择
        1.6 干预方案
        1.7 评估工具
        1.8 观察指标和观察时点
        1.9 总疗效判定标准
        1.10 安全性评价
        1.11 统计分析
        2 一般情况
        3 结果
        3.1 两组儿童基线比较情况
        3.2 盐酸哌甲酯+家长培训+儿童行为矫正干预疾病的疗效结果
        3.3 盐酸哌甲酯+家长培训+儿童行为矫正对患儿功能缺陷的疗效结果
        3.4 盐酸哌甲酯+家长培训+儿童行为矫正对家长压力(应激)反应的疗效结果
    试验二:益智宁神颗粒+家长培训+儿童行为矫正对肾虚肝亢证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的临床疗效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目的
        1.2 总体设计
        1.3 病例来源
        1.4 诊断标准
        1.5 病例选择
        1.6 干预方案
        1.7 评估工具
        1.8 观察指标和观察时点
        1.9 疗效判定标准
        1.10 安全性评价
        1.11 统计分析
        2 一般情况
        3 结果
        3.1 两组儿童基线比较情况
        3.2 益智宁神颗粒+家长培训+儿童行为矫正干预疾病的疗效结果
        3.3 多动指数变化
        3.4 益智宁神颗粒+家长培训+儿童行为矫正对患儿功能缺陷的疗效结果
        3.5 益智宁神颗粒+家长培训+儿童行为矫正对家长压力(应激)反应的疗效结果
    讨论
        1 研究背景
        2 治疗
        2.1 药物治疗
        2.2 非药物治疗
        3 临床研究分析
        3.1 对患儿的影响
        3.2 对家长的影响
        4 总结与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综述 综合治疗方案干预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2)隋唐五代佛医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绪论
    一、佛医学定义
        1、佛医学与佛教医学
        2、佛医诞生和发展的原因
        3、佛医传承脉络
    二、隋唐五代佛医学文献界定
    三、隋唐五代佛医学文献类型
        1、佛经医药文献
        2、中医涉佛文献
        3、其他文献
第一章 隋唐五代佛医学发展背景
    一、隋前佛医学发展状况
    二、隋唐五代佛教发展对佛医学的影响
        1、佛经大量翻译
        2、佛教民间化的推广
        3、寺院的蓬勃发展
        4、佛教中国化的完成
第二章 隋唐五代佛经医药文献研究
    第一节 佛经医药学术体系
        一、基础理论
        二、诊断
        三、治法总则
        四、方药
        五、治疗方法
        六、养生保健
        七、医德规范
    第二节 佛经医药特点探论
        一、以医喻佛,阐明佛理
        二、宗教特色,万病心生
        三、诸法众多,注重禅咒
        四、心法疗疾,身心共治
        五、佛门戒律,规范防治
        六、特色治疗,疗效显着
第三章 隋唐五代医僧及医事活动研究
    一、医僧辈出
        1、本土医僧
        2、来华医僧
    二、僧医的医事活动
        1、行医治病
        2、着书立说
        3、瞻病施药
        4、药事活动
        5、传播医学
第四章 佛经医药对中医学的影响
    一、佛教术语对中医的影响
    二、佛医对中医基础理论的影响
        1、四大学说
        2、烦恼致病说
    三、佛医对中医治疗思想的影响
        1、药物疗法
        2、金针拨障术
        3、禅定疗法
        4、咒禁疗法
    四、佛医对中医养生思想的影响
        1、揩齿养生
        2、饮食养生
        3、服药养生
        4、持戒养生
    五、佛医对中医医德规范的影响
    小结
第五章 中医学对佛医学的影响
    一、中医学对佛经医药的影响
        1、对中医基础理论的吸收
        2、对中医病因观的吸收
        3、对中医诊断学的吸收
        4、对中医方药学的吸收
        5、对中医治疗方法的吸收
    二、中医学对中国佛医的影响
    小结
第六章 隋唐五代佛医学发展特点
    一、佛经医药特色鲜明,且呈现出中印医学交融的现象,出现空前繁荣的局面
    二、佛经医药与中国佛医并存,佛经医药的比重呈降低趋势
    三、隋唐五代时期佛医学已经形成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1 隋唐五代佛经佛医文献简表
附录2 《续高僧传》中医僧
附录3 《宋高僧传》中医僧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3)基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老年抑郁症患病特点分析以及危险因素模型构建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语
第一部分 基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老年抑郁症患病特点的流行病学调查与分析
    1 前言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1.1 社区老年居民
        2.1.2 抽样方法
        2.1.3 样本量估算
        2.2 研究工具
        2.2.1 一般状况调查表
        2.2.2 MINI调查工具
        2.2.3 老年抑郁量表
        2.2.4 汉密尔顿抑郁量表
        2.3 资料收集过程
        2.4 研究伦理审查
        2.5 统计学分析
    3 结果
        3.1 研究对象的一般状况
        3.2 老年抑郁症总体患病率的结果
        3.3 各分变量老年抑郁症患病率的结果
    4 讨论
    5 结论
第二部分 基于决策树对老年抑郁症危险因素模型的构建
    1 前言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1.1 社区老年居民
        2.1.2 老年抑郁症患者
        2.1.3 抽样方法
        2.1.4 样本量估算
        2.2 研究工具
        2.2.1 老年人生活事件量表
        2.2.2 社会支持评定量表
        2.2.3 简易应对方式量表
        2.2.4 艾森克人格问卷简式量表
        2.2.5 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
        2.2.6 心理弹性量表
        2.2.7 非理性信念量表
        2.2.8 躯体化症状自评量表
        2.2.9 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
        2.2.10 家庭关怀指数问卷
        2.3 统计学分析
    3 结果
        3.1 研究对象的一般状况
        3.2 抑郁及非抑郁老年受试群体一般人口学资料的比较
        3.3 单因素分析有统计学意义变量对老年抑郁的回归分析结果
        3.4 老年抑郁症危险因素模型的构建
    4 讨论
        4.1 研究变量的选择
        4.2 老年抑郁症危险因素模型中各变量的影响作用
        4.2.1 社会功能
        4.2.2 躯体化症状
        4.2.3 老年人生活事件
        4.2.4 非理性信念
        4.2.5 心理弹性
        4.2.6 睡眠质量差/睡眠障碍
        4.2.7 神经质人格
    5 结论
第三部分 重性抑郁障碍药物治疗主题趋势知识结果的研究:文献计量分析
    1 前言
    2 研究方法
        2.1 数据来源及矩阵构建
        2.1.1 数据来源
        2.1.2 高频主题词的提取,词篇矩阵及共现矩阵的构建
        2.2 高频词主题词/副主题词的双聚类分析
        2.3 战略坐标分析
        2.4 社会网络分析
    3 结果
        3.1 MDD药物治疗相关研究文献分布特征
        3.2 MDD药物治疗相关研究高频主题词统计分析
        3.3 MDD 药物治疗相关研究主题发展趋势的分析
        3.4 MDD 药物治疗相关研究的知识结构的分析
    4 讨论
    5 结论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参考文献
综述一 社区老年抑郁症防治干预现状及健康管理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综述二 重性抑郁障碍病因及发病机制的研究现状
    参考文献
附录 辽宁社区老年人健康管理项目基线调查手册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4)认知行为治疗联合抗抑郁药物治疗糖尿病伴发抑郁症的疗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对象与方法
    1 研究对象
    2 入组标准
    3 评估工具
        3.1 HAMD24量表
        3.2 SCL-90自评量表
        3.3 TESS量表
        3.4 GAF量表
        3.5 GQOLI量表
    4 研究方法
        4.1 药物治疗方法
        4.2 认知行为治疗方法
        4.3 疗效评定方法
    5 数据分析
实验结果
    1 两组干预前研究对象人口学资料比较
    2 两组干预前后HAMD评分比较
    3 两组患者干预后临床疗效比较
    4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SCL-90评分比较
    5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GAF和 GQOLI量表评分比较
    6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血糖变化与分析
        6.1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空腹血糖和餐后2h血糖比较
        6.2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糖化血红蛋白比较
    7 两组患者治疗后TESS评分比较
    8 两组接受治疗的患者随访2年后HAMD评分、空腹血糖及餐后2h血糖比较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综述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附录
致谢

(5)回归上古天真 ——道学观照中的精神养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导论: 问道的精神
    1.1 道学与养生
        1.1.1 问“道”
        1.1.2 何谓道学?
        1.1.3 道学与养生
    1.2 道学与精神养生的交融
        1.2.1 精神养生及与道学
        1.2.2 “入道-养生-疗疾”健康实践的连续谱
        1.2.3 研究方法
    1.3 研究对象、意义与论文题目
        1.3.1 研究对象
        1.3.2 研究意义
        1.3.3 题解
    1.4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精神养生的历史回望:超越时空的传统
    2.1 历史回望的文献范畴
    2.2 相关研究进展
        2.2.1 精神养生与道学的交汇
        2.2.2 精神养生、道学与“西学”的交汇
        2.2.3 精神养生与疗疾的交汇
    2.3 精神养生的知识结构——“道、法、术”
    2.4 儒家与精神养生
        2.4.1 儒家的精神养生之道
        2.4.2 儒家的精神养生“法术”
        2.4.3 教化与师表
    2.5 道家与精神养生
        2.5.1 道家的精神养生之道
        2.5.2 道家的精神养生“法术”
        2.5.3 俗世即道场、临炉指点、道侣
    2.6 佛家与精神养生
        2.6.1 佛家的精神养生之道
        2.6.2 佛家的精神养生“法术”
        2.6.3 迷时师度与船子投江
    2.7 古代医家与精神养生
        2.7.1 古代医家的精神养生之道
        2.7.2 古代医家的精神养生“法术”
        2.7.3 主体的转换——医者与患者,养生家与养生之家
    2.8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现代反思: 现代人的精神状况与问道东方
    3.1 西方文明范围中现代人的精神状况
        3.1.1 马克思恩格斯的研究
        3.1.2 雅思贝尔斯《时代的精神状况》
        3.1.3 加缪《鼠疫》
        3.1.4 小结
    3.2 精神养生与现代研究
        3.2.1 精神境界的现代研究
        3.2.2 精神养生“法术”的现代研究
        3.2.3 精神养生与养生的社会人文研究
    3.3 精神养生与身体——我们该如何意识我们的身体?
        3.3.1 立足于身体的精神养生
        3.3.2 当代身体意象的分裂特征
        3.3.3 当代身体实践的分裂特征
        3.3.4 精神养生与身体实践的内在统一性
        3.3.5 精神养生视野中的清醒与睡眠
        3.3.6 小结
    3.4 精神养生与语言——我们该如何言说健康?
        3.4.1 当下健康流行语言的荒诞与后现代主义的反抗
        3.4.2 精神养生与诊治的语言
        3.4.3 精神养生与食、药的语言
        3.4.4 精神养生与疾病谱、预防医学的语言
    3.5 中医养生学视野中的心性修养与人民的健康促进
        3.5.1 健康面临的人性挑战
        3.5.2 中医养生学视野中健康促进的理念与实践
        3.5.3 生生之道与中医养生学心性修养的实践观
        3.5.4 小结
    3.6 以道莅天下——《黄帝内经》“独立守神”的意义发现
        3.6.1 独立守神的渊源与探索路径
        3.6.2 早期社会文化与“独立守神”
        3.6.3 “独立守神”在传统文化实践中的显现
        3.6.4 “独立守神”在生物医学实践中的显现
        3.6.5 “独立守神”在心理治疗实践中的显现
        3.6.6 小结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数则精神养生案例及其启示
    4.1 案例1: 何以解忧——竹林七贤作为团体形式精神养生的滥觞
        4.1.1 古代社会生活中团体的存在
        4.1.2 竹林之游的精神养生属性
        4.1.3 古代团体养生的存在状态及价值
        4.1.4 小结
    4.2 案例2: 某温泉度假村调训养生课程的精神心理效果考察
        4.2.1 调训课程介绍
        4.2.2 课程方案举例与纪实
        4.2.3 问卷调查部分
        4.2.4 调训课程组织者对课程的理解
        4.2.5 解读
        4.2.6 小结
    4.3 案例3: 某瑜伽自然疗法静修营实践
        4.3.1 背景
        4.3.2 内容
        4.3.3 讨论
        4.3.4 小结
    4.4 案例4: 某院慢性病辟谷实践的总结及比较研究
        4.4.1 某医院利用辟谷治疗代谢综合征的当代实践
        4.4.2 古今辟谷与正念饮食干预的比较研究
        4.4.3 小结
    4.5 启示
第五章 前行策略: 充分发挥精神养生力量的讨论
    5.1 提出策略建议的方法
    5.2 个体的内求为本
    5.3 个体内求与中医院校教育内求的相融、相生
    5.4 全民教育——全民的内求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
    6.1 题目作为核心论点之一
    6.2 健康实践的连续谱与精神养生的道学内涵
    6.3 文化自觉的一种呈现——方法与对象的同一
    6.4 精神养生的道与术、施与受、知与行的三重太极结构
    6.5 理论探索总结: 现代人的精神状况及精神养生
    6.6 案例启发与策略建议总结
    6.7 根本的结论
结语
    研究特色与创新之处
    特点与不足之处
        特点
        不足之处
    自反性陈述
参考文献
附录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统计学审核证明

(6)人际与社会节奏疗法的本土化修订及其对双相障碍患者的干预效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双相障碍简介
    1.2 双相障碍的治疗
    1.3 问题的提出
第二章 研究设计
    2.1 研究目的
    2.2 研究意义
    2.3 研究思路
    2.4 技术路线
第三章 人际与社会节奏疗法的本土化修订
    3.1 研究目的
    3.2 研究方法与过程
    3.3 人际与社会节奏疗法手册
    3.4 讨论
第四章 人际与社会节奏疗法对双相障碍患者的干预效果研究
    4.1 研究目的
    4.2 研究方法
    4.3 研究结果
    4.4 讨论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研究结论
    5.2 研究创新点
    5.3 研究局限及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抑郁和躁狂症状量表
    附录二: 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
    附录三: 攻击性量表-修订版
    附录四: 患者依从性量表中文版
    附录五: 患者健康问卷抑郁量表
    附录六: 社会节奏量表
    附录七: 情绪监测图
    附录八: 疗效访谈提纲
    附录九: 知情同意书
    附录十: 人际与社会节奏疗法修订的方案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致谢

(7)易术心理剧联合药物对伴童年创伤抑郁症患者心理资本及ALFF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英汉缩略语名词对照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第一部分 童年创伤对抑郁症患者积极心理资本的影响
    1 研究对象及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第二部分 易术心理剧联合药物对伴童年创伤抑郁症患者心理资本及ALFF的影响
    1 研究对象及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不足与展望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童年创伤对个体脑结构和功能影响的磁共振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硕士研究生期间的论文、课题、学术会议和培训

(8)简化认知行为疗法对抑郁障碍患者心理痛苦、压力知觉干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常用缩写词中英文对照表
1 引言
    1.1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3 研究方法
    1.4 数据来源与处理
    1.5 论文框架
    1.6 论文的创新点
2 抑郁障碍患者心理痛苦、压力知觉现状调查
    2.1 研究目的
    2.2 研究对象
    2.3 研究工具
    2.4 研究程序
    2.5 研究结果
    2.6 讨论
3 简化认知行为疗法干预效果研究
    3.1 研究目的
    3.2 研究对象
    3.3 研究工具
    3.4 干预方案
    3.5 统计分析
    3.6 研究结果
    3.7 讨论
4 结论
    4.1 研究结论
    4.2 对策(建议)
    4.3 研究不足及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个人简历

(9)情志相关性泄泻的方药及中医心理治疗文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研究方案
    1.1 研究内容
    1.2 研究方法
    1.3 资料收集
        1.3.1 资料来源
        1.3.2 资料选取
    1.4 文献资料规范化
        1.4.1 对收集到的医案的记录及药物的规范
        1.4.2 对收集到的医案中情志因素及中医心理疗法的记录
    1.5 数据分析
2 研究结果
    2.1 证型分类统计
    2.2 药物统计
        2.2.1 药物类别统计
        2.2.2 药物频次统计
        2.2.3 药物配伍频次统计
    2.3 情志因素及中医心理疗法统计
        2.3.1 情志因素的统计
        2.3.2 中医心理疗法的统计
3 讨论
    3.1 方药分析
        3.1.1 药物类别分析
        3.1.1.1 配伍补虚药
        3.1.1.2 配伍理气药
        3.1.1.3 配伍利水渗湿药、化湿药
        3.1.1.4 配伍解表药
        3.1.1.5 配伍清热药
        3.1.1.6 配伍消食药
        3.1.1.7 配伍收涩药
        3.1.1.8 配伍安神药
        3.1.1.9 配伍其他药物
        3.1.2 高频次单味药物及配伍分析
        3.1.2.1 白术
        3.1.2.2 白芍
        3.1.2.3 甘草
        3.1.2.4 陈皮
        3.1.2.5 茯苓
        3.1.2.6 防风
        3.1.2.7 柴胡
        3.1.2.8 黄连
        3.1.2.9 木香
        3.1.2.10 枳实
        3.1.2.11 党参
        3.1.2.12 山药
        3.1.2.13 薏苡仁
        3.1.2.14 黄芪
        3.1.2.15 半夏
        3.1.2.16 神曲
        3.1.2.17 厚朴
        3.1.2.18 山楂
        3.1.3 特殊药物配伍分析
    3.2 证型分析
        3.2.1 肝郁脾虚证
        3.2.2 脾虚湿盛证
        3.2.3 肝郁化火证
        3.2.4 脾肾阳虚证
        3.2.5 心脾两虚证
        3.2.6 肺脾两虚证
    3.3 情志因素及中医心理疗法应用分析
        3.3.1 情志因素导致泄泻分析
        3.3.2 中医心理疗法应用分析
        3.3.2.1 顺情从欲法
        3.3.2.2 开导解惑法
        3.3.2.3 移精变气法
        3.3.2.4 暗示诱导法
        3.3.2.5 志意准绳法
        3.3.2.6 其他中医心理疗法
4 结论
5 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附录
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10)内观疗法对抑郁障碍患者脑电图影响与疗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前言
一、立题依据
    1.抑郁障碍研究现状
        1.1 抑郁障碍概述
        1.2 抑郁障碍流行病学与影响
        1.3 抑郁障碍危险因素及病因学研究
        1.4 抑郁障碍评估的研究现状
        1.5 抑郁障碍的诊断与治疗
    2.主要研究工作及目的
二、研究方法
    1.研究对象选择
        1.1 研究对象来源
        1.2 入组标准
    2.具体研究方法
        2.1 伦理学要求
        2.2 分组方法
        2.3 评估、检测工具
        2.4 干预方案
        2.5 数据处理、分析
        2.6 技术路线图
    3.结果
        3.1 人口学资料分析
        3.2 两组SDS抑郁严重度指数比较
        3.3 两组HAMD评分比较
        3.4 第 2 周末、第 3 周末脑电图频带变化比较
三、讨论
    1.内观疗法的产生及应用
    2.内观疗法临床应用研究
    3.内观疗法治疗抑郁障碍的机制
    4.内观疗法治疗抑郁障碍量表评估结果讨论
    5.内观疗法治疗抑郁障碍的神经电生理结果讨论
四、结语
五、参考文献
附录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四、关于药物治疗与心理治疗(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综合治疗方案干预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临床疗效观察[D]. 勾月嫙. 天津中医药大学, 2021(01)
  • [2]隋唐五代佛医学研究[D]. 梁玲君.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2)
  • [3]基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老年抑郁症患病特点分析以及危险因素模型构建的研究[D]. 段莉. 中国医科大学, 2021(02)
  • [4]认知行为治疗联合抗抑郁药物治疗糖尿病伴发抑郁症的疗效研究[D]. 孙岩. 青岛大学, 2020(01)
  • [5]回归上古天真 ——道学观照中的精神养生[D]. 刘慧鸿.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20(06)
  • [6]人际与社会节奏疗法的本土化修订及其对双相障碍患者的干预效果研究[D]. 盛秋萍. 南方医科大学, 2020(01)
  • [7]易术心理剧联合药物对伴童年创伤抑郁症患者心理资本及ALFF的影响[D]. 王培佳. 重庆医科大学, 2020(12)
  • [8]简化认知行为疗法对抑郁障碍患者心理痛苦、压力知觉干预应用研究[D]. 余文婷. 山西医科大学, 2020(10)
  • [9]情志相关性泄泻的方药及中医心理治疗文献研究[D]. 李伟. 云南中医药大学, 2020(01)
  • [10]内观疗法对抑郁障碍患者脑电图影响与疗效研究[D]. 吴琳. 甘肃中医药大学, 2020(11)

标签:;  ;  ;  ;  ;  

关于药物和心理治疗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