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首次系统阐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内容,然而关于历史唯物主义是科学主义还是人本主义的争论在国内外学界仍长期存在。从历史唯物主义的逻辑起点、研究对象、基本原则和现实目的等方面进行考究,历史唯物主义既不是纯粹的科学主义,也不是纯粹的人本主义,而是实践人本主义。
【关键词】历史唯物主义 科学主义 人本主义 实践人本主义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以下简称《形态》)中首次系统阐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内容。《形态》由马克思和恩格斯在1846年前后共同撰写,是一部马克思和恩格斯进一步清算他们以前哲学信仰的著作、一部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史上里程碑式的著作。
长期以来,国内外学界一直存在关于历史唯物主义是科学主义还是人本主义的争论,然而,这种争论、区分注定徒劳无功。从柏拉图到黑格尔的哲学都以形而上学定向:真理性存在于超感性世界,经验的事物只是“分有”了超感性世界的真理性。马克思哲学与以往的哲学完全不同,其用人的实践即对象性活动消除了超感性世界与经验事物的对立,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科学主义与人本主义之间的对立。因此,纯粹的科学主义或纯粹的人本主义都不能完整地、准确地表达历史唯物主义。
历史唯物主义的逻辑起点:现实的人
人和自身环境之间的关系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问题的起点。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德国哲学家们围绕纯粹哲学进行批判,而忽略了他们所作的批判和自身的物质环境之间的联系问题,由此提出了自己的哲学前提——现实的人以及人自身所处的物质环境。这一哲学前提的锚定,体现了马克思和恩格斯对纯粹经验现实的无条件坚信。
马克思和恩格斯相信经验的现实,构成了历史唯物主义看问题的基本前提,并首先体现在对人类历史原则的界定。马克思认为,“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这是经验的,而不是先验的。人类的肉体组织和赖以生存的自然条件是人类历史存在的基础。没有人的历史,不能称为人类历史,历史记载应当由人的活动出发。这是马克思对人类历史原则的界定,这种界定是基于“有人”的现实,即马克思和恩格斯相信的经验的现实是“有人”的现实。
“有人”的现实是怎样的现实?马克思和恩格斯用“四种人类历史活动”作出回答。第一,生产满足最基本的物质生活所需要的资料;第二,物质资料的再生产;第三,对人类自身进行生产,即繁殖;第四,社会关系的生产和再生产。这四种人类历史活动,是人类生命存在的前提,是人类活动的基本形式。同时,这四种人类历史活动不是对现实的人的规定,而是对现实的人的经验描述。马克思和恩格斯用归纳和演绎纯粹经验的现实的逻辑方法,使人以及人自身所处的物质环境的哲学前提从具体转为抽象,进而概念化为“现实的人”。这一转化意味着历史唯物主义的逻辑起点被确定为“现实的人”。
历史唯物主义的“格式”:以人为主体的实践
历史唯物主义以现实的人为逻辑起点,以现实的人与现存世界的关系为研究对象,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现实目的,以人为主体的实践的基本路径和以人为根本的基本原则贯穿其中。
智能无人值守变电站中继电保护系统应用信息技术,能够实现主备站通讯。在调度端应用信息技术,构建备调系统,集成主站设备、厂站设备,利用数据传输通道,实现数据采集与传输,能够确保信息传输的实时性与安全性。基于信息技术,厂站新设备投运后,备调系统和主调系统能够实现同步,完成远动信息接入联调与画面绘制等,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物质资料生产活动是人类历史的第一个活动,进行生产的物质条件决定了人类生产什么以及怎样生产。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在自然分工的基础上产生了社会分工,进而产生了私有制。私有制的固化分工使人被限定在特殊的活动范围内,这个范围是被强加的。“只要分工还不是出于自愿,而是自然形成的,那么人本身的活动对人来说就成为一种异己的、同他对立的力量,这种力量压迫着人,而不是人驾驭着这种力量。”社会活动的这种固化,成为统治人、不受人控制的物质力量,阻碍了人的自由发展。同时,私有制的固化分工出现以后,特别是在资本主义大工业时代,被圈定在某一范围内的人的发展都是片面的。
值得注意的是,实践在历史唯物主义中不只作为“目的”性质而存在。实践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全部内容,这决定了实践在其中是一种基于“实然”之上的“应然”。在《形态》中,马克思和恩格斯看到,意识的一切形式和产物,不能通过精神上的批判来消灭。一种社会意识的消失,要以消解产生这种意识的现实关系为前提;一种社会意识的改变,是基于对产生这种意识的现实关系的改变,对既定实践结果的改变。“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这一论断并不是把实践当作目的,而是在表明,既然人类历史的全部是人的实践活动,那么就应该通过实践改变现存事物。
历史唯物主义的现实目的: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这是马克思关于现实的人与现存世界关系问题的基本观点,是人类历史的规则。人所处的环境是经人的活动改造过的,而人改造过的环境反过来改变和制约人。环境的变化和人的变化统一于人的实践,并在人的实践中得到解释。在人与环境的关系中,人的实践有两个方面:“人改造环境”和“人的自我改造”。作为感性活动、现实的人的活动,实践瓦解了感性与超感性、现实与超现实的对立与分离。在这个意义上,历史唯物主义是一场“实践革命”,废除了形而上学的哲学定向。
历史唯物主义虽然揭示了人类社会的动态结构和发展规律,并指出了这种结构和规律对人的活动的制约性,但是,不应该因此将其归结为科学主义。历史唯物主义中的“规律”归根到底是人的实践形成的规律,不是自然科学意义上的纯自然的规律。历史唯物主义是“实践模式”,而不是“实验模式”。如果把历史唯物主义中的“规律”当作自然科学中的规律,那么历史唯物主义就会变成简单的机械决定论。这时,超感性的“规律”反而变得真实,而感性世界变得不再真实,历史唯物主义就变成了与超验的唯心主义相同的东西,成为从属者的“宗教”。
历史唯物主义以现存世界与现实的人之间的矛盾运动所产生的变革要求为基础,确立其现实目的,即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这一现实目的以及实现路径体现了历史唯物主义鲜明的人本维度和实践维度,展现了历史唯物主义对人的关怀。
信息技术的发展,带动了整个社会生活的变革,特别是近几年来随着素质教育不断深入,创新教育、创客教育正以一种全新的姿态进驻各中小学课堂,而信息技术更是以一种不可替代的作用贯穿于这些领域当中。如何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提升他们的信息技术技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逻辑思维习惯是每一位信息技术教师研究的重点和难点。在教学的过程中,我通过自学和外出学习等方式为自己充电,接受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大胆尝试,勇于创新,推陈除旧,逐步形成了一整套适合现代教育的教学方式和方法。
实践人本主义的理论解释
人类历史的构成及规则的内容可以看作历史唯物主义的“格式”。在《形态》中,马克思和恩格斯始终注重人的实践活动,并把新唯物主义称为“实践的唯物主义”,以此表明新唯物主义是从实践出发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哲学。与形而上学的研究对象不同,历史唯物主义不再把人作为独立于世界的旁观者去研究世界的终极本体和绝对真理,而是把现实的人与现存世界的关系作为研究对象。现存世界是历史上的现实的人创造的,历史是过去的现实,现实是未来的历史。无论是历史还是现实,本质上都是人类既定的实践结果。因此,人类历史是作为主体的人的全部实践活动。
与人被圈定在特殊范围内片面发展并受异己力量支配相对立的,是自由——人类趋势性的发展方向。人的自由发展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条件,这是历史唯物主义提出变革要求的根据所在。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不是抽象的主观愿望,而是以现实物质生活条件为前提和依据的,是一场“消灭现存状况的现实的运动”。自由需要通过解放实现,解放不是思想的过程,而是现实的实践活动,且需要建立在一定的客观历史条件之上。
本节构建了三维有限元分析模型,同时借助于室内试验成果,模拟了速凝类浆液在倾斜裂隙中的浆液扩散特征及压力分布规律,进一步验证了理论模型的有效性。
当增压舱A舱(驾驶舱)出现破孔时,A舱空气外泄,导致的A舱压力急剧下降,其他增压舱室空气通过各舱室间的补气通道直接或者间接向A舱补气。由于各舱室容积和舱室间流通面积不同,导致各舱室的压力下降相较于A舱有一定的滞后,最终造成各舱室的泄压曲线和各舱室之间的压差变化曲线不同。在计算模型中需要明确各舱室的体积以及各舱室之间的流通面积和流通关系。
同样,历史唯物主义虽然强调人创造历史以及人在实践中的主体作用,但是,不应该因此将其归结为人本主义。如果只看到了历史唯物主义中人在实践中的主体性,把主体能动性作为历史发展的唯一前进动力,那么历史唯物主义就会触碰到一条自带的逻辑边界:除了主体能动性,什么可以确保既定目标的实现?脱离现实与实践的既定目标只能是虚无缥缈的许诺,主体也会因此而“意志丧失”。
可见,历史唯物主义并不能完全置于科学主义或人本主义的范畴中,称之为实践人本主义更为确切。
【参考文献】
①《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
②陈尚伟:《马克思哲学中的“以人为本”研究——对马克思人本思想的文本解读》,北京:学习出版社,2015年。
【中图分类号】A81
【文献标识码】A
(作者为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
责编/刁娜 美编/王梦雅
标签:历史唯物主义论文; 马克思论文; 恩格斯论文; 现实论文; 的人论文; 马克思主义论文; 列宁主义论文; 毛泽东思想论文; 邓小平理论论文; 邓小平理论的学习和研究论文; 马克思主义的学习和研究论文; 恩格斯著作的学习和研究论文; 《人民论坛》2019年第29期论文; 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