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能自动倒角的转子精车设备,包括精车车刀,还包括左倒角装置、右倒角装置、转子定位夹、转子定位气缸及底座,所述左倒角装置与所述右倒角装置对称设置,且分别通过支撑座安装在底座上,两个转子定位夹分别安装在底座的侧面,转子通过连接轴安装在转子定位夹上;转子定位气缸通过气缸座安装在底座上;在精车机的基础上,增加倒角机构,从侧面进刀,解决了空间小的问题,既能达到精车又能倒角,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主设计要求
1.一种能自动倒角的转子精车设备,包括精车车刀(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左倒角装置、右倒角装置、转子定位夹(2)、转子定位气缸(3)及底座(5),所述左倒角装置与所述右倒角装置对称设置,且分别通过支撑座安装在底座(5)上,两个转子定位夹(2)分别安装在底座(5)的侧面,转子(4)通过连接轴安装在转子定位夹(2)上;转子定位气缸(3)通过气缸座安装在底座(5)上;所述左倒角装置包括左车刀(8)、左车刀固定夹(7)、左进给气缸(6)及左进给调节装置(13),左车刀(8)安装在左车刀固定夹(7)内,左车刀固定夹(7)与左进给气缸(6)一端的连接,左进给调节装置(13)与左进给气缸(6)另一端的连接;所述右倒角装置包括右车刀(9)、右车刀固定夹(10)、右进给气缸(11)及右进给调节装置(12),右车刀(9)安装在右车刀固定夹(10)内,右车刀固定夹(10)与右进给气缸(11)一端的连接,右进给调节装置(12)与右进给气缸(11)另一端的连接。
设计方案
1.一种能自动倒角的转子精车设备,包括精车车刀(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左倒角装置、右倒角装置、转子定位夹(2)、转子定位气缸(3)及底座(5),所述左倒角装置与所述右倒角装置对称设置,且分别通过支撑座安装在底座(5)上,两个转子定位夹(2)分别安装在底座(5)的侧面,转子(4)通过连接轴安装在转子定位夹(2)上;转子定位气缸(3)通过气缸座安装在底座(5)上;
所述左倒角装置包括左车刀(8)、左车刀固定夹(7)、左进给气缸(6)及左进给调节装置(13),左车刀(8)安装在左车刀固定夹(7)内,左车刀固定夹(7)与左进给气缸(6)一端的连接,左进给调节装置(13)与左进给气缸(6)另一端的连接;
所述右倒角装置包括右车刀(9)、右车刀固定夹(10)、右进给气缸(11)及右进给调节装置(12),右车刀(9)安装在右车刀固定夹(10)内,右车刀固定夹(10)与右进给气缸(11)一端的连接,右进给调节装置(12)与右进给气缸(11)另一端的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能自动倒角的转子精车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左车刀固定夹(7)和右车刀固定夹设置有凹槽,所述左车刀或右车刀安装在对应的凹槽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能自动倒角的转子精车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左车刀固定夹(7)和右车刀固定夹(10)的上板设置多个通孔,所述左车刀(8)或右车刀(9)分别通过螺栓对应地与所述左车刀固定夹(7)和右车刀固定夹(10)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能自动倒角的转子精车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左进给调节装置(13)与左进给气缸(6)的螺纹连接,所述右进给调节装置(12)与右进给气缸(11)的螺纹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能自动倒角的转子精车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子定位气缸(3)的活塞杆的中心线与连接轴的中心线共线。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床加工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能自动倒角的转子精车设备。
背景技术
电机转子一般通过铸铝加工而成,铸铝后转子表面及转子边缘会产生铝屑,转子精车机无法直接去除转子边缘铝屑,需要增加倒角或者倒角机去除边缘毛刺,否则,铝屑会造成电机卡死。但现有加工设备只能精车,不能直接在同一精车机上完成倒角;另外,由于空间限制,转子正面无法增加车刀。若将转子精车完后,再在其他车床上倒角,则会增加工序及人工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能自动倒角的转子精车设备,在精车机的基础上,增加倒角机构,从侧面进刀,解决了空间小的问题,既能达到精车又能倒角,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其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能自动倒角的转子精车设备,包括精车车刀,还包括左倒角装置、右倒角装置、转子定位夹、转子定位气缸及底座,所述左倒角装置与所述右倒角装置对称设置,且分别通过支撑座安装在底座上,两个转子定位夹分别安装在底座的侧面,转子通过连接轴安装在转子定位夹上;转子定位气缸通过气缸座安装在底座上;
所述左倒角装置包括左车刀、左车刀固定夹、左进给气缸及左进给调节装置,左车刀安装在左车刀固定夹内,左车刀固定夹与左进给气缸一端的连接,左进给调节装置与左进给气缸另一端的连接;
所述右倒角装置包括右车刀、右车刀固定夹、右进给气缸及右进给调节装置,右车刀安装在右车刀固定夹内,右车刀固定夹与右进给气缸一端的连接,右进给调节装置与右进给气缸另一端的连接。
优选地,所述左车刀固定夹和右车刀固定夹设置有凹槽,所述左车刀或右车刀安装在对应的凹槽内。
优选地,所述左车刀固定夹和右车刀固定夹的上板设置多个通孔,所述左车刀或右车刀分别通过螺栓对应地与所述左车刀固定夹和右车刀固定夹连接。
优选地,所述左进给调节装置与左进给气缸的螺纹连接,所述右进给调节装置与右进给气缸的螺纹连接。
优选地,所述转子定位气缸的活塞杆的中心线与连接轴的中心线共线。
本实用新型相对现有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在现有精车设备的基础上,从两侧增加了倒角机构,在结构不复杂的情况下,使得设备同时具有精车和倒角的功能,操作便利。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能自动倒角的转子精车设备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能自动倒角的转子精车设备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精车车刀、2转子定位夹、3转子定位气缸、4转子、5底座、6左进给气缸、7左车刀固定夹、8左车刀、9右车刀、10右车刀固定夹、11右进给气缸、12右进给调节装置、13左进给调节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顶\/底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套设\/接”、“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较佳实施例,一种能自动倒角的转子精车设备,包括精车车刀1,精车车刀1为常规的精车设备精车车刀,具体结构与现有技术相同,此处不再赘述;本方案的关键点在于,还包括左倒角装置、右倒角装置、转子定位夹2、转子定位气缸3及底座5,左倒角装置与右倒角装置对称设置,且分别通过支撑座安装在底座5上,两个转子定位夹2分别安装在底座5的侧面,转子4通过连接轴安装在转子定位夹2上;转子定位气缸3通过气缸座安装在底座5上;在工作状态下,转子4可以与皮带轮连接,通过电机驱动皮带轮(图中未示出)从而实现转动;也可以通过齿轮传动的方式实现转动。
左倒角装置包括左车刀8、左车刀固定夹7、左进给气缸6及左进给调节装置13,左车刀8安装在左车刀固定夹7内,左车刀固定夹7与左进给气缸6一端的连接,左进给调节装置13与左进给气缸6另一端的连接;通过左进给气缸6来驱动左车刀8来回运动,并通过左进给调节装置13对左进给气缸6的位置进行调整,从而调整左侧进刀量。
右倒角装置包括右车刀9、右车刀固定夹10、右进给气缸11及右进给调节装置12,右车刀9安装在右车刀固定夹内10,右车刀固定夹10与右进给气缸11一端的连接,右进给调节装置12与右进给气缸11另一端的连接。通过右进给气缸11来驱动右车刀9来回运动,并通过右进给调节装置12对右进给气缸11的位置进行调整,从而调整右侧进刀量。
左车刀固定夹7和右车刀固定夹10设置有凹槽,左车刀8或右车刀9安装在对应的凹槽内。
左车刀固定夹7和右车刀固定夹10的上板设置多个通孔,左车刀8或右车刀9分别通过螺栓对应地与左车刀固定夹7和右车刀固定夹10连接,左车刀8或右车刀9的连接位置可以根据通孔的位置进行调整。
左进给调节装置12与左进给气缸6的螺纹连接,右进给调节装置12与右进给气缸11的螺纹连接。
转子定位气缸的活塞杆的中心线与连接轴的中心线共线,在转子转动过程中,转子定位气缸从左至右用于对转子进行限位。
本方案的工作原理如下:首先通过驱动装置驱动转子高速旋转,转速在4000-5000rpm\/min,转子定位气缸自左向右固定转子,精车车刀(属于精车机自身功能)向前进刀接触转子车削面,再自左向右移动,从而车削转子表面,使转子表面光滑,之后退刀复位;再由左车刀通过左进给气缸动作,左车刀进给到转子左边缘车削位置,停留0.5-1s,实现转子左边缘倒角,之后左车刀退刀复位;再由右车刀通过右进给气缸动作,右车刀进给到转子右边缘车削位置,停留0.5-1s,实现转子右边缘倒角,之后右车刀退刀复位;最后,转子停止转动,精车自身机械手取走转子,进入下一个转子加工循环。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改进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设计图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041647.7
申请日:2019-01-10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44(广东)
授权编号:CN209532108U
授权时间:20191025
主分类号:B23B 5/00
专利分类号:B23B5/00
范畴分类:26E;
申请人:佛山市顺德区卓高电机制造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佛山市顺德区卓高电机制造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528306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容桂南区居委会天河北路西侧南区工业小区10号之一3、4层
发明人:周运华
第一发明人:周运华
当前权利人:佛山市顺德区卓高电机制造有限公司
代理人:张清彦
代理机构:11411
代理机构编号:北京联瑞联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